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6章,农业社会的财富增加和积累
推荐阅读:明克街13号、弃宇宙、渡劫之王、第九特区、三寸人间、大符篆师、仙宫、大侠萧金衍、英雄联盟:我的时代、问道章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xbiquge.to】,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宁国安宁城百里之外的一处庄园这里,宁国左丞相刘养正陪着刘达在庄园各处视察。
“我们宁国虽然没办法和大明相比,但庄园经济也是发展的极为不错,我们整个宁国大大小小的庄园不计其数,以种植甘蔗、棉花、茶叶、香料等经济作物为主,眼前的这个庄园,主要就是种植甘蔗。”
刘养正是宁国的左丞相,按理说日理万机,非常的忙碌,哪里有空陪人逛庄园啊,但眼前的刘达不是一般的人,准确说他的父亲不是一般人,是大明的内阁首辅。
这大明的内阁首辅就相当于是古时的丞相,为文官之首,和自己在宁国的地位差不多,当然,宁国是没办法和大明相比的。
自己和刘晋似乎好像也没有什么可比性,对方是正儿八经状元出身的内阁首辅,自己在大明的时候可是连个举人都考不上,更别说考进士中状元了。
不过,这也不是他亲自来陪同刘达的主要原因,刘晋是刘晋,刘达是刘达,能够见一面就已经算是给刘晋面子了。
之所以要陪着过来看看,也是听刘达说这一次要前往南非。
对于南非殖民地的情况,大家自然是再清楚不过了,这刘达前往南非殖民地,那显然是刘晋的安排,为以后接管南非殖民地做准备的。
这也意味着眼前这个年轻人,以后要掌握南非这个庞大的殖民地,可以决定无比庞大利益和关系,现在和他搞好关系来对宁国也是有利无害的。
刘达看看眼前这片庞大的庄园,庄园占地的面积非常大,足足有几万亩土地,土地的主人则是属于一个大明人,几乎每一个移民到宁国的大明人都可以获得一大片的庞大土地,再加上一定的奴隶。
慢慢的,其土地也就越来越大,逐渐的形成了如今遍布宁国上下的庄园经济、种植园经济,庄园或者种植园的主人基本上都是大明人或者是一些立下功劳的奴隶、本土天竺土着。
实行种姓制度的宁国,大明人是最高种姓的存在,是神的子民,至于其它种姓的人全部都是为神的子民服务的。
婆罗门和刹帝利负责帮忙管理,吠舍和首陀罗则是自由农民、手工业者之类的,至于贱民和奴隶,他们则是为神的子民耕种、劳作的存在,唯有今世的辛苦劳作、吃苦受累,下一世才可以投胎为高种姓。
这样的宣传和宗教精神之下,宁国的统治一直都非常的稳固,再加上宁国也懂的一些笼络人心的手段和治国之道,故而宁国一直都治理还不错。
眼前的庄园,成百上上的奴隶、低种姓、贱民在田野之中不断的劳作,头顶太阳暴晒,让人头皮都要开裂。
然而他们却是无怨无悔的在干活,茂密的甘蔗林里面到处都是他们的身影。
非常有意思的事情是这些人明明都是干农活、脏活累活的,但彼此又分成了几个阵容,低种姓的首陀罗和吠舍是一个群体,他们只和自己同一等级种姓的人在一起干活。
奴隶和奴隶们也是一个群体,彼此聚集在一片区域做事,最不受待见的是贱民,数量最多,干活也是最累。
更重要的是这些贱民连接触大明人的机会都没有,见到大明人就要远远的躲开、跪下,免得自己踩到了高贵大明人的影子,那样的话,可能会被活活打死。
而在不远处的一颗大叔底下,几个大明人则是聚集在一起,一边喝着凉茶一边看着劳作的奴隶、贱民和低种姓的人。
他们的身边则跟着一群婆罗门和刹帝利在精心的伺候着,他们的身份是管家、是仆人,是下人,负责伺候大明人、传达大明人的命令等等。
很快,这些人就注意到了刘养正和刘达等一行人,这处庄园的主人郑先义带着人也是赶紧急匆匆的过来。
因为他已经注意到了刘养正已经身边人身上所穿的官服,这一看就知道是当官的。
“郑先义见过诸位大人!”
郑先义来到刘养正、刘达等人的身边,恭敬的行礼道。
“你来的正好,我这边正有些事情要问问你。”
刘养正点点头,示意郑先义走近来说话,至于他的管家、仆人之类的则是不能过去,被刘养正的侍卫给挡住。
“大人请问~”
郑先义连忙恭敬的说道。
“你这处庄园有多大面积,有多少人?”
