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六章 入城(二)
推荐阅读:深空彼岸、最强战神、龙王殿、天下第九、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花娇、好想住你隔壁、特种奶爸俏老婆、妖夏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xbiquge.to】,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更新时间:20130131
出了殿门,荀达见到那四名侍卫还在门口守着,而旁边地上多了两具尸体,正是刚才那两个太监。
荀达停下脚步,想了想,说道:"把他们拉进去,然后放火烧了!"
"是!"
侍卫答应一声,荀达又看了他们一眼,说道:"你们继续守在这里,没有我的命令不许任何人靠近!"说着,荀达转身离开。
不久,这里燃起熊熊烈火,而荀达带着一队士兵赶到。见到那五名侍卫还在那里,荀达突然大声喝道:"来人,弓箭准备!"
荀达身边的士兵立刻弯弓搭箭,荀达说了声放,数十支箭同时射出,这五名侍卫还来不及分辩,便被射杀当场。
"哼!谁敢不遵太子军令,随意纵火,便是这个下场!"荀达厉声喝道。
折腾了一夜,等东方蒙蒙发白,整个蓟城也寂静下来了。早晨的微风带来一丝清新,吹走了蓟城一夜的喧闹。
望着大开的城门,姬丹大松了一口气,心中开始莫名地兴奋起来。经过七个月的血战,今天终于攻下了蓟城。蓟城乃是燕国都城,一个国家的象征。虽然东边还有辽东正在遭受战乱,南边还有渤海郡被齐国割据,但是总算是平定了燕国大部。
内患既清,姬丹便可随时腾出手来,去对付齐国,收拾东胡和朝鲜了。
现在随时都可以进城,不过姬丹并不着急。姬丹在等,等待全城百姓的臣服,等待文武官员的拜迎。
逆取顺守!
虽然是武力攻取,而且姬丹本来就是太子,但明面上必须是百姓心悦臣服,拥戴姬丹为王,这样才能名正言顺,堵住天下人幽幽之口。
姬丹已经不是刚穿越而来时的菜鸟了,姬丹要等百官出来迎拜,才能进入城去。
不久,城内出来一大队人,走在前面的是一群宦官,为首一人姬丹认识,是宫中的王公公。
宦官身后跟有一辆空着的马车,该马车由三匹骏马拉着,每一匹马脖子上都挂着黄金制成的脖环。马车四周镶玉镂金,中间一把椅子上铺有貂皮,看上去高贵而舒适。
马车背后很有很多人跟着,不过被前面的马车挡住,姬丹一时看不清楚。
众人不急不徐,气氛庄严而沉重,一直来到姬丹跟前,众人这才停了下来。王公公也不说话,领着这帮太监来到姬丹身后不远处。这些太监是来伺候新主人的,但又不敢靠太近,免得一不小心惹姬丹生气。
姬丹这才看清马车背后还有这么一帮文武官员。此时一帮文武则从马车背后转出来,拜倒在地。
"臣等恭迎太子回朝!"
见此,姬丹身边的侍卫上前几步,挡在姬丹身前。毕竟刚刚还是敌对关系,现在来到身前,万一有人行刺,岂不坏了大事?
这些人多半姬丹都不认识。虽然其中大部分早已在燕王喜朝中为官,不过姬丹在蓟城呆的时间不长,只认识几个主要的大臣,而那些大臣已经随姬贤出城去了。
现在城中只剩下一帮小喽喽,还是荀达临时派兵强行将他们从各自的府上“请”来的。
荀达走到姬丹身边,小声说道:"太子,城内已经肃清,可以进城了!"
姬丹点点头,在王公公和荀达的引领下走上去,踏上那辆裘皮大车,在那个披着貂皮的座椅上坐下,然后对跪在前面的人朗声说道:"都起来!你们随我一起进城去!"
接着,姬丹吩咐自己的一千近卫队士卒充当侍卫,在前面开道,而大军则留在了城外。安排定当,姬丹下令进城。
上次与齐兵大战,自己的近卫军立下了汗马功劳,不过最后也损失殆尽,只剩下最后十余人与姬丹一起逃了出来。自古过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姬丹不能没有近卫军,又亲自从各营挑选了一千名健卒,组成新的近卫军。
马车徐徐而行。一路上旌旗开道,侍卫林立,姬丹坐在貂皮大车上,在外人看来真是威风八面,而姬丹内心却是百感交集。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今天,是姬丹穿越以来最辉煌的一天。就在今天,姬丹迈出了为将来一统寰宇的坚实的一步。
这一步,也不知是用多少人的鲜血和生命换来的?
