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8章,大明的春耕4
推荐阅读:明克街13号、弃宇宙、渡劫之王、第九特区、三寸人间、大符篆师、仙宫、大侠萧金衍、英雄联盟:我的时代、问道章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xbiquge.to】,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大明河中龙头镇,伴随着新一天的开始,整个龙头镇重新活了过来。
“卖报卖报了!”
“天子重视农业,重视农民,重视农耕,对新一年农耕发布重要旨意,要求各地官府务必切实做好春耕工作, 保障春耕机械、种子、燃油等春耕物资的供应,为大明新一年迎来大丰收做好准备。”
“内阁首辅刘公指示,农业是国家的根本,是稳定的根源,农业稳则天下稳,农业兴则国家兴, 农业关系着大明帝国的兴衰, 农民是大明帝国最重要的人......”
伴随卖报的声音在龙头镇不断的响起, 从一个个大街小巷之中不断的涌出来大量买报纸的人。
龙头镇建立已经有十多年的时间了,河中地区已经成为了大明最为重要的粮仓和肉仓,每次到了春耕的时候,大家最喜欢看的事情、听的事情就是看看大明天子和朝中诸公对农民的重视和关心了。
“圣天子还是和以往一样关心我们这些老百姓,关系我们大家伙的生活啊,关心着我们的春耕。”
已经五十多岁的郭老头听完人读完了今日的头条新闻,也是忍不住老泪纵横。
这活了一辈子了,前半生是苦,非常的苦,他是河南人,在以前的时候,别看河南是平原地区,土地多,但绝大多数的土地都是地主士绅还有那些大明王爷的手中,他们这些底层的老百姓根本就没有自己的土地。
所以郭老头在前面三十多年的岁月里面, 整个生活都是灰暗的, 非常穷苦,累的要死又吃不饱饭, 甚至于连老婆都娶不到。
后来伴随着移民大军来到了河中地区, 移民到了龙头镇这里。
从此在这里安家落户,很快就迅速的富裕起来,拥有大片的耕地,粮食吃不完,又开始和身边的人一样搞养殖,养牛羊马匹猪,鸡鸭鹅什么的。
生活是越来越富裕了,而且三十多岁的时候还娶了几个老婆和小妾,尽管都是异族人或者是欧洲过来的女奴。
但对于郭老头来说,这足够了,以前是想都不敢想女人的事情,移民过来一下子就有几个,还生了一堆的孩子,手里面的银子、家产也是越来越多,生活越过越好。
这一切都得益于移民出来,也得益于大明有圣明的天子。
现在弘治皇帝在老百姓的心中可是非常受敬重的,特别是对于他们这些移民来说, 更是如此, 他们的生活在这十多年的时间内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变。
这自从有了报纸, 朝廷的大事都会刊登出来, 弘治皇帝的旨意更是每次都放在了头条上,这每年开春的时候,必然会提到农业的事情,也必然会关心下农民什么的。
这也是郭老头他们这些种地之人每一年最开心的时候了。
“是啊,是啊”
“看看圣天子说的话,我这一年又充满了干劲。”
李老头也是跟着直点头,他和郭老头差不多大,也是同时期移民过来的,不过是他是陕北人,没有移民过来之前,那叫一个穷啊,穷的叮当响,饿的瘦骨嶙峋。
再看看现在,都挺着一个大肚子了。
“农业是国之根本,农民关系我们大明的兴旺,农业兴则大明兴,农业稳则大明稳”
王老头跟着有模有样的念了起来,尽管不识字,但是这话,他可记得牢牢的。
每每看到报纸上提到农民、农业的时候,他们都很激动、很高兴,总觉得天子和朝中的诸公是在关心自己,也觉得自己所做的事情关系着大明的兴衰,很有荣誉感和参与感。
“大家今年准备种些什么?”
