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二求签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夜的命名术、天机之神局、梦醒细无声、神级幸运星、我的大明星家族、大国重工、孤岛求生之重生狂蟒、位面因果系统、都市狐仙养成记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xbiquge.to】,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当、当、当、当” 清晨时分,慈云寺的钟声例行的敲响,飘出了老远, 也压过了慈云寺周边商版行人叫买的声音。[ [<
只听“嗒、嗒、嗒、嗒、嗒” 一阵清脆的马蹄击蹄青石地板的声音传来,只一辆甴两匹栗色大马拉着一辆华丽马车在大道中间驰来,在马车前后,还跟随着二十几个骑马的青衣家人,一个个打马扬鞭,挺胸叠肚。一看就是达官贵族出行的样子。
路上的行人见了,纷纷向大道两旁避让,唯恐不留神被马匹撞到, 或是冲撞上了马车,不但自已的生死根本无人过问,还犯了犯上之罪,有冤也没地叙去。
马车一行人沿着慈云寺的朱红院墙行驶,在高大庙门前停住。在山门左右是彩绘的四大金刚的法像,庄严阴森,令人不寒而立,慈云寺的大门高达两达,是全用红漆涂刷,在大门上横齐竖直,钉满了海碗大小的镀金铜钉,不过这时山门以经全部大开,而且在门前还站立八名僧人,看来是在迎候这马车的一行人。
骑士们也纷纷下马,站立在马车两边,有两人来到马车前,拉开车帘,扶着一人走下车前。那人约五十五六多年纪,中等身材,须都有一些花白,穿一身暗红色大氅,带一顶六楞云口帽,衣料华贵,做工考究,加上这老者的气度,一看就是非富即贵。
门口值班的领头僧人一见,立刻迎了上来,滿面陪笑,双掌合什,躬身一揖,念了一声佛号,道:“丞相大人,今日有空来到慈云寺,怎么也不先派人来通告一声,好让小寺方丈一应人等迎接丞相大驾。请丞相在禅房稍候,小僧立刻去通知方丈。”
原来这老者就是大金的尚书右丞相完颜宗政,听了那值班僧人的话,完颜宗政摇了摇手,呵呵笑道:“不必了,不必了,佛门仍是方外之地,不必拘泥于世俗常理,也不用惊动方丈大师的大架,老夫自己进去就可以了。”
说着完颜宗政举步就向寺内步去。值班僧人见了,也不敢阻拦,忙又双掌合什,念了一声佛号,道:“即是如此,那么丞相请进。” 他当然知道,虽然完颜宗政说不用拘于常理,但来的可是当朝宰相,又岂能慢待,立刻又向身边的一个小沙弥使了一个眼色,那个小沙弥十分机灵,立刻撒脚如飞,跑着去给方丈送信去了。
早在契丹统治的时候,那时中都还叫燕京,慈云寺就以经是这里最大的寺庙。因为契丹人非常信奉佛教,因此把慈云寺修筑得十分华丽庄重,而且香火也非常兴旺,布施的契丹贵族施主也十分豪爽,出手阔绰,捐起香油钱来,往往都是一掷千金。
在慈云寺最鼎盛的时候,寺中的僧人连同挂单的算在一起, 竟多达千余人,仅寺里的田产,就达到近十万余亩。每年可收的粮食就有十几万石,那时寺墙用朱漆涂刷,正殿的屋顶用的是一色的琉璃黄瓦,不仅寺中供奉的佛像都是一色度金,而正殿的释迦牟尼佛像竟是用纯金铸成,奢毕之极,也可见一斑。
后来女真兴起,建金灭辽,因为战乱原因,慈云寺也渐渐衰败下来,田产被新入主的女真贵族强占,纯金的佛像也被金兵砸碎抢走,香火也日渐稀少,僧人渐渐离散,空出的僧舍积满了灰尘,佛像的度金脫落也无修补,院墙也坍塌了多处,朱漆也残破不堪,寺内杂草丛生,野猫野狗四处出入。最惨淡的时候,寺里只剩下三十几个老僧,只能挤在几间小破屋里,每天只靠化缘乞讨一点斋饭度日。
不过随着金国的统治在燕京一带逐渐稳定下来之后,对昔日契丹的一些生活习惯也渐渐接受。女真人自身并没有很成熟的宗教信仰,因此佛教也非常轻松的为女真人所接受,慈云寺也绝处逢生,逐渐也恢复了几分元气。
