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二十七章 有雄心很好,但不能大跃进
推荐阅读:宇宙职业选手、斗罗大陆V重生唐三、万相之王、星门、剑道第一仙、雪中悍刀行、剑来、一剑独尊、全职艺术家、牧龙师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xbiquge.to】,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只不过,第一台原形样机虽然早在数年之前,就照着我的设计图制作了出来,但是由于第一次做,再加上很多配件的质量都没能够达到要求,所以功率较为低下,目前正在按照我的要求进行着改进。
而蒸汽机既然有了,那么,提高钢铁产量,自然就是为了未来的交通发展而作准备。当铁路出现之后,陆路的运输量将会获得极大的提高,而运输时间也会缩短,经济性也能够极大的提高。
到时候,人们就可以轻松地乘坐着火车前往千万里边去欣赏风景,去做生意,去旅行。是的,我最大的梦想就是能够去西伯利亚泡泡温泉,然后去南海边上吃吃冰棍,这样的人生才有意义。
当然在这之前,还是以提高钢铁产量为要。我们的钢铁的质量,现如今可以骄傲的说远远超过其他中原诸雄,例如山西,就大量地从我华夏帝国购入各种钢铁制品。
就连西域诸国还有我华夏帝国的诸多藩国也都来使希望能够与我们开展钢铁贸易,当然是指购买我华夏帝国的钢铁制品,其中最希望的就是武器。
不论是我华夏帝国的钢刀,又或者是铠甲,这些都是他们渴望得到的。当然,我们华夏帝国的重装板甲的价格实在是贵得令人望而却步。但并不妨碍他们渴望获得。
例如高昌,就从我们的手中购得了重装板甲五百具,而每一具重装板甲的售价是一千贯,光是五百具,就耗资五十万贯,而成本呢?从铁矿石到变成精良的铠甲,总造价不会超过五十贯。
这其中的利润,简直令人发指,高昌国拿来了十万斤铜和一千斤黄金和其他东西来交换。除了高昌之外,其他诸国也或多或少地购买了一些这样的护甲。
按照他们的想法是,这样的铠甲,很适合献给国主,又或者是那些将军们穿戴,至少在防护性上远远强于这个时代的任何一种铠甲。
至于他们想购买的板链复合甲,骚瑞,这玩意不卖。别看板链复合甲的防御力略逊色于重装板甲,但问题是这种铠甲的重量却轻了许多,而且移动、做动作都更灵活。
唯一令人较为遗憾的就是链甲的工序较为复杂,不过现如今拉丝技术已经成功,所以最麻烦的工序只是如何编织链甲。
这种足够轻便,防御力足够强大的铠甲是华夏帝国复兴军野战军目前的制式铠甲,而重装板甲,主要就是配给重装骑兵和陌刀手这两只特殊部队的。
重装板甲的防御力可以称之天下无敌,但是其重量和灵活性不是一般的士兵可以长时间运用得了的。所以,这种重装板甲,用以外销。
防御再好又能如何?这些土蛮子们有韩城马吗?再说了,就算是这些异国全都装备了这种铠甲也没关系,我华夏帝国可以在最短的时间之内组建起全火器部队。
不论是火炮、火枪、手雷、地雷,这些威力强大,穿透力强悍的火药武器,都将会成为冷兵器使用者的梦魇。
大量的出售武器装备,其附加值绝对不亚于奢侈品贸易。一开始,只是售卖老旧武器给中原诸雄,现如今,更多的是售卖给周边诸国,今岁,光是武器贸易,已经收获了近三百万贯的利润。
未来,预计今年一年,光是武器贸易的收益应该在五百万贯出头,若是华夏帝国的出口武器打响了名头,相信未来每年武器贸易所获得的利润,都不会小于这个数。
要知道,华夏帝国周边的藩国实在是太多了点,每个国家虽然贡献不多,但是积少成多下来,就必将会形成一个十分可怕的数字。
我已经派出了商人,带着华夏帝国的铠甲和武器样品,前往波斯大食之地。相信,等那些人看到了这种武器的锋锐,还有铠甲的防护性之后,一定会来进行采购。
而到了那个时候,不论是陆路贸易还是海上贸易,都可以远行至中亚又或者是亚非交界之地。
