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一章 神威天将军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逆鳞、银狐、续南明、盛唐风华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xbiquge.to】,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无论是胡卫东还是马仲英,都没想到伟人竟会在兰州飞机场亲自迎接他们的归国,而那句“我们的神威天将军回来了!”更是令马仲英为之动容。一时间心中五味杂陈的马仲英不仅仅是受到了感动,更是由这句话联想到了很多很多
当年的马仲英并不是一个喜欢读书的人,但是《三国演义》的故事他还是知道的,而且兵败新疆对他触动很大,这两年里马仲英较前有了很大改变,《三国志》等史书也都过一些,因此对于三国时期威震西凉的“神威天将军”马超生平还是较为了解的。现在被伟人这么一点,马仲英赫然发现他与马超竟然有着太多的相似之处,同样是少年成名、同样姓马、同样是擅用骑兵、同样是西北人、甚至同样是英俊魁梧的美男子,更重要的是,他们两人同样都是先当军阀失败、再投到某势力下成为一员大将
但是两人也有很大的不同,马超投奔刘备之后没有摆正自己的位置,一直得不到重用,而马仲英在苏联所受的磨难更大,醒悟也更彻底,完全放弃了昔日称霸一方的幻想,单纯地作为一个将军为人民而战,因而他的后半生也与郁郁而终的马超截然不同
马仲英的归国在全国范围并不引人注意,但在西北却产生了极大的影响,首先是以前马家军统治的甘宁青三省,在这一带马仲英的威望相当高。感觉有些类似于三国时期江东百姓对孙策的喜爱一样,当地百姓提到这位“尕司令”无不神采飞扬,女性尤其如此。因此客观上他加入赤色党这件事使得西北边区政府在这三个省推行各项政策的阻力不觉都小了许多
而新疆作为马仲英的真正成名之地,他归国的消息更是掀起了巨大的波澜,由于他昔日对待分裂分子的杀伐果断,还在苟延残喘的南疆分裂势力迅速向着两个极端分化,要么慑于马仲英的威名从此弃恶从善。要么就因为难以压抑心中的仇恨而急吼吼地举起了“杀回灭汉”的分裂大旗,结果被王震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迅速剿灭干净,使得新疆很快成为抗战最可靠的大后方之一。而相关的那些苏援项目也因此进行得颇为顺利
无疑,苏援的到来,令原本贫穷落后的西北诸省迅速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虽然赤色党高层都很清楚这些并不是人家白送的,但基于中国“礼仪之邦”的传统,赤色党旗下的主要媒体还是纷纷对苏联的慷慨支援进行了热情洋溢的宣传,以表示中国人民对苏联的感谢。但是胡卫东对此却有自己的法,考虑到党内亲苏人士依然不少,而且目前**阵营内“国际主义”思潮也仍然很有市场,他只能抓住伟人单独与他面谈的机会,表达了自己个人的意见,“现在这样搞,将来翻脸的话很难处理。人民也不是傻子,只要被骗过一次,以后公信力想再重建都会变得很难。反正洋人只重实际,咱们再怎么夸苏联,他们也不见得记这个情。反过来说,只要不公开骂他们,在合作中获益不比我们小的苏联同样不会有什么意见”
如果说赤色党内除了胡卫东这个穿越者,有谁一直对苏联心存警惕,那么除了太祖再也找不到别人了。而且与历史上赤色党实力太弱,即使他明明预测出了即将发生的世界大战也依然无法借此为中国谋取多少好处不同。现在的赤色党和人民军队已经拥有了相当的实力,并且还将随着抗战的进程而愈发强大,如果一切顺利的话,中国完全有机会在世界大战中获利,而貌似强大的苏联因为大清洗的缘故已经变得外强中干,如果有机会的话,那些民国乃至满清时期中国失去的北方领土他还是很想拿回来的。当然,如果没机会,他自然也不会拿鸡蛋碰石头
于是,赤色党的宣传风向很快就有了明显的变化,感谢苏共和苏联政府的篇幅被压缩得几乎不能再压缩,而边区人民的艰苦奋斗则被大力颂扬,苏援人员中的优秀典型自然还是要赞扬歌颂的,但角度却是从“中苏人民的伟大友谊”来写,苏共与苏联政府的帮助则被尽可能地淡化,这样将来如果真的跟苏联反目,就可以将责任推给苏共和苏联政府,而两国人民依然是永远的朋友,至于苏联人信不信,那没多大关系,这个概念必须强调出来,以表示我们中国永远正义
虽然对苏联严加戒备,但那些苏联派来的人员,对于目前专业人才严重匮乏的边区和人民军队来说还是很有帮助的。考虑到工资由苏联政府支付虽然令边区政府节省了大笔开支,却也令这些苏联人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等于是吃起了大锅饭,为了提高他们的工作积极性,胡卫东不但在谈判期间费尽唇舌要到了给他们记功和评功的大权,更通过让亲历者讲述日军暴行的方法激发这些苏联人本能的义愤,收到了不错的效果。另外,胡卫东还给他们开设了汉语速成班,以方便这些人与中**民的沟通交流,不想学自然也可以,胡卫东直接写个差评将其打发回国,在苏联国内大清洗进入白热化的现在,这些家伙就算不死也得脱层皮,这下其他人学习汉语的主动性果然大为提高,而其中的一些聪明人更是由此意识到这次来中国正好避开了国内的风波,多少对胡卫东和中国赤色党生出了一点感激
