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二章 负隅顽抗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逆鳞、银狐、续南明、盛唐风华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xbiquge.to】,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这种情况下,九五式轻型坦克及其改型的又一个优势也随之凸显了出来,那就是省油,九五式轻型坦克单位里程的耗油量仅仅是九七式中型坦克的不到一半,一吨柴油便足够将0辆九五式轻型坦克的油箱加满(设计公路行程为250公里,越野行程为77公里。),而其两种改型则要比原型更加省油。因此马仲英就很自然地想到了一个办法,那就是让华北航空总队空投,虽然目前只有九架缴获来的运输机,但即使只以每架载重2吨计算,也足够两个装甲骑兵团的油箱全部加满了。有这个便利在,马仲英的胃口不禁大增,干掉北边这20万日军已经不能让他满足了,南边那20万他也很想分一杯羹
不过马仲英想得也未免太乐观了,他很快就郁闷地发现,即使北线的日军之中,依然有一千多名鬼子顽强地坚持了下来,让其无法克尽全功,尽管他们想出的办法也只是将死刑立即执行变成了死缓。
原来,这支日军的指挥官眼见大势已去,却突然急中生智,利用己军没有重型武器、因而当时装甲骑兵师的坦克优先追杀其他日军部队的机会,让士兵们拼命赶工将反坦克壕挖成了环形,两端连在了一起。这样一来,戈兰壕便没了弱点,马仲英的装甲骑兵战术也就无法再奏效了,想要攻进圈内只能让步兵下车填土才行,即使有炮兵的火力掩护。这个过程也不可避免地要付出血的代价,而装甲骑兵师下辖的步兵人数有限。而且都是百步穿杨的快枪手,自是舍不得拿他们的人命来填,至于让培养成本更高的坦克兵来干这种工作,显然更不是什么好主意
不过,这些鬼子虽然因此暂时免遭歼灭,可是不敢走出阵地半步的他们等于是被圈禁在了其中,等到十五军的大部队北上会师,装甲骑兵师有了大量步兵配合之后。他们依然是死路一条。不过即便如此,马仲英依然有些火大,毕竟本来就要到手的一场完胜因此多少有了一点瑕疵,而且本该由装甲骑兵师独得的战功也势必会被十五军分掉不少
其实,以这批鬼子不过一千多人的兵力,纵然有戈兰壕的保护,装甲骑兵师只要不怕浪费炮弹、集中所有火炮猛轰。一样可以将其消灭,但是此役虽然胜势已成,可鬼子的总数实在太多,装甲骑兵师的大部分坦克、装甲车乃至于自行火炮都要继续追亡逐北,不给鬼子缓过气来的机会,因此马仲英一时间实在抽不出这么强的力量。只能留下一个坦克营着这处日军阵地,等到各部完成任务归来之后再集中力量拔除这个钉子,至于能否赶在十五军的先头部队来到这里会师之前将其搞定,马仲英实在没太大把握,只能尽人事、听天命了。毕竟他也知道,当初将来带回国内的那位集团军总司令也同他一样是一位速度至上主义者。
不过。令马仲英倍感惊讶的是,据一名日军俘虏招认,这股负隅顽抗的鬼子居然主要是一般情况下并不承担战斗任务的宪兵(注),而这一招自我圈禁的办法也是他们的新任司令官、也即是侵华日军宪兵司令部的最高长官北野宪造中将想出来的,此人还通过电台将这个办法告诉了别的部队,但由于装甲部队速度太快,除了最先开始动手挖掘、并且因为没有重武器而未被装甲骑兵师官兵视为重点攻击目标的这股鬼子,其他的日军部队都没来得及将环形戈兰壕完成就被击溃,否则战场上要是再多几个、乃至十几个这样的变种戈兰壕,装甲骑兵师就更加头痛了,搞不好还得因为担心敌人夜袭而不敢就近监视而被敌人利用夜幕掩护逃掉一部分