激动过后,王老头也是看看大家笑着问道。
种什么在以前那是问都不用问,自然是种粮食了。
但是现在,粮食已经不值钱了,也不好卖了,大家种粮食的积极性并不高,大明的粮食产量非常高,根本就吃不完,所以大家也是逐渐的倾向于种植更有价值的经济作物。
同时种地现在也是已经渐渐的成为大家的副业了,大家的主业是搞养殖,鸡鸭鹅、猪牛马羊等等。
这些现在好卖,价钱也可以,收益高,至于种地,主要还是为了给养殖的这些牲畜之类的提供粮食。
像玉米、番薯、土豆、小麦这些,因为各种各样的机械不断的涌现出来,也是让精加工成为了可能,用来喂养牲畜之类的就更加合适了。
“本来打算种棉花的,但是听说现在棉花的价格下跌了,而且这个棉花采摘起来非常的麻烦,没办法用机器,想想还是算了。”
李老头想了想说道:“我打算还是老样子吧,三分之一种麦子和水稻,三分之一种玉米和番薯,剩下的三分之一用来种各种蔬菜吧。”
“你们说种甜菜怎么样?”
“听说这个甜菜可以用来制糖,貌似还是不错的。”
王老头想了想说道。
“得了吧,现在南洋那边种甘蔗的都在改种橡胶和水果了,我们还去种甜菜,到时候估计着只能够切碎了喂猪了。”
“就是,就是,甜菜不适合我们这里种,我们这里还不够冷,辽东和黑土省这边是最适合的,我看还是算了,现在糖的价格也是在不断的下跌呢。”
“我准备种点大豆和花生,现在还比较好卖,价钱也还可以,大豆用来还可以用榨油,价钱也是相当可以的。”
王老头想了想说道。
“大豆和花生还可以,种下去之后就不用怎么管理,事情少,价钱也还行。”
郭老头一听,也是连忙点头道:“今年我也打算种一些大豆和花生。”
“你们种的话,我也种一点吧,现在我也怕种棉花了,事情太多了,还是种番薯玉米这些比较省事。”
“蔬菜你们打算种什么?”
李老头一听,也是跟着说道。
他们这些河中地区的人,家家户户的土地面积都非常大,几乎可以说都是有大几千亩地,勤快的甚至于有上万亩地。
种植的农作物种类也是很多,粮食类的小麦、玉米、番薯、土豆,经济类的大豆、花生、棉花、甜菜,现在种蔬菜的人也是越来越多,面积越来越大,因为现在铁路交通方便,能够将蔬菜源源不断的将蔬菜水果之类的运往关内,卖出不错的价钱来。
“蔬菜还能种什么,也就是大白菜、萝卜、包菜、花菜、洋葱、莴笋、蒜这些,这些菜不容易烂掉才好运到津津地区去买,叶子菜什么的也都只能够自己吃一吃了。”
“听说北直隶、山东这边的大棚蔬菜主要就是种叶子菜,我们没有优势就别去种这些了。”
郭老头一听,也是连忙说道。
“就是啊,蔬菜也就是那些品种了,好种省事的也就这些了,有些价格是贵点,但是事情多,我才懒得种。”
王老头跟着点头说道。
以前是勤快的很,现在人是越来越懒了,种地都专门挑一些事情少的农作物来种植,事情多的、没办法用机器的,大家都不喜欢去种。
河中地区这里,土地特别多,地广人稀的,如果不用机器的话,根本就种不了多少的土地,至于说雇佣人来做事,你有钱都未必能够雇佣到人。
大家都有自己的土地,养殖场,自己家的事情都忙不过来了,还给你做事,你就是给再多的银子都不鸟你。
这里可不是京津地区,大家的生活轻松惬意的很,手头上的银子也多。
三个老头在规划着今年种什么作物,而在龙头镇的一处处地方,家家户户的后院这里都停放了各种各样的机器。
而此时,龙头镇的年轻人们都在不断的检修家中的各种机械,为接下来的春耕做准备,改修的修,该换的换,该上润滑油的上润滑油,趁着现在还闲着,将这些准备工作做好。
龙头镇外面的广袤原野上面,也已经有大量的耕地机在开始工作了,有老式的蒸汽耕地机冒着滚滚的黑烟,呜呜的直响。
蒸汽耕地机、蒸汽机收割机什么的这些老一辈移民们的最爱了,伴随着他们有些年头了,也最熟悉,出点问题什么的也能够自己修。
至于这里的年轻一辈,他们更喜欢的是新式的内燃机耕地机、收割机之类的,速度快、力气大、震动小,开起来舒服,事情也少,只需要加油就可以了。
冒着滚滚黑烟的蒸汽机耕地机和突突直响的内燃机耕地机一起在大地上耕作,组成了一副唯美的画面。
大明河中龙头镇,伴随着新一天的开始,整个龙头镇重新活了过来。
“卖报卖报了!”
