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五九章 荷兰灾难年(三)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夜的命名术、天机之神局、梦醒细无声、神级幸运星、我的大明星家族、大国重工、孤岛求生之重生狂蟒、位面因果系统、都市狐仙养成记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xbiquge.to】,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总的来说,此时欧洲的金融资本是过多的,但是投资方向是有限的。
这既意味着,大顺将来可以方便在欧洲借钱。
也意味着,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之后,一场更大规模的、在大顺也下场后,必然波及全世界,从欧洲打到吕宋的战争会打的非常惨烈。
20年金融危机之后,英法都收紧了政策,加强了政府监管,防止再出现南海和密西西比泡沫事件。
使得资本更倾向于投向稳定性更好的国债,尤其是当大顺毁了荷兰东印度公司后,也意味着英法等国政府,都更容易借到足够多的钱。
有钱,才能打仗。
能借到钱,才能打规模更大的仗。
当投资方向很多、而且经常能有年息20%收益的时候,资本不会去买国债的。即便买,也休想借到3%、6%,这样的低息。
当然也不是说资本过剩、投资方向有限,就一定会爆发战争。而是说,这是爆发一场长期惨烈战争的先决条件。
而且这种战争一旦爆发,往往意味着一个同盟集团的全面衰败、内部革命。因为借钱借的太多,资本互相押注,都指望着打赢了将来赚钱呢。
押注太多,赢者通吃、输者革命。
而且一旦打起来,不是谁想停下就能停下的,一定是打到最后实在撑不下去了才行。
否则,都已经借了那么多钱了,打输了,咋还钱?
这些情况,固然对在大洋之外不可能被战火波及本土的大顺来说是个利好消息。
实际上,对荷兰其实也是个利好消息。
大顺如果下场,是可以保住阿姆斯特丹欧洲金融中心的地位的,只要确保大顺这边提供足够的投资方向。
包括国债,也包括大顺其实先一步完成了工业革命的起步阶段。
一旦打开了欧美市场,投资方向会很多。
大量的欧洲热钱,完全可以涌向大顺。
只要将来大顺在欧洲募股,或者借国债,能在阿姆斯特丹借,荷兰在经历45年这一年的灾难年后,若能与大顺合作、废除英荷共同防御条约、驱赶奥兰治家族,其实还是有机会再活过来的。
就如同上次灾难年之后,法国驱逐新教徒敕令,让荷兰回了血一般。上次毁灭荷兰的,是法国;救了荷兰的,也是法国。
这一次也是一样。毁灭荷兰的,是大顺;能救荷兰的,也是大顺。
总归,荷兰的前途,还是有光明的。
只要找准合作对象。
不能说与大顺合作,等于是被大顺拿着当枪使,反正英国也没办法远征大顺,若是荷兰和大顺走的太近一起搞走私,会被英国针对。
因为荷兰就算不和大顺合作,英国早晚是要摧毁荷兰的商业能力的。
之前已经打了三次英荷战争,矛盾之大,未必就没有英法之间的矛盾大。
早晚是挨打,那还不如早做准备,早点找一个合作方。
要么就彻底躺平,自己废掉自己的运输能力、商业市场、金融地位。
但既不想躺平,又指望着英国将来不打自己,这就很不现实。
与大顺合作,前途是光明的。
只是,此时的阿姆斯特丹,没人能看到这一点。
甚至,连希望都看不到。
从底层的工匠、到中层的小持股人、再到高层的贵族寡头、乃至于最高层的执政官议会……眼中看到的,尽皆绝望。
对大顺来说,若是松江的股市崩了,影响不大。松江只能算个萌芽,大顺的本质还是个小农基础的封建帝制巅峰国家。
可荷兰走的太快。别的国家还在种地的时候,荷兰捕鱼加纺织;别的国家纺织的时候,荷兰运输加送货;别的国家搞运输的时候,荷兰转型金融业了,实业全扔了。
这种情况下,8月12号大顺下南洋的消息传来,整个荷兰便陷入了崩溃,金融市场混乱不堪,阿姆斯特丹省首当其冲,直接陷入了暴乱。
大量的中层持股者,围住了东印度公司的总部大楼,要求兑付。
问题是东印度公司手里根本没有这么多的现金。
他要真的现金充足,如当年50%分红的时代,恨不得半年公开一次账目,刺激投资者信心。
现在十年才公开一次账目,显然是现金不足,内部需要做假账,各种拆东墙补西墙,尽可能维持。
眼瞅着自己的股票就要变成废纸,大量的阿姆斯特丹市民不知所措。
这时候,被刘钰上次来的时候就安排在这里的人,终于等到了机会。
这些人开始混入阿姆斯特丹的街头,在那些绝望的市民中散播混乱。
散播混乱的方法,其实非常简单。
公司董事的私有财产,是否要对公司债务负责?
