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五章 药膳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逆鳞、银狐、续南明、盛唐风华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xbiquge.to】,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赵若素由中书舍人变成了倦侯府的小小府丞,这是一个极其卑微的官职,尤其是在倦侯府,大小事务都有专人负责,一名普通的宿卫士兵也比府丞更有用处,地位当然也更高些。
赵若素无事可做,每天独自在小屋里呆坐,一连好几天没有再得到皇帝召见。
韩孺子心中的怒气早就消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警惕,他选用赵若素是希望得到指点,能够更好地与大臣打交道,谁知几句话之后,赵若素就开始为大臣辩护,说什么皇帝将朝廷抓得太紧。
以抬高为名,行架空之实,韩孺子对这种行为特别反感,不仅因为他是皇帝,还因为那段不堪回首的傀儡生涯。
而且朝中大臣的表现也不允许皇帝放手,他们大都还停留在武帝时期,对大楚的确忠诚,但是明哲保身,少出头甚至不出头,给皇帝一种不受挑战的错觉,可这样一群人,无法应对大楚的重重危机。
在晋城投河自尽的萧声曾给韩孺子很大触动,但他现在最为需要的不是这种人。
这天下午,皇帝在倦侯府的后花园里召见了临淄都尉赖冰文。
赖冰文虽是文官出身,身形却极雄伟,与樊撞山有一比,只是脚步虚浮,没有武将的沉稳。
君臣二人在亭子里的饮茶,茶毕,韩孺子说:“东海船坞正在造船,预计三年之后可有大成,在此期间,海盗或有可能偷袭,朝廷暂时难派大军驻守,若由赖将军镇守船坞,需兵多少?有何应对之策?”
赖冰文起身,心里明白,自己已与大将无缘,恭敬地回道:“五千足矣,若能及时得到后方援助,三千也可,守城之要不在人多,而在器械,若器械充足,运用得当,坚守数月不成问题。”
韩孺子也曾被困城中,对守城颇感兴趣,与赖冰文聊了许多,召见结束时,他心里已经做出决定,此人可为船坞守将。
以赖冰文的身份,能得到皇帝的单独召见,已属殊荣,可他还不甘心,将要告辞的时候,忍不住说道:“末将早年失德,陛下想必有所耳闻。”
“嗯。”韩孺子真想问赖冰文当年勾引的是谁,可他是皇帝,有些好奇只能藏在心里,不能表露出来。
赖冰文似有不平之色,很快平静下来,“以德选将,则天下无将可用。”
韩孺子道:“你觉得因为早年的无德之行,自己才不能成为平海盗大将?”
赖冰文点点头,他参与过好几次倦侯府的聚众商议,对皇帝不像第一次拜见时那么敬畏,敢于表达真实想法。
“平海盗的事情先不说,匈奴才是真正的大患,朕欲派大臣出使匈奴,赖将军可愿一往。”
赖冰文虽然不明白话题怎么会转到匈奴这边,还是躬身回道:“末将愿往。”
“此去不是几个月,而是三年、五年,甚至更久,朕需要一人留在大单于身边,时刻关注那边的变化,你能做到吗?”
赖冰文一呆,再回答时已显得勉强,“只要陛下觉得有必要,末将……”
这样的回答与拒绝无异,韩孺子大笑,“赖将军果是恋家之人,倒也无妨,只是平海盗并非一时之战,海盗骤合骤散,连个大头目都没有。在朕的计划中,三年造船可成,五年不让海盗近岸,要到十年之后,才能令海盗绝迹。在此期间,水军需常年泛舟海上,普通将士尚可轮换,大将却难登岸,请赖将军细思”
赖冰文脸上一红,跪下磕头,讪讪离去。
对另一位将军狄开,就比较简单了,皇帝召见,勉励了几句,送他出府,此人可为辅将,做不了独挡一面的大将,他自己也清楚,能得皇帝赏识,已经非常满足,没有更多的要求。
只剩下一个燕朋师,韩孺子迟迟没有做出决定,他已派人给东海国的景耀送信,让他暗中调查军功的真相,在此之前,他仍给予礼遇。
崔腾特别推崇这位年轻的将军,一有机会就说他的好话,韩孺子往往笑而不答。
这天傍晚,韩孺子进膳时发现一件怪事,满桌子一股药味,许多菜肴里明显掺有药材,他叫来侯府总管老太监何逸,问道:“这是什么?”
