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第404章 偶遇故人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逆鳞、银狐、续南明、盛唐风华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xbiquge.to】,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由于海汉民团抢先进入顺化城捞走了大头,等北越军接管顺化城防务的时候,城中剩下的油水着实已经不多了。郑柏带着手下在顺化城里刮地三尺,也才搜罗了大约价值二十万两银子的缴获,而这笔钱要用来支付海汉民团这次打仗的军费还远远不够,以至于海汉民团选择直接退出了之后的清剿行动,将烂摊子丢给郑柏之后就把大部队撤离了顺化。
安南朝廷无力偿付军费,这种状况当然早就在执委会的预料之中,好在双方在这个问题上已经有了成功的先例可供借鉴,不会因此而造成债务纠纷。以人口抵偿债务这种方式在过去两年中已经施行过多次,双方对于移民的价格计算方式也早就达成了一定程度的共识,当然了,像战俘这种具有一定危险性的人员,其价格肯定比不上普通百姓,因此这些战俘都是以极低的价格批发给了海汉,然后像货物一样被塞进了舱底装运过来——据说三到四名完好无损的南越战俘才能抵得上一头安南水牛的价格,而这些战俘在运输途中的待遇甚至还比不上农业部从安南进口的耕牛。
不过在这个时代,战败者是没有人权可言的,就算是阮经贵这种曾经处于社会上层的贵族也无话可说。战俘能够得到一条生路活下去,已经算是征服者仁慈的表现了。
北越用来抵账的战俘可不仅仅只有海汉民团在顺化城俘虏的南越军人而已,除了一部分被招安和就地遣散的南越军外,有相当数量的战俘在战后都会被打包遣送到海汉治下的地区服劳役。按照较为保守的估计,海汉一方将会获得的战俘劳力数字至少是在五至八千人,如果北越军队清剿南越残余势力的进程足够顺利,那么这个数字破万甚至更高也不足为怪。
毕竟这些战俘对于北越朝廷来说也是一个挺大的麻烦,全招安到自己名下那肯定养不起,而且要把数量太多的降军打散安置也是一个很麻烦的事情。如果就地遣散了,这么多的无业青壮肯定又会成为社会的不安定因素,届时朝廷还要用大量的人力物力去维持地方治安。倒是扔给海汉可以一举多得,既免去了可能出现的麻烦,又节省了处理战俘的费用和消耗,还能抵销一部分战争债务,北越朝廷几乎没有出现任何的反对意见,便决定了将战俘大量廉价处理给海汉。
除了运回海南岛之外,也会有部分战俘的去向将是黑土港的煤矿,以及待开发的南方四港地区。当然作为大本营的海南岛将会分到最多的一份,而他们的去向安排,执委会也已经有了初步的规划。
目前三亚新城区两河流域的开发建设工程正有条不紊地进行着,不过出于安全方面的考虑,现在在这片大工地上劳作的大多都是普通民众,苦役营的囚徒绝大多数还是被安排在田独铁矿的矿场里从事重体力劳作。未来一段时间将有数以千计的战俘被运到海南岛,而这些人肯定没法全部安排到工作面积有限的田独铁矿,于是执委会策划已久的石碌铁矿开发计划也终于从尘封的资料库中再次取了出来,摆上了执委们的议事日程。
早在穿越之前,筹备委员会选择穿越地点的时候,海南岛所拥有的铁矿资源就是其看中的重要条件之一。这个位于海南岛西岸内陆,距离海岸线约四十公里的大型铁矿,在另一个时空中所探明的储量超过三亿吨,而且矿石的平均品位超过50%,再加上其可供露天开采的优越条件,对于18世纪的采矿、冶炼水平而言都是难得的矿源。石碌铁矿不但有丰富的铁、铜矿石出产,而且还有钴、镍、硫、铝、金等多种矿山资源。对于执委会一心想要在海南岛上实现的近代工业体系来说,石碌铁矿真的就是一座不可错过的宝藏。
