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末年官职表及主角官职说明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夜的命名术、天机之神局、梦醒细无声、神级幸运星、我的大明星家族、大国重工、孤岛求生之重生狂蟒、位面因果系统、都市狐仙养成记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xbiquge.to】,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文官官职
丞相(相国):
在东汉时期并无丞相这个官职,后董卓专权,任相国,集大权于一身。三国初建后,都设此官职,为一国之首宰,为群臣之首。
太师:
原为“三孤”之一,东汉并不设此官职。董卓迁都到长安后,为太师,号尚父。位在太傅之上。
太傅:
原为“三孤”(太师、太傅、太保)之一,在东汉时期,仅保留太傅一职,也不常置。皇帝初即位时,对皇帝进行善导、辅佐的重臣,位在三公之上。
太尉:
东汉时,以三公平分丞相的权力。太尉为三公之首,掌管军政。属官有长史、东曹、西曹、户曹、奏曹、辞曹、法曹、尉曹、贼曹、决曹、兵曹、金曹、仓曹、主簿。
司徒:
三公之一,掌管民政,与后来丞相的职权范围相近。曹丕称帝后,曾改魏国的相国为司徒。属官有长史、东曹、西曹、户曹、奏曹、辞曹、法曹、尉曹、贼曹、决曹、兵曹、金曹、仓曹、主簿。
司空:
三公之一,掌管水土之事,位为三公之末,与后来工部尚书的权利相近。后世也常以“司空”为工部尚书的代名词。属官有长史、东曹、西曹、户曹、奏曹、辞曹、法曹、尉曹、贼曹、决曹、兵曹、金曹、仓曹、主簿。
御史大夫:
原三公之一,掌监察、执法,后改以司空为三公,御史大夫省。魏国建立时,以华歆为御史大夫,复有此官职。
大司马:
此官职为汉武帝初建,因将军位同九卿,故设大司马官职与三公同列,以示对武官的尊宠。东汉刚刚建立的时候,刘秀以大司马为三公之一,后改为太尉。西汉末年别置大司马一职,位在三公之上,魏晋时沿袭。
九卿:
太常、光禄勋、卫尉、太仆、廷尉、大鸿胪、宗正、大司农、少府为九卿,位在三公之后,为中央各行政机关的总称。三国以后,九卿职权渐轻,并逐步为六部所替代。
太常(奉常):
九卿之一,掌礼仪祭祀。下属官职有:太史令、博士祭酒、太祝令、太宰令、大乐令等。
光禄勋(郎中令):
九卿之一,宿卫侍从之官。下属官职有:五官中郎将、左中郎将、右中郎将、虎贲中郎将、羽林中郎将、奉车都尉、驸马都尉、骑都尉、光禄大夫、太中大夫、中散大夫、谏议大夫、议郎、谒者仆射等。
卫尉:
九卿之一,掌宫门禁卫。
太仆:
九卿之一,掌车马。下属官员有:考工令、车府令、未央厩令等。
廷尉(大理):
九卿之一,掌诉讼断案,平决诏狱。类似于后来的刑部尚书。
大鸿胪(典客):
九卿之一,掌管诸侯和各少数民族事务,相当于外交官员。
宗正:
九卿之一,管理皇族事务,一般由皇族中德高望重之人担任。
大司农(治粟内史):
九卿之一,掌管一国之租税钱谷盐铁和国家财政收支,职权与后来的户部尚书相近,后世也以“司农”为户部尚书的别称。下属官员有太仓令、平准令、导官令等。
少腐;
九卿之一,掌管宫中御用之物。下属官员有太医令、太官令、守宫令、侍中、中常侍(宦官)、黄门侍郎、小黄门(宦官)、尚书令、尚书仆射、尚书、御史中丞、兰台令史等。
执金吾(中尉):
位同九卿,负责宫外戒司,京师治安,防止出现水火之事。下属官员有武库令。
太子太傅:
位同九卿,辅导太子。
大长秋:
长秋宫是汉朝皇后居住之所在。所以大长秋其实是皇后所用的官属的负责人,一般由宦官担任。曹操的祖父曹腾即为“中常侍大长秋”。有些三国游戏将大长秋作为普通官职,是不适合的。
中常侍:
高级太监,汉朝末年掀起腥风血雨的“十常侍”即此官职。
小黄门:
中级太监。
中黄门:
低级太监。
侍中:
内朝官之一,位略低于九卿,秩“比二千石”。常由博学高德之士担任,切问近对,是皇帝在管理国家时的顾问。在魏晋时期,为门下省的长官,为事实上的宰相。
尚书令:
原为少府属官,秩六百石(属中等偏低的官员)。品秩虽卑,但总揽一切政务,直接对皇帝负责,职权甚至重于三公。在魏晋时期,如不设丞相之职,则尚书令与中书令(中书省的长官)、侍中(门下省长官)为事实上的宰相。
中书令(秘书令):
魏国始设,为中书省长官,掌机密,为事实上的宰相。
尚书:
原为少府属官,秩六百石,全国政务共分六曹(有时为五曹,有时为七曹)打理,一个尚书分管一曹,为后来的六部雏形。
黄门侍郎:
黄门即宫门,黄门侍郎为任职于宫门之内的官员,内朝官之一,负责侍从皇帝,传达诏命。级别不高,却是距离皇帝最近的官员。
散骑常侍:
曹魏时将汉朝的散骑与常侍二官合在一起,始置此官,负责在皇帝左右规谏过失,以备顾问。
散骑侍郎:
曹魏时与散骑常侍一起设置,职位略低于散骑常侍。
五官中郎将:
光禄勋的助手,协助光禄勋举察郎官,位略低于九卿,与侍中同级。曹丕曾以五官中郎将之职掌副丞相事,位高权重。三国时不再设此官。
御史中丞:
原为御史大夫的助手。无御史大夫这一官职的时候,以御史中丞行使御史大夫的职权。
将作大匠:
负责修建宗庙、宫室、道路、园林、水土、植树。秩二千石,位在九卿之下、侍中之上。
博士:
专管经学传授。
城门校尉:
负责掌管京师十二所城门。秩“比二千石”。
中书舍人:
中书省属官,曹魏始置,负责传宣诏命。
五兵尚书:
曹魏始置五兵尚书,为兵部尚书的前身。五兵指中兵、外兵、骑兵、别兵、都兵。
度支尚书(户部):
吴国始置户部。与此同时,魏文帝设度支尚书寺,掌管全国财赋的统计和支调。后周时更名为民部尚书,唐时避李世民讳,改为户部尚书。
左民尚书:
曹魏始置,主修缮功作之事,隋朝时改为工部尚书。
吏部尚书(大尚书):
曹魏时始置吏部尚书,负责官员选拔任免。魏晋尚书分曹治事,吏部尚书为首曹,故吏部尚书又称大尚书。
祠部尚书:
曹魏时始置,掌礼制。后周时更名为礼部。
屯田都尉:
三国时魏、吴所设官名,负责屯田以给人牛之资。梁习曾任此职。
水衡都尉:
西汉时以此官掌上林苑,东汉将其并入少府,不复有此官职。曹魏时复此官职,主天下水军舟船器械。
典曹都尉:
蜀置。刘备定蜀,较盐铁之利而设盐府校尉,并置典曹都尉以属之,掌供继军粮。
西园八校尉:
汉朝末年,为镇压黄巾起义,以西园八校尉统领汉朝的中央军队。蹇硕为上军校尉、袁绍为中军校尉、鲍鸿为下军校尉、曹操为典军校尉、赵融为助军左校尉、冯芳为助军右校尉、夏牟为左校尉、淳于琼为右校尉。
东观令:
东观原为东汉宫名,为宫中藏书之处。三国吴置东观令,职司董理经籍,掌修国史。
武将官职
大将军:
武将之首,其官职位比三公,有时在三公之上,有时在三公之下。东汉末年,其官职在三公之上,因此当汉天子以曹操为大将军而以袁绍为太尉时,袁绍“耻班在太祖下”。属官有长史、司马。
骠骑将军:
位在大将军之下,比三公。将军中位比三公的共四级:大将军、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卫将军。
车骑将军:
位在骠骑将军之下,比三公。
卫将军:
位在车骑将军之下,比三公。
中郎将:
汉朝武官的级别分:将军、中郎将、校尉三级。由于将军并不常置,有战事时才冠以统兵者将军之称,所以平时一般武官所能获得的最高官职为中郎将,品秩为“比二千石”,掌管皇家卫队,属光禄勋管辖。到三国时期,有军功者越来越多,大量被封为将军,中郎将反而成为了中下级军官的职位。
校尉:
校尉是比中郎将略低一级的武官官职,品秩为“比二千石”。在汉代设八校尉分掌中央军队。到三国时期,有军功者越来越多,大量被封为将军,校尉反而成为了低级军官的职位。
八校尉:
汉武帝起所置京师的屯兵八校尉,分掌中央军队。分别是长水校尉、屯骑校尉、越骑校尉、步兵校尉、射声校尉、中垒校尉、胡骑校尉、虎贲校尉。东汉时,省中垒校尉、胡骑校尉、虎贲校尉。到三国时期,八校尉的职权越来越小,最后沦为低级官员。
四军将军:
即前将军、左将军、右将军、后将军。周末始有,汉朝时并不常置,汉末群雄迭起,四军将军才以重号将军(即高级军官)的名号屡屡出现。
四征将军(四征大将军):
重号将军名称,即征东将军、征南将军、征西将军、征北将军。汉魏间始置,位次三公,在卫将军之下。
四镇将军(四镇大将军):