“回禀陛下,这是专为陛下准备的药膳。”何逸的日子本来过得挺滋润,自从皇帝常住府中之后,他很长时间没敢碰酒了,神情有点恍惚。
“朕又没病,为何要吃药膳?谁的旨意?”
何逸一愣,“呃……是宫里……是皇后派人特意做的,我以为陛下早就知道。”
说到皇后,韩孺子神情缓和许多,可是仍然纳闷,“将厨师叫来,朕要问个清楚。”
厨师来了,不是一位,而是两位,十分惶恐,一进来就跪在地上,看到其中一人的服饰,韩孺子一愣,“你是太医吧?朕既无病,也未宣召,你来做什么?”
太医不敢抬头,颤声道:“是、是皇后命微臣来此监督制作药膳,微臣不知……微臣不知……”
“药膳是治什么病的?”近日天气转冷,韩孺子以为这是预防风寒的药膳,可是看菜肴中的药材颇有几样古怪不可辨认的东西,心中越发困惑。
太医也很困惑,因为他以为皇帝早已知情,抬头瞥了一眼,没等看清就低下头。
“回答朕的问题。”韩孺子严厉起来,赵若素、赖冰文这样的人在皇帝面前放肆一下也就算了,小小一名太医可没有保持沉默的资格。
太医磕头,小声回道:“此药专治无子之症,陛下、皇后以及众嫔妃皆服此药……”
韩孺子又好气又好笑,拿筷子挑起盘中一物,看了一会,想问这是什么东西,想想又算了,挥手道:“退下吧。”
这顿晚膳韩孺子吃得小心翼翼,只拣认识的菜肴吃了一些。
当晚侍寝的正好是淑妃邓芸,在十几位嫔妃当中,只有她在皇帝面前什么都敢说,“药膳的味道真差,听说男女有别,陛下的药膳不知味道怎么样?”
“一样差,皇后怎么会突然想出这样的主意?”
“陛下别冤枉皇后,其实这是我的主意。好几个月了,众姐妹一个也没怀孕,于是我向太后建议,该请太医看看,太后觉得不必着急,所以我就建议配几副药膳吧,我在晋城的时候听说过几个方子,很管用……”
“这是你开的方子?”
邓芸笑道:“当然不是,是太医开的,太后可信不着我。”
“所以这是你的建议、太后的决定,但是让皇后传旨?”
“这种事只能由皇后传旨。”
慈宁太后与皇后都以为对方通知了皇帝,总管何逸也没细问,结果发生了偏差。
皇帝尚无子嗣,这已成为许多人的一块心病,韩孺子却不着急,而且不喜欢来自皇宫的干涉,也不留宿了,重新穿好衣裳,对淑妃说:“既然是你的主意,明天就由你转告太后与皇后,说朕不喜欢药膳,从今以后,未得朕的旨意,不准随意换膳。”
“可是陛下……”
韩孺子转身出屋,守在外间的太监很意外,没敢多问,立刻跟上,送皇帝前往书房。
不理解皇帝的人不只是朝中大臣,还有宫里的许多人,他们似乎还没有明白大难即将临头,若不能及时做出反应,大楚将亡,朝廷与皇宫到时首当其冲。
书房里有点冷,太监们忙着去取炭盆,韩孺子坐在书桌后面,很想找孟娥谈谈,可孟娥不在,最近关于刺客的传闻比较多,她要与其他侍卫一道轮值,除非必要,不能随意再守在皇帝身边。
韩孺子看了一会书,命人将总管太监何逸叫来。
何逸已经躺下,听到传召,立刻爬起来,穿了一件外衣就来了。
何逸已经很老,当初追随皇帝一道出宫,有从龙之功,他的要求却从来不高,有吃有喝、有穿有住足矣,唯一的嗜好是喝酒,喝多了迷糊,不喝更迷糊。
韩孺子犹豫多日,还是决定将事情挑明,对身边人,他的确不能太放纵了,“何逸。”
“老奴在。”
“南直劲给了你什么好处?”
