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二章 追逐战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逆鳞、银狐、续南明、盛唐风华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xbiquge.to】,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建文四年初,平安跟着朱棣一路向宿州行军,他为了尽早追上朱棣,一路都是马不停蹄的疾行,终于用了半个月的时间追到了宿州附近的淝河一带。此时,平安脑中只有一个想法,那就是不惜一切代价追上朱棣。在他看来,朱棣急于一鼓作气打到京城,必然不会在各地过多停留,所以只要追上北军那就是胜利。
然而,平安此时的急躁促使他把事情想的太过简单,这直接导致,当他到达淝河之后,便毫无防备的进入了朱棣早已为他设好的陷阱之中。
平安万万没想到,自己千辛万苦追过来,上气不接下气的到达淝河,而还没等他稍作休息,北军就已经从附近跳了出来,卸去所有的伪装向平安所部发起猛烈的攻击。
北军的这个举动完全超出了平安的预料,他现在才明白,朱棣为了切掉自己这根尾巴,已经在这里埋伏了好几天,就等着自己率军赶到然后发起猛攻。
平安率领的南军来来回回追了朱棣好几个月,他们每一次提刀追过去,都会发现朱棣其实早就不在这个地方了,然后他们就要马不停蹄的向下一个地方追去。如此反反复复毫无作用的追逐一连持续了好久,南军的所有士兵在这期间都无法得到良好的休息,心理上更是承受着极大的压力。
而此时北军的情况却是完全相反,他们一直是掌握主动权的那一方,从心理上来说就一直是十分放松的状态,而在时间和地点的掌握上更是游刃有余,现在又是在淝河一带等了几天,以逸待劳的状态之下伏击南军,效果自然是事半功倍。
平安带来的四万人此时几乎毫无斗志,不多时就被北军消灭殆尽。平安这次是真的栽了,追了这么久的朱棣竟然会在这里等着自己,这确实是他万万想不到的,此时被轻而易举的击溃,让他完全无计可施。
平安毫无办法,他现在只剩下极快的反应,立刻扯着自己的战马继续狂奔,只是奔跑的方向与刚才的完全不同而已。而他麾下所剩不多的残余部队也纷纷效仿,跟着平安一起顺着来时的方向逃跑。
说来也是郁闷,平安这段时间什么正事儿都没干,就只是像跟屁虫一样跟着朱棣,不停的跑来跑去。
淝河一战北军大获全胜,歼灭南军三万余人,俘获大将几名,可谓是这两年来最大快人心的一战。因为这对于北军来说,实在是久违的人让人提高斗志的胜利。
淝河大胜之后,朱棣率领重新点燃斗志的北军一口气拿下了宿州,并在这里休养生息,等待着盛庸的到来。
这一次,他没有再选择继续向京城猛扑,而是选择在原地等待,等待和南军的对战。
之所以有这样的选择,是因为朱棣够聪明,他万分精明的从纷乱的局势中分析出了最正确的做法。
如果从宿州继续向南推进的话,确实可以以最快的速度到达应天,但是那也会面临一个负面的可能,就是盛庸率领还没有被彻底击溃的南军主力赶过来夹击自己。
若真是那样,自己可就真的捞不到什么好处了。
所以,朱棣和他最信任的军师叶羽商量之后得出了结论,就在宿州原地修整,等待盛庸到来。
而朱棣这一次也十分的自信,因为他和盛庸的角色完全调换了,坐守城池等待决战的人变成了自己,自己再也不用被盛庸左右局势了。
又等了大概半个月,盛庸终于带领南军的主力赶到了宿州,开始南北军的最后决战。
此时,北军占据了极大的优势。他们坐拥充足的粮草和城池,而南军则是连日连夜的奔波,根本连休息都不好,而且粮草也没有带太多,更何况这一路上许多囤放粮草的城池都被朱棣一路顺手给收了。
于是,盛庸只得投入全部的兵力,势必要用猛攻将朱棣的北军耗尽,要知道北军的人数跟南军相比还是很少的。
但是,叶羽却自信的说道:“无论僵持多久,此战我们都必胜!”
朱棣一时间没明白他为什么这么自信,怔了怔后问道:“你有什么想法了?”
叶羽点点头,笑着说:“南军在此地根基未稳,后方的粮草补给又十分不充足,而我们占据着坚固的宿州城,以逸待劳的话,南军自然是耗不过我们的。”
朱棣对叶羽的分析十分赞同,他半开玩笑的说:“感觉角色完全调转了,之前是我们一直不希望有太多的消耗。”
叶羽露出稍稍轻松一些的笑意,道:“此一时彼一时,毕竟现在战争的主动权已经落到我们手中了。”
“所以,我们就这样固守城池就好了?”
