第八百六十七章 华夏大会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夜的命名术、天机之神局、梦醒细无声、神级幸运星、我的大明星家族、大国重工、孤岛求生之重生狂蟒、位面因果系统、都市狐仙养成记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xbiquge.to】,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事情走到了今天,张希孟不得不承认,已经有些超出了自己的掌控……他对海外开拓的理解,无非是抢占土地、矿山、开拓市场、获取利润,然后填补大明的国库,完成财富的积累。
但试想一下,就连东罗马的皇子都能不远万里,跑到大明求教,对周围国家的影响,可想而知……大明建立,带来的庞大影响,已经逐渐开始显现出来。
其实原本中原王朝就是整个秩序的核心,周围的国家,或多或少,都要效仿中原的模式,编织官僚体系,确定治理国家的方略。
高丽、倭国、安南,还有其他许许多多的藩国,几乎都是东施效颦,没有例外。
千百年来,孔孟圣贤,在这个属国,一样是管用的。
但是自从张希孟重新阐发历史,论证均田,主张万民一致之后,儒家代表的士农工商,四民尊卑有序的那一套纲常伦理,就已经被撼动了。
经过了十几年的不断阐发丰富,这一套体系已经在大明占据了绝对的优势……反过来,也开始强势向外辐射。
而且相比起孔孟之道,这种主张平等一致,主张均田均赋的想法,更加符合老百姓的利益。包括一些中下层的读书人,也热切倡导,高度赞同。简直吹捧上了天。
随着安南起义的爆发,更是把这种情绪推到了极致。
占城那边已经开始了动作。
竟然有一個读书人将家里三千亩田产,分给了自家的佃农,他说要按照张子主张,实现耕者有其田!
而且他还提出了一个非常有趣的观点,他认为如果所有国家都均田了,每一个老百姓都有属于自己的土地,能够安居乐业,就不会有战乱纷争。
至少占城和安南就是这样,现在安南的均田政策几乎成功了,占城也不能落于人后。
他这种观点很有趣,将均田跟和平联系起来。
很难说他讲的有道理,但是在占城,确实很有市场……一个根本的原因,打了这么多年,他们也怕了。
别看占城击败了十二万安南大军,但论起实力,占城远不如安南。
道理也很简单,安南好歹和大明接壤,偶尔要参加中原大区的战斗。
而占城则是纯纯的南洋大区的优秀匹配机制,面对安南,早晚是要被吞并的。
既然如此,为什么不抓住机会,推行均田制,顺带着纳入华夏版图,获得大明庇护,从此之后,就什么威胁都没了。
相安无事,乐享太平,岂不美哉?
“先生,照这么看,咱大明岂不是能轻易吞下这些地盘?”朱元璋不无兴奋,很显然,老朱很盼着能大肆开疆拓土,而且更让老朱兴奋的是,伴随着均田主张,华夏九州,也在不断壮大,这样一来,在有生之年,大明确实能远迈汉唐,到时候他也可以含笑九泉了。
没准到了地下,还能看到历代帝王,大家凑在一起聊聊……秦始皇一统天下,自不必说,汉武帝算是奠定了文治武功的标杆,唐太宗是国势巅峰,大唐盛世。
咱洪武皇帝呢?
咱出身最低,驱逐胡虏,恢复华夏。这个功劳你们要承认吧?
咱文治武功,内除弊政,外扩九州,把你们都拿不下来的地方,纳入华夏版图,再闯盛世辉煌。
不管怎么说,咱也是傲视豪杰,睥睨君王……至于赵匡胤的那个废物,根本坐不上主桌,滚一边去吧!
这画面绝对很美,朱元璋相当满意。
只不过张希孟没有这么乐观,“主公,不说别的,现在设立交趾布政使司也好,但臣想请教,如果开科取士,交趾又有几人能入朝为官?”
朱元璋微微一怔,刚刚的兴奋,一扫而光,甚至显得有些颓靡。
别说交趾了,就算是大明,这问题都没解决很好。
前面提到过以济民学堂为首的南方学堂,瓜分了七成,以复旦学堂为首的北方,拿走了三成。
学堂这个比例,反应在官场上,情况也差不多,甚至更加离谱。
江西籍的官吏,能占据三成,如果再算上江南出身的官吏,结合起来,超过一半,完全把控朝局,左右社稷。
后面不断的改革,加上北平大学堂的崛起,现在北方大约能占据四成,到四成五。南方依旧拥有优势,但也不那么明显了。
其实聪明人都明白,教育背后,就是经济实力的体现……朱棣折腾了那么多年,投入了那么多资源,北平的工商业繁荣,纺织业傲视大明,新的机器发明,层出不穷……这些加起来,让北平拿到了两成以上的份额。
另外河南的人口经济,快速恢复,结合山东,两个人口大省,也拿到了两成,基本上让南北的差别不大了。
但是别急着高兴,如果从太行山,一路向南,划一条线,大约就是把整个国家分成东西两半。
无论是官吏数量,还是教育资源,甚至是工商业的发展情况……东边拿到了八成以上的份额!
