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8、两篇 文章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逆鳞、银狐、续南明、盛唐风华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xbiquge.to】,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呵呵,欢迎逆鳞冰羽朋友。好吧,咱们再公布一遍群号码:六三三一八三五一,欢迎各位。)
~~~~~~~~~~~~~~~~~~~~~~~~~~~~~~~~~~~~~~~~~~~~~~~~~~~~~~~~~~~~~~~~~~~~~~~~~~~~~~~~~~~~~~~~~~~~~~~~~~~~~~~~~~~~~~~~~~~~~~~~~~~~~~
“太后且慢!”夏竦吓了一跳,急忙谏阻道。
“为何?”
“太后,此事已经传开,是梁丰所请的一个什么主编叫做包拯的自作主张,据说梁丰当时并不知情。何况,此两封奏疏实乃范仲淹胆大妄为,致信《汴水闻见》所致。恐怕,同梁玉田无甚关系吧?若一味锁拿归案,问将起来,怕是为其鸣冤的人不会少了。”
“那就把那个包什么拿来问罪,还有范仲淹,不知轻重,也不能轻饶了。”刘娥恨恨说道。
夏竦沉默一晌,又说道:“太后三思,此时正为这两封奏疏闹得天下皆知,若再扩大,恐于皇家面皮须不太好。莫如淡而化之,一两个无知狂悖之人,吠叫两声,过后慢慢计较不迟。”
刘娥深思一番,点点头,算是认可了夏竦的话。
但是夏竦走后,这口气实在难平,便宣召薛奎来见。
三下五除二对薛奎交代完事情缘由,直接命令薛奎亲自走一趟封丘。替朝廷申斥梁丰,责其举止清狂。不思大局,虽属无知,却有推波助澜之过。
出乎意料,薛奎居然并没有替梁丰辩解,很爽快便答应下来。
薛奎还未上路,阎文应已经派人加急通知了梁丰。梁丰心中感动,很承赵祯的情。这段日子他和赵祯都故意回避,但两人的互相关心却并没有减弱。似乎更有默契了。
听说老上司要来,梁丰当然想大张旗鼓组团豪华迎接的,可毕竟人家是奉旨骂街,哪里好敲锣打鼓?只好偃旗息鼓,悄悄地派人在陈桥等着,一有消息马上通知。
不用等多久,薛钦差已经上门了。
梁丰率领阖衙人等恭迎钦差。问太后、官家安。
“太后安好,圣躬安!”薛奎板着脸答道,接着又说:“有旨,梁丰接听。”
老薛实在太好了,这时候玩了个心眼,不想让梁丰在下属面前丢脸。加了一句梁丰接听。那意思,只有梁丰才能听,其他人都可以回避了。秦邦业和邓圣岂是那种不晓事之人?马上心领神会,领着一帮子人灰溜溜地退出大堂,公堂之上。只剩薛奎梁丰和两个奉命来监督薛奎申斥的黄门。
“梁丰,你举动清狂。擅发朝臣奏疏,惊动朝野,知罪么?”
“是,臣知罪。”
“为政一方,不已养民守牧为正务,偏多是非,似这样举动,岂能成得大器?圣人教诲敬心、忌口、修身,你难道不知么?”
“是,臣鲁莽愚顽,谢太后隆恩训示。”
“可思悔过?”