“天子重视农业,重视农民,重视农耕,对新一年农耕发布重要旨意,要求各地官府务必切实做好春耕工作, 保障春耕机械、种子、燃油等春耕物资的供应,为大明新一年迎来大丰收做好准备。”
“内阁首辅刘公指示,农业是国家的根本,是稳定的根源,农业稳则天下稳,农业兴则国家兴, 农业关系着大明帝国的兴衰, 农民是大明帝国最重要的人......”
伴随卖报的声音在龙头镇不断的响起, 从一个个大街小巷之中不断的涌出来大量买报纸的人。
龙头镇建立已经有十多年的时间了,河中地区已经成为了大明最为重要的粮仓和肉仓,每次到了春耕的时候,大家最喜欢看的事情、听的事情就是看看大明天子和朝中诸公对农民的重视和关心了。
“圣天子还是和以往一样关心我们这些老百姓,关系我们大家伙的生活啊,关心着我们的春耕。”
已经五十多岁的郭老头听完人读完了今日的头条新闻,也是忍不住老泪纵横。
这活了一辈子了,前半生是苦,非常的苦,他是河南人,在以前的时候,别看河南是平原地区,土地多,但绝大多数的土地都是地主士绅还有那些大明王爷的手中,他们这些底层的老百姓根本就没有自己的土地。
所以郭老头在前面三十多年的岁月里面, 整个生活都是灰暗的, 非常穷苦,累的要死又吃不饱饭, 甚至于连老婆都娶不到。
后来伴随着移民大军来到了河中地区, 移民到了龙头镇这里。
从此在这里安家落户,很快就迅速的富裕起来,拥有大片的耕地,粮食吃不完,又开始和身边的人一样搞养殖,养牛羊马匹猪,鸡鸭鹅什么的。
生活是越来越富裕了,而且三十多岁的时候还娶了几个老婆和小妾,尽管都是异族人或者是欧洲过来的女奴。
但对于郭老头来说,这足够了,以前是想都不敢想女人的事情,移民过来一下子就有几个,还生了一堆的孩子,手里面的银子、家产也是越来越多,生活越过越好。
这一切都得益于移民出来,也得益于大明有圣明的天子。
现在弘治皇帝在老百姓的心中可是非常受敬重的,特别是对于他们这些移民来说, 更是如此, 他们的生活在这十多年的时间内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变。
这自从有了报纸, 朝廷的大事都会刊登出来, 弘治皇帝的旨意更是每次都放在了头条上,这每年开春的时候,必然会提到农业的事情,也必然会关心下农民什么的。
这也是郭老头他们这些种地之人每一年最开心的时候了。
“是啊,是啊”
“看看圣天子说的话,我这一年又充满了干劲。”
李老头也是跟着直点头,他和郭老头差不多大,也是同时期移民过来的,不过是他是陕北人,没有移民过来之前,那叫一个穷啊,穷的叮当响,饿的瘦骨嶙峋。
再看看现在,都挺着一个大肚子了。
“农业是国之根本,农民关系我们大明的兴旺,农业兴则大明兴,农业稳则大明稳”
王老头跟着有模有样的念了起来,尽管不识字,但是这话,他可记得牢牢的。
每每看到报纸上提到农民、农业的时候,他们都很激动、很高兴,总觉得天子和朝中的诸公是在关心自己,也觉得自己所做的事情关系着大明的兴衰,很有荣誉感和参与感。
“大家今年准备种些什么?”
