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3章,屁股决定脑袋
推荐阅读:明克街13号、弃宇宙、渡劫之王、第九特区、三寸人间、大符篆师、仙宫、大侠萧金衍、英雄联盟:我的时代、问道章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xbiquge.to】,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陛下这一招高明啊,实在是高明啊!”
群臣鸦雀无声,没有人敢在这个时候站出来反对。
内阁首辅刘健心里面忍不住如此的感叹。
仔细的捋一捋整个事情的起因经过,顿时就可以清楚的看到弘治皇帝的布局。
先是鞑子南下,弘治皇帝这边坚决要和鞑子打一仗,一改以往的被动防守政策,主动在野外和鞑子厮杀。
如果打赢了,这自然是好事,他弘治皇帝的声威可以如日中天,竖立起自己的威信。
如果打输了,弘治皇帝这边就可以随随便便找个借口,严厉的查出下大明军队存在的问题,进而像现在一样,大开杀戒,杀的群臣胆战心惊,自然顺理成章的就可以收回兵权。
大明军队存在的问题实在是太多了,这也不仅仅是因为文官集团掌控兵权的缘故,这是诸多方面综合起来,才有了现在的一切。
弘治皇帝找到的理由也很充分,那就是现在的大明军队已经完全没有什么战斗力,已经没有办法肩负起保家卫国的责任来,已经到了必须要改制的时候。
本来嘛,这改制也没有什么,关键是改制只是一个借口,真正的目的是将兵权收回到皇帝的手中,从此以后,兵部不再掌握兵权,只是负责一些和军事相关的事情,兵权再次回归到皇帝的手中。
“众爱卿觉得怎么样啊?”
“大家都说说,畅所欲言。”
弘治皇帝见众人没有说话,忍不住笑了笑,再次问道。
“臣以为不妥~”
这时,有个头铁的御史站了出来,很是正气凌然的说道。
“哦,董爱卿觉得有何不妥啊?”
弘治皇帝看了看这个御史,淡淡的问道。
“这军制乃是祖制,是国本,岂可轻易改制。”
“而且历来这兵权一直都是归属兵部,以文御武乃是祖制,防止出现武将篡位夺权,军制一改,恐怕社稷动摇,江山易主啊。”
“陛下,军制不可改啊!”
董御史痛心疾首的说道。
他的话核心点有两个,一个是现在的军制那是祖制,祖宗传下来的,不可轻易改动,第二个就是兵部掌权不能改动,以文统武的传统不能改,否则会出现武将篡位夺权,社稷动摇的事情。
“陛下,董公所言有理,军制不能改,请陛下三思啊。”
头铁的人显然不止一个,又有大臣站立出来表示反对。
有了人开头,顿时大殿之中,陆陆续续有人站出来表示反对,兵权这东西实在是太重要了,一旦收回到皇帝的手中,这意味着,以后他们这些大臣们想要再限制皇权就难了。
自古以来都是枪杆子里面出政权,掌军权的人腰杆子最硬,皇帝有了军权,他们这些当臣子的就没有什么好日子过了。
弘治皇帝冷眼看着一个个跳出来的大臣,心里面却是已经将他们给全部记在了心里面。
想了想,弘治皇帝看向英国公张懋。
张懋看到弘治皇帝眼神,顿时就明白该怎么做了,这改军制对他们这些武将勋贵集团来是那是好事。
这兵权回到了皇帝的手中,自然而然也就会下放到他们这些武将勋贵的手中,文官统武的时代就将一去不复返。
而且张懋现在也是大资本家,现在也是慢慢的已经尝到了对外贸易的好处,也是知道了在对外贸易当中,他们这些资本家急需一个强大的大明来做支撑。
这个强大的大明,不仅仅是国力强盛,更重要的是武力强盛,能够将一切阻挡他们这些资本家发家致富的阻碍给扫荡干净。
举个很简单的例子来说,现在前往朝鲜倭国的商船就受到了海盗倭寇的影响和骚扰,以前一个月可以去一趟,可是因为海盗倭寇的影响,大家都变的小心翼翼,担惊受怕,有点不敢出海。
本来按理说应该是大明的水师出动,剿灭掉沿途的倭寇和海盗来,方便商船的往来,可是大明的水师能够剿灭倭寇和海盗?
