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1至尊
推荐阅读:深空彼岸、最强战神、龙王殿、天下第九、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花娇、好想住你隔壁、特种奶爸俏老婆、妖夏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xbiquge.to】,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沈千尘抬起头,凑过去近乎怜惜地他脸颊上亲了一下,一触及分,什么都没有说。
顾玦搂着她的纤腰,留恋地也在她脸上同样的位置吻了吻,然后下巴靠在她纤细的肩膀上,也没有说话。
沈千尘不会去劝顾玦什么。
她认识顾玦两世,最了解顾玦了。
她知道,他胸有沟壑,性情坚毅,所以,任何人、任何事都不会动摇他的意念。
但是,她更知道,他没法能眼睁睁地看着大齐逐渐走向衰败。
对于沈千尘来说,顾玦是最好的人。
无论他做什么事,她都支持他。
沈千尘上半身靠着他,慵懒地歪在他怀里,蹭蹭他的胸膛,像是软乎乎的长毛狮子猫。
阳光照在她光洁的额头上,她微笑时,凤眼上挑,眼神明亮有神,流光溢彩,宛如一朵倏然绽放的昙花,明**人。
这一刻,时间似是静止。
顾玦沉浸在她灿烂明媚的笑容中,无论发生了什么事,只要看着她的笑,似乎都不值一提了。
“先看看吧。”顾玦低声道,俯首又凑近她,越靠越近,漆黑幽深的瞳孔倒映出她的脸庞,静静地凝视着她。
他的眼中似乎藏有浩瀚无垠的夜空,沈千尘也看着他,舍不得移开目光,她喜欢他的眼睛,这双眼睛里总是写着守护、包容。
不知何时,这双眼睛中看向她时又比前世多了宠溺,以及——
火焰。
似有两簇火焰在瞳孔中熊熊燃烧,然后火焰燃到了她的身上。
她感觉到一个个细细碎碎的吻落在她的鬓边、脖颈边,她能清晰地听到彼此的心跳以及衣料窸窣摩擦的声音,她的耳根开始发烫。
耳鬓厮磨了一会儿,顾玦才放开了她,本来想带她一起去寿宁宫与殷太后一起用膳,不想刚走出桃林,就见惊风形容局促地来了。
“王爷,”惊风作揖禀道,“太子刚刚召见内阁阁老与王室宗亲们。”
太子的口谕在当天就传到了各府,宛如一石激起千层浪。
突如其来地收到太子的宣召,众人都是震惊不已,有人惊疑不定,有人犹豫,有人打算随波逐流,也有人忐忑不安,几个人干脆结伴去找礼亲王套话。
“礼亲王,你可得跟我透一个底,太子殿下这次宣召我们,到底是何用意?”礼部尚书杨玄善神色恳切地看着礼亲王,心神不定,脑子里已经想过各种可能性,越想越不安,简直坐立难安。
张首辅与顺王等人也是心下没底,同样目光灼灼地盯着礼亲王。
照理说,现在皇城都由顾玦把持,要是顾玦不许,太子的口谕也不可能传出宫来。
礼亲王:“”
礼亲王神色复杂,他也不知道太子的用意。
先帝已经过世,走得突然,也没留下遗旨,无论先帝在世时怎么不喜太子,照理说,今天都该由太子作为嗣皇帝继位,方是正统。
但偏偏现在的局势微妙,顾玦一力把持了朝政,所有人都以他马首是瞻。
本来,要是太子这次被先帝所伤,死了的话,或许也没这么多麻烦与纠结,偏偏太子活着。
其实,所有人的心里都有同一个疑问——
顾玦会由太子就这么顺顺利利地继位吗?
礼亲王以及其他人几乎不敢细想这个问题。
礼亲王揉了揉眉心的褶皱,摇头道:“我也不知道。”
礼亲王想起顾玦在逼宫前曾说过他要去北地,他知道当下顾玦说这句话时的心意肯定是真的,但是今时不同往日,局势万变。
就是礼亲王又何曾能想到先帝顾琅会亲手对太子下杀手,顾琅的心太狠了,手也太毒了。
以现在的形势恐怕也容不得顾玦退。
张首辅突然问道:“礼亲王,你可见过太子殿下?他的身体怎么样?”
