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北颂 > 第0901章 班师回朝(一万八…………)

第0901章 班师回朝(一万八…………)

作者:圣诞稻草人返回目录加入书签投票推荐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逆鳞银狐续南明盛唐风华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xbiquge.to】,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寇季侧头看向了王曾,“王公觉得我的法子不行,那你可有可行的法子?若是有,就说出来。反正土地兼并的问题,我和官家是必须解决的。

    为此流血千里,我们也在所不惜。

    大宋,是所有人的大宋,而不是少数人的大宋。

    若是只有少数人占据着大宋的一切,那大宋长久不了。

    大宋可以允许一些人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一定的特权。

    但大宋坚决不允许少数人,占据了所有人的一切。”

    寇季顿了一下,不等王曾开口,就继续道:“说实话,如果少数人懂得进退,懂得知足,没有人愿意兴风作浪。

    可是少数人不懂得进退,不懂得知足。

    他们在百姓们帮他们敛财的时候,还要夺了百姓们手里的地,夺走他们的口粮,将他们往死里压榨。

    百姓们没有粮吃,就活不下去。

    活不下去,就是要造反的。

    他们造反的第一件事,就是先将当地的豪门大户吃一个干净、杀一个干净。

    然后再是朝廷。

    当年川府内闹的轰轰烈烈的王小波叛乱,是缘何引起的,你应该清楚。

    王小波作乱之初,不过百十人而已,短短十日,就聚众过万。

    他作乱的号子是‘均贫富’。

    他就是借着这个口号,席卷了青城等地。

    当有一日,百姓们手里的地被拿完了,再有人喊出‘均贫富’的号子。

    你猜猜举国上下,会不会揭竿而起?

    大宋四野,会不会狼烟遍地?”

    王曾听到此处,脸色铁青。

    寇季呵呵笑着道:“我大宋兵制革新前,一百多万兵马,有七成在我大宋腹地。他们在我大宋腹地做什么呢?

    防着百姓作乱。

    我大宋一百多万兵马,不去域外迎敌,不去域外收复失地,不去域外开疆拓土,居然守在腹地内防着百姓作乱。

    你说可不可笑?”

    王曾脸色一下黑的像是锅底。

    寇季长叹了一口气,道:“此事貌似就是你们这群文臣搞出来的。你们明明知道百姓们为何作乱,却不想想如何帮百姓们解决问题。

    而是一个劲的募兵,一个劲的往地方派兵,镇压着百姓。

    为的就是维护你们背后那些豪门大户的利益。

    而在朝野上下口口声声喊着要为民做主的,也是你们。

    你们还能要点脸不?

    你们把百姓们逼到了冤案平反,也要跪在地上称呼你们一声青天大老爷的地步。

    你们把百姓们逼到了稍微主持一些正义,百姓们便为你们歌功颂德千百年的地步。

    你们还为此沾沾自喜?

    你们吃的是百姓们缴纳的税收,享的也是百姓们血汗换来的富贵。

    你们为百姓们做事不是应该的吗?”

    王曾听到此处,已经羞愧的无地自容。

    寇季却越说声越高,“十个百姓作乱,你们能够镇压,十万百姓作乱,你们也能够镇压,可十万万呢?

    你们拿什么镇压?

    数十年、数百年积攒的怨气,你们又拿什么去平复?

    你们镇压得了?

    你们平复得了吗?”

    寇季说完这番话,闭上了嘴,正堂内的两个人陷入到了沉默当中。

    沉默足足持续了半个时辰。

    寇季深吸了一口气,道:“我知道你王公为人正直,出仕以后为百姓做了不少好事。我的话是重了一些。”

    “哎……”

    王曾长长的叹了一口气,道:“你的话不重,老夫为百姓做的那些事情根本算不上什么。

    比起老夫做的小事,土地兼并才是大问题。

    可老夫从没有向朝廷申明此事,也没有为此事奔走。

    甚至在想到此事的时候,还会心生退意。”

    寇季迟疑了一下,道:“我也是有感而发,忍不住多说了几句,你就别往心里去了。”

    寇季之所以突然之间说这么多,就是因为提到大宋土地兼并问题的时候,总是想起大宋的一些史料。

    比如大宋在用兵方面,被人欺负了。

    就总想着练新兵,建立新军,一雪前耻。

    可却很少成功过。

    偶尔有那么一两个冒死去练新兵、建立新军的,几乎都被朝堂上的大佬们给捏死了。

    而从头到尾,大宋的官员们都没有提到,将大宋腹地的兵马拉出去,以战练兵。

    那些兵马一直留在大宋腹地,留了几百年,一直防着百姓。

    此外,大宋经历的庆历新政、王安石变法,两次革新,针对土地兼并的律法提了一箩筐,却依然没有人提议,先将百姓们脖子上的刀拿下去。

    刀在百姓们脖子上架着,握住刀柄的是权贵、是豪门大户。

    你们改的什么革?

