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春回大地
推荐阅读:明克街13号、弃宇宙、渡劫之王、第九特区、三寸人间、大符篆师、仙宫、大侠萧金衍、英雄联盟:我的时代、问道章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xbiquge.to】,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一场一场雨下下来,大旱彻底缓解,满安丘的井里都溢出了水。
知县李帆以盐易米在全县推广开来,连带着青州其余几县也都纷纷效法,百姓称赞李知县,连巡抚巡按都前来安丘,专程夸奖了李帆,准备上书朝廷,让其余大旱地方,也能以此法自救。
李知县立时声名鹊起,他也坦言是受到本地一小儿启发,这事不用高矮生说,齐鲁大地上有的是说书人,开始他们的演绎。
李帆又嘉奖了启发他的人一次,只是他不晓得是崔稚,仍旧以为是魏铭。他让苗先生前来绿亭村,赠了魏铭一套文房四宝,一套启蒙书籍。
崔稚翻了翻这套启蒙书,似《三字经》、《千字文》这种常见的,就不说了,还有一本《龙文鞭影》,魏铭告诉她,这书主要是讲一些人物典故,多是二十四史中的人物。
“李知县这是盼你成龙啊!他是不知道,你本来就是龙!”崔稚翘着二郎腿道。
魏铭着实怔了一下,见她嬉笑态度,还不自知,严肃道:“这样的话,再不要乱说。”
崔稚这才意识到,触了封建君主的逆鳞了,赶忙捂了嘴,半晌才道:“我一定注意,不给你惹事。”
她缩着脑袋的小样,也是好笑的紧,魏铭想绷着脸吓唬吓唬她,都绷不下去了。
“罢了。”他道,将书收了放到了崔稚床边。
“咦?你不要?”崔稚问了一句,又想了起来,“对哦,你不需要。”
魏铭伸手点了点书,笑看她一眼,“你需要。”
他转身走了,崔稚在他背后朝她挤眉弄眼。
苗品过来送东西给魏铭的时候,当然要看望一下“高矮生”。他只当崔稚讲书讲的这么好,还以为她也上过学,启过蒙,甚至还偷偷问她,父祖可是抄没流放的官员。
也只有官宦之家,才能把六七岁的女孩教得这般口齿伶俐、出口成章。
他高看崔稚一眼,同崔稚说话自然不一般,拿出夫子本事引经据典地说话,差点把崔稚说懵了,要不是魏铭救场,崔稚就要露馅了。
她哪里知道那许多典故,大路边的说说也就罢了,苗先生给她玩深层次的,她当然要趴了,她满脑子只有段子和现代梗!
崔稚抱起那本《龙文鞭影》翻看,嘴里喊着小乙,“小乙呀,要不要和姐姐一起识字呀?”
小乙才不到三岁,识什么字,玩才是要紧呀!哪里似她,芯子里二十好几的人了,繁体字一半都认不清!
小乙大声回答:“不要!”
屋里的崔稚长长叹了口气,又求她:“要么!要么!”
“不要!”
院子里,树荫下,魏铭笑出了声。
*
朝廷下发赈灾粮,县里能以盐易米,人们又趁着夏秋几月风调雨顺,抢种了晚高粱。
永平十年的山东大地,百姓比以往灾害饥荒年份,都过得从容许多。
魏家的房子翻新,把一侧的菜地也括了进去,院子一下宽敞了起来。魏铭和崔稚亲自敲定了格局,竟盖出一座小小三进院。
进门前院一间房,留给魏铭,他说到底是个成年男人,再与三个女眷混居实在不合适。
原本菜园子和部分院子合在一起,与前院拉了一道墙侧分两边,开了月亮门和花窗,里间正房一间,田氏带着小乙住,东厢房一间,崔稚住。前院和内院后边,留出一道退步,长长地建了一间灶房,开了后门,又在灶房旁边挖了个两尺见方水塘,等着有鱼苗,便养几条鱼进去。
魏铭讲究实用,崔稚强调美观,田氏注重生活,小乙要玩。
外院花窗下,留了个种石榴树的地方,石榴树下还挖了一小片花圃;内院花窗下,崔稚请温家人做了一个小秋千,小秋千旁放了一块大石,正是伤了她脚的那一块,从地里挖出来一看,竟刻着五个大字——泰山石敢当;田氏在院子空地开了小片菜园种了蒜和葱;小乙满院子乱窜,小步子迈得又稳又快,咯咯地留下一串小母鸡笑。
小院冬日里还平平无奇,村人来看稀罕景的,都道也就那样。
