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六十六章 一年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逆鳞、银狐、续南明、盛唐风华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xbiquge.to】,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楚军伐吴超乎想象的顺利,吴国引以为傲的特点在楚国面前,毫无优势。
相反,楚国占据着绝对的统治力,无论是将领谋臣的能力、还是兵力战力,亦或是物资补给,样样都占据着压倒性优势。
冬月,在北路周智、中路高顺与吴军主力奋勇厮杀的时候,南路率先取得突破性进展。
困守建安的凌统、朱然、贺齐因兵力不足,寡不敌众,楚国南路大军在赵云和徐庶的指挥下,先分兵攻破其主力周边的一些县城,然后呈现对其主力所在的包围之势,吴国将士被迫撤退。
吴国建安郡全面失守,赵云随之率南路主力北上,从后包抄正与楚国中路大军缠战的吴国主力,吴军中路统帅鲁肃面临腹背受敌,闻讯后果断选择撤退,并迅速通知其更北方的孙策。
孙策所率乃是吴国最核心的力量,此时正与楚国北路军奋勇厮杀,随着南边的凌统、朱然等被迫撤退,鲁肃也即将撤退,那么他若不速退,很可能面临楚国三路大军的围杀。
不久,孙策和鲁肃两部吴国主力先后撤往丹阳,楚国三路大军不急着追击,稳步推进。
北路军统帅周智和参军庞统担心吴国水军的威胁,在持续进军的过程中,分出征南将军徐晃率部攻灭吴国在长江南岸的所有水寨,并在沿江布下重兵防御。
周瑜失去陆上大军的支持,抵抗地越加艰难。孤军奋战两个月后,终于精疲力竭。陆逊率海云军团全线出击。一举击溃。周瑜在百般无奈之下。率领水军残部沿江而下,退至建业之北。
此时,楚国北路和中路大军已经在丹阳郡会师,与吴国主力决战于黄山之北的陵阳、安吴一带,赵云的南路大军则在征缴会稽的凌统、朱然等人所率残部。
吴国可谓已经陷入绝境,只剩下最后一口气。
相比较于扬州战场,楚国在北方则陷入全面的劣势,北方、玄武、东方、白虎四大军团外加部分北军和西军。无不是损失惨重。漫长的防线让他们在面对魏国的全面进攻时,吃尽苦头。
张辽、魏延、黄忠、诸葛亮等人纵使有通天的本事,却也不可能扭转客观事实,魏国的贾诩、司马懿、戏志才、夏侯家诸将、曹家诸将、满宠、李典、郭淮、郝昭等等谋臣和良将也并非那般容易对付。
一封又一封的急报传至襄阳,让王旭在为扬州战事高兴的同时,也始终充满忧虑。
直至南方主力打至丹阳,胜利在望时,王旭经过再三考虑,决定全面放弃并州三郡及雍州北部的冯翊,北方军力全部龟缩至雍州核心之地。进驻各处险关,据险以守。以拿下吴国为主。
这番举动虽然显得有些冷酷和残忍,但却是符合当前形势的理智之举,虽失四郡之地,使得北方不再具备战略纵深和攻打魏国的跳板,但却缓解了燃眉之急,让北方的军事力量不再迅速消耗,并且可以有险关要地作为屏障,更好地防御魏国。
唯独难办的是这些年重建的朔方郡,何况那里还居住着几个归宿的大部落,出于长远考虑,王旭最终告知镇北将军贾逵,希望其率领部分北军相伴,再度领导这些部落往西迁移,暂时避开魏国,待将来楚国收复失地,再行补偿。
贾逵这些年在北疆与那些部落结下深厚情谊,本就不忍遗弃,欣然应允。
事实上,在组织撤退的时候,并州将领和官员都极为不舍,几乎是含着泪离开,那种痛,若是没有经历过,很难理解。
二一九年三月,楚国在付出一定代价后,北方军力全部撤至弘农和长安之北,遏制各处险隘和关塞。
魏国并没有因此而放弃,倾力攻打,可此时他们已经无法占据太大优势,楚军防守面大幅缩小,又占据着险关和地利,足以从容应付,双方陷入势均力敌的鏖战。
消息快马传至扬州,吴国近乎绝望。
楚国的壮士断腕之举,损失巨大,可却保全了北方的军事力量,如今魏国欲破楚军,那是难上加难,而这对于吴国来说无异于噩耗,他们不知还能抵抗多久,魏国如果无法迫使楚国退兵,那么结局可想而知。