激动过后,王老头也是看看大家笑着问道。
种什么在以前那是问都不用问,自然是种粮食了。
但是现在,粮食已经不值钱了,也不好卖了,大家种粮食的积极性并不高,大明的粮食产量非常高,根本就吃不完,所以大家也是逐渐的倾向于种植更有价值的经济作物。
同时种地现在也是已经渐渐的成为大家的副业了,大家的主业是搞养殖,鸡鸭鹅、猪牛马羊等等。
这些现在好卖,价钱也可以,收益高,至于种地,主要还是为了给养殖的这些牲畜之类的提供粮食。
像玉米、番薯、土豆、小麦这些,因为各种各样的机械不断的涌现出来,也是让精加工成为了可能,用来喂养牲畜之类的就更加合适了。
“本来打算种棉花的,但是听说现在棉花的价格下跌了,而且这个棉花采摘起来非常的麻烦,没办法用机器,想想还是算了。”
李老头想了想说道:“我打算还是老样子吧,三分之一种麦子和水稻,三分之一种玉米和番薯,剩下的三分之一用来种各种蔬菜吧。”
“你们说种甜菜怎么样?”
“听说这个甜菜可以用来制糖,貌似还是不错的。”
王老头想了想说道。
“得了吧,现在南洋那边种甘蔗的都在改种橡胶和水果了,我们还去种甜菜,到时候估计着只能够切碎了喂猪了。”
“就是,就是,甜菜不适合我们这里种,我们这里还不够冷,辽东和黑土省这边是最适合的,我看还是算了,现在糖的价格也是在不断的下跌呢。”
“我准备种点大豆和花生,现在还比较好卖,价钱也还可以,大豆用来还可以用榨油,价钱也是相当可以的。”
王老头想了想说道。
“大豆和花生还可以,种下去之后就不用怎么管理,事情少,价钱也还行。”
郭老头一听,也是连忙点头道:“今年我也打算种一些大豆和花生。”
“你们种的话,我也种一点吧,现在我也怕种棉花了,事情太多了,还是种番薯玉米这些比较省事。”
“蔬菜你们打算种什么?”
李老头一听,也是跟着说道。
他们这些河中地区的人,家家户户的土地面积都非常大,几乎可以说都是有大几千亩地,勤快的甚至于有上万亩地。
种植的农作物种类也是很多,粮食类的小麦、玉米、番薯、土豆,经济类的大豆、花生、棉花、甜菜,现在种蔬菜的人也是越来越多,面积越来越大,因为现在铁路交通方便,能够将蔬菜源源不断的将蔬菜水果之类的运往关内,卖出不错的价钱来。
“蔬菜还能种什么,也就是大白菜、萝卜、包菜、花菜、洋葱、莴笋、蒜这些,这些菜不容易烂掉才好运到津津地区去买,叶子菜什么的也都只能够自己吃一吃了。”
“听说北直隶、山东这边的大棚蔬菜主要就是种叶子菜,我们没有优势就别去种这些了。”
郭老头一听,也是连忙说道。
“就是啊,蔬菜也就是那些品种了,好种省事的也就这些了,有些价格是贵点,但是事情多,我才懒得种。”
王老头跟着点头说道。
以前是勤快的很,现在人是越来越懒了,种地都专门挑一些事情少的农作物来种植,事情多的、没办法用机器的,大家都不喜欢去种。
河中地区这里,土地特别多,地广人稀的,如果不用机器的话,根本就种不了多少的土地,至于说雇佣人来做事,你有钱都未必能够雇佣到人。
大家都有自己的土地,养殖场,自己家的事情都忙不过来了,还给你做事,你就是给再多的银子都不鸟你。
这里可不是京津地区,大家的生活轻松惬意的很,手头上的银子也多。
三个老头在规划着今年种什么作物,而在龙头镇的一处处地方,家家户户的后院这里都停放了各种各样的机器。
而此时,龙头镇的年轻人们都在不断的检修家中的各种机械,为接下来的春耕做准备,改修的修,该换的换,该上润滑油的上润滑油,趁着现在还闲着,将这些准备工作做好。
龙头镇外面的广袤原野上面,也已经有大量的耕地机在开始工作了,有老式的蒸汽耕地机冒着滚滚的黑烟,呜呜的直响。
蒸汽耕地机、蒸汽机收割机什么的这些老一辈移民们的最爱了,伴随着他们有些年头了,也最熟悉,出点问题什么的也能够自己修。
至于这里的年轻一辈,他们更喜欢的是新式的内燃机耕地机、收割机之类的,速度快、力气大、震动小,开起来舒服,事情也少,只需要加油就可以了。
冒着滚滚黑烟的蒸汽机耕地机和突突直响的内燃机耕地机一起在大地上耕作,组成了一副唯美的画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