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1.9.2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逆鳞、银狐、续南明、盛唐风华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xbiquge.to】,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三姐, 姐夫,国库券好啊。别不要啊, 这样,你们帮我跟你们同事换国库券, 有多少要多少,等价换。你们要是相信我的话,就多存着点儿国库券,这东西比银行存款利率高多啦。”明子自己不够什么金融投资,但是她对后世的一些新闻报道还是有印象的。有一个卖茶叶蛋的老太太,大家伙都拿国库券当废纸,跟她换茶叶蛋吃的新闻当时可是很火的, 老太太后来换了好多好多钱呢, 具体的明子记不得,只记得有几十上百倍的利,当时多少人后悔没有投资国库券的。
“明子,你真要换啊?能保准吗?”三姐还是将信将疑, 其实国库券已经发行了好几年了, 只是人们普能都不认,现在才开始摊派的。如今人们还都把这个当是国家在打白条儿呢。
“我的傻姐姐呀,这是国家信用,比真金都真,还保准吗?国家不倒,这东西就黄不了。放心好了。我还愁收不到呢!你俩要是紧张,我先支援你俩啊, 可千万别把国库券卖掉了。”明子交代三姐,她之前买的那些房子,都已经收租了,现在一年也不少,明子记得当初大哥说的话,把钱分成七份存上了,没公开,这不正好能用上嘛。现在那钱也不少了,特别是市上那些铺面的租金,那是一天一个价儿,到年底,又得涨了。
“行,等我上班的时候,就帮你收,现在半价收都有人卖,也别等价了,省点儿是点儿,我俩不用你操心,紧巴点儿也能过,你那钱好好存着过日子吧。”三姐一边儿说,一边跟明子打眼色。
明子看三眼一个劲儿给她打眼色,开始还没明白啥意思,看她看向顾向北的方向,才明白过来,三姐这是怕她把钱都用到娘家人身上,顾向北不乐意吧?哎呀,三姐这情商有进步啊。
“三姐,你想多啦。要是我跟你借点儿钱,难道三姐夫还能不同意啊?”明子笑得不行。
“那到是不能。”三姐也笑了,这点信心她还是有的,三姐夫对关家,百分之百的实心实意,几兄妹真要说借钱急用,别说他有没有了,出去借他也会帮忙的。
“那不就得了。”
“明子,你要是真想收国库券的话,我回去跟我家大哥说说,他也能帮你收。”大姐夫的大哥是他们村小的校长,他说这话还是有底气的。
“好啊,谢谢姐夫。”明子是来者不拒,多多益善。
“谢什么呀,你要是能多收点儿,我大哥谢你还来不及呢。他现在月月被学校的老师骂,自己那工资都跟学校老师换成国库券了,一分钱拿不回来,家里要不是还有点儿地,饭都吃不上了。”大姐夫说起来也是感慨,这老师们都不愿意要国库券,领导可不就得挨骂嘛。
顾向北在明子家待了两天,明子又陪他回冷家屯看顾五老爷子,老爷子身体倍儿棒儿,挑水种地都还跟年轻人一样干呢,家里孙子都结婚快有小孩儿了,儿孙们没有不孝顺的,抢着给他跟老伴儿养老,老两口一家都没去,就两人守着两间老房子过呢。说是自在,不受拘束,什么时候干不动了,或是两个人有一个先走了,什么时候再上儿子家养老去。
明子觉得老两口想的也对,跟谁过都不如自己过自在。
顾向北带着明子回来,老两口特别高兴,不住口的跟顾向北夸明子,说过年他没回来的时候,明子给家里买的那些个东西,还有给他们两老买的衣服啥的。说比顾向北在家的时候,想的都周到。直说顾向北有福气。明子那么厚的脸皮都被夸得有点儿不好意思了。
“咱啥时候办喜事儿啊?”顾奶奶拉着明子的手不松开,看不够她似的。
“奶奶,小顾才上班,工作还没稳定呢,不着急,不着急。”明子跟顾奶奶解释。
“咋不着急,小顾都二十五了,小玲子二十五的时候,孩子都三四岁了。”顾奶奶说的小玲子叫冷凤玲,是她大儿子家的大闺女。