几个内阁大臣自先帝驾崩后,就再也没见过太子,关于太子的一些信息,都是间接听说的。
相比之下,礼亲王等宗室王亲们知道得还多一点,他去看过太子几次,也曾经与太医们接触过。
对此,礼亲王心里也不得不感慨顾玦行事大气,并没有阻碍他们与太医接触。
礼亲王深深地叹了口气:“不太好。”
“太医说了,怕是会影响太子的寿数。”
说到这句话时,礼亲王声音艰涩沙哑。毕竟他对太子是真的寄予厚望,何尝会料到会发展到今天这个局面。
礼亲王定了定神,才接着道:“太子伤了根本,以后不能操劳,需要长时间卧床静养。”
换句话说,现在的太子就跟搪瓷娃娃一样娇贵。
空气凝滞,似是凝结在了一起。
厅堂里的其他人面面相觑,心里多是游移不决,一会儿想先帝,一会儿想太子,一会儿又想顾玦。
坐在下首的张首辅垂眸喝了口茶,慢悠悠地放下了茶盅。
比起其他人,他的神情与动作间自有一股尘埃落定的沉稳。
“既如此,还有什么好考虑的呢?”张首辅淡淡地问道。
“”
“”
“”
众人皆是默然,神情各异,已经有人隐约猜到了张首辅的意思。
迎上礼亲王闪烁不定的眼眸,张首辅的眼神沉稳坚定,宛如屹立不倒的磐石,一派坦然地说道:“君弱而臣强,本就不是兴国之兆。”
自先帝驾崩后的这段日子,张首辅虽然没表态,但是一直在思考这半个月来发生的种种,也在谨慎地斟酌着大齐的未来。
有些事也不知道该说是天意弄人,还是命中注定。
顺王忍不住叹了口气:“若是那日我们能早些进养心殿”
他也只说到这里,就戛然而止。
顺王不止一次地想过,若是那日他们能再早一步冲进养心殿拦下先帝,太子安然无恙,那么太子就可以顺理成章地登基为帝。
太子身子康健,宸王以及他们这些为人臣者好生扶持太子这个新帝,以太子的仁厚定能容得下宸王,如此也算是一则君臣相得益彰的佳话。
礼部尚书杨玄善也看得出顺王在想什么,接口道:“现在说这些也没什么意思了。”
事实是,太子的身体被先帝亲手摧毁了。
张首辅接着道:“就算现在宸王肯用心辅佐太子,但来日呢?”
这个问题落下后,厅堂内又是一阵沉默。
礼亲王曲指轻轻叩响了茶几,垂眸想着张首辅说的这个问题。
来日,顾玦是该继续把持朝政,还是把权力交还给皇长孙?
但这么一来,就算顾玦依然无心权位,皇长孙顾元嘉能容得下一个掌权多年的摄政王吗?!
这是一个可以预见的隐患!
历史上,多的是为了亲政而诛杀摄政王的天子,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天子的无上权力是不容人觊觎、也不容分享的,所以这残酷的帝位之争永远是充满了杀戮与血腥的。
为了这个至高无上的位置,父子、夫妻、母子、兄弟、叔侄等等全都可以反目成仇。
这种类似的事在帝王家太常见了。
顺王想和稀泥,不愿轻易表态,坐在一旁麻木地喝着茶,而礼亲王的表情却是越来越坚毅。
他的右手猛然握成了拳头,也停止了叩动茶几的动作,轻声道:“以顾玦的性子,也不会允许自己把身家性命赌在一个小孩子的身上。”
礼亲王把语速放得很慢,语气很平静,也很冷静。
张首辅的几句提点让礼亲王忽然间犹如醍醐灌顶般,想明白了。
有些事是无法逃避的,终究还是要面对。
任何一个人都不是一成不变的,太子会变,皇长孙会变,顾玦也会变。
等到十几年后皇长孙长大成人,顾玦肯定会有自己的儿子,届时大齐需要面对的问题,就不仅仅是皇长孙容不得下顾玦,还要看顾玦父子怎么想,恐怕大齐会再次迎来一场腥风血雨。
变数太多了,未来也太难说了。
一切的源头就是太子,太子要是身体好,那么顾玦会远去北地,封个藩王,朝廷也就可以安稳了。
但现在,就不行了。
杨玄善也明白张首辅与礼亲王的意思,默默点头。
顺王继续保持沉默,他来也是想看看礼亲王到底是什么打算,反正他以礼亲王马首是瞻就是了。
众人无声地交换着眼神,屋子里静了下来,久久没有声音再响起。
这一日,张首辅等人在太阳落山前就陆陆续续地离开了礼亲王府,一部分人去联系宗室,另一部分去跟其他阁老们沟通,各司其职。
这是一个异常寂静的夜晚。
树欲静而风不止,这一晚,夜风呼啸不止,枝头的花朵花苞被吹落了不少,让人有种置身深秋的错觉。
次日一大早,以张首辅为首的六部阁老以及礼亲王为首的一干宗室王亲们一起进了宫,求见太子顾南谨。
每个人皆是面色凝重,今日会出现的这些人在某种程度上都已经达成了一致。
“参见太子殿下,太子妃!”