在原本的时空中,石碌铁矿是直到清朝乾隆年间才被人发现。不过穿越者的到来,会让这个时间点提前大概一个半世纪,并且开发的力度也将远远超过原本的历史状况。但执委会在落脚三亚的头两年里一直没有打石碌铁矿的主意,倒并不是没有这方面的想法,而是受到客观条件所限,暂时没办法实施对石碌铁矿的开发计划。
首先是石碌铁矿所处的位置距离穿越者们落脚的胜利港实在有点远,从胜利港出发到西海岸的昌化,海上的航程就超过了100海里,这个距离已经是胜利港到顺化三分之二的航程。当然如果只是海上航程稍远一点还不算是大问题,毕竟黑土港这个海外矿山的航程更为遥远,但黑土港煤矿的开采点距离港口最近处不到两公里,而石碌铁矿的主要矿点距离海边昌化小港湾却足足有四十公里之遥,而且整个区域内都是处于未经开发的原始环境状态,就算是放在穿越前的那个时空,想在这种环境下要修筑一条从海边通往内陆的道路也绝非易事。
第二个延缓了执委会规划的原因则是出于政治上的考量。按照大明对琼州岛的行政划分,昌化所在的位置是属于北边的儋州管辖,如果海汉要大规模地开发昌化,那势必会引起儋州官府的忌惮,说不定还会因此生出一些事端,这对于早期立足未稳的执委会来说是一种不可取的冒险。就算是一直鼓吹着武力扩张的军方,在当时也拿不住兵力驻扎到昌化去保障这个开发项目的安全。
第三个原因则是因为田独铁矿的存在,虽然这个矿的储量和矿产品种都不如石碌,但胜在位置好,执委会选择胜利港登陆,有一半原因就是冲着田独铁矿来的。而之后所建立的工业区,也几乎都是围绕着田独铁矿在布置厂房和生产单位,其重要性可见一斑。就算暂时不开发石碌铁矿,仅凭田独出产的铁矿石也基本可以支撑海汉在前期的生产发展所需了。
不过今时已经不同往日,随着海汉的日渐发展壮大,对于钢铁和其他金属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不管是海运能力、政治影响力还是冶炼水平,现在都已经不再是制约开发石碌铁矿的障碍。在条件日渐成熟之后,执委会终于又一次将开发石碌铁矿的计划翻了出来,并准备在近期就开始实施。数以千计的南越战俘将会被运往当地,打通从海边昌化港到石碌的运输线,并在当地开始建设一个大型的煤铁复合产业基地。在这个区域成型以后,黑土港出产的精煤就可以就近运往当地,用于钢铁和其他金属的冶炼加工。
当然在这个建设过程中,恐怕也将会为此而付出不少的人命。在北部湾开发黑土港煤矿的前半年,死于各种事故、疾病和其他原因的劳工就多达数百人,而石碌铁矿所处的位置就决定了它的开发难度势必会大大超过黑土港煤矿以及其他的海外港口。执委会肯定不会忽视这种可预期的人员损耗,最好的办法就是将其转嫁到战俘这种廉价劳动力身上。
在冷眼旁观这些战俘下船的阮经贵自然不会想到,等待他这些同胞的命运将会是什么。不过看到海汉人在运输过程中也并没有去掉这些人的脚镣手铐,他就知道这些人的命运恐怕跟自己不会是同一条路了。
站在阮经贵的角度上,他对于曾经同属一个阵营的这些俘虏也并非一点同情都没有,多少还是有些感同身受的念头。但他也还记得克制住自己的情绪,提醒自己现在的身份并不适合作出一些容易让人误会的举动。
但阮经贵能保持冷静和理智,不代笔别人也能达到同样的水准。站他旁边的阮经文毫无征兆地就冲了出去,直接扑进了战俘的队伍中,抱住了其中一人。
阮经贵大惊失色,但还没等他冲上去将自己兄弟拉出来,四五个手持木棍的黑衣警察已经扑了过去,不问三七二十一就朝着阮经文身上揍去。
这片小小的混乱也立刻引来了现场管理人员的注意,很快民政部和军方的人员就赶过来终止了警察的殴打,将阮经文连同他抱住那人一起拉出队列,然后让其他战俘继续行进。
阮经文虽然被一通乱棍打得不轻,但他却半点都没有沮丧的模样,还拉着那名战俘叫道:“武兄,原来你还活着!我是阮经文,是我啊!”