重号将军名称,即镇东将军、镇南将军、镇西将军、镇北将军。汉魏间始置,位次三公,在四征将军之下。
四安将军:
重号将军名称,即安东将军、安南将军、安西将军、安北将军。东汉时有此名号,位次三公,在四镇将军之下。
四平将军:
重号将军名称,即平东将军、平南将军、平西将军、平北将军。汉魏间始置,位次三公,在四安将军之下。
大都督:
曹魏置,第一品,不常置,属加官。加此官者,颁与代表天子威权的黄钺以节制持节将军等高级将领。吴同魏制。蜀置中都护,统内外军事。
都督:
东汉末年始置。因各杂号将军之间并无隶属关系,故设都督一职,督管几路军队,为军事统帅。后以“都督某州军事”,掌管驻扎在该州的所有军队,并兼管该州民政,权力非常大。
上大将军:
孙权封陆逊为上大将军。后吕岱亦任此职。
杂号将军:
汉魏时期,有军功者比比皆是,授予官职的难度加大。因此常在“将军”前冠以某个名号以作为他的官职,这种名号并无一定,名号之间也无上下级关系,因此称为杂号将军。
军师将军(军师):
杂号将军之一。魏以荀攸为军师,凡军国选举及刑狱法制皆使决之。吴也曾以朱然为右军师,蜀国也以诸葛亮为军师将军。
领军将军(领军、中领军):
杂号将军之一。曹操任丞相时,置领军一职,由史涣担任,与护军一起并掌禁兵,后更名为中领军。曹丕更名为领军将军,主五校、中垒、武卫三营。蜀、吴亦置,为高级将军名号。
护军将军(护军、中护军):
杂号将军之一。与领军同时置,由韩浩担任护军,掌禁兵。曹丕更名为护军将军。蜀、吴亦置,为高级将军名号。
监军(中监军):
监督、巡查军队之职,有时也以军师或军司兼其职。
奋武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高级将军名号,担任此官职者,相当于各路军队中的总监军。东汉末年,各路诸侯打董卓时,以曹操担任奋武将军;沮授也曾在袁绍军中任奋武将军之职。
都护将军(都护):
杂号将军之一。高级将军名号,乃统率诸将之官。
骁骑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高级将军名,秦朗曾任此职。
越骑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高级将军名号,曹彰曾行此职。
伏波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夏侯敦曾任此职。
厉锋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曹洪曾任此职。
中坚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许褚曾任此职。
武卫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许褚曾任此职。
荡寇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张辽曾任此职。
讨寇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王平曾任此职。
灭寇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丁奉曾任此职。
游击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乐进曾任此职。
折冲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乐进曾任此职。
虎威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于禁曾任此职。
平狄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张合曾任此职。
横野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徐晃曾任此职。
捕虏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李典曾任此职。
破虏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孙坚曾任此职。
威虏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臧霸曾任此职。
征虏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张飞曾任此职。
讨虏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黄忠曾任此职。
平虏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周泰曾任此职。
扬威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臧霸曾任此职。
振威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许定曾任此职。
奋威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满宠曾行此职。
建威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郭淮曾任此职。
宣威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步睿曾任此职。
讨逆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孙策曾任此职。
立义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庞德曾任此职。
中卫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庞会曾任此职。
振武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孙礼曾任此职。
扬武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满宠曾任此职。
建武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刘封曾任此职。
绥武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蒋斌曾任此职。
昭武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韩当曾任此职。
冠军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丁奉曾任此职。
翊军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赵云曾任此职。
镇军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赵云曾任此职。
副军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刘封曾任此职。
绥军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杨仪曾任此职。
抚军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步协曾任此职。
建信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申仪曾任此职。
安汉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麋竺曾任此职。
秉忠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孙乾曾任此职。
昭德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简雍曾任此职。
