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六十一章 无良的赵史
推荐阅读:明克街13号、弃宇宙、渡劫之王、第九特区、三寸人间、大符篆师、仙宫、大侠萧金衍、英雄联盟:我的时代、问道章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xbiquge.to】,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PS:感谢书友“willwolf”、“HqB”、“书友20170930142508161”、“在天的那一边(幸福之家)”投的月票。
打一场决战,对吴争和义兴朝来说,就算败了,也就是一方势力的覆没,可西南、西北的永历朝、大西军及大顺军残部(大顺军残部除了李过等人的忠贞营,还有在西北的一个分支)。也就是说,反清的势力依旧存在。
可多尔衮要是打败了,清廷那便有瞬间倾覆之险。
所谓树倒猢狲散,墙倒众人推。
这种战略决断,不是依靠性格上的魄力能决定的,而需要战略魄力,很显然,多尔衮并不具备这种魄力,这是因为,多尔衮病了、心老了,他快死了!
没有人,能在垂死之际,还有这种战略魄力,哪怕他曾经是个勇者。
所以,吴争决定赌,赌多尔衮此次布下的局,依旧只是想打压自己,削弱北伐军的实力,而不是趁此倾力决战。
设定下这一前提,那么,淮安城中就不可能有那么多骑兵备战。
吴争随即对蒋全义道:“你留在这指挥,每隔一时辰,就对城头发起一次佯攻,来牵制祖大弼……集结一支偏师,本王亲自率领,原路突袭北门!”
蒋全义这下急了,“就算真如王爷所料,城中只有数百骑兵……可王爷身子贵重,岂可轻易冒险,率偏师出击之事,自该由卑职去做!”
“屁!”吴争笑骂道,“本王这些年也是冒着矢石,从战场上滚出来的……哪来的贵重?”
众将领纷纷劝说,身为主帅,绝不可以身犯险,该留在主营中掌控大局。
吴争仔细想想也是,于是点点头道:“那也成……蒋全义,此去若遇不可为,不可勉强,原路退回就是。淮安城是死的,就算此战不克,还有来日,可你和众将士丢了性命,就再也活不过来了!”
蒋全义郑重行了一军礼道:“大将军尽管放心,蒋某经过这些年,别的本事没有长进,可要论撤退逃命……北伐军中怕是没一人能与我比!”
吴争和众将闻听哈哈大笑起来,笑得很爽朗。
这哪还有起初时那种沉闷和沮丧?
……。
赵史有些郁闷了。
僵持不是很对他的胃口吗?
是对胃口,可问题也来了。
僵持会消磨人的激情和斗志。
赵史自然不会,因为他本就没有斗志可言,也不需要斗志,他只是依仗着与吴争的“交情”,以百户的官职,在长林卫谋了个副档头的缺罢了。
原本想着,有泰州卫在南面,自己在淮安城出不了什么事,只要混上一年两年的,那回去就是一桩功劳,升个副千户肯定没问题。
可哪想到,战争说暴发就暴发了。
好在赵史是个“老江湖”了,这处理人际关系,确实有一套,在大河卫中,混得是风生水起。
这也就有了之前煽动一部分大河卫士兵起事的那一出。
可事是起了,却打不起来僵持着,有道是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这些“叛兵”之前是听自己煽惑,可眼下他们的家人都在后面,这一对峙,时间久了,一个个偷偷地时不时地往后溜,开小差,这怎么可以?
万一对面突然进攻,结局只有一个,一哄而散。
赵史很世故,也很聪明。他既然意识到了这点,就能想出应对之法,但想的对策,虽然有效,就是有些阴……丧良心。
赵史悄悄交待了他麾下的几个长林卫几句,等长林卫领命而去,他就悄悄地往后溜。
黑灯瞎火的,除了双方前头有火把照映着,后面是一团黑。
当数十枝箭矢“嗡……”地由“叛军”后面射向敌军时,这引起的后果是,一场矢战突然暴发。
这种人员密集、毫无遮挡的大街,双方一旦开始相互射箭,那就是站着被“枪毙”。
一时间,双方有数百人倒下。
一旦见了血,那就是个不死不休的不了局。
双方前锋没法退,后面都是人。
既然没法退只能等死,那不如冲上去,或许还能拼出条活路。
就这样,淮安城中最大的一场血战,就这么“莫名其妙”地暴发了。
这些大河卫将士,原本没想着拼命,可眼下却不得不拼命了。
该死的赵史,采纳了陈栋的建议,将许多将士的家人如今起来,带在后面充人数,原本是想着壮壮声势,不想此时大战一起,这些家人就等于是待宰的羔羊。
心里想着身后家人安危,是个人,这时也只得拼命了。
赵史的计策绝不绝?
