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九十章 老汪修史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夜的命名术、天机之神局、梦醒细无声、神级幸运星、我的大明星家族、大国重工、孤岛求生之重生狂蟒、位面因果系统、都市狐仙养成记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xbiquge.to】,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汪景祺在大明也算是名人,尤其是当年一本《清宫密闻录》扬名天下,之后还曾担任过大明向新明移民的要职,可以说新明之所以能够如此快的发展起来,汪景祺功不可没。
同时,他也是大明高官。几年前就担任礼部右侍郎之职,再加上朱怡成的提拔,更是堂堂二品大员。不过汪景祺这个人和其他人不同,按理说爬到如此位置,一般人都是谋求执掌一部,又或者想尽办法在外督扶一省,甚至琢磨着如此进入军机。
比如说一直对军机大臣之位耿耿于怀的蒋瑾就是如此,入军机这事简直成了他的心病。
自军机处成立起,蒋瑾就无时无刻对军机大臣之位视之其目标,但几次都未能如愿。而现在,蒋瑾作为依旧还在南方的朝廷大员,只所以未同其他六部官员陆续北上,其主要原因也是因为朱怡成对他的承诺,为了入军机蒋瑾几乎把所有心血全部投入在了铁路一事上,而大明这条开天辟地的第一条铁路也在蒋瑾手中由无到有,逐渐完成……。
暂时不说蒋瑾,只说汪景祺。如今的他官位依旧还是宣传部部长,礼部右侍郎。汪景祺是个聪明人,倒不是他没有继续向上爬的本事,其实之前朱怡成曾经给过他直接执掌一部的机会,却被汪景祺直接谢绝了。
因为汪景祺很清楚自己的长处在哪里,他并不是一个优秀的政治家,更不是一个实干家,当部堂大员又或者督扶一省,倒不如继续干自己的老本行更令他如鱼得水。就这样,汪景祺一直在原本的位置上坐得牢牢的,这几年下来,朝中不少人都有了调动,升迁者有,坏事降级甚至丢官者也有,甚至还有因为卷入当年的福建案中丢了性命的也有。反而是汪景祺的官位没怎么变化,除了朱怡成为表彰他在移民新明中的作用给了几个加衔外。
就此,朝中甚至有了一句戏言,叫作“流水的六部,铁打的汪景祺”,虽说仅仅只是一句戏言,可这的确是事实,而汪景祺在这个位置上也坐得稳如泰山。
但假如说汪景祺只是甘愿混日子,当个闲员的话,那么这话就错了。这些年中,汪景祺在官职上虽未有寸进,可这并不代表他不受朱怡成的信任。相反,无论是朱怡成交给他的差事,又或者是他自己的本职,汪景祺都干的漂漂亮亮。
除此之外,当听到朱怡成有意对前明编撰其史的念头后,汪景祺更是上了心。
中国历史历来有作史的习惯,其中《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等等更是人尽皆知。这些史书在后世被统称为《二十四史》,包揽了自先秦到前明末年的全部历史。
但要知道,眼下这所谓的《二十四史》仅仅只是《二十三史》,其中的《明史》虽然自满清入关后的顺治二年就开始由满清进行筹备编撰,但直至康熙死时,这所谓的《明史》却依旧未能正式完成。
按照历史原来的脉络,《明史》的真正完成要到乾隆四年。而现在,《明史》这部《二十四史》的最后一部仅仅只著了大半而已。
但是不要忘记,虽然历朝历代有当朝不修史的说法,所修的都是前史。但这部《明史》却是满清的手笔,以满清的那些尿性篡改历史,抹黑前明,粉饰满清那是铁定的。
所以在朱怡成的眼里,满清所修的史根本就不承认,再则虽然如今的大明和前明一脉相承,可毕竟前明是前明,现在的大明是现在的大明,这就如东汉著《汉书》一般。为彻底清楚满清对中华文明的遗毒,和对前明的一系列诽谤和胡言乱语,朱怡成在还都北京之后就已经有了着手编篡《前明史》的想法。
