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4章,核心就是要多生孩子
推荐阅读:明克街13号、弃宇宙、渡劫之王、第九特区、三寸人间、大符篆师、仙宫、大侠萧金衍、英雄联盟:我的时代、问道章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xbiquge.to】,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最后再说一下资源的集权,所谓资源的集权,是指朝廷能够掌握的资源。”
刘晋看了看众人,继续开口说道。
“对于朝廷和国家来说,金银虽然很重要,但金银只是代表财富,本身来说,它不能吃不能喝的,并没有太大的作用。”
“而像粮食这样的东西,平时看起来似乎好像不起眼的东西,它才是真正有作用的东西,一旦出现了灾荒,粮食的作用就可以显现出来。”
“类似于粮食这样的东西还有,比如煤炭,有煤炭就可以取暖,一旦发生寒灾,就可以迅速的调拨煤炭用来赈灾。”
“再比如钢铁,钢铁可以用来打造武器装备,也可以用来打造生产用的工具,还可以用来建造桥梁、公路等等。”
“另外还有棉花、布匹、食盐等等资源,这些资源都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物资,但是大部分都并不掌握在朝廷和国家的手中,而是掌握在商人、商行的手中。”
“所谓资源的集权,就有点类似于朝廷建设的大型粮仓,平时用来囤积粮食,一旦有灾荒的时候就可以用来赈济灾民。”
“但这仅仅只是非常初步、非常简陋的一种资源集权。”
“真正的资源集权,朝廷和国家应该掌握大量的各种各样的资源,粮食、布匹、钢铁、水泥、食盐、马匹等等这些资源。”
“手中有大量的资源,一旦有需要就可以立即动用。”
“以粮食来说,如果朝廷手中掌握了大量的粮食,这粮食价格上涨过快的时候,朝廷就可以大量的抛售粮食,稳定粮价。”
“当粮食的价格太低,谷贱伤农的时候,朝廷就可以出钱大量的收购粮食,以稳定粮价,保护农民种植粮食的积极性。”
“而现在朝廷所建立的诸多仓库,这些仓库之中的粮食仅仅只是从各地征收上来的税粮,而不是朝廷囤积的粮食,算不上资源的掌握,仅仅只能算是一种税赋。”
刘晋一口气说完,整个人也是可以歇口气了。
其实简单的来说,伴随着大明向资本主义时代和殖民时代的发展,这大明朝廷管理国家的方式不能再像以前那样粗放式的管理,而是应该慢慢的向后世的国家管理模式去转变,要更加的精细化管理。
从宏观调控到微观,方方面面的管理国家,才能够适应时代的需求。
“嗯~”
众人仔细听,也是一边听一边仔细的思索,听完之后一个个也是纷纷点头,不得不发自内心的佩服。
要说让他们谈论如何治国、如何集权的话,刘健、李东阳、谢迁、佀钟这些文臣们一个个估计又要什么以仁义道德治国、以孝治天下什么的,都是一些假大空的话,根本就没有什么实际性的内容。
但是刘晋却能够非常系统、详细的去讲清楚该如何去集权,集权的好处和作用等等,讲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一下子就让人清楚该如何去做。
这大明的版图再大,人口再多,管理的部族等等再多,只要按照刘晋这一套去操作都没有问题,可以将整个国家牢牢的掌控起来,始终在大明天子的治理之下。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啊!”
弘治皇帝也是长长的感叹一声,他从来都没有如此清晰的知道该如何去治理一个国家,该如何将一个国家给治理好。
从小读的那些儒家典籍、读的那些史书,学的帝王之术、治国之道等等都没有刘晋所讲的清楚和透彻,关键是更让人通俗易懂。
原先的时候弘治皇帝其实也是有些慌的,大明的版图实在太大了,原本的两京十三省就已经让弘治皇帝忙碌的早衰了,现在的版图是原先的几十倍,再加上这新纳入的众多部族,弘治皇帝都不知道该如何去管理了。
现在好了,他也是胸有成竹了,抓住核心就可以了。
“陛下过奖了~”
刘晋笑了笑回道。
接着想了想刘晋又道:“其实我们大明现在所面临的问题,主要的核心问题,其实就是人的问题。”
“哦,继续说下去~”
弘治见刘晋还有话要说,顿时就又打起精神,竖起耳朵,仔细的听起来。
“研究我华夏的历史,我们可以知道,只要是我汉民所到之地,当地自然而然就可以慢慢的变成我华夏之故土。”
“而那些我汉民稀少之地,纵然是一时能够纳入我中原王朝的统治之下,时间一长,最终又会失去。”
“现在我大明所管辖的疆域,北方的辽东、草原,辽东地区还好一些,我汉民已经占绝大多数,可是在草原上,我汉民依然稀少,占多少的依然还是草原人。”
“在西域,虽然朝廷移民百万人口过去,但在西域这里,我汉民占比依然没有优势,甚至于总数还远不如西域本地的部族人口。”
“在南洋,交趾、象林两省本地的人口依然非常多,汉民数量稀少,短时间内还没有什么,但是时间一长,依然很容易出问题。”
“在黄金洲,本土的殷商后裔人口众多,并且民风彪悍,我汉民更加的稀少,故而这黄金洲虽然名义上是我大明之地,但我们目前也仅仅只是掌握了一些沿海殖民据点,对于黄金洲大陆并未真正的掌控。”
“这一切的核心,说到底还是我们汉民太少!”
