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87章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逆鳞、银狐、续南明、盛唐风华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xbiquge.to】,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能被李凒选中,随他一同出访海汉的这些高官,基本上都与海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申学义属于子承父业,他父亲申景禛在李倧、李凒两朝均担任兵曹判书一职,让他年纪轻轻就成为了朝鲜军中炙手可热的将领,早在二十年前,便曾多次率军出国参与海汉组织的军事行动。
而安道石虽然出身猎户家庭,但他凭借过人的天赋,在军事人才选拔中脱颖而出,成为了首批前往海汉三亚陆军学院留学深造的朝鲜军官,随后便是一路平步青云,成为朝鲜国现今最有名气的将领之一。
朝鲜军中有个无形的规律,只要有了与海汉相关的背景,荣获军功往往要比旁人来得容易,而申学义和安道石无疑就是这样的受益者。
当然了,朝鲜国也不是没有那种想走独立自主道路,主张减少对海汉过度依赖的保守派军官,但这种人往往难以在军中出头,基本上很难有机会获得重量级的军功,也无法升任至朝堂之上,成为掌握话语权的大人物。
事实上无论是文官武官,只要是对海汉持有异议,发表过某些不利于两国关系的言论,往往仕途就会半路夭折,不声不响地从官场上消失。
久而久之,反对海汉的声音自然越来越少,而执掌朝政兵权的官员基本都是清一色的亲海汉派了。
李凒作为一国之君,对于这样的形势了然于心,但他也无力改变这种已经形成强烈惯性的局面。
他知道如果自己试图去改变什么,那有可能就连国王这个位置,也会在某个时候突然换个人来坐。
毕竟在四百里外的平壤城里,还有他的那位胞弟李淏掌管着一个与汉城几乎一模一样的小朝廷,而其背后的支持者同样是海汉。如果李凒这边出现任何问题,那么海汉肯定会马上将李淏推到台前,替换他成为朝鲜半岛的统治者。
当年海汉可以将他扶持登基上位,在二十多年后的现在,当然也有足够的能力再扶持出下一任的朝鲜国王。
正是因为怀着这种忧虑,李凒在位期间一直小心谨慎,对海汉提出的各种要求言听计从,并且很自觉地将世子李栢送到海汉长期留学。
虽然尚不清楚海汉举办这次舟山论坛的真实目的是什么,而且邀请函上也没有指名点姓要求李凒亲自出席,但他还是决定趁此机会来一趟杭州,与执委会的各位高官进行会晤,维护私人关系的同时,也借机向他们表明朝鲜作为藩属国的坚定忠心。
别国来参会的大多是外交官或高级将领,李凒以朝鲜国王的身份出席,显然是超规格的做法。
但他知道自己不能缺席这样的场合,如果自己没到场,而胞弟李淏却悄悄来了杭州,那岂不是会让外人认为李淏才是朝鲜国的代表人物?他可不能让自己的竞争者白白获得这种刷存在的机会。
在入城的马车上,李凒仍在沉思着自己接下来所要做的事,却被旁边李煊稚嫩的声音打断了思绪。
“父王,这便是海汉国的京城吗?您快看,好高的城墙啊!”
李凒笑着给儿子解释道:“这其实是大明时期修建的旧城,如今海汉又在原本的城池外修筑新城,待落成之后,或许会比这旧城更为壮观!”
而李煊的注意力已经转移到了城中鳞次栉比的店铺,以及街中熙熙攘攘的人流上:“父王,这海汉京城真是热闹啊,比汉城热闹多了!”
一个是半岛藩国,一个是洲际帝国,汉城要跟杭州比繁荣度,那自然是相差甚远没得比。
不过李凒倒是由此找到了机会,询问一下儿子的想法:“父王问你,既然这里如此热闹,就让你留在此地生活,你觉得如何?”
李煊眨眨眼睛,认真思索片刻后才应道:“那孩儿可以每天出宫,来这城里逛逛吗?”
李凒听得哭笑不得,孩童看待世界的眼光,果然是和成年人差别巨大,只好继续给他说明道:“这里又没王宫,你出哪门子的宫……父王的意思是,让你来这边念书学本事,就跟你大哥一样!”