从早早跟随姬丹的侍卫戈二、大块等等,到之后冤死的简康,再到后来死在内战的双方将士、在辽东抵御入侵者的军民,几乎遍布燕国死在战乱的平民百姓,还有许许多多默默无闻,却作出了同样崇高的牺牲的人们……
一切的牺牲,都为了给姬丹铺就今日踏上王位之路!
作为一位现代人,本来没有资格享受由这么多人的牺牲带来的辉煌,但是今天姬丹却实实在在地享受着。
更确切地说,是承受着,承受着这份历史的厚重,和由此带来的时代的责任感和历史的使命感。
此时此刻,姬丹突然想起了一个人,一个被世人称为奸雄的人。不过在姬丹心目中,此人不但不是奸雄,而是真正的大英雄,大豪杰!
“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
此言正是出自姬丹心目中的大英雄曹操!也只有像曹操这样以安天下为己任的大英雄、大豪杰才能说出这样的话。可笑后世无数尖酸文人没有曹操这样的胸襟,却妄自以小人之心猜度英雄豪杰,便得出曹操是奸雄的结论。
英雄惜英雄,只有姬丹这样的大英雄,才能理解曹操当时说这句话的真意。若不是心怀天下芸芸众生之命运,心怀一国一族之千古运势,曹操岂能说出这样看起来愚蠢、自私的话?
与天下百姓相比,一两个人之性命,一两家人之性命又算得了什么?而纵观当时当世,全天下能求民于水火的是谁?唯有曹操一人而已!
既然上苍给了姬丹一个做曹操这样大英雄的机会,姬丹便要勇敢地站起来,用双肩担起一统天下之重任,担起流泽万世之重任!姬丹心中有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沉淀,有古今中外的优劣对比,当时当世,唯有姬丹一人才能为这个时代,这个民族作出最大的贡献。
……
随着马车的前行,姬丹的思绪渐渐收回。不过现在城内街上都没有老百姓,百姓们都躲在家中不敢出来,只能透过门缝偷偷看看外面的风光。
这样也好,若是人多路杂,很容易混进去一些刺客,到时候即使侍卫再多,也不见得能防住。
到了王宫,姬丹下令将原来由荀达带进去的兵马都调出来,由近卫军接手王宫的防务。然后,姬丹才领着众官员进入王宫。
正殿已经被烧毁,姬丹在众太监的引领下来到膳养殿。膳养殿原来是燕王大宴群臣时使用的,靠北边燕王用膳的地方在一个台殿上,有台阶与台下相连。现在台殿上摆放了一把龙椅,这把龙椅不是燕王平时临朝时用的,而是从燕王寝殿中临时搬来的。
姬丹及众大臣来到台殿下,荀达上前奏道:"太子,国不可一日君,民不可一日无主!臣等恭请太子即刻登基!"
姬丹看了看龙椅,正想拾阶而上,王公公上来小声说道:“太子,龙袍已经备下,请随臣去换上。”
姬丹怔了怔,跟着王公公从侧门离开。不久,姬丹穿着燕王的龙袍回到了殿中。姬丹几步走到龙椅前,面对群臣坐了下去。
荀达立刻拜倒在地,高呼:"臣拜见大王!吾王万岁,万岁,万万岁!"
荀达身后众臣也不敢怠慢,都拜倒在地,口中高呼:"吾王万岁,万岁,万万岁!"
“这就是我的基业呀!”姬丹心中轻呼一声,然后朗声说道:"众爱卿平生!"
等众臣从地上起来,姬丹继续说道:"我"姬丹一开口就出了错,急忙改口道:"孤自辽东起兵,亲冒矢石,大小十数战,最终平定燕国内乱。诸位归降于孤,便是有功之臣,都保留原职,继续在朝中为官。"
"谢大王隆恩!"