后来金国迁都燕京,改号中都,并且进一步推进了汉化,而佛教以其数百年的积累,神秘而玄奥的教议和传统,以及广泛的包容性和适应性,也渐渐在金国的上层普及开来。吃斋念佛,祈祷颂经也逐渐成为金国的达官贵族,豪门大户的习惯。
在这种情况下,慈云寺做为昔日燕京的第一大寺院,地位也是水涨船高,慢慢的又兴旺起来。僧人也渐渐曾多,香火也日益旺盛,虽然还没有达到昔日的全盛状态,但也是以经俱备了大寺庙的气度。
而且随着慈云寺地位的升高,影响力的扩大,并借助中都有利的地理优势,也吸引了不少各地有学识的僧人在寺中挂单,因此也引来了不少朝中高官,和僧人交往,一起说禅论机,颂法讲经,成为一种时尚风气。而完颜宗政也深受这种风气的影响,是慈云寺的常客,并且和好几位寺中的名僧保持着良好的交情,因为他常来,寺中大多数的僧人都认识他了。
完颜宗政随着那值班僧人向大雄宝殿走去。这座大殿在三年前重新翻修过,殿顶又一色覆盖着琉璃瓦,大柱尽用朱漆,殿内的地面全用青砖水磨,光亮可鉴,供桌香案都是用黄花梨木作制,香炉法器全用黄铜铸就,蒲团用丝稠覆面,灯火用红油大腊,轻纱黄幔挽起,供奉着一丈二尺高的释迦牟尼佛像金身。只可惜这尊佛像还是镀金,不然一切都可以恢复到慈云寺当年最鼎盛的样子了。
这里是慈云寺的正殿,不过在平日普通游客是无法进到这种大殿来,最多只能在殿外磕个头,上一拄香,然后离开,只是在每月的朔望之日,才会对一般的游客开放。完颜宗政当然不是普通游客,对他这样的人,大雄宝殿自然是随时敞开。
值班僧人把完颜宗政送到大雄宝殿,然后告了一个便,转身回门口值班,这里早就接到了那个小沙弥的通告,自有知客僧人来接侍完颜宗政。
完颜宗政走进大殿,知客僧人双手合什,向他问迅。两人见礼之后,知客僧人立刻将早己准备好的三注点燃的檀香递了上来。完颜宗政接过檀香,面对释迦牟尼佛像跪在蒲团上,恭恭敬敬的拜了三拜,然后将檀香插在香炉里。
这时慈云寺的方丈澄光大师早己得到了禀告,赶忙披上一件金线编织的锦澜袈裟,从方丈室出来面见完颜宗政。他们两人早就认识,因此也少了许多俗礼。寒喧一番之后,各自在蒲团上盘腿坐下。
澄光这才问道:“听说近曰朝廷公务甚是繁忙,丞相大人怎么有空突然来到敝寺降香。不知这一次丞相是来游玩,还是许愿布施呢?”
完颜宗政笑道:“方丈大师,老夫今日只是偶然心血来潮,才来贵寺降香,另外还想求签, 问个吉凶祸福。”
“哦!”听完颜宗政说要求签,澄光到是有些意外,但立刻命令知客僧人,把签筒拿来,又向完颜宗政问道:“不知丞相大人是为何事求签。”
完颜宗政没有回答,从知客僧人手里接过了签筒,双眼微合,口里默默念道着什么。澄光和知客僧见了,知道他是在祷告,因此也不打扰他,在一边静心等候。
过了好一会儿,完颜宗政才睁开眼睛,然后深吸了一口气,双手抱着签筒,用力的摇了起来。
不一会儿,只见一支檀木签从签筒中飞了出去,但完颜宗政摇的力量大了些,“啪嗒”一声,落到了门口。知客僧慌忙起身,正要去拾那支签,早己见一支手从门外伸进来,将那支签拾起,然后只听有人呵呵笑道:“丞相大人还没有说,是为何事求签。”
拾签的是一名五十岁左右的老僧,身穿一件很普通的灰色的缁布僧衣,足蹬多耳麻鞋,手里握着那支签,却没看上一眼。
完颜宗政和澄光先是一怔,但看清了是这老僧之后,又都笑了起来。完颜宗政立刻从蒲团上起身,拱手施礼,道:“原来是大师来了。”
而澄光也站起身来,道:“师兄来得正好,丞相大人来到敝寺求签。师兄精通佛法,腹藏精珠,是老纳的十倍,由师兄来为丞相解签那是再好不过,师兄快请坐。”
一边的知客僧也非常机灵,立刻递过来一个蒲团。那老僧双掌合什,向两人各施一礼,然后念了一声佛号,在蒲团上坐下,仍不看签,转头对完颜宗政笑道:“若是丞相不说明求签的原因,却让贫僧如何为丞相解说呢?”
