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多朗木卡姆
推荐阅读:明克街13号、弃宇宙、渡劫之王、第九特区、三寸人间、大符篆师、仙宫、大侠萧金衍、英雄联盟:我的时代、问道章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xbiquge.to】,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不过叶依澜是没时间跟新郎这边的乐师们沟通的,她帮着古丽送完食物,就要进去看新娘那里了。
此时的新娘已经穿上礼服,在众人簇拥着向外走了。
漂亮的新娘打扮的如花似玉,头上还蒙着面纱。
这种面纱与旧时汉族结婚时,新娘顶着的红色盖头类似。
在维吾尔族家庭里,新娘出门的时候,要接受父亲的祝福。
古丽跟叶依澜说完之后,他们便看到新娘的父亲伸出了双臂,对着天空施礼,随后,才转身看着女儿这边。
他声音醇厚的说:“亲爱的孩子,别了,祝你幸福。”
听到父亲祝福的新娘捂着嘴巴,发出了哭声。
“这是维吾尔族的习俗,表示新娘与家人分别时的悲伤。不过啊……大多数情况下,这样的哭都是没有眼泪的。
就是个象征而已,而且……她哭了,那边新郎的人就要唱歌了。”古丽小声跟叶依澜解释着。
果然,在古丽说完之后,叶依澜看到新郎跟亲朋唱起了劝导歌。
哭声跟劝导歌结束后,新娘跟新郎就要在亲人的陪伴下,坐车去新郎家了。
迎亲队伍返回时,迎亲的小伙子打起手鼓、弹着热瓦甫唱着喜庆的歌走在前边,整个迎新队伍充满着欢乐的气氛。
而新郎和新娘的彩车跟在后面,迎亲队伍的妇女们坐在其他车子里,集体跟在新郎新娘的车子后面。
跟柯尔克孜族的婚礼类似,迎亲队伍经过的村落,乡里乡亲都可以“拦驾”,假意不让迎迎亲队伍通过。
而迎亲的队伍只要向拦路者赠送礼物,就可以继续前进。
“维吾尔族这里有新娘不进门脚不能着地的习俗。”到了新郎家的时候,古丽指着面前的地毯,跟叶依澜解释着。
叶依澜循着古丽手指的方向看过去,不仅看到了地毯,还看到了一堆火。
“这点跟汉族的跨火盆类似,寓意也是生活红火,去除霉运,斩断不美好的过去,奔向未来的新生活。”萧凯也刚好过来,对着叶依澜继续解释。
等他说完,就看到由一位德高望重的客人钳一点火星在新娘头上绕三圈。
“这代表着消灾祝福。”萧凯继续解释,“维吾尔族先民是信封拜火教的,据史学家说,他们这个婚俗便是受拜火教影响。”
萧凯说完,就看到那边新娘也绕火堆走了一圈。
接着,新娘的婆家在地上铺新布。
维吾尔族称这块布为“帕炎达孜”,一般要从院门一直铺到屋门,来宾中的妇女站在新布两旁夹道欢迎。
进屋坐定后,青年男女唱跳舞进行揭面纱仪式,其中一人利用跳舞的机会,迅速地揭去新娘的面纱,新娘就起身向大家行礼。
接着,叶依澜他们看到新娘的婆婆走出来,捧着新娘的脸,送上一个带着祝福的亲吻,然后退到一旁。
随后,客人们就可以入席吃喜宴。
维吾尔族的喜宴之后,基本上都会举行歌舞宴会。
叶依澜他们也刚好赶上了,音乐声响起,所有人都带着笑容,尽情地唱歌跳舞表示庆贺。
据古丽说,几乎所有的维吾尔族婚礼都是这样,晚上的宴会,大家都会随着音乐翩翩起舞,让欢乐的气氛达到最高。
宴会非常的热闹,叶依澜他们在这儿看到了与汉族婚礼完全不同的歌舞。
“如果是在乌市,婚宴会更加有意思,那里的维吾尔族男女会选用偏西式婚礼的衣服,傍晚的婚礼舞蹈,也更像是在参加西式party。”
古丽跟叶依澜解释着,同时还找出了当时的照片。
照片上的维吾尔族新人是在跳华尔兹,他们在现代风格的酒店里,跟亲朋好友一起跳。