叶羽稍稍想了想,然后说:“自然是先以防守为主,但是也不能完全不动,毕竟我们还需要几场胜利来稳固咱们的士气。”
停顿了下之后,叶羽说着:“等盛庸进攻几次后,我们就把主力调出城去吧。”
“调出城?做什么去?”
“绕到南军的后方,尽可能歼灭他们所有的后勤部队,烧光他们所有的粮草,这将是他们最沉重的打击。”
叶羽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他立刻叫来岚琴,跟她详细的计划了夜袭南军的事情,虽说是过些天才要开始进攻,但一些战前的准备还是要做的详细一些。按照叶羽的性格,每一个细节他都要策划好,务必保证每一次攻击都是有效的。
岚琴对叶羽这个性格也是十分了解的,对此她一般只是吐槽一句“爱操心”,因为反正不管说多少都没有用。
盛庸率领南军赶到这里后已经过去了半个月,这期间他总共组织了四五次进攻,但全部都无功而返。盛庸现在是有些切切实实的体会了当初朱棣的痛苦,面对一座如同铁通一般的城池,没有任何办法,完全无计可施。
而南军现在的状态十分不好,粮草本就有限,长期的奔袭导致也没办法好好休息,军心和士气都十分不稳,再加上心理上的巨大压力,每一次作战都不能被称为有效的作战。
然而就在这时,北军终于开始了他们的行动。
这一夜,南军的士兵们都在营地里歪歪斜斜的睡着,说实话,自从建文三年末开始追着朱棣跑,他们就基本没有一天是好好休息的,现在无论是心理还是生理基本都已经到达极限了。
就在这样一个全军精神都放松的夜晚,岚琴率领着朵颜三卫的部下悄悄向南军的后方挺进。
岚琴的部队绕到南军后方之后便开始了无情的猛攻,此时南军根本毫无准备,被打的措手不及,有些人甚至还在睡梦中就已经身首异处。
北军趁着夜色的偷袭歼灭了南军后方大量军力,并且一把大火烧了南军后方的粮仓,导致本就已经捉襟见肘的补给方面情势更加严重。
中军的盛庸得知消息时,后军基本已经是损失惨重了,岚琴虽然是个女子,但她打起仗来从来都是个狠角色,她就像是跟朱棣学的一样,打架不要命,带着朵颜三卫的骑兵把南军的后军冲的七零八落。
此时,见形势一片大好的岚琴想到了临行前叶羽说的话。
“如果你觉得南军确实不成体统的话,就可以趁夜继续猛攻,尽可能歼灭敌人的有生力量。但是,一旦发现对方已经开始重新组织阵型的话,就绝对不要恋战,务必迅速率军回撤!”
岚琴虽然任性,但她却十分听叶羽的话。以目前的形势看,南军的中军还没有时间组织力量,所以岚琴果断的判断形势,命令全军继续进攻。
南军确实毫无准备,而且军心士气涣散的情况下,也无法在短时间内组织起有效的反击,就在这一耽误之中,南军被北军将阵型彻底冲散。
原本按照这个发展下去的话,岚琴这一战几乎可以歼灭大部分南军的势力,但关键时刻还是会有意想不到的是发生。
在这个深夜之中,竟然还有另外一支军队冲了出来。
这支军队在最佳的时机加入了战局,从后方突袭了岚琴的军队,使得北军的攻击方向渐渐改变。
岚琴吃了一惊,她真是没想到居然会有人突然杀出来,难道南军还留了一手不成?
不对,看南军这幅不成体统的样子,这不应该是他们事先准备好的奇兵,那么究竟会是谁呢?