“一年又能够产出多少的蔗糖?”
刘达看看郑先义问道。
郑先义先是看看刘达,见刘达虽然没有穿官服,但是位置却站在了核心位置上,和身边的刘养正同行,这身份显然也是不一般。
“我这处庄园的面积超过5万亩,目前有奴隶、贱民共计1500人,另外在农忙时,我还会雇佣一些低种姓的人来做工。”
“产出方面,大概一年可以产出甘蔗5亿斤左右,另外每年还可以种植一季水稻,产量大概在1500万斤左右。”
“我自己并不熬制蔗糖,甘蔗主要是卖到附近的蔗糖厂去,5亿斤甘蔗大概能够卖2万两银子,种植出来的水稻主要是用来给奴隶和贱民们吃,剩下不算多少,也卖不了几个钱,故而也是用来养猪、养鸡鸭什么的,偶尔给贱民和奴隶们改善下伙食。”
郑先义想了想也是如实的说出了自己庄园的收益情况。
因为是天竺大陆上面,这里的光热充足,降水也丰富,故而水稻种植的话可以一年三熟,但现在粮食卖不出什么价钱来,所以基本上都是种植一季水稻,然后再种植甘蔗或者是棉花、香料之类的。
以种经济作物为主,粮食作物为辅,经济作物用来卖钱,粮食作物主要是用来养活手底下庞大的奴隶和贱民。
奴隶和贱民都是庄园主的私人财产,奴隶是买过来的或者是宁国这边分配的,至于贱民原本是这片土地上的给高种姓的婆罗门刹帝利种田做事的。
但是大明人来了之后,土地就被收归宁国,然后又分给了移民过来的大明人,这些贱民自然而然也就成为了土地新主人的私产,给庄园主干活。
当然,庄园主同样也是肩负着要养活奴隶和贱民们的责任,不仅仅是养活他们,还要养活他们的家人,不过这些奴隶、贱民的一家人也都需用给庄园主干活。
“1500多人一年差不多产出2万两银子左右了,算下来每个人一年也就十多两银子了。”
“5万亩的土地竟然需用1500多人来耕种,这效率也太低了。”
刘达听完,也是默默的计算了一下。
在来的路上,他去过了琉球和南洋的种植园,琉球的种植园是没有奴隶的,人力昂贵的情况下,要么大量的使用机械来耕种,要么就是减少了甘蔗的种植。
南洋这边虽然有大量奴隶的存在,但是奴隶数量远不如这天竺这边,故而也是能够看到大量的使用机械化的种植。
另外刘达还去过辽东地区,亲眼见识过辽东地区机械化农业的高效,大量使用耕地机、播种机、收割机的农业,效率高的吓人。
几千亩的土地,仅仅只是靠夫妻两个人就可以轻松的完成耕种、收获等等,根本不需要像眼前的这个庄园这般需用如此多的人。
不过貌似这个庄园主对于现在的生活还是非常满意的。
毕竟不需要自己辛辛苦苦的去劳作,一年坐着吃吃喝喝就可以了,这些奴隶和贱民们就会为自己创造出财富出来。
一年2万多两银子,这个收入可是非常可观的,要知道大明京津地区工人一年的收入都还不到100两银子呢。
他岂能不满意现在的生活?
但很快刘达就发现了一个问题。
那就是这样的模式,经济和财富的增长其实是有很大问题的。
首先就是经济和财富的增长是很缓慢的,依托土地发展农业,如此庞大的一片土地,1500多人的劳动力,一年也仅仅只是能够产生2万两银子的产值而已。
但如果是在京津地区,随随便便一个雇佣几十人的作坊一年也要产出几万两银子,并且土地仅仅只是需用一点点。
另外财富的分配上也是有大问题,财富都集中在了这个庄园主的手中,至于奴隶和贱民以及他们的家人,他们所能够分到的财富是很少的,仅仅只是分到一些粮食用来活下去而已。
这样的一种分配方式之下,社会财富高度集中,这消费能力就无法释放出来,看起来财富是在不断的积累和增长,但总体来说,这个财富的增长速度是极其缓慢的。
而这也是以前大明所面临的境地和情况,土地和财富高度集中在少数的地主士绅手中,农民和佃户拥有的土地、财富少的极其可怜。
而伴随着土地不断兼并,这种矛盾就开始不断的显现出来,一旦出现灾荒的话,必然就会烽烟四起,民不聊生。
这宁国现在也是如此。
“难怪父亲说农业只能够维持温饱,真正要富裕起来,还是要依靠工业才行,这生产效率相差实在是太大了!”