偌大的西部,完全就是一片荒漠,只有星星点点,比如凉州,敦煌,哈密,比如朱英经营的昆明,此外贵州等地,如果不考虑张庶宁在龙场的努力,完全就是一片漆黑。
中原之地,尚且如此,想把交趾并入,难度不是一般的大。
“主公,单靠着交趾人自己努力,唯恐几十年后,也不会出现一个进士,他们拿不到份额,自然会心生嫌隙,加上距离太远,民情复杂,均田之后,热情消退……臣唯恐要不了多久,交趾又会成为乱源!”
朱元璋脸色越发凝重,显得很是烦躁……归结起来,这就是理想和现实的冲突。
中书省提出的对外经营方略,以赚钱压榨为主。
钱唐上书,认为应该以壮大华夏为主。
身为一个怀着理想的天子,老朱甚至不惜给尊敬的张先生一个下马威,来硬生生扭转了国策。
可是随着事情的发展,安南,占城,倭国,还有其他的藩国,老朱是真的有点害怕了,这事情确实不好办。
因为单纯靠着理想,当理想消退的时候,又剩下什么呢?
“先生,事到如今,想必你一定有什么高见吧!”
张希孟一笑,“高见谈不上……其实这就是治理成本的问题,臣以为可以先设立一个华夏大会……所谓华夏大会,就是藩国、属地、属国,推举贤良之士,一起到大明,面见陛下,共同商讨问题。所有与会者,都由陛下亲自赐予爵位身份,作为上情下达的通道,可以让他们监督本国状况。随时发现问题,上奏朝廷。”
“在平时,依旧使用本地贤达,治理地方,降低行政成本……但是朝廷一定要派驻足够的兵马。除此之外,要让本地优秀学生,来到大明,接受教育,再有经济往来,安排我们的报社过去……总而言之,徐徐图之,以大明之强,不愁不能水到渠成。”
张希孟的这番话,让老朱陷入了沉思。
情况很显然了,世界上没有万全之策,人心又一向复杂,无论做出那种选择,都是在投入回报之间,找个平衡。
所以老朱沉吟再三,反复思索,终于向安南方向,下了一道旨意。
这道旨意很有趣,除了继续前面强调华夏骨肉,支持均田之外。
老朱抛出了一个全新的安排……朝廷暂时不安排交趾的官吏,由交趾义军,还有当地贤达,一起推选出镇抚使,管理地方事务,决定用兵事宜。
在安南的明军,要和镇抚使配合,要照顾安南民情,因地制宜,推动均田,铲除安南当地豪族!
这道旨意传到了安南,简直起到了一锤定音的效果。
效果之好,都超出了胡俨等人的预料。
就在旨意传递的过程中,他们的兵马已经突破了三万之众!
这还只是正规军,其余民兵,民夫,全都算起来,在升龙府的外面,足足有二十多万人马,数额已经大大超过了升龙府里面的豪强兵马。
但是问题也显而易见,这么多人,除了都希望均田之外,几乎没有任何相同之处,甚至连谁说了算都不知道。
王弼,胡俨,张东,他们都不得不想尽办法,协调劝说,把有限的时间,都耗费在了无限的扯皮当中,苦不堪言。
可是这份旨意一到,大家伙都解脱了,事情交给安南百姓解决,从他们之中,挑选一批官吏,明军只是从旁协助。
这道旨意的真正价值在于让安南的百姓放心了,大明朝并不是要把大家伙怎么样,是真心帮助他们的。
因此他们迅速整合完毕,推举了一位祖上是汉人出身的陈宁邦出任镇抚使。
随后设置了属官,完成了构建。
就在旨意下达的第十天,成千上万的士兵,手握兵器,扑向了升龙府。
攻城战随即展开,时间不用太多,三天之后,升龙府的东门就被打开,随后就是一溃千里……转过天,义军控制了升龙府,
大批的权贵被俘虏,义军押解着他们,到了河边,随后亮出了屠刀……喜闻乐见的活动又展开了,这一次在河边准备了一千多根竹竿,不够随时补充……竹子,安南多的是!