曹操也同样知道这点,连续勒令兖州的军力攻打南阳,可惜其力也有限,大部分主力都在北方的他,在中原的十几万将士全部加起来,也很难对张合把守的南阳造成太大威胁,八万青龙军团将士众志成城,令其几次进军都遭到巨大损失。
四月末,困守会稽数月的吴国残军再也无力抵挡,凌统和朱然等诸多吴国大将率部突围失败,余下的大部兵士投降,只剩下千余亲信随他们退入山阴县城。
这还是赵云遵从王旭出征前的嘱咐,在不影响战争形势的情况下能放则放,尽量不杀吴国将领,因而没有下令放箭,有意控制,不然这几个吴国大将根本就没有幸存的机会。
随后,徐庶率万人留驻山阴,赵云则率主力兵进丹阳。
至此,吴国主力在丹阳遭到重重围困,西有楚国北路大军,南有楚国中路大军,东有楚国南路大军,形势汲汲可危。同时,楚国持续派入大量官员,开始接掌扬州,交州军则全面分派各地,暂时负责地方的稳定。
吴国残存主力在丹阳进行着最后的抵抗,期待北方魏国能取得突破性进展,从而获得一线生机。
可现实是,楚国的北方防线比起他们来说,可以抵抗的时间绝对更久,这是当前的客观形势和实力所决定的。
五月中旬,陆逊率海云军团以压倒性优势,在建业西部的江面彻底击破吴国水师残部,并随之开赴建业。
吴军前线主力被迫再度撤军,放弃了最后一道有利防御地带。
楚国三路大军在郭嘉的严格监督下,并未因胜利在望而轻慢,不疾不徐,各路各军彼此呼应,层层叠叠地有序推进,就彷如水波荡漾一般,一层接一层,既能彼此推动,又让吴国的伏击计划难以奏效,可谓充分利用了有利局面和绝对的兵力优势。且吴国多年来的发展使得道路四通八达,这也为此行动提供了便利条件。
六月,位于丹阳北部江岸的吴都建业遭到重重围困,主力大军集结城外,众吴国虎将头绑白巾,欲决死一战。
可事实上,吴国城中的文臣们却已经炸开了锅,大半重臣都在力劝孙坚投降。
六月十七,王旭的赦免令快马传至建业,通报吴国,只要孙家能率领吴国上下举众献降,不但无过,反而有功!
随同赶至建业的还有贵妃孙尚香,由其亲自出面劝说。
孙尚香是孙家的女儿,她的话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至少安抚了孙氏家族的心。
年事已高的孙坚在经过多番挣扎后,最终一声长叹,下令献降。
吴国众将痛哭流涕,哀声一片。
随后,孙氏家族和江东重臣有序进入楚营,得到厚待,并在数日后由典韦和陈到亲自率军护送,赶赴襄阳。
郭嘉与赵云的南路大军则留驻丹阳郡,开始处理善后。北路军和中路军在陆逊协助下迅速渡江北上,接管吴国在长江以北的土地。当曹操在多日后得知吴国覆灭而当场晕厥时,楚国的两路大军已经驶入中原南部。
自此,雄踞江东二十多年的孙氏家族退出了历史的舞台,并成为大楚皇朝的一部分。
楚国占据了整个南方,东部疆域推进到豫州和徐州中部,与魏国分割中原南北。
因为魏国在中原已经空虚,其不得不停止北线进攻,分出大部兵力南下,着手部署南方防御,而楚国则因初定吴国,本身已调度混乱,将士疲乏,立足维稳,因而也无北进的把握,只能在边境部署防线。
如此局面,让身处襄阳的王旭兴奋得难以自制,连续两日无法入眠!
他知道,他为之奋斗一生的目标已经越来越近了!
这日,他正心情大好地陪着蔡琰和貂蝉几女在御花园散心,一个女官却神色惶急地走了过来。
“陛下!大事不好!”
“慌什么!”王旭皱眉斥责,转头看向她道:“慢慢说!”
女官也很聪明,不管那么多,先喘着粗气扔出一句话。
“镇军大将军病危!”
“谁病危?”
“镇军大将军周智!”
“你再说一遍?”
王旭此时的表情非常可怕,女官怯怯地不敢望她,低头轻声道:“镇军大将军病危,刚刚送至襄阳,神医们束手无策,言其恐怕熬不过三日,周将军派人来禀报,言他想见陛下最后一面!”
话音落下,王旭两眼一黑,直接晕了过去。
“陛下!!!”
蔡琰和貂蝉手忙脚乱,匆匆将他扶住,在宫女协助下迅速抬到一处凉亭。
徐淑闻讯赶来,正巧碰到王旭刚刚清醒,两人相视片刻,王旭随之起身。
“文雅,随我一起去看下周智吧!”
“他死定了?”
“不知道,但女官不敢骗我!”
“可你的身体是怎么回事?虽然周智的消息对你打击不小,但以你的身体,何至于这么脆弱?”