“是,臣知错了,一定悔过。”
薛奎训斥一句,梁丰答应一声,老实巴交毫没二话。
老薛骂了几句,回过头来向左右黄门各一眼。意思是说你二位觉得可够意思了么?没有咱们再来。
两位小黄门觉得无趣的很,没来由地跑这么一趟差事,好处没有,可别把这位官家面前的红人给得罪了,到时候人家记住自己那多危险?着薛奎脸色,急忙哈腰点头,表示很满意,可以交差了。
这时候的宦官可不比明清,人数少得可怜不说,地位也低得很,除了像罗崇勋、李石彬、张景宗那几位后台硬,牌子老的敢稍微同大臣说两句玩笑话,其他人都活得那叫一个悲催。因此,薛奎也并不怎么把他们放在眼里,才敢这么敷衍了事。
正经话问完,梁丰自然要请老领导二堂用茶,两位黄门也自有人招呼。但是车马费啥的就免了,毕竟是薛奎带来的,薛奎虽然不似后来包拯那么又臭又硬,可也是个眼里不揉沙子的主。别让他轻了自己才是正经。
“玉田,你此番做事,实在太孟浪了。”薛奎轻轻吹着茶碗喝了一口,摇头叹息道。自家人关起门来说话,其实比奉旨申斥还要直白,还要沉痛。
“是,学生谢中丞错爱,实不相瞒,此事学生早知的,是故意放了包拯去干。”在薛奎面前,梁丰也不愿意再隐瞒什么。
“为何如此?”薛奎皱眉道。
“不瞒中丞,学生心急,现下朝局似平静,却波诡云谲,学生担心恐有变故要早来。”
薛奎听了心中老大不以为然,不就是老生常谈太后的事儿呗,都说了几年了,眼下有自己,有寇准,有鲁宗道一干老臣顶着,太后就算有那个心,也没那个力。
“玉田太过危言耸听了,或许有一二想法,然祖宗家法在,满朝文武可谓一心,谅也不过如此。不须庸人自扰了。不过,这个范希文的奏疏么,倒是有些意思,又把朝局给搅动了。”
梁丰见他轻描淡写,本想再深入一些说话的。但转念一想,要是给他和盘托出,到时候这老头少不得便要高度警惕起来,瞪着眼睛朝赵元俨那边去找岔子。这不是打草惊蛇么,再要把目标搞跑偏了的话,赵祯便陡然多出一个明面的敌人,要防这个,还要顾那个,掌控不好,那才叫一个乱。
想到此节,便不再多话,只跟着笑道:“那位范大人学生是仰慕已久了,和滕宗谅修撼海长堤。端的爱民如子,功德无量。现又仗马鸣声。殊为不易。无论如何,还请老大人照拂一二!”
“这个不消说,我自理会得。你且先把你自己管好,那个什么包拯的,一定要约束,莫再惹出乱子!”
“是,学生一定照办。”
可是事与愿违,他想照办。包拯又惹祸了。
这此祸更惹得大,也滑稽,有天意弄人的意思。根源还得从京华报开张发行说起。
话说夏竦得了太后便宜行事的旨意,还有什么二话?见便宜就占呗。
于是不再和那些二货部门扯皮切磋,第二天就用着政事堂的名义公文布告天下,朝廷拟出版发行《京华报》,天下读书人。有意为朝廷效力者,皆可呈文备选,题材不选,举凡朝廷各种正能量、民间意愿、歌颂声音都可以直达天听。还特地在右掖门和御街夹角处找太后批钱,建了一处《京华报》筹备处,呈文可以直接寄到。
最缺德的是夏竦以国事需要。特地下了公文给《汴水闻见》,要求全文刊登这一则告示,以传天下。
因为《汴水闻见》如今的名声太大了,不光京城知名,直到地方。甚至北朝和党项都有人专门采购,成了外国了解大宋的窗口。
好玩就好玩在这事上。梁丰压着包拯一定照旨执行,醒目版面刊登告示。包拯再不乐意,惹了一回祸,也不好意思再搞第二次了,只好老实刊登。
于是被一个人见了,就是上次钻营不成,反被罗崇勋乱棍打了一顿的李淑。
这倒霉孩子蛰伏京城已经很久了,上进之心从未死过,只是机会怎么也落不到他头上而已。这一次到《京华报》的征稿启事,李淑心里一阵狂跳,觉得自己机会来了。
他可没什么节操是非观,长处就是当个文妓。所谓文妓的意思,就是抱准一条大腿,大腿让写什么就写什么,或者大腿想听什么就写什么。哪天大腿变细,又去抱另一只,还要破口大骂前一只。反复循环,照此办理。
也许这个李淑就是自大宋出了《京华报》以后,中国史上第一个文妓,是千年以后那满大街文妓的祖师爷!