    又凭什么成功?

    敢不敢拿开百姓们脖子上的刀,让百姓们闹一场?

    然后看一看你们治理下的太平盛世,到底是怎样一个太平盛世?

    史书上大宋的能臣贤良倒是一大堆。

    朝朝都有。

    只要是能叫响名字的,在史书上的评价都是贤良。

    将刀架在百姓脖子上治理百姓,算什么贤良?

    真正的贤良那是在君王昏庸的时候可以慷慨赴义的。

    真正的贤良那是能辅佐君王治理出冠以年号的盛世的。

    比如贞观、开元、洪武、永乐等等。

    大宋能叫响的年号有哪一个?

    王曾不知道寇季心中所想,他只对寇季的话深有感触。

    王曾郑重的盯着寇季,“老夫此次单独见你,就是有一番话想要告诉你。如今听了你的一番言论,就更应该告诉你。”

    寇季道:“王公直言!”

    王曾双手放于身前,恭恭敬敬的对寇季一礼,“你和官家处理土地兼并的问题,请算上老夫。老夫虽然年迈,但尚能为百姓出一份力。

    若是你和官家觉得老夫碍事,可以将老夫发配到地方,老夫也想像李迪一样,再为我大宋治理出一处粮仓。”

    寇季见此,吓了一跳,赶忙扑到了王曾身前,“王公,你这就折煞我了。王公愿意冒着得罪天下权贵和豪门大户的风险,陪着我和官家一起解决土地兼并的问题。

    我和官家欢迎还来不及呢。

    又怎么可能嫌您碍事?”

    王曾直起身,盯着寇季,认真的道:“老夫虽然是主动入伙,但也有一个条件。”

    寇季哭笑不得的道:“王公,我们做的是为百姓谋福的事情,又不是扯旗立山头,还入伙?

    你猜官家听到此话,会不会骂人?”

    王曾并没有被寇季的俏皮话逗笑,而是盯着寇季正色道:“能不动刀兵,尽量就别动刀兵。若是非要动刀兵,你和我皆可杀人,也皆可承担恶名,唯独官家不能。”

    寇季叹了一口气,点了点头,“我又不是初入朝堂,知道维护官家声誉的重要性。”

    王曾跟着叹了一口气,“我们承担恶名,若是闹出了大麻烦,官家还能想办法兜住。可若是官家担上了恶名,那就没人能兜得住了。”

    寇季点头道:“我懂我懂……”

    王曾感慨道:“老夫给人当的大半辈子先生,到头来却被你小子给教育了。以前总觉得你小子不学无术。如今才知道,你小子有大智慧,有大学问。只是你的智慧和学问不在书里。”

    寇季哭笑不得的道:“你就别奉承我了,我有什么学问。”

    王曾笑了笑,又摇了摇头,并没有说话。

    有没有智慧,通过寇季的成就就不难看出。

    有没有学问,看一看寇季做的事情就知道。

    寇季明显有智慧、有学问。

    更难能可贵的是,他有一颗为百姓谋福之心,其中不参杂任何私利。

    寇季见王曾又是发笑,又是摇头的,就知王曾心里认定了他有智慧有学问。

    他也懒得狡辩。

    因为没有用。

    寇季在王曾笑了一会儿后,突然开口问道:“王公啊,你说说,官家突然派遣你到辽阳府来,又让你代他传旨,将王爵的仪仗赐给了我们,却不赐给我们其他的,官家葫芦里到底卖的是什么药?”

    王曾听到这话,笑着道:“等你到了保州,你就知道了。”

    寇季一愣,沉吟着道:“官家难道是要……”

    王曾不等寇季的话说完,就幽幽的道:“人不能太聪明了,太聪明了容易浪费别人一片苦心。”

    寇季尴尬的一笑,赶忙转移话题,“朝廷派遣的辽阳府等地的知府什么时候能到?官家招募的兵马什么时候能到?”

    王曾盯着寇季没有说话。

    寇季坦言道:“他们要是赶六月也到不了,那他们今岁就没办法种出一粒粮食。到时候就要朝廷养着他们。”

    寇季口中的他们指的是那些兵马。

    当然了,在兵马抵达之前,官员们得先到位。

    不然没人管理百姓。

    分配到各地的禁军将士倒是能暂管。

    只是他们终究不如那些牧民之官懂得治理百姓。

    王曾沉吟了一下,缓缓的叹气道:“你可是给朝廷出了一个大难题啊。朝廷现在都已经无官可派了。

    为了给此地凑足了官员,官家将文昌学馆内的学生给抽空了。

    你祖父为此没少进宫去找官家麻烦。

    官家避而不见。

    你祖父就跑到了太学和国子监去抢学生。

    但凡是在国子监和太学内表现稍微出众一点的,都被你祖父给强行绑到文昌学馆里去了。

    太学祭酒和国子监祭酒是敢怒不敢言。

    每日里只能去找官家哭诉。”

    寇季听到这话,乐呵呵笑道:“官家还真是会挑人,文昌学馆的学生,出仕以后,比太学和国子监的学生好用多了。”

    王曾盯着寇季道:“官家不仅抽调了文昌学馆的学生,还抽调了一部分朝中官员。”

    顿了一下,王曾沉声道:“张知白便在此列。”

    寇季愣了一下,有些不敢相信的道:“张公?官家罢了他参知政事?”

