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统一市场与地方利益(下)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夜的命名术、天机之神局、梦醒细无声、神级幸运星、我的大明星家族、大国重工、孤岛求生之重生狂蟒、位面因果系统、都市狐仙养成记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xbiquge.to】,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太史公认为,物品价格低廉,商人就会把商品销售到可以贵卖的地方;物品价格昂贵,商人就会从价格低廉的地方运来销售。各自勤勉而致力于他们的本业,乐于从事自己的工作,如同水向低处流,这正是合乎道法自然的道理。”
“然而,?桑弘羊又认为,王者塞天财,禁关市,执准守时,以轻重御民。丰年岁登,则储积以备乏绝;凶年恶岁,则行币物;流有余而调不足也。”
“若论起来,松苏棉布质好而价贱,若放任不管,又恐汉口织工多失其业,无以为生。”
“儿臣以为,铁路既能通,则科学院所谓‘蒸汽逆风之船’,则亦不远矣。”
“单从桑弘羊为‘丰年岁登,则储积以备乏绝;凶年恶岁,则行币物;流有余而调不足也’之目的。那么,在松江征收的税,买南洋的粮食,赈济川楚;亦或者购买川地的粮食,赈济荆襄……那么,这税在哪收,只从这里看,?似有没有区别。”
“但赈济之外,又不得不虑百姓小农女织之利。若任由松苏棉布入汉口,?那么这些以织为业的百姓,?生计也难。又不可能只靠赈济。”
“儿臣观松苏之政,若有所悟。譬如这织布事,兴国公以棉纱管控,而让商贾出资、购买织机、期货棉纱、承担利息,机工出力,在家纺织。如此,百姓得利,原本织布为业的也不受影响。”
“但楚地本产粮食,非是苏北淮南草荡,那等黄河泛滥不毛之地,改以种棉,有利无弊。”
“是以,儿臣以为,若能得南洋之棉,输入汉口,而汉口效松苏包买制手段,兴纺织业,也未尝不可。”
“至于是否要再收省关之税,儿臣以为,?大可不必。”
“不若直接禁止松苏棉布入楚。”
“效盐政故事,?划分盐区。”
“松苏棉布,或出口海外西洋,或去日本朝鲜,或往关东蒙古,或至南洋。”
“汉口棉布,或往川蜀、或往陕甘、或往潇湘,或往河南。”
“儿臣以为,若开关税,只恐本地商贾,皆不肯兴办纺织,而都是于关口做买办事,专门经营松苏布。如此,松苏虽利,可织工失业之困,皆苦在荆楚。”
“譬若昔日兴国公兴海军,而开松苏为埠,以至于西江五岭数十万人无业群起为匪盗,松苏商贾又不会给粤地一文钱以便安抚当地百姓生计、亦或将那些失业百姓迁徙。”
“是以,不若不开口子,直接严禁松苏布入楚,只得往日本朝鲜关东蒙古南洋西洋去。”
“类盐区手段。”
“而其余如棉花、棉纱、铁器、油料、大豆等,皆不管制,在松苏纳税之后,可直入汉口。如川南盐、海州盐事。”
太子有些忐忑地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皇帝对这个答案,基本算是满意。
只不过,在皇帝看来,太子显然忘记了另一个关键的东西。
那就是他考虑到了不要使江汉地区弃粮种棉,这是好的。但这背后,还有个关键的、维系帝国统一的东西。
那就是这就导致,江汉地区虽然看似与松苏割裂了,甚至可能会产生地方势力,但这些地方势力本身依旧是帝国整体的一部分。