而在这时候,汪景祺主动向朱怡成提出了由他来负责《前明史》的修纂。朱怡成考虑之后,觉得汪景祺无论从才学还是能力而言倒是不错的人选,最终就把这个任务交给了他。
同时,朱怡成给了汪景祺一个翰林院掌院学士的头衔,令其负责《前明史》的修纂。汪景祺对于这个任命也极为满意,在他看来一旦修史完成,自己必然名留青史,这对于他这样的文人来讲是莫大的追求。
就这样,汪景祺在负责原来工作的同时又投入了这个重要而伟大的新工作中。随着这两年的准备,汪景祺不仅接管了满清之前所留下来的关于前明修史的所有资料和那些未完成的《明史》文稿,对于其中内容进行分类整理和删选。
同时,他还调集了不少翰林院官员重新对前明档案的寻找并完善,另外在明间收集流落在外的一些资料。除此之外,为了保证修史内容的真实性,汪景祺还把不少精力放到了前明末年,也就是满清入关后的那段历史之中。因为这也是朱怡成的要求,《前明史》会从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元年开始修起,但其结束并不在原来满清原本打算的崇祯十七年终结,反而会继续延续至朱怡成在宁波复明,重兴大明为终结。
这样一来,前明末期至满清入关后统治中原的近百年时间也必须遍入《前明史》中,这不仅增加了整部史的修纂长度,更要表现出满清入关后对天下残暴统治和百姓反抗满清的一系列事件。
对于这个要求,汪景祺是格外上心,因为他很清楚朱怡成为何如此要求,又为何要如此修《前明史》的用意。但这和他之前搞《清宫密闻录》大不相同,修史不是胡乱编造,必须建立在真实之上。
何况朱怡成也和他交代的明白,《前明史》中的内容必须严谨真实,绝对不能像满清那样乱写。
就这样,汪景祺在整理前明资料的同时,也不断收集和整理关于满清入关前后的资料。后者这些资料虽然在大明占领北京城后获得不少,但满清有习惯于搞文字狱的劣性,这些资料真实度也实在有效。不过对于这个问题,汪景祺倒有汪景祺的办法,而他的办法也非常简单,那就是直接让满清自己来挖掘历史的真相。
汪景祺在大明也算是名人,尤其是当年一本《清宫密闻录》扬名天下,之后还曾担任过大明向新明移民的要职,可以说新明之所以能够如此快的发展起来,汪景祺功不可没。
同时,他也是大明高官。几年前就担任礼部右侍郎之职,再加上朱怡成的提拔,更是堂堂二品大员。不过汪景祺这个人和其他人不同,按理说爬到如此位置,一般人都是谋求执掌一部,又或者想尽办法在外督扶一省,甚至琢磨着如此进入军机。
比如说一直对军机大臣之位耿耿于怀的蒋瑾就是如此,入军机这事简直成了他的心病。
自军机处成立起,蒋瑾就无时无刻对军机大臣之位视之其目标,但几次都未能如愿。而现在,蒋瑾作为依旧还在南方的朝廷大员,只所以未同其他六部官员陆续北上,其主要原因也是因为朱怡成对他的承诺,为了入军机蒋瑾几乎把所有心血全部投入在了铁路一事上,而大明这条开天辟地的第一条铁路也在蒋瑾手中由无到有,逐渐完成……。
暂时不说蒋瑾,只说汪景祺。如今的他官位依旧还是宣传部部长,礼部右侍郎。汪景祺是个聪明人,倒不是他没有继续向上爬的本事,其实之前朱怡成曾经给过他直接执掌一部的机会,却被汪景祺直接谢绝了。
因为汪景祺很清楚自己的长处在哪里,他并不是一个优秀的政治家,更不是一个实干家,当部堂大员又或者督扶一省,倒不如继续干自己的老本行更令他如鱼得水。就这样,汪景祺一直在原本的位置上坐得牢牢的,这几年下来,朝中不少人都有了调动,升迁者有,坏事降级甚至丢官者也有,甚至还有因为卷入当年的福建案中丢了性命的也有。反而是汪景祺的官位没怎么变化,除了朱怡成为表彰他在移民新明中的作用给了几个加衔外。