阮经贵一看,这人自己也认识,正是南越水师的一名参将,名叫武森。这武家跟阮家也算世交,武森与阮经文自幼便结识,可算是情同手足。但海汉人攻打顺化的时候,武森没有选择在城内避战,而是去了第一线与海汉人作战,结果据说是率部在江面巡逻时尽数被海汉人的火炮所击沉——这一段还被剪辑进了海汉宣传部的战争纪录片里,只是当事者根本无缘得见。
武森战死的消息传回顺化,作为好友的阮经文自然是伤心不已,只是他自此战意全无,最后并没有选择与海汉民团作战来替自己的好友复仇,而是听从了阮经贵的劝说,彻底放弃抵抗,直接率部投降。
不过阮经文没有想到,在辗转多日之后,居然会在海汉人的大本营见到原本已经战死的好友。他一见之下心情难以自控,便冲出去拉住了武森。旁观的警察还以为他要生事,自然是不管不顾地冲上去打翻再说。
阮经贵赶紧躬着身子向旁边的军方和民政部的人说明了情况,让他们知道这只是一场小小的误会。倒是被阮经文拉住的武森在最初的惊吓过去之后,便立刻冷静下来,站起身挣脱了阮经文的手,对他怒斥道:“看你这毫发无伤的样子,想必是已经投了海汉人吧?我水师数百将士命丧香江,竟然就是为了保护像你这样的无耻之徒!”
阮经文大概也没有想到武森的情绪居然如此激烈,一时被他骂得说不出话来。阮经贵在旁边劝道:“小武,败军之将,何以言勇?你且暂去,改日我自会去寻海汉首长,为你求条出路!”
武森朝地上啐了一口唾沫道:“我自走我路,岂会要你这叛徒去为我求什么狗屁出路!你我两家交情自此便绝,以后切莫再与武爷攀什么交情!”
武森说完,一晃身上的镣铐,竟然自顾自地便跟随战俘的队伍走了,没有再回头看阮氏兄弟一眼。两兄弟对视之下,发现对方的脸色都相当难看。
良久阮经文才开口道:“我十四岁那年若不是武森救我一命,早就淹死在香江里了,这个情我是无论如何要还给他的。”
阮经贵深呼了一口气才劝道:“武森岂是对你一人有恩,当初我家在会安的产业,也多蒙他的照顾,如今他因战落难,为兄岂会袖手旁观?就算他与我家毫无瓜葛,为兄也不愿看到这种忠义之士就此埋没。”
阮经贵生怕自己兄弟再看到别的什么熟人,便一直站在他旁边留意着,好在战俘队伍里像武森这样的高级军官也并不多见,整趟战俘队伍走完之后,阮经文也没有再碰到熟人。完事之后他们便还是被几名保安带着,一路回到了移民隔离营中。
阮经贵倒也没有把自己说过的话抛在脑后,第二天便主动去找了中队长郑义,希望能让他给高层干部带个口信。
郑义上下打量阮经贵一番道:“你的意思是想保下那个战俘的性命?”
“非但要保住他的性命,在下还希望首长们能够给予他一个机会,此人在顺化时便是水军参将,精通安南海岸水文状况,今后首长们要在南方建设港口,此人必定能起到作用!”阮经贵赶紧将理由向郑义和盘托出。他在昨天回营时便向几名保安打听过了,听说这些战俘都是会被收进苦役营,而他们的去处往往就是深山中的矿坑,阮经贵可不希望武森被当作廉价矿工,将剩余的生命消磨在了暗无天日的矿坑里。
郑义摇头道:“听你说你的那个朋友也是参将了,这种级别的军官要是愿意投降,首长们肯定是不会把他抓进苦役营的。要是他不愿投降,你保他又有何用?他若不愿为执委会效忠,谁敢放他出来?”
阮经贵急道:“在下愿做担保,若是他仍不愿投诚,请让在下亲自去说服他!郑队长,此人虽然对旧主有些愚忠,但终究是有本事的人,此时正当执委会招贤纳士之际,人才不可错失啊!”