从法理上讲,是不用负责的。自己赚的钱,公司的债,关我屁事?那我要是负责,这些小股民,是不是也要负责?
但是,当民众的情绪愤怒的时候,所谓法律,未必有意义。
现在的情况,是股票很可能成为废纸;东印度公司的董事都是富豪;公司账目十年才公开一次;寡头派这些年做的事天怒人怨。
稍微这么一煽动,这些持股、但却不愿赌服输的市民,顿时脑子一热,围住东印度公司总部大楼的同时,还喊出了口号:如果公司还不上钱,就让十七人董事还!
这肯定是毫无意义的,只是一种情绪化的发泄,但却很容易造成阿姆斯特丹的混乱。
在民众中煽动的混乱,不止如此。
大量的搀着假话的谣言,迅速在尼德兰的各个省份进行传播。
虽然当初刘钰创办的黄色小报,在几年前刘钰离开阿姆斯特丹的时候被取缔了。
但是当初留下的一些人,却依旧发挥着他们的作用,在民间对民众的情绪进行挑唆。
【执政的老婆是英国公主,她向来瞧不起荷兰,认为荷兰的一切都无法和英国相比……】
【难道指望一个英国人,不为英国考虑吗?荷兰为什么要卷入奥地利人的战争?荷兰为什么要帮助英国去打仗?这一切,都是因为执政的老婆是英国公主。】
【她当初假装怀孕返回英国,因为她只是想要借一颗新教贵族的种子,以便于她肚子里的孩子能够得到英国王位的继承权。】
【荷兰的衰败,都是因为英国引起的。英国人夺走了荷兰的黄金时代,荷兰的货船被英国的《航海条例》所制约。】
【执政的老婆说如果执政不和英国站在一起,晚上就拒绝和他睡觉,因为英国公主觉得执政官长得像是非洲的狒狒,都要强忍着恶心和他睡觉。】
各种恶毒的、人身攻击的、下三滥的流言,早在丰特努瓦战役爆发之后,就开始在荷兰传播。
大部分都是假的,但即便是假的,里面仍旧掺杂了很大一部分真的。战争失败了,决策失败了,站错了队了,总得找一个负责的。
荷兰的民众讨厌议会派,讨厌寡头们。
但是,全面对法宣战、全面支持奥地利,以及随后否决大顺的勘合贸易要求引发了大顺攻打东南亚等等事件,一件都和议会派、寡头们无关。
至少,这可不是大议长在台上时候做出的决定。
而是威廉四世向阿姆斯特丹进军、成为七省执政之后做出的决定。
这些谣言传播的非常容易,至少在大顺下南洋的消息传来之前,在阿姆斯特丹,摄政派寡头们甚至对此推波助澜,暗地里提供了大量的帮助。
大顺的很多人不了解荷兰,但若用一个大顺已知的历史,就可以大约知道荷兰此时到底是个什么状态。
荷兰,某种程度上,有点像是明末的大明。
历史上第四次英荷战争爆发之前,寡头们早早就知道和英国的关系继续闹僵下去,肯定会爆发战争。
但是,他们在此高瞻远瞩之下做的选择,不是积极备战。
而是一面支持反英派、反执政官派,一面悄悄地囤积了打量的造舰用的木材。因为一旦要是和英国开战,荷兰需要扩充舰队,这时候囤积的木材,到时候就能发一笔大财。
真正打起来的时候,寡头们一边高价售卖造舰的木材,一边拒绝交税。
政府征召水手进入军舰的时候,寡头们将走私船的水手工资提高了一倍,使得舰队根本招不满水手。而寡头们则趁着英荷关系破裂而未开战的机会,大规模在美洲走私发财。
当英国终于采取行动,开始在加勒比海上捕获荷兰商船的时候,摄政寡头派们又开始在国内发动声势浩大的对执政官的质疑:为什么不采取措施?为什么不派舰队保护荷兰人民的利益?难道我们就这样一直忍受英国人的傲慢无礼吗?