太祖让胡卫东带马仲英回来是让他带装甲兵的,而马仲英被任命为装甲旅旅长(许光达改任政委)后也没有让他失望,他结合中国的国情和人民军队的现状,充分发挥自己擅长骑兵战术的优势,提出了“装甲骑兵”的概念(未完待续。。)
无论是胡卫东还是马仲英,都没想到伟人竟会在兰州飞机场亲自迎接他们的归国,而那句“我们的神威天将军回来了!”更是令马仲英为之动容。一时间心中五味杂陈的马仲英不仅仅是受到了感动,更是由这句话联想到了很多很多
当年的马仲英并不是一个喜欢读书的人,但是《三国演义》的故事他还是知道的,而且兵败新疆对他触动很大,这两年里马仲英较前有了很大改变,《三国志》等史书也都过一些,因此对于三国时期威震西凉的“神威天将军”马超生平还是较为了解的。现在被伟人这么一点,马仲英赫然发现他与马超竟然有着太多的相似之处,同样是少年成名、同样姓马、同样是擅用骑兵、同样是西北人、甚至同样是英俊魁梧的美男子,更重要的是,他们两人同样都是先当军阀失败、再投到某势力下成为一员大将
但是两人也有很大的不同,马超投奔刘备之后没有摆正自己的位置,一直得不到重用,而马仲英在苏联所受的磨难更大,醒悟也更彻底,完全放弃了昔日称霸一方的幻想,单纯地作为一个将军为人民而战,因而他的后半生也与郁郁而终的马超截然不同
马仲英的归国在全国范围并不引人注意,但在西北却产生了极大的影响,首先是以前马家军统治的甘宁青三省,在这一带马仲英的威望相当高。感觉有些类似于三国时期江东百姓对孙策的喜爱一样,当地百姓提到这位“尕司令”无不神采飞扬,女性尤其如此。因此客观上他加入赤色党这件事使得西北边区政府在这三个省推行各项政策的阻力不觉都小了许多
而新疆作为马仲英的真正成名之地,他归国的消息更是掀起了巨大的波澜,由于他昔日对待分裂分子的杀伐果断,还在苟延残喘的南疆分裂势力迅速向着两个极端分化,要么慑于马仲英的威名从此弃恶从善。要么就因为难以压抑心中的仇恨而急吼吼地举起了“杀回灭汉”的分裂大旗,结果被王震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迅速剿灭干净,使得新疆很快成为抗战最可靠的大后方之一。而相关的那些苏援项目也因此进行得颇为顺利
无疑,苏援的到来,令原本贫穷落后的西北诸省迅速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虽然赤色党高层都很清楚这些并不是人家白送的,但基于中国“礼仪之邦”的传统,赤色党旗下的主要媒体还是纷纷对苏联的慷慨支援进行了热情洋溢的宣传,以表示中国人民对苏联的感谢。但是胡卫东对此却有自己的法,考虑到党内亲苏人士依然不少,而且目前**阵营内“国际主义”思潮也仍然很有市场,他只能抓住伟人单独与他面谈的机会,表达了自己个人的意见,“现在这样搞,将来翻脸的话很难处理。人民也不是傻子,只要被骗过一次,以后公信力想再重建都会变得很难。反正洋人只重实际,咱们再怎么夸苏联,他们也不见得记这个情。反过来说,只要不公开骂他们,在合作中获益不比我们小的苏联同样不会有什么意见”
如果说赤色党内除了胡卫东这个穿越者,有谁一直对苏联心存警惕,那么除了太祖再也找不到别人了。而且与历史上赤色党实力太弱,即使他明明预测出了即将发生的世界大战也依然无法借此为中国谋取多少好处不同。现在的赤色党和人民军队已经拥有了相当的实力,并且还将随着抗战的进程而愈发强大,如果一切顺利的话,中国完全有机会在世界大战中获利,而貌似强大的苏联因为大清洗的缘故已经变得外强中干,如果有机会的话,那些民国乃至满清时期中国失去的北方领土他还是很想拿回来的。当然,如果没机会,他自然也不会拿鸡蛋碰石头
于是,赤色党的宣传风向很快就有了明显的变化,感谢苏共和苏联政府的篇幅被压缩得几乎不能再压缩,而边区人民的艰苦奋斗则被大力颂扬,苏援人员中的优秀典型自然还是要赞扬歌颂的,但角度却是从“中苏人民的伟大友谊”来写,苏共与苏联政府的帮助则被尽可能地淡化,这样将来如果真的跟苏联反目,就可以将责任推给苏共和苏联政府,而两国人民依然是永远的朋友,至于苏联人信不信,那没多大关系,这个概念必须强调出来,以表示我们中国永远正义
虽然对苏联严加戒备,但那些苏联派来的人员,对于目前专业人才严重匮乏的边区和人民军队来说还是很有帮助的。考虑到工资由苏联政府支付虽然令边区政府节省了大笔开支,却也令这些苏联人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等于是吃起了大锅饭,为了提高他们的工作积极性,胡卫东不但在谈判期间费尽唇舌要到了给他们记功和评功的大权,更通过让亲历者讲述日军暴行的方法激发这些苏联人本能的义愤,收到了不错的效果。另外,胡卫东还给他们开设了汉语速成班,以方便这些人与中**民的沟通交流,不想学自然也可以,胡卫东直接写个差评将其打发回国,在苏联国内大清洗进入白热化的现在,这些家伙就算不死也得脱层皮,这下其他人学习汉语的主动性果然大为提高,而其中的一些聪明人更是由此意识到这次来中国正好避开了国内的风波,多少对胡卫东和中国赤色党生出了一点感激
太祖让胡卫东带马仲英回来是让他带装甲兵的,而马仲英被任命为装甲旅旅长(许光达改任政委)后也没有让他失望,他结合中国的国情和人民军队的现状,充分发挥自己擅长骑兵战术的优势,提出了“装甲骑兵”的概念(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