王旭脚步一顿,但很快就叹口气:“应该是这些时日喜难自制,情绪过于激动,突闻噩耗受了刺激!行了,我的身体没什么大事儿,先去看看周智。”(未完待续。。)
楚军伐吴超乎想象的顺利,吴国引以为傲的特点在楚国面前,毫无优势。
相反,楚国占据着绝对的统治力,无论是将领谋臣的能力、还是兵力战力,亦或是物资补给,样样都占据着压倒性优势。
冬月,在北路周智、中路高顺与吴军主力奋勇厮杀的时候,南路率先取得突破性进展。
困守建安的凌统、朱然、贺齐因兵力不足,寡不敌众,楚国南路大军在赵云和徐庶的指挥下,先分兵攻破其主力周边的一些县城,然后呈现对其主力所在的包围之势,吴国将士被迫撤退。
吴国建安郡全面失守,赵云随之率南路主力北上,从后包抄正与楚国中路大军缠战的吴国主力,吴军中路统帅鲁肃面临腹背受敌,闻讯后果断选择撤退,并迅速通知其更北方的孙策。
孙策所率乃是吴国最核心的力量,此时正与楚国北路军奋勇厮杀,随着南边的凌统、朱然等被迫撤退,鲁肃也即将撤退,那么他若不速退,很可能面临楚国三路大军的围杀。
不久,孙策和鲁肃两部吴国主力先后撤往丹阳,楚国三路大军不急着追击,稳步推进。
北路军统帅周智和参军庞统担心吴国水军的威胁,在持续进军的过程中,分出征南将军徐晃率部攻灭吴国在长江南岸的所有水寨,并在沿江布下重兵防御。
周瑜失去陆上大军的支持,抵抗地越加艰难。孤军奋战两个月后,终于精疲力竭。陆逊率海云军团全线出击。一举击溃。周瑜在百般无奈之下。率领水军残部沿江而下,退至建业之北。
此时,楚国北路和中路大军已经在丹阳郡会师,与吴国主力决战于黄山之北的陵阳、安吴一带,赵云的南路大军则在征缴会稽的凌统、朱然等人所率残部。
吴国可谓已经陷入绝境,只剩下最后一口气。
相比较于扬州战场,楚国在北方则陷入全面的劣势,北方、玄武、东方、白虎四大军团外加部分北军和西军。无不是损失惨重。漫长的防线让他们在面对魏国的全面进攻时,吃尽苦头。
张辽、魏延、黄忠、诸葛亮等人纵使有通天的本事,却也不可能扭转客观事实,魏国的贾诩、司马懿、戏志才、夏侯家诸将、曹家诸将、满宠、李典、郭淮、郝昭等等谋臣和良将也并非那般容易对付。
一封又一封的急报传至襄阳,让王旭在为扬州战事高兴的同时,也始终充满忧虑。
直至南方主力打至丹阳,胜利在望时,王旭经过再三考虑,决定全面放弃并州三郡及雍州北部的冯翊,北方军力全部龟缩至雍州核心之地。进驻各处险关,据险以守。以拿下吴国为主。
这番举动虽然显得有些冷酷和残忍,但却是符合当前形势的理智之举,虽失四郡之地,使得北方不再具备战略纵深和攻打魏国的跳板,但却缓解了燃眉之急,让北方的军事力量不再迅速消耗,并且可以有险关要地作为屏障,更好地防御魏国。
唯独难办的是这些年重建的朔方郡,何况那里还居住着几个归宿的大部落,出于长远考虑,王旭最终告知镇北将军贾逵,希望其率领部分北军相伴,再度领导这些部落往西迁移,暂时避开魏国,待将来楚国收复失地,再行补偿。
贾逵这些年在北疆与那些部落结下深厚情谊,本就不忍遗弃,欣然应允。
事实上,在组织撤退的时候,并州将领和官员都极为不舍,几乎是含着泪离开,那种痛,若是没有经历过,很难理解。
二一九年三月,楚国在付出一定代价后,北方军力全部撤至弘农和长安之北,遏制各处险隘和关塞。
魏国并没有因此而放弃,倾力攻打,可此时他们已经无法占据太大优势,楚军防守面大幅缩小,又占据着险关和地利,足以从容应付,双方陷入势均力敌的鏖战。
消息快马传至扬州,吴国近乎绝望。
楚国的壮士断腕之举,损失巨大,可却保全了北方的军事力量,如今魏国欲破楚军,那是难上加难,而这对于吴国来说无异于噩耗,他们不知还能抵抗多久,魏国如果无法迫使楚国退兵,那么结局可想而知。
曹操也同样知道这点,连续勒令兖州的军力攻打南阳,可惜其力也有限,大部分主力都在北方的他,在中原的十几万将士全部加起来,也很难对张合把守的南阳造成太大威胁,八万青龙军团将士众志成城,令其几次进军都遭到巨大损失。
四月末,困守会稽数月的吴国残军再也无力抵挡,凌统和朱然等诸多吴国大将率部突围失败,余下的大部兵士投降,只剩下千余亲信随他们退入山阴县城。
