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6章 制度保障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逆鳞、银狐、续南明、盛唐风华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xbiquge.to】,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赵昺将事情想的透彻才迷迷糊糊的和衣睡下,待醒来时已经天光大亮,车队已经扎营完毕,各处已经升起炊烟,而他居然没有察觉。
“陛下,江帅是不是有了反意?”见皇帝下车,倪亮上来施礼后轻声问道。
“你以为呢?”尽管御车宽大,但是在上面坐久了,依然感到疲惫,赵昺伸伸懒腰,扭脸看看倪亮,只见其眼圈发黑,面带忧色,显然昨夜听到自己与王应麟的谈论后瞎琢磨了半宿。他依然一边活动着手脚,一边问道。
“属下不知。但觉得陛下应该三思,毕竟江帅当下手中又握有重兵,而护驾的护军不足其一,贸然前去若有变故,恐陛下陷于其中!”倪亮正色地道。
“若是江帅真的造反,你以为他能否成功?”赵昺以为其会为江钲辩解,但是其想到的却首先是自己的安危,心中一暖,但面色不变地接着问道。
“属下说不清,可以为其若谋反,手下兵将未必会追随于其!”倪亮想想摇头道。
“江帅掌管所部禁军已经十余年,其中军将又多有其江氏子弟,其若是起事怎会不从?”赵昺再问道。
“属下以为,兵取之于民。而兵出戍在外,士兵家眷留于籍地,军官家眷亦留于营中不随军征战,其若是谋反则必会牵连家小,兵将有所顾及自然也不会追随。”倪亮答道。
“既如此,朕前往又有何忧,你岂不是多虑了!”赵昺拍拍其肩膀笑笑道。
“虽如此,可属下还是担心有人铤而走险,对陛下不利!”倪亮怔了一下,也意识到自己把自己给驳倒了,施施然地道。
“放心吧,江帅向来忠心,并无反心,我只是怀疑其为何萌生退意而已。”赵昺笑着安慰其道。
“陛下可曾想明白了?”倪亮暗松了口气,点点头问道。
“是其想多了!”赵昺苦笑着道。
“哦,如此也是属下想的多了!”倪亮想了片刻,虽然没有明白其哪里想多了,可也没有追问,有些不好意地讪笑道。
赵昺也乐了。他有信心认为诸将不会轻易谋反,不仅是来自于自己对各部主将的掌控,也采取了诸多的防备措施。毕竟教训太惨痛了,在蒙宋战争中,潼川府路安抚副使兼知泸州刘整时以所领十五军、州、户口三十万降元。而后宋沿江诸州降元成风,沿江制置副使、知黄州陈奕降,蕲州安抚使知州管景模以城降,江州知州钱真孙及淮西路六安军曹明以城降,襄樊守将吕文焕以城降元。
长江防线失守后,岳州总制孟之绍举城降元,池州都统制张林以城降,朱焕以扬州降元,提举江州兴国宫吕师夔、江西安抚使知江州钱真孙迎降元军,知南康军叶阊以城降,知安庆府范文虎以城降,湖北安抚副使兼知岳州高世杰以城降,夏贵以淮西三府六州三十六县降元……
血的教训历历在目,赵昺当然不会视而不见,他在整编新军的时候就想到了这个问题。除了采用军政分开,遣暗探监视,对兵员进行混编等措施,还对宋军募兵制进行改革,改终身为兵为服役七年为限,期满后可以退役返乡。但是进入江南后,赵昺采用的军制其实与赵构创立的屯驻制相似。
屯驻军制是在南宋初,军队经历了由溃散到整编的过程,逐渐形成五支屯驻大军。到南宋中期为止,陆续在兴州、兴元府、金州、江陵府、鄂州、江州、池州、建康府、镇江府,设御前诸军,由都统制和副都统制管辖。以此长期镇守军事要地,抵御敌军的入侵,而非北宋时期实施的禁军更戍法。
赵昺沿袭了这种做法,以禁军各部分驻沿江要地,组织起长江防线。但是这种做法同样存在着前时的弊端,因此他吸取了曹操防范军队叛降的措施……
在三国末期,夏侯霸投降蜀汉可以称得上大事件,而在其投降的过程中,夏侯霸没有带走一兵一卒。再比如“淮南三叛”中的毋丘俭,在寿春叛乱过程中,士兵根本不会与他一起叛乱。钟会在姜维的怂恿下想自立蜀中。谁知还没成功,钟会就被属下杀死。
相比之下,吴蜀两国的情况就没有这么好。蜀国大将孟达投降魏国时,可是连人带城都一起带着的,吴国的情况也基本差不多。蜀国被灭后,投靠西晋的东吴步阐,投降时候带了西陵城以及数万士兵。那么问题来了,是魏国士兵忠诚度高?
