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重生宋末之山河动 > 第1470章 有点儿乱

第1470章 有点儿乱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逆鳞银狐续南明盛唐风华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xbiquge.to】,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话说回来,皇帝毕竟是皇帝,无论是观稼还是亲自动手搞种养及实验,其出发点,无非借此了解农业、体察民情,并向臣下传达重农劝农的思想。若是让皇帝个个学刘备,自己挑粪种菜,恐怕也不现实。

    所以说赵昺明白所谓亲耕就是作秀,籍田的耕种主要体力活,还是由皇城司的隶属军校来分担的,由内侍监督领导,向宫中供应岁时节物。

    不过也有皇帝自学成才,可以从亲耕中发现情况。据闻高宗就是其中高手,曾有朝臣进言:“雨泽稍愆,乞祷。”赵构回答:“朕患不知四方水旱之实,宫中种稻两区,其一地下,其一地高,高者其苗有槁意矣,须精加祈祷,以救旱暵。”这足以说明他的观察很仔细,地势高的地,秧苗稍微有点发黄,由此就能推断出旱情的存在。

    又有绍兴八年,宰臣奏积雨伤蚕,赵构说:“朕宫中自蚕一薄,欲知农桑之候,久雨叶湿,岂不有损。”乃命往天竺祈晴。这就更牛了,不但自己亲自养蚕,还藉此研究了解影响农桑之气候因素,那些做宰相的人,在他面前说什么“积雨伤蚕”,简直就是拿常识当学问,班门弄斧。

    不过民以食为天,农业生产是基础,赵昺对此历来十分重视,虽知作秀的成分居多,但还是要去的,且要大张旗鼓的来做。早在月前礼部尚书谢翱已经报请‘耕耤日’及从耕朝臣官员名单,他签阅后批准后,鸿胪寺以此为据在耤田两侧立好典礼仪式及从耕官员的位置标识牌,免得站错了队。

    耕耤前二日,赵昺照例开始斋戒,从耕的三公九卿以及文官四品以上,武官三品以上一应人等皆在家斋戒二日。耕耤前一日,他在宫中阅视祭奠祝文、耕耤谷种及农具后,由太常寺官和临安府尹在仪仗乐队护卫下送至在籍田中建好的先农坛中,分别安放在神库和耕耤所。

    不过其中还是有个插曲,赵昺上辈子就没种过地,唯一的经验就是上小学的时候,参加过学校组织的助农活动。而这种活动说是帮忙,其实就是帮倒忙,人家农场的人不但没法干活,还得看着他们别出了意外,说是郊游和农家乐最为恰当。

    所以说赵昺前世五谷不分有些过分,但是相关知识多是来自书本和菜市场,下地耕田真是一窍不通。这辈子当了皇帝倒是逼的他不得不学习农业知识,因为在琼州时,人多地少,他不得不重视起来,时常出城看看庄稼,估算下当年的粮食产量是否够吃。

    而后也成了习惯,赵昺每每走到一地,即便是征战之余,也都要看看当地的农业发展情况。可这终归是宏观上的东西,亲自下地耕田还真没干过。亲耕虽然是走形式,可那也亲自下地赶牛犁地的,即便做不到合乎标准,姿势和常识起码不能错的离谱。

    为了避免明天露怯,赵昺在侍卫营中挑了几个会耕田的侍卫,在内苑中教他耕田。为了逼真,他本还想弄头就进宫,但是被大家果断拒绝了。想想牵头牛进宫不说会引发众多的遐想,让头牛在宫中走来走去,实在有失体统,他也只好从善如流,就此作罢。

    赵昺在内苑湖边找了块比较平整的土地,开始练习。没了牛,只好委屈几位侍卫在前拉犁。他觉得自己还算聪明,可走了两个来回,还是耕的深浅不一,曲里拐弯,像狗爬的似的。而在旁侍奉的王德和侍卫们更是紧张,只怕一个不小心,让皇帝把自己脚给犁掉了。

    在众人的哄笑和‘观礼’的后妃宫女们的哄笑中,及管理花草的内侍的哀求下,赵昺总算结束了学习,让在宫外等候多时的蔡完义将鞭和犁弄走。虽然还不能做到标准,但好歹架势已经摆的十足,起码不至于实操时不知道手脚放在哪里。

    到了日子,清晨钟声响起,赵昺出宫与从耕的臣僚们会合上路,自御街北行,然后转往凤凰山路,再转至郊外的玉皇山下的籍田。这里在临安沦陷后,本已经荒弃,有百姓在此耕种,复国后才收归为皇苑,又重新修葺了先农坛,盖起了房屋和牲畜棚。

