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5章 学习与效仿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逆鳞、银狐、续南明、盛唐风华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xbiquge.to】,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关于让国家变得强盛的方法,当然不止是崔鸣吉一人在这方面花费了心思,被李倧视作肱股之臣的金尚宪自然也早就已经在这个领域下过工夫。事实上金尚宪一力主张引入海汉援兵来对抗清军入侵的时候,就曾向国王阐明过立场,希望在军事方面效仿海汉,在战后成立一支精锐新军。至于当时海汉所提出的开埠通商等要求,金尚宪也认为是能够双赢的合作方式,所以也劝说李倧全都答应下来。
但金尚宪的强国思路与崔鸣吉有所不同,在前几个月与海汉将领频繁交流之后,他将希望更多地寄托在了海汉的引导和安排上,用一些已经经过了验证的成熟方案去发展本国的经济和军事,而非像崔鸣吉这样试图要先从海汉的发展史当中总结提炼出一些经验性质的东西,然后再结合本国国情进行套用。
这两种思路中,崔鸣吉的方案看上去似乎更为积极主动,但在实际情况当中,他的这个路子实施的效率和效果都未必能及得上看似偷懒的金尚宪。
外界往往只会注意到海汉十年间所取得的惊人成就,但对其成功背后的真正优势所在却知之甚少,很多人甚至连海汉的权力结构都未曾彻底弄明白。在这种一知半解的情况下想要简单照搬某些海汉的成功经验到另一国,往往会变成画虎不成反类犬的局面,就未必能取得理想的结果了。
金尚宪也是在对海汉发迹史作过一定了解之后才做出的决定,他认为海汉的很多国策都是建立在先进的技术之上,短期内根本无法在朝鲜得到实现。倒不如让海汉人准备一些适合朝鲜国情的发展方案,然后再从中挑选最具可行性的进行实施。
前面有类似安南、福建许氏这样的成功范例,金尚宪认为海汉完全有能力给朝鲜也量身定做一套适合的全面发展计划。虽然在此过程中海汉肯定会向朝鲜提出各种条件以满足其利益需求,但能够得到海汉这个强者的指引和帮助,总比朝鲜自己盲人摸象来得强。如果想要尽快将本国国力拉升到北边的强邻之上,并且在可以预见的未来实现军事上的自保,那大概也没有其他办法能比跟海汉合作更高效了。
如果不是国王在前段时间一直对海汉倡导的产业合作抱有疑虑,金尚宪也不会把这场谈判一拖再拖,以至于让崔鸣吉也有了机会插上一脚。但崔鸣吉的主动性更强,不但在谈判过程中向海汉展示了自己提前所做的准备,而且还在谈判后毫不避嫌地与海汉将领私下单独会晤并请教治国之策,这个姿态的确是要比金尚宪放得更低,更容易赢得海汉的好感。
但王汤姆和钱天敦都并非传统意义上的政治家或是外交家,崔鸣吉想向他们请教适合朝鲜的治国良方的确是有一点缘木求鱼的意思,而钱天敦也开始有一点怀疑,崔鸣吉的这种提问到底是他自己的想法,还是代表了某位不便直接开口的大人物。
李倧在谈判中一直没有明确地表明态度,这或许也是为了留下足够的操作空间,避免过早表态将自己陷入被动处境。王汤姆和钱天敦此前都认为金尚宪的故意拖延和崔鸣吉的盘问都有可能是来自李倧的授意,所以当下崔鸣吉的提问可以说已经超出了一个臣子的觉悟,在他们看来或许也是另有深意。所以钱天敦故意说之前已经与金尚宪做过相关的讨论,要看看崔鸣吉反应如何。
崔鸣吉倒是很沉得住气,并没有追问与金尚宪谈论这个话题的内容与结论,而是继续自己的话题:“那钱将军觉得,我国如要壮大国力,应当先从哪些方面着手?”