一开始听到“中国驻屯宪兵队司令官”这个职位时马仲英还以为逮到了一条大鱼,“全中国的鬼子都归他管?”,但很快他就反应过来,说到底也不过是一个中将,也就和日军常设师团的师团长是一个级别的,十五集团军到现在为止都干掉好多个了,也不差这一位。而且马仲英一直都不太明白的是,胡卫东似乎对于击毙或者俘虏鬼子的高级军官并不特别热衷,远远不像他对歼敌和缴获数字那么关注。
殊不知这是因为在胡卫东眼里日军就没几个能够令他重视的名将,再说二战日本最主要的两个弱点分别是资源匮乏和人力不足,只要中**队缴获或者摧毁足够多的日军武器装备,日本的资源必定枯竭,只要中**队消灭足够多的日军有生力量,日本的人力也一样会见底,这两样随便哪一个枯竭了,日军就再也没有回天之力,相比之下,抓到或者击毙一些鬼子的所谓“名将”,远没有这些数字实在,甚至在对二战日本了若指掌的胡卫东来,过早地大量干掉日军高官,未必就是一件好事
注:由于精锐老兵的大量损失,日军大本营被迫打起了宪兵队的主意,虽然日军宪兵因为一般不会主动参加战斗的缘故而缺乏战斗经验,但他们却仍然是按照战前那几近变态的选人与训练标准培养出来的,兵员素质与较战前相比兵力几乎扩编了0倍以上的野战部队相比要强得多。不过,连侵华日军宪兵部队的新任司令官也参加这场战役,却是畑俊六个人的主张,因为这个名叫北野宪造的老军人是他的老朋友,他出任宪兵队的司令官虽然表面上是升职了,但在宪兵队一方面很难有立功的机会、另一方面却又很容易得罪人,因此这一战畑俊六特意给了老朋友一个机会,同时他心底里也希望这位一直不受重用的老朋友能够帮到这次出征的日军。可畑俊六没有想到的是,他这位老朋友的确是作出了贡献,但却只争取到了一次等死的机会
这种情况下,九五式轻型坦克及其改型的又一个优势也随之凸显了出来,那就是省油,九五式轻型坦克单位里程的耗油量仅仅是九七式中型坦克的不到一半,一吨柴油便足够将0辆九五式轻型坦克的油箱加满(设计公路行程为250公里,越野行程为77公里。),而其两种改型则要比原型更加省油。因此马仲英就很自然地想到了一个办法,那就是让华北航空总队空投,虽然目前只有九架缴获来的运输机,但即使只以每架载重2吨计算,也足够两个装甲骑兵团的油箱全部加满了。有这个便利在,马仲英的胃口不禁大增,干掉北边这20万日军已经不能让他满足了,南边那20万他也很想分一杯羹
不过马仲英想得也未免太乐观了,他很快就郁闷地发现,即使北线的日军之中,依然有一千多名鬼子顽强地坚持了下来,让其无法克尽全功,尽管他们想出的办法也只是将死刑立即执行变成了死缓。
原来,这支日军的指挥官眼见大势已去,却突然急中生智,利用己军没有重型武器、因而当时装甲骑兵师的坦克优先追杀其他日军部队的机会,让士兵们拼命赶工将反坦克壕挖成了环形,两端连在了一起。这样一来,戈兰壕便没了弱点,马仲英的装甲骑兵战术也就无法再奏效了,想要攻进圈内只能让步兵下车填土才行,即使有炮兵的火力掩护。这个过程也不可避免地要付出血的代价,而装甲骑兵师下辖的步兵人数有限。而且都是百步穿杨的快枪手,自是舍不得拿他们的人命来填,至于让培养成本更高的坦克兵来干这种工作,显然更不是什么好主意