众臣又跪了下去。姬丹罢罢手,思索片刻,继续说道:"现令昌国君乐闲为相国,总领百官。荀达为上卿,祁康为蓟城太守。"
乐闲、荀达、祁康三人出列,拜倒在地,齐声道:"臣领旨谢恩!"
相国地位最为尊崇,而乐家在燕国的声誉一直很高,又为姬丹立下很多功劳,由乐闲担任最为合适。姬丹新上台,其王位在燕国人心目中的合法性还没真正建立,需要借重乐家的威望。
荀达虽为姬丹近臣,一直追随姬丹,但是毕竟朝堂不比小小的辽东,朝局有时会变得错综复杂,没有经验不行。所以姬丹没有让荀达做相国,而是暂时任命为上卿。
蓟城太守的位置非常重要,而且非常特殊。蓟城是京城所在,城中有王亲国戚,有国之重臣,地位都比太守高。太守一职虽然以守城为要务,但是更重要的却是要处理好各种人的关系,才能维持京城治安。
对于其人选姬丹也是再三思量的。姬丹手下虽然有干疤、姬存孝等武将,都一直追随姬丹,对姬丹忠心不二,但是这样的职位却不能交给只会打仗的莽夫。思来想去,还是觉得祁康比较合适。
一口气任命了三名大臣,接着,姬丹继续说道:"命王公公为内务总管,总领宫中大小事务。"
王公公上来趴在地上,口中高呼:"奴才领旨!吾王万岁,万岁,万万岁!"
姬丹寥寥几道任命,自己的文官班子算是初步建立起来了。虽然百废待兴,但是现在迫在眉睫的还是军机事务。接着,姬丹想了想问道:"诸位爱卿可有事情商议?若是无事,今日便退朝,孤还有重要军务处理!"
这算是姬丹新君上台的第一次朝会了,虽然有很多事情要奏报,但是蓟城昨夜一夜激战,群臣心有余悸,谁敢出头瞎说?都沉默不语。
既然没有人出来奏报,姬丹便宣布退朝,然后转身出了膳养殿。
自从被荀达用兵逼着出来迎接姬丹,群臣手心一直捏着一把冷汗,现在终于可以松口气了,纷纷离开殿门,朝宫外走去。
荀达也随着众臣离开,在走出宫门的一刹那,荀达突然感到一阵失落,停下脚步,回头看着这宫门。
荀达一直是姬丹的近臣,姬丹平时也不摆什么架子,有什么事情都随时可以去见他。现在一脚迈出宫门,荀达这才意识到君臣之别,犹如天与地一般,不可轻近。
荀达正对着宫门发呆,突然身后来了两人,边跑边喊:"荀大人!荀大人!"
荀达转身一看,原来是一个小太监在叫他,而小太监身后还跟着内务总管王公公。
两人来到荀达身边,王公公说道:"荀大人,大王口谕,传荀大人前去见驾!"
"好!"荀达答应一声,心中升起一股暖意:“太子还是原来的太子,没有离我而去。"
姬丹跟着王公公来到姬丹的寝宫,姬丹正在那里等他。见到荀达,姬丹问道:"荀达,你进城可见到鞠武?"
"回大王,臣也一直留意此事,也派亲信士卒在城中寻找,却一直未见到鞠武的下落。"
荀达带兵入城,事务繁多,但鞠武是姬丹的主要谋臣之一,其才能甚至在荀达之上,荀达自然要留心才是。
听到荀达说没有见到,姬丹哦了一声,眼中充满了失望之色。此时王公公一直在身边,上来奏道:"大王,您要找鞠武鞠大人,老奴倒是知道一些他的行踪。"
"哦?"姬丹大喜,急忙问道:"快说,他在哪里?"
鞠武与王公公和善,把他拉入姬丹阵营的事情姬丹早就知道了,所以才提拔他为内务总管,现在他说知道鞠武的消息,姬丹顿时心中升起了希望。
"老奴不知道他具体在哪里,姬贤逃走之前,曾经下令让刘公公前去处死鞠大人,中途被老奴偶然得知,这才救下鞠大人。"
"哦?"没想到鞠武差一点性命不保,姬丹暗暗吃了一惊,问道:"那他现在在哪儿?"