    王曾摇头,道:“官家向我们三人透露,说你还朝以后,有意让你迁入政事堂。你入政事堂,我们三个人当中,必然有一个人得给你腾位置。

    吕夷简是肯定不会给你让位的。

    老夫现在离开政事堂,有些不甘心。

    倒是张知白洒脱。

    他在知道了此事以后,主动找官家请辞。

    官家答应了他辞去参知政事的官职,但是并没有放他告老。

    而是任他为东北诸府巡察,坐镇上京城,督官东北民政。”

    “诸府巡察?”

    寇季有些意外,“几品官,什么职能?”

    王曾笑着道:“官家特赦的,不长设,唯有用到的时候才会设立。张知白应该算是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常驻一地的巡察,正二品的官,巡察各地民政,拨乱反正。”

    寇季缓缓点头。

    就是一个权力更大一点的钦差。

    大宋如今治理下的府诸多,最遥远的地方距离汴京城有万里之遥。

    朝廷难免有鞭长莫及的时候,确实需要一个此类的职位,时不时的到地方上巡察。

    寇季笑着道:“有张公坐镇此地,那我就放心了。”

    王曾又好气又好笑的道:“张公对你可不错,对你家那个崽儿更好。你抢了他的位置,你还笑得出来?”

    寇季淡淡的笑道:“我未必抢的是他的位置。”

    王曾一愣,微微瞪大了眼。

    寇季低声一笑。

    二人皆没有说话。

    但是双方都明白对方的心思。

    参知政事的位置既然容不下寇季。

    那就只能是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了。

    寇季要抢,抢的也是吕夷简的位置。

    二人聊完了正事,又说了一些私话。

    到了入夜以后。

    寇季在辽阳府城主府,举行了一场接风宴,为王曾接风洗尘。

    邀请了种世衡等人一起参加了宴席。

    众人心里都高兴,所以喝了个酩酊大醉。

    期间,王曾吟了一首诗。

    种世衡即兴做了一首。

    高处恭鄙夷种世衡做的诗太粗俗。

    双方动了拳脚。

    到最后,朱能等人也被扯了进去。

    寇季也没能幸免遇难。

    于是乎。

    次日。

    起床以后。

    寇季盯着一个熊猫眼出现在了众人眼前。

    “谁打的?!”

    寇季面对着种世衡等人,厉声质问。

    种世衡等人无人应答,纷纷装聋作哑。

    “行了,昨夜大家都喝了一个酩酊大醉,又没有仆人在,也没有其他人伺候,根本没人知道。

    只要人家不承认,你永远抓不到凶手。

    收拾收拾东西,准备启程吧。

    官家可在汴京城里等着你们呢。”

    王曾出来从中说和,寇季才放弃了追查殴打他的真凶,吩咐种世衡等人下去整顿兵马,准备班师回朝。

    种世衡等人在打仗之余,将辽地和高丽洗劫一空。

    所以他们在班师回朝的时候,所携带的财货就有点多。

    有多少车没数,各式各样的值钱的东西,以及金银财宝有多少,也数不过来。

    唯一能数过来的就是押送那些东西的将士。

    五万。

    整整五万将士。

    搭配了足足三万多俘虏,才勉强将那些东西全部装车,并且押送上路。

    王曾看着那长的一眼望不到头的车队,呢喃自语,“我们还在汴京城为国库空的跑耗子发愁,你们却已经抢到了足以撑破国库的钱财。”

    刘亨正在跟寇季攀谈,听到了王曾的话,忍不住道:“我之前洗劫上京城的钱财,早已运回了汴京城,不然更多。”

    王曾瞥了刘亨一眼,淡淡的道:“那些钱财正是老夫亲自去点收的,老夫自然知晓。”

    刘亨闻言,没有再开口。

    寇季则有些意外的盯着王曾道:“国库里的钱财花完了?”