关键时刻,岚琴谨记着叶羽的嘱咐,并没有恋战,她见对方的援军加入,而且自己此战已经达到了预期的效果,便毫不恋战下命令全军撤退。
回到宿州的岚琴,将此战的细节讲给朱棣和叶羽听,当然没有漏掉最后出现的那支南军的援军。
叶羽凝眉沉思,岚琴这一战的效果已经达到,而且按照她的说法,南军现在绝对是处于全军涣散的地步,根本可以说不堪一击。
但现在问题是那支援军,按照现状来看,这支援军大概原本不在盛庸的计算范围内。
叶羽开始在心里一点点的排除这支援军可能的来源。
建文四年初,平安跟着朱棣一路向宿州行军,他为了尽早追上朱棣,一路都是马不停蹄的疾行,终于用了半个月的时间追到了宿州附近的淝河一带。此时,平安脑中只有一个想法,那就是不惜一切代价追上朱棣。在他看来,朱棣急于一鼓作气打到京城,必然不会在各地过多停留,所以只要追上北军那就是胜利。
然而,平安此时的急躁促使他把事情想的太过简单,这直接导致,当他到达淝河之后,便毫无防备的进入了朱棣早已为他设好的陷阱之中。
平安万万没想到,自己千辛万苦追过来,上气不接下气的到达淝河,而还没等他稍作休息,北军就已经从附近跳了出来,卸去所有的伪装向平安所部发起猛烈的攻击。
北军的这个举动完全超出了平安的预料,他现在才明白,朱棣为了切掉自己这根尾巴,已经在这里埋伏了好几天,就等着自己率军赶到然后发起猛攻。
平安率领的南军来来回回追了朱棣好几个月,他们每一次提刀追过去,都会发现朱棣其实早就不在这个地方了,然后他们就要马不停蹄的向下一个地方追去。如此反反复复毫无作用的追逐一连持续了好久,南军的所有士兵在这期间都无法得到良好的休息,心理上更是承受着极大的压力。
而此时北军的情况却是完全相反,他们一直是掌握主动权的那一方,从心理上来说就一直是十分放松的状态,而在时间和地点的掌握上更是游刃有余,现在又是在淝河一带等了几天,以逸待劳的状态之下伏击南军,效果自然是事半功倍。
平安带来的四万人此时几乎毫无斗志,不多时就被北军消灭殆尽。平安这次是真的栽了,追了这么久的朱棣竟然会在这里等着自己,这确实是他万万想不到的,此时被轻而易举的击溃,让他完全无计可施。
平安毫无办法,他现在只剩下极快的反应,立刻扯着自己的战马继续狂奔,只是奔跑的方向与刚才的完全不同而已。而他麾下所剩不多的残余部队也纷纷效仿,跟着平安一起顺着来时的方向逃跑。
说来也是郁闷,平安这段时间什么正事儿都没干,就只是像跟屁虫一样跟着朱棣,不停的跑来跑去。
淝河一战北军大获全胜,歼灭南军三万余人,俘获大将几名,可谓是这两年来最大快人心的一战。因为这对于北军来说,实在是久违的人让人提高斗志的胜利。
淝河大胜之后,朱棣率领重新点燃斗志的北军一口气拿下了宿州,并在这里休养生息,等待着盛庸的到来。
这一次,他没有再选择继续向京城猛扑,而是选择在原地等待,等待和南军的对战。
之所以有这样的选择,是因为朱棣够聪明,他万分精明的从纷乱的局势中分析出了最正确的做法。
如果从宿州继续向南推进的话,确实可以以最快的速度到达应天,但是那也会面临一个负面的可能,就是盛庸率领还没有被彻底击溃的南军主力赶过来夹击自己。
若真是那样,自己可就真的捞不到什么好处了。
所以,朱棣和他最信任的军师叶羽商量之后得出了结论,就在宿州原地修整,等待盛庸到来。
而朱棣这一次也十分的自信,因为他和盛庸的角色完全调换了,坐守城池等待决战的人变成了自己,自己再也不用被盛庸左右局势了。
又等了大概半个月,盛庸终于带领南军的主力赶到了宿州,开始南北军的最后决战。
此时,北军占据了极大的优势。他们坐拥充足的粮草和城池,而南军则是连日连夜的奔波,根本连休息都不好,而且粮草也没有带太多,更何况这一路上许多囤放粮草的城池都被朱棣一路顺手给收了。
于是,盛庸只得投入全部的兵力,势必要用猛攻将朱棣的北军耗尽,要知道北军的人数跟南军相比还是很少的。
但是,叶羽却自信的说道:“无论僵持多久,此战我们都必胜!”
朱棣一时间没明白他为什么这么自信,怔了怔后问道:“你有什么想法了?”
叶羽点点头,笑着说:“南军在此地根基未稳,后方的粮草补给又十分不充足,而我们占据着坚固的宿州城,以逸待劳的话,南军自然是耗不过我们的。”
朱棣对叶羽的分析十分赞同,他半开玩笑的说:“感觉角色完全调转了,之前是我们一直不希望有太多的消耗。”
叶羽露出稍稍轻松一些的笑意,道:“此一时彼一时,毕竟现在战争的主动权已经落到我们手中了。”
“所以,我们就这样固守城池就好了?”