昭文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伊籍曾任此职。
怀集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申耽曾任此职。
兴业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李严曾任此职。
辅汉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李严曾任此职。
镇远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魏延曾任此职。
绥远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孙瑜曾任此职。
忠节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杨洪曾任此职。
安汉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李恢曾任此职。
抚戎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张嶷曾任此职。
奉义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姜维曾任此职。
安远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邓方曾任此职。
威烈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韩当曾任此职。
扶义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朱治曾任此职。
安国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朱治曾任此职。
抚边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陆逊曾任此职。
辅国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陆逊曾任此职。
绥南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全琮曾任此职。
横江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鲁肃曾任此职。
别部司马:
军中司马,因领一营故称为别部司马。其所率兵士数目各随时宜,不固定。
牙门将军(牙门将):
赵云、魏延曾任牙门将军,位比杂号将军略低。曹丕于黄初年间也置牙门将,冠服与杂号将军同。后世以牙将为低级军官。
偏将军:
低级将军名号,高于裨将军。
裨将军:
最低一级将军名号。
门下督、帐下督:
蜀国将帅手下直属部队的低级将领。
地方(兼幕府)官职
刺史:
汉朝因秦制,为“郡县制度”,并无州这一级行政级别。汉武帝时才开始设“刺史”一职,考量一州官员情况,但并非是该州的最高行政官员(秩六百石,仅仅是低级官员。当时县令的俸禄是千石)。原为丞相史,驾车巡查全州,以六条察问郡县,考量各地官员业绩,年终回京师上报,朝廷以此作为各地方官员升贬的依据,故全称为“刺某州史”。后来刺史的官职渐大,在各州也设“刺史治”作为办公地(相当于省会),而不需要四处走动了,但与各太守之间,仍然没有直接的行政隶属关系。
州牧:
东汉末年,为镇压黄巾起义,汉天子听从刘焉建议,改刺史为州牧,真正掌管一州的军政大权,成为地方的最高军政长官,州也因此真正成为了郡之上一级的行政单位。三国时,不再有州牧之职,而常以都督兼任刺史之职,并加将军之号,为地方最高军政长官,权力极大。
司隶校尉:
掌纠察京师百官及其京畿各郡,相当于州刺史。三国时,司隶校尉所辖区域(相当于直辖市)改称为司州。
太守:
郡级最高长官,亦称郡守。
国相:
侯国是和郡平级的地方行政级别,国相位同太守。比如曹操曾任济南相,鲍信曾任济北相。
都尉(郡尉):
属国是和郡平级的地方行政级别,位于边境。都尉的职权略同于太守,由于位于边境,故往往由武官担任,品秩略低于太守。
京兆尹:
主京都(相当于首都市长)。
令:
万户以上的大县长官,比如曹操曾任顿丘令。
长:
中小县的长官,如徐盛曾任柴桑长。
长史:
在地方上位同郡丞,在幕府中为公府最高佐官。
留府长史:
丞相府中长史有两个,征战时一个随军出征,一个留在府中处理日常政务。留在府中的称为留府长史,权力极大。曹操征孙权时,徐弈任曹操的留府长史;诸葛亮屯汉中时,以杨仪随军,而以张裔留守丞相府。
东曹:
丞相幕府官员,主“二千石长吏迁除及军吏”(《后汉书》),权力极大。曹操任丞相时,就以崔琰、毛介为东曹,并典选举。诸葛亮任丞相时,以蒋琬为东曹。
西曹:
丞相幕府官员,主“府吏署用”。由于职能与东曹相近(当时东汉官员都出于相府),故曹操省西曹而保留东曹。
别驾从事(别驾):
刺史和司隶校尉的高级佐官之一,刺史巡查一州,别乘传车从行,故名别驾。汉魏时,总理一州政务,权力极重,当时论者称其“居刺史之半”。
都官从事:
司隶校尉的高级佐官之一,主察举百官犯法者。
功曹从事:
司隶校尉的高级佐官之一,主人事选拔考核。
簿曹从事:
刺史和司隶校尉的高级佐官之一,主钱粮簿书。
兵曹从事:
刺史和司隶校尉的高级佐官之一,主兵事。
治中从事:
刺史的高级佐官之一,主众曹文书,居中治事,故名治中。
典学从事:
蜀在益州设典学从事,总领一州之学政。
劝学从事:
蜀在益州设劝学从事,为州之学官,地位略次于典学从事。
郡丞:
太守助手。
主簿:
在地方上是太守助手,以典领文书,办理事务。在幕府中是重要幕僚,参与机要,总理府事。
主记:
太守属官。
记室:
幕府、太守属官。
参军:
蒋琬曾任诸葛亮参军。
从事祭酒:
三国蜀置,为州牧的属官。从事之长,称为祭酒。
军祭酒:
即军师祭酒(避司马师讳),郭嘉曾任此职。
师友祭酒:
汉制,郡守延揽郡内人材,养于府中,专事谋议,称为散吏,其地位或相当于掾、史,地位最高者尊称为祭酒。
椽:
州郡及幕府的高级属官,各曹的负责人。
从事:
州郡属官及幕府官员的称谓。
书佐:
从事助手。
从事中郎:
汉魏时,三公及将军府均设从事中郎,职参谋议,位在长史、司马下。
爵位
列侯:
原秦国军功爵的最高一级,原名“彻侯”,后避汉武帝刘彻讳,改为列侯,又叫“通侯”。列侯有食邑(即封地),根据食邑大小,列侯又分为县侯、乡侯、亭侯。
县侯:
最高级别的侯爵,如袁绍被封为邺侯。食邑过万户者又俗称万户侯。
乡侯:
乡是县下一级的行政单位,如张飞被封为西乡侯。
亭侯:
亭是乡下一级的行政单位,刘邦就曾任过亭长。亭侯是以一亭或数亭为食邑,如关羽为汉寿亭侯(汉寿为亭名)。
都乡侯:
位于列侯倒数第二级,都亭侯之上,有封地、食户三百。
都亭侯:
位在都乡侯之下,有封地、食户二百。
关内侯:
原秦国军功爵的第十九爵,位在列侯之下,邑百户。
名号侯:
意为只有名号而没有封邑。汉末曹操始置,以赏军功。位在关内侯之下。比如李通曾被封为建功侯。
关中侯:
汉末曹操始置,以赏军功,无封邑,为虚封。位在名号侯之下。
有关知识:
开府(开府仪同三司):
汉代仅太傅、大将军、三公(三司)可以开幕府。三国时期由于开府的官员逐渐增多,故有“开府仪同三司”的名号,即可以按照三公的官制,开府招揽自己的幕府属官。
假节钺(假节):
节(就是苏武牧羊时手里拿的那个东西)、钺(类似于斧子一样的东西)都是皇帝的信物。“假黄钺”代表了皇帝出征,比如“帝征孙权,以(曹)休为征东大将军,假黄钺”。“使持节”则可以在地方上自行诛杀二千石以下的官员。“持节”可以自行诛杀无官职之人,若在军事中,则可以诛杀官员。“假节”可以杀犯军令之人。
使君:
州郡长官之尊称,比如曹操称呼刘备为“使君”。
品秩:
以俸禄作为官员品级的标准。依次为上公、公、中二千石(九卿一级,月俸一百八十斛谷)、二千石(月俸一百二十斛谷)、比二千石(月俸一百二十斛谷)、千石(月俸八十斛谷)、比千石、六百石、比六百石等。
录尚书事:
录为总领之意,录尚书事就是总管全国一切事务,无所不管,往往是公卿权重者任之,比如诸葛亮。
方正(贤良方正):