完颜宗政迟疑了一下,才道:“朝廷将行南征之举,兵征凶险,胜负难料,因此老夫想求一签,看一看朝廷这次南征是吉是凶。”
因为就在昨天,完颜长之就以经下诏全国,宣布报复年初宋军无顾进犯大金之仇,决意御驾亲征,亲自举兵南征,并且就在七天之后,正是誓师祭旗,动大军。因此完颜宗政现在对二僧这样说,并不算是泄漏机密。
澄光点了点头,赞叹道:“原来丞相如此忧心国事,老纳实在是佩服之致。” 转向那老僧道:“师兄请为丞相解签。”
那老僧笑了一笑,突然将手中木签又投入到签筒中,马上又把签筒摇了几下,那支签一下就和其他的签混在一起,再也分不出来了。
完颜宗政和澄光见了顿时都大吃了一惊,澄光的本意是想让那老僧对完颜宗政说几句好话,那知他做出这样的举动来,忙道:“师兄,你…你这是何意?”
那老僧淡淡一笑,道:“军国大事,岂能是以签木而定之,当年武王伐纣之时,曾卜龟兆以定吉凶,结果得卜不吉。文武皆惊,唯太公投龟骨于火中,曰:枯骨死草,焉知凶吉。武王逐从太公之意,举兵伐纣,开成周八百年之天下。如果当时武王顺从卜占之意,又岂有周氏的天下吗?”
完颜宗政听了,眼睛闪了一闪,仿佛若有所思。
只听那老僧接着又道:“还有一例,大唐武徳九年,秦王李世民于玄武门之变前夜,同样使卜人占测凶吉,张公谨自外入室内,投龟骨于地曰:‘凡卜筮者,将以决嫌疑,今即在不疑,为何以卜之有?纵卜之不吉,势亦不可已也。臣愿大王思之。’而李世民遂从张公谨之议,不以卜占而定,后来才因玄武门之变而蹬上皇位,才有后世的贞观之治。”
说着那老僧看着完颜宗政,道:“朝廷政令,贵在当断则断,当绝则绝,若是朝令夕改,犹疑不定,又岂是成大事之意。又何必以签卜而定乎。”
完颜宗政沉呤了片刻,忽然长身而起,像那老僧躬身一揖,道:“多谢大师提醒,老夫这番确实是受教了。” 然后一甩袖子,转身走出了大殿。
看着完颜宗政走出大殿的身影,那老僧也站起身来,微笑不语。而澄光方丈却还糊里糊涂,对那老僧道:“师兄,你这……这 ……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啊?”
那老僧看了澄光一眼,笑道:“方丈大师,朝廷南征之议以经决定,其中的战败吉凶之兆,岂是我等所能解签而定议的,若是解得不准,日后朝廷回兵,岂不是要连累慈云寺吗?刚才贫僧一番言语,便不用卜占,岂不是少了许多麻烦吗?”