钱天敦道:“那就只能又回到最开始的议题,就是我们为贵国准备的产业合作计划。贵国战后的头等要事就是发展经济,国库里有钱了,百姓不用为生计发愁了,国家才能放开手脚去发展其他领域,比如组建你们心心念念的新式军队。这些道理都很浅显,相信崔大人也很明白其中道理。”
海汉抛出的产业合作计划,本质上就是要用钱来解决朝鲜目前存在的诸多问题,提振经济充实国力,然后再慢慢筹划其他领域的发展。类似的计划在福建、安南等地都已经收到了极好的成效,所以可行性是极高的,只需根据朝鲜的情况作出一些局部调整就行了。但这套方案要奏效,必须得到朝鲜的充分配合才行,而目前的状况就是朝鲜既不反对,也不急于推动实施,这让急于完成谈判任务的两名海汉将领的耐心也越来越少。
在此之前,他们已经跟朝鲜人磨了几天的嘴皮子,其实这些道理早就翻来覆去说过好几遍了,甚至在更早的时候,与金尚宪做前期沟通就已经谈及过这些话题了。
崔鸣吉也感觉到钱天敦语气里的不耐,略带歉意道:“在下只是想要进一步确认,这些措施真的能给我国带来预期的变化。”
钱天敦正色道:“贵国的谨慎我能理解,但我们也没有那么多的耐心一直等着,如果贵国觉得合作不妥,我们也没有打算勉强贵国,但至少要给出一个态度明确的答复,仅此而已。”
崔鸣吉道:“合作自然是要进行下去,只是战后有诸多事务要处理,所以才会将相关的谈判推迟了,钱将军勿急,近几天就会有结果。”
崔鸣吉其实希望通过这次私下会面从海汉人这里获得更多有价值的信息,但说实话到目前为止都收效不大,这两名海汉武将没有过多谈及两国国策的差异比较,而是努力在把话题引向促成合作计划。
仅从有限的谈话内容来看,崔鸣吉认为对方并不看好朝鲜照搬海汉的发展模式,海汉人或许是对的,但这同时也意味着朝鲜不可能像海汉一样飞速发展,国王想要的赶明超清,恐怕十年八年内是无法实现了。最理想的结果,大概也就是像安南一样,成为海汉的亲密盟友,今后再遇到北边的邻居不老实,也不用再担心势单力孤没人帮忙了。
至于经济领域能够有什么样的发展前景,以崔鸣吉的见识很难有具体的目标。他只知道海汉精于海上贸易,而且国内极为富庶,京城三亚号称南海第一自由港,但到底有多繁华,没去过三亚的人是很难想象出来的。李希从三亚发回的资料倒是建议朝鲜尽量在经贸方面配合海汉,只是书面文字的描绘,又怎能体现出三亚的真正面貌和海汉的真实国力。
三人推杯换盏一番之后,王汤姆主动提及了另外一个话题:“国王陛下这两天都安排三位王子旁听谈判过程,看样子也是不遗余力地在培养他们处理政务啊!就是不知道哪位王子在治政方面更有天赋一些?”
实际上这三兄弟中除了老三李濬岁数比较小,老大李溰已经二十五岁,老二李淏也已年满十八,完全有资格参与到议政的环节了。当然了,王子们能参与到什么程度,那还是要视李倧的态度而定。
崔鸣吉倒是预料到海汉人会打听关于三位王子的事情,所以回答这个问题的时候也是滴水不漏:“世子年纪最大,接触政务的时间也最早,是以经验最为丰富;凤林大君聪颖好学,处事沉稳;麟坪大君年纪尚幼,未来可期。若说治政天赋,倒也不好说孰强孰弱。”
崔鸣吉油滑的回答自然无法让王汤姆感到满意,当下便又追问道:“那崔大人觉得,哪位王子更适合学习我国的文化知识?”
崔鸣吉不解道:“王将军这是何意?”