汉代的选举科目之一,被举方正即意味着可以做官了。有时候方正和贤良并在一起,称为贤良方正。
茂才:
汉代选拔官员的科目之一,原为“秀才”,意为才之秀者也。后避刘秀讳,更为“茂才”。
孝廉:
汉代选官科目之一,各郡国举孝子、廉吏各一人,为“举孝廉”。
三国时期的官制大多与东汉制度类似。而魏、蜀、吴三国间又各有不同,但由于只有魏国官制得以较为完备地保存下来,而蜀汉、东吴的制度由于国灭而逐渐散逸,所以这个讨论也以魏国为先。
将军称号是从三国时期开始走向泛滥的,在汉代,军职较为稳定,顺次为大将军、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卫将军、前后左右将军(即四方将军,四方将军的顺次并无明确记载),然后是各种杂号将军。其中前四者位次三公,四方将军位次上卿,但大将军和骠骑将军曾因担任者位高权高而一度位在三公之上,但基本那人死了后就恢复原制。
到了汉末,由于战争频繁,大将军又高于三公(参袁绍拒受太尉事),到了三国时期,除了在魏国大将军有一段时间低于三公外(司马懿由大将军迁太尉),其它时间魏、蜀、吴的大将军均位在三公之上。
在大将军之上,还有大司马(理论上是文职)一职,曹仁、曹休、曹真均担任过此职(当然他们都不是文职人员),自然也在三公之上。
吴国第一任大司马为吕范,没上任就挂了,后来有时分设左、右大司马,有时单设大司马。担任过大司马的还有吕岱、陆抗,左、右大司马的有朱然、全琮、施绩、丁奉。
蜀国只有一任大司马,即蒋琬,死后为表纪念,不再设置。
吴国还设有上大将军一职,不常设。位高于大将军,陆逊、吕岱、施绩曾任。
简单来说,三国武职名义上最高的是大将军(吴国为上大将军),位高于三公。大将军之上有大司马,理论上为文职,但在三国期间基本为武官担任。
即(有顺序):
魏(一品):太傅、太保(两个都是荣誉职衔)、大司马、大将军、太尉、司徒、司空(即三公)
蜀:丞相、大司马、大将军。(另外,许靖由汉中王太傅迁蜀汉司徒,不知道该算什么)
吴:丞相、左大司马、右大司马、上大将军、大将军、太尉、司徒(左御史大夫)、司空(右御史大夫)
汉制,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卫将军,位次三公。在魏国列为二品,在蜀、吴两国也是仅次于大将军的武职。蜀国后期,分设左、右骠骑将军,左、右车骑将军。
总体来说,这部分武职与汉代变化不大,三国间也一样,比较稳定。
即(有顺序):
魏(二品):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卫将军
蜀:骠骑将军(左骠骑将军、右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左车骑将军、右车骑将军)、卫将军
吴:同魏。
不过,不管是哪个等级,如果有“开仪府同三司”,就都是位同三公,不受原职衔限制。
再往后,三国出现差别。四征(征东、征西、征南、征北)、四镇(镇东、镇西、镇南、镇北)与四方(前、左、右、后)将军间的大小并不相同。
魏国较为明确,“(四征)魏制秩二千石,位次三公,四镇在四征之下”。并且从多位将领的升迁记录,也可看到四征、四镇大于四方。此外,魏国四军区分划也十分明确,征东统青、兖、徐、扬,屯扬州;征南统荆、豫,屯新野;征西统雍、凉,屯长安;征北统幽、冀、并,屯蓟州。界限变动一般不大。
但在蜀吴都没有明显记载这些将军谁高谁低,但是可以看出蜀汉四镇将军比四征将军常置。
四征将军之间无高低之分,四镇也同样。虽然四征大于四镇,但事实上职权相同,只是镇x将军干得好了,会进号为征x将军作为奖励。(“汉置四征将军,谓征东、征西、征南、征北也。其后又置四镇将军,有功进号,则自镇为征。”)
一般而言不会出现征、镇将军同时存在的情况(不排除特例,如钟会、邓艾),以屯兵所在州的刺史为“储帅”。如果征、镇同时出现,则多是出于相同制衡的目的。
四方将军的品级也失于记载,不知道到底是多大职务。其职权下降应当是有一个过程的。直到曹魏末期,担任四方将军的还有司马亮、司马伷等人,猜测其职权应当还是在杂号将军之上的。
吴、蜀两国从汉制,四方将军依然大于征、镇将军。但征、镇将军之间的大小则难以考察。赵云曾从征南迁镇东,或许可以说明蜀汉是镇大于征。吴国征、镇将军间没有升降的记录,大部分人说吴国征大于镇可能是因为吴国大多名将,如朱然、施绩、陆抗都是从征x将军升迁吧,此处暂从这种意见,但不表示确定。
基本如下:
魏:四征、四镇(从二品)、四方(品级不详)
蜀:四镇、四征、四方
吴:四方、四征、四镇
注:如果征、镇将军名号中不是东、西、南、北的话,那么只是杂号将军而已
此外,杂号大将军也较为出现于三国历史中,即xx大将军。
杂号大将军职衔位于大将军、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卫将军之下,其它众将军之上。魏国将之列为二品。
魏国初期设上军(后改中军)大将军、镇军大将军、抚军大将军,且并非都由武官担任,后来官制稳定下来后,杂号大将军就出现较少了(到了司马氏执政后期又变多,可能是兴师灭东吴的缘故)。反倒蜀国开始泛滥。蜀国或出于制衡大将军姜维的原因,在末期曾设右大将军、辅国大将军、镇西大将军、镇南大将军、镇军大将军、征西大将军等。而吴国有记载的较少,仅有征北大将军(授予反魏的文钦)、镇军大将军、镇西大将军。
杂号大将军的权力不光远小于大将军,也远小于骠骑、车骑、卫将军,更多情况下是一种加号的表彰。如在魏国,便是,由镇x将军加于征x将军,再加为xx大将军。
综合来说:
魏国:
太傅、太保、大司马、大将军、太尉、司徒、司空、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卫将军、杂号大将军、四征、四镇、四方、四平,四安,杂号。
蜀国:
丞相、大司马、大将军、骠骑将军(左、右)、车骑将军(左、右)、卫将军、杂号大将军、四方、四镇、四征、四平,四安,杂号
吴国:
丞相、大司马(左、右)、上大将军、大将军、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卫将军、杂号大将军、四方、四征、四镇、四平,四安,杂号
注1:吴国一度设辅吴将军,位次三公,为张昭专设。
注2:蜀汉阎宇在蜀末任右大将军,许多地方解释为类似等同于大将军职权的左、右大将军的意思。但考当时姜维为大将军并非左大将军,且阎宇之前官拜右将军,因此此处“右大将军”应为“右将军”加“大”的杂号大将军。
注3:吴、蜀两国官制不明,此中四征、四镇的排法,还需更多证据才可说明,只作暂排如此。
注4:杂号将军包括禆将军、偏将军,在魏国为三到五品皆有,吴、蜀不设品级,但官职大小跨度也同样较大。所谓四安、四平将军事实上属杂号将军,无单列必要。
注5:另有武职在杂号将军之上,如中领军等,于此不列,但并非说无“将军”二字的武职小于此。
注6:杂号大将军无统属关系,相互间官职高低没什么意义,蜀国宗预曾由征西大将军迁镇军大将军,魏国曹真曾由上军大将军迁中军大将军,但并不代表镇军大于征西,中军大于上军,应只是领军位置变动。
另外书中主角在后期北伐屡立奇功为何爵位,官职一直得不到升迁,这里做一个解释。蜀汉自视正统纵观蜀汉的历史资料并无封王的大臣,并且汉朝祖制不得分封异姓王,故书中只有孟获,孙亮这两个投降的君主不得已而封王,其他朝廷大臣最高爵位为县侯。官职问题,在蜀汉,位在大将军之上的还有丞相,大司马为什么主角收复中原这么大的功劳而不加爵,升官呢,其一,不设丞相一职是主角定下来的,其二自吕容逼宫后主角为避嫌便带兵离开成都意为军政分开,如若主角领大将军又加封大司马那便违背了当初的军政分开的原则了,在蜀汉费祎为大将军,蒋琬为大司马便是有制衡不让一家独大出现诸葛亮时期的意思,当时是费祎主军事,蒋琬主内政。按照这个思路来写,到了主角这个地位已经是赏无可赏,封无可封了。再到南充侯一爵属于什么类型的侯爵,南充是我强加进去的名字,在三国时期,南充其前身为安汉,属于巴西郡的一县,故南充侯为县侯。
<div id="ad_iwanvi">
<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
if(q.storage('readtype') != 2 && location.href.indexof('vipchapter') < 0) {