郑义又仔细端详阮经贵一阵,似乎是要确认他是不是在耍花样,良久才点点头道:“这个话我可以替你向上面传达,至于效果如何,我可不会跟你打包票。”
“如此便多谢郑队长了!”阮经贵当下赶紧做了一记深揖。
阮氏兄弟在忐忑不安中又等了三天,终于等来了郑义,不过他并不是来通知武森的事情,而是让他们收拾东西准备离开:“阮经文、阮经贵,你们的隔离期已经到了,收拾好个人物品,到营区大门报到,会有人带你们去下一站。”
阮经贵急道:“郑队长,那我朋友的事情?”
“这事上面没给回音,我也不敢催啊!”郑义无奈地摇摇头道:“首长们每天那么忙,或许忘了吧!你出去之后,倒是可以自己再想想办法去找首长通通路子,你不是认识执委会的首长吗?如果他们肯发话,那你朋友的出路肯定就没问题了。”
阮经贵只好谢过了郑义,然后与阮经文一起收拾东西。其实也没什么可收拾的,当初进营的时候把行李都上交了,带进来的就只有几套换洗衣服而已。进来之后连饭碗、水杯、寝具都全是统一发放,不过这些东西在走的时候必须也要交给营区管理机构,清洗消毒后将留给下一批的移民使用。
在这隔离营区里关了十来天,两人早就已经待不住了,三下五除二把衣物打包之后,便离开了住处。至于说同住的其他阮氏族人为何没有同时获得离开的许可,阮经贵心里多少也是有数的——他们两兄弟都是在过来之前就已经被海汉人指定了就业单位,出路已定,跟其他那些没本事的族人自然是不可同日而语的。像那些没有专业技能的族人,如果会识字计数的还好,至少以后能捞个文书之类的轻松工作,如果什么都不会,那多半就只能被分配去农业部当农民,或者去建设部当力工修地球了。
两人来到营区门口,在这里已经集合了二十来人,看样子都是跟他们一样去向已定的移民。很快有几名归化民干部拿着名单过来点名,清点之后便带领他们向火车站走去。这些新移民都是第一次进到火车站里,免不了到处指指点点,议论纷纷,一副刘姥姥进到大观园的表情。
由于海汉民团抢先进入顺化城捞走了大头,等北越军接管顺化城防务的时候,城中剩下的油水着实已经不多了。郑柏带着手下在顺化城里刮地三尺,也才搜罗了大约价值二十万两银子的缴获,而这笔钱要用来支付海汉民团这次打仗的军费还远远不够,以至于海汉民团选择直接退出了之后的清剿行动,将烂摊子丢给郑柏之后就把大部队撤离了顺化。
安南朝廷无力偿付军费,这种状况当然早就在执委会的预料之中,好在双方在这个问题上已经有了成功的先例可供借鉴,不会因此而造成债务纠纷。以人口抵偿债务这种方式在过去两年中已经施行过多次,双方对于移民的价格计算方式也早就达成了一定程度的共识,当然了,像战俘这种具有一定危险性的人员,其价格肯定比不上普通百姓,因此这些战俘都是以极低的价格批发给了海汉,然后像货物一样被塞进了舱底装运过来——据说三到四名完好无损的南越战俘才能抵得上一头安南水牛的价格,而这些战俘在运输途中的待遇甚至还比不上农业部从安南进口的耕牛。
不过在这个时代,战败者是没有人权可言的,就算是阮经贵这种曾经处于社会上层的贵族也无话可说。战俘能够得到一条生路活下去,已经算是征服者仁慈的表现了。
北越用来抵账的战俘可不仅仅只有海汉民团在顺化城俘虏的南越军人而已,除了一部分被招安和就地遣散的南越军外,有相当数量的战俘在战后都会被打包遣送到海汉治下的地区服劳役。按照较为保守的估计,海汉一方将会获得的战俘劳力数字至少是在五至八千人,如果北越军队清剿南越残余势力的进程足够顺利,那么这个数字破万甚至更高也不足为怪。