李淑以着自己同夏安期好歹也算说过两句话,吃过几杯酒,怎么说也有些交情吧?现在人家老子成了报社总裁官,又正搞征文活动呢,咋能不去凑凑趣,万一这五百万大奖就砸自己头上呢?
他活动心思,费尽全身脑细胞,终于写出两篇文章来,一篇名为《论母慈子孝于国为盛文》,以太后寿诞之日,官家率领百官朝拜故事为例,反复论证官家朝拜母后,是纯孝的表现,是社会安定的典范,是天下臣子都该认真体会学习的行为。
要光是这么一篇文章,那李淑也不算稀奇,稀奇的是他又写了第二篇文章《人君之正仪而家礼不可大行论》,这篇文章却完全反过来,论证了官家作为天下君主,不可以带领百官给太后行贺礼,哪怕是亲老娘也不行。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家规必须先遵守国法才行。
两篇奇文呐,简直是成语“自相矛盾”的最高境界之典范,是艺术与形式和辩证哲学三者的高度统一。记得后来也有位大家,曾于五月写出“文割卷风云,阶级斗争纲举,打倒刘和林,十载春风化雨”,短短五个月之后,又挥笔写出“大快人心事,揪出四人帮,政治流氓文痞,军师狗头张”两篇绝世诗篇。
然而,毕竟是前后间隔了五个月,哪里比得上他这位祖师爷,一夜之间,翻云覆雨两篇大作挥毫而就?
话不多说了,单讲这位李淑李老师,写好两篇论文,厚着脸皮找到夏安期,又请喝酒又拉着听歌舞,最后把事一说。夏安期迷迷糊糊之下,大拍胸脯,表示包在兄弟身上。
果然,文章递到老夏手里,大吃一惊,这种不要脸的东西才能写出这么不要脸的文章来,奇才呀!
他为啥要连写两篇?不为啥,就为总裁大人哪篇顺眼用哪篇呗?横竖他对朝廷出报纸的心思摸了个透,这个投机是千对万对绝没错的。
(呵呵,欢迎逆鳞冰羽朋友。好吧,咱们再公布一遍群号码:六三三一八三五一,欢迎各位。)
~~~~~~~~~~~~~~~~~~~~~~~~~~~~~~~~~~~~~~~~~~~~~~~~~~~~~~~~~~~~~~~~~~~~~~~~~~~~~~~~~~~~~~~~~~~~~~~~~~~~~~~~~~~~~~~~~~~~~~~~~~~~~~
“太后且慢!”夏竦吓了一跳,急忙谏阻道。
“为何?”
“太后,此事已经传开,是梁丰所请的一个什么主编叫做包拯的自作主张,据说梁丰当时并不知情。何况,此两封奏疏实乃范仲淹胆大妄为,致信《汴水闻见》所致。恐怕,同梁玉田无甚关系吧?若一味锁拿归案,问将起来,怕是为其鸣冤的人不会少了。”
“那就把那个包什么拿来问罪,还有范仲淹,不知轻重,也不能轻饶了。”刘娥恨恨说道。
夏竦沉默一晌,又说道:“太后三思,此时正为这两封奏疏闹得天下皆知,若再扩大,恐于皇家面皮须不太好。莫如淡而化之,一两个无知狂悖之人,吠叫两声,过后慢慢计较不迟。”
刘娥深思一番,点点头,算是认可了夏竦的话。
但是夏竦走后,这口气实在难平,便宣召薛奎来见。
三下五除二对薛奎交代完事情缘由,直接命令薛奎亲自走一趟封丘。替朝廷申斥梁丰,责其举止清狂。不思大局,虽属无知,却有推波助澜之过。
出乎意料,薛奎居然并没有替梁丰辩解,很爽快便答应下来。
薛奎还未上路,阎文应已经派人加急通知了梁丰。梁丰心中感动,很承赵祯的情。这段日子他和赵祯都故意回避,但两人的互相关心却并没有减弱。似乎更有默契了。
听说老上司要来,梁丰当然想大张旗鼓组团豪华迎接的,可毕竟人家是奉旨骂街,哪里好敲锣打鼓?只好偃旗息鼓,悄悄地派人在陈桥等着,一有消息马上通知。
不用等多久,薛钦差已经上门了。
梁丰率领阖衙人等恭迎钦差。问太后、官家安。
“太后安好,圣躬安!”薛奎板着脸答道,接着又说:“有旨,梁丰接听。”
老薛实在太好了,这时候玩了个心眼,不想让梁丰在下属面前丢脸。加了一句梁丰接听。那意思,只有梁丰才能听,其他人都可以回避了。秦邦业和邓圣岂是那种不晓事之人?马上心领神会,领着一帮子人灰溜溜地退出大堂,公堂之上。只剩薛奎梁丰和两个奉命来监督薛奎申斥的黄门。
“梁丰,你举动清狂。擅发朝臣奏疏,惊动朝野,知罪么?”