document.write('<scr'+'ipt src="http://ad.iwanvi.com/view?aid=17k-h5-01"></scr'+'ipt>');
}
</script>
文官官职
丞相(相国):
在东汉时期并无丞相这个官职,后董卓专权,任相国,集大权于一身。三国初建后,都设此官职,为一国之首宰,为群臣之首。
太师:
原为“三孤”之一,东汉并不设此官职。董卓迁都到长安后,为太师,号尚父。位在太傅之上。
太傅:
原为“三孤”(太师、太傅、太保)之一,在东汉时期,仅保留太傅一职,也不常置。皇帝初即位时,对皇帝进行善导、辅佐的重臣,位在三公之上。
太尉:
东汉时,以三公平分丞相的权力。太尉为三公之首,掌管军政。属官有长史、东曹、西曹、户曹、奏曹、辞曹、法曹、尉曹、贼曹、决曹、兵曹、金曹、仓曹、主簿。
司徒:
三公之一,掌管民政,与后来丞相的职权范围相近。曹丕称帝后,曾改魏国的相国为司徒。属官有长史、东曹、西曹、户曹、奏曹、辞曹、法曹、尉曹、贼曹、决曹、兵曹、金曹、仓曹、主簿。
司空:
三公之一,掌管水土之事,位为三公之末,与后来工部尚书的权利相近。后世也常以“司空”为工部尚书的代名词。属官有长史、东曹、西曹、户曹、奏曹、辞曹、法曹、尉曹、贼曹、决曹、兵曹、金曹、仓曹、主簿。
御史大夫:
原三公之一,掌监察、执法,后改以司空为三公,御史大夫省。魏国建立时,以华歆为御史大夫,复有此官职。
大司马:
此官职为汉武帝初建,因将军位同九卿,故设大司马官职与三公同列,以示对武官的尊宠。东汉刚刚建立的时候,刘秀以大司马为三公之一,后改为太尉。西汉末年别置大司马一职,位在三公之上,魏晋时沿袭。
九卿:
太常、光禄勋、卫尉、太仆、廷尉、大鸿胪、宗正、大司农、少府为九卿,位在三公之后,为中央各行政机关的总称。三国以后,九卿职权渐轻,并逐步为六部所替代。
太常(奉常):
九卿之一,掌礼仪祭祀。下属官职有:太史令、博士祭酒、太祝令、太宰令、大乐令等。
光禄勋(郎中令):
九卿之一,宿卫侍从之官。下属官职有:五官中郎将、左中郎将、右中郎将、虎贲中郎将、羽林中郎将、奉车都尉、驸马都尉、骑都尉、光禄大夫、太中大夫、中散大夫、谏议大夫、议郎、谒者仆射等。
卫尉:
九卿之一,掌宫门禁卫。
太仆:
九卿之一,掌车马。下属官员有:考工令、车府令、未央厩令等。
廷尉(大理):
九卿之一,掌诉讼断案,平决诏狱。类似于后来的刑部尚书。
大鸿胪(典客):
九卿之一,掌管诸侯和各少数民族事务,相当于外交官员。
宗正:
九卿之一,管理皇族事务,一般由皇族中德高望重之人担任。
大司农(治粟内史):
九卿之一,掌管一国之租税钱谷盐铁和国家财政收支,职权与后来的户部尚书相近,后世也以“司农”为户部尚书的别称。下属官员有太仓令、平准令、导官令等。
少腐;
九卿之一,掌管宫中御用之物。下属官员有太医令、太官令、守宫令、侍中、中常侍(宦官)、黄门侍郎、小黄门(宦官)、尚书令、尚书仆射、尚书、御史中丞、兰台令史等。
执金吾(中尉):
位同九卿,负责宫外戒司,京师治安,防止出现水火之事。下属官员有武库令。
太子太傅:
位同九卿,辅导太子。
大长秋:
长秋宫是汉朝皇后居住之所在。所以大长秋其实是皇后所用的官属的负责人,一般由宦官担任。曹操的祖父曹腾即为“中常侍大长秋”。有些三国游戏将大长秋作为普通官职,是不适合的。
中常侍:
高级太监,汉朝末年掀起腥风血雨的“十常侍”即此官职。
小黄门:
中级太监。
中黄门:
低级太监。
侍中:
内朝官之一,位略低于九卿,秩“比二千石”。常由博学高德之士担任,切问近对,是皇帝在管理国家时的顾问。在魏晋时期,为门下省的长官,为事实上的宰相。
尚书令:
原为少府属官,秩六百石(属中等偏低的官员)。品秩虽卑,但总揽一切政务,直接对皇帝负责,职权甚至重于三公。在魏晋时期,如不设丞相之职,则尚书令与中书令(中书省的长官)、侍中(门下省长官)为事实上的宰相。
中书令(秘书令):
魏国始设,为中书省长官,掌机密,为事实上的宰相。
尚书:
原为少府属官,秩六百石,全国政务共分六曹(有时为五曹,有时为七曹)打理,一个尚书分管一曹,为后来的六部雏形。
黄门侍郎:
黄门即宫门,黄门侍郎为任职于宫门之内的官员,内朝官之一,负责侍从皇帝,传达诏命。级别不高,却是距离皇帝最近的官员。
散骑常侍:
曹魏时将汉朝的散骑与常侍二官合在一起,始置此官,负责在皇帝左右规谏过失,以备顾问。
散骑侍郎:
曹魏时与散骑常侍一起设置,职位略低于散骑常侍。
五官中郎将:
光禄勋的助手,协助光禄勋举察郎官,位略低于九卿,与侍中同级。曹丕曾以五官中郎将之职掌副丞相事,位高权重。三国时不再设此官。
御史中丞:
原为御史大夫的助手。无御史大夫这一官职的时候,以御史中丞行使御史大夫的职权。
将作大匠:
负责修建宗庙、宫室、道路、园林、水土、植树。秩二千石,位在九卿之下、侍中之上。
博士:
专管经学传授。
城门校尉:
负责掌管京师十二所城门。秩“比二千石”。
中书舍人:
中书省属官,曹魏始置,负责传宣诏命。
五兵尚书:
曹魏始置五兵尚书,为兵部尚书的前身。五兵指中兵、外兵、骑兵、别兵、都兵。
度支尚书(户部):
吴国始置户部。与此同时,魏文帝设度支尚书寺,掌管全国财赋的统计和支调。后周时更名为民部尚书,唐时避李世民讳,改为户部尚书。
左民尚书:
曹魏始置,主修缮功作之事,隋朝时改为工部尚书。
吏部尚书(大尚书):
曹魏时始置吏部尚书,负责官员选拔任免。魏晋尚书分曹治事,吏部尚书为首曹,故吏部尚书又称大尚书。
祠部尚书:
曹魏时始置,掌礼制。后周时更名为礼部。
屯田都尉:
三国时魏、吴所设官名,负责屯田以给人牛之资。梁习曾任此职。
水衡都尉:
西汉时以此官掌上林苑,东汉将其并入少府,不复有此官职。曹魏时复此官职,主天下水军舟船器械。
典曹都尉:
蜀置。刘备定蜀,较盐铁之利而设盐府校尉,并置典曹都尉以属之,掌供继军粮。
西园八校尉:
汉朝末年,为镇压黄巾起义,以西园八校尉统领汉朝的中央军队。蹇硕为上军校尉、袁绍为中军校尉、鲍鸿为下军校尉、曹操为典军校尉、赵融为助军左校尉、冯芳为助军右校尉、夏牟为左校尉、淳于琼为右校尉。
东观令:
东观原为东汉宫名,为宫中藏书之处。三国吴置东观令,职司董理经籍,掌修国史。
武将官职
大将军:
武将之首,其官职位比三公,有时在三公之上,有时在三公之下。东汉末年,其官职在三公之上,因此当汉天子以曹操为大将军而以袁绍为太尉时,袁绍“耻班在太祖下”。属官有长史、司马。
骠骑将军:
位在大将军之下,比三公。将军中位比三公的共四级:大将军、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卫将军。
车骑将军:
位在骠骑将军之下,比三公。
卫将军:
位在车骑将军之下,比三公。
中郎将:
汉朝武官的级别分:将军、中郎将、校尉三级。由于将军并不常置,有战事时才冠以统兵者将军之称,所以平时一般武官所能获得的最高官职为中郎将,品秩为“比二千石”,掌管皇家卫队,属光禄勋管辖。到三国时期,有军功者越来越多,大量被封为将军,中郎将反而成为了中下级军官的职位。
校尉:
校尉是比中郎将略低一级的武官官职,品秩为“比二千石”。在汉代设八校尉分掌中央军队。到三国时期,有军功者越来越多,大量被封为将军,校尉反而成为了低级军官的职位。
八校尉:
汉武帝起所置京师的屯兵八校尉,分掌中央军队。分别是长水校尉、屯骑校尉、越骑校尉、步兵校尉、射声校尉、中垒校尉、胡骑校尉、虎贲校尉。东汉时,省中垒校尉、胡骑校尉、虎贲校尉。到三国时期,八校尉的职权越来越小,最后沦为低级官员。
四军将军:
即前将军、左将军、右将军、后将军。周末始有,汉朝时并不常置,汉末群雄迭起,四军将军才以重号将军(即高级军官)的名号屡屡出现。
四征将军(四征大将军):
重号将军名称,即征东将军、征南将军、征西将军、征北将军。汉魏间始置,位次三公,在卫将军之下。
四镇将军(四镇大将军):
重号将军名称,即镇东将军、镇南将军、镇西将军、镇北将军。汉魏间始置,位次三公,在四征将军之下。
四安将军:
重号将军名称,即安东将军、安南将军、安西将军、安北将军。东汉时有此名号,位次三公,在四镇将军之下。
四平将军:
重号将军名称,即平东将军、平南将军、平西将军、平北将军。汉魏间始置,位次三公,在四安将军之下。
大都督:
曹魏置,第一品,不常置,属加官。加此官者,颁与代表天子威权的黄钺以节制持节将军等高级将领。吴同魏制。蜀置中都护,统内外军事。
都督:
东汉末年始置。因各杂号将军之间并无隶属关系,故设都督一职,督管几路军队,为军事统帅。后以“都督某州军事”,掌管驻扎在该州的所有军队,并兼管该州民政,权力非常大。
上大将军:
孙权封陆逊为上大将军。后吕岱亦任此职。
杂号将军:
汉魏时期,有军功者比比皆是,授予官职的难度加大。因此常在“将军”前冠以某个名号以作为他的官职,这种名号并无一定,名号之间也无上下级关系,因此称为杂号将军。
军师将军(军师):
杂号将军之一。魏以荀攸为军师,凡军国选举及刑狱法制皆使决之。吴也曾以朱然为右军师,蜀国也以诸葛亮为军师将军。
领军将军(领军、中领军):
杂号将军之一。曹操任丞相时,置领军一职,由史涣担任,与护军一起并掌禁兵,后更名为中领军。曹丕更名为领军将军,主五校、中垒、武卫三营。蜀、吴亦置,为高级将军名号。
护军将军(护军、中护军):
杂号将军之一。与领军同时置,由韩浩担任护军,掌禁兵。曹丕更名为护军将军。蜀、吴亦置,为高级将军名号。
监军(中监军):
监督、巡查军队之职,有时也以军师或军司兼其职。
奋武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高级将军名号,担任此官职者,相当于各路军队中的总监军。东汉末年,各路诸侯打董卓时,以曹操担任奋武将军;沮授也曾在袁绍军中任奋武将军之职。
都护将军(都护):
杂号将军之一。高级将军名号,乃统率诸将之官。
骁骑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高级将军名,秦朗曾任此职。
越骑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高级将军名号,曹彰曾行此职。
伏波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夏侯敦曾任此职。
厉锋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曹洪曾任此职。
中坚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许褚曾任此职。
武卫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许褚曾任此职。
荡寇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张辽曾任此职。
讨寇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王平曾任此职。
灭寇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丁奉曾任此职。
游击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乐进曾任此职。
折冲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乐进曾任此职。
虎威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于禁曾任此职。
平狄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张合曾任此职。
横野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徐晃曾任此职。
捕虏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李典曾任此职。
破虏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孙坚曾任此职。
威虏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臧霸曾任此职。
征虏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张飞曾任此职。
讨虏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黄忠曾任此职。
平虏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周泰曾任此职。
扬威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臧霸曾任此职。
振威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许定曾任此职。
奋威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满宠曾行此职。
建威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郭淮曾任此职。
宣威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步睿曾任此职。
讨逆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孙策曾任此职。
立义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庞德曾任此职。
中卫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庞会曾任此职。
振武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孙礼曾任此职。
扬武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满宠曾任此职。
建武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刘封曾任此职。
绥武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蒋斌曾任此职。
昭武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韩当曾任此职。
冠军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丁奉曾任此职。
翊军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赵云曾任此职。
镇军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赵云曾任此职。
副军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刘封曾任此职。
绥军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杨仪曾任此职。
抚军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步协曾任此职。
建信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申仪曾任此职。
安汉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麋竺曾任此职。
秉忠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孙乾曾任此职。
昭德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简雍曾任此职。
昭文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伊籍曾任此职。
怀集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申耽曾任此职。
兴业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李严曾任此职。