毕竟这些战俘对于北越朝廷来说也是一个挺大的麻烦,全招安到自己名下那肯定养不起,而且要把数量太多的降军打散安置也是一个很麻烦的事情。如果就地遣散了,这么多的无业青壮肯定又会成为社会的不安定因素,届时朝廷还要用大量的人力物力去维持地方治安。倒是扔给海汉可以一举多得,既免去了可能出现的麻烦,又节省了处理战俘的费用和消耗,还能抵销一部分战争债务,北越朝廷几乎没有出现任何的反对意见,便决定了将战俘大量廉价处理给海汉。
除了运回海南岛之外,也会有部分战俘的去向将是黑土港的煤矿,以及待开发的南方四港地区。当然作为大本营的海南岛将会分到最多的一份,而他们的去向安排,执委会也已经有了初步的规划。
目前三亚新城区两河流域的开发建设工程正有条不紊地进行着,不过出于安全方面的考虑,现在在这片大工地上劳作的大多都是普通民众,苦役营的囚徒绝大多数还是被安排在田独铁矿的矿场里从事重体力劳作。未来一段时间将有数以千计的战俘被运到海南岛,而这些人肯定没法全部安排到工作面积有限的田独铁矿,于是执委会策划已久的石碌铁矿开发计划也终于从尘封的资料库中再次取了出来,摆上了执委们的议事日程。
早在穿越之前,筹备委员会选择穿越地点的时候,海南岛所拥有的铁矿资源就是其看中的重要条件之一。这个位于海南岛西岸内陆,距离海岸线约四十公里的大型铁矿,在另一个时空中所探明的储量超过三亿吨,而且矿石的平均品位超过50%,再加上其可供露天开采的优越条件,对于18世纪的采矿、冶炼水平而言都是难得的矿源。石碌铁矿不但有丰富的铁、铜矿石出产,而且还有钴、镍、硫、铝、金等多种矿山资源。对于执委会一心想要在海南岛上实现的近代工业体系来说,石碌铁矿真的就是一座不可错过的宝藏。
在原本的时空中,石碌铁矿是直到清朝乾隆年间才被人发现。不过穿越者的到来,会让这个时间点提前大概一个半世纪,并且开发的力度也将远远超过原本的历史状况。但执委会在落脚三亚的头两年里一直没有打石碌铁矿的主意,倒并不是没有这方面的想法,而是受到客观条件所限,暂时没办法实施对石碌铁矿的开发计划。
首先是石碌铁矿所处的位置距离穿越者们落脚的胜利港实在有点远,从胜利港出发到西海岸的昌化,海上的航程就超过了100海里,这个距离已经是胜利港到顺化三分之二的航程。当然如果只是海上航程稍远一点还不算是大问题,毕竟黑土港这个海外矿山的航程更为遥远,但黑土港煤矿的开采点距离港口最近处不到两公里,而石碌铁矿的主要矿点距离海边昌化小港湾却足足有四十公里之遥,而且整个区域内都是处于未经开发的原始环境状态,就算是放在穿越前的那个时空,想在这种环境下要修筑一条从海边通往内陆的道路也绝非易事。
第二个延缓了执委会规划的原因则是出于政治上的考量。按照大明对琼州岛的行政划分,昌化所在的位置是属于北边的儋州管辖,如果海汉要大规模地开发昌化,那势必会引起儋州官府的忌惮,说不定还会因此生出一些事端,这对于早期立足未稳的执委会来说是一种不可取的冒险。就算是一直鼓吹着武力扩张的军方,在当时也拿不住兵力驻扎到昌化去保障这个开发项目的安全。
第三个原因则是因为田独铁矿的存在,虽然这个矿的储量和矿产品种都不如石碌,但胜在位置好,执委会选择胜利港登陆,有一半原因就是冲着田独铁矿来的。而之后所建立的工业区,也几乎都是围绕着田独铁矿在布置厂房和生产单位,其重要性可见一斑。就算暂时不开发石碌铁矿,仅凭田独出产的铁矿石也基本可以支撑海汉在前期的生产发展所需了。