恐怕连倭寇和海盗在哪里都找不到,即便是找到了,以大明水师现在的情况,根本就不可能剿灭海盗和倭寇。
另外刘晋所说的那个倭国的大银矿,他们也是已经派人找到,就在倭国石见,储量非常的庞大,让人眼红无比。
张懋这些新兴的资本家很想吃下这口肥肉,可是这银矿在倭国,想要吃下这个银矿,倭国人能轻易答应?
说到底其实最后还是要拳头来解决,只有将倭国人给打怕了,他们自然而然会拱手将银矿送上来。
但靠大明现在的军队能征服倭国?
这还晋级只是朝鲜和倭国,未来还要去南洋、去吕宋,黄金洲、澳洲、南亚、非洲和欧洲等等,这些地方,都有无穷的财富,但想要安安全全的去经商,那就必须要有一支强大的大明军队保驾护航。
很显然,现在的大明军队是无法完成这个使命和任务的,那就必须要该军制。
指望这些文官集团掌控的大明军队是不现实的,必须要将军权收回来,然后对大明的军队进行彻底的改制,建立一支强大的大明军队,为大明的扩张和资本发展保驾护航。
“陛下,臣以为我大明军队军备废弛、战力低下、弊病丛生,已不能保家卫国,鞑子屡屡南下,年年入我神州烧杀抢掠,我大明空有百万大军却是拿他们没有丝毫办法。”
“确实是已经到不得不改制的时候,臣以为陛下改制之法高瞻远瞩,深谋远虑,乃是为我大明千秋万代,为我华夏万万子民的长远考虑。”
张懋对着弘治皇帝的马屁就是一顿乱拍,这让弘治皇帝露出来满意的笑容。
“陛下,张公所言有理,我大明军队已经积重难返,到了下重药的时候,必须要改制,而且要深入改制,打造一支强军出来,让我大明再无边患。”
有了张懋开头,成国公朱辅也是跟着表示了支持。
成国公、定国公、英国公几乎都是武将勋贵集团的代表,也都是穿一条裤子的,张懋和朱辅表示了支持,武将勋贵集团们也是跟着纷纷发言表示支持。
这事情,对他们而言,那是绝对有利的,岂能不支持。
“刘爱卿,你怎么看呐?”
弘治皇帝脸上挂满了笑容,接着将目光看向刘健,他是内阁首辅,是百官之首,也是文官之首,他的意见非常重要。
“臣…臣以为大明军队确实是到了必须要改制的地步了,只是如何改,还是需要拿出一个详细的章程来。”
刘健沉吟一番,想了想缓缓的开口说道。
他很清楚,这一次弘治皇帝为什么要打开杀戒,也清楚的知道,如果弘治皇帝不能达成自己收回兵权的目的,那么还会有更多的大臣被牵连进去,菜市口这里还会更多的人头搬家。
弘治皇帝手中可是已经抓住了很多人的小辫子。
就他刘健,那也是一样的,刘宇和他是老乡,还是他一手举荐的,而且每年他也没有少收刘宇的孝敬,单单是这一条就足以让刘健没有好日子过。
说实话,这朝堂上下就没几个屁股是干净的,随便一查就能够查出来,以前是弘治皇帝傻乎乎的,不知道利用厂卫的力量,现在有厂卫在。
再加上这官仓失窃案、李广案还有现在这个案子,弘治皇帝手里面到底握了多少小辫子谁都不知道。
作为一个聪明人,同时也是一个合格的政客,他知道这个时候,该妥协了。
这军权就让弘治皇帝给收回去,不收回去,还会死更多人,最后弘治皇帝还是可以强行推行新的军改,将军权收回去。
现在进行政治妥协,让弘治皇帝收回军权就可以抱住很多人的脑袋,保住文官集团的利益,不然损失只会更大。
听到刘健的话,弘治皇帝满意的点点头,只要支持改制就好,这兵权收到自己的手中,至于怎么改,那是下面这些人的事情了,他弘治皇帝并不需要去操心太多。
弘治皇帝这边是满意的笑了,朝中的文官们却是一个个都傻眼了,纷纷看向刘健,意思很明显了,刘健你是不是脑子发烧了。
在这个时候竟然支持弘治皇帝去改军制,这军制一改,这权力可就到了弘治皇帝的手中,以后想要再回到文官集团手中就不可能了。
大明不可能出现第二次土木堡之变,也不可能出现第二个于谦,他们是没有机会再从皇帝的手中抢走兵权的。
“臣也觉得军制已经到了不得不改的时候了,我大明这些年来边患日重,边境百姓深受其苦,我大明空有百万大军,却是拿小小草原鞑子没有任何的办法,这一切的根源还是处在了军制上面。”
李东阳也是聪明人和明白人,他早就已经看出来,弘治皇帝是要找这个机会收回兵权,所以刘健表态之后,他也是聪明的站出来表示支持弘治皇帝。
谢迁看了看刘健和李东阳,顿时也就明白了,所以也是站出来表示支持。
【看书福利】关注公众..号【书友大本营】,每天看书抽现金/点币!