“是,臣知罪。”
“为政一方,不已养民守牧为正务,偏多是非,似这样举动,岂能成得大器?圣人教诲敬心、忌口、修身,你难道不知么?”
“是,臣鲁莽愚顽,谢太后隆恩训示。”
“可思悔过?”
“是,臣知错了,一定悔过。”
薛奎训斥一句,梁丰答应一声,老实巴交毫没二话。
老薛骂了几句,回过头来向左右黄门各一眼。意思是说你二位觉得可够意思了么?没有咱们再来。
两位小黄门觉得无趣的很,没来由地跑这么一趟差事,好处没有,可别把这位官家面前的红人给得罪了,到时候人家记住自己那多危险?着薛奎脸色,急忙哈腰点头,表示很满意,可以交差了。
这时候的宦官可不比明清,人数少得可怜不说,地位也低得很,除了像罗崇勋、李石彬、张景宗那几位后台硬,牌子老的敢稍微同大臣说两句玩笑话,其他人都活得那叫一个悲催。因此,薛奎也并不怎么把他们放在眼里,才敢这么敷衍了事。
正经话问完,梁丰自然要请老领导二堂用茶,两位黄门也自有人招呼。但是车马费啥的就免了,毕竟是薛奎带来的,薛奎虽然不似后来包拯那么又臭又硬,可也是个眼里不揉沙子的主。别让他轻了自己才是正经。
“玉田,你此番做事,实在太孟浪了。”薛奎轻轻吹着茶碗喝了一口,摇头叹息道。自家人关起门来说话,其实比奉旨申斥还要直白,还要沉痛。
“是,学生谢中丞错爱,实不相瞒,此事学生早知的,是故意放了包拯去干。”在薛奎面前,梁丰也不愿意再隐瞒什么。
“为何如此?”薛奎皱眉道。
“不瞒中丞,学生心急,现下朝局似平静,却波诡云谲,学生担心恐有变故要早来。”
薛奎听了心中老大不以为然,不就是老生常谈太后的事儿呗,都说了几年了,眼下有自己,有寇准,有鲁宗道一干老臣顶着,太后就算有那个心,也没那个力。
“玉田太过危言耸听了,或许有一二想法,然祖宗家法在,满朝文武可谓一心,谅也不过如此。不须庸人自扰了。不过,这个范希文的奏疏么,倒是有些意思,又把朝局给搅动了。”
梁丰见他轻描淡写,本想再深入一些说话的。但转念一想,要是给他和盘托出,到时候这老头少不得便要高度警惕起来,瞪着眼睛朝赵元俨那边去找岔子。这不是打草惊蛇么,再要把目标搞跑偏了的话,赵祯便陡然多出一个明面的敌人,要防这个,还要顾那个,掌控不好,那才叫一个乱。
想到此节,便不再多话,只跟着笑道:“那位范大人学生是仰慕已久了,和滕宗谅修撼海长堤。端的爱民如子,功德无量。现又仗马鸣声。殊为不易。无论如何,还请老大人照拂一二!”