当然不可能。魏国士兵投降不跟从武将一个最大原因就是魏国的制度,就是曹操创立的错役制。这项特殊管理制度的建立使得魏国士兵叛变变得有所顾忌,而错役制的核心就是离间骨肉。
东汉末年,军队都是采用“部曲”形式,就是家人和士兵在一地。由于当时军阀割据仅占一州或数郡土地,士兵基本都是在本地,家人也跟随在一起。后来的魏蜀吴三国,也将“部曲”制度保留了下来。不过,魏国却特立独行,“人役户居各在一方”,将家人与士兵分离开,称为“错役”。
曹操时期,这种情况相当普遍。比如:当时曹操平定冀州之后,对于冀州投降的袁尚士卒就调往许都南部驻防。曹操赶跑马超之后,就将关中地区的士兵调往关东。曹操之后,司马昭在平定了淮南的叛乱后,也将东吴的降兵调往中原地区。
除了调士兵,还经常调士兵家属前往其他地方。在魏国核心区域邺城,就有一个特殊群体“士家”。这些人就像士兵的人质一样。士兵前往各地驻守,而他们的家人却在邺城附近居住。不仅如此,他们的户籍不变更,家人世代从军。这种制度,很像后来元朝的军户制度,这些“士家”除了居住在一起,通婚也是要在“士家”内进行。
为什么只有曹操实行错役制呢?这个跟魏国所处的环境有关系。魏国建立,是通过兼并中原各个军阀来实现的。东汉时期,中原人口、经济都超过其他地区。兼并过程中,军阀袁绍、袁术、吕布、陶谦、刘表、韩遂、张鲁这些人的降军并不受到曹操的信任,所以才要将家属与士兵隔离开才能确保忠诚度。
再有,从黄巾起义开始,中原地区饱受战乱之苦。人口大量减少,土地荒芜。而曹操对于恢复生产相当重视。而人力,又是古代恢复生产最为重要的一环。所以,曹操经常迁徙人口去开垦荒地,来恢复破坏严重的经济。所以,将家属迁移也是防止人口与兵员流失的一个重要举措。
相比于魏国,吴国和蜀国的情况就相对简单一些。蜀国自吕蒙“白衣渡江”之后,主要控制区域是益州,只有成都平原和汉中地区人口较为密集。吴国的控制区域虽然表面看有荆州南部和扬州、交州的广大区域,但实际上只有长江沿线的几座城市人口较为密集。所以,部曲制就被沿袭下来。
不过,这样做的风险也就相当大。因为一旦武将投敌,就是连根带走。如果还是一方太守,那就直接连城带人全部投降。步阐投降西晋,就是将整个西陵城都献给了西晋,要不是陆抗平定叛乱,估计三国一统又要提前了许多。
曹操的错役法虽然严酷,但是对于军队忠诚度颇有效果。这其中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毋丘俭的叛乱,“淮南将士,家皆在北,众心沮散,降者相属,惟淮南新附农民为之用。”可以试想,如果不是错役法,淮南士兵如果也像吴国一样家属在本地,肯定会拼死抵抗。正是由于错役法的作用,毋丘俭才只能利用本地新归附的农民作战。
此外,错役法对将领也有一定威慑作用。司马懿长期在军中任职,但是,当他发动高平陵政变时,用的不是自己在西北的军队,而是自己阴养的死士。要不是曹爽被忽悠的当了“富家翁”,司马懿估计自己也是相当心虚。除了司马懿,还有淮南叛乱的诸葛诞也是一样。
错役法制,对于维护曹魏的统治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而之后西晋也同样沿袭下来。在之后的历代王朝,错役法的身影也时常出现在军队制度中。但是在宋朝却因此项制度‘使得士兵与家人分离,治军过于残酷’而被取消。代之的是军人可以携家眷服役,并在军营中专门建设房舍安置家眷,即便是军队更戍,家眷亦可随军行动。
赵昺在进入江南实施屯驻制前就已经下令,士兵不准许携带家眷,都指挥以上军官才可家眷随军,但在出征之时不可以随军队行动。起初他也只是因为财政困难,不得以采用这种方式,否则不仅要大量建造宿舍,调动之时还要顾及家眷,而那意味着一万兵丁就要有至少两三万的家属随行,以当时的财政状况根本负担不起。