刘达很快就得出了一个结论,以后南非这边要重点发展工业,搞农业是没有前途的。
宁国安宁城百里之外的一处庄园这里,宁国左丞相刘养正陪着刘达在庄园各处视察。
“我们宁国虽然没办法和大明相比,但庄园经济也是发展的极为不错,我们整个宁国大大小小的庄园不计其数,以种植甘蔗、棉花、茶叶、香料等经济作物为主,眼前的这个庄园,主要就是种植甘蔗。”
刘养正是宁国的左丞相,按理说日理万机,非常的忙碌,哪里有空陪人逛庄园啊,但眼前的刘达不是一般的人,准确说他的父亲不是一般人,是大明的内阁首辅。
这大明的内阁首辅就相当于是古时的丞相,为文官之首,和自己在宁国的地位差不多,当然,宁国是没办法和大明相比的。
自己和刘晋似乎好像也没有什么可比性,对方是正儿八经状元出身的内阁首辅,自己在大明的时候可是连个举人都考不上,更别说考进士中状元了。
不过,这也不是他亲自来陪同刘达的主要原因,刘晋是刘晋,刘达是刘达,能够见一面就已经算是给刘晋面子了。
之所以要陪着过来看看,也是听刘达说这一次要前往南非。
对于南非殖民地的情况,大家自然是再清楚不过了,这刘达前往南非殖民地,那显然是刘晋的安排,为以后接管南非殖民地做准备的。
这也意味着眼前这个年轻人,以后要掌握南非这个庞大的殖民地,可以决定无比庞大利益和关系,现在和他搞好关系来对宁国也是有利无害的。
刘达看看眼前这片庞大的庄园,庄园占地的面积非常大,足足有几万亩土地,土地的主人则是属于一个大明人,几乎每一个移民到宁国的大明人都可以获得一大片的庞大土地,再加上一定的奴隶。
慢慢的,其土地也就越来越大,逐渐的形成了如今遍布宁国上下的庄园经济、种植园经济,庄园或者种植园的主人基本上都是大明人或者是一些立下功劳的奴隶、本土天竺土着。
实行种姓制度的宁国,大明人是最高种姓的存在,是神的子民,至于其它种姓的人全部都是为神的子民服务的。
婆罗门和刹帝利负责帮忙管理,吠舍和首陀罗则是自由农民、手工业者之类的,至于贱民和奴隶,他们则是为神的子民耕种、劳作的存在,唯有今世的辛苦劳作、吃苦受累,下一世才可以投胎为高种姓。
这样的宣传和宗教精神之下,宁国的统治一直都非常的稳固,再加上宁国也懂的一些笼络人心的手段和治国之道,故而宁国一直都治理还不错。
眼前的庄园,成百上上的奴隶、低种姓、贱民在田野之中不断的劳作,头顶太阳暴晒,让人头皮都要开裂。
然而他们却是无怨无悔的在干活,茂密的甘蔗林里面到处都是他们的身影。
非常有意思的事情是这些人明明都是干农活、脏活累活的,但彼此又分成了几个阵容,低种姓的首陀罗和吠舍是一个群体,他们只和自己同一等级种姓的人在一起干活。
奴隶和奴隶们也是一个群体,彼此聚集在一片区域做事,最不受待见的是贱民,数量最多,干活也是最累。
更重要的是这些贱民连接触大明人的机会都没有,见到大明人就要远远的躲开、跪下,免得自己踩到了高贵大明人的影子,那样的话,可能会被活活打死。
而在不远处的一颗大叔底下,几个大明人则是聚集在一起,一边喝着凉茶一边看着劳作的奴隶、贱民和低种姓的人。
他们的身边则跟着一群婆罗门和刹帝利在精心的伺候着,他们的身份是管家、是仆人,是下人,负责伺候大明人、传达大明人的命令等等。
很快,这些人就注意到了刘养正和刘达等一行人,这处庄园的主人郑先义带着人也是赶紧急匆匆的过来。
因为他已经注意到了刘养正已经身边人身上所穿的官服,这一看就知道是当官的。
“郑先义见过诸位大人!”
郑先义来到刘养正、刘达等人的身边,恭敬的行礼道。
“你来的正好,我这边正有些事情要问问你。”
刘养正点点头,示意郑先义走近来说话,至于他的管家、仆人之类的则是不能过去,被刘养正的侍卫给挡住。
“大人请问~”
郑先义连忙恭敬的说道。
“你这处庄园有多大面积,有多少人?”
“一年又能够产出多少的蔗糖?”