众人齐聚东宫,一个个神情肃然的对着顾南谨与太子妃躬身作揖。
时隔半个月,这还是张首辅等人第一次见顾南谨。
上一次在养心殿的正殿看到顾南谨时,就是他倒在血泊里生死不明的样子。
众人的第一感觉就是太子清瘦了,也苍白了,衣袍空荡荡地挂在身上。
他依旧高贵、儒雅,气质沉静;可又似乎变了,沉静之中多了一股恬淡,有种看破尘世的平静。
眼前这个太子熟悉而又陌生,再不复这个年纪有的生机勃勃。
想着太子身上发生的那些事,众臣心中愈发感慨,同时目光不由地瞥向了太子妃。
女子不可参政,太子议政,从前太子妃是从来不插手的,可今日太子妃却出现在这里,可见太子要说的事十有八九就是“那件事”了。
“平身。”顾南谨的声音温文一如从前,只是声音略显虚浮,中气不足。
他负手立于窗前,俊逸的面庞上神情庄严从容,平和如一池静水,徐徐道:“孤今天叫你们来,是因为国不可一日无君”
众人掀了掀眼皮,有人不动如山,也有人忍不住彼此交换起眼神。
他们已经做了决定,他们就是豁出去,也只能阻止太子登基。
哪怕将来史书上对他们今日的行为必然会有所诟病,甚至猜疑他们是否被宸王收买,为了大齐的将来,有些事也终究得有人去做。
当初他们犹豫不决,事情才会发展到这个地步,这一次,他们不能再踌躇了。
礼亲王定了定神,正想着要怎么劝,就听顾南谨语气平静地又道:“孤想请九皇叔登基。”
“”
“”
“”
霎时间,殿内所有的声音就像是在这一瞬离众人远去似的,周围像是极度的寂静,又像是喧嚣不已。
旭日的光辉透过窗户投在顾南谨的脸上,把他的脸分成了两部分,一半莹白如玉,一半讳莫如深,尤其是背光下的左眼在淡淡的阴影中尤其幽深,庄严、坚毅、冷静,而又超然。
众人皆是地望着他,一动不动,都被他刚刚的这番话震慑住了。
太子妃低眉顺眼地站在那里,纹丝不动,显然早就知道顾南谨要说这个了。
礼亲王与张首辅不由面面相觑,都在心中发出由衷的感叹声,太子不愧是他皇祖父仁宗皇帝教出来的一国储君,他心里是看得极为透彻的。
其他人也在暗暗地对视着,按照礼数,他们这个时候该劝太子三思。可此情此景,众人都有些说不出来,他们来之前,都没想到太子能有此觉悟。
顾南谨的神情很平静,仿佛他方才说的不是什么惊人之语,他放弃的也不是皇位,就好像这是一件再平常不过的事。
他继续说道:“我体弱身虚,无法处理国事,难当大任。”
从这一刻起,他从自称“孤”改为“我”,也是宣誓着他的决心。
“我这个太子无能,没能劝阻住父皇,才会闹到不可收拾的地步”
“而且,父皇之死也算与我有关,不孝之人也没有脸面继位。”
子不言父过,哪怕顾南谨也知道顾琅大错特错了,说起这件事也只能尽量的委婉,苦涩之意溢于言表。
沈千尘抬起头,凑过去近乎怜惜地他脸颊上亲了一下,一触及分,什么都没有说。
顾玦搂着她的纤腰,留恋地也在她脸上同样的位置吻了吻,然后下巴靠在她纤细的肩膀上,也没有说话。
沈千尘不会去劝顾玦什么。