“所以臣以为,朝廷如果想要一直统治如此广袤的疆域,那就必须大力的鼓励生育,鼓励我们汉民生育孩子。”
刘晋想了想也是开口说道。
关于这一点,也是后世诸多学者研究之后的出来的结论,有人才有一切,唯有自己人才是最可靠的,因为和自己有着共同的血缘、共同的文化、共同的价值观。
“臣以为这样是否不妥,既然都是天子的子民,这唯独鼓励汉民生育,对于生活在我们大明的其它部族来说是否不公平?”
佀钟想了想表示了不同的意见。
这鼓励生育也不算什么新鲜事了,历朝历代都鼓励生育,甚至于奖励生育,每一代帝王和朝代对此事都非常的重视。
也正是因为这种重视,所以华夏才能够绵延几千年,纵然是遭受了一波又一波的劫难,却始终能够迅速的恢复过来,因为自古以来大家都懂一个道理,有人才有一切,而没有人的话,什么都没有。
“不公平吗?”
“臣觉得这很公平。”
“他们这些部族现在愿意臣服于我大明,向天子效忠,并不是因为他们和我们是一条心的,而是因为他们被我们大明强大的武力所征服,他们惧怕我们,所以才不得不臣服于我们。”
“但是一旦给他们机会,他们立即又会和我们兵戎相见,甚至于还会图谋我神州沃土,这样的事情在历史上还少吗?”
“臣以为,我大明应当进行一次彻底的人口普查,弄清楚我大明到底有多少人口,这其中有多少男女,有多少老幼,有多少汉民,又有多少异族。”
“在彻底弄清楚我大明的人口之后,朝廷应该制定一个政策,详细的将我大明的子民进行划分,汉民应该处于最高的一层,接着就是那些已经受过了教化,一心向着大明,和我们汉民虽然不同血脉,但是有着文化和思想观念上共同的异族人。”
“再接着就是那些已经该汉姓、取汉名,能够说大明话的人;再然后就是那些既不愿意改汉姓又不去汉名,依然冥顽不化的人。”
【送红包】阅读福利来啦!你有最高888现金红包待抽取!关注weixin公众号【书友大本营】抽红包!