当荷兰政府决定造舰、准备一支舰队在加勒比护航的时候,摄政派寡头们又拒绝交税,并且认为提高遗产税、资产税是不合理的,不应该从他们的身上征税造舰。
顺带,政府既然要造舰,他们之前囤积的木材,正可以卖个好价钱。
护航,护的是谁的利益?这些人一清二楚。
但是,让他们交税,是不可能交税的。
他们是否知道他们囤货居奇、拒绝交税,若是荷兰战败会出现什么样的后果?
还是说,觉得后果对他们并无影响?
这实在很难说清楚。
总归,大抵就是这样的一群人。
而此时,奥兰治派得到了执政官的地位,这些摄政寡头们的态度,就是“执政官干啥,我们就反对啥”。
因为,摄政寡头们确信,荷兰,或者说他们这些人,最大的敌人,不是外部,而是一个可能会集权、强势的奥兰治家族。
在荷兰,奥兰治家族是救世主、是一贯正确、是绝望时候的希望。
这种势力,无论如何是要摧毁的,无论用什么办法,决不能让唯一一个有能力破坏荷兰特殊的“共和制度”的威胁,一天天壮大。
阿姆斯特丹,是反执政官派的大本营,所以威廉四世都不敢住在阿姆斯特丹,只能跑去海牙。
故而,这些明显是有人煽动情绪的话在阿姆斯特丹传播的时候,阿姆斯特丹这边大开绿灯。
那些下三滥的、下三路的谣言、中伤,在荷兰人的配合下,迅速在整个荷兰传播开来。
总的来说,此时欧洲的金融资本是过多的,但是投资方向是有限的。
这既意味着,大顺将来可以方便在欧洲借钱。
也意味着,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之后,一场更大规模的、在大顺也下场后,必然波及全世界,从欧洲打到吕宋的战争会打的非常惨烈。
20年金融危机之后,英法都收紧了政策,加强了政府监管,防止再出现南海和密西西比泡沫事件。
使得资本更倾向于投向稳定性更好的国债,尤其是当大顺毁了荷兰东印度公司后,也意味着英法等国政府,都更容易借到足够多的钱。
有钱,才能打仗。
能借到钱,才能打规模更大的仗。
当投资方向很多、而且经常能有年息20%收益的时候,资本不会去买国债的。即便买,也休想借到3%、6%,这样的低息。
当然也不是说资本过剩、投资方向有限,就一定会爆发战争。而是说,这是爆发一场长期惨烈战争的先决条件。
而且这种战争一旦爆发,往往意味着一个同盟集团的全面衰败、内部革命。因为借钱借的太多,资本互相押注,都指望着打赢了将来赚钱呢。
押注太多,赢者通吃、输者革命。
而且一旦打起来,不是谁想停下就能停下的,一定是打到最后实在撑不下去了才行。
否则,都已经借了那么多钱了,打输了,咋还钱?