澄光这才恍然大悟。按他原来的想法,完颜宗政来问南征成败,自然是该捡好听的话说,总不能说这次南征会大败而回吧。但如果说南征必胜,但朝廷却真的打了败场又怎么办?如果朝廷真的因此而怒近于慈云寺,硬说是慈云寺算得不准,说不定又会给慈云寺带来灭顶之灾。
而这老僧一番话,就把解签的事情轻巧的推了过去,这一来南征的胜败也就和慈云寺无关,到也不错。澄光是经历过慈云寺兴衰沉浮的老僧,可不愿慈云寺再度衰败下去。因此也双手合什,对那老僧深施了一礼,道:“还是师兄见识高明,老纳佩服,佩服啊。”
那老僧还了一礼,道:“方丈大师若是无事,贫僧就先告退了。”
澄光忙道:“师兄有事,尽管自便。” 心里还想着,幸好当年把他的僧人留下,今天到是为慈云夺解决了一个大问题。
这僧人法号叫做光衍,是三年前在慈云寺挂单从住,直到今日。
“当、当、当、当” 清晨时分,慈云寺的钟声例行的敲响,飘出了老远, 也压过了慈云寺周边商版行人叫买的声音。[ [<
只听“嗒、嗒、嗒、嗒、嗒” 一阵清脆的马蹄击蹄青石地板的声音传来,只一辆甴两匹栗色大马拉着一辆华丽马车在大道中间驰来,在马车前后,还跟随着二十几个骑马的青衣家人,一个个打马扬鞭,挺胸叠肚。一看就是达官贵族出行的样子。
路上的行人见了,纷纷向大道两旁避让,唯恐不留神被马匹撞到, 或是冲撞上了马车,不但自已的生死根本无人过问,还犯了犯上之罪,有冤也没地叙去。
马车一行人沿着慈云寺的朱红院墙行驶,在高大庙门前停住。在山门左右是彩绘的四大金刚的法像,庄严阴森,令人不寒而立,慈云寺的大门高达两达,是全用红漆涂刷,在大门上横齐竖直,钉满了海碗大小的镀金铜钉,不过这时山门以经全部大开,而且在门前还站立八名僧人,看来是在迎候这马车的一行人。
骑士们也纷纷下马,站立在马车两边,有两人来到马车前,拉开车帘,扶着一人走下车前。那人约五十五六多年纪,中等身材,须都有一些花白,穿一身暗红色大氅,带一顶六楞云口帽,衣料华贵,做工考究,加上这老者的气度,一看就是非富即贵。
门口值班的领头僧人一见,立刻迎了上来,滿面陪笑,双掌合什,躬身一揖,念了一声佛号,道:“丞相大人,今日有空来到慈云寺,怎么也不先派人来通告一声,好让小寺方丈一应人等迎接丞相大驾。请丞相在禅房稍候,小僧立刻去通知方丈。”
原来这老者就是大金的尚书右丞相完颜宗政,听了那值班僧人的话,完颜宗政摇了摇手,呵呵笑道:“不必了,不必了,佛门仍是方外之地,不必拘泥于世俗常理,也不用惊动方丈大师的大架,老夫自己进去就可以了。”
说着完颜宗政举步就向寺内步去。值班僧人见了,也不敢阻拦,忙又双掌合什,念了一声佛号,道:“即是如此,那么丞相请进。” 他当然知道,虽然完颜宗政说不用拘于常理,但来的可是当朝宰相,又岂能慢待,立刻又向身边的一个小沙弥使了一个眼色,那个小沙弥十分机灵,立刻撒脚如飞,跑着去给方丈送信去了。
早在契丹统治的时候,那时中都还叫燕京,慈云寺就以经是这里最大的寺庙。因为契丹人非常信奉佛教,因此把慈云寺修筑得十分华丽庄重,而且香火也非常兴旺,布施的契丹贵族施主也十分豪爽,出手阔绰,捐起香油钱来,往往都是一掷千金。
在慈云寺最鼎盛的时候,寺中的僧人连同挂单的算在一起, 竟多达千余人,仅寺里的田产,就达到近十万余亩。每年可收的粮食就有十几万石,那时寺墙用朱漆涂刷,正殿的屋顶用的是一色的琉璃黄瓦,不仅寺中供奉的佛像都是一色度金,而正殿的释迦牟尼佛像竟是用纯金铸成,奢毕之极,也可见一斑。
后来女真兴起,建金灭辽,因为战乱原因,慈云寺也渐渐衰败下来,田产被新入主的女真贵族强占,纯金的佛像也被金兵砸碎抢走,香火也日渐稀少,僧人渐渐离散,空出的僧舍积满了灰尘,佛像的度金脫落也无修补,院墙也坍塌了多处,朱漆也残破不堪,寺内杂草丛生,野猫野狗四处出入。最惨淡的时候,寺里只剩下三十几个老僧,只能挤在几间小破屋里,每天只靠化缘乞讨一点斋饭度日。