“我们民族几乎人人都会跳舞,像是华尔兹这样的,属于基础舞蹈,你看,我也会!”古丽比划了两下,随后指着新人那边,又说:“他们现在跳的舞蹈叫做多朗舞。”
“多朗是维吾尔语音译,汉语有多朗、多浪、刀朗、多兰、都兰、朵兰的记法。多朗人的舞蹈--多朗舞,是维吾尔族历史悠久、形式完整、动作粗犷矫健的礼俗性民间舞蹈。
流传于叶尔羌河畔的麦盖提、巴楚、莎车、阿瓦提等地区。”萧凯端着奶茶过来,慢慢的跟叶依澜介绍着。
“多朗舞基本上是两人一组的对舞形式,现保存下来的有四组动作,最后是竞技的旋转。
这家人的多朗舞是跟热依木老人学的……”古丽看了看热依木老人那边,慢慢的跟叶依澜解释起来。
过去流行于天山南北的“十二木卡姆”大型套曲都有与之相应的舞蹈,但现在多已失传,仅保存了原来用于舞蹈的各种节奏。
然而多朗木卡姆却不同,它保存了乐、舞紧密结合的传统形式。
值得一提的是多朗舞中的乐舞遗风,就是主要表现在多朗木卡姆乐与舞的紧密结合,舞蹈有固定的程式与规范,并在“麦西热甫”“久万托依”等民俗活动中进行。
古丽说,热依木老人带他们参加这个婚礼,其实就是想让他们了解多朗木卡姆。
“多朗木卡姆的伴唱、乐曲和舞蹈是交织进行的,有时不唱,轻打手鼓以突出动听的旋律;有时高歌喧腾,手鼓重击以配合舞者的矫健舞姿。”
热依木老人不知道什么时候出现在叶依澜他们面前,轻轻拍着萧凯的肩膀,跟几个年轻人解释起来。
“如今有的多朗木卡姆组曲特别典型的有九套,每套都有不同的名称,是用富有地区特色的名称作为曲调的标题。
每套木卡姆又由不同节奏的五个段落所组成,段落之间衔接和谐自然,由慢到快,直至高潮。”
多朗木卡姆九套组曲名称:孜勒·比亚万、乌孜哈勒木卡姆、热克木卡姆、都嘎麦特木卡姆、麦西里耶克木卡姆、包木·比亚万、斯木·比亚万、胡代克·比亚万、朱拉木卡姆。
多朗舞是新疆维吾尔族人民在长期的劳动生活中创造出来的动作剽悍,充满着集体智慧的民族民间舞蹈。
从散板开始,按照多朗木卡姆的顺序延续,在激奋欢乐的高潮中结束。
不过叶依澜是没时间跟新郎这边的乐师们沟通的,她帮着古丽送完食物,就要进去看新娘那里了。
此时的新娘已经穿上礼服,在众人簇拥着向外走了。
漂亮的新娘打扮的如花似玉,头上还蒙着面纱。
这种面纱与旧时汉族结婚时,新娘顶着的红色盖头类似。
在维吾尔族家庭里,新娘出门的时候,要接受父亲的祝福。
古丽跟叶依澜说完之后,他们便看到新娘的父亲伸出了双臂,对着天空施礼,随后,才转身看着女儿这边。
他声音醇厚的说:“亲爱的孩子,别了,祝你幸福。”
听到父亲祝福的新娘捂着嘴巴,发出了哭声。
“这是维吾尔族的习俗,表示新娘与家人分别时的悲伤。不过啊……大多数情况下,这样的哭都是没有眼泪的。
就是个象征而已,而且……她哭了,那边新郎的人就要唱歌了。”古丽小声跟叶依澜解释着。
果然,在古丽说完之后,叶依澜看到新郎跟亲朋唱起了劝导歌。
哭声跟劝导歌结束后,新娘跟新郎就要在亲人的陪伴下,坐车去新郎家了。
迎亲队伍返回时,迎亲的小伙子打起手鼓、弹着热瓦甫唱着喜庆的歌走在前边,整个迎新队伍充满着欢乐的气氛。
而新郎和新娘的彩车跟在后面,迎亲队伍的妇女们坐在其他车子里,集体跟在新郎新娘的车子后面。
跟柯尔克孜族的婚礼类似,迎亲队伍经过的村落,乡里乡亲都可以“拦驾”,假意不让迎迎亲队伍通过。
而迎亲的队伍只要向拦路者赠送礼物,就可以继续前进。
“维吾尔族这里有新娘不进门脚不能着地的习俗。”到了新郎家的时候,古丽指着面前的地毯,跟叶依澜解释着。
叶依澜循着古丽手指的方向看过去,不仅看到了地毯,还看到了一堆火。