"老奴与刘公公偷偷放了鞠大人,鞠大人换了一套宦官的衣服,混出宫去了。"王公公答道。
更新时间:20130131
出了殿门,荀达见到那四名侍卫还在门口守着,而旁边地上多了两具尸体,正是刚才那两个太监。
荀达停下脚步,想了想,说道:"把他们拉进去,然后放火烧了!"
"是!"
侍卫答应一声,荀达又看了他们一眼,说道:"你们继续守在这里,没有我的命令不许任何人靠近!"说着,荀达转身离开。
不久,这里燃起熊熊烈火,而荀达带着一队士兵赶到。见到那五名侍卫还在那里,荀达突然大声喝道:"来人,弓箭准备!"
荀达身边的士兵立刻弯弓搭箭,荀达说了声放,数十支箭同时射出,这五名侍卫还来不及分辩,便被射杀当场。
"哼!谁敢不遵太子军令,随意纵火,便是这个下场!"荀达厉声喝道。
折腾了一夜,等东方蒙蒙发白,整个蓟城也寂静下来了。早晨的微风带来一丝清新,吹走了蓟城一夜的喧闹。
望着大开的城门,姬丹大松了一口气,心中开始莫名地兴奋起来。经过七个月的血战,今天终于攻下了蓟城。蓟城乃是燕国都城,一个国家的象征。虽然东边还有辽东正在遭受战乱,南边还有渤海郡被齐国割据,但是总算是平定了燕国大部。
内患既清,姬丹便可随时腾出手来,去对付齐国,收拾东胡和朝鲜了。
现在随时都可以进城,不过姬丹并不着急。姬丹在等,等待全城百姓的臣服,等待文武官员的拜迎。
逆取顺守!
虽然是武力攻取,而且姬丹本来就是太子,但明面上必须是百姓心悦臣服,拥戴姬丹为王,这样才能名正言顺,堵住天下人幽幽之口。
姬丹已经不是刚穿越而来时的菜鸟了,姬丹要等百官出来迎拜,才能进入城去。
不久,城内出来一大队人,走在前面的是一群宦官,为首一人姬丹认识,是宫中的王公公。
宦官身后跟有一辆空着的马车,该马车由三匹骏马拉着,每一匹马脖子上都挂着黄金制成的脖环。马车四周镶玉镂金,中间一把椅子上铺有貂皮,看上去高贵而舒适。
马车背后很有很多人跟着,不过被前面的马车挡住,姬丹一时看不清楚。
众人不急不徐,气氛庄严而沉重,一直来到姬丹跟前,众人这才停了下来。王公公也不说话,领着这帮太监来到姬丹身后不远处。这些太监是来伺候新主人的,但又不敢靠太近,免得一不小心惹姬丹生气。
姬丹这才看清马车背后还有这么一帮文武官员。此时一帮文武则从马车背后转出来,拜倒在地。
"臣等恭迎太子回朝!"
见此,姬丹身边的侍卫上前几步,挡在姬丹身前。毕竟刚刚还是敌对关系,现在来到身前,万一有人行刺,岂不坏了大事?
这些人多半姬丹都不认识。虽然其中大部分早已在燕王喜朝中为官,不过姬丹在蓟城呆的时间不长,只认识几个主要的大臣,而那些大臣已经随姬贤出城去了。
现在城中只剩下一帮小喽喽,还是荀达临时派兵强行将他们从各自的府上“请”来的。
荀达走到姬丹身边,小声说道:"太子,城内已经肃清,可以进城了!"
姬丹点点头,在王公公和荀达的引领下走上去,踏上那辆裘皮大车,在那个披着貂皮的座椅上坐下,然后对跪在前面的人朗声说道:"都起来!你们随我一起进城去!"
接着,姬丹吩咐自己的一千近卫队士卒充当侍卫,在前面开道,而大军则留在了城外。安排定当,姬丹下令进城。
上次与齐兵大战,自己的近卫军立下了汗马功劳,不过最后也损失殆尽,只剩下最后十余人与姬丹一起逃了出来。自古过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姬丹不能没有近卫军,又亲自从各营挑选了一千名健卒,组成新的近卫军。
马车徐徐而行。一路上旌旗开道,侍卫林立,姬丹坐在貂皮大车上,在外人看来真是威风八面,而姬丹内心却是百感交集。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今天,是姬丹穿越以来最辉煌的一天。就在今天,姬丹迈出了为将来一统寰宇的坚实的一步。
这一步,也不知是用多少人的鲜血和生命换来的?