不过随着金国的统治在燕京一带逐渐稳定下来之后,对昔日契丹的一些生活习惯也渐渐接受。女真人自身并没有很成熟的宗教信仰,因此佛教也非常轻松的为女真人所接受,慈云寺也绝处逢生,逐渐也恢复了几分元气。
后来金国迁都燕京,改号中都,并且进一步推进了汉化,而佛教以其数百年的积累,神秘而玄奥的教议和传统,以及广泛的包容性和适应性,也渐渐在金国的上层普及开来。吃斋念佛,祈祷颂经也逐渐成为金国的达官贵族,豪门大户的习惯。
在这种情况下,慈云寺做为昔日燕京的第一大寺院,地位也是水涨船高,慢慢的又兴旺起来。僧人也渐渐曾多,香火也日益旺盛,虽然还没有达到昔日的全盛状态,但也是以经俱备了大寺庙的气度。
而且随着慈云寺地位的升高,影响力的扩大,并借助中都有利的地理优势,也吸引了不少各地有学识的僧人在寺中挂单,因此也引来了不少朝中高官,和僧人交往,一起说禅论机,颂法讲经,成为一种时尚风气。而完颜宗政也深受这种风气的影响,是慈云寺的常客,并且和好几位寺中的名僧保持着良好的交情,因为他常来,寺中大多数的僧人都认识他了。
完颜宗政随着那值班僧人向大雄宝殿走去。这座大殿在三年前重新翻修过,殿顶又一色覆盖着琉璃瓦,大柱尽用朱漆,殿内的地面全用青砖水磨,光亮可鉴,供桌香案都是用黄花梨木作制,香炉法器全用黄铜铸就,蒲团用丝稠覆面,灯火用红油大腊,轻纱黄幔挽起,供奉着一丈二尺高的释迦牟尼佛像金身。只可惜这尊佛像还是镀金,不然一切都可以恢复到慈云寺当年最鼎盛的样子了。
这里是慈云寺的正殿,不过在平日普通游客是无法进到这种大殿来,最多只能在殿外磕个头,上一拄香,然后离开,只是在每月的朔望之日,才会对一般的游客开放。完颜宗政当然不是普通游客,对他这样的人,大雄宝殿自然是随时敞开。
值班僧人把完颜宗政送到大雄宝殿,然后告了一个便,转身回门口值班,这里早就接到了那个小沙弥的通告,自有知客僧人来接侍完颜宗政。
完颜宗政走进大殿,知客僧人双手合什,向他问迅。两人见礼之后,知客僧人立刻将早己准备好的三注点燃的檀香递了上来。完颜宗政接过檀香,面对释迦牟尼佛像跪在蒲团上,恭恭敬敬的拜了三拜,然后将檀香插在香炉里。
这时慈云寺的方丈澄光大师早己得到了禀告,赶忙披上一件金线编织的锦澜袈裟,从方丈室出来面见完颜宗政。他们两人早就认识,因此也少了许多俗礼。寒喧一番之后,各自在蒲团上盘腿坐下。
澄光这才问道:“听说近曰朝廷公务甚是繁忙,丞相大人怎么有空突然来到敝寺降香。不知这一次丞相是来游玩,还是许愿布施呢?”
完颜宗政笑道:“方丈大师,老夫今日只是偶然心血来潮,才来贵寺降香,另外还想求签, 问个吉凶祸福。”
“哦!”听完颜宗政说要求签,澄光到是有些意外,但立刻命令知客僧人,把签筒拿来,又向完颜宗政问道:“不知丞相大人是为何事求签。”
完颜宗政没有回答,从知客僧人手里接过了签筒,双眼微合,口里默默念道着什么。澄光和知客僧见了,知道他是在祷告,因此也不打扰他,在一边静心等候。
过了好一会儿,完颜宗政才睁开眼睛,然后深吸了一口气,双手抱着签筒,用力的摇了起来。
不一会儿,只见一支檀木签从签筒中飞了出去,但完颜宗政摇的力量大了些,“啪嗒”一声,落到了门口。知客僧慌忙起身,正要去拾那支签,早己见一支手从门外伸进来,将那支签拾起,然后只听有人呵呵笑道:“丞相大人还没有说,是为何事求签。”
拾签的是一名五十岁左右的老僧,身穿一件很普通的灰色的缁布僧衣,足蹬多耳麻鞋,手里握着那支签,却没看上一眼。
完颜宗政和澄光先是一怔,但看清了是这老僧之后,又都笑了起来。完颜宗政立刻从蒲团上起身,拱手施礼,道:“原来是大师来了。”
而澄光也站起身来,道:“师兄来得正好,丞相大人来到敝寺求签。师兄精通佛法,腹藏精珠,是老纳的十倍,由师兄来为丞相解签那是再好不过,师兄快请坐。”
一边的知客僧也非常机灵,立刻递过来一个蒲团。那老僧双掌合什,向两人各施一礼,然后念了一声佛号,在蒲团上坐下,仍不看签,转头对完颜宗政笑道:“若是丞相不说明求签的原因,却让贫僧如何为丞相解说呢?”