王汤姆解释道:“事情是这样,我接到三亚的通知,执委会希望贵国能派出王子,名额不限,前往三亚进行为期两年的留学。在此期间我们会为王子提供学习各种先进知识的机会,安排游历海汉治下各地增长见识。刚才崔大人提到的治国理政方面,也可以安排留学王子在胜利堡内观摩我国执委会是如何处理政务。我们相信这样的安排会有助于增加两国互信,对未来的两国关系会有很大的好处。”
崔鸣吉听完之后没有立刻回应,这件事听起来似乎的确不错,但他可不是政坛雏鸟,隐隐觉得此事有些其他政治意味。
王汤姆见崔鸣吉沉默不语,知道他想到了某些问题,便又主动说道:“崔大人,我知道你在担心什么,这并不是向贵国索要人质,完全自愿,如果贵国觉得没有必要,那也可以选择放弃这个机会。”
崔鸣吉道:“恕在下冒昧问一句,类似此种派王子到贵国留学的安排,之前可有先例?”
王汤姆道:“当然有,安南清都王家的小王爷郑柞,还有这次率安南舰队来到朝鲜的郑廷将军,都曾经在我国留学。还有这次联军中率领福建水师的许裕拙将军,也是在三亚进行了为期两年的进修,学习海上作战的相关技能战术。崔大人如果有兴趣,可以找时间去与他们聊一聊,了解一下当初在三亚留学的相关情况。”
其实这些情况在李希发回来的报告中或多或少也有提及,但崔鸣吉显然从未想过安排本国王子去海汉京城留学这种事情。即便王汤姆给出了听起来十分合理的解释,他也还是觉得此事恐怕没那么简单。
王汤姆这番话当然不是吹牛,这几人的确是都有在三亚的留学经历,像郑柞这种喜欢新奇的年轻贵族,更是几乎每年都会去一两次三亚,处理外交经贸事务之余,也会专门去三亚的几所大学堂听一听自己感兴趣的课程,然后去陆海军基地遛跶一圈,打打枪放放炮,看看有什么新装备能买就下单买上一些带回国。
至于像许裕拙这样的外军将领,在三亚也并不鲜见,现在福建几乎每年都会送一批基层军官到三亚进修,以确保日益庞大的许家军除了装备标准制式的武器之外,还能够有统一的军制和战术。
为其他盟友势力提供文武官员的培训和进修,本身就是海汉增加国际影响力的一种手段,多年来一直都在使用,而且收效也相当不错。这些有在三亚长时间学习生活经历的外国官员,几乎无人能够抵抗无所不在的意识形态灌输,在此之后大多变成了海汉的忠实拥趸。
虽说目前在三亚的朝鲜使臣李希也是王族成员,并且与海汉高层相处得还算不错,但他几乎根本就没有资格排进继位者的候补行列当中,而且本身也没有太大的政治野心,海汉很难扶持他去争夺朝鲜国王的宝座。所以王汤姆寄希望于朝鲜能够派一名王子到三亚去留学,别说留学两年,哪怕只有一年半载,也有办法让其立场变成坚定的海汉党。
当然了,要做到这一点,就得先说服朝鲜人接受这种方式,并且让他们意识到这并非扣押人质,而是两国展开深度合作的一部分。但王汤姆也不确定李倧会不会对此心生疑虑,毕竟原本历史上被清廷洗脑成功的昭显世子就因为政治立场问题而最终失去了继位机会。所以他打算先从崔鸣吉这里下手,试探一下朝鲜人的态度,如果崔鸣吉愿意合作,那么由其出面去劝说李倧,显然会比自己开口的效果更好。
崔鸣吉比较谨慎,并没有立刻表态,而是口称要等明日上朝的时候再向国王禀明此事,看国王对此有何打算。王汤姆虽然很想促成此事,但心知如果催得太紧只会适得其反引发朝鲜人的戒心,当下也没有急于求成,便就此打住了这个话题,举杯再敬崔鸣吉。