“奶,我们的情况跟玲子不一样的。”顾向北也解释。他是直接称呼老两口爷爷奶奶的。
“就是。孩子们自己指定能安排明白,你别跟着掺和。”顾老爷子在边儿插话,刚说了老太太,回头自己又问上了,“小顾啊,你这当兵总不着家,那将来结婚了,也这么各过各的?我听屯子里你三婶子说,她娘家侄子也在外面当兵,不回来了,娶了媳妇儿一直在家里,两口子过得跟牛郎织女似的,一年就能见一回。结婚都五六年了,连个孩子还没有呢。”
“爷,部队里有规定,到了一定的职位就给分房子的,有家属院的。不耽误,您放心吧。”顾向北看了明子一眼,可能是想到发三婶子那位可怜的娘家侄儿,两人眼里都带着笑。
“那你可好好干,争取早点提干,早点能分上房子,早点儿结婚,你也老大不小的了。”到了某一个年龄段之后,长辈们最关心的永远都是结婚生子的话题。
顾家的几个叔叔婶婶和家里的儿子媳妇们知道顾向北回来了,很快都聚到了老爷子家,婶子们带着儿媳妇就在厨房里忙活开了,这家抓来一只鸡,那家摘来一筐菜的。明子到厨房帮忙,婶子们说她城里人哪会干这些,不让她干,明子在自家的时候跟大嫂不客气,在顾家可不能那样儿,就在厨房帮着摘菜,一边儿跟婶子们和嫂子们唠磕,唠一唠家常。
晚过晚饭,顾向北骑着顾家大哥的摩托车把明子送回了高官屯,他自己又回去了,他得在家里住上两天呢。住都不住,到家就走,那成什么了,又不是客人。
明子刚回来的时候,就跟爷爷还有爹娘说了,她的新房子装修完了,走的时候,要带着他们一起,进城里去住些日子。
爷爷可高兴了,这几天就一直在收拾行李呢,大嫂把他应季的衣服都给找出来了,装在一个手提包里,他天天得把那几件衣服拿出来看一遍,然后再问大嫂一遍,落没落下啥。真跟小孩儿一样一样的了。
爹娘要带着小舒儿一起的。不过东西不多,就带了两身儿换洗的衣服。
走的时候,加上顾向北,五个大人一个孩子,小车都坐不下,大哥特意从县里求了一辆小面包车回来,送了一趟。
明子娘身体不好,上到二楼就上不动了,还是大哥给背上去的。爷爷倒还好,上四楼,大气儿都没喘,七十九了,这体格儿,杠杠地。
一进了屋儿,爷爷的脚就没地方放了,明子给换了拖鞋,走路都可别扭了,坐到沙发上就不动了,一边儿感慨着,赶上皇宫了。明子爹也不正在,说是在这屋里待着,不得劲儿,手不是手脚不脚的。明子娘就训他,说他有福不会享。
老太太可挺自在的,换上鞋先各个屋看了一遍,等看到主卧那大双人床的时候,一看就看出来明子跟顾向北没分床了,瞪了明子一眼,到底没说什么,明子就呵呵笑着打马虎眼,顾向北却很不好意思。
三室,其中一个室明子做成了书房,不过书房里也放着个单人床,爷爷就住书房了。正好够住。
顾向北回到家就下楼买菜,张罗着做饭,明子和明子娘在厨房给他打下手,摘菜洗菜啥的。做饭的事儿,一时是帮不上忙了,那煤气灶明子娘说看着就吓人,不敢用。不过却相中的电饭锅,说那东西不错,省事儿,方便,跟明子说,让明子给大嫂也买一个,等他们回去的时候带上。
明子第二天就去买了电饭锅回来,买了个大的,家里人口多,买小的不够用。顾向北还有几天的假期,明子就一直没回去上班,跟顾向北一起,天天带着三个老人和小舒儿一起逛逛公园啊,景点什么的。明子娘上楼上不动,都是顾向北背着上的。
期间,还带着三个老人到医院去做了体检,给明子娘重点做了检查。
三天之后,结果出来了,爷爷跟明子爹啥毛病都没有,健康得很。明子娘的肝硬化很严得了,要特别注意了。开了不少的病回家。
待了一周,爷爷跟明子爹说啥也不待了,说是太不习惯了,上厕所都不习惯。吐口痰得找半天纸。天天出个门儿哪哪找不着,跟关小号儿似的。顾向北在家的时候还行,还能带着他们出去走一走,等顾向北一走,明子也不能上班,一上班,他们在家饭都吃不上。这待的这个憋屈劲儿的。
到底追着明子给大哥打电话,让来接。
大哥带着车来接,明子就说,让明子娘再多待一阵子,明子娘很宅,在高官屯的时候就很少出门,所以在哪里其实都差不多,在家里天天看看电视啥的也不无聊。明子娘有点儿心动,一想明子一上班家里就剩下她自己也没意思,就算了。