待到永平十一年二月,春回大地,草长莺飞,魏家小院一下子成了女大十八变的小姑娘,俊俏起来。
苗先生第二次来时大吃一惊,“请了谁人造的园?当真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这次苗先生来魏家,是李知县又想起了治下这位堪称神通的小儿,特特让苗先生来,劝魏铭前去县社学读书。或许李知县从魏铭身上看到了自己的童年,总是惦记着魏铭能走向正途。
“县社学虽然离家远,但先生教的好,同窗也都学的好,你去县里总比自己在家苦读来得快。”苗先生道,“县尊已经在着手恢复安丘社学了,但是两年饥荒亏空的厉害,进学的少,教书的也少,现在多少人想进县社学,你可抓紧些,好生读个两三年,考个秀才出身,拿了廪膳生的名额,家里体面又轻省,多好。”
苗先生还以为他不愿意,魏铭连道先生放心,“学生正准备往礼房报名县试,只是本县在学的廪生尚未觅到。”
一人若想考得秀才身份,需要经过县试、府试、道试三道童子试,才能得生员,也就是秀才出身。
县试三年两次,一般就在二月,由本县知县做考官。
李知县已经在一月出示了试期,今岁县试为二月廿四,考生要提前到县衙礼房报名,本人情况与祖辈三代都要写明不说,还要寻本县在学廪生作保,保证考生本人不会出现冒籍、顶替等状况。
原本魏铭还担心自己身在孝中,虽然只是童试,但细究起来也是违规。没想到因为饥荒灾年的原因,能获考试之资的人甚少,各地都明里暗里鼓励考试,毕竟童子试不是乡试那等大试,考也无妨。
魏铭上一世已经为父母守制满三载,今生祭拜了考妣,安心应试。
至于在学廪生,魏铭本想通过温传寻这么一人,但现有苗先生在此,他就不需要绕这么一大圈了,直接让苗先生替他寻,岂不便利?
苗先生倒没在意这个,讶然问,“你才读社学两年,就要去应县试?”说着,又想到魏铭不是一般孩童,“看来你有把握了,有几成?”
魏铭笑笑,谦虚道:“六七成吧。”
他这么谦虚,苗先生一点没听出来,“今岁进学人少,若有六七成把握,多半是成了的!你真行?”
言罢,又觉得还是多给孩子些激励的好,遂拍了拍魏铭的肩,“没事,成与不成,多历练一回总是好的,你才十一岁,有的是机会!”
一场一场雨下下来,大旱彻底缓解,满安丘的井里都溢出了水。
知县李帆以盐易米在全县推广开来,连带着青州其余几县也都纷纷效法,百姓称赞李知县,连巡抚巡按都前来安丘,专程夸奖了李帆,准备上书朝廷,让其余大旱地方,也能以此法自救。
李知县立时声名鹊起,他也坦言是受到本地一小儿启发,这事不用高矮生说,齐鲁大地上有的是说书人,开始他们的演绎。
李帆又嘉奖了启发他的人一次,只是他不晓得是崔稚,仍旧以为是魏铭。他让苗先生前来绿亭村,赠了魏铭一套文房四宝,一套启蒙书籍。
崔稚翻了翻这套启蒙书,似《三字经》、《千字文》这种常见的,就不说了,还有一本《龙文鞭影》,魏铭告诉她,这书主要是讲一些人物典故,多是二十四史中的人物。
“李知县这是盼你成龙啊!他是不知道,你本来就是龙!”崔稚翘着二郎腿道。
魏铭着实怔了一下,见她嬉笑态度,还不自知,严肃道:“这样的话,再不要乱说。”
崔稚这才意识到,触了封建君主的逆鳞了,赶忙捂了嘴,半晌才道:“我一定注意,不给你惹事。”
她缩着脑袋的小样,也是好笑的紧,魏铭想绷着脸吓唬吓唬她,都绷不下去了。
“罢了。”他道,将书收了放到了崔稚床边。
“咦?你不要?”崔稚问了一句,又想了起来,“对哦,你不需要。”
魏铭伸手点了点书,笑看她一眼,“你需要。”
他转身走了,崔稚在他背后朝她挤眉弄眼。
苗品过来送东西给魏铭的时候,当然要看望一下“高矮生”。他只当崔稚讲书讲的这么好,还以为她也上过学,启过蒙,甚至还偷偷问她,父祖可是抄没流放的官员。
也只有官宦之家,才能把六七岁的女孩教得这般口齿伶俐、出口成章。
他高看崔稚一眼,同崔稚说话自然不一般,拿出夫子本事引经据典地说话,差点把崔稚说懵了,要不是魏铭救场,崔稚就要露馅了。
她哪里知道那许多典故,大路边的说说也就罢了,苗先生给她玩深层次的,她当然要趴了,她满脑子只有段子和现代梗!