双方在酒席上你来我往地互相试探了一番,但其实都没有获得太多有价值的信息,不过王汤姆和钱天敦一起出手,倒是毫无悬念地把崔鸣吉给喝趴下了。
关于让国家变得强盛的方法,当然不止是崔鸣吉一人在这方面花费了心思,被李倧视作肱股之臣的金尚宪自然也早就已经在这个领域下过工夫。事实上金尚宪一力主张引入海汉援兵来对抗清军入侵的时候,就曾向国王阐明过立场,希望在军事方面效仿海汉,在战后成立一支精锐新军。至于当时海汉所提出的开埠通商等要求,金尚宪也认为是能够双赢的合作方式,所以也劝说李倧全都答应下来。
但金尚宪的强国思路与崔鸣吉有所不同,在前几个月与海汉将领频繁交流之后,他将希望更多地寄托在了海汉的引导和安排上,用一些已经经过了验证的成熟方案去发展本国的经济和军事,而非像崔鸣吉这样试图要先从海汉的发展史当中总结提炼出一些经验性质的东西,然后再结合本国国情进行套用。
这两种思路中,崔鸣吉的方案看上去似乎更为积极主动,但在实际情况当中,他的这个路子实施的效率和效果都未必能及得上看似偷懒的金尚宪。
外界往往只会注意到海汉十年间所取得的惊人成就,但对其成功背后的真正优势所在却知之甚少,很多人甚至连海汉的权力结构都未曾彻底弄明白。在这种一知半解的情况下想要简单照搬某些海汉的成功经验到另一国,往往会变成画虎不成反类犬的局面,就未必能取得理想的结果了。
金尚宪也是在对海汉发迹史作过一定了解之后才做出的决定,他认为海汉的很多国策都是建立在先进的技术之上,短期内根本无法在朝鲜得到实现。倒不如让海汉人准备一些适合朝鲜国情的发展方案,然后再从中挑选最具可行性的进行实施。
前面有类似安南、福建许氏这样的成功范例,金尚宪认为海汉完全有能力给朝鲜也量身定做一套适合的全面发展计划。虽然在此过程中海汉肯定会向朝鲜提出各种条件以满足其利益需求,但能够得到海汉这个强者的指引和帮助,总比朝鲜自己盲人摸象来得强。如果想要尽快将本国国力拉升到北边的强邻之上,并且在可以预见的未来实现军事上的自保,那大概也没有其他办法能比跟海汉合作更高效了。
如果不是国王在前段时间一直对海汉倡导的产业合作抱有疑虑,金尚宪也不会把这场谈判一拖再拖,以至于让崔鸣吉也有了机会插上一脚。但崔鸣吉的主动性更强,不但在谈判过程中向海汉展示了自己提前所做的准备,而且还在谈判后毫不避嫌地与海汉将领私下单独会晤并请教治国之策,这个姿态的确是要比金尚宪放得更低,更容易赢得海汉的好感。
但王汤姆和钱天敦都并非传统意义上的政治家或是外交家,崔鸣吉想向他们请教适合朝鲜的治国良方的确是有一点缘木求鱼的意思,而钱天敦也开始有一点怀疑,崔鸣吉的这种提问到底是他自己的想法,还是代表了某位不便直接开口的大人物。
李倧在谈判中一直没有明确地表明态度,这或许也是为了留下足够的操作空间,避免过早表态将自己陷入被动处境。王汤姆和钱天敦此前都认为金尚宪的故意拖延和崔鸣吉的盘问都有可能是来自李倧的授意,所以当下崔鸣吉的提问可以说已经超出了一个臣子的觉悟,在他们看来或许也是另有深意。所以钱天敦故意说之前已经与金尚宪做过相关的讨论,要看看崔鸣吉反应如何。
崔鸣吉倒是很沉得住气,并没有追问与金尚宪谈论这个话题的内容与结论,而是继续自己的话题:“那钱将军觉得,我国如要壮大国力,应当先从哪些方面着手?”