随着形势的演变,这项制度正切合了实际情况,而服役期的缩短及三年一次的探亲假也可以让士兵们略解思家之苦,此项制度便得以保留……
赵昺将事情想的透彻才迷迷糊糊的和衣睡下,待醒来时已经天光大亮,车队已经扎营完毕,各处已经升起炊烟,而他居然没有察觉。
“陛下,江帅是不是有了反意?”见皇帝下车,倪亮上来施礼后轻声问道。
“你以为呢?”尽管御车宽大,但是在上面坐久了,依然感到疲惫,赵昺伸伸懒腰,扭脸看看倪亮,只见其眼圈发黑,面带忧色,显然昨夜听到自己与王应麟的谈论后瞎琢磨了半宿。他依然一边活动着手脚,一边问道。
“属下不知。但觉得陛下应该三思,毕竟江帅当下手中又握有重兵,而护驾的护军不足其一,贸然前去若有变故,恐陛下陷于其中!”倪亮正色地道。
“若是江帅真的造反,你以为他能否成功?”赵昺以为其会为江钲辩解,但是其想到的却首先是自己的安危,心中一暖,但面色不变地接着问道。
“属下说不清,可以为其若谋反,手下兵将未必会追随于其!”倪亮想想摇头道。
“江帅掌管所部禁军已经十余年,其中军将又多有其江氏子弟,其若是起事怎会不从?”赵昺再问道。
“属下以为,兵取之于民。而兵出戍在外,士兵家眷留于籍地,军官家眷亦留于营中不随军征战,其若是谋反则必会牵连家小,兵将有所顾及自然也不会追随。”倪亮答道。
“既如此,朕前往又有何忧,你岂不是多虑了!”赵昺拍拍其肩膀笑笑道。
“虽如此,可属下还是担心有人铤而走险,对陛下不利!”倪亮怔了一下,也意识到自己把自己给驳倒了,施施然地道。
“放心吧,江帅向来忠心,并无反心,我只是怀疑其为何萌生退意而已。”赵昺笑着安慰其道。
“陛下可曾想明白了?”倪亮暗松了口气,点点头问道。
“是其想多了!”赵昺苦笑着道。
“哦,如此也是属下想的多了!”倪亮想了片刻,虽然没有明白其哪里想多了,可也没有追问,有些不好意地讪笑道。
赵昺也乐了。他有信心认为诸将不会轻易谋反,不仅是来自于自己对各部主将的掌控,也采取了诸多的防备措施。毕竟教训太惨痛了,在蒙宋战争中,潼川府路安抚副使兼知泸州刘整时以所领十五军、州、户口三十万降元。而后宋沿江诸州降元成风,沿江制置副使、知黄州陈奕降,蕲州安抚使知州管景模以城降,江州知州钱真孙及淮西路六安军曹明以城降,襄樊守将吕文焕以城降元。
长江防线失守后,岳州总制孟之绍举城降元,池州都统制张林以城降,朱焕以扬州降元,提举江州兴国宫吕师夔、江西安抚使知江州钱真孙迎降元军,知南康军叶阊以城降,知安庆府范文虎以城降,湖北安抚副使兼知岳州高世杰以城降,夏贵以淮西三府六州三十六县降元……
血的教训历历在目,赵昺当然不会视而不见,他在整编新军的时候就想到了这个问题。除了采用军政分开,遣暗探监视,对兵员进行混编等措施,还对宋军募兵制进行改革,改终身为兵为服役七年为限,期满后可以退役返乡。但是进入江南后,赵昺采用的军制其实与赵构创立的屯驻制相似。
屯驻军制是在南宋初,军队经历了由溃散到整编的过程,逐渐形成五支屯驻大军。到南宋中期为止,陆续在兴州、兴元府、金州、江陵府、鄂州、江州、池州、建康府、镇江府,设御前诸军,由都统制和副都统制管辖。以此长期镇守军事要地,抵御敌军的入侵,而非北宋时期实施的禁军更戍法。
赵昺沿袭了这种做法,以禁军各部分驻沿江要地,组织起长江防线。但是这种做法同样存在着前时的弊端,因此他吸取了曹操防范军队叛降的措施……
在三国末期,夏侯霸投降蜀汉可以称得上大事件,而在其投降的过程中,夏侯霸没有带走一兵一卒。再比如“淮南三叛”中的毋丘俭,在寿春叛乱过程中,士兵根本不会与他一起叛乱。钟会在姜维的怂恿下想自立蜀中。谁知还没成功,钟会就被属下杀死。
相比之下,吴蜀两国的情况就没有这么好。蜀国大将孟达投降魏国时,可是连人带城都一起带着的,吴国的情况也基本差不多。蜀国被灭后,投靠西晋的东吴步阐,投降时候带了西陵城以及数万士兵。那么问题来了,是魏国士兵忠诚度高?
