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大官人 > 784.第784章 王贤在路上

784.第784章 王贤在路上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逆鳞银狐续南明盛唐风华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xbiquge.to】,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那年轻的大师、了不得的大人物,自然是消失已久的王贤无疑!

    待驿丞退下,王贤也接过他旁边,一脸凶相的小和尚递上的馒头,就着香椿芽咸菜便狼吞虎咽起来。

    这群疯狂赶路、恶鬼投胎一般的僧人,自然就是庆寿寺的一干人等!那日纪纲突然发难,王贤领受师命。姚广孝让他把太子带去镇江,然后三日内赶去京城!

    王贤虽不理解老和尚的意思,但在这种事上,老和尚是万万不会坑他的。

    既然理解不了,那就照做吧。王贤把太子一家带出京城,送到镇江后,便马不停蹄北上京城!那真是日夜兼程、风雨无阻,仅仅两天时间就到了沧州地界。当然这样的代价也很惨重,出发时连僧人带护卫将近百人,如今六成人已经掉队,能坚持到现在的,只有眼前这四十位高手高高手了!

    里面不太高的手,只有王贤和也先。也先是马背上长大的,自然还能撑得住。王贤却真的全靠一口气了……他感觉全身像被大象踩过一样,臀部更是被烙铁烙过一样,恨不得一下就倒地不起。但他不断向自己呐喊——我必须挺住!带他们及时赶到北京!因为那关系到我的世界里,所有人的性命啊!

    ?

    “师弟,我们去京城到底干什么?”心慈实在忍不住,小声问王贤道。声音虽小,所有人都听到了,齐刷刷直楞起耳朵来!

    “我也不知道。”王贤坦诚的摇摇头,道:“师傅只说到了京城就知道。”

    “那就好。”听了这么句敷衍的回答,众僧人竟都心满意足,就连精猾似鬼的心慈都不再问了。

    ‘老和尚!你看大伙儿都把你迷信成啥样了!你可千万别掉链子啊!’王贤咬牙切齿的吃着饭,这时候,终于出现一个有头发的自己人——是周勇。周勇看到大伙吃的这么香,十分不忍开口。王贤却已经看到了他,沉声问道:“马备好了?”

    “是。”周勇轻声道:“大人还可以再吃一会儿……”

    “来不及了。”王贤扶着椅背,缓缓站起来,把个馒头塞到怀里道:“在马上吃吧。”

    众僧人也站起来,有样学样的把馒头塞到怀里,跟着王贤走出正堂。正堂外,闲云少爷在盘膝打坐。他内力悠长,竟也感到十分的疲劳,正在抓紧点滴的时间打坐调息……至于为何不进屋,估计是因为这位未来的武当掌教,跟和尚犯相吧。

    看王贤出来,闲云便站起来,跟着他走到院中。院子里,战马都已经备好,众人便冒雨上马,呼啸着离开驿站。

    这时候,那驿丞才把粥熬好,兴冲冲抬过来,却已经不见了和尚们的人影。看着那两大铁锅稀粥,驿丞不禁哀叹:“这么多稀粥给谁喝啊……”

    。

    北京城艳阳高照,正是秋高气爽的时候。

    永乐皇帝所住的西苑里,摆满了各式各样的菊花。

    永乐其实是不喜欢花的,什么花都不喜欢!但他已故的徐皇后却是爱花之人,尤爱品性高洁的菊花。所以每年到了这个时候,朱棣都会让人把宫里摆满菊花,缅怀自己最爱的女人……

    这会儿的永乐皇帝,身穿青色便袍,正出神看着一株稀罕的墨菊。耳朵却一个字不露的,听着一名又老又瘦、头发全白的太监低声禀报:“据可靠情报,那人出现在南京附近,曾参拜过懿文太子陵,还和那老太婆见了面。”

    朱棣的脸上浮现怒气,冷声问道:“纪纲干什么吃的?守陵军干什么吃的?胡灐干什么吃的!竟然让他蹿回了京城!”

    “皇上说的是。”老太监阴声道:“此中必有蹊跷,若是那些奴才能尽职尽责,岂能让他蹿回京城?!”

    “既然回来就不要走了!”朱棣沉声道:“你亲自去一趟,会同胡灐务必把他留下!”说着咬牙切齿道:“谁敢阻拦,杀!无!赦!”

    “是。”老太监对皇帝的命令并不意外……虽然谁都知道,如今的建文帝已成丧家之犬,根本威胁不到皇帝的统治。但这位英明的帝王却完全不顾这一点,追杀建文已经成了他心头的执念。甚至‘完成追杀’这件事本身的重要性,已经超过了建文这个人——这关乎帝王的尊严啊!

    十几年如一日的追杀,却没有一个结果。永乐皇帝是绝对无法容忍的!

    “只是……”老太监有些忧虑道:“皇上的安全怎么办?”

