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三章 放粮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逆鳞、银狐、续南明、盛唐风华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xbiquge.to】,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接连三天,韩孺子与杨奉每天都去拜访深巷中的学堂,见的人一天比一天多,有国子监与太学的弟子、尚未授官的进士、各部司的官员……虽然都不是大官,对朝政却都十分了解,而且热心于救助百姓。
韩孺子只想弄清一件事:正常情况下,官府该如何赈灾?
慢慢地,朝廷运作的方式在他眼里越来越清晰了:地方上出现灾情,官员要迅速收集情况,根据轻重程度上报给相关部司以及宰相府。如果灾情比较轻微,地方官当时就可以解决,只需将解决办法与成本上报;灾情稍重一些,地方官不能做主,但要给出解决方案,由上司决定可用否;灾情十分严重,地方官就只能请罪,然后等朝廷的命令。
其实办法总是那些,开仓、借粮、劝农、抑商、减租、免租等等,可是非得由皇帝许可,才能显出皇恩浩荡与大权在握。
自去年秋天以来,各地的灾情文书早已送达户部与宰相府,那时宫里还在正常批复奏章,因此能做的事情各地都做了,只是杯水车薪,等到灾情需要大规模放粮的时候,宫里已经不出圣旨了。
韩孺子想要大事化小,困难重重。
第三天,韩孺子从东海王手里拿到了谭家的初步估算,他们能在几十个县里直接放粮,还能联络三百多个县的富商参与赈灾,差不多占受灾地方的六成,但是接受能力有限,不超过十万人,只能坚持一两个月,而据户部统计,天下流民几达五十万。
这天下午,韩孺子终于见到一位地位比较高的官员——户部侍郎刘择芹,他是有资格选帝的大臣之一,敢于来见倦侯,是要冒很大风险的,一见面他就说:“我不是来支持倦侯的,只想为百姓做一点事。”
“我也不是来寻求支持的。”韩孺子笑道。
刘择芹身为户部官员,对灾情最为了解,但是没有带来好消息,“必须有圣旨,其实相关文书早已拟好,只等圣旨出宫,就能分送各地,立刻执行。”
韩孺子对圣旨不抱希望,问道:“有没有可能将文书直接下发呢?”
刘择芹用力摇头,“就算户部胆子大,可是由谁来送呢?驿站归兵部管理,没有兵部关文,一份文书也送不出去,就算到了地方,没有抄送的圣旨,官员们也不敢执行,各地刺使肯定会上书询问详情……总之不可行,寸步难行。”
韩孺子这些天来一直在听,终于说出自己的想法,“我曾经带兵从马邑城前往碎铁城,一路上由各县供应粮草,这也需要圣旨吗?”
刘择芹寻思了一会,“其实是需要的,只不过早就颁布了,是圣旨给予大将军总督边疆军务的权力,大将军因此才能向郡县下达命令。”
“大将军平定内乱时也得到过圣旨吧。”
“当然,否则的话,大将军离开边疆就是重罪了。”
“如此说来,大将军其实是可以征粮的。”
刘择芹又寻思了一会,回答时不那么自信了,“应该可以,但是只能用来养军,不能用来赈济灾民啊。”
“俘虏呢?”
“俘虏?”
“平乱就会有战斗,有战斗就会有俘虏,各地在供应军队的同时,应不应该养俘虏呢?”
“这个……我觉得应该可以,但是俘虏太多的话,地方官还是得上报朝廷,驻军也要上报兵部与大都督府。”
“可俘虏不能挨饿,地方官是先养俘虏后上报,还是先上报再养俘虏?”
刘择芹想了好一会,“只能暂养俘虏,等候朝廷命令,可是……”
“可是没有圣旨,朝廷对这些上报不能承认,也不能否决,地方上就得一直‘暂养’俘虏。”
刘择芹盯着倦侯,终于相信他真想做点什么,“问题是大将军同意吗?就算他同意,各地军队又怎么可能将流民全抓为俘虏?”
“可以招安,也可以收编入军。”韩孺子说,俘虏只是一个称呼而已。
“还是那个问题,大将军会同意吗?这个责任不小,等朝廷恢复正常,他需要解释的事情可不少。”
“大将军那边由我来解决,我只希望各地的文书到来时,户部不会驳回。”
“户部是有权力驳回的,不过……眼下情况特殊,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可是不只户部,兵部、大都督府、宰相府、御史台等等,都会接到文书,有一家衙门不同意,地方官员就得停止供养‘俘虏’。”
老先生郭丛咳了一声,插言道:“赈济灾民,事关大楚国运,不能只让倦侯一人出力,诸君读书多年,空谈仁义,如今也该实践一下了,右巡御史申大人曾是我的学生,我可以找到谈一谈,赈灾无关帝位之争。”
一名年轻的书生开口道:“倦侯赈灾之名一旦传扬出去,再说无关帝位之争,只怕也没人相信吧?”