因为他们要用松苏那边进来的棉花和棉纱,尤其是在皇帝确认了刘钰等实学派在印度种棉花的方案之后。
所以,江汉与松苏不可分割。
而同样,松苏地区的棉花和棉纱……只靠淮南那点,那是压根不够用的。
一旦确定了印度提供棉花的战略,那么松苏又与京畿不可分割。
因为大顺的海军基地,造船基地,海军舰队的几大港口,分别在威海、旅顺、天津卫。以及大顺的冶铁、军械等重工业,部署在天津、辽东。
而没有海军,也就意味着松苏拿不到棉花和棉纱,这就使得,松苏与京畿之间不可分割。
将来铁路一旦修通,实际上也就形成了一個稳定的三角结构。
九省通衢之地,和京城之间以铁路相连;松苏又在京城和荆楚的船运中心。
恰到好处。
虽然太子没有想到这个问题,但也算是无心插柳柳成荫了。
毕竟太子还只是太子,还不是天子,在皇帝看来,没有意识到地方与中央之间的问题,也是情有可原的。
太子见皇帝对他的这个想法,并没有提出反对,也没有苛责,心下略微松了口气。
于是趁热打铁又道:“兴国公与儿臣论及铁路之利,运输之便,以及所带来的诸多影响。儿臣所获颇丰。”
“桑弘羊云:燕之涿、蓟,赵之邯郸,魏之温轵,韩之荥阳,齐之临淄,楚之宛、陈,郑之阳翟,三川之二周,富冠海内,皆为天下名都,非有助之耕其野而田其地者也,居五诸之冲,跨街衢之路也。故物丰者民衍,宅近市者家富。富在术数,不在劳身;利在势居,不在力耕也。”
“儿臣得兴国公启发,知这些道理,亦对亦不对。”
“若不力耕,则无桑丝、茶叶、棉花等等。”
“但若地处五诸之冲,跨街衢之路,却也的确可以利在势居,不在力耕。”
“而自古以来,物产又是依靠气候、降水、土地等因素而有不同。这在《货殖列传》中就说的清楚。”
“兴国公问儿臣,说管仲时候,齐有鱼盐之利。那么,江汉湘楚的利,又是什么呢?”
“川南因井盐而兴,遂有煤矿、冶铁等诸多器械。”
“江汉有九省通衢之利,又可经松苏的海外之棉,若兴纺织,此其一利,类管仲之鱼盐。”
“除此之外,还有一利,便是茶叶。”
“此时北方蒙古以及西洋所用之茶,多为闽茶。闽地自通运河,经海运而至松苏,此闽与松苏之利。”
“然而一旦铁路修好,那么,前往北方的茶叶,大可以在江汉加工,沿着铁路北上。”
“至于张家口,或往蒙古、或往西域,甚至若是日后海外茶叶需求日增,亦可沿江而往松苏。”
“加之种茶必在潮润山区,少占耕地,不伤粮食。”
“若汉口得茶叶、纺织之利,依靠九省通衢之地,必可大兴。”
“若其大兴,一来可加朝廷赋税;二来可利百姓衣食。”
“兴国公言,若铁路通,除却镇压、赈济、逃荒事,所能大兴工商而又不伤民者,唯汉口一地。”
“又言棉布,茶叶之利。”
“儿臣深以为然。”
“是以儿臣以为,欲兴江汉工商,则应在织布、种茶加工砖茶两件事上。”
“兴布而不兴棉,如此百姓务本,粮食充足。”
“借铁路之利,而兴茶,使得北方、蒙古、罗刹、西域之茶,皆自湘楚。”
“所得之利,除可兴国库外,亦可招募洞庭之民,勿使围湖,而减长江水患……”
虽然皇帝跟太子说过,让他听刘钰要听其所以然,不要不加判断就听其然。
但现在太子说出来这些东西,让皇帝心中苦笑,心道这些东西若都是你自己想出来的,我便可以彻底放心了。
朕是希望你听他讲那些所以然,而后让你明白其中道理,自己推出该如何做。
你这般说,兴国公倒像是在拔苗助长。
你若真的能自己读《盐铁论》、《货殖列传》、《管子》等,读懂了,然后举一反三,以道衍术,得出这般结论,朕还担心什么呢?