不过,这些鬼子虽然因此暂时免遭歼灭,可是不敢走出阵地半步的他们等于是被圈禁在了其中,等到十五军的大部队北上会师,装甲骑兵师有了大量步兵配合之后。他们依然是死路一条。不过即便如此,马仲英依然有些火大,毕竟本来就要到手的一场完胜因此多少有了一点瑕疵,而且本该由装甲骑兵师独得的战功也势必会被十五军分掉不少
其实,以这批鬼子不过一千多人的兵力,纵然有戈兰壕的保护,装甲骑兵师只要不怕浪费炮弹、集中所有火炮猛轰。一样可以将其消灭,但是此役虽然胜势已成,可鬼子的总数实在太多,装甲骑兵师的大部分坦克、装甲车乃至于自行火炮都要继续追亡逐北,不给鬼子缓过气来的机会,因此马仲英一时间实在抽不出这么强的力量。只能留下一个坦克营着这处日军阵地,等到各部完成任务归来之后再集中力量拔除这个钉子,至于能否赶在十五军的先头部队来到这里会师之前将其搞定,马仲英实在没太大把握,只能尽人事、听天命了。毕竟他也知道,当初将来带回国内的那位集团军总司令也同他一样是一位速度至上主义者。
不过。令马仲英倍感惊讶的是,据一名日军俘虏招认,这股负隅顽抗的鬼子居然主要是一般情况下并不承担战斗任务的宪兵(注),而这一招自我圈禁的办法也是他们的新任司令官、也即是侵华日军宪兵司令部的最高长官北野宪造中将想出来的,此人还通过电台将这个办法告诉了别的部队,但由于装甲部队速度太快,除了最先开始动手挖掘、并且因为没有重武器而未被装甲骑兵师官兵视为重点攻击目标的这股鬼子,其他的日军部队都没来得及将环形戈兰壕完成就被击溃,否则战场上要是再多几个、乃至十几个这样的变种戈兰壕,装甲骑兵师就更加头痛了,搞不好还得因为担心敌人夜袭而不敢就近监视而被敌人利用夜幕掩护逃掉一部分
一开始听到“中国驻屯宪兵队司令官”这个职位时马仲英还以为逮到了一条大鱼,“全中国的鬼子都归他管?”,但很快他就反应过来,说到底也不过是一个中将,也就和日军常设师团的师团长是一个级别的,十五集团军到现在为止都干掉好多个了,也不差这一位。而且马仲英一直都不太明白的是,胡卫东似乎对于击毙或者俘虏鬼子的高级军官并不特别热衷,远远不像他对歼敌和缴获数字那么关注。
殊不知这是因为在胡卫东眼里日军就没几个能够令他重视的名将,再说二战日本最主要的两个弱点分别是资源匮乏和人力不足,只要中**队缴获或者摧毁足够多的日军武器装备,日本的资源必定枯竭,只要中**队消灭足够多的日军有生力量,日本的人力也一样会见底,这两样随便哪一个枯竭了,日军就再也没有回天之力,相比之下,抓到或者击毙一些鬼子的所谓“名将”,远没有这些数字实在,甚至在对二战日本了若指掌的胡卫东来,过早地大量干掉日军高官,未必就是一件好事
注:由于精锐老兵的大量损失,日军大本营被迫打起了宪兵队的主意,虽然日军宪兵因为一般不会主动参加战斗的缘故而缺乏战斗经验,但他们却仍然是按照战前那几近变态的选人与训练标准培养出来的,兵员素质与较战前相比兵力几乎扩编了0倍以上的野战部队相比要强得多。不过,连侵华日军宪兵部队的新任司令官也参加这场战役,却是畑俊六个人的主张,因为这个名叫北野宪造的老军人是他的老朋友,他出任宪兵队的司令官虽然表面上是升职了,但在宪兵队一方面很难有立功的机会、另一方面却又很容易得罪人,因此这一战畑俊六特意给了老朋友一个机会,同时他心底里也希望这位一直不受重用的老朋友能够帮到这次出征的日军。可畑俊六没有想到的是,他这位老朋友的确是作出了贡献,但却只争取到了一次等死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