    稍作休息后,赵昺先前往先农坛具服殿更衣盥洗,然后至先农坛祭拜先农,拜祭之后再到具服殿更衣准备亲耕。有礼部的司官宣礼,礼部尚书谢翱进殿奏请皇帝,户部尚书陈则翁进耒,临安知府蔡完义进鞭。在乐声中,他右手持耒,左手持鞭来到自家的地头,蔡完义捧着盛着种子的青葙,陈则翁在旁准备播种,另有耄老二人已经牵着耕牛等候,

    鸿胪寺官员宣布亲耕开始。按照仪式的程序,赵昺亲耕行‘三推之礼’,即跟着牛,扶着犁尾犁地三推三返,就算礼成,然后轮到从耕的文武百官们一一下场犁地。但是这时出现了意外,不知道是牛犯了牛脾气,还是被这么大的场面吓住了,它迟迟不肯挪步下田。

    按说为了保证仪式的正常举行,相关部门早就开始精心准备,耕牛肯定是精挑细选,要体型强壮,又老实听话,肯下力气的。估计在亲耕仪式开始前就精心照料,并严加训练,肯定要达到皇帝扬鞭,耄老一声吆喝便会起步前行,可当下赵昺的鞭子已经抽了好几下,俩老头又拉又扯,牛是纹丝不动。

    场面一下尴尬了。皇帝已经拉开架势,牛却不肯动,这可不仅是牛不给皇帝面子的事情了,而是严重的政治事件,是让皇帝龙颜扫地,在众臣面前失了面子,那是大不敬之罪,相关人员是要受到严惩的,至于这头牛不知道已经多少人恨的牙根痒痒,欲将其活剥了。

    估计平时这头牛表现的相当不错,以至于连备份都没有,当下一群人对牛又是威胁又是恐吓,人家还老神在在的倒嚼,牵牛的俩老头就差给它跪下了。眼看亲耕仪式要泡汤,大家脸色都不好看,往大了讲是上天的不满,往小了说是众臣办事不利,足以让一众人等丢官罢职了。

    赵昺扶着犁尾看着众人折腾的满头大汗,觉得十分好笑,招手叫过在旁的徐宏,在其耳边轻语了几句,他立刻飞跑而去。稍时,徐宏拿着颗青菜跑了回来,他让众人退后,徐宏迅速用一根绳将青菜吊在根棍上,又将棍子绑在牛角上,这样青菜就在牛眼前晃来晃去。

    当大家还没明白怎么回事的时候,牛突然动了,并边走边伸着舌头试图将眼前的青菜卷进嘴里。而赵昺则猛的甩了个鞭花,发出声脆响,同时大声吆喝一声,扶犁跟上。大家这才反应过来,亲耕仪式开始了,一时间鼓乐齐鸣,众人的喝彩声高起。

    牛终于动了了,可意外又发生了。青菜就吊在眼前,牛以为自己只要上前一步就可以吃到,可是走了十多倍还是没吃到嘴里,就以为是自己走的慢了,不由的加快了脚步。赵昺还好,稳稳的扶着犁跟上,可一个折返下来,牵牛的俩老头跟不上,脚步踉跄几欲跌倒。紧跟在后边撒种的蔡完义和陈则翁也是跑的气喘吁吁,不敢落后太远。

    耄老本意就是指德高望重的长着,能够为皇帝亲耕牵牛本是荣耀,但一般也就是牵牛缓步前行,恐怕累到了皇帝,可今天谁想到意外迭出。俩老头在高低不平的地里小跑了一圈,体力马上就跟不上了,可他们也不敢撒手,否则喜事马上就变成了丧事儿了。

    众人见状,心都提到了嗓子眼儿,有心赶紧结束,可看到皇帝兴致正浓,又不敢喊。而赵昺确实来了兴致,他走了一个折返,发现在内苑更不好,并非是自己太笨,而是地块太小。自己还没有把握好,地就已经到头了,且距离短,也让他这个初学者难以校准方向。

    现在这块地虽然不太大,可也有两亩地,使赵昺可以把握力度,根据前边的标志物校准方向,不再是深浅不一,曲里拐弯。但他也发现了俩老头儿的窘境,示意徐宏接替二人在前牵牛,把控方向,又让蔡完义和陈则翁不要着急。

    徐宏力大,换位之后,很快就把握住了节奏,而他也发现陛下力气也是不小,在掉头折返时,单手一提一甩就能轻松的将沉重的铁犁掉头,群臣二人的配合经过短暂的磨合就已经趋于默契。他们也不知往来多少个折返才停下,而这时一块地已经让他们耕了七七八八。

    见陛下暂停歇脚,早就等的焦急的礼官赶紧高喊‘礼成’,结束了皇帝三推三返的亲耕礼。蔡完义和陈则翁则赶紧上前,接过耒、鞭,分别放置于犁亭和鞭亭,请皇帝登观耕台,从耕三公九卿依次接受耒、鞭,行五推五返、九推九返之礼。当礼部尚书谢翱奏报“耕耤礼成”时,乐队奏导迎乐《祐平章》,标志着整个仪式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