嗯,现在已经有探险船队的船只在二月初就已经穿过了马六甲海峡,正在向着西方进发,不过,由于担心夏秋季的台风,再加上需要绘制航海图,所以只能且停且走。预计要到今年年末时,方能够返航。
他们的目标是天竺半岛西部,那些波斯人口中红色的海洋,也就是红海,位于后世的阿拉伯半岛与非洲的交界。当然是我让他们去的,红海的北端,距离地中海仅仅有一百七十多公里。
这一片土地,将会在未来,成为华夏帝国的飞地,在这之前,自然以航海贸易的名义前来探路。
历史上,这里就是苏伊士运河这条运河的所在,当苏伊士运河出现后,使得欧洲与亚洲之间的南北双向水运不必绕过非洲南端的风暴角(好望角),大大节省了航程。
从英国的伦敦港或法国的马赛港到印度的孟买港作一次航行,经苏伊士运河比绕好望角可分别缩短全航程的43%和56%沙特阿拉伯吉达港和黑海康斯坦察港之间绕好望角的距离是一万一千七百七十一英里,而经苏伊士运河的距离仅一千六百九十八英里,节约86讵离。
在苏伊士运河开通之前,有时人们通过从船上卸下货物通过陆运的方法在地中海和红海之间实现运输。但是这样仍旧太过费力,所以在一八五九年开始修建,直到一八七零年开始使用,一共花了十年的时间,而光是倒在这项工程路途上的阿拉伯人就达到了十二万之数。
现如今,只是去查探,最主要还是为了开展与阿拉伯和大食的贸易,毕竟,海运的运输量,远远比陆路运输高得多,至少在开没有开通铁路运输以前是这样的。
我一面畅想着未来,一面听着冶炼厂的负责人带着我们参观正在修建的工地。“……我们现如今有两个日产五十吨的平炉已经开工了,预计到今年年底可以完工。”
“也就是说等到了明年年初的时候,加上老式的冶炼炉,我们这个冶炼厂的日产能将超过两百五十吨。年产量可达九万一千二百五十吨钢材。”
“我们现如今的钢材,除了用以打造各种武器和铠甲之外,其中约三分之二的产量用以生产民用生产资料,例如建筑需要的钢筋,还有车船、机械之用……”
“这种平炉还能不能增大?”我满意地点了点头,朝着这名负责人问道。
“回陛下,这自然是可以的,我们最早修建的平炉日产不过千斤,这之后经过了多次的试验和改进,才有了如此的规模。便是日产百吨的平炉如今也已经开始设计,最迟也就是后年可以开工建设。”这位负责人一副大跃进要超英赶美的嘴脸,不过话倒是听得很让人提气。
“嗯,不错,不过,也别太过冒进了,先造一座七十吨的平炉来试试,如果没有问题,再增建百吨平炉。”我想了想之后又道。“交趾之地的铁矿质量更好,你们等这里的二期工程完毕之后,要派遣足够的人手和技术员前往交趾,帮忙交趾钢铁厂建这种巨型炉。”
“陛下,现如今,我华夏帝国的钢铁产量已经差不多足够满足需求了,陛下何必再兴建那么多的冶炼设施?”房玄龄皱起了眉头一脸的不解。
“兴建这么多,自然是有朕的道理,你们别看现如今我华夏帝国境内的交通已经很发达,可问题是,马车终究是有限制的,并且会消耗大量的人物和物力,才能够使得我华夏帝国的交通得以维持……”
这是真话,马车需要用马匹,需要车夫,每辆马车所载人口与货物,与火车相比起来,实在是不值一提。一辆火车最少也能够乘载数十吨的货物又或者是数百人。相当于十数辆六轮或者是八轮马车。
而且,只需要数名操作员就足够,所需要消耗的,就是煤碳和水。另外一个就是速度,火车的速度和耐力,都远远地超过了马。铁路能延伸到哪,它就能够可以毫不停歇地走到哪。
日行千里不是梦,日行两千里都是轻轻松松。本公子说了一大堆,听得这票家伙如同云里雾里。甚至还有好几个一脸你丫就吹吧的表情,最终把本公子激怒了。我决定带他们去见识见识蒸汽机车,让他们看到实物,才能够更加形象地说明。
在这冶炼厂里绕了一大圈之后,出了厂,坐上了马车,朝着机械制造研究所赶了过去。差不多一个半时辰才来到这地处偏僻的所在。
大片大片浓密的森林之间,一条灰白色的整洁水泥路直通而去。时不时会有士兵站在路中央拦停车辆检查证件。在这些大臣们的啧啧称奇声中,终于赶到了这地处隐蔽的机械制造研究所。
这里的不少技术员,都是过去研究和制造马车出身的,现如今,却已经进入到了这间高新科技研究所,在这里继续发挥他们的光和热。