三位老人在城里待不下,这也给大哥出了个难题,本来他都已经要在县城里投楼了,寻思着为了孩子将来的教育,搬到县里去住。现在这种情况,只能再缓一缓了。
“三姐, 姐夫,国库券好啊。别不要啊, 这样,你们帮我跟你们同事换国库券, 有多少要多少,等价换。你们要是相信我的话,就多存着点儿国库券,这东西比银行存款利率高多啦。”明子自己不够什么金融投资,但是她对后世的一些新闻报道还是有印象的。有一个卖茶叶蛋的老太太,大家伙都拿国库券当废纸,跟她换茶叶蛋吃的新闻当时可是很火的, 老太太后来换了好多好多钱呢, 具体的明子记不得,只记得有几十上百倍的利,当时多少人后悔没有投资国库券的。
“明子,你真要换啊?能保准吗?”三姐还是将信将疑, 其实国库券已经发行了好几年了, 只是人们普能都不认,现在才开始摊派的。如今人们还都把这个当是国家在打白条儿呢。
“我的傻姐姐呀,这是国家信用,比真金都真,还保准吗?国家不倒,这东西就黄不了。放心好了。我还愁收不到呢!你俩要是紧张,我先支援你俩啊, 可千万别把国库券卖掉了。”明子交代三姐,她之前买的那些房子,都已经收租了,现在一年也不少,明子记得当初大哥说的话,把钱分成七份存上了,没公开,这不正好能用上嘛。现在那钱也不少了,特别是市上那些铺面的租金,那是一天一个价儿,到年底,又得涨了。
“行,等我上班的时候,就帮你收,现在半价收都有人卖,也别等价了,省点儿是点儿,我俩不用你操心,紧巴点儿也能过,你那钱好好存着过日子吧。”三姐一边儿说,一边跟明子打眼色。
明子看三眼一个劲儿给她打眼色,开始还没明白啥意思,看她看向顾向北的方向,才明白过来,三姐这是怕她把钱都用到娘家人身上,顾向北不乐意吧?哎呀,三姐这情商有进步啊。
“三姐,你想多啦。要是我跟你借点儿钱,难道三姐夫还能不同意啊?”明子笑得不行。
“那到是不能。”三姐也笑了,这点信心她还是有的,三姐夫对关家,百分之百的实心实意,几兄妹真要说借钱急用,别说他有没有了,出去借他也会帮忙的。
“那不就得了。”
“明子,你要是真想收国库券的话,我回去跟我家大哥说说,他也能帮你收。”大姐夫的大哥是他们村小的校长,他说这话还是有底气的。
“好啊,谢谢姐夫。”明子是来者不拒,多多益善。
“谢什么呀,你要是能多收点儿,我大哥谢你还来不及呢。他现在月月被学校的老师骂,自己那工资都跟学校老师换成国库券了,一分钱拿不回来,家里要不是还有点儿地,饭都吃不上了。”大姐夫说起来也是感慨,这老师们都不愿意要国库券,领导可不就得挨骂嘛。
顾向北在明子家待了两天,明子又陪他回冷家屯看顾五老爷子,老爷子身体倍儿棒儿,挑水种地都还跟年轻人一样干呢,家里孙子都结婚快有小孩儿了,儿孙们没有不孝顺的,抢着给他跟老伴儿养老,老两口一家都没去,就两人守着两间老房子过呢。说是自在,不受拘束,什么时候干不动了,或是两个人有一个先走了,什么时候再上儿子家养老去。
明子觉得老两口想的也对,跟谁过都不如自己过自在。
顾向北带着明子回来,老两口特别高兴,不住口的跟顾向北夸明子,说过年他没回来的时候,明子给家里买的那些个东西,还有给他们两老买的衣服啥的。说比顾向北在家的时候,想的都周到。直说顾向北有福气。明子那么厚的脸皮都被夸得有点儿不好意思了。
“咱啥时候办喜事儿啊?”顾奶奶拉着明子的手不松开,看不够她似的。
“奶奶,小顾才上班,工作还没稳定呢,不着急,不着急。”明子跟顾奶奶解释。
“咋不着急,小顾都二十五了,小玲子二十五的时候,孩子都三四岁了。”顾奶奶说的小玲子叫冷凤玲,是她大儿子家的大闺女。
“奶,我们的情况跟玲子不一样的。”顾向北也解释。他是直接称呼老两口爷爷奶奶的。
“就是。孩子们自己指定能安排明白,你别跟着掺和。”顾老爷子在边儿插话,刚说了老太太,回头自己又问上了,“小顾啊,你这当兵总不着家,那将来结婚了,也这么各过各的?我听屯子里你三婶子说,她娘家侄子也在外面当兵,不回来了,娶了媳妇儿一直在家里,两口子过得跟牛郎织女似的,一年就能见一回。结婚都五六年了,连个孩子还没有呢。”