    王曾翻了个白眼,“你们数十万人在外征战,每日里耗费多少钱粮,你们心里没数吗?官家可是发话了,就算是掏空了汴京城,掏空了大宋各地的常平仓,也不能让你们中间任何一个人饿着。

    为此,他还让宫里一些宦官,专门赶到各地去监督此时。

    并且随时向他禀报各地的消息。

    我们只能硬着头皮从国库里掏钱,国库里掏空了就去掏封桩库。

    封桩库掏空了,就去一字交子铺借贷。

    如今国库空了,封桩库也空了,各地常平仓空了九成。

    还欠着一字交子铺四百万贯。

    朝廷此次为了应对战事,可是掏空了所有家底。”

    寇季郑重的道:“但燕云我们拿回来了,辽国也是我们的了,高丽亦是如此。”

    王曾点着头,感慨道:“是啊!燕云拿回来了,辽国和高丽也覆灭了。他们的疆土,如今已经成了我们的疆土。

    我大宋的疆土,比盛唐,也不承多让。

    如今的大宋,才称得上是天朝上邦。

    如今的大宋,才是大宋该有的模样。”

    寇季笑着点了点头。

    身在大宋十数年。

    他能体会到宋人对强大的渴望。

    也能体会到宋人强大起来以后,心里有多么自豪。

    大宋吃够了苦头,如今再得甜头,才知道那甜头到底有多甜,才知道那甜头到底有多迷人。

    寇季和王曾说完了话以后,就带着人一直在打点行囊。

    寇季出门的时候带的东西不多,可是回去的时候东西貌似有点多。

    手下的人总爱在他面前献宝,缴获到了稀世珍宝,总要拿到寇季面前得瑟一下,又或者主动献给寇季。

    寇季也没有客气,全收入到了囊中。

    但不是他贪财,主要是好些好东西,他都没见过。

    毕竟,后世虽然发达,信息虽然广,能见到的东西也多,可一些早已消失在历史长河淹没的东西,根本见不到。

    比如东海女直部族收藏的已经亡国的渤海国的王玺,再比如大唐女帝武曌赐给渤海国国主的一面金牌,以及李治用过的一柄唐刀。

    还有什么新罗王的面具,耶律阿保机的画像等等等等。

    失传的东西太多了。

    寇季有幸见到,自然要好好的收藏。

    当然了,比起寇季收到的东西,寇天赐收到的更多。

    寇季收东西,有受贿的风险,送东西的人也有行贿的风险。

    可是寇天赐不同。

    那些军中大佬,不是他叔叔就是伯伯,要么就是爷爷辈的。

    不存在受贿和行贿的可能。

    别人也挑不出什么错。

    所以他们得到了好东西,见到了小辈,自然是毫不客气的往其怀里塞。

    有过分的一送就是一整车。

    所以寇季的东西,两个箱子就装满了。

    寇天赐的东西足足装了五车。

    寇季眼睁睁的看着寇天赐招呼着自己的亲随们过去帮他搬东西的时候,心里十分不是滋味。

    “特么的,我就是个打工的!”

    还好有一个人比他更惨。

    不然寇季真的要考虑懂用帮寇天赐存零花钱的借口,没收了寇天赐‘受贿’所得。

    那个最惨的人就是赵润。

    他身份虽然高贵,但是军中上下,没有一个人给他送东西的。

    因为军中将士给他送东西,意义不一样。

    哪怕是没有任何心思,只是单纯的送一个东西给赵润乐呵乐呵也不行。

    一些心怀叵测的人若是知道了此事,一定会十分险恶的解读此事。

    给赵润栽赃一个结交军中将士,图谋不轨,给军中将士栽赃一个刻意结交嫡长皇子,图谋不轨,轻而易举。

    事情闹大了,非要杀人平息的话。

    铁定杀的是军中将士。

    因为赵祯除非是疯了,不然不可能杀嫡长皇子。

    就算他真的疯了,非要杀,满朝文武也不会同意。

    也正是因为如此,军中将士不可能有人给赵润送东西。

    最后还是寇季看赵润可怜,送了一方唐朝的古砚,据说是唐高宗李治赐给新罗国贞德女王的国礼之一。

    新罗被高丽灭了以后,就被高丽王收入到了高丽皇宫中当了藏品。

    此物是高丽派人到辽阳府议和的时候,送给寇季的礼物之一。

    寇季是赵润的先生,送赵润一方古砚,其他人也挑不出错。

    赵润站在辽阳府城主府门口,眼看着寇天赐那装满了一车又一车的东西,再看了看自己手里捧着的砚台,陷入到了深深的怀疑当中。

    难道我是一个假皇子?

    “要不我分你一车?”

    寇天赐在装好了自己的东西以后,见赵润一个人站在那儿发呆,便走上前,拍了拍赵润的肩头,大方的说。

    赵润回过神,不屑的撇嘴道:“一些俗物而已,我要多少有多少,不需要你送。”

    寇天赐点了点头,笑着道:“既然都是俗物,那你这方砚台能不能送我?”

    赵润瞬间瞪起眼,双手紧紧的将砚台抱在怀里,“你想得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