这些情况,固然对在大洋之外不可能被战火波及本土的大顺来说是个利好消息。
实际上,对荷兰其实也是个利好消息。
大顺如果下场,是可以保住阿姆斯特丹欧洲金融中心的地位的,只要确保大顺这边提供足够的投资方向。
包括国债,也包括大顺其实先一步完成了工业革命的起步阶段。
一旦打开了欧美市场,投资方向会很多。
大量的欧洲热钱,完全可以涌向大顺。
只要将来大顺在欧洲募股,或者借国债,能在阿姆斯特丹借,荷兰在经历45年这一年的灾难年后,若能与大顺合作、废除英荷共同防御条约、驱赶奥兰治家族,其实还是有机会再活过来的。
就如同上次灾难年之后,法国驱逐新教徒敕令,让荷兰回了血一般。上次毁灭荷兰的,是法国;救了荷兰的,也是法国。
这一次也是一样。毁灭荷兰的,是大顺;能救荷兰的,也是大顺。
总归,荷兰的前途,还是有光明的。
只要找准合作对象。
不能说与大顺合作,等于是被大顺拿着当枪使,反正英国也没办法远征大顺,若是荷兰和大顺走的太近一起搞走私,会被英国针对。
因为荷兰就算不和大顺合作,英国早晚是要摧毁荷兰的商业能力的。
之前已经打了三次英荷战争,矛盾之大,未必就没有英法之间的矛盾大。
早晚是挨打,那还不如早做准备,早点找一个合作方。
要么就彻底躺平,自己废掉自己的运输能力、商业市场、金融地位。
但既不想躺平,又指望着英国将来不打自己,这就很不现实。
与大顺合作,前途是光明的。
只是,此时的阿姆斯特丹,没人能看到这一点。
甚至,连希望都看不到。
从底层的工匠、到中层的小持股人、再到高层的贵族寡头、乃至于最高层的执政官议会……眼中看到的,尽皆绝望。
对大顺来说,若是松江的股市崩了,影响不大。松江只能算个萌芽,大顺的本质还是个小农基础的封建帝制巅峰国家。
可荷兰走的太快。别的国家还在种地的时候,荷兰捕鱼加纺织;别的国家纺织的时候,荷兰运输加送货;别的国家搞运输的时候,荷兰转型金融业了,实业全扔了。
这种情况下,8月12号大顺下南洋的消息传来,整个荷兰便陷入了崩溃,金融市场混乱不堪,阿姆斯特丹省首当其冲,直接陷入了暴乱。
大量的中层持股者,围住了东印度公司的总部大楼,要求兑付。
问题是东印度公司手里根本没有这么多的现金。
他要真的现金充足,如当年50%分红的时代,恨不得半年公开一次账目,刺激投资者信心。
现在十年才公开一次账目,显然是现金不足,内部需要做假账,各种拆东墙补西墙,尽可能维持。
眼瞅着自己的股票就要变成废纸,大量的阿姆斯特丹市民不知所措。
这时候,被刘钰上次来的时候就安排在这里的人,终于等到了机会。
这些人开始混入阿姆斯特丹的街头,在那些绝望的市民中散播混乱。
散播混乱的方法,其实非常简单。
公司董事的私有财产,是否要对公司债务负责?
从法理上讲,是不用负责的。自己赚的钱,公司的债,关我屁事?那我要是负责,这些小股民,是不是也要负责?
但是,当民众的情绪愤怒的时候,所谓法律,未必有意义。
现在的情况,是股票很可能成为废纸;东印度公司的董事都是富豪;公司账目十年才公开一次;寡头派这些年做的事天怒人怨。
稍微这么一煽动,这些持股、但却不愿赌服输的市民,顿时脑子一热,围住东印度公司总部大楼的同时,还喊出了口号:如果公司还不上钱,就让十七人董事还!
