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1章 世家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逆鳞、银狐、续南明、盛唐风华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xbiquge.to】,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以后中书门下会议,枢密使副枢密使列席可否?”李世民又问。
“当然可以。”
列席会议,跟出席会议还是有区别的。列席,没关系。
中书门下的宰相,才有权出席中书门下会议,有发言和表决权,但列席会议的枢密使,却只有发言权而已。中书门下会议的任何决议,他们都没有表决权。
“太子的东宫诸卫率,也要取消吗?”李世民又问。大唐的太子,是有自己的卫率部队的,仿的是朝廷诸卫,他甚至有自己的卫府。但现在,李超提出,太子除了保留自己的侍卫,其余的卫率直接撤除,也不再拥有自己的折冲府兵。
太子拥有军队,本就没有必要。虽然太子是自己的未来女婿,可李超依然坚持裁撤东宫的卫率部队。
“好吧,那东宫诸卫也罢撤。”
于是,东宫的十卫率,也就罢撤了。不但隶属于东宫的折冲府转隶南衙其它卫,而且东宫原来的各个卫率官职,也都撤除了。
理清了军队,李世民觉得心里一阵轻松,军队,这把最锋利的剑,现在插0入了剑鞘之中。
李超出任尚书令之后,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全面人口普查。不过大唐十八个道,三百余州,要完成这项庞大的数据调查,并不容易。
尚书省的公文下发各道各州各县。
各道州县,接到公文后,都要选出一批读书人送到京师,先进行普查员的培训。待这些人完成培训后,再返回各道州县,进行实地人口普查。有些人对于李超这种做法不太理解,一个大索貌阅而已,用的着这样吗,直接公文下达地方,地方州县自然会完成任务。
不过李超可不是这样理解的。
地方上能不能理解到位是一回事,理解后,能不能真正做到准确普查又是一回事。这次的普查,是李超上台施政的根本基础。数据不准确,那就无法制订出相应准确适合的政策。
从地方上选人来培训,虽然费时费力,但却能增加普查的准确性。而且李超此举,也另有深意。
“另有深意?”
户部尚书马周嚼着折耳根,一面好奇的问。
折耳根很腥,也称鱼腥草,一般的人吃不惯这味道,但是蜀中的人却很爱这口味。凉拌折耳根,许多蜀人都喜欢,李超就有些无法接受这种口味,可做为中原人的马周,却出奇的喜爱这口。
他尤其还喜欢吃李超凉拌的折耳根,再加上点卤猪头肉,来点酒,马周能跟过年一样。如今都已经成了当朝宰相的马周,也算是年轻有为,不知道多少豪门世家,都想着把马周抢到家里做女婿。
但马周却还是单身,用他跟李超说过的话,缘份没到。李超不明白什么叫缘份没到,难道马周中了他写过的传奇故事的毒,想要自己找一个中意姑娘?李超感觉这很难,哪怕他成了宰相,可一般也见不到别人家的闺女,除非是普通人家的女子,才会抛头露面在外做事。
但李超觉得马周也看不上一般女子,不是说瞧不起普通人家的姑娘,但马周是宰相,也是读书人,见多识广,一般没有见识的普通村姑,既没见识没谈吐,也不会装扮,他会瞧的上?
“大唐如此大的一个帝国,万里河山,天下十八道三百余州一千余县。虽然普查还没开始,但我预估大唐起码有八百万户甚至是上千万户,多达五六千万人口。你想想,这么多的人口,如此大的帝国,朝廷能依靠的只有任命的官员。”
李超边说,边夹了一筷子凉拌耳丝。这个比折耳根好吃多了,虽然他不会吃太多。
“不说道州这两级,我们就说一个县。你说一个县,少的也有近千户人口,多的更是四五千户。哪怕以一万户来算,那也是五六万人口。可这么大的一个县,朝廷任命的官员又有几个呢?”
“县令、县丞、主簿、县尉。有品级的就四个官员,就四个人。”李超伸出四个指头,一个最少也有千户,拥有五六千人口的县,才四个有品级的官吏。
县有好几等,京县、上县、中县、下中县、下县等,京县不论户数,上县则得有五千户以上,中下县是一千户以上,下县不足千户。
一个京县县令是正五品,下县令从七品。
京县下县都只有四名有品阶官员,他们四个人治理一个县,而且还讲究皇权不下县,县令不下乡。
再加之一个县官三年考核一次,任期往往不超过三届,而且按李超翻看过的档案来看,多数八品以下官员,基本上都只任一届就调换。
因此可以说,其实这些派到县里的县级官员,很多时候连下面的底细都没摸清呢,就走人了。
他们治理地方,或者说管理地方,其实完全还是依靠吏。
一个京县,大约有五十名吏员,一个下县也起码有三十名。
县级的吏员,大约是录事、司户佐、司法佐、史、账史、典狱、市令、佐、仓督、博士、助教、问事、白直、等。
县的等级不同,吏员数量不同。
不过李超毕竟是穿越来的人,很清楚,其实在古代中国,官员数量少,但吏员数量多,而且还有一个普遍的特点,那就是吏员实际上的数量,远超于明面上的。
还有一句话,流动的官员铁打的胥吏。
官员都是流官,但胥吏却是世家。
一个地方的胥吏,虽然看是不起眼,甚至不少朝代把胥吏列入不能科举等贼业,可这些人在地方上的权势却绝不能小看。
甚至不少县令到了地方,是被这些人架空的。
大唐县下有乡,乡下有里。一个县下辖四至十乡,乡里有耆老,里有里正,村有材正。