只怕你读的半懂不懂。真论讲这些轻重术的经济道理,越是半懂不懂,才越容易听什么都觉得有理。尤其那还是个真的讲道理能讲清楚的人。
就说这铁路问题,引申出的茶叶发展、棉布产业、以及洞庭湖的维护造田导致的长江水患问题,这可不是你自己能想出来的。
哪怕是你有的东宫里,有这般的幕僚心腹,也好。
若真有,大方向上把握得住,修修补补,总可守成。
可若没有,日后的新东西越发的多、新问题不断出现,届时你当如何?
想到这,皇帝也不想再去问那两个问题中的剩余部分了,转而夸奖了太子两句。
趁着太子高兴的时候,又问道:“那兴国公有没有和你讲均田、井田、迁民、垦殖等事?”
太子忙道:“回父皇,兴国公倒是说了‘本末之别’的一些道理。”
“儿臣正是听懂了‘本末’之别,方才觉得,依靠海外南洋之棉花、棉纱、而兴汉口之棉布,是为正途。”
皇帝听到这话,心里忍不住叹了口气,心道你要是真听懂了他说的“本末”到底是什么意思,就不会只琢磨着棉纱棉花事。
当初他哭宇宙之悲,哭到头来都是为他人做嫁衣裳,拳拳赤子之心,皆在土地问题上。
他跟你谈本末事,你就听了个这个?
如今天下学问大兴,可要论如何解这个轮回之叹、宇宙之悲,无非两种。
一则若复古儒学的变种,行均田、授田之法。
地所不足者,或为士、工、商;或远迁海外,依旧为农,保百姓均田而得衣食。
二则若一些年轻实学之辈,以为工商之业,日后定可容纳数千万人,只要大兴工商,似亦可解决此轮回之叹。
朕便不信,他和你谈本末事,你若真懂了,竟能如此意气风发,觉得真的懂了?
怕是未必。
也罢,也罢,此守成之法,若能真的明白守成之法,也未必是坏事。
念及于此,皇帝尽可能慈爱一点,笑道:“吾儿既有所得,朕心甚慰。”
“此事也好。”
“一则松苏与江汉,大为不同。便同样是兴工商,却要面对不同的事。松苏之官员,多萧规曹随。提前历练,知其不易、知其不同,也是好事。”
“二则若能在兴汉口一事中,磨砺淘洗出几个才俊惊艳的年轻人,也是吾儿的造化。”
“太史公认为,物品价格低廉,商人就会把商品销售到可以贵卖的地方;物品价格昂贵,商人就会从价格低廉的地方运来销售。各自勤勉而致力于他们的本业,乐于从事自己的工作,如同水向低处流,这正是合乎道法自然的道理。”
“然而,?桑弘羊又认为,王者塞天财,禁关市,执准守时,以轻重御民。丰年岁登,则储积以备乏绝;凶年恶岁,则行币物;流有余而调不足也。”
“若论起来,松苏棉布质好而价贱,若放任不管,又恐汉口织工多失其业,无以为生。”
“儿臣以为,铁路既能通,则科学院所谓‘蒸汽逆风之船’,则亦不远矣。”
“单从桑弘羊为‘丰年岁登,则储积以备乏绝;凶年恶岁,则行币物;流有余而调不足也’之目的。那么,在松江征收的税,买南洋的粮食,赈济川楚;亦或者购买川地的粮食,赈济荆襄……那么,这税在哪收,只从这里看,?似有没有区别。”
“但赈济之外,又不得不虑百姓小农女织之利。若任由松苏棉布入汉口,?那么这些以织为业的百姓,?生计也难。又不可能只靠赈济。”
“儿臣观松苏之政,若有所悟。譬如这织布事,兴国公以棉纱管控,而让商贾出资、购买织机、期货棉纱、承担利息,机工出力,在家纺织。如此,百姓得利,原本织布为业的也不受影响。”
“但楚地本产粮食,非是苏北淮南草荡,那等黄河泛滥不毛之地,改以种棉,有利无弊。”