事情走到了今天,张希孟不得不承认,已经有些超出了自己的掌控……他对海外开拓的理解,无非是抢占土地、矿山、开拓市场、获取利润,然后填补大明的国库,完成财富的积累。
但试想一下,就连东罗马的皇子都能不远万里,跑到大明求教,对周围国家的影响,可想而知……大明建立,带来的庞大影响,已经逐渐开始显现出来。
其实原本中原王朝就是整个秩序的核心,周围的国家,或多或少,都要效仿中原的模式,编织官僚体系,确定治理国家的方略。
高丽、倭国、安南,还有其他许许多多的藩国,几乎都是东施效颦,没有例外。
千百年来,孔孟圣贤,在这个属国,一样是管用的。
但是自从张希孟重新阐发历史,论证均田,主张万民一致之后,儒家代表的士农工商,四民尊卑有序的那一套纲常伦理,就已经被撼动了。
经过了十几年的不断阐发丰富,这一套体系已经在大明占据了绝对的优势……反过来,也开始强势向外辐射。
而且相比起孔孟之道,这种主张平等一致,主张均田均赋的想法,更加符合老百姓的利益。包括一些中下层的读书人,也热切倡导,高度赞同。简直吹捧上了天。
随着安南起义的爆发,更是把这种情绪推到了极致。
占城那边已经开始了动作。
竟然有一個读书人将家里三千亩田产,分给了自家的佃农,他说要按照张子主张,实现耕者有其田!
而且他还提出了一个非常有趣的观点,他认为如果所有国家都均田了,每一个老百姓都有属于自己的土地,能够安居乐业,就不会有战乱纷争。
至少占城和安南就是这样,现在安南的均田政策几乎成功了,占城也不能落于人后。
他这种观点很有趣,将均田跟和平联系起来。
很难说他讲的有道理,但是在占城,确实很有市场……一个根本的原因,打了这么多年,他们也怕了。
别看占城击败了十二万安南大军,但论起实力,占城远不如安南。
道理也很简单,安南好歹和大明接壤,偶尔要参加中原大区的战斗。
而占城则是纯纯的南洋大区的优秀匹配机制,面对安南,早晚是要被吞并的。
既然如此,为什么不抓住机会,推行均田制,顺带着纳入华夏版图,获得大明庇护,从此之后,就什么威胁都没了。
相安无事,乐享太平,岂不美哉?
“先生,照这么看,咱大明岂不是能轻易吞下这些地盘?”朱元璋不无兴奋,很显然,老朱很盼着能大肆开疆拓土,而且更让老朱兴奋的是,伴随着均田主张,华夏九州,也在不断壮大,这样一来,在有生之年,大明确实能远迈汉唐,到时候他也可以含笑九泉了。
没准到了地下,还能看到历代帝王,大家凑在一起聊聊……秦始皇一统天下,自不必说,汉武帝算是奠定了文治武功的标杆,唐太宗是国势巅峰,大唐盛世。
咱洪武皇帝呢?
咱出身最低,驱逐胡虏,恢复华夏。这个功劳你们要承认吧?
咱文治武功,内除弊政,外扩九州,把你们都拿不下来的地方,纳入华夏版图,再闯盛世辉煌。
不管怎么说,咱也是傲视豪杰,睥睨君王……至于赵匡胤的那个废物,根本坐不上主桌,滚一边去吧!
这画面绝对很美,朱元璋相当满意。
只不过张希孟没有这么乐观,“主公,不说别的,现在设立交趾布政使司也好,但臣想请教,如果开科取士,交趾又有几人能入朝为官?”
朱元璋微微一怔,刚刚的兴奋,一扫而光,甚至显得有些颓靡。
别说交趾了,就算是大明,这问题都没解决很好。
前面提到过以济民学堂为首的南方学堂,瓜分了七成,以复旦学堂为首的北方,拿走了三成。
学堂这个比例,反应在官场上,情况也差不多,甚至更加离谱。
江西籍的官吏,能占据三成,如果再算上江南出身的官吏,结合起来,超过一半,完全把控朝局,左右社稷。
后面不断的改革,加上北平大学堂的崛起,现在北方大约能占据四成,到四成五。南方依旧拥有优势,但也不那么明显了。
其实聪明人都明白,教育背后,就是经济实力的体现……朱棣折腾了那么多年,投入了那么多资源,北平的工商业繁荣,纺织业傲视大明,新的机器发明,层出不穷……这些加起来,让北平拿到了两成以上的份额。
另外河南的人口经济,快速恢复,结合山东,两个人口大省,也拿到了两成,基本上让南北的差别不大了。
但是别急着高兴,如果从太行山,一路向南,划一条线,大约就是把整个国家分成东西两半。
无论是官吏数量,还是教育资源,甚至是工商业的发展情况……东边拿到了八成以上的份额!