就此,朝中甚至有了一句戏言,叫作“流水的六部,铁打的汪景祺”,虽说仅仅只是一句戏言,可这的确是事实,而汪景祺在这个位置上也坐得稳如泰山。
但假如说汪景祺只是甘愿混日子,当个闲员的话,那么这话就错了。这些年中,汪景祺在官职上虽未有寸进,可这并不代表他不受朱怡成的信任。相反,无论是朱怡成交给他的差事,又或者是他自己的本职,汪景祺都干的漂漂亮亮。
除此之外,当听到朱怡成有意对前明编撰其史的念头后,汪景祺更是上了心。
中国历史历来有作史的习惯,其中《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等等更是人尽皆知。这些史书在后世被统称为《二十四史》,包揽了自先秦到前明末年的全部历史。
但要知道,眼下这所谓的《二十四史》仅仅只是《二十三史》,其中的《明史》虽然自满清入关后的顺治二年就开始由满清进行筹备编撰,但直至康熙死时,这所谓的《明史》却依旧未能正式完成。
按照历史原来的脉络,《明史》的真正完成要到乾隆四年。而现在,《明史》这部《二十四史》的最后一部仅仅只著了大半而已。
但是不要忘记,虽然历朝历代有当朝不修史的说法,所修的都是前史。但这部《明史》却是满清的手笔,以满清的那些尿性篡改历史,抹黑前明,粉饰满清那是铁定的。
所以在朱怡成的眼里,满清所修的史根本就不承认,再则虽然如今的大明和前明一脉相承,可毕竟前明是前明,现在的大明是现在的大明,这就如东汉著《汉书》一般。为彻底清楚满清对中华文明的遗毒,和对前明的一系列诽谤和胡言乱语,朱怡成在还都北京之后就已经有了着手编篡《前明史》的想法。
而在这时候,汪景祺主动向朱怡成提出了由他来负责《前明史》的修纂。朱怡成考虑之后,觉得汪景祺无论从才学还是能力而言倒是不错的人选,最终就把这个任务交给了他。
同时,朱怡成给了汪景祺一个翰林院掌院学士的头衔,令其负责《前明史》的修纂。汪景祺对于这个任命也极为满意,在他看来一旦修史完成,自己必然名留青史,这对于他这样的文人来讲是莫大的追求。
就这样,汪景祺在负责原来工作的同时又投入了这个重要而伟大的新工作中。随着这两年的准备,汪景祺不仅接管了满清之前所留下来的关于前明修史的所有资料和那些未完成的《明史》文稿,对于其中内容进行分类整理和删选。
同时,他还调集了不少翰林院官员重新对前明档案的寻找并完善,另外在明间收集流落在外的一些资料。除此之外,为了保证修史内容的真实性,汪景祺还把不少精力放到了前明末年,也就是满清入关后的那段历史之中。因为这也是朱怡成的要求,《前明史》会从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元年开始修起,但其结束并不在原来满清原本打算的崇祯十七年终结,反而会继续延续至朱怡成在宁波复明,重兴大明为终结。
这样一来,前明末期至满清入关后统治中原的近百年时间也必须遍入《前明史》中,这不仅增加了整部史的修纂长度,更要表现出满清入关后对天下残暴统治和百姓反抗满清的一系列事件。
对于这个要求,汪景祺是格外上心,因为他很清楚朱怡成为何如此要求,又为何要如此修《前明史》的用意。但这和他之前搞《清宫密闻录》大不相同,修史不是胡乱编造,必须建立在真实之上。
何况朱怡成也和他交代的明白,《前明史》中的内容必须严谨真实,绝对不能像满清那样乱写。
就这样,汪景祺在整理前明资料的同时,也不断收集和整理关于满清入关前后的资料。后者这些资料虽然在大明占领北京城后获得不少,但满清有习惯于搞文字狱的劣性,这些资料真实度也实在有效。不过对于这个问题,汪景祺倒有汪景祺的办法,而他的办法也非常简单,那就是直接让满清自己来挖掘历史的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