这还是赵云遵从王旭出征前的嘱咐,在不影响战争形势的情况下能放则放,尽量不杀吴国将领,因而没有下令放箭,有意控制,不然这几个吴国大将根本就没有幸存的机会。
随后,徐庶率万人留驻山阴,赵云则率主力兵进丹阳。
至此,吴国主力在丹阳遭到重重围困,西有楚国北路大军,南有楚国中路大军,东有楚国南路大军,形势汲汲可危。同时,楚国持续派入大量官员,开始接掌扬州,交州军则全面分派各地,暂时负责地方的稳定。
吴国残存主力在丹阳进行着最后的抵抗,期待北方魏国能取得突破性进展,从而获得一线生机。
可现实是,楚国的北方防线比起他们来说,可以抵抗的时间绝对更久,这是当前的客观形势和实力所决定的。
五月中旬,陆逊率海云军团以压倒性优势,在建业西部的江面彻底击破吴国水师残部,并随之开赴建业。
吴军前线主力被迫再度撤军,放弃了最后一道有利防御地带。
楚国三路大军在郭嘉的严格监督下,并未因胜利在望而轻慢,不疾不徐,各路各军彼此呼应,层层叠叠地有序推进,就彷如水波荡漾一般,一层接一层,既能彼此推动,又让吴国的伏击计划难以奏效,可谓充分利用了有利局面和绝对的兵力优势。且吴国多年来的发展使得道路四通八达,这也为此行动提供了便利条件。
六月,位于丹阳北部江岸的吴都建业遭到重重围困,主力大军集结城外,众吴国虎将头绑白巾,欲决死一战。
可事实上,吴国城中的文臣们却已经炸开了锅,大半重臣都在力劝孙坚投降。
六月十七,王旭的赦免令快马传至建业,通报吴国,只要孙家能率领吴国上下举众献降,不但无过,反而有功!
随同赶至建业的还有贵妃孙尚香,由其亲自出面劝说。
孙尚香是孙家的女儿,她的话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至少安抚了孙氏家族的心。
年事已高的孙坚在经过多番挣扎后,最终一声长叹,下令献降。
吴国众将痛哭流涕,哀声一片。
随后,孙氏家族和江东重臣有序进入楚营,得到厚待,并在数日后由典韦和陈到亲自率军护送,赶赴襄阳。
郭嘉与赵云的南路大军则留驻丹阳郡,开始处理善后。北路军和中路军在陆逊协助下迅速渡江北上,接管吴国在长江以北的土地。当曹操在多日后得知吴国覆灭而当场晕厥时,楚国的两路大军已经驶入中原南部。
自此,雄踞江东二十多年的孙氏家族退出了历史的舞台,并成为大楚皇朝的一部分。
楚国占据了整个南方,东部疆域推进到豫州和徐州中部,与魏国分割中原南北。
因为魏国在中原已经空虚,其不得不停止北线进攻,分出大部兵力南下,着手部署南方防御,而楚国则因初定吴国,本身已调度混乱,将士疲乏,立足维稳,因而也无北进的把握,只能在边境部署防线。
如此局面,让身处襄阳的王旭兴奋得难以自制,连续两日无法入眠!
他知道,他为之奋斗一生的目标已经越来越近了!
这日,他正心情大好地陪着蔡琰和貂蝉几女在御花园散心,一个女官却神色惶急地走了过来。
“陛下!大事不好!”
“慌什么!”王旭皱眉斥责,转头看向她道:“慢慢说!”
女官也很聪明,不管那么多,先喘着粗气扔出一句话。
“镇军大将军病危!”
“谁病危?”
“镇军大将军周智!”
“你再说一遍?”
王旭此时的表情非常可怕,女官怯怯地不敢望她,低头轻声道:“镇军大将军病危,刚刚送至襄阳,神医们束手无策,言其恐怕熬不过三日,周将军派人来禀报,言他想见陛下最后一面!”
话音落下,王旭两眼一黑,直接晕了过去。
“陛下!!!”
蔡琰和貂蝉手忙脚乱,匆匆将他扶住,在宫女协助下迅速抬到一处凉亭。
徐淑闻讯赶来,正巧碰到王旭刚刚清醒,两人相视片刻,王旭随之起身。
“文雅,随我一起去看下周智吧!”
“他死定了?”
“不知道,但女官不敢骗我!”
“可你的身体是怎么回事?虽然周智的消息对你打击不小,但以你的身体,何至于这么脆弱?”
王旭脚步一顿,但很快就叹口气:“应该是这些时日喜难自制,情绪过于激动,突闻噩耗受了刺激!行了,我的身体没什么大事儿,先去看看周智。”(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