她认识顾玦两世,最了解顾玦了。
她知道,他胸有沟壑,性情坚毅,所以,任何人、任何事都不会动摇他的意念。
但是,她更知道,他没法能眼睁睁地看着大齐逐渐走向衰败。
对于沈千尘来说,顾玦是最好的人。
无论他做什么事,她都支持他。
沈千尘上半身靠着他,慵懒地歪在他怀里,蹭蹭他的胸膛,像是软乎乎的长毛狮子猫。
阳光照在她光洁的额头上,她微笑时,凤眼上挑,眼神明亮有神,流光溢彩,宛如一朵倏然绽放的昙花,明**人。
这一刻,时间似是静止。
顾玦沉浸在她灿烂明媚的笑容中,无论发生了什么事,只要看着她的笑,似乎都不值一提了。
“先看看吧。”顾玦低声道,俯首又凑近她,越靠越近,漆黑幽深的瞳孔倒映出她的脸庞,静静地凝视着她。
他的眼中似乎藏有浩瀚无垠的夜空,沈千尘也看着他,舍不得移开目光,她喜欢他的眼睛,这双眼睛里总是写着守护、包容。
不知何时,这双眼睛中看向她时又比前世多了宠溺,以及——
火焰。
似有两簇火焰在瞳孔中熊熊燃烧,然后火焰燃到了她的身上。
她感觉到一个个细细碎碎的吻落在她的鬓边、脖颈边,她能清晰地听到彼此的心跳以及衣料窸窣摩擦的声音,她的耳根开始发烫。
耳鬓厮磨了一会儿,顾玦才放开了她,本来想带她一起去寿宁宫与殷太后一起用膳,不想刚走出桃林,就见惊风形容局促地来了。
“王爷,”惊风作揖禀道,“太子刚刚召见内阁阁老与王室宗亲们。”
太子的口谕在当天就传到了各府,宛如一石激起千层浪。
突如其来地收到太子的宣召,众人都是震惊不已,有人惊疑不定,有人犹豫,有人打算随波逐流,也有人忐忑不安,几个人干脆结伴去找礼亲王套话。
“礼亲王,你可得跟我透一个底,太子殿下这次宣召我们,到底是何用意?”礼部尚书杨玄善神色恳切地看着礼亲王,心神不定,脑子里已经想过各种可能性,越想越不安,简直坐立难安。
张首辅与顺王等人也是心下没底,同样目光灼灼地盯着礼亲王。
照理说,现在皇城都由顾玦把持,要是顾玦不许,太子的口谕也不可能传出宫来。
礼亲王:“”
礼亲王神色复杂,他也不知道太子的用意。
先帝已经过世,走得突然,也没留下遗旨,无论先帝在世时怎么不喜太子,照理说,今天都该由太子作为嗣皇帝继位,方是正统。
但偏偏现在的局势微妙,顾玦一力把持了朝政,所有人都以他马首是瞻。
本来,要是太子这次被先帝所伤,死了的话,或许也没这么多麻烦与纠结,偏偏太子活着。
其实,所有人的心里都有同一个疑问——
顾玦会由太子就这么顺顺利利地继位吗?
礼亲王以及其他人几乎不敢细想这个问题。
礼亲王揉了揉眉心的褶皱,摇头道:“我也不知道。”
礼亲王想起顾玦在逼宫前曾说过他要去北地,他知道当下顾玦说这句话时的心意肯定是真的,但是今时不同往日,局势万变。
就是礼亲王又何曾能想到先帝顾琅会亲手对太子下杀手,顾琅的心太狠了,手也太毒了。
以现在的形势恐怕也容不得顾玦退。
张首辅突然问道:“礼亲王,你可见过太子殿下?他的身体怎么样?”