“陛下,臣反对,臣要弹劾内阁首付刘健,弹劾内阁李东阳和谢迁,身为内阁重臣,碌碌无为,尸位素餐。”
这时董御史再次站出来,犹如疯狗一般一口就直接咬上了内阁的三阁老,直接给他们三个戴上了尸位素餐的帽子。
以小制大,这也是明朝政治的一个特点,御史的品级很低,但却是可以直接弹劾内阁重臣,而且他们弹劾,根本就不需要什么证据,只需要嘴巴一张就可以了。
“陛下,军制乃是祖制,乃是国本,不能轻易动摇啊,这军部掌兵,以文御武,那也是为了大明的千秋万代,防止武将篡权夺位啊。”
弹劾完内阁三位阁老之后,他又痛心疾首的说道,在他看来,这军制一改,大明的江山社稷就要动摇了,同时以后极有可能会出现赵匡胤这种黄袍加身的武将。
当然这些都是借口,真正的原因还是为了怕文官集团失去军权,这弘治皇帝今天可以收回兵权,明天就还可以收回更多的权力。
同样的一旦改军制,这好不容易打压下去的武将勋贵集团必然死灰复燃,从此以后这大明就不再是他们这些文官们说了算。
这才是他们这些文官集团反对的根本原因,说到底其实还是利益阶层决定了各自的立场。
“祖制?”
弘治皇帝冷冷的看了看董御史,接着冷笑说道:“朕历史学的并不是很好,麻烦爱卿你给朕说说,在太祖、成祖时期,这军制又是如何的?”
“陛下,太祖、成祖时期的军制和现在并无二致,现有的军制正是太祖陛下定下的,是大明千秋万代的根基啊。”
董御史一听,想了想说道。
“并无二致?”
弘治皇帝笑了,总算是看到这些文官集团无耻的地方了。
你竟然跟我说并无二致,老祖宗朱元璋调兵遣将需要经过你们这些文官集团同意?
听到弘治皇帝的反问,再看看弘治皇帝冷冷的眼神,董御史顿时身上冒出了冷汗,这才想起来这段时间已经有几千人掉了脑袋。
想到这里,顿时就觉得自己脖子一寒,接着一下子就犹如泄气的气球一般。
谁都怕死,他也一样。
至于说青史留名,直谏而死,这也要看情况的,遇到好脾气的皇帝,比如以前的弘治皇帝,大家都是很乐于喷弘治皇帝一脸唾沫的。
但,现在的弘治皇帝,这摆明了要收回军权,如果和弘治皇帝硬刚的话,这死了都可能会白死,弘治皇帝已经杀了几千人,估计也不会在乎再多杀自己一个。
想清楚了这些,再看看朝中那些重要的大臣,每一个人都非常聪明的和刘健、李东阳他们一样,纵然是心里面有一千个不同意、不支持,但至少不会和自己一样傻乎乎站出来反对,甚至于聪明的还会表示支持。
董御史一下子就明白了,接着无奈的叹口气,说到底这大明还是他们老朱家的。
整个大殿一片沉默,聪明人很多,也都纷纷发表了自己的意见,表示支持弘治皇帝进行改制,觉得弘治皇帝深谋远虑、高瞻远瞩。
至于头铁的傻瓜,面对如此大势,也是无能为力,根本就没有办法阻拦弘治皇帝收回军权。
“既然,大家都表示支持的话,那这个事情就这样定了,刘健、李东阳、张懋你们三个尽管拿出一个改制的方案出来。”
弘治皇帝很是满意这个结果,尽管有人反对,但大部分都是聪明人,所以最后他也将改制的事情交给刘健、李东阳、张懋三人来办,也算是给文官集团留点面子。
“陛下这一招高明啊,实在是高明啊!”