偌大的西部,完全就是一片荒漠,只有星星点点,比如凉州,敦煌,哈密,比如朱英经营的昆明,此外贵州等地,如果不考虑张庶宁在龙场的努力,完全就是一片漆黑。
中原之地,尚且如此,想把交趾并入,难度不是一般的大。
“主公,单靠着交趾人自己努力,唯恐几十年后,也不会出现一个进士,他们拿不到份额,自然会心生嫌隙,加上距离太远,民情复杂,均田之后,热情消退……臣唯恐要不了多久,交趾又会成为乱源!”
朱元璋脸色越发凝重,显得很是烦躁……归结起来,这就是理想和现实的冲突。
中书省提出的对外经营方略,以赚钱压榨为主。
钱唐上书,认为应该以壮大华夏为主。
身为一个怀着理想的天子,老朱甚至不惜给尊敬的张先生一个下马威,来硬生生扭转了国策。
可是随着事情的发展,安南,占城,倭国,还有其他的藩国,老朱是真的有点害怕了,这事情确实不好办。
因为单纯靠着理想,当理想消退的时候,又剩下什么呢?
“先生,事到如今,想必你一定有什么高见吧!”
张希孟一笑,“高见谈不上……其实这就是治理成本的问题,臣以为可以先设立一个华夏大会……所谓华夏大会,就是藩国、属地、属国,推举贤良之士,一起到大明,面见陛下,共同商讨问题。所有与会者,都由陛下亲自赐予爵位身份,作为上情下达的通道,可以让他们监督本国状况。随时发现问题,上奏朝廷。”
“在平时,依旧使用本地贤达,治理地方,降低行政成本……但是朝廷一定要派驻足够的兵马。除此之外,要让本地优秀学生,来到大明,接受教育,再有经济往来,安排我们的报社过去……总而言之,徐徐图之,以大明之强,不愁不能水到渠成。”
张希孟的这番话,让老朱陷入了沉思。
情况很显然了,世界上没有万全之策,人心又一向复杂,无论做出那种选择,都是在投入回报之间,找个平衡。
所以老朱沉吟再三,反复思索,终于向安南方向,下了一道旨意。
这道旨意很有趣,除了继续前面强调华夏骨肉,支持均田之外。
老朱抛出了一个全新的安排……朝廷暂时不安排交趾的官吏,由交趾义军,还有当地贤达,一起推选出镇抚使,管理地方事务,决定用兵事宜。
在安南的明军,要和镇抚使配合,要照顾安南民情,因地制宜,推动均田,铲除安南当地豪族!
这道旨意传到了安南,简直起到了一锤定音的效果。
效果之好,都超出了胡俨等人的预料。
就在旨意传递的过程中,他们的兵马已经突破了三万之众!
这还只是正规军,其余民兵,民夫,全都算起来,在升龙府的外面,足足有二十多万人马,数额已经大大超过了升龙府里面的豪强兵马。
但是问题也显而易见,这么多人,除了都希望均田之外,几乎没有任何相同之处,甚至连谁说了算都不知道。
王弼,胡俨,张东,他们都不得不想尽办法,协调劝说,把有限的时间,都耗费在了无限的扯皮当中,苦不堪言。
可是这份旨意一到,大家伙都解脱了,事情交给安南百姓解决,从他们之中,挑选一批官吏,明军只是从旁协助。
这道旨意的真正价值在于让安南的百姓放心了,大明朝并不是要把大家伙怎么样,是真心帮助他们的。
因此他们迅速整合完毕,推举了一位祖上是汉人出身的陈宁邦出任镇抚使。
随后设置了属官,完成了构建。
就在旨意下达的第十天,成千上万的士兵,手握兵器,扑向了升龙府。
攻城战随即展开,时间不用太多,三天之后,升龙府的东门就被打开,随后就是一溃千里……转过天,义军控制了升龙府,
大批的权贵被俘虏,义军押解着他们,到了河边,随后亮出了屠刀……喜闻乐见的活动又展开了,这一次在河边准备了一千多根竹竿,不够随时补充……竹子,安南多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