李煊连连摇头道:“大哥来海汉念书,几年才回一次汉城。见不到父王和母亲,孩儿不乐意!”
李凒正稍感欣慰,觉得这孩子顾念亲情,却不料李煊接着便道:“不如父王和母亲也都来这里,我们把家搬到杭州不行吗?”
李凒叹道:“要是我们一家都搬来杭州,那可就成寄人篱下咯!”
李煊是他的嫔妃所生,今后继承大统的人选大概率是世子李栢,李煊顶多就封个“大君”名号,当个闲散王爷。
所以把李煊送来海汉接替李栢,对李凒来说其实没有多少心理负担。只是李煊刚才的无心之语,让他不免有所感慨。
如果一家人都搬来杭州定居,那只能说明朝鲜国已经变天了,要嘛换了人当国王,要嘛就是整个国家都被海汉吞并了。
当然李凒也知道,发生后一种情况的可能性微乎其微,海汉对于吞并朝鲜并无明显的兴趣,其主要精力还是集中在取代大明对天下的统治。
只要李凒自己不作死,他的家族大概会在海汉的庇护下,世世代代统治朝鲜半岛——或者至少是半岛的二分之一,另外一半则由他胞弟李淏的家族掌管。
有时候午夜梦回,李凒也会想,自己身为朝鲜国王,到底是真正的一国之君,亦或只不过在为海汉代管这片江山。
如果是后者,那是不是也算一种另类的寄人篱下?
这种问题没有真正的答案,因为如果要去寻求答案,李凒只会感受到无力和痛苦。能维持现状,对他来说就已经是竭尽全力了。
迎接李凒的队伍并未在城中停下来,而是穿城而过,径直去往了西湖北侧的新城。为接待外国政要人物而修建的迎宾馆,便是坐落于这片区域。
而迎宾馆自去年国庆之后,近日又迎来了新一波的接待高峰。李凒所在的车队来到这里时,便遇到了另一拨同样是刚刚抵达杭州的外国访客。
能被李凒选中,随他一同出访海汉的这些高官,基本上都与海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申学义属于子承父业,他父亲申景禛在李倧、李凒两朝均担任兵曹判书一职,让他年纪轻轻就成为了朝鲜军中炙手可热的将领,早在二十年前,便曾多次率军出国参与海汉组织的军事行动。
而安道石虽然出身猎户家庭,但他凭借过人的天赋,在军事人才选拔中脱颖而出,成为了首批前往海汉三亚陆军学院留学深造的朝鲜军官,随后便是一路平步青云,成为朝鲜国现今最有名气的将领之一。
朝鲜军中有个无形的规律,只要有了与海汉相关的背景,荣获军功往往要比旁人来得容易,而申学义和安道石无疑就是这样的受益者。
当然了,朝鲜国也不是没有那种想走独立自主道路,主张减少对海汉过度依赖的保守派军官,但这种人往往难以在军中出头,基本上很难有机会获得重量级的军功,也无法升任至朝堂之上,成为掌握话语权的大人物。
事实上无论是文官武官,只要是对海汉持有异议,发表过某些不利于两国关系的言论,往往仕途就会半路夭折,不声不响地从官场上消失。
久而久之,反对海汉的声音自然越来越少,而执掌朝政兵权的官员基本都是清一色的亲海汉派了。
李凒作为一国之君,对于这样的形势了然于心,但他也无力改变这种已经形成强烈惯性的局面。
他知道如果自己试图去改变什么,那有可能就连国王这个位置,也会在某个时候突然换个人来坐。
毕竟在四百里外的平壤城里,还有他的那位胞弟李淏掌管着一个与汉城几乎一模一样的小朝廷,而其背后的支持者同样是海汉。如果李凒这边出现任何问题,那么海汉肯定会马上将李淏推到台前,替换他成为朝鲜半岛的统治者。
当年海汉可以将他扶持登基上位,在二十多年后的现在,当然也有足够的能力再扶持出下一任的朝鲜国王。
正是因为怀着这种忧虑,李凒在位期间一直小心谨慎,对海汉提出的各种要求言听计从,并且很自觉地将世子李栢送到海汉长期留学。
虽然尚不清楚海汉举办这次舟山论坛的真实目的是什么,而且邀请函上也没有指名点姓要求李凒亲自出席,但他还是决定趁此机会来一趟杭州,与执委会的各位高官进行会晤,维护私人关系的同时,也借机向他们表明朝鲜作为藩属国的坚定忠心。
别国来参会的大多是外交官或高级将领,李凒以朝鲜国王的身份出席,显然是超规格的做法。
但他知道自己不能缺席这样的场合,如果自己没到场,而胞弟李淏却悄悄来了杭州,那岂不是会让外人认为李淏才是朝鲜国的代表人物?他可不能让自己的竞争者白白获得这种刷存在的机会。
在入城的马车上,李凒仍在沉思着自己接下来所要做的事,却被旁边李煊稚嫩的声音打断了思绪。
“父王,这便是海汉国的京城吗?您快看,好高的城墙啊!”