韩孺子早想到此节,说道:“谭家放粮,只用谭家的名义,地方收编流民,一切归功于大将军,我的名声绝不出此庐。”
瞿子晰年纪不大,在读书人当中地位却最高,赈灾之题最初也是他提出来的,这时道:“郭先生说得没错,空谈仁义这么多年,也该咱们实践一回了,纵不能让各部官员支持赈灾,也绝不能让他们坏事。”
十几年书生称是,纷纷出言献策,利用同窗、同年、同乡以及师生关系,读书人能与朝中几乎所有官员取得联系。
杨奉走到倦侯身边,小声问:“倦侯与我都不能离京,大将军不能返京,怎么劝说他?”
“我想派孟娥去。”
杨奉微微一愣,他认得孟娥,知道那是一位只擅长武功的女子,口才比不上普通人,让她劝说大将军,实在是强人所难。
“大将军的一个女儿是汶阳侯夫人,与平恩侯夫人交情不错,汶阳侯现在大将军麾下任职,还有几位命妇,其夫都在军中,夫妻分离多日,急盼一聚,商县离京城很近……”
杨奉已经明白了,韩孺子是要先礼后兵,大将军韩星如愿配合,再好不过,如果拒绝,就只能让孟娥出面了,“她一个人不行,我再给你介绍几个合适的帮手。”
瞿子晰走过来,拱手道:“倦侯想必已有妙计劝服大将军,可是也需有人代为传话,瞿某不才,请缨前往。”
“瞿先生肯亲自出马,再好不过。”韩孺子大喜。
众人商议妥当,各自散去,回到倦侯府,韩孺子向杨奉问道:“读书人里也出说客,与那些望气者有什么区别呢?一个讲仁义,一个讲天命吗?”
“天命无常,仁义有道,望气者的顺势而为,其实是见机行事,不执一端,读书人或许固执、或许迂腐,也不乏见利忘义之徒,但是毕竟有所坚持,不肯随波逐流。如果只是争权夺势,望气者可能更有用,如果意在治国平天下,倦侯需要一大批读书人,即使他们可能不讨你喜欢。”
韩孺子笑了笑,以他现在的处境,更多的还是争权夺势,可是受杨奉影响,他一点也不相信望气者。
孟娥回来复命,几名贵妇很愿意与夫君会面,也愿意带上孟娥,对于劝说大将军“招安”流民,她们却不太热心,只是表面上答应试一试。
第二天,杨奉找来三名女子,粗手大脚,看样子都是练过武功的人,换上侍女的服装之后,她们将与孟娥一块前往商县。
又过去三天,孟娥等人与数名贵妇离开京城。
东海王也给韩星写了一封信,可他并不觉得赈济灾民是当务之急,“新皇帝登基,大赦天下、开仓放粮、普天同庆,多好,现在赈灾,名声都归给了太后和大将军,人家还不情不愿的,唉,浪费啊。一群读书人而已,值得费这么大心事拉拢吗?”
韩孺子也在等着读书人能带来“奇迹”。
国子监与太学的师生利用重重关系劝说朝中官员不要阻止赈灾,结果不错,大多数人都表示不会多管闲事,只有一个人例外。
“左察御史萧声已经放出话来,他会尽一切所能阻止赈灾。”郭丛来见倦侯,额头上渗出细汗,他的确老了,跑几步路就已气喘吁吁,“这是他与倦侯之间的私人恩怨。”
这的确是一个大麻烦,萧声在神雄关受辱,绝不肯与倦侯和解。
读书人向韩孺子显露出自己的一点力量。
萧声放话的第二天,十几份奏章分别送到御史台,弹劾对象正是御史台两名御史之一的萧声,理由多样,从能力到品行都被贬得一无是处。
萧声大怒,可是没等他反击,更多的弹劾奏章涌向御史台,宰相府和吏部也接到不少。
由于太后和皇帝不肯批复奏章,这些弹劾不会产生实际效果,但是对萧声的名声却是一大打击,在僵持了整整三天之后,经过若干次的对抗与谈判之后,萧声屈服了,身为言官,他比一般的官员更为重视名声。
“萧声提出了条件,只要所有的来往文书里不提‘倦侯’两字,他就不会干涉。”郭丛代为传话,整个过程中,韩孺子与萧声没见过面。
韩孺子并不在意,他只关心大将军韩星那边的消息。
商县离京城很近,只有不到一日的路程,去探望夫君的贵妇们却一直没有回来,也没有消息传来。(未完待续。)
接连三天,韩孺子与杨奉每天都去拜访深巷中的学堂,见的人一天比一天多,有国子监与太学的弟子、尚未授官的进士、各部司的官员……虽然都不是大官,对朝政却都十分了解,而且热心于救助百姓。
韩孺子只想弄清一件事:正常情况下,官府该如何赈灾?