进了机械制造研究所,很快,就在研究所负责人的带领之下,来到了一座巨大的车间外面,就在外面,就已经能够听到一声声轰隆隆的巨响,令诸人都不由得纷纷侧目不已。
只不过,第一台原形样机虽然早在数年之前,就照着我的设计图制作了出来,但是由于第一次做,再加上很多配件的质量都没能够达到要求,所以功率较为低下,目前正在按照我的要求进行着改进。
而蒸汽机既然有了,那么,提高钢铁产量,自然就是为了未来的交通发展而作准备。当铁路出现之后,陆路的运输量将会获得极大的提高,而运输时间也会缩短,经济性也能够极大的提高。
到时候,人们就可以轻松地乘坐着火车前往千万里边去欣赏风景,去做生意,去旅行。是的,我最大的梦想就是能够去西伯利亚泡泡温泉,然后去南海边上吃吃冰棍,这样的人生才有意义。
当然在这之前,还是以提高钢铁产量为要。我们的钢铁的质量,现如今可以骄傲的说远远超过其他中原诸雄,例如山西,就大量地从我华夏帝国购入各种钢铁制品。
就连西域诸国还有我华夏帝国的诸多藩国也都来使希望能够与我们开展钢铁贸易,当然是指购买我华夏帝国的钢铁制品,其中最希望的就是武器。
不论是我华夏帝国的钢刀,又或者是铠甲,这些都是他们渴望得到的。当然,我们华夏帝国的重装板甲的价格实在是贵得令人望而却步。但并不妨碍他们渴望获得。
例如高昌,就从我们的手中购得了重装板甲五百具,而每一具重装板甲的售价是一千贯,光是五百具,就耗资五十万贯,而成本呢?从铁矿石到变成精良的铠甲,总造价不会超过五十贯。
这其中的利润,简直令人发指,高昌国拿来了十万斤铜和一千斤黄金和其他东西来交换。除了高昌之外,其他诸国也或多或少地购买了一些这样的护甲。
按照他们的想法是,这样的铠甲,很适合献给国主,又或者是那些将军们穿戴,至少在防护性上远远强于这个时代的任何一种铠甲。
至于他们想购买的板链复合甲,骚瑞,这玩意不卖。别看板链复合甲的防御力略逊色于重装板甲,但问题是这种铠甲的重量却轻了许多,而且移动、做动作都更灵活。
唯一令人较为遗憾的就是链甲的工序较为复杂,不过现如今拉丝技术已经成功,所以最麻烦的工序只是如何编织链甲。
这种足够轻便,防御力足够强大的铠甲是华夏帝国复兴军野战军目前的制式铠甲,而重装板甲,主要就是配给重装骑兵和陌刀手这两只特殊部队的。
重装板甲的防御力可以称之天下无敌,但是其重量和灵活性不是一般的士兵可以长时间运用得了的。所以,这种重装板甲,用以外销。
防御再好又能如何?这些土蛮子们有韩城马吗?再说了,就算是这些异国全都装备了这种铠甲也没关系,我华夏帝国可以在最短的时间之内组建起全火器部队。
不论是火炮、火枪、手雷、地雷,这些威力强大,穿透力强悍的火药武器,都将会成为冷兵器使用者的梦魇。
大量的出售武器装备,其附加值绝对不亚于奢侈品贸易。一开始,只是售卖老旧武器给中原诸雄,现如今,更多的是售卖给周边诸国,今岁,光是武器贸易,已经收获了近三百万贯的利润。
未来,预计今年一年,光是武器贸易的收益应该在五百万贯出头,若是华夏帝国的出口武器打响了名头,相信未来每年武器贸易所获得的利润,都不会小于这个数。
要知道,华夏帝国周边的藩国实在是太多了点,每个国家虽然贡献不多,但是积少成多下来,就必将会形成一个十分可怕的数字。
我已经派出了商人,带着华夏帝国的铠甲和武器样品,前往波斯大食之地。相信,等那些人看到了这种武器的锋锐,还有铠甲的防护性之后,一定会来进行采购。
而到了那个时候,不论是陆路贸易还是海上贸易,都可以远行至中亚又或者是亚非交界之地。
嗯,现在已经有探险船队的船只在二月初就已经穿过了马六甲海峡,正在向着西方进发,不过,由于担心夏秋季的台风,再加上需要绘制航海图,所以只能且停且走。预计要到今年年末时,方能够返航。
他们的目标是天竺半岛西部,那些波斯人口中红色的海洋,也就是红海,位于后世的阿拉伯半岛与非洲的交界。当然是我让他们去的,红海的北端,距离地中海仅仅有一百七十多公里。