李凒笑着给儿子解释道:“这其实是大明时期修建的旧城,如今海汉又在原本的城池外修筑新城,待落成之后,或许会比这旧城更为壮观!”
而李煊的注意力已经转移到了城中鳞次栉比的店铺,以及街中熙熙攘攘的人流上:“父王,这海汉京城真是热闹啊,比汉城热闹多了!”
一个是半岛藩国,一个是洲际帝国,汉城要跟杭州比繁荣度,那自然是相差甚远没得比。
不过李凒倒是由此找到了机会,询问一下儿子的想法:“父王问你,既然这里如此热闹,就让你留在此地生活,你觉得如何?”
李煊眨眨眼睛,认真思索片刻后才应道:“那孩儿可以每天出宫,来这城里逛逛吗?”
李凒听得哭笑不得,孩童看待世界的眼光,果然是和成年人差别巨大,只好继续给他说明道:“这里又没王宫,你出哪门子的宫……父王的意思是,让你来这边念书学本事,就跟你大哥一样!”
李煊连连摇头道:“大哥来海汉念书,几年才回一次汉城。见不到父王和母亲,孩儿不乐意!”
李凒正稍感欣慰,觉得这孩子顾念亲情,却不料李煊接着便道:“不如父王和母亲也都来这里,我们把家搬到杭州不行吗?”
李凒叹道:“要是我们一家都搬来杭州,那可就成寄人篱下咯!”
李煊是他的嫔妃所生,今后继承大统的人选大概率是世子李栢,李煊顶多就封个“大君”名号,当个闲散王爷。
所以把李煊送来海汉接替李栢,对李凒来说其实没有多少心理负担。只是李煊刚才的无心之语,让他不免有所感慨。
如果一家人都搬来杭州定居,那只能说明朝鲜国已经变天了,要嘛换了人当国王,要嘛就是整个国家都被海汉吞并了。
当然李凒也知道,发生后一种情况的可能性微乎其微,海汉对于吞并朝鲜并无明显的兴趣,其主要精力还是集中在取代大明对天下的统治。
只要李凒自己不作死,他的家族大概会在海汉的庇护下,世世代代统治朝鲜半岛——或者至少是半岛的二分之一,另外一半则由他胞弟李淏的家族掌管。
有时候午夜梦回,李凒也会想,自己身为朝鲜国王,到底是真正的一国之君,亦或只不过在为海汉代管这片江山。
如果是后者,那是不是也算一种另类的寄人篱下?
这种问题没有真正的答案,因为如果要去寻求答案,李凒只会感受到无力和痛苦。能维持现状,对他来说就已经是竭尽全力了。
迎接李凒的队伍并未在城中停下来,而是穿城而过,径直去往了西湖北侧的新城。为接待外国政要人物而修建的迎宾馆,便是坐落于这片区域。
而迎宾馆自去年国庆之后,近日又迎来了新一波的接待高峰。李凒所在的车队来到这里时,便遇到了另一拨同样是刚刚抵达杭州的外国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