当然不可能。魏国士兵投降不跟从武将一个最大原因就是魏国的制度,就是曹操创立的错役制。这项特殊管理制度的建立使得魏国士兵叛变变得有所顾忌,而错役制的核心就是离间骨肉。
东汉末年,军队都是采用“部曲”形式,就是家人和士兵在一地。由于当时军阀割据仅占一州或数郡土地,士兵基本都是在本地,家人也跟随在一起。后来的魏蜀吴三国,也将“部曲”制度保留了下来。不过,魏国却特立独行,“人役户居各在一方”,将家人与士兵分离开,称为“错役”。
曹操时期,这种情况相当普遍。比如:当时曹操平定冀州之后,对于冀州投降的袁尚士卒就调往许都南部驻防。曹操赶跑马超之后,就将关中地区的士兵调往关东。曹操之后,司马昭在平定了淮南的叛乱后,也将东吴的降兵调往中原地区。
除了调士兵,还经常调士兵家属前往其他地方。在魏国核心区域邺城,就有一个特殊群体“士家”。这些人就像士兵的人质一样。士兵前往各地驻守,而他们的家人却在邺城附近居住。不仅如此,他们的户籍不变更,家人世代从军。这种制度,很像后来元朝的军户制度,这些“士家”除了居住在一起,通婚也是要在“士家”内进行。
为什么只有曹操实行错役制呢?这个跟魏国所处的环境有关系。魏国建立,是通过兼并中原各个军阀来实现的。东汉时期,中原人口、经济都超过其他地区。兼并过程中,军阀袁绍、袁术、吕布、陶谦、刘表、韩遂、张鲁这些人的降军并不受到曹操的信任,所以才要将家属与士兵隔离开才能确保忠诚度。
再有,从黄巾起义开始,中原地区饱受战乱之苦。人口大量减少,土地荒芜。而曹操对于恢复生产相当重视。而人力,又是古代恢复生产最为重要的一环。所以,曹操经常迁徙人口去开垦荒地,来恢复破坏严重的经济。所以,将家属迁移也是防止人口与兵员流失的一个重要举措。
相比于魏国,吴国和蜀国的情况就相对简单一些。蜀国自吕蒙“白衣渡江”之后,主要控制区域是益州,只有成都平原和汉中地区人口较为密集。吴国的控制区域虽然表面看有荆州南部和扬州、交州的广大区域,但实际上只有长江沿线的几座城市人口较为密集。所以,部曲制就被沿袭下来。
不过,这样做的风险也就相当大。因为一旦武将投敌,就是连根带走。如果还是一方太守,那就直接连城带人全部投降。步阐投降西晋,就是将整个西陵城都献给了西晋,要不是陆抗平定叛乱,估计三国一统又要提前了许多。
曹操的错役法虽然严酷,但是对于军队忠诚度颇有效果。这其中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毋丘俭的叛乱,“淮南将士,家皆在北,众心沮散,降者相属,惟淮南新附农民为之用。”可以试想,如果不是错役法,淮南士兵如果也像吴国一样家属在本地,肯定会拼死抵抗。正是由于错役法的作用,毋丘俭才只能利用本地新归附的农民作战。
此外,错役法对将领也有一定威慑作用。司马懿长期在军中任职,但是,当他发动高平陵政变时,用的不是自己在西北的军队,而是自己阴养的死士。要不是曹爽被忽悠的当了“富家翁”,司马懿估计自己也是相当心虚。除了司马懿,还有淮南叛乱的诸葛诞也是一样。
错役法制,对于维护曹魏的统治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而之后西晋也同样沿袭下来。在之后的历代王朝,错役法的身影也时常出现在军队制度中。但是在宋朝却因此项制度‘使得士兵与家人分离,治军过于残酷’而被取消。代之的是军人可以携家眷服役,并在军营中专门建设房舍安置家眷,即便是军队更戍,家眷亦可随军行动。
赵昺在进入江南实施屯驻制前就已经下令,士兵不准许携带家眷,都指挥以上军官才可家眷随军,但在出征之时不可以随军队行动。起初他也只是因为财政困难,不得以采用这种方式,否则不仅要大量建造宿舍,调动之时还要顾及家眷,而那意味着一万兵丁就要有至少两三万的家属随行,以当时的财政状况根本负担不起。
随着形势的演变,这项制度正切合了实际情况,而服役期的缩短及三年一次的探亲假也可以让士兵们略解思家之苦,此项制度便得以保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