都绝到他家祖坟了!
……。
祖大弼其实判断得出城外泰州卫不断地进攻是佯攻。
可判断得出归判断得出,应对还是必须谨慎应对的。
所谓佯攻,那也是攻啊,谁能保证,佯攻不会突然变成真攻了呢?
所以,这一夜的聚精会神,让祖大弼确实忽略了身后城下,还有这么一群乱兵。
祖大弼是太相信这支汉八旗的战斗力了,当然,汉八旗的组成,那都是老兵,除了从降清的明军之外,就是从东北征召的当地汉人。
无论从体格和对刀剑弓弩熟稔的天性,都不是寻常南方人可以比拟的。
可问题是,那得看时候、看战场地形,就这直不隆冬的大街上,最勇猛、再弓马娴熟的人,其实和一个普通人没两样,反正就是“噢”地一声没声息了。
赵史想出的计策虽然阴损,但从最后的效果而言,其实是正确的,因为在这样漆黑的夜里、毫无遮挡的区域,突然暴发的战斗,其实是“叛军”占了大便宜的。
一命换一命,无疑是“叛军”占便宜,无天良的便宜。
这也是事后,赵史几乎差点死在大河卫将士手里的主要原因。
因为恨哪!大河卫将士把赵史恨到骨子里了!
这一夜有多少无辜的将士家人,因赵史的那数十枝箭丧生,其实已经算不清了,不是大河卫将士连自己家人都算不清楚,而是无数将士自己也战死了,有些甚至已经没有人知道他们是谁,花名册上的仅仅就是个名字。
原本该有的籍册,也因数年前,清军占领淮安府时,被当时将领一把火给烧了,因为一旦清军按名册追索,无数淮安府的士兵家眷都会被迫害。
只是烧名册的将军,绝不会想到,淮安、大河两卫会降清。
当然,赵史被人追杀之事,那是后话了。
PS:感谢书友“willwolf”、“HqB”、“书友20170930142508161”、“在天的那一边(幸福之家)”投的月票。
打一场决战,对吴争和义兴朝来说,就算败了,也就是一方势力的覆没,可西南、西北的永历朝、大西军及大顺军残部(大顺军残部除了李过等人的忠贞营,还有在西北的一个分支)。也就是说,反清的势力依旧存在。
可多尔衮要是打败了,清廷那便有瞬间倾覆之险。
所谓树倒猢狲散,墙倒众人推。
这种战略决断,不是依靠性格上的魄力能决定的,而需要战略魄力,很显然,多尔衮并不具备这种魄力,这是因为,多尔衮病了、心老了,他快死了!
没有人,能在垂死之际,还有这种战略魄力,哪怕他曾经是个勇者。
所以,吴争决定赌,赌多尔衮此次布下的局,依旧只是想打压自己,削弱北伐军的实力,而不是趁此倾力决战。
设定下这一前提,那么,淮安城中就不可能有那么多骑兵备战。
吴争随即对蒋全义道:“你留在这指挥,每隔一时辰,就对城头发起一次佯攻,来牵制祖大弼……集结一支偏师,本王亲自率领,原路突袭北门!”
蒋全义这下急了,“就算真如王爷所料,城中只有数百骑兵……可王爷身子贵重,岂可轻易冒险,率偏师出击之事,自该由卑职去做!”
“屁!”吴争笑骂道,“本王这些年也是冒着矢石,从战场上滚出来的……哪来的贵重?”
众将领纷纷劝说,身为主帅,绝不可以身犯险,该留在主营中掌控大局。
吴争仔细想想也是,于是点点头道:“那也成……蒋全义,此去若遇不可为,不可勉强,原路退回就是。淮安城是死的,就算此战不克,还有来日,可你和众将士丢了性命,就再也活不过来了!”
蒋全义郑重行了一军礼道:“大将军尽管放心,蒋某经过这些年,别的本事没有长进,可要论撤退逃命……北伐军中怕是没一人能与我比!”