“这点跟汉族的跨火盆类似,寓意也是生活红火,去除霉运,斩断不美好的过去,奔向未来的新生活。”萧凯也刚好过来,对着叶依澜继续解释。
等他说完,就看到由一位德高望重的客人钳一点火星在新娘头上绕三圈。
“这代表着消灾祝福。”萧凯继续解释,“维吾尔族先民是信封拜火教的,据史学家说,他们这个婚俗便是受拜火教影响。”
萧凯说完,就看到那边新娘也绕火堆走了一圈。
接着,新娘的婆家在地上铺新布。
维吾尔族称这块布为“帕炎达孜”,一般要从院门一直铺到屋门,来宾中的妇女站在新布两旁夹道欢迎。
进屋坐定后,青年男女唱跳舞进行揭面纱仪式,其中一人利用跳舞的机会,迅速地揭去新娘的面纱,新娘就起身向大家行礼。
接着,叶依澜他们看到新娘的婆婆走出来,捧着新娘的脸,送上一个带着祝福的亲吻,然后退到一旁。
随后,客人们就可以入席吃喜宴。
维吾尔族的喜宴之后,基本上都会举行歌舞宴会。
叶依澜他们也刚好赶上了,音乐声响起,所有人都带着笑容,尽情地唱歌跳舞表示庆贺。
据古丽说,几乎所有的维吾尔族婚礼都是这样,晚上的宴会,大家都会随着音乐翩翩起舞,让欢乐的气氛达到最高。
宴会非常的热闹,叶依澜他们在这儿看到了与汉族婚礼完全不同的歌舞。
“如果是在乌市,婚宴会更加有意思,那里的维吾尔族男女会选用偏西式婚礼的衣服,傍晚的婚礼舞蹈,也更像是在参加西式party。”
古丽跟叶依澜解释着,同时还找出了当时的照片。
照片上的维吾尔族新人是在跳华尔兹,他们在现代风格的酒店里,跟亲朋好友一起跳。
“我们民族几乎人人都会跳舞,像是华尔兹这样的,属于基础舞蹈,你看,我也会!”古丽比划了两下,随后指着新人那边,又说:“他们现在跳的舞蹈叫做多朗舞。”
“多朗是维吾尔语音译,汉语有多朗、多浪、刀朗、多兰、都兰、朵兰的记法。多朗人的舞蹈--多朗舞,是维吾尔族历史悠久、形式完整、动作粗犷矫健的礼俗性民间舞蹈。
流传于叶尔羌河畔的麦盖提、巴楚、莎车、阿瓦提等地区。”萧凯端着奶茶过来,慢慢的跟叶依澜介绍着。
“多朗舞基本上是两人一组的对舞形式,现保存下来的有四组动作,最后是竞技的旋转。
这家人的多朗舞是跟热依木老人学的……”古丽看了看热依木老人那边,慢慢的跟叶依澜解释起来。
过去流行于天山南北的“十二木卡姆”大型套曲都有与之相应的舞蹈,但现在多已失传,仅保存了原来用于舞蹈的各种节奏。
然而多朗木卡姆却不同,它保存了乐、舞紧密结合的传统形式。
值得一提的是多朗舞中的乐舞遗风,就是主要表现在多朗木卡姆乐与舞的紧密结合,舞蹈有固定的程式与规范,并在“麦西热甫”“久万托依”等民俗活动中进行。
古丽说,热依木老人带他们参加这个婚礼,其实就是想让他们了解多朗木卡姆。
“多朗木卡姆的伴唱、乐曲和舞蹈是交织进行的,有时不唱,轻打手鼓以突出动听的旋律;有时高歌喧腾,手鼓重击以配合舞者的矫健舞姿。”
热依木老人不知道什么时候出现在叶依澜他们面前,轻轻拍着萧凯的肩膀,跟几个年轻人解释起来。
“如今有的多朗木卡姆组曲特别典型的有九套,每套都有不同的名称,是用富有地区特色的名称作为曲调的标题。
每套木卡姆又由不同节奏的五个段落所组成,段落之间衔接和谐自然,由慢到快,直至高潮。”
多朗木卡姆九套组曲名称:孜勒·比亚万、乌孜哈勒木卡姆、热克木卡姆、都嘎麦特木卡姆、麦西里耶克木卡姆、包木·比亚万、斯木·比亚万、胡代克·比亚万、朱拉木卡姆。
多朗舞是新疆维吾尔族人民在长期的劳动生活中创造出来的动作剽悍,充满着集体智慧的民族民间舞蹈。
从散板开始,按照多朗木卡姆的顺序延续,在激奋欢乐的高潮中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