这一片土地,将会在未来,成为华夏帝国的飞地,在这之前,自然以航海贸易的名义前来探路。
历史上,这里就是苏伊士运河这条运河的所在,当苏伊士运河出现后,使得欧洲与亚洲之间的南北双向水运不必绕过非洲南端的风暴角(好望角),大大节省了航程。
从英国的伦敦港或法国的马赛港到印度的孟买港作一次航行,经苏伊士运河比绕好望角可分别缩短全航程的43%和56%沙特阿拉伯吉达港和黑海康斯坦察港之间绕好望角的距离是一万一千七百七十一英里,而经苏伊士运河的距离仅一千六百九十八英里,节约86讵离。
在苏伊士运河开通之前,有时人们通过从船上卸下货物通过陆运的方法在地中海和红海之间实现运输。但是这样仍旧太过费力,所以在一八五九年开始修建,直到一八七零年开始使用,一共花了十年的时间,而光是倒在这项工程路途上的阿拉伯人就达到了十二万之数。
现如今,只是去查探,最主要还是为了开展与阿拉伯和大食的贸易,毕竟,海运的运输量,远远比陆路运输高得多,至少在开没有开通铁路运输以前是这样的。
我一面畅想着未来,一面听着冶炼厂的负责人带着我们参观正在修建的工地。“……我们现如今有两个日产五十吨的平炉已经开工了,预计到今年年底可以完工。”
“也就是说等到了明年年初的时候,加上老式的冶炼炉,我们这个冶炼厂的日产能将超过两百五十吨。年产量可达九万一千二百五十吨钢材。”
“我们现如今的钢材,除了用以打造各种武器和铠甲之外,其中约三分之二的产量用以生产民用生产资料,例如建筑需要的钢筋,还有车船、机械之用……”
“这种平炉还能不能增大?”我满意地点了点头,朝着这名负责人问道。
“回陛下,这自然是可以的,我们最早修建的平炉日产不过千斤,这之后经过了多次的试验和改进,才有了如此的规模。便是日产百吨的平炉如今也已经开始设计,最迟也就是后年可以开工建设。”这位负责人一副大跃进要超英赶美的嘴脸,不过话倒是听得很让人提气。
“嗯,不错,不过,也别太过冒进了,先造一座七十吨的平炉来试试,如果没有问题,再增建百吨平炉。”我想了想之后又道。“交趾之地的铁矿质量更好,你们等这里的二期工程完毕之后,要派遣足够的人手和技术员前往交趾,帮忙交趾钢铁厂建这种巨型炉。”
“陛下,现如今,我华夏帝国的钢铁产量已经差不多足够满足需求了,陛下何必再兴建那么多的冶炼设施?”房玄龄皱起了眉头一脸的不解。
“兴建这么多,自然是有朕的道理,你们别看现如今我华夏帝国境内的交通已经很发达,可问题是,马车终究是有限制的,并且会消耗大量的人物和物力,才能够使得我华夏帝国的交通得以维持……”
这是真话,马车需要用马匹,需要车夫,每辆马车所载人口与货物,与火车相比起来,实在是不值一提。一辆火车最少也能够乘载数十吨的货物又或者是数百人。相当于十数辆六轮或者是八轮马车。
而且,只需要数名操作员就足够,所需要消耗的,就是煤碳和水。另外一个就是速度,火车的速度和耐力,都远远地超过了马。铁路能延伸到哪,它就能够可以毫不停歇地走到哪。
日行千里不是梦,日行两千里都是轻轻松松。本公子说了一大堆,听得这票家伙如同云里雾里。甚至还有好几个一脸你丫就吹吧的表情,最终把本公子激怒了。我决定带他们去见识见识蒸汽机车,让他们看到实物,才能够更加形象地说明。
在这冶炼厂里绕了一大圈之后,出了厂,坐上了马车,朝着机械制造研究所赶了过去。差不多一个半时辰才来到这地处偏僻的所在。
大片大片浓密的森林之间,一条灰白色的整洁水泥路直通而去。时不时会有士兵站在路中央拦停车辆检查证件。在这些大臣们的啧啧称奇声中,终于赶到了这地处隐蔽的机械制造研究所。
这里的不少技术员,都是过去研究和制造马车出身的,现如今,却已经进入到了这间高新科技研究所,在这里继续发挥他们的光和热。
进了机械制造研究所,很快,就在研究所负责人的带领之下,来到了一座巨大的车间外面,就在外面,就已经能够听到一声声轰隆隆的巨响,令诸人都不由得纷纷侧目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