不过今时已经不同往日,随着海汉的日渐发展壮大,对于钢铁和其他金属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不管是海运能力、政治影响力还是冶炼水平,现在都已经不再是制约开发石碌铁矿的障碍。在条件日渐成熟之后,执委会终于又一次将开发石碌铁矿的计划翻了出来,并准备在近期就开始实施。数以千计的南越战俘将会被运往当地,打通从海边昌化港到石碌的运输线,并在当地开始建设一个大型的煤铁复合产业基地。在这个区域成型以后,黑土港出产的精煤就可以就近运往当地,用于钢铁和其他金属的冶炼加工。
当然在这个建设过程中,恐怕也将会为此而付出不少的人命。在北部湾开发黑土港煤矿的前半年,死于各种事故、疾病和其他原因的劳工就多达数百人,而石碌铁矿所处的位置就决定了它的开发难度势必会大大超过黑土港煤矿以及其他的海外港口。执委会肯定不会忽视这种可预期的人员损耗,最好的办法就是将其转嫁到战俘这种廉价劳动力身上。
在冷眼旁观这些战俘下船的阮经贵自然不会想到,等待他这些同胞的命运将会是什么。不过看到海汉人在运输过程中也并没有去掉这些人的脚镣手铐,他就知道这些人的命运恐怕跟自己不会是同一条路了。
站在阮经贵的角度上,他对于曾经同属一个阵营的这些俘虏也并非一点同情都没有,多少还是有些感同身受的念头。但他也还记得克制住自己的情绪,提醒自己现在的身份并不适合作出一些容易让人误会的举动。
但阮经贵能保持冷静和理智,不代笔别人也能达到同样的水准。站他旁边的阮经文毫无征兆地就冲了出去,直接扑进了战俘的队伍中,抱住了其中一人。
阮经贵大惊失色,但还没等他冲上去将自己兄弟拉出来,四五个手持木棍的黑衣警察已经扑了过去,不问三七二十一就朝着阮经文身上揍去。
这片小小的混乱也立刻引来了现场管理人员的注意,很快民政部和军方的人员就赶过来终止了警察的殴打,将阮经文连同他抱住那人一起拉出队列,然后让其他战俘继续行进。
阮经文虽然被一通乱棍打得不轻,但他却半点都没有沮丧的模样,还拉着那名战俘叫道:“武兄,原来你还活着!我是阮经文,是我啊!”
阮经贵一看,这人自己也认识,正是南越水师的一名参将,名叫武森。这武家跟阮家也算世交,武森与阮经文自幼便结识,可算是情同手足。但海汉人攻打顺化的时候,武森没有选择在城内避战,而是去了第一线与海汉人作战,结果据说是率部在江面巡逻时尽数被海汉人的火炮所击沉——这一段还被剪辑进了海汉宣传部的战争纪录片里,只是当事者根本无缘得见。
武森战死的消息传回顺化,作为好友的阮经文自然是伤心不已,只是他自此战意全无,最后并没有选择与海汉民团作战来替自己的好友复仇,而是听从了阮经贵的劝说,彻底放弃抵抗,直接率部投降。
不过阮经文没有想到,在辗转多日之后,居然会在海汉人的大本营见到原本已经战死的好友。他一见之下心情难以自控,便冲出去拉住了武森。旁观的警察还以为他要生事,自然是不管不顾地冲上去打翻再说。
阮经贵赶紧躬着身子向旁边的军方和民政部的人说明了情况,让他们知道这只是一场小小的误会。倒是被阮经文拉住的武森在最初的惊吓过去之后,便立刻冷静下来,站起身挣脱了阮经文的手,对他怒斥道:“看你这毫发无伤的样子,想必是已经投了海汉人吧?我水师数百将士命丧香江,竟然就是为了保护像你这样的无耻之徒!”
阮经文大概也没有想到武森的情绪居然如此激烈,一时被他骂得说不出话来。阮经贵在旁边劝道:“小武,败军之将,何以言勇?你且暂去,改日我自会去寻海汉首长,为你求条出路!”
武森朝地上啐了一口唾沫道:“我自走我路,岂会要你这叛徒去为我求什么狗屁出路!你我两家交情自此便绝,以后切莫再与武爷攀什么交情!”