崔稚抱起那本《龙文鞭影》翻看,嘴里喊着小乙,“小乙呀,要不要和姐姐一起识字呀?”
小乙才不到三岁,识什么字,玩才是要紧呀!哪里似她,芯子里二十好几的人了,繁体字一半都认不清!
小乙大声回答:“不要!”
屋里的崔稚长长叹了口气,又求她:“要么!要么!”
“不要!”
院子里,树荫下,魏铭笑出了声。
*
朝廷下发赈灾粮,县里能以盐易米,人们又趁着夏秋几月风调雨顺,抢种了晚高粱。
永平十年的山东大地,百姓比以往灾害饥荒年份,都过得从容许多。
魏家的房子翻新,把一侧的菜地也括了进去,院子一下宽敞了起来。魏铭和崔稚亲自敲定了格局,竟盖出一座小小三进院。
进门前院一间房,留给魏铭,他说到底是个成年男人,再与三个女眷混居实在不合适。
原本菜园子和部分院子合在一起,与前院拉了一道墙侧分两边,开了月亮门和花窗,里间正房一间,田氏带着小乙住,东厢房一间,崔稚住。前院和内院后边,留出一道退步,长长地建了一间灶房,开了后门,又在灶房旁边挖了个两尺见方水塘,等着有鱼苗,便养几条鱼进去。
魏铭讲究实用,崔稚强调美观,田氏注重生活,小乙要玩。
外院花窗下,留了个种石榴树的地方,石榴树下还挖了一小片花圃;内院花窗下,崔稚请温家人做了一个小秋千,小秋千旁放了一块大石,正是伤了她脚的那一块,从地里挖出来一看,竟刻着五个大字——泰山石敢当;田氏在院子空地开了小片菜园种了蒜和葱;小乙满院子乱窜,小步子迈得又稳又快,咯咯地留下一串小母鸡笑。
小院冬日里还平平无奇,村人来看稀罕景的,都道也就那样。
待到永平十一年二月,春回大地,草长莺飞,魏家小院一下子成了女大十八变的小姑娘,俊俏起来。
苗先生第二次来时大吃一惊,“请了谁人造的园?当真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这次苗先生来魏家,是李知县又想起了治下这位堪称神通的小儿,特特让苗先生来,劝魏铭前去县社学读书。或许李知县从魏铭身上看到了自己的童年,总是惦记着魏铭能走向正途。
“县社学虽然离家远,但先生教的好,同窗也都学的好,你去县里总比自己在家苦读来得快。”苗先生道,“县尊已经在着手恢复安丘社学了,但是两年饥荒亏空的厉害,进学的少,教书的也少,现在多少人想进县社学,你可抓紧些,好生读个两三年,考个秀才出身,拿了廪膳生的名额,家里体面又轻省,多好。”
苗先生还以为他不愿意,魏铭连道先生放心,“学生正准备往礼房报名县试,只是本县在学的廪生尚未觅到。”
一人若想考得秀才身份,需要经过县试、府试、道试三道童子试,才能得生员,也就是秀才出身。
县试三年两次,一般就在二月,由本县知县做考官。
李知县已经在一月出示了试期,今岁县试为二月廿四,考生要提前到县衙礼房报名,本人情况与祖辈三代都要写明不说,还要寻本县在学廪生作保,保证考生本人不会出现冒籍、顶替等状况。
原本魏铭还担心自己身在孝中,虽然只是童试,但细究起来也是违规。没想到因为饥荒灾年的原因,能获考试之资的人甚少,各地都明里暗里鼓励考试,毕竟童子试不是乡试那等大试,考也无妨。
魏铭上一世已经为父母守制满三载,今生祭拜了考妣,安心应试。
至于在学廪生,魏铭本想通过温传寻这么一人,但现有苗先生在此,他就不需要绕这么一大圈了,直接让苗先生替他寻,岂不便利?
苗先生倒没在意这个,讶然问,“你才读社学两年,就要去应县试?”说着,又想到魏铭不是一般孩童,“看来你有把握了,有几成?”
魏铭笑笑,谦虚道:“六七成吧。”
他这么谦虚,苗先生一点没听出来,“今岁进学人少,若有六七成把握,多半是成了的!你真行?”
言罢,又觉得还是多给孩子些激励的好,遂拍了拍魏铭的肩,“没事,成与不成,多历练一回总是好的,你才十一岁,有的是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