何逸一惊,扑通跪下,“陛下……陛下……”
“朕不怪罪于你,也不会追究南直劲,只想了解真相。”韩孺子平淡地说,南直劲此前向中书省传递消息,明显是在府内得到了帮助,事情查起来倒也简单,卫兵十分尽责,记下了每一位探访过南直劲的人,蔡兴海那边则记录了每一位进出府者,两相对照,立刻就找出了老太监何逸。
“我……老奴什么也没……就是一顿酒,南直劲不知从哪听说老奴爱酒,声称有位朋友要送他两坛收藏多年的好酒,那位朋友马上就要离京,他没法去取,所以求我帮忙,许诺分我一坛。他、他将那坛酒说得天花乱坠,老奴没忍住,就去了一趟,顺便帮他……传递了一张纸条……”
韩孺子轻叹一声,中书舍人果然最了解皇帝,连皇帝身边的人都要打听得清清楚楚。
何逸老糊涂,降罪于他也是无用,韩孺子道:“何逸,你年纪大了,别管别的事了,去后花园看管鸡鸭,每日有酒有肉,保你尽兴。”
何逸砰砰磕头,被两名太监扶出书房。
韩孺子枯坐一会,又派人去传赵若素。
赵若素还没睡,很快就来了,恭敬地行礼,既不显亲近,也不露惊慌。
“别再提朕身边人的事情。”韩孺子得立下规矩,“起码三年之内不要提。”
“是,陛下。”
“朕问你,吴家是怎么回事?”
皇帝传旨削夺吴氏兄弟的侯位,结果官府竟然派人将吴家包围,不准随意进出,韩孺子已经通过金纯忠让差人撤去,可他不明白自己的圣旨怎么会变成这个样子。
最初这个主意是赵若素提出来的,他有义务解释。
赵若素已经听说过这件事,上前道:“因为朝廷有两位皇帝。”
一旦抛去中书舍人的身份,赵若素可是越来越不会说话了。(未完待续。)
赵若素由中书舍人变成了倦侯府的小小府丞,这是一个极其卑微的官职,尤其是在倦侯府,大小事务都有专人负责,一名普通的宿卫士兵也比府丞更有用处,地位当然也更高些。
赵若素无事可做,每天独自在小屋里呆坐,一连好几天没有再得到皇帝召见。
韩孺子心中的怒气早就消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警惕,他选用赵若素是希望得到指点,能够更好地与大臣打交道,谁知几句话之后,赵若素就开始为大臣辩护,说什么皇帝将朝廷抓得太紧。
以抬高为名,行架空之实,韩孺子对这种行为特别反感,不仅因为他是皇帝,还因为那段不堪回首的傀儡生涯。
而且朝中大臣的表现也不允许皇帝放手,他们大都还停留在武帝时期,对大楚的确忠诚,但是明哲保身,少出头甚至不出头,给皇帝一种不受挑战的错觉,可这样一群人,无法应对大楚的重重危机。
在晋城投河自尽的萧声曾给韩孺子很大触动,但他现在最为需要的不是这种人。
这天下午,皇帝在倦侯府的后花园里召见了临淄都尉赖冰文。
赖冰文虽是文官出身,身形却极雄伟,与樊撞山有一比,只是脚步虚浮,没有武将的沉稳。
君臣二人在亭子里的饮茶,茶毕,韩孺子说:“东海船坞正在造船,预计三年之后可有大成,在此期间,海盗或有可能偷袭,朝廷暂时难派大军驻守,若由赖将军镇守船坞,需兵多少?有何应对之策?”