县里面,官员以下,一般以录事为首,然后是司户佐和司法佐,一个管户籍,一个管司法。下面还有典狱、市令、仓督、账史这些,分别负责监狱、市场、仓库和账簿等。
此外还会有博士、助教,负责的是县里的学校教育。
“以后中书门下会议,枢密使副枢密使列席可否?”李世民又问。
“当然可以。”
列席会议,跟出席会议还是有区别的。列席,没关系。
中书门下的宰相,才有权出席中书门下会议,有发言和表决权,但列席会议的枢密使,却只有发言权而已。中书门下会议的任何决议,他们都没有表决权。
“太子的东宫诸卫率,也要取消吗?”李世民又问。大唐的太子,是有自己的卫率部队的,仿的是朝廷诸卫,他甚至有自己的卫府。但现在,李超提出,太子除了保留自己的侍卫,其余的卫率直接撤除,也不再拥有自己的折冲府兵。
太子拥有军队,本就没有必要。虽然太子是自己的未来女婿,可李超依然坚持裁撤东宫的卫率部队。
“好吧,那东宫诸卫也罢撤。”
于是,东宫的十卫率,也就罢撤了。不但隶属于东宫的折冲府转隶南衙其它卫,而且东宫原来的各个卫率官职,也都撤除了。
理清了军队,李世民觉得心里一阵轻松,军队,这把最锋利的剑,现在插0入了剑鞘之中。
李超出任尚书令之后,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全面人口普查。不过大唐十八个道,三百余州,要完成这项庞大的数据调查,并不容易。
尚书省的公文下发各道各州各县。
各道州县,接到公文后,都要选出一批读书人送到京师,先进行普查员的培训。待这些人完成培训后,再返回各道州县,进行实地人口普查。有些人对于李超这种做法不太理解,一个大索貌阅而已,用的着这样吗,直接公文下达地方,地方州县自然会完成任务。
不过李超可不是这样理解的。
地方上能不能理解到位是一回事,理解后,能不能真正做到准确普查又是一回事。这次的普查,是李超上台施政的根本基础。数据不准确,那就无法制订出相应准确适合的政策。
从地方上选人来培训,虽然费时费力,但却能增加普查的准确性。而且李超此举,也另有深意。
“另有深意?”
户部尚书马周嚼着折耳根,一面好奇的问。
折耳根很腥,也称鱼腥草,一般的人吃不惯这味道,但是蜀中的人却很爱这口味。凉拌折耳根,许多蜀人都喜欢,李超就有些无法接受这种口味,可做为中原人的马周,却出奇的喜爱这口。
他尤其还喜欢吃李超凉拌的折耳根,再加上点卤猪头肉,来点酒,马周能跟过年一样。如今都已经成了当朝宰相的马周,也算是年轻有为,不知道多少豪门世家,都想着把马周抢到家里做女婿。
但马周却还是单身,用他跟李超说过的话,缘份没到。李超不明白什么叫缘份没到,难道马周中了他写过的传奇故事的毒,想要自己找一个中意姑娘?李超感觉这很难,哪怕他成了宰相,可一般也见不到别人家的闺女,除非是普通人家的女子,才会抛头露面在外做事。
但李超觉得马周也看不上一般女子,不是说瞧不起普通人家的姑娘,但马周是宰相,也是读书人,见多识广,一般没有见识的普通村姑,既没见识没谈吐,也不会装扮,他会瞧的上?
“大唐如此大的一个帝国,万里河山,天下十八道三百余州一千余县。虽然普查还没开始,但我预估大唐起码有八百万户甚至是上千万户,多达五六千万人口。你想想,这么多的人口,如此大的帝国,朝廷能依靠的只有任命的官员。”
李超边说,边夹了一筷子凉拌耳丝。这个比折耳根好吃多了,虽然他不会吃太多。
“不说道州这两级,我们就说一个县。你说一个县,少的也有近千户人口,多的更是四五千户。哪怕以一万户来算,那也是五六万人口。可这么大的一个县,朝廷任命的官员又有几个呢?”
“县令、县丞、主簿、县尉。有品级的就四个官员,就四个人。”李超伸出四个指头,一个最少也有千户,拥有五六千人口的县,才四个有品级的官吏。
县有好几等,京县、上县、中县、下中县、下县等,京县不论户数,上县则得有五千户以上,中下县是一千户以上,下县不足千户。
一个京县县令是正五品,下县令从七品。
京县下县都只有四名有品阶官员,他们四个人治理一个县,而且还讲究皇权不下县,县令不下乡。
再加之一个县官三年考核一次,任期往往不超过三届,而且按李超翻看过的档案来看,多数八品以下官员,基本上都只任一届就调换。
因此可以说,其实这些派到县里的县级官员,很多时候连下面的底细都没摸清呢,就走人了。
他们治理地方,或者说管理地方,其实完全还是依靠吏。
一个京县,大约有五十名吏员,一个下县也起码有三十名。
县级的吏员,大约是录事、司户佐、司法佐、史、账史、典狱、市令、佐、仓督、博士、助教、问事、白直、等。
县的等级不同,吏员数量不同。
不过李超毕竟是穿越来的人,很清楚,其实在古代中国,官员数量少,但吏员数量多,而且还有一个普遍的特点,那就是吏员实际上的数量,远超于明面上的。
还有一句话,流动的官员铁打的胥吏。
官员都是流官,但胥吏却是世家。
一个地方的胥吏,虽然看是不起眼,甚至不少朝代把胥吏列入不能科举等贼业,可这些人在地方上的权势却绝不能小看。
甚至不少县令到了地方,是被这些人架空的。
大唐县下有乡,乡下有里。一个县下辖四至十乡,乡里有耆老,里有里正,村有材正。
县里面,官员以下,一般以录事为首,然后是司户佐和司法佐,一个管户籍,一个管司法。下面还有典狱、市令、仓督、账史这些,分别负责监狱、市场、仓库和账簿等。
此外还会有博士、助教,负责的是县里的学校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