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七章 苏 援(下)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逆鳞、银狐、续南明、盛唐风华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xbiquge.to】,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抗联问题也是双方谈判的重点之一,苏联方面认可抗联是中国赤色党直接领导的抗日武装,保证以后不再越过赤色党派出人员到抗联内担任职务,另外,苏联政府承诺最迟于年7月之前向高原提供不少于万支步枪、00万发子弹、0万颗手榴弹的援助。
此外令胡卫东意外的是,或许是为了消除中国赤色党现在当权的本土派对苏联的不满,斯大林还将当初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的责任全都推给了王明个人,就像历史上他后来出卖高岗一样。在惊讶之余,胡卫东分析这可能是因为现在苏联已经意识到赤色党如今的力量,以及在牵制日军方面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在苏援过程中苏联也获得了巨大的好处,与这些现实的利益相比,牺牲一两个亲苏的外国人并不算什么。但对于中国赤色党来说,苏联此举无疑给了党内的国际派以致命的打击
苏联的这些援助对于中国工业化进程的帮助并不亚于胡卫东之前在西方各国的采购,但这些好处也不是白给的,除了胡卫东给出的那些交换条件之外,赤色党还得欠下苏联亿美元的债务,分十年还请,年息率为%。但胡卫东却利用苏联人的自大,将协议定为五年之后才开始偿还,同时还在协议中特别注明,如果苏联不能如约按期足额进行援助,那么中国赤色党也同样有权拒绝履行自己的义务。而斯大林虽然对将来与德国交战有所预料。却怎么也没想到战争初期竟会输得那么惨,以至于连履行这份协议或者说威胁到中国赤色党的能力都没有了,所以并没有对这个细节怎么在意,结果后来只能眼睁睁地着中国人将这笔欠款理直气壮地赖掉
值得一提的是,在援助中国赤色党的过程中,苏联也从中获益匪浅,除了胡卫东许诺的那些交换条件,在援助过程中,目前还普遍比较谦虚好学的苏联技术人员在帮助边区建设的同时,也从边区的同行身上学到了超越时代的生产管理制度。这对苏联国内的工业建设起到了很大的帮助。再加上协议签署后就陆续获得的那些先进技术,这个时空的苏联甚至要比历史同期更加强大。
一向厌恶老毛子的胡卫东不是预见不到这一点,但为了加速中国的工业化,尽快打败日军。不得不作出取舍。然而,历史的蝴蝶效应有时真的令人意想不到,苏联的强大使得斯大林愈发无所顾忌地大清洗,而德国不敢过早进攻苏联又给了他更多折腾的时间,结果苏德战争爆发时,苏联的损失居然比历史上还要惊人,当然,这些都是后话了
对于苏联这么大规模地援助赤色党,南京的蒋委员长自然十分不满,但是毕竟这些苏援均以民用工矿业为主。基本没有涉及军工(至少苏联没有帮助赤色党发展军工,反倒是苏联获益不少。),至于武器装备,东北抗联与苏援航空队的那点数量与**方面获得的相比不过是九牛一毛。再加上为了平息老蒋的不满,苏联对于**的援助也较原定计划增大了力度,总价值同样达到了亿美元,而且还是无抵押的贷款,相比而言,赤色党方面则是以价值至少也有五千万美元的代价换到了亿美元贷款,斯大林的态度很明显还是偏向国府一边的。这令担心苏联扶持赤色党将他赶下台的老蒋多少放心了一点