赖冰文起身,心里明白,自己已与大将无缘,恭敬地回道:“五千足矣,若能及时得到后方援助,三千也可,守城之要不在人多,而在器械,若器械充足,运用得当,坚守数月不成问题。”
韩孺子也曾被困城中,对守城颇感兴趣,与赖冰文聊了许多,召见结束时,他心里已经做出决定,此人可为船坞守将。
以赖冰文的身份,能得到皇帝的单独召见,已属殊荣,可他还不甘心,将要告辞的时候,忍不住说道:“末将早年失德,陛下想必有所耳闻。”
“嗯。”韩孺子真想问赖冰文当年勾引的是谁,可他是皇帝,有些好奇只能藏在心里,不能表露出来。
赖冰文似有不平之色,很快平静下来,“以德选将,则天下无将可用。”
韩孺子道:“你觉得因为早年的无德之行,自己才不能成为平海盗大将?”
赖冰文点点头,他参与过好几次倦侯府的聚众商议,对皇帝不像第一次拜见时那么敬畏,敢于表达真实想法。
“平海盗的事情先不说,匈奴才是真正的大患,朕欲派大臣出使匈奴,赖将军可愿一往。”
赖冰文虽然不明白话题怎么会转到匈奴这边,还是躬身回道:“末将愿往。”
“此去不是几个月,而是三年、五年,甚至更久,朕需要一人留在大单于身边,时刻关注那边的变化,你能做到吗?”
赖冰文一呆,再回答时已显得勉强,“只要陛下觉得有必要,末将……”
这样的回答与拒绝无异,韩孺子大笑,“赖将军果是恋家之人,倒也无妨,只是平海盗并非一时之战,海盗骤合骤散,连个大头目都没有。在朕的计划中,三年造船可成,五年不让海盗近岸,要到十年之后,才能令海盗绝迹。在此期间,水军需常年泛舟海上,普通将士尚可轮换,大将却难登岸,请赖将军细思”
赖冰文脸上一红,跪下磕头,讪讪离去。
对另一位将军狄开,就比较简单了,皇帝召见,勉励了几句,送他出府,此人可为辅将,做不了独挡一面的大将,他自己也清楚,能得皇帝赏识,已经非常满足,没有更多的要求。
只剩下一个燕朋师,韩孺子迟迟没有做出决定,他已派人给东海国的景耀送信,让他暗中调查军功的真相,在此之前,他仍给予礼遇。
崔腾特别推崇这位年轻的将军,一有机会就说他的好话,韩孺子往往笑而不答。
这天傍晚,韩孺子进膳时发现一件怪事,满桌子一股药味,许多菜肴里明显掺有药材,他叫来侯府总管老太监何逸,问道:“这是什么?”
“回禀陛下,这是专为陛下准备的药膳。”何逸的日子本来过得挺滋润,自从皇帝常住府中之后,他很长时间没敢碰酒了,神情有点恍惚。
“朕又没病,为何要吃药膳?谁的旨意?”
何逸一愣,“呃……是宫里……是皇后派人特意做的,我以为陛下早就知道。”
说到皇后,韩孺子神情缓和许多,可是仍然纳闷,“将厨师叫来,朕要问个清楚。”
厨师来了,不是一位,而是两位,十分惶恐,一进来就跪在地上,看到其中一人的服饰,韩孺子一愣,“你是太医吧?朕既无病,也未宣召,你来做什么?”
太医不敢抬头,颤声道:“是、是皇后命微臣来此监督制作药膳,微臣不知……微臣不知……”
“药膳是治什么病的?”近日天气转冷,韩孺子以为这是预防风寒的药膳,可是看菜肴中的药材颇有几样古怪不可辨认的东西,心中越发困惑。
太医也很困惑,因为他以为皇帝早已知情,抬头瞥了一眼,没等看清就低下头。
“回答朕的问题。”韩孺子严厉起来,赵若素、赖冰文这样的人在皇帝面前放肆一下也就算了,小小一名太医可没有保持沉默的资格。
太医磕头,小声回道:“此药专治无子之症,陛下、皇后以及众嫔妃皆服此药……”
韩孺子又好气又好笑,拿筷子挑起盘中一物,看了一会,想问这是什么东西,想想又算了,挥手道:“退下吧。”
这顿晚膳韩孺子吃得小心翼翼,只拣认识的菜肴吃了一些。
当晚侍寝的正好是淑妃邓芸,在十几位嫔妃当中,只有她在皇帝面前什么都敢说,“药膳的味道真差,听说男女有别,陛下的药膳不知味道怎么样?”