刘达看看郑先义问道。
郑先义先是看看刘达,见刘达虽然没有穿官服,但是位置却站在了核心位置上,和身边的刘养正同行,这身份显然也是不一般。
“我这处庄园的面积超过5万亩,目前有奴隶、贱民共计1500人,另外在农忙时,我还会雇佣一些低种姓的人来做工。”
“产出方面,大概一年可以产出甘蔗5亿斤左右,另外每年还可以种植一季水稻,产量大概在1500万斤左右。”
“我自己并不熬制蔗糖,甘蔗主要是卖到附近的蔗糖厂去,5亿斤甘蔗大概能够卖2万两银子,种植出来的水稻主要是用来给奴隶和贱民们吃,剩下不算多少,也卖不了几个钱,故而也是用来养猪、养鸡鸭什么的,偶尔给贱民和奴隶们改善下伙食。”
郑先义想了想也是如实的说出了自己庄园的收益情况。
因为是天竺大陆上面,这里的光热充足,降水也丰富,故而水稻种植的话可以一年三熟,但现在粮食卖不出什么价钱来,所以基本上都是种植一季水稻,然后再种植甘蔗或者是棉花、香料之类的。
以种经济作物为主,粮食作物为辅,经济作物用来卖钱,粮食作物主要是用来养活手底下庞大的奴隶和贱民。
奴隶和贱民都是庄园主的私人财产,奴隶是买过来的或者是宁国这边分配的,至于贱民原本是这片土地上的给高种姓的婆罗门刹帝利种田做事的。
但是大明人来了之后,土地就被收归宁国,然后又分给了移民过来的大明人,这些贱民自然而然也就成为了土地新主人的私产,给庄园主干活。
当然,庄园主同样也是肩负着要养活奴隶和贱民们的责任,不仅仅是养活他们,还要养活他们的家人,不过这些奴隶、贱民的一家人也都需用给庄园主干活。
“1500多人一年差不多产出2万两银子左右了,算下来每个人一年也就十多两银子了。”
“5万亩的土地竟然需用1500多人来耕种,这效率也太低了。”
刘达听完,也是默默的计算了一下。
在来的路上,他去过了琉球和南洋的种植园,琉球的种植园是没有奴隶的,人力昂贵的情况下,要么大量的使用机械来耕种,要么就是减少了甘蔗的种植。
南洋这边虽然有大量奴隶的存在,但是奴隶数量远不如这天竺这边,故而也是能够看到大量的使用机械化的种植。
另外刘达还去过辽东地区,亲眼见识过辽东地区机械化农业的高效,大量使用耕地机、播种机、收割机的农业,效率高的吓人。
几千亩的土地,仅仅只是靠夫妻两个人就可以轻松的完成耕种、收获等等,根本不需要像眼前的这个庄园这般需用如此多的人。
不过貌似这个庄园主对于现在的生活还是非常满意的。
毕竟不需要自己辛辛苦苦的去劳作,一年坐着吃吃喝喝就可以了,这些奴隶和贱民们就会为自己创造出财富出来。
一年2万多两银子,这个收入可是非常可观的,要知道大明京津地区工人一年的收入都还不到100两银子呢。
他岂能不满意现在的生活?
但很快刘达就发现了一个问题。
那就是这样的模式,经济和财富的增长其实是有很大问题的。
首先就是经济和财富的增长是很缓慢的,依托土地发展农业,如此庞大的一片土地,1500多人的劳动力,一年也仅仅只是能够产生2万两银子的产值而已。
但如果是在京津地区,随随便便一个雇佣几十人的作坊一年也要产出几万两银子,并且土地仅仅只是需用一点点。
另外财富的分配上也是有大问题,财富都集中在了这个庄园主的手中,至于奴隶和贱民以及他们的家人,他们所能够分到的财富是很少的,仅仅只是分到一些粮食用来活下去而已。
这样的一种分配方式之下,社会财富高度集中,这消费能力就无法释放出来,看起来财富是在不断的积累和增长,但总体来说,这个财富的增长速度是极其缓慢的。
而这也是以前大明所面临的境地和情况,土地和财富高度集中在少数的地主士绅手中,农民和佃户拥有的土地、财富少的极其可怜。
而伴随着土地不断兼并,这种矛盾就开始不断的显现出来,一旦出现灾荒的话,必然就会烽烟四起,民不聊生。
这宁国现在也是如此。
“难怪父亲说农业只能够维持温饱,真正要富裕起来,还是要依靠工业才行,这生产效率相差实在是太大了!”
刘达很快就得出了一个结论,以后南非这边要重点发展工业,搞农业是没有前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