吴争和众将闻听哈哈大笑起来,笑得很爽朗。
这哪还有起初时那种沉闷和沮丧?
……。
赵史有些郁闷了。
僵持不是很对他的胃口吗?
是对胃口,可问题也来了。
僵持会消磨人的激情和斗志。
赵史自然不会,因为他本就没有斗志可言,也不需要斗志,他只是依仗着与吴争的“交情”,以百户的官职,在长林卫谋了个副档头的缺罢了。
原本想着,有泰州卫在南面,自己在淮安城出不了什么事,只要混上一年两年的,那回去就是一桩功劳,升个副千户肯定没问题。
可哪想到,战争说暴发就暴发了。
好在赵史是个“老江湖”了,这处理人际关系,确实有一套,在大河卫中,混得是风生水起。
这也就有了之前煽动一部分大河卫士兵起事的那一出。
可事是起了,却打不起来僵持着,有道是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这些“叛兵”之前是听自己煽惑,可眼下他们的家人都在后面,这一对峙,时间久了,一个个偷偷地时不时地往后溜,开小差,这怎么可以?
万一对面突然进攻,结局只有一个,一哄而散。
赵史很世故,也很聪明。他既然意识到了这点,就能想出应对之法,但想的对策,虽然有效,就是有些阴……丧良心。
赵史悄悄交待了他麾下的几个长林卫几句,等长林卫领命而去,他就悄悄地往后溜。
黑灯瞎火的,除了双方前头有火把照映着,后面是一团黑。
当数十枝箭矢“嗡……”地由“叛军”后面射向敌军时,这引起的后果是,一场矢战突然暴发。
这种人员密集、毫无遮挡的大街,双方一旦开始相互射箭,那就是站着被“枪毙”。
一时间,双方有数百人倒下。
一旦见了血,那就是个不死不休的不了局。
双方前锋没法退,后面都是人。
既然没法退只能等死,那不如冲上去,或许还能拼出条活路。
就这样,淮安城中最大的一场血战,就这么“莫名其妙”地暴发了。
这些大河卫将士,原本没想着拼命,可眼下却不得不拼命了。
该死的赵史,采纳了陈栋的建议,将许多将士的家人如今起来,带在后面充人数,原本是想着壮壮声势,不想此时大战一起,这些家人就等于是待宰的羔羊。
心里想着身后家人安危,是个人,这时也只得拼命了。
赵史的计策绝不绝?
都绝到他家祖坟了!
……。
祖大弼其实判断得出城外泰州卫不断地进攻是佯攻。
可判断得出归判断得出,应对还是必须谨慎应对的。
所谓佯攻,那也是攻啊,谁能保证,佯攻不会突然变成真攻了呢?
所以,这一夜的聚精会神,让祖大弼确实忽略了身后城下,还有这么一群乱兵。
祖大弼是太相信这支汉八旗的战斗力了,当然,汉八旗的组成,那都是老兵,除了从降清的明军之外,就是从东北征召的当地汉人。
无论从体格和对刀剑弓弩熟稔的天性,都不是寻常南方人可以比拟的。
可问题是,那得看时候、看战场地形,就这直不隆冬的大街上,最勇猛、再弓马娴熟的人,其实和一个普通人没两样,反正就是“噢”地一声没声息了。
赵史想出的计策虽然阴损,但从最后的效果而言,其实是正确的,因为在这样漆黑的夜里、毫无遮挡的区域,突然暴发的战斗,其实是“叛军”占了大便宜的。
一命换一命,无疑是“叛军”占便宜,无天良的便宜。
这也是事后,赵史几乎差点死在大河卫将士手里的主要原因。
因为恨哪!大河卫将士把赵史恨到骨子里了!
这一夜有多少无辜的将士家人,因赵史的那数十枝箭丧生,其实已经算不清了,不是大河卫将士连自己家人都算不清楚,而是无数将士自己也战死了,有些甚至已经没有人知道他们是谁,花名册上的仅仅就是个名字。
原本该有的籍册,也因数年前,清军占领淮安府时,被当时将领一把火给烧了,因为一旦清军按名册追索,无数淮安府的士兵家眷都会被迫害。
只是烧名册的将军,绝不会想到,淮安、大河两卫会降清。
当然,赵史被人追杀之事,那是后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