辅汉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李严曾任此职。
镇远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魏延曾任此职。
绥远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孙瑜曾任此职。
忠节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杨洪曾任此职。
安汉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李恢曾任此职。
抚戎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张嶷曾任此职。
奉义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姜维曾任此职。
安远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邓方曾任此职。
威烈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韩当曾任此职。
扶义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朱治曾任此职。
安国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朱治曾任此职。
抚边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陆逊曾任此职。
辅国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陆逊曾任此职。
绥南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全琮曾任此职。
横江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鲁肃曾任此职。
别部司马:
军中司马,因领一营故称为别部司马。其所率兵士数目各随时宜,不固定。
牙门将军(牙门将):
赵云、魏延曾任牙门将军,位比杂号将军略低。曹丕于黄初年间也置牙门将,冠服与杂号将军同。后世以牙将为低级军官。
偏将军:
低级将军名号,高于裨将军。
裨将军:
最低一级将军名号。
门下督、帐下督:
蜀国将帅手下直属部队的低级将领。
地方(兼幕府)官职
刺史:
汉朝因秦制,为“郡县制度”,并无州这一级行政级别。汉武帝时才开始设“刺史”一职,考量一州官员情况,但并非是该州的最高行政官员(秩六百石,仅仅是低级官员。当时县令的俸禄是千石)。原为丞相史,驾车巡查全州,以六条察问郡县,考量各地官员业绩,年终回京师上报,朝廷以此作为各地方官员升贬的依据,故全称为“刺某州史”。后来刺史的官职渐大,在各州也设“刺史治”作为办公地(相当于省会),而不需要四处走动了,但与各太守之间,仍然没有直接的行政隶属关系。
州牧:
东汉末年,为镇压黄巾起义,汉天子听从刘焉建议,改刺史为州牧,真正掌管一州的军政大权,成为地方的最高军政长官,州也因此真正成为了郡之上一级的行政单位。三国时,不再有州牧之职,而常以都督兼任刺史之职,并加将军之号,为地方最高军政长官,权力极大。
司隶校尉:
掌纠察京师百官及其京畿各郡,相当于州刺史。三国时,司隶校尉所辖区域(相当于直辖市)改称为司州。
太守:
郡级最高长官,亦称郡守。
国相:
侯国是和郡平级的地方行政级别,国相位同太守。比如曹操曾任济南相,鲍信曾任济北相。
都尉(郡尉):
属国是和郡平级的地方行政级别,位于边境。都尉的职权略同于太守,由于位于边境,故往往由武官担任,品秩略低于太守。
京兆尹:
主京都(相当于首都市长)。
令:
万户以上的大县长官,比如曹操曾任顿丘令。
长:
中小县的长官,如徐盛曾任柴桑长。
长史:
在地方上位同郡丞,在幕府中为公府最高佐官。
留府长史:
丞相府中长史有两个,征战时一个随军出征,一个留在府中处理日常政务。留在府中的称为留府长史,权力极大。曹操征孙权时,徐弈任曹操的留府长史;诸葛亮屯汉中时,以杨仪随军,而以张裔留守丞相府。
东曹:
丞相幕府官员,主“二千石长吏迁除及军吏”(《后汉书》),权力极大。曹操任丞相时,就以崔琰、毛介为东曹,并典选举。诸葛亮任丞相时,以蒋琬为东曹。
西曹:
丞相幕府官员,主“府吏署用”。由于职能与东曹相近(当时东汉官员都出于相府),故曹操省西曹而保留东曹。
别驾从事(别驾):
刺史和司隶校尉的高级佐官之一,刺史巡查一州,别乘传车从行,故名别驾。汉魏时,总理一州政务,权力极重,当时论者称其“居刺史之半”。
都官从事:
司隶校尉的高级佐官之一,主察举百官犯法者。
功曹从事:
司隶校尉的高级佐官之一,主人事选拔考核。
簿曹从事:
刺史和司隶校尉的高级佐官之一,主钱粮簿书。
兵曹从事:
刺史和司隶校尉的高级佐官之一,主兵事。
治中从事:
刺史的高级佐官之一,主众曹文书,居中治事,故名治中。
典学从事:
蜀在益州设典学从事,总领一州之学政。
劝学从事:
蜀在益州设劝学从事,为州之学官,地位略次于典学从事。
郡丞:
太守助手。
主簿:
在地方上是太守助手,以典领文书,办理事务。在幕府中是重要幕僚,参与机要,总理府事。
主记:
太守属官。
记室:
幕府、太守属官。
参军:
蒋琬曾任诸葛亮参军。
从事祭酒:
三国蜀置,为州牧的属官。从事之长,称为祭酒。
军祭酒:
即军师祭酒(避司马师讳),郭嘉曾任此职。
师友祭酒:
汉制,郡守延揽郡内人材,养于府中,专事谋议,称为散吏,其地位或相当于掾、史,地位最高者尊称为祭酒。
椽:
州郡及幕府的高级属官,各曹的负责人。
从事:
州郡属官及幕府官员的称谓。
书佐:
从事助手。
从事中郎:
汉魏时,三公及将军府均设从事中郎,职参谋议,位在长史、司马下。
爵位
列侯:
原秦国军功爵的最高一级,原名“彻侯”,后避汉武帝刘彻讳,改为列侯,又叫“通侯”。列侯有食邑(即封地),根据食邑大小,列侯又分为县侯、乡侯、亭侯。
县侯:
最高级别的侯爵,如袁绍被封为邺侯。食邑过万户者又俗称万户侯。
乡侯:
乡是县下一级的行政单位,如张飞被封为西乡侯。
亭侯:
亭是乡下一级的行政单位,刘邦就曾任过亭长。亭侯是以一亭或数亭为食邑,如关羽为汉寿亭侯(汉寿为亭名)。
都乡侯:
位于列侯倒数第二级,都亭侯之上,有封地、食户三百。
都亭侯:
位在都乡侯之下,有封地、食户二百。
关内侯:
原秦国军功爵的第十九爵,位在列侯之下,邑百户。
名号侯:
意为只有名号而没有封邑。汉末曹操始置,以赏军功。位在关内侯之下。比如李通曾被封为建功侯。
关中侯:
汉末曹操始置,以赏军功,无封邑,为虚封。位在名号侯之下。
有关知识:
开府(开府仪同三司):
汉代仅太傅、大将军、三公(三司)可以开幕府。三国时期由于开府的官员逐渐增多,故有“开府仪同三司”的名号,即可以按照三公的官制,开府招揽自己的幕府属官。
假节钺(假节):
节(就是苏武牧羊时手里拿的那个东西)、钺(类似于斧子一样的东西)都是皇帝的信物。“假黄钺”代表了皇帝出征,比如“帝征孙权,以(曹)休为征东大将军,假黄钺”。“使持节”则可以在地方上自行诛杀二千石以下的官员。“持节”可以自行诛杀无官职之人,若在军事中,则可以诛杀官员。“假节”可以杀犯军令之人。
使君:
州郡长官之尊称,比如曹操称呼刘备为“使君”。
品秩:
以俸禄作为官员品级的标准。依次为上公、公、中二千石(九卿一级,月俸一百八十斛谷)、二千石(月俸一百二十斛谷)、比二千石(月俸一百二十斛谷)、千石(月俸八十斛谷)、比千石、六百石、比六百石等。
录尚书事:
录为总领之意,录尚书事就是总管全国一切事务,无所不管,往往是公卿权重者任之,比如诸葛亮。
方正(贤良方正):
汉代的选举科目之一,被举方正即意味着可以做官了。有时候方正和贤良并在一起,称为贤良方正。
茂才:
汉代选拔官员的科目之一,原为“秀才”,意为才之秀者也。后避刘秀讳,更为“茂才”。
孝廉:
汉代选官科目之一,各郡国举孝子、廉吏各一人,为“举孝廉”。
三国时期的官制大多与东汉制度类似。而魏、蜀、吴三国间又各有不同,但由于只有魏国官制得以较为完备地保存下来,而蜀汉、东吴的制度由于国灭而逐渐散逸,所以这个讨论也以魏国为先。