叶羽稍稍想了想,然后说:“自然是先以防守为主,但是也不能完全不动,毕竟我们还需要几场胜利来稳固咱们的士气。”
停顿了下之后,叶羽说着:“等盛庸进攻几次后,我们就把主力调出城去吧。”
“调出城?做什么去?”
“绕到南军的后方,尽可能歼灭他们所有的后勤部队,烧光他们所有的粮草,这将是他们最沉重的打击。”
叶羽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他立刻叫来岚琴,跟她详细的计划了夜袭南军的事情,虽说是过些天才要开始进攻,但一些战前的准备还是要做的详细一些。按照叶羽的性格,每一个细节他都要策划好,务必保证每一次攻击都是有效的。
岚琴对叶羽这个性格也是十分了解的,对此她一般只是吐槽一句“爱操心”,因为反正不管说多少都没有用。
盛庸率领南军赶到这里后已经过去了半个月,这期间他总共组织了四五次进攻,但全部都无功而返。盛庸现在是有些切切实实的体会了当初朱棣的痛苦,面对一座如同铁通一般的城池,没有任何办法,完全无计可施。
而南军现在的状态十分不好,粮草本就有限,长期的奔袭导致也没办法好好休息,军心和士气都十分不稳,再加上心理上的巨大压力,每一次作战都不能被称为有效的作战。
然而就在这时,北军终于开始了他们的行动。
这一夜,南军的士兵们都在营地里歪歪斜斜的睡着,说实话,自从建文三年末开始追着朱棣跑,他们就基本没有一天是好好休息的,现在无论是心理还是生理基本都已经到达极限了。
就在这样一个全军精神都放松的夜晚,岚琴率领着朵颜三卫的部下悄悄向南军的后方挺进。
岚琴的部队绕到南军后方之后便开始了无情的猛攻,此时南军根本毫无准备,被打的措手不及,有些人甚至还在睡梦中就已经身首异处。
北军趁着夜色的偷袭歼灭了南军后方大量军力,并且一把大火烧了南军后方的粮仓,导致本就已经捉襟见肘的补给方面情势更加严重。
中军的盛庸得知消息时,后军基本已经是损失惨重了,岚琴虽然是个女子,但她打起仗来从来都是个狠角色,她就像是跟朱棣学的一样,打架不要命,带着朵颜三卫的骑兵把南军的后军冲的七零八落。
此时,见形势一片大好的岚琴想到了临行前叶羽说的话。
“如果你觉得南军确实不成体统的话,就可以趁夜继续猛攻,尽可能歼灭敌人的有生力量。但是,一旦发现对方已经开始重新组织阵型的话,就绝对不要恋战,务必迅速率军回撤!”
岚琴虽然任性,但她却十分听叶羽的话。以目前的形势看,南军的中军还没有时间组织力量,所以岚琴果断的判断形势,命令全军继续进攻。
南军确实毫无准备,而且军心士气涣散的情况下,也无法在短时间内组织起有效的反击,就在这一耽误之中,南军被北军将阵型彻底冲散。
原本按照这个发展下去的话,岚琴这一战几乎可以歼灭大部分南军的势力,但关键时刻还是会有意想不到的是发生。
在这个深夜之中,竟然还有另外一支军队冲了出来。
这支军队在最佳的时机加入了战局,从后方突袭了岚琴的军队,使得北军的攻击方向渐渐改变。
岚琴吃了一惊,她真是没想到居然会有人突然杀出来,难道南军还留了一手不成?
不对,看南军这幅不成体统的样子,这不应该是他们事先准备好的奇兵,那么究竟会是谁呢?
关键时刻,岚琴谨记着叶羽的嘱咐,并没有恋战,她见对方的援军加入,而且自己此战已经达到了预期的效果,便毫不恋战下命令全军撤退。
回到宿州的岚琴,将此战的细节讲给朱棣和叶羽听,当然没有漏掉最后出现的那支南军的援军。
叶羽凝眉沉思,岚琴这一战的效果已经达到,而且按照她的说法,南军现在绝对是处于全军涣散的地步,根本可以说不堪一击。
但现在问题是那支援军,按照现状来看,这支援军大概原本不在盛庸的计算范围内。
叶羽开始在心里一点点的排除这支援军可能的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