“一样差,皇后怎么会突然想出这样的主意?”
“陛下别冤枉皇后,其实这是我的主意。好几个月了,众姐妹一个也没怀孕,于是我向太后建议,该请太医看看,太后觉得不必着急,所以我就建议配几副药膳吧,我在晋城的时候听说过几个方子,很管用……”
“这是你开的方子?”
邓芸笑道:“当然不是,是太医开的,太后可信不着我。”
“所以这是你的建议、太后的决定,但是让皇后传旨?”
“这种事只能由皇后传旨。”
慈宁太后与皇后都以为对方通知了皇帝,总管何逸也没细问,结果发生了偏差。
皇帝尚无子嗣,这已成为许多人的一块心病,韩孺子却不着急,而且不喜欢来自皇宫的干涉,也不留宿了,重新穿好衣裳,对淑妃说:“既然是你的主意,明天就由你转告太后与皇后,说朕不喜欢药膳,从今以后,未得朕的旨意,不准随意换膳。”
“可是陛下……”
韩孺子转身出屋,守在外间的太监很意外,没敢多问,立刻跟上,送皇帝前往书房。
不理解皇帝的人不只是朝中大臣,还有宫里的许多人,他们似乎还没有明白大难即将临头,若不能及时做出反应,大楚将亡,朝廷与皇宫到时首当其冲。
书房里有点冷,太监们忙着去取炭盆,韩孺子坐在书桌后面,很想找孟娥谈谈,可孟娥不在,最近关于刺客的传闻比较多,她要与其他侍卫一道轮值,除非必要,不能随意再守在皇帝身边。
韩孺子看了一会书,命人将总管太监何逸叫来。
何逸已经躺下,听到传召,立刻爬起来,穿了一件外衣就来了。
何逸已经很老,当初追随皇帝一道出宫,有从龙之功,他的要求却从来不高,有吃有喝、有穿有住足矣,唯一的嗜好是喝酒,喝多了迷糊,不喝更迷糊。
韩孺子犹豫多日,还是决定将事情挑明,对身边人,他的确不能太放纵了,“何逸。”
“老奴在。”
“南直劲给了你什么好处?”
何逸一惊,扑通跪下,“陛下……陛下……”
“朕不怪罪于你,也不会追究南直劲,只想了解真相。”韩孺子平淡地说,南直劲此前向中书省传递消息,明显是在府内得到了帮助,事情查起来倒也简单,卫兵十分尽责,记下了每一位探访过南直劲的人,蔡兴海那边则记录了每一位进出府者,两相对照,立刻就找出了老太监何逸。
“我……老奴什么也没……就是一顿酒,南直劲不知从哪听说老奴爱酒,声称有位朋友要送他两坛收藏多年的好酒,那位朋友马上就要离京,他没法去取,所以求我帮忙,许诺分我一坛。他、他将那坛酒说得天花乱坠,老奴没忍住,就去了一趟,顺便帮他……传递了一张纸条……”
韩孺子轻叹一声,中书舍人果然最了解皇帝,连皇帝身边的人都要打听得清清楚楚。
何逸老糊涂,降罪于他也是无用,韩孺子道:“何逸,你年纪大了,别管别的事了,去后花园看管鸡鸭,每日有酒有肉,保你尽兴。”
何逸砰砰磕头,被两名太监扶出书房。
韩孺子枯坐一会,又派人去传赵若素。
赵若素还没睡,很快就来了,恭敬地行礼,既不显亲近,也不露惊慌。
“别再提朕身边人的事情。”韩孺子得立下规矩,“起码三年之内不要提。”
“是,陛下。”
“朕问你,吴家是怎么回事?”
皇帝传旨削夺吴氏兄弟的侯位,结果官府竟然派人将吴家包围,不准随意进出,韩孺子已经通过金纯忠让差人撤去,可他不明白自己的圣旨怎么会变成这个样子。
最初这个主意是赵若素提出来的,他有义务解释。
赵若素已经听说过这件事,上前道:“因为朝廷有两位皇帝。”
一旦抛去中书舍人的身份,赵若素可是越来越不会说话了。(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