“是以,儿臣以为,若能得南洋之棉,输入汉口,而汉口效松苏包买制手段,兴纺织业,也未尝不可。”
“至于是否要再收省关之税,儿臣以为,?大可不必。”
“不若直接禁止松苏棉布入楚。”
“效盐政故事,?划分盐区。”
“松苏棉布,或出口海外西洋,或去日本朝鲜,或往关东蒙古,或至南洋。”
“汉口棉布,或往川蜀、或往陕甘、或往潇湘,或往河南。”
“儿臣以为,若开关税,只恐本地商贾,皆不肯兴办纺织,而都是于关口做买办事,专门经营松苏布。如此,松苏虽利,可织工失业之困,皆苦在荆楚。”
“譬若昔日兴国公兴海军,而开松苏为埠,以至于西江五岭数十万人无业群起为匪盗,松苏商贾又不会给粤地一文钱以便安抚当地百姓生计、亦或将那些失业百姓迁徙。”
“是以,不若不开口子,直接严禁松苏布入楚,只得往日本朝鲜关东蒙古南洋西洋去。”
“类盐区手段。”
“而其余如棉花、棉纱、铁器、油料、大豆等,皆不管制,在松苏纳税之后,可直入汉口。如川南盐、海州盐事。”
太子有些忐忑地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皇帝对这个答案,基本算是满意。
只不过,在皇帝看来,太子显然忘记了另一个关键的东西。
那就是他考虑到了不要使江汉地区弃粮种棉,这是好的。但这背后,还有个关键的、维系帝国统一的东西。
那就是这就导致,江汉地区虽然看似与松苏割裂了,甚至可能会产生地方势力,但这些地方势力本身依旧是帝国整体的一部分。
因为他们要用松苏那边进来的棉花和棉纱,尤其是在皇帝确认了刘钰等实学派在印度种棉花的方案之后。
所以,江汉与松苏不可分割。
而同样,松苏地区的棉花和棉纱……只靠淮南那点,那是压根不够用的。
一旦确定了印度提供棉花的战略,那么松苏又与京畿不可分割。
因为大顺的海军基地,造船基地,海军舰队的几大港口,分别在威海、旅顺、天津卫。以及大顺的冶铁、军械等重工业,部署在天津、辽东。
而没有海军,也就意味着松苏拿不到棉花和棉纱,这就使得,松苏与京畿之间不可分割。
将来铁路一旦修通,实际上也就形成了一個稳定的三角结构。
九省通衢之地,和京城之间以铁路相连;松苏又在京城和荆楚的船运中心。
恰到好处。
虽然太子没有想到这个问题,但也算是无心插柳柳成荫了。
毕竟太子还只是太子,还不是天子,在皇帝看来,没有意识到地方与中央之间的问题,也是情有可原的。
太子见皇帝对他的这个想法,并没有提出反对,也没有苛责,心下略微松了口气。
于是趁热打铁又道:“兴国公与儿臣论及铁路之利,运输之便,以及所带来的诸多影响。儿臣所获颇丰。”
“桑弘羊云:燕之涿、蓟,赵之邯郸,魏之温轵,韩之荥阳,齐之临淄,楚之宛、陈,郑之阳翟,三川之二周,富冠海内,皆为天下名都,非有助之耕其野而田其地者也,居五诸之冲,跨街衢之路也。故物丰者民衍,宅近市者家富。富在术数,不在劳身;利在势居,不在力耕也。”
“儿臣得兴国公启发,知这些道理,亦对亦不对。”
“若不力耕,则无桑丝、茶叶、棉花等等。”
“但若地处五诸之冲,跨街衢之路,却也的确可以利在势居,不在力耕。”
“而自古以来,物产又是依靠气候、降水、土地等因素而有不同。这在《货殖列传》中就说的清楚。”
“兴国公问儿臣,说管仲时候,齐有鱼盐之利。那么,江汉湘楚的利,又是什么呢?”