钱天敦道:“那就只能又回到最开始的议题,就是我们为贵国准备的产业合作计划。贵国战后的头等要事就是发展经济,国库里有钱了,百姓不用为生计发愁了,国家才能放开手脚去发展其他领域,比如组建你们心心念念的新式军队。这些道理都很浅显,相信崔大人也很明白其中道理。”
海汉抛出的产业合作计划,本质上就是要用钱来解决朝鲜目前存在的诸多问题,提振经济充实国力,然后再慢慢筹划其他领域的发展。类似的计划在福建、安南等地都已经收到了极好的成效,所以可行性是极高的,只需根据朝鲜的情况作出一些局部调整就行了。但这套方案要奏效,必须得到朝鲜的充分配合才行,而目前的状况就是朝鲜既不反对,也不急于推动实施,这让急于完成谈判任务的两名海汉将领的耐心也越来越少。
在此之前,他们已经跟朝鲜人磨了几天的嘴皮子,其实这些道理早就翻来覆去说过好几遍了,甚至在更早的时候,与金尚宪做前期沟通就已经谈及过这些话题了。
崔鸣吉也感觉到钱天敦语气里的不耐,略带歉意道:“在下只是想要进一步确认,这些措施真的能给我国带来预期的变化。”
钱天敦正色道:“贵国的谨慎我能理解,但我们也没有那么多的耐心一直等着,如果贵国觉得合作不妥,我们也没有打算勉强贵国,但至少要给出一个态度明确的答复,仅此而已。”
崔鸣吉道:“合作自然是要进行下去,只是战后有诸多事务要处理,所以才会将相关的谈判推迟了,钱将军勿急,近几天就会有结果。”
崔鸣吉其实希望通过这次私下会面从海汉人这里获得更多有价值的信息,但说实话到目前为止都收效不大,这两名海汉武将没有过多谈及两国国策的差异比较,而是努力在把话题引向促成合作计划。
仅从有限的谈话内容来看,崔鸣吉认为对方并不看好朝鲜照搬海汉的发展模式,海汉人或许是对的,但这同时也意味着朝鲜不可能像海汉一样飞速发展,国王想要的赶明超清,恐怕十年八年内是无法实现了。最理想的结果,大概也就是像安南一样,成为海汉的亲密盟友,今后再遇到北边的邻居不老实,也不用再担心势单力孤没人帮忙了。
至于经济领域能够有什么样的发展前景,以崔鸣吉的见识很难有具体的目标。他只知道海汉精于海上贸易,而且国内极为富庶,京城三亚号称南海第一自由港,但到底有多繁华,没去过三亚的人是很难想象出来的。李希从三亚发回的资料倒是建议朝鲜尽量在经贸方面配合海汉,只是书面文字的描绘,又怎能体现出三亚的真正面貌和海汉的真实国力。
三人推杯换盏一番之后,王汤姆主动提及了另外一个话题:“国王陛下这两天都安排三位王子旁听谈判过程,看样子也是不遗余力地在培养他们处理政务啊!就是不知道哪位王子在治政方面更有天赋一些?”
实际上这三兄弟中除了老三李濬岁数比较小,老大李溰已经二十五岁,老二李淏也已年满十八,完全有资格参与到议政的环节了。当然了,王子们能参与到什么程度,那还是要视李倧的态度而定。
崔鸣吉倒是预料到海汉人会打听关于三位王子的事情,所以回答这个问题的时候也是滴水不漏:“世子年纪最大,接触政务的时间也最早,是以经验最为丰富;凤林大君聪颖好学,处事沉稳;麟坪大君年纪尚幼,未来可期。若说治政天赋,倒也不好说孰强孰弱。”
崔鸣吉油滑的回答自然无法让王汤姆感到满意,当下便又追问道:“那崔大人觉得,哪位王子更适合学习我国的文化知识?”
崔鸣吉不解道:“王将军这是何意?”