    “能杀朕的人,都已经被朕杀光了。”朱棣傲然道:“你去吧,这就出发!”

    “遵命,老奴告退。”老太监应一声,也不见他脚上有动作,整个人就缓缓倒退出去。

    退到殿门外,老太监才转过身,便看到太孙朱瞻基走过来。

    “太孙殿下。”老太监微微欠身,脸上一点笑容都欠奉。

    朱瞻基却不以为忤,反而满脸热情的笑道:“您老安好。”

    “托您的福。”老太监微不可查的点头。

    “我来见皇爷爷。”对老太监傲慢的反应,朱瞻基似乎见怪不怪,依然十分亲热道:“皇爷爷在不在?”

    “皇上在,进去吧。”老太监说一句,便要往外走,却见朱瞻基摸出一根儿臂粗的何首乌道。

    “我弄到两条千年何首乌,一条大点儿的给皇爷爷,这条小一点儿的,就孝敬您老了。”

    老太监看一眼那何首乌,明显不动心,迟疑一下才接过来,轻声道:“谢殿下。”虽是道谢,却像给了朱瞻基老大面子。

    更贱的是,朱瞻基竟也这样想,欢喜道:“您老不嫌弃就好。”

    老太监笑笑没说话,走了。

    看着他的背影,朱瞻基松了口气。这个不显山不露水的老太监,是永乐皇帝最信任的三个人之一——另外两个,便是三宝太监郑和,和道衍大师姚广孝!比起名满天下的这两位,这个老太监就像尘埃一样不引人注目。但朱瞻基却知道,这老太监的分量,甚至比前两位还要重,交好他,一定可以得到最丰厚的回报,哪怕这回报遥遥无期……

    摇摇头,甩掉杂七杂八的念头,朱瞻基进去大殿,面见他的皇爷爷。

    “孙儿拜见皇爷爷。”

    “什么事?”

    “三叔让孙儿禀报皇爷爷,明日秋狝的相关事宜,已经安排好了,”朱瞻基轻声道。

    “知道了。”朱棣看着自己的孙子,“他怎么不自己来说?”

    “不知道。”朱瞻基摇摇头。

    朱棣脸上的神情,渐渐松弛下来,最后笑了:“你的猎弓备好了吗?”

    “孙儿亲手挂好了弦,已经调试到最佳状态了。”朱瞻基微笑道:“皇爷爷明日看我大展身手!”

    “哈哈好。”朱棣一扫心头阴霾,笑着点头。

    “皇爷爷的弓用哪一把?”朱瞻基问道:“‘射雕’还是‘落日’?”

    “随便拿一把吧。”朱棣笑笑道:“朕还用不着靠打猎抖威风!不过是活动活动筋骨罢了!”

    。

    从北京永定门向南走不到三十里,就会看到一座恢宏的宫门——大红门。这道门是元明两代皇家猎苑的北大门。这猎苑在元朝称飞放泊,因为元朝的王公贵族们,常在这里训练海东青捕猎而得名。

    到了本朝,永乐皇帝把北平定为北京,又决意迁都,长年累月待在北京,为了释放过剩的精力,他把元朝的猎场扩大了数十倍,修治了一百二十多里的围墙,改称南海子,专供自己跑马打猎。

    皇帝到南海子是家常便饭,官员近卫们也都轻车熟路了,头两天派军队把海子里趟了一遍,这有两个作用,一是摸清里头野兽的分布状况,翌日好让皇上玩儿的高兴。二是检查一下里头藏没藏人,甭说有刺客,就是有偷着翻墙进来的猎户,冲撞了圣驾的话,上上下下一干人也吃罪不起。

    等到行猎头一天,羽林军便进驻了,把守住海子四门,派兵沿着围墙巡逻,务必保证皇帝的安全。但这时候,就不往海子里走了,不然惊跑了野兽,皇上还玩儿什么?

    同时,鸿胪寺、御马监、御用监的内外官员也会提前到,为皇上和龙子龙孙第二天的饮食起居做准备。到了秋狝当天的早晨,一切都安排妥当了,单等皇上驾到。

    这天辰时不到,永乐皇帝便在太孙、赵王和一干勋贵将领的陪同下,浩浩荡荡来到了大红门。永乐皇帝没有骑他的巨马,而是骑了一匹名骏黄骠马,穿一身轻便的明黄色猎装,外头是对襟无袖罩甲,头戴着毛皮出锋的鞑帽,腰悬宝刀、马鞍挂着箭壶,背上背着雕弓,显得神采奕奕、龙马精神!

    他身旁的太孙赵王众王公,也做类似打扮,乍一看就像一群蒙古贵族……这就是明初王公出猎时的装束,带着浓重的蒙元遗风。

    到了猎场中,便见眼前旌旗如林,旗下满是牵着猎鹰猎犬的健奴家将……这些是王公们各自的家奴,见到永乐皇帝,便一起跪地,山呼万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