从早早跟随姬丹的侍卫戈二、大块等等,到之后冤死的简康,再到后来死在内战的双方将士、在辽东抵御入侵者的军民,几乎遍布燕国死在战乱的平民百姓,还有许许多多默默无闻,却作出了同样崇高的牺牲的人们……
一切的牺牲,都为了给姬丹铺就今日踏上王位之路!
作为一位现代人,本来没有资格享受由这么多人的牺牲带来的辉煌,但是今天姬丹却实实在在地享受着。
更确切地说,是承受着,承受着这份历史的厚重,和由此带来的时代的责任感和历史的使命感。
此时此刻,姬丹突然想起了一个人,一个被世人称为奸雄的人。不过在姬丹心目中,此人不但不是奸雄,而是真正的大英雄,大豪杰!
“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
此言正是出自姬丹心目中的大英雄曹操!也只有像曹操这样以安天下为己任的大英雄、大豪杰才能说出这样的话。可笑后世无数尖酸文人没有曹操这样的胸襟,却妄自以小人之心猜度英雄豪杰,便得出曹操是奸雄的结论。
英雄惜英雄,只有姬丹这样的大英雄,才能理解曹操当时说这句话的真意。若不是心怀天下芸芸众生之命运,心怀一国一族之千古运势,曹操岂能说出这样看起来愚蠢、自私的话?
与天下百姓相比,一两个人之性命,一两家人之性命又算得了什么?而纵观当时当世,全天下能求民于水火的是谁?唯有曹操一人而已!
既然上苍给了姬丹一个做曹操这样大英雄的机会,姬丹便要勇敢地站起来,用双肩担起一统天下之重任,担起流泽万世之重任!姬丹心中有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沉淀,有古今中外的优劣对比,当时当世,唯有姬丹一人才能为这个时代,这个民族作出最大的贡献。
……
随着马车的前行,姬丹的思绪渐渐收回。不过现在城内街上都没有老百姓,百姓们都躲在家中不敢出来,只能透过门缝偷偷看看外面的风光。
这样也好,若是人多路杂,很容易混进去一些刺客,到时候即使侍卫再多,也不见得能防住。
到了王宫,姬丹下令将原来由荀达带进去的兵马都调出来,由近卫军接手王宫的防务。然后,姬丹才领着众官员进入王宫。
正殿已经被烧毁,姬丹在众太监的引领下来到膳养殿。膳养殿原来是燕王大宴群臣时使用的,靠北边燕王用膳的地方在一个台殿上,有台阶与台下相连。现在台殿上摆放了一把龙椅,这把龙椅不是燕王平时临朝时用的,而是从燕王寝殿中临时搬来的。
姬丹及众大臣来到台殿下,荀达上前奏道:"太子,国不可一日君,民不可一日无主!臣等恭请太子即刻登基!"
姬丹看了看龙椅,正想拾阶而上,王公公上来小声说道:“太子,龙袍已经备下,请随臣去换上。”
姬丹怔了怔,跟着王公公从侧门离开。不久,姬丹穿着燕王的龙袍回到了殿中。姬丹几步走到龙椅前,面对群臣坐了下去。
荀达立刻拜倒在地,高呼:"臣拜见大王!吾王万岁,万岁,万万岁!"
荀达身后众臣也不敢怠慢,都拜倒在地,口中高呼:"吾王万岁,万岁,万万岁!"
“这就是我的基业呀!”姬丹心中轻呼一声,然后朗声说道:"众爱卿平生!"
等众臣从地上起来,姬丹继续说道:"我"姬丹一开口就出了错,急忙改口道:"孤自辽东起兵,亲冒矢石,大小十数战,最终平定燕国内乱。诸位归降于孤,便是有功之臣,都保留原职,继续在朝中为官。"
"谢大王隆恩!"