“制定这样的政策,也是为了区分嫡庶,进行区别的对待,不同的层次之间也是可以互相晋升的,这样就可以促进我大明境内的那些部族之人努力的学习我汉家文化。”
“只要他们学习汉家文化,受过礼教教化,自然而然也就会和我们有着共同的语言、文字和思想,只有那样才可以算是我们自己人。”
“如果不进行区别的对待,用所谓的公平来对待这些部族,就会和历史上一次次上演的事情一样。”
“等待着这些大大小小的部族实力壮大起来,我中原王朝实力弱小的时候,他们又会立即对我们再次举起屠刀。”
“这不仅仅是利益上的冲突,更重要还是因为我们和他们之间没有共同的语言、共同的文字、共同的习俗和思想,就好像是泾渭之水一样,彼此即便是合在一起,那也是泾渭分明,终究不是一家人。”
刘晋顿时就笑了,臣服于你仅仅只是臣服于你,并不代表着他们以后就不反叛,你将他们当成自己人,他们可是从来都没有将你当成一家人。
刘晋坚信后世诸多学者所提出来的观点,唯有思想、文化上的认同才是最牢固的,大明的版图越来越大,加入来的部族越来越多,如果确立这样的理念,以后肯定是要吃大亏的。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这是古今中外用无数人的鲜血所验证的一个铁律。
弘治皇帝、刘健、李东阳等人听完也是纷纷点点头表示了认同。
“最后再说一下资源的集权,所谓资源的集权,是指朝廷能够掌握的资源。”
刘晋看了看众人,继续开口说道。
“对于朝廷和国家来说,金银虽然很重要,但金银只是代表财富,本身来说,它不能吃不能喝的,并没有太大的作用。”
“而像粮食这样的东西,平时看起来似乎好像不起眼的东西,它才是真正有作用的东西,一旦出现了灾荒,粮食的作用就可以显现出来。”
“类似于粮食这样的东西还有,比如煤炭,有煤炭就可以取暖,一旦发生寒灾,就可以迅速的调拨煤炭用来赈灾。”
“再比如钢铁,钢铁可以用来打造武器装备,也可以用来打造生产用的工具,还可以用来建造桥梁、公路等等。”
“另外还有棉花、布匹、食盐等等资源,这些资源都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物资,但是大部分都并不掌握在朝廷和国家的手中,而是掌握在商人、商行的手中。”
“所谓资源的集权,就有点类似于朝廷建设的大型粮仓,平时用来囤积粮食,一旦有灾荒的时候就可以用来赈济灾民。”
“但这仅仅只是非常初步、非常简陋的一种资源集权。”
“真正的资源集权,朝廷和国家应该掌握大量的各种各样的资源,粮食、布匹、钢铁、水泥、食盐、马匹等等这些资源。”
“手中有大量的资源,一旦有需要就可以立即动用。”
“以粮食来说,如果朝廷手中掌握了大量的粮食,这粮食价格上涨过快的时候,朝廷就可以大量的抛售粮食,稳定粮价。”
“当粮食的价格太低,谷贱伤农的时候,朝廷就可以出钱大量的收购粮食,以稳定粮价,保护农民种植粮食的积极性。”
“而现在朝廷所建立的诸多仓库,这些仓库之中的粮食仅仅只是从各地征收上来的税粮,而不是朝廷囤积的粮食,算不上资源的掌握,仅仅只能算是一种税赋。”
刘晋一口气说完,整个人也是可以歇口气了。
其实简单的来说,伴随着大明向资本主义时代和殖民时代的发展,这大明朝廷管理国家的方式不能再像以前那样粗放式的管理,而是应该慢慢的向后世的国家管理模式去转变,要更加的精细化管理。
从宏观调控到微观,方方面面的管理国家,才能够适应时代的需求。
“嗯~”
众人仔细听,也是一边听一边仔细的思索,听完之后一个个也是纷纷点头,不得不发自内心的佩服。
要说让他们谈论如何治国、如何集权的话,刘健、李东阳、谢迁、佀钟这些文臣们一个个估计又要什么以仁义道德治国、以孝治天下什么的,都是一些假大空的话,根本就没有什么实际性的内容。
但是刘晋却能够非常系统、详细的去讲清楚该如何去集权,集权的好处和作用等等,讲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一下子就让人清楚该如何去做。
这大明的版图再大,人口再多,管理的部族等等再多,只要按照刘晋这一套去操作都没有问题,可以将整个国家牢牢的掌控起来,始终在大明天子的治理之下。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啊!”
弘治皇帝也是长长的感叹一声,他从来都没有如此清晰的知道该如何去治理一个国家,该如何将一个国家给治理好。
从小读的那些儒家典籍、读的那些史书,学的帝王之术、治国之道等等都没有刘晋所讲的清楚和透彻,关键是更让人通俗易懂。
原先的时候弘治皇帝其实也是有些慌的,大明的版图实在太大了,原本的两京十三省就已经让弘治皇帝忙碌的早衰了,现在的版图是原先的几十倍,再加上这新纳入的众多部族,弘治皇帝都不知道该如何去管理了。
现在好了,他也是胸有成竹了,抓住核心就可以了。
“陛下过奖了~”
刘晋笑了笑回道。
接着想了想刘晋又道:“其实我们大明现在所面临的问题,主要的核心问题,其实就是人的问题。”
“哦,继续说下去~”
弘治见刘晋还有话要说,顿时就又打起精神,竖起耳朵,仔细的听起来。
“研究我华夏的历史,我们可以知道,只要是我汉民所到之地,当地自然而然就可以慢慢的变成我华夏之故土。”
“而那些我汉民稀少之地,纵然是一时能够纳入我中原王朝的统治之下,时间一长,最终又会失去。”
“现在我大明所管辖的疆域,北方的辽东、草原,辽东地区还好一些,我汉民已经占绝大多数,可是在草原上,我汉民依然稀少,占多少的依然还是草原人。”
“在西域,虽然朝廷移民百万人口过去,但在西域这里,我汉民占比依然没有优势,甚至于总数还远不如西域本地的部族人口。”
“在南洋,交趾、象林两省本地的人口依然非常多,汉民数量稀少,短时间内还没有什么,但是时间一长,依然很容易出问题。”
“在黄金洲,本土的殷商后裔人口众多,并且民风彪悍,我汉民更加的稀少,故而这黄金洲虽然名义上是我大明之地,但我们目前也仅仅只是掌握了一些沿海殖民据点,对于黄金洲大陆并未真正的掌控。”
“这一切的核心,说到底还是我们汉民太少!”