几个内阁大臣自先帝驾崩后,就再也没见过太子,关于太子的一些信息,都是间接听说的。
相比之下,礼亲王等宗室王亲们知道得还多一点,他去看过太子几次,也曾经与太医们接触过。
对此,礼亲王心里也不得不感慨顾玦行事大气,并没有阻碍他们与太医接触。
礼亲王深深地叹了口气:“不太好。”
“太医说了,怕是会影响太子的寿数。”
说到这句话时,礼亲王声音艰涩沙哑。毕竟他对太子是真的寄予厚望,何尝会料到会发展到今天这个局面。
礼亲王定了定神,才接着道:“太子伤了根本,以后不能操劳,需要长时间卧床静养。”
换句话说,现在的太子就跟搪瓷娃娃一样娇贵。
空气凝滞,似是凝结在了一起。
厅堂里的其他人面面相觑,心里多是游移不决,一会儿想先帝,一会儿想太子,一会儿又想顾玦。
坐在下首的张首辅垂眸喝了口茶,慢悠悠地放下了茶盅。
比起其他人,他的神情与动作间自有一股尘埃落定的沉稳。
“既如此,还有什么好考虑的呢?”张首辅淡淡地问道。
“”
“”
“”
众人皆是默然,神情各异,已经有人隐约猜到了张首辅的意思。
迎上礼亲王闪烁不定的眼眸,张首辅的眼神沉稳坚定,宛如屹立不倒的磐石,一派坦然地说道:“君弱而臣强,本就不是兴国之兆。”
自先帝驾崩后的这段日子,张首辅虽然没表态,但是一直在思考这半个月来发生的种种,也在谨慎地斟酌着大齐的未来。
有些事也不知道该说是天意弄人,还是命中注定。
顺王忍不住叹了口气:“若是那日我们能早些进养心殿”
他也只说到这里,就戛然而止。
顺王不止一次地想过,若是那日他们能再早一步冲进养心殿拦下先帝,太子安然无恙,那么太子就可以顺理成章地登基为帝。
太子身子康健,宸王以及他们这些为人臣者好生扶持太子这个新帝,以太子的仁厚定能容得下宸王,如此也算是一则君臣相得益彰的佳话。
礼部尚书杨玄善也看得出顺王在想什么,接口道:“现在说这些也没什么意思了。”
事实是,太子的身体被先帝亲手摧毁了。
张首辅接着道:“就算现在宸王肯用心辅佐太子,但来日呢?”
这个问题落下后,厅堂内又是一阵沉默。
礼亲王曲指轻轻叩响了茶几,垂眸想着张首辅说的这个问题。
来日,顾玦是该继续把持朝政,还是把权力交还给皇长孙?
但这么一来,就算顾玦依然无心权位,皇长孙顾元嘉能容得下一个掌权多年的摄政王吗?!
这是一个可以预见的隐患!
历史上,多的是为了亲政而诛杀摄政王的天子,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天子的无上权力是不容人觊觎、也不容分享的,所以这残酷的帝位之争永远是充满了杀戮与血腥的。
为了这个至高无上的位置,父子、夫妻、母子、兄弟、叔侄等等全都可以反目成仇。
这种类似的事在帝王家太常见了。
顺王想和稀泥,不愿轻易表态,坐在一旁麻木地喝着茶,而礼亲王的表情却是越来越坚毅。
他的右手猛然握成了拳头,也停止了叩动茶几的动作,轻声道:“以顾玦的性子,也不会允许自己把身家性命赌在一个小孩子的身上。”
礼亲王把语速放得很慢,语气很平静,也很冷静。
张首辅的几句提点让礼亲王忽然间犹如醍醐灌顶般,想明白了。
有些事是无法逃避的,终究还是要面对。
任何一个人都不是一成不变的,太子会变,皇长孙会变,顾玦也会变。
等到十几年后皇长孙长大成人,顾玦肯定会有自己的儿子,届时大齐需要面对的问题,就不仅仅是皇长孙容不得下顾玦,还要看顾玦父子怎么想,恐怕大齐会再次迎来一场腥风血雨。
变数太多了,未来也太难说了。
一切的源头就是太子,太子要是身体好,那么顾玦会远去北地,封个藩王,朝廷也就可以安稳了。
但现在,就不行了。
杨玄善也明白张首辅与礼亲王的意思,默默点头。
顺王继续保持沉默,他来也是想看看礼亲王到底是什么打算,反正他以礼亲王马首是瞻就是了。
众人无声地交换着眼神,屋子里静了下来,久久没有声音再响起。
这一日,张首辅等人在太阳落山前就陆陆续续地离开了礼亲王府,一部分人去联系宗室,另一部分去跟其他阁老们沟通,各司其职。
这是一个异常寂静的夜晚。
树欲静而风不止,这一晚,夜风呼啸不止,枝头的花朵花苞被吹落了不少,让人有种置身深秋的错觉。
次日一大早,以张首辅为首的六部阁老以及礼亲王为首的一干宗室王亲们一起进了宫,求见太子顾南谨。
每个人皆是面色凝重,今日会出现的这些人在某种程度上都已经达成了一致。
“参见太子殿下,太子妃!”