而令老蒋态度软化的更重要原因,则是抗战形势的急转直下,给老蒋造成了巨大的压力。先说华北战场,虽然日本陆军华北方面军司令官寺内寿一几乎被打成了光杆司令,可是当大批援军赶到天津、方面军攻略也转为主攻津浦线方向之后。却一下子又变得异常凶猛,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就将太行以东、黄河以北的**几乎一扫而空。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竭尽全力,才勉强依靠黄河天险暂时挡住了日军的攻势,但第五战区兵力严重不足,形势岌岌可危。而淞沪战场本就日益艰难,日军一部又真的如当初胡卫东所说的那样在杭州湾金山卫附近登陆,淞沪数十万**面临后路被截的危险,不得不匆忙撤退。
好在由于之前华北的大胜,牵制了日军投入淞沪战场的力量,使得日军在金山卫的登陆较历史上有所推迟,而此时“国联”会议已经结束,老蒋自然不会像历史上那样为了向西方列强表示抗战决心而让部队在死地继续坚持,再加上“吴福线”工事现在已经被陈明仁率部赶修完毕。面对来势汹汹的日本追兵,陈明仁率**整编第师在此浴血奋战,顶住日军追兵超过十天的疯狂进攻,成功地掩护了大批友军的撤退,因此与历史上的淞沪会战相比,**的伤亡、尤其是阵亡数量大大减少(大约伤亡20万、阵亡七八万,而历史上是伤亡0万,阵亡近20万,其中一半牺牲在混乱的撤退中。),而日军的损失则有所增加。再加上之前华北的大胜,抗战的开局比起历史同期还是要好了很多。
但即便如此,面对总兵力已经暴增至近0万人的日本华中方面军,任谁都知道国都南京已不可守,但这时存心借机揽权的唐生智却跳出来慷慨激昂地表示要“与南京共存亡”,希望说动老蒋任命他为南京城防司令。好在与历史上此时还在陆军大学学习不同,如今的陈明仁身为整编第师师长,又刚刚立下大功,更兼他是老蒋的黄埔学生,竞争力比唐生智这个老蒋昔日的对手大得多,当他也站出来竞争南京城防司令一职后,唐生智的图谋很自然落空了
其实陈明仁心底里同样是认为南京不可守的,但是他出道甚早,深知唐生智既无才亦无胆,如果将南京三十多万大军交给他,非被全部断送掉不可,所以拼着这一战令自己英名尽丧的风险,他也要抢下此役的指挥权。(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抗联问题也是双方谈判的重点之一,苏联方面认可抗联是中国赤色党直接领导的抗日武装,保证以后不再越过赤色党派出人员到抗联内担任职务,另外,苏联政府承诺最迟于年7月之前向高原提供不少于万支步枪、00万发子弹、0万颗手榴弹的援助。
此外令胡卫东意外的是,或许是为了消除中国赤色党现在当权的本土派对苏联的不满,斯大林还将当初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的责任全都推给了王明个人,就像历史上他后来出卖高岗一样。在惊讶之余,胡卫东分析这可能是因为现在苏联已经意识到赤色党如今的力量,以及在牵制日军方面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在苏援过程中苏联也获得了巨大的好处,与这些现实的利益相比,牺牲一两个亲苏的外国人并不算什么。但对于中国赤色党来说,苏联此举无疑给了党内的国际派以致命的打击
苏联的这些援助对于中国工业化进程的帮助并不亚于胡卫东之前在西方各国的采购,但这些好处也不是白给的,除了胡卫东给出的那些交换条件之外,赤色党还得欠下苏联亿美元的债务,分十年还请,年息率为%。但胡卫东却利用苏联人的自大,将协议定为五年之后才开始偿还,同时还在协议中特别注明,如果苏联不能如约按期足额进行援助,那么中国赤色党也同样有权拒绝履行自己的义务。而斯大林虽然对将来与德国交战有所预料。却怎么也没想到战争初期竟会输得那么惨,以至于连履行这份协议或者说威胁到中国赤色党的能力都没有了,所以并没有对这个细节怎么在意,结果后来只能眼睁睁地着中国人将这笔欠款理直气壮地赖掉