慢慢地,朝廷运作的方式在他眼里越来越清晰了:地方上出现灾情,官员要迅速收集情况,根据轻重程度上报给相关部司以及宰相府。如果灾情比较轻微,地方官当时就可以解决,只需将解决办法与成本上报;灾情稍重一些,地方官不能做主,但要给出解决方案,由上司决定可用否;灾情十分严重,地方官就只能请罪,然后等朝廷的命令。
其实办法总是那些,开仓、借粮、劝农、抑商、减租、免租等等,可是非得由皇帝许可,才能显出皇恩浩荡与大权在握。
自去年秋天以来,各地的灾情文书早已送达户部与宰相府,那时宫里还在正常批复奏章,因此能做的事情各地都做了,只是杯水车薪,等到灾情需要大规模放粮的时候,宫里已经不出圣旨了。
韩孺子想要大事化小,困难重重。
第三天,韩孺子从东海王手里拿到了谭家的初步估算,他们能在几十个县里直接放粮,还能联络三百多个县的富商参与赈灾,差不多占受灾地方的六成,但是接受能力有限,不超过十万人,只能坚持一两个月,而据户部统计,天下流民几达五十万。
这天下午,韩孺子终于见到一位地位比较高的官员——户部侍郎刘择芹,他是有资格选帝的大臣之一,敢于来见倦侯,是要冒很大风险的,一见面他就说:“我不是来支持倦侯的,只想为百姓做一点事。”
“我也不是来寻求支持的。”韩孺子笑道。
刘择芹身为户部官员,对灾情最为了解,但是没有带来好消息,“必须有圣旨,其实相关文书早已拟好,只等圣旨出宫,就能分送各地,立刻执行。”
韩孺子对圣旨不抱希望,问道:“有没有可能将文书直接下发呢?”
刘择芹用力摇头,“就算户部胆子大,可是由谁来送呢?驿站归兵部管理,没有兵部关文,一份文书也送不出去,就算到了地方,没有抄送的圣旨,官员们也不敢执行,各地刺使肯定会上书询问详情……总之不可行,寸步难行。”
韩孺子这些天来一直在听,终于说出自己的想法,“我曾经带兵从马邑城前往碎铁城,一路上由各县供应粮草,这也需要圣旨吗?”
刘择芹寻思了一会,“其实是需要的,只不过早就颁布了,是圣旨给予大将军总督边疆军务的权力,大将军因此才能向郡县下达命令。”
“大将军平定内乱时也得到过圣旨吧。”
“当然,否则的话,大将军离开边疆就是重罪了。”
“如此说来,大将军其实是可以征粮的。”
刘择芹又寻思了一会,回答时不那么自信了,“应该可以,但是只能用来养军,不能用来赈济灾民啊。”
“俘虏呢?”
“俘虏?”
“平乱就会有战斗,有战斗就会有俘虏,各地在供应军队的同时,应不应该养俘虏呢?”
“这个……我觉得应该可以,但是俘虏太多的话,地方官还是得上报朝廷,驻军也要上报兵部与大都督府。”
“可俘虏不能挨饿,地方官是先养俘虏后上报,还是先上报再养俘虏?”
刘择芹想了好一会,“只能暂养俘虏,等候朝廷命令,可是……”
“可是没有圣旨,朝廷对这些上报不能承认,也不能否决,地方上就得一直‘暂养’俘虏。”
刘择芹盯着倦侯,终于相信他真想做点什么,“问题是大将军同意吗?就算他同意,各地军队又怎么可能将流民全抓为俘虏?”
“可以招安,也可以收编入军。”韩孺子说,俘虏只是一个称呼而已。
“还是那个问题,大将军会同意吗?这个责任不小,等朝廷恢复正常,他需要解释的事情可不少。”
“大将军那边由我来解决,我只希望各地的文书到来时,户部不会驳回。”
“户部是有权力驳回的,不过……眼下情况特殊,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可是不只户部,兵部、大都督府、宰相府、御史台等等,都会接到文书,有一家衙门不同意,地方官员就得停止供养‘俘虏’。”
老先生郭丛咳了一声,插言道:“赈济灾民,事关大楚国运,不能只让倦侯一人出力,诸君读书多年,空谈仁义,如今也该实践一下了,右巡御史申大人曾是我的学生,我可以找到谈一谈,赈灾无关帝位之争。”
一名年轻的书生开口道:“倦侯赈灾之名一旦传扬出去,再说无关帝位之争,只怕也没人相信吧?”