这肯定是毫无意义的,只是一种情绪化的发泄,但却很容易造成阿姆斯特丹的混乱。
在民众中煽动的混乱,不止如此。
大量的搀着假话的谣言,迅速在尼德兰的各个省份进行传播。
虽然当初刘钰创办的黄色小报,在几年前刘钰离开阿姆斯特丹的时候被取缔了。
但是当初留下的一些人,却依旧发挥着他们的作用,在民间对民众的情绪进行挑唆。
【执政的老婆是英国公主,她向来瞧不起荷兰,认为荷兰的一切都无法和英国相比……】
【难道指望一个英国人,不为英国考虑吗?荷兰为什么要卷入奥地利人的战争?荷兰为什么要帮助英国去打仗?这一切,都是因为执政的老婆是英国公主。】
【她当初假装怀孕返回英国,因为她只是想要借一颗新教贵族的种子,以便于她肚子里的孩子能够得到英国王位的继承权。】
【荷兰的衰败,都是因为英国引起的。英国人夺走了荷兰的黄金时代,荷兰的货船被英国的《航海条例》所制约。】
【执政的老婆说如果执政不和英国站在一起,晚上就拒绝和他睡觉,因为英国公主觉得执政官长得像是非洲的狒狒,都要强忍着恶心和他睡觉。】
各种恶毒的、人身攻击的、下三滥的流言,早在丰特努瓦战役爆发之后,就开始在荷兰传播。
大部分都是假的,但即便是假的,里面仍旧掺杂了很大一部分真的。战争失败了,决策失败了,站错了队了,总得找一个负责的。
荷兰的民众讨厌议会派,讨厌寡头们。
但是,全面对法宣战、全面支持奥地利,以及随后否决大顺的勘合贸易要求引发了大顺攻打东南亚等等事件,一件都和议会派、寡头们无关。
至少,这可不是大议长在台上时候做出的决定。
而是威廉四世向阿姆斯特丹进军、成为七省执政之后做出的决定。
这些谣言传播的非常容易,至少在大顺下南洋的消息传来之前,在阿姆斯特丹,摄政派寡头们甚至对此推波助澜,暗地里提供了大量的帮助。
大顺的很多人不了解荷兰,但若用一个大顺已知的历史,就可以大约知道荷兰此时到底是个什么状态。
荷兰,某种程度上,有点像是明末的大明。
历史上第四次英荷战争爆发之前,寡头们早早就知道和英国的关系继续闹僵下去,肯定会爆发战争。
但是,他们在此高瞻远瞩之下做的选择,不是积极备战。
而是一面支持反英派、反执政官派,一面悄悄地囤积了打量的造舰用的木材。因为一旦要是和英国开战,荷兰需要扩充舰队,这时候囤积的木材,到时候就能发一笔大财。
真正打起来的时候,寡头们一边高价售卖造舰的木材,一边拒绝交税。
政府征召水手进入军舰的时候,寡头们将走私船的水手工资提高了一倍,使得舰队根本招不满水手。而寡头们则趁着英荷关系破裂而未开战的机会,大规模在美洲走私发财。
当英国终于采取行动,开始在加勒比海上捕获荷兰商船的时候,摄政寡头派们又开始在国内发动声势浩大的对执政官的质疑:为什么不采取措施?为什么不派舰队保护荷兰人民的利益?难道我们就这样一直忍受英国人的傲慢无礼吗?
当荷兰政府决定造舰、准备一支舰队在加勒比护航的时候,摄政派寡头们又拒绝交税,并且认为提高遗产税、资产税是不合理的,不应该从他们的身上征税造舰。
顺带,政府既然要造舰,他们之前囤积的木材,正可以卖个好价钱。
护航,护的是谁的利益?这些人一清二楚。
但是,让他们交税,是不可能交税的。
他们是否知道他们囤货居奇、拒绝交税,若是荷兰战败会出现什么样的后果?
还是说,觉得后果对他们并无影响?
这实在很难说清楚。
总归,大抵就是这样的一群人。
而此时,奥兰治派得到了执政官的地位,这些摄政寡头们的态度,就是“执政官干啥,我们就反对啥”。
因为,摄政寡头们确信,荷兰,或者说他们这些人,最大的敌人,不是外部,而是一个可能会集权、强势的奥兰治家族。
在荷兰,奥兰治家族是救世主、是一贯正确、是绝望时候的希望。
这种势力,无论如何是要摧毁的,无论用什么办法,决不能让唯一一个有能力破坏荷兰特殊的“共和制度”的威胁,一天天壮大。
阿姆斯特丹,是反执政官派的大本营,所以威廉四世都不敢住在阿姆斯特丹,只能跑去海牙。
故而,这些明显是有人煽动情绪的话在阿姆斯特丹传播的时候,阿姆斯特丹这边大开绿灯。
那些下三滥的、下三路的谣言、中伤,在荷兰人的配合下,迅速在整个荷兰传播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