完颜宗政迟疑了一下,才道:“朝廷将行南征之举,兵征凶险,胜负难料,因此老夫想求一签,看一看朝廷这次南征是吉是凶。”
因为就在昨天,完颜长之就以经下诏全国,宣布报复年初宋军无顾进犯大金之仇,决意御驾亲征,亲自举兵南征,并且就在七天之后,正是誓师祭旗,动大军。因此完颜宗政现在对二僧这样说,并不算是泄漏机密。
澄光点了点头,赞叹道:“原来丞相如此忧心国事,老纳实在是佩服之致。” 转向那老僧道:“师兄请为丞相解签。”
那老僧笑了一笑,突然将手中木签又投入到签筒中,马上又把签筒摇了几下,那支签一下就和其他的签混在一起,再也分不出来了。
完颜宗政和澄光见了顿时都大吃了一惊,澄光的本意是想让那老僧对完颜宗政说几句好话,那知他做出这样的举动来,忙道:“师兄,你…你这是何意?”
那老僧淡淡一笑,道:“军国大事,岂能是以签木而定之,当年武王伐纣之时,曾卜龟兆以定吉凶,结果得卜不吉。文武皆惊,唯太公投龟骨于火中,曰:枯骨死草,焉知凶吉。武王逐从太公之意,举兵伐纣,开成周八百年之天下。如果当时武王顺从卜占之意,又岂有周氏的天下吗?”
完颜宗政听了,眼睛闪了一闪,仿佛若有所思。
只听那老僧接着又道:“还有一例,大唐武徳九年,秦王李世民于玄武门之变前夜,同样使卜人占测凶吉,张公谨自外入室内,投龟骨于地曰:‘凡卜筮者,将以决嫌疑,今即在不疑,为何以卜之有?纵卜之不吉,势亦不可已也。臣愿大王思之。’而李世民遂从张公谨之议,不以卜占而定,后来才因玄武门之变而蹬上皇位,才有后世的贞观之治。”
说着那老僧看着完颜宗政,道:“朝廷政令,贵在当断则断,当绝则绝,若是朝令夕改,犹疑不定,又岂是成大事之意。又何必以签卜而定乎。”
完颜宗政沉呤了片刻,忽然长身而起,像那老僧躬身一揖,道:“多谢大师提醒,老夫这番确实是受教了。” 然后一甩袖子,转身走出了大殿。
看着完颜宗政走出大殿的身影,那老僧也站起身来,微笑不语。而澄光方丈却还糊里糊涂,对那老僧道:“师兄,你这……这 ……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啊?”
那老僧看了澄光一眼,笑道:“方丈大师,朝廷南征之议以经决定,其中的战败吉凶之兆,岂是我等所能解签而定议的,若是解得不准,日后朝廷回兵,岂不是要连累慈云寺吗?刚才贫僧一番言语,便不用卜占,岂不是少了许多麻烦吗?”
澄光这才恍然大悟。按他原来的想法,完颜宗政来问南征成败,自然是该捡好听的话说,总不能说这次南征会大败而回吧。但如果说南征必胜,但朝廷却真的打了败场又怎么办?如果朝廷真的因此而怒近于慈云寺,硬说是慈云寺算得不准,说不定又会给慈云寺带来灭顶之灾。
而这老僧一番话,就把解签的事情轻巧的推了过去,这一来南征的胜败也就和慈云寺无关,到也不错。澄光是经历过慈云寺兴衰沉浮的老僧,可不愿慈云寺再度衰败下去。因此也双手合什,对那老僧深施了一礼,道:“还是师兄见识高明,老纳佩服,佩服啊。”
那老僧还了一礼,道:“方丈大师若是无事,贫僧就先告退了。”
澄光忙道:“师兄有事,尽管自便。” 心里还想着,幸好当年把他的僧人留下,今天到是为慈云夺解决了一个大问题。
这僧人法号叫做光衍,是三年前在慈云寺挂单从住,直到今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