众臣又跪了下去。姬丹罢罢手,思索片刻,继续说道:"现令昌国君乐闲为相国,总领百官。荀达为上卿,祁康为蓟城太守。"
乐闲、荀达、祁康三人出列,拜倒在地,齐声道:"臣领旨谢恩!"
相国地位最为尊崇,而乐家在燕国的声誉一直很高,又为姬丹立下很多功劳,由乐闲担任最为合适。姬丹新上台,其王位在燕国人心目中的合法性还没真正建立,需要借重乐家的威望。
荀达虽为姬丹近臣,一直追随姬丹,但是毕竟朝堂不比小小的辽东,朝局有时会变得错综复杂,没有经验不行。所以姬丹没有让荀达做相国,而是暂时任命为上卿。
蓟城太守的位置非常重要,而且非常特殊。蓟城是京城所在,城中有王亲国戚,有国之重臣,地位都比太守高。太守一职虽然以守城为要务,但是更重要的却是要处理好各种人的关系,才能维持京城治安。
对于其人选姬丹也是再三思量的。姬丹手下虽然有干疤、姬存孝等武将,都一直追随姬丹,对姬丹忠心不二,但是这样的职位却不能交给只会打仗的莽夫。思来想去,还是觉得祁康比较合适。
一口气任命了三名大臣,接着,姬丹继续说道:"命王公公为内务总管,总领宫中大小事务。"
王公公上来趴在地上,口中高呼:"奴才领旨!吾王万岁,万岁,万万岁!"
姬丹寥寥几道任命,自己的文官班子算是初步建立起来了。虽然百废待兴,但是现在迫在眉睫的还是军机事务。接着,姬丹想了想问道:"诸位爱卿可有事情商议?若是无事,今日便退朝,孤还有重要军务处理!"
这算是姬丹新君上台的第一次朝会了,虽然有很多事情要奏报,但是蓟城昨夜一夜激战,群臣心有余悸,谁敢出头瞎说?都沉默不语。
既然没有人出来奏报,姬丹便宣布退朝,然后转身出了膳养殿。
自从被荀达用兵逼着出来迎接姬丹,群臣手心一直捏着一把冷汗,现在终于可以松口气了,纷纷离开殿门,朝宫外走去。
荀达也随着众臣离开,在走出宫门的一刹那,荀达突然感到一阵失落,停下脚步,回头看着这宫门。
荀达一直是姬丹的近臣,姬丹平时也不摆什么架子,有什么事情都随时可以去见他。现在一脚迈出宫门,荀达这才意识到君臣之别,犹如天与地一般,不可轻近。
荀达正对着宫门发呆,突然身后来了两人,边跑边喊:"荀大人!荀大人!"
荀达转身一看,原来是一个小太监在叫他,而小太监身后还跟着内务总管王公公。
两人来到荀达身边,王公公说道:"荀大人,大王口谕,传荀大人前去见驾!"
"好!"荀达答应一声,心中升起一股暖意:“太子还是原来的太子,没有离我而去。"
姬丹跟着王公公来到姬丹的寝宫,姬丹正在那里等他。见到荀达,姬丹问道:"荀达,你进城可见到鞠武?"
"回大王,臣也一直留意此事,也派亲信士卒在城中寻找,却一直未见到鞠武的下落。"
荀达带兵入城,事务繁多,但鞠武是姬丹的主要谋臣之一,其才能甚至在荀达之上,荀达自然要留心才是。
听到荀达说没有见到,姬丹哦了一声,眼中充满了失望之色。此时王公公一直在身边,上来奏道:"大王,您要找鞠武鞠大人,老奴倒是知道一些他的行踪。"
"哦?"姬丹大喜,急忙问道:"快说,他在哪里?"
鞠武与王公公和善,把他拉入姬丹阵营的事情姬丹早就知道了,所以才提拔他为内务总管,现在他说知道鞠武的消息,姬丹顿时心中升起了希望。
"老奴不知道他具体在哪里,姬贤逃走之前,曾经下令让刘公公前去处死鞠大人,中途被老奴偶然得知,这才救下鞠大人。"
"哦?"没想到鞠武差一点性命不保,姬丹暗暗吃了一惊,问道:"那他现在在哪儿?"
"老奴与刘公公偷偷放了鞠大人,鞠大人换了一套宦官的衣服,混出宫去了。"王公公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