“川南因井盐而兴,遂有煤矿、冶铁等诸多器械。”
“江汉有九省通衢之利,又可经松苏的海外之棉,若兴纺织,此其一利,类管仲之鱼盐。”
“除此之外,还有一利,便是茶叶。”
“此时北方蒙古以及西洋所用之茶,多为闽茶。闽地自通运河,经海运而至松苏,此闽与松苏之利。”
“然而一旦铁路修好,那么,前往北方的茶叶,大可以在江汉加工,沿着铁路北上。”
“至于张家口,或往蒙古、或往西域,甚至若是日后海外茶叶需求日增,亦可沿江而往松苏。”
“加之种茶必在潮润山区,少占耕地,不伤粮食。”
“若汉口得茶叶、纺织之利,依靠九省通衢之地,必可大兴。”
“若其大兴,一来可加朝廷赋税;二来可利百姓衣食。”
“兴国公言,若铁路通,除却镇压、赈济、逃荒事,所能大兴工商而又不伤民者,唯汉口一地。”
“又言棉布,茶叶之利。”
“儿臣深以为然。”
“是以儿臣以为,欲兴江汉工商,则应在织布、种茶加工砖茶两件事上。”
“兴布而不兴棉,如此百姓务本,粮食充足。”
“借铁路之利,而兴茶,使得北方、蒙古、罗刹、西域之茶,皆自湘楚。”
“所得之利,除可兴国库外,亦可招募洞庭之民,勿使围湖,而减长江水患……”
虽然皇帝跟太子说过,让他听刘钰要听其所以然,不要不加判断就听其然。
但现在太子说出来这些东西,让皇帝心中苦笑,心道这些东西若都是你自己想出来的,我便可以彻底放心了。
朕是希望你听他讲那些所以然,而后让你明白其中道理,自己推出该如何做。
你这般说,兴国公倒像是在拔苗助长。
你若真的能自己读《盐铁论》、《货殖列传》、《管子》等,读懂了,然后举一反三,以道衍术,得出这般结论,朕还担心什么呢?
只怕你读的半懂不懂。真论讲这些轻重术的经济道理,越是半懂不懂,才越容易听什么都觉得有理。尤其那还是个真的讲道理能讲清楚的人。
就说这铁路问题,引申出的茶叶发展、棉布产业、以及洞庭湖的维护造田导致的长江水患问题,这可不是你自己能想出来的。
哪怕是你有的东宫里,有这般的幕僚心腹,也好。
若真有,大方向上把握得住,修修补补,总可守成。
可若没有,日后的新东西越发的多、新问题不断出现,届时你当如何?
想到这,皇帝也不想再去问那两个问题中的剩余部分了,转而夸奖了太子两句。
趁着太子高兴的时候,又问道:“那兴国公有没有和你讲均田、井田、迁民、垦殖等事?”
太子忙道:“回父皇,兴国公倒是说了‘本末之别’的一些道理。”
“儿臣正是听懂了‘本末’之别,方才觉得,依靠海外南洋之棉花、棉纱、而兴汉口之棉布,是为正途。”
皇帝听到这话,心里忍不住叹了口气,心道你要是真听懂了他说的“本末”到底是什么意思,就不会只琢磨着棉纱棉花事。
当初他哭宇宙之悲,哭到头来都是为他人做嫁衣裳,拳拳赤子之心,皆在土地问题上。
他跟你谈本末事,你就听了个这个?
如今天下学问大兴,可要论如何解这个轮回之叹、宇宙之悲,无非两种。
一则若复古儒学的变种,行均田、授田之法。
地所不足者,或为士、工、商;或远迁海外,依旧为农,保百姓均田而得衣食。
二则若一些年轻实学之辈,以为工商之业,日后定可容纳数千万人,只要大兴工商,似亦可解决此轮回之叹。
朕便不信,他和你谈本末事,你若真懂了,竟能如此意气风发,觉得真的懂了?
怕是未必。
也罢,也罢,此守成之法,若能真的明白守成之法,也未必是坏事。
念及于此,皇帝尽可能慈爱一点,笑道:“吾儿既有所得,朕心甚慰。”
“此事也好。”
“一则松苏与江汉,大为不同。便同样是兴工商,却要面对不同的事。松苏之官员,多萧规曹随。提前历练,知其不易、知其不同,也是好事。”
“二则若能在兴汉口一事中,磨砺淘洗出几个才俊惊艳的年轻人,也是吾儿的造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