“爷,部队里有规定,到了一定的职位就给分房子的,有家属院的。不耽误,您放心吧。”顾向北看了明子一眼,可能是想到发三婶子那位可怜的娘家侄儿,两人眼里都带着笑。
“那你可好好干,争取早点提干,早点能分上房子,早点儿结婚,你也老大不小的了。”到了某一个年龄段之后,长辈们最关心的永远都是结婚生子的话题。
顾家的几个叔叔婶婶和家里的儿子媳妇们知道顾向北回来了,很快都聚到了老爷子家,婶子们带着儿媳妇就在厨房里忙活开了,这家抓来一只鸡,那家摘来一筐菜的。明子到厨房帮忙,婶子们说她城里人哪会干这些,不让她干,明子在自家的时候跟大嫂不客气,在顾家可不能那样儿,就在厨房帮着摘菜,一边儿跟婶子们和嫂子们唠磕,唠一唠家常。
晚过晚饭,顾向北骑着顾家大哥的摩托车把明子送回了高官屯,他自己又回去了,他得在家里住上两天呢。住都不住,到家就走,那成什么了,又不是客人。
明子刚回来的时候,就跟爷爷还有爹娘说了,她的新房子装修完了,走的时候,要带着他们一起,进城里去住些日子。
爷爷可高兴了,这几天就一直在收拾行李呢,大嫂把他应季的衣服都给找出来了,装在一个手提包里,他天天得把那几件衣服拿出来看一遍,然后再问大嫂一遍,落没落下啥。真跟小孩儿一样一样的了。
爹娘要带着小舒儿一起的。不过东西不多,就带了两身儿换洗的衣服。
走的时候,加上顾向北,五个大人一个孩子,小车都坐不下,大哥特意从县里求了一辆小面包车回来,送了一趟。
明子娘身体不好,上到二楼就上不动了,还是大哥给背上去的。爷爷倒还好,上四楼,大气儿都没喘,七十九了,这体格儿,杠杠地。
一进了屋儿,爷爷的脚就没地方放了,明子给换了拖鞋,走路都可别扭了,坐到沙发上就不动了,一边儿感慨着,赶上皇宫了。明子爹也不正在,说是在这屋里待着,不得劲儿,手不是手脚不脚的。明子娘就训他,说他有福不会享。
老太太可挺自在的,换上鞋先各个屋看了一遍,等看到主卧那大双人床的时候,一看就看出来明子跟顾向北没分床了,瞪了明子一眼,到底没说什么,明子就呵呵笑着打马虎眼,顾向北却很不好意思。
三室,其中一个室明子做成了书房,不过书房里也放着个单人床,爷爷就住书房了。正好够住。
顾向北回到家就下楼买菜,张罗着做饭,明子和明子娘在厨房给他打下手,摘菜洗菜啥的。做饭的事儿,一时是帮不上忙了,那煤气灶明子娘说看着就吓人,不敢用。不过却相中的电饭锅,说那东西不错,省事儿,方便,跟明子说,让明子给大嫂也买一个,等他们回去的时候带上。
明子第二天就去买了电饭锅回来,买了个大的,家里人口多,买小的不够用。顾向北还有几天的假期,明子就一直没回去上班,跟顾向北一起,天天带着三个老人和小舒儿一起逛逛公园啊,景点什么的。明子娘上楼上不动,都是顾向北背着上的。
期间,还带着三个老人到医院去做了体检,给明子娘重点做了检查。
三天之后,结果出来了,爷爷跟明子爹啥毛病都没有,健康得很。明子娘的肝硬化很严得了,要特别注意了。开了不少的病回家。
待了一周,爷爷跟明子爹说啥也不待了,说是太不习惯了,上厕所都不习惯。吐口痰得找半天纸。天天出个门儿哪哪找不着,跟关小号儿似的。顾向北在家的时候还行,还能带着他们出去走一走,等顾向北一走,明子也不能上班,一上班,他们在家饭都吃不上。这待的这个憋屈劲儿的。
到底追着明子给大哥打电话,让来接。
大哥带着车来接,明子就说,让明子娘再多待一阵子,明子娘很宅,在高官屯的时候就很少出门,所以在哪里其实都差不多,在家里天天看看电视啥的也不无聊。明子娘有点儿心动,一想明子一上班家里就剩下她自己也没意思,就算了。
三位老人在城里待不下,这也给大哥出了个难题,本来他都已经要在县城里投楼了,寻思着为了孩子将来的教育,搬到县里去住。现在这种情况,只能再缓一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