“所以臣以为,朝廷如果想要一直统治如此广袤的疆域,那就必须大力的鼓励生育,鼓励我们汉民生育孩子。”
刘晋想了想也是开口说道。
关于这一点,也是后世诸多学者研究之后的出来的结论,有人才有一切,唯有自己人才是最可靠的,因为和自己有着共同的血缘、共同的文化、共同的价值观。
“臣以为这样是否不妥,既然都是天子的子民,这唯独鼓励汉民生育,对于生活在我们大明的其它部族来说是否不公平?”
佀钟想了想表示了不同的意见。
这鼓励生育也不算什么新鲜事了,历朝历代都鼓励生育,甚至于奖励生育,每一代帝王和朝代对此事都非常的重视。
也正是因为这种重视,所以华夏才能够绵延几千年,纵然是遭受了一波又一波的劫难,却始终能够迅速的恢复过来,因为自古以来大家都懂一个道理,有人才有一切,而没有人的话,什么都没有。
“不公平吗?”
“臣觉得这很公平。”
“他们这些部族现在愿意臣服于我大明,向天子效忠,并不是因为他们和我们是一条心的,而是因为他们被我们大明强大的武力所征服,他们惧怕我们,所以才不得不臣服于我们。”
“但是一旦给他们机会,他们立即又会和我们兵戎相见,甚至于还会图谋我神州沃土,这样的事情在历史上还少吗?”
“臣以为,我大明应当进行一次彻底的人口普查,弄清楚我大明到底有多少人口,这其中有多少男女,有多少老幼,有多少汉民,又有多少异族。”
“在彻底弄清楚我大明的人口之后,朝廷应该制定一个政策,详细的将我大明的子民进行划分,汉民应该处于最高的一层,接着就是那些已经受过了教化,一心向着大明,和我们汉民虽然不同血脉,但是有着文化和思想观念上共同的异族人。”
“再接着就是那些已经该汉姓、取汉名,能够说大明话的人;再然后就是那些既不愿意改汉姓又不去汉名,依然冥顽不化的人。”
【送红包】阅读福利来啦!你有最高888现金红包待抽取!关注weixin公众号【书友大本营】抽红包!
“制定这样的政策,也是为了区分嫡庶,进行区别的对待,不同的层次之间也是可以互相晋升的,这样就可以促进我大明境内的那些部族之人努力的学习我汉家文化。”
“只要他们学习汉家文化,受过礼教教化,自然而然也就会和我们有着共同的语言、文字和思想,只有那样才可以算是我们自己人。”
“如果不进行区别的对待,用所谓的公平来对待这些部族,就会和历史上一次次上演的事情一样。”
“等待着这些大大小小的部族实力壮大起来,我中原王朝实力弱小的时候,他们又会立即对我们再次举起屠刀。”
“这不仅仅是利益上的冲突,更重要还是因为我们和他们之间没有共同的语言、共同的文字、共同的习俗和思想,就好像是泾渭之水一样,彼此即便是合在一起,那也是泾渭分明,终究不是一家人。”
刘晋顿时就笑了,臣服于你仅仅只是臣服于你,并不代表着他们以后就不反叛,你将他们当成自己人,他们可是从来都没有将你当成一家人。
刘晋坚信后世诸多学者所提出来的观点,唯有思想、文化上的认同才是最牢固的,大明的版图越来越大,加入来的部族越来越多,如果确立这样的理念,以后肯定是要吃大亏的。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这是古今中外用无数人的鲜血所验证的一个铁律。
弘治皇帝、刘健、李东阳等人听完也是纷纷点点头表示了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