将军称号是从三国时期开始走向泛滥的,在汉代,军职较为稳定,顺次为大将军、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卫将军、前后左右将军(即四方将军,四方将军的顺次并无明确记载),然后是各种杂号将军。其中前四者位次三公,四方将军位次上卿,但大将军和骠骑将军曾因担任者位高权高而一度位在三公之上,但基本那人死了后就恢复原制。
到了汉末,由于战争频繁,大将军又高于三公(参袁绍拒受太尉事),到了三国时期,除了在魏国大将军有一段时间低于三公外(司马懿由大将军迁太尉),其它时间魏、蜀、吴的大将军均位在三公之上。
在大将军之上,还有大司马(理论上是文职)一职,曹仁、曹休、曹真均担任过此职(当然他们都不是文职人员),自然也在三公之上。
吴国第一任大司马为吕范,没上任就挂了,后来有时分设左、右大司马,有时单设大司马。担任过大司马的还有吕岱、陆抗,左、右大司马的有朱然、全琮、施绩、丁奉。
蜀国只有一任大司马,即蒋琬,死后为表纪念,不再设置。
吴国还设有上大将军一职,不常设。位高于大将军,陆逊、吕岱、施绩曾任。
简单来说,三国武职名义上最高的是大将军(吴国为上大将军),位高于三公。大将军之上有大司马,理论上为文职,但在三国期间基本为武官担任。
即(有顺序):
魏(一品):太傅、太保(两个都是荣誉职衔)、大司马、大将军、太尉、司徒、司空(即三公)
蜀:丞相、大司马、大将军。(另外,许靖由汉中王太傅迁蜀汉司徒,不知道该算什么)
吴:丞相、左大司马、右大司马、上大将军、大将军、太尉、司徒(左御史大夫)、司空(右御史大夫)
汉制,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卫将军,位次三公。在魏国列为二品,在蜀、吴两国也是仅次于大将军的武职。蜀国后期,分设左、右骠骑将军,左、右车骑将军。
总体来说,这部分武职与汉代变化不大,三国间也一样,比较稳定。
即(有顺序):
魏(二品):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卫将军
蜀:骠骑将军(左骠骑将军、右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左车骑将军、右车骑将军)、卫将军
吴:同魏。
不过,不管是哪个等级,如果有“开仪府同三司”,就都是位同三公,不受原职衔限制。
再往后,三国出现差别。四征(征东、征西、征南、征北)、四镇(镇东、镇西、镇南、镇北)与四方(前、左、右、后)将军间的大小并不相同。
魏国较为明确,“(四征)魏制秩二千石,位次三公,四镇在四征之下”。并且从多位将领的升迁记录,也可看到四征、四镇大于四方。此外,魏国四军区分划也十分明确,征东统青、兖、徐、扬,屯扬州;征南统荆、豫,屯新野;征西统雍、凉,屯长安;征北统幽、冀、并,屯蓟州。界限变动一般不大。
但在蜀吴都没有明显记载这些将军谁高谁低,但是可以看出蜀汉四镇将军比四征将军常置。
四征将军之间无高低之分,四镇也同样。虽然四征大于四镇,但事实上职权相同,只是镇x将军干得好了,会进号为征x将军作为奖励。(“汉置四征将军,谓征东、征西、征南、征北也。其后又置四镇将军,有功进号,则自镇为征。”)
一般而言不会出现征、镇将军同时存在的情况(不排除特例,如钟会、邓艾),以屯兵所在州的刺史为“储帅”。如果征、镇同时出现,则多是出于相同制衡的目的。
四方将军的品级也失于记载,不知道到底是多大职务。其职权下降应当是有一个过程的。直到曹魏末期,担任四方将军的还有司马亮、司马伷等人,猜测其职权应当还是在杂号将军之上的。
吴、蜀两国从汉制,四方将军依然大于征、镇将军。但征、镇将军之间的大小则难以考察。赵云曾从征南迁镇东,或许可以说明蜀汉是镇大于征。吴国征、镇将军间没有升降的记录,大部分人说吴国征大于镇可能是因为吴国大多名将,如朱然、施绩、陆抗都是从征x将军升迁吧,此处暂从这种意见,但不表示确定。
基本如下:
魏:四征、四镇(从二品)、四方(品级不详)
蜀:四镇、四征、四方
吴:四方、四征、四镇
注:如果征、镇将军名号中不是东、西、南、北的话,那么只是杂号将军而已
此外,杂号大将军也较为出现于三国历史中,即xx大将军。
杂号大将军职衔位于大将军、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卫将军之下,其它众将军之上。魏国将之列为二品。
魏国初期设上军(后改中军)大将军、镇军大将军、抚军大将军,且并非都由武官担任,后来官制稳定下来后,杂号大将军就出现较少了(到了司马氏执政后期又变多,可能是兴师灭东吴的缘故)。反倒蜀国开始泛滥。蜀国或出于制衡大将军姜维的原因,在末期曾设右大将军、辅国大将军、镇西大将军、镇南大将军、镇军大将军、征西大将军等。而吴国有记载的较少,仅有征北大将军(授予反魏的文钦)、镇军大将军、镇西大将军。
杂号大将军的权力不光远小于大将军,也远小于骠骑、车骑、卫将军,更多情况下是一种加号的表彰。如在魏国,便是,由镇x将军加于征x将军,再加为xx大将军。
综合来说:
魏国:
太傅、太保、大司马、大将军、太尉、司徒、司空、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卫将军、杂号大将军、四征、四镇、四方、四平,四安,杂号。
蜀国:
丞相、大司马、大将军、骠骑将军(左、右)、车骑将军(左、右)、卫将军、杂号大将军、四方、四镇、四征、四平,四安,杂号
吴国:
丞相、大司马(左、右)、上大将军、大将军、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卫将军、杂号大将军、四方、四征、四镇、四平,四安,杂号
注1:吴国一度设辅吴将军,位次三公,为张昭专设。
注2:蜀汉阎宇在蜀末任右大将军,许多地方解释为类似等同于大将军职权的左、右大将军的意思。但考当时姜维为大将军并非左大将军,且阎宇之前官拜右将军,因此此处“右大将军”应为“右将军”加“大”的杂号大将军。
注3:吴、蜀两国官制不明,此中四征、四镇的排法,还需更多证据才可说明,只作暂排如此。
注4:杂号将军包括禆将军、偏将军,在魏国为三到五品皆有,吴、蜀不设品级,但官职大小跨度也同样较大。所谓四安、四平将军事实上属杂号将军,无单列必要。
注5:另有武职在杂号将军之上,如中领军等,于此不列,但并非说无“将军”二字的武职小于此。
注6:杂号大将军无统属关系,相互间官职高低没什么意义,蜀国宗预曾由征西大将军迁镇军大将军,魏国曹真曾由上军大将军迁中军大将军,但并不代表镇军大于征西,中军大于上军,应只是领军位置变动。
另外书中主角在后期北伐屡立奇功为何爵位,官职一直得不到升迁,这里做一个解释。蜀汉自视正统纵观蜀汉的历史资料并无封王的大臣,并且汉朝祖制不得分封异姓王,故书中只有孟获,孙亮这两个投降的君主不得已而封王,其他朝廷大臣最高爵位为县侯。官职问题,在蜀汉,位在大将军之上的还有丞相,大司马为什么主角收复中原这么大的功劳而不加爵,升官呢,其一,不设丞相一职是主角定下来的,其二自吕容逼宫后主角为避嫌便带兵离开成都意为军政分开,如若主角领大将军又加封大司马那便违背了当初的军政分开的原则了,在蜀汉费祎为大将军,蒋琬为大司马便是有制衡不让一家独大出现诸葛亮时期的意思,当时是费祎主军事,蒋琬主内政。按照这个思路来写,到了主角这个地位已经是赏无可赏,封无可封了。再到南充侯一爵属于什么类型的侯爵,南充是我强加进去的名字,在三国时期,南充其前身为安汉,属于巴西郡的一县,故南充侯为县侯。
<div id="ad_iwanvi">
<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
if(q.storage('readtype') != 2 && location.href.indexof('vipchapter') < 0) {
document.write('<scr'+'ipt src="http://ad.iwanvi.com/view?aid=17k-h5-01"></scr'+'ipt>');
}
</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