众人齐聚东宫,一个个神情肃然的对着顾南谨与太子妃躬身作揖。
时隔半个月,这还是张首辅等人第一次见顾南谨。
上一次在养心殿的正殿看到顾南谨时,就是他倒在血泊里生死不明的样子。
众人的第一感觉就是太子清瘦了,也苍白了,衣袍空荡荡地挂在身上。
他依旧高贵、儒雅,气质沉静;可又似乎变了,沉静之中多了一股恬淡,有种看破尘世的平静。
眼前这个太子熟悉而又陌生,再不复这个年纪有的生机勃勃。
想着太子身上发生的那些事,众臣心中愈发感慨,同时目光不由地瞥向了太子妃。
女子不可参政,太子议政,从前太子妃是从来不插手的,可今日太子妃却出现在这里,可见太子要说的事十有八九就是“那件事”了。
“平身。”顾南谨的声音温文一如从前,只是声音略显虚浮,中气不足。
他负手立于窗前,俊逸的面庞上神情庄严从容,平和如一池静水,徐徐道:“孤今天叫你们来,是因为国不可一日无君”
众人掀了掀眼皮,有人不动如山,也有人忍不住彼此交换起眼神。
他们已经做了决定,他们就是豁出去,也只能阻止太子登基。
哪怕将来史书上对他们今日的行为必然会有所诟病,甚至猜疑他们是否被宸王收买,为了大齐的将来,有些事也终究得有人去做。
当初他们犹豫不决,事情才会发展到这个地步,这一次,他们不能再踌躇了。
礼亲王定了定神,正想着要怎么劝,就听顾南谨语气平静地又道:“孤想请九皇叔登基。”
“”
“”
“”
霎时间,殿内所有的声音就像是在这一瞬离众人远去似的,周围像是极度的寂静,又像是喧嚣不已。
旭日的光辉透过窗户投在顾南谨的脸上,把他的脸分成了两部分,一半莹白如玉,一半讳莫如深,尤其是背光下的左眼在淡淡的阴影中尤其幽深,庄严、坚毅、冷静,而又超然。
众人皆是地望着他,一动不动,都被他刚刚的这番话震慑住了。
太子妃低眉顺眼地站在那里,纹丝不动,显然早就知道顾南谨要说这个了。
礼亲王与张首辅不由面面相觑,都在心中发出由衷的感叹声,太子不愧是他皇祖父仁宗皇帝教出来的一国储君,他心里是看得极为透彻的。
其他人也在暗暗地对视着,按照礼数,他们这个时候该劝太子三思。可此情此景,众人都有些说不出来,他们来之前,都没想到太子能有此觉悟。
顾南谨的神情很平静,仿佛他方才说的不是什么惊人之语,他放弃的也不是皇位,就好像这是一件再平常不过的事。
他继续说道:“我体弱身虚,无法处理国事,难当大任。”
从这一刻起,他从自称“孤”改为“我”,也是宣誓着他的决心。
“我这个太子无能,没能劝阻住父皇,才会闹到不可收拾的地步”
“而且,父皇之死也算与我有关,不孝之人也没有脸面继位。”
子不言父过,哪怕顾南谨也知道顾琅大错特错了,说起这件事也只能尽量的委婉,苦涩之意溢于言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