武森说完,一晃身上的镣铐,竟然自顾自地便跟随战俘的队伍走了,没有再回头看阮氏兄弟一眼。两兄弟对视之下,发现对方的脸色都相当难看。
良久阮经文才开口道:“我十四岁那年若不是武森救我一命,早就淹死在香江里了,这个情我是无论如何要还给他的。”
阮经贵深呼了一口气才劝道:“武森岂是对你一人有恩,当初我家在会安的产业,也多蒙他的照顾,如今他因战落难,为兄岂会袖手旁观?就算他与我家毫无瓜葛,为兄也不愿看到这种忠义之士就此埋没。”
阮经贵生怕自己兄弟再看到别的什么熟人,便一直站在他旁边留意着,好在战俘队伍里像武森这样的高级军官也并不多见,整趟战俘队伍走完之后,阮经文也没有再碰到熟人。完事之后他们便还是被几名保安带着,一路回到了移民隔离营中。
阮经贵倒也没有把自己说过的话抛在脑后,第二天便主动去找了中队长郑义,希望能让他给高层干部带个口信。
郑义上下打量阮经贵一番道:“你的意思是想保下那个战俘的性命?”
“非但要保住他的性命,在下还希望首长们能够给予他一个机会,此人在顺化时便是水军参将,精通安南海岸水文状况,今后首长们要在南方建设港口,此人必定能起到作用!”阮经贵赶紧将理由向郑义和盘托出。他在昨天回营时便向几名保安打听过了,听说这些战俘都是会被收进苦役营,而他们的去处往往就是深山中的矿坑,阮经贵可不希望武森被当作廉价矿工,将剩余的生命消磨在了暗无天日的矿坑里。
郑义摇头道:“听你说你的那个朋友也是参将了,这种级别的军官要是愿意投降,首长们肯定是不会把他抓进苦役营的。要是他不愿投降,你保他又有何用?他若不愿为执委会效忠,谁敢放他出来?”
阮经贵急道:“在下愿做担保,若是他仍不愿投诚,请让在下亲自去说服他!郑队长,此人虽然对旧主有些愚忠,但终究是有本事的人,此时正当执委会招贤纳士之际,人才不可错失啊!”
郑义又仔细端详阮经贵一阵,似乎是要确认他是不是在耍花样,良久才点点头道:“这个话我可以替你向上面传达,至于效果如何,我可不会跟你打包票。”
“如此便多谢郑队长了!”阮经贵当下赶紧做了一记深揖。
阮氏兄弟在忐忑不安中又等了三天,终于等来了郑义,不过他并不是来通知武森的事情,而是让他们收拾东西准备离开:“阮经文、阮经贵,你们的隔离期已经到了,收拾好个人物品,到营区大门报到,会有人带你们去下一站。”
阮经贵急道:“郑队长,那我朋友的事情?”
“这事上面没给回音,我也不敢催啊!”郑义无奈地摇摇头道:“首长们每天那么忙,或许忘了吧!你出去之后,倒是可以自己再想想办法去找首长通通路子,你不是认识执委会的首长吗?如果他们肯发话,那你朋友的出路肯定就没问题了。”
阮经贵只好谢过了郑义,然后与阮经文一起收拾东西。其实也没什么可收拾的,当初进营的时候把行李都上交了,带进来的就只有几套换洗衣服而已。进来之后连饭碗、水杯、寝具都全是统一发放,不过这些东西在走的时候必须也要交给营区管理机构,清洗消毒后将留给下一批的移民使用。
在这隔离营区里关了十来天,两人早就已经待不住了,三下五除二把衣物打包之后,便离开了住处。至于说同住的其他阮氏族人为何没有同时获得离开的许可,阮经贵心里多少也是有数的——他们两兄弟都是在过来之前就已经被海汉人指定了就业单位,出路已定,跟其他那些没本事的族人自然是不可同日而语的。像那些没有专业技能的族人,如果会识字计数的还好,至少以后能捞个文书之类的轻松工作,如果什么都不会,那多半就只能被分配去农业部当农民,或者去建设部当力工修地球了。
两人来到营区门口,在这里已经集合了二十来人,看样子都是跟他们一样去向已定的移民。很快有几名归化民干部拿着名单过来点名,清点之后便带领他们向火车站走去。这些新移民都是第一次进到火车站里,免不了到处指指点点,议论纷纷,一副刘姥姥进到大观园的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