韩孺子早想到此节,说道:“谭家放粮,只用谭家的名义,地方收编流民,一切归功于大将军,我的名声绝不出此庐。”
瞿子晰年纪不大,在读书人当中地位却最高,赈灾之题最初也是他提出来的,这时道:“郭先生说得没错,空谈仁义这么多年,也该咱们实践一回了,纵不能让各部官员支持赈灾,也绝不能让他们坏事。”
十几年书生称是,纷纷出言献策,利用同窗、同年、同乡以及师生关系,读书人能与朝中几乎所有官员取得联系。
杨奉走到倦侯身边,小声问:“倦侯与我都不能离京,大将军不能返京,怎么劝说他?”
“我想派孟娥去。”
杨奉微微一愣,他认得孟娥,知道那是一位只擅长武功的女子,口才比不上普通人,让她劝说大将军,实在是强人所难。
“大将军的一个女儿是汶阳侯夫人,与平恩侯夫人交情不错,汶阳侯现在大将军麾下任职,还有几位命妇,其夫都在军中,夫妻分离多日,急盼一聚,商县离京城很近……”
杨奉已经明白了,韩孺子是要先礼后兵,大将军韩星如愿配合,再好不过,如果拒绝,就只能让孟娥出面了,“她一个人不行,我再给你介绍几个合适的帮手。”
瞿子晰走过来,拱手道:“倦侯想必已有妙计劝服大将军,可是也需有人代为传话,瞿某不才,请缨前往。”
“瞿先生肯亲自出马,再好不过。”韩孺子大喜。
众人商议妥当,各自散去,回到倦侯府,韩孺子向杨奉问道:“读书人里也出说客,与那些望气者有什么区别呢?一个讲仁义,一个讲天命吗?”
“天命无常,仁义有道,望气者的顺势而为,其实是见机行事,不执一端,读书人或许固执、或许迂腐,也不乏见利忘义之徒,但是毕竟有所坚持,不肯随波逐流。如果只是争权夺势,望气者可能更有用,如果意在治国平天下,倦侯需要一大批读书人,即使他们可能不讨你喜欢。”
韩孺子笑了笑,以他现在的处境,更多的还是争权夺势,可是受杨奉影响,他一点也不相信望气者。
孟娥回来复命,几名贵妇很愿意与夫君会面,也愿意带上孟娥,对于劝说大将军“招安”流民,她们却不太热心,只是表面上答应试一试。
第二天,杨奉找来三名女子,粗手大脚,看样子都是练过武功的人,换上侍女的服装之后,她们将与孟娥一块前往商县。
又过去三天,孟娥等人与数名贵妇离开京城。
东海王也给韩星写了一封信,可他并不觉得赈济灾民是当务之急,“新皇帝登基,大赦天下、开仓放粮、普天同庆,多好,现在赈灾,名声都归给了太后和大将军,人家还不情不愿的,唉,浪费啊。一群读书人而已,值得费这么大心事拉拢吗?”
韩孺子也在等着读书人能带来“奇迹”。
国子监与太学的师生利用重重关系劝说朝中官员不要阻止赈灾,结果不错,大多数人都表示不会多管闲事,只有一个人例外。
“左察御史萧声已经放出话来,他会尽一切所能阻止赈灾。”郭丛来见倦侯,额头上渗出细汗,他的确老了,跑几步路就已气喘吁吁,“这是他与倦侯之间的私人恩怨。”
这的确是一个大麻烦,萧声在神雄关受辱,绝不肯与倦侯和解。
读书人向韩孺子显露出自己的一点力量。
萧声放话的第二天,十几份奏章分别送到御史台,弹劾对象正是御史台两名御史之一的萧声,理由多样,从能力到品行都被贬得一无是处。
萧声大怒,可是没等他反击,更多的弹劾奏章涌向御史台,宰相府和吏部也接到不少。
由于太后和皇帝不肯批复奏章,这些弹劾不会产生实际效果,但是对萧声的名声却是一大打击,在僵持了整整三天之后,经过若干次的对抗与谈判之后,萧声屈服了,身为言官,他比一般的官员更为重视名声。
“萧声提出了条件,只要所有的来往文书里不提‘倦侯’两字,他就不会干涉。”郭丛代为传话,整个过程中,韩孺子与萧声没见过面。
韩孺子并不在意,他只关心大将军韩星那边的消息。
商县离京城很近,只有不到一日的路程,去探望夫君的贵妇们却一直没有回来,也没有消息传来。(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