值得一提的是,在援助中国赤色党的过程中,苏联也从中获益匪浅,除了胡卫东许诺的那些交换条件,在援助过程中,目前还普遍比较谦虚好学的苏联技术人员在帮助边区建设的同时,也从边区的同行身上学到了超越时代的生产管理制度。这对苏联国内的工业建设起到了很大的帮助。再加上协议签署后就陆续获得的那些先进技术,这个时空的苏联甚至要比历史同期更加强大。
一向厌恶老毛子的胡卫东不是预见不到这一点,但为了加速中国的工业化,尽快打败日军。不得不作出取舍。然而,历史的蝴蝶效应有时真的令人意想不到,苏联的强大使得斯大林愈发无所顾忌地大清洗,而德国不敢过早进攻苏联又给了他更多折腾的时间,结果苏德战争爆发时,苏联的损失居然比历史上还要惊人,当然,这些都是后话了
对于苏联这么大规模地援助赤色党,南京的蒋委员长自然十分不满,但是毕竟这些苏援均以民用工矿业为主。基本没有涉及军工(至少苏联没有帮助赤色党发展军工,反倒是苏联获益不少。),至于武器装备,东北抗联与苏援航空队的那点数量与**方面获得的相比不过是九牛一毛。再加上为了平息老蒋的不满,苏联对于**的援助也较原定计划增大了力度,总价值同样达到了亿美元,而且还是无抵押的贷款,相比而言,赤色党方面则是以价值至少也有五千万美元的代价换到了亿美元贷款,斯大林的态度很明显还是偏向国府一边的。这令担心苏联扶持赤色党将他赶下台的老蒋多少放心了一点
而令老蒋态度软化的更重要原因,则是抗战形势的急转直下,给老蒋造成了巨大的压力。先说华北战场,虽然日本陆军华北方面军司令官寺内寿一几乎被打成了光杆司令,可是当大批援军赶到天津、方面军攻略也转为主攻津浦线方向之后。却一下子又变得异常凶猛,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就将太行以东、黄河以北的**几乎一扫而空。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竭尽全力,才勉强依靠黄河天险暂时挡住了日军的攻势,但第五战区兵力严重不足,形势岌岌可危。而淞沪战场本就日益艰难,日军一部又真的如当初胡卫东所说的那样在杭州湾金山卫附近登陆,淞沪数十万**面临后路被截的危险,不得不匆忙撤退。
好在由于之前华北的大胜,牵制了日军投入淞沪战场的力量,使得日军在金山卫的登陆较历史上有所推迟,而此时“国联”会议已经结束,老蒋自然不会像历史上那样为了向西方列强表示抗战决心而让部队在死地继续坚持,再加上“吴福线”工事现在已经被陈明仁率部赶修完毕。面对来势汹汹的日本追兵,陈明仁率**整编第师在此浴血奋战,顶住日军追兵超过十天的疯狂进攻,成功地掩护了大批友军的撤退,因此与历史上的淞沪会战相比,**的伤亡、尤其是阵亡数量大大减少(大约伤亡20万、阵亡七八万,而历史上是伤亡0万,阵亡近20万,其中一半牺牲在混乱的撤退中。),而日军的损失则有所增加。再加上之前华北的大胜,抗战的开局比起历史同期还是要好了很多。
但即便如此,面对总兵力已经暴增至近0万人的日本华中方面军,任谁都知道国都南京已不可守,但这时存心借机揽权的唐生智却跳出来慷慨激昂地表示要“与南京共存亡”,希望说动老蒋任命他为南京城防司令。好在与历史上此时还在陆军大学学习不同,如今的陈明仁身为整编第师师长,又刚刚立下大功,更兼他是老蒋的黄埔学生,竞争力比唐生智这个老蒋昔日的对手大得多,当他也站出来竞争南京城防司令一职后,唐生智的图谋很自然落空了
其实陈明仁心底里同样是认为南京不可守的,但是他出道甚早,深知唐生智既无才亦无胆,如果将南京三十多万大军交给他,非被全部断送掉不可,所以拼着这一战令自己英名尽丧的风险,他也要抢下此役的指挥权。(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