“这个不消说,我自理会得。你且先把你自己管好,那个什么包拯的,一定要约束,莫再惹出乱子!”
“是,学生一定照办。”
可是事与愿违,他想照办。包拯又惹祸了。
这此祸更惹得大,也滑稽,有天意弄人的意思。根源还得从京华报开张发行说起。
话说夏竦得了太后便宜行事的旨意,还有什么二话?见便宜就占呗。
于是不再和那些二货部门扯皮切磋,第二天就用着政事堂的名义公文布告天下,朝廷拟出版发行《京华报》,天下读书人。有意为朝廷效力者,皆可呈文备选,题材不选,举凡朝廷各种正能量、民间意愿、歌颂声音都可以直达天听。还特地在右掖门和御街夹角处找太后批钱,建了一处《京华报》筹备处,呈文可以直接寄到。
最缺德的是夏竦以国事需要。特地下了公文给《汴水闻见》,要求全文刊登这一则告示,以传天下。
因为《汴水闻见》如今的名声太大了,不光京城知名,直到地方。甚至北朝和党项都有人专门采购,成了外国了解大宋的窗口。
好玩就好玩在这事上。梁丰压着包拯一定照旨执行,醒目版面刊登告示。包拯再不乐意,惹了一回祸,也不好意思再搞第二次了,只好老实刊登。
于是被一个人见了,就是上次钻营不成,反被罗崇勋乱棍打了一顿的李淑。
这倒霉孩子蛰伏京城已经很久了,上进之心从未死过,只是机会怎么也落不到他头上而已。这一次到《京华报》的征稿启事,李淑心里一阵狂跳,觉得自己机会来了。
他可没什么节操是非观,长处就是当个文妓。所谓文妓的意思,就是抱准一条大腿,大腿让写什么就写什么,或者大腿想听什么就写什么。哪天大腿变细,又去抱另一只,还要破口大骂前一只。反复循环,照此办理。
也许这个李淑就是自大宋出了《京华报》以后,中国史上第一个文妓,是千年以后那满大街文妓的祖师爷!
李淑以着自己同夏安期好歹也算说过两句话,吃过几杯酒,怎么说也有些交情吧?现在人家老子成了报社总裁官,又正搞征文活动呢,咋能不去凑凑趣,万一这五百万大奖就砸自己头上呢?
他活动心思,费尽全身脑细胞,终于写出两篇文章来,一篇名为《论母慈子孝于国为盛文》,以太后寿诞之日,官家率领百官朝拜故事为例,反复论证官家朝拜母后,是纯孝的表现,是社会安定的典范,是天下臣子都该认真体会学习的行为。
要光是这么一篇文章,那李淑也不算稀奇,稀奇的是他又写了第二篇文章《人君之正仪而家礼不可大行论》,这篇文章却完全反过来,论证了官家作为天下君主,不可以带领百官给太后行贺礼,哪怕是亲老娘也不行。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家规必须先遵守国法才行。
两篇奇文呐,简直是成语“自相矛盾”的最高境界之典范,是艺术与形式和辩证哲学三者的高度统一。记得后来也有位大家,曾于五月写出“文割卷风云,阶级斗争纲举,打倒刘和林,十载春风化雨”,短短五个月之后,又挥笔写出“大快人心事,揪出四人帮,政治流氓文痞,军师狗头张”两篇绝世诗篇。
然而,毕竟是前后间隔了五个月,哪里比得上他这位祖师爷,一夜之间,翻云覆雨两篇大作挥毫而就?
话不多说了,单讲这位李淑李老师,写好两篇论文,厚着脸皮找到夏安期,又请喝酒又拉着听歌舞,最后把事一说。夏安期迷迷糊糊之下,大拍胸脯,表示包在兄弟身上。
果然,文章递到老夏手里,大吃一惊,这种不要脸的东西才能写出这么不要脸的文章来,奇才呀!
他为啥要连写两篇?不为啥,就为总裁大人哪篇顺眼用哪篇呗?横竖他对朝廷出报纸的心思摸了个透,这个投机是千对万对绝没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