王汤姆解释道:“事情是这样,我接到三亚的通知,执委会希望贵国能派出王子,名额不限,前往三亚进行为期两年的留学。在此期间我们会为王子提供学习各种先进知识的机会,安排游历海汉治下各地增长见识。刚才崔大人提到的治国理政方面,也可以安排留学王子在胜利堡内观摩我国执委会是如何处理政务。我们相信这样的安排会有助于增加两国互信,对未来的两国关系会有很大的好处。”
崔鸣吉听完之后没有立刻回应,这件事听起来似乎的确不错,但他可不是政坛雏鸟,隐隐觉得此事有些其他政治意味。
王汤姆见崔鸣吉沉默不语,知道他想到了某些问题,便又主动说道:“崔大人,我知道你在担心什么,这并不是向贵国索要人质,完全自愿,如果贵国觉得没有必要,那也可以选择放弃这个机会。”
崔鸣吉道:“恕在下冒昧问一句,类似此种派王子到贵国留学的安排,之前可有先例?”
王汤姆道:“当然有,安南清都王家的小王爷郑柞,还有这次率安南舰队来到朝鲜的郑廷将军,都曾经在我国留学。还有这次联军中率领福建水师的许裕拙将军,也是在三亚进行了为期两年的进修,学习海上作战的相关技能战术。崔大人如果有兴趣,可以找时间去与他们聊一聊,了解一下当初在三亚留学的相关情况。”
其实这些情况在李希发回来的报告中或多或少也有提及,但崔鸣吉显然从未想过安排本国王子去海汉京城留学这种事情。即便王汤姆给出了听起来十分合理的解释,他也还是觉得此事恐怕没那么简单。
王汤姆这番话当然不是吹牛,这几人的确是都有在三亚的留学经历,像郑柞这种喜欢新奇的年轻贵族,更是几乎每年都会去一两次三亚,处理外交经贸事务之余,也会专门去三亚的几所大学堂听一听自己感兴趣的课程,然后去陆海军基地遛跶一圈,打打枪放放炮,看看有什么新装备能买就下单买上一些带回国。
至于像许裕拙这样的外军将领,在三亚也并不鲜见,现在福建几乎每年都会送一批基层军官到三亚进修,以确保日益庞大的许家军除了装备标准制式的武器之外,还能够有统一的军制和战术。
为其他盟友势力提供文武官员的培训和进修,本身就是海汉增加国际影响力的一种手段,多年来一直都在使用,而且收效也相当不错。这些有在三亚长时间学习生活经历的外国官员,几乎无人能够抵抗无所不在的意识形态灌输,在此之后大多变成了海汉的忠实拥趸。
虽说目前在三亚的朝鲜使臣李希也是王族成员,并且与海汉高层相处得还算不错,但他几乎根本就没有资格排进继位者的候补行列当中,而且本身也没有太大的政治野心,海汉很难扶持他去争夺朝鲜国王的宝座。所以王汤姆寄希望于朝鲜能够派一名王子到三亚去留学,别说留学两年,哪怕只有一年半载,也有办法让其立场变成坚定的海汉党。
当然了,要做到这一点,就得先说服朝鲜人接受这种方式,并且让他们意识到这并非扣押人质,而是两国展开深度合作的一部分。但王汤姆也不确定李倧会不会对此心生疑虑,毕竟原本历史上被清廷洗脑成功的昭显世子就因为政治立场问题而最终失去了继位机会。所以他打算先从崔鸣吉这里下手,试探一下朝鲜人的态度,如果崔鸣吉愿意合作,那么由其出面去劝说李倧,显然会比自己开口的效果更好。
崔鸣吉比较谨慎,并没有立刻表态,而是口称要等明日上朝的时候再向国王禀明此事,看国王对此有何打算。王汤姆虽然很想促成此事,但心知如果催得太紧只会适得其反引发朝鲜人的戒心,当下也没有急于求成,便就此打住了这个话题,举杯再敬崔鸣吉。
双方在酒席上你来我往地互相试探了一番,但其实都没有获得太多有价值的信息,不过王汤姆和钱天敦一起出手,倒是毫无悬念地把崔鸣吉给喝趴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