群臣鸦雀无声,没有人敢在这个时候站出来反对。
内阁首辅刘健心里面忍不住如此的感叹。
仔细的捋一捋整个事情的起因经过,顿时就可以清楚的看到弘治皇帝的布局。
先是鞑子南下,弘治皇帝这边坚决要和鞑子打一仗,一改以往的被动防守政策,主动在野外和鞑子厮杀。
如果打赢了,这自然是好事,他弘治皇帝的声威可以如日中天,竖立起自己的威信。
如果打输了,弘治皇帝这边就可以随随便便找个借口,严厉的查出下大明军队存在的问题,进而像现在一样,大开杀戒,杀的群臣胆战心惊,自然顺理成章的就可以收回兵权。
大明军队存在的问题实在是太多了,这也不仅仅是因为文官集团掌控兵权的缘故,这是诸多方面综合起来,才有了现在的一切。
弘治皇帝找到的理由也很充分,那就是现在的大明军队已经完全没有什么战斗力,已经没有办法肩负起保家卫国的责任来,已经到了必须要改制的时候。
本来嘛,这改制也没有什么,关键是改制只是一个借口,真正的目的是将兵权收回到皇帝的手中,从此以后,兵部不再掌握兵权,只是负责一些和军事相关的事情,兵权再次回归到皇帝的手中。
“众爱卿觉得怎么样啊?”
“大家都说说,畅所欲言。”
弘治皇帝见众人没有说话,忍不住笑了笑,再次问道。
“臣以为不妥~”
这时,有个头铁的御史站了出来,很是正气凌然的说道。
“哦,董爱卿觉得有何不妥啊?”
弘治皇帝看了看这个御史,淡淡的问道。
“这军制乃是祖制,是国本,岂可轻易改制。”
“而且历来这兵权一直都是归属兵部,以文御武乃是祖制,防止出现武将篡位夺权,军制一改,恐怕社稷动摇,江山易主啊。”
“陛下,军制不可改啊!”
董御史痛心疾首的说道。
他的话核心点有两个,一个是现在的军制那是祖制,祖宗传下来的,不可轻易改动,第二个就是兵部掌权不能改动,以文统武的传统不能改,否则会出现武将篡位夺权,社稷动摇的事情。
“陛下,董公所言有理,军制不能改,请陛下三思啊。”
头铁的人显然不止一个,又有大臣站立出来表示反对。
有了人开头,顿时大殿之中,陆陆续续有人站出来表示反对,兵权这东西实在是太重要了,一旦收回到皇帝的手中,这意味着,以后他们这些大臣们想要再限制皇权就难了。
自古以来都是枪杆子里面出政权,掌军权的人腰杆子最硬,皇帝有了军权,他们这些当臣子的就没有什么好日子过了。
弘治皇帝冷眼看着一个个跳出来的大臣,心里面却是已经将他们给全部记在了心里面。
想了想,弘治皇帝看向英国公张懋。
张懋看到弘治皇帝眼神,顿时就明白该怎么做了,这改军制对他们这些武将勋贵集团来是那是好事。
这兵权回到了皇帝的手中,自然而然也就会下放到他们这些武将勋贵的手中,文官统武的时代就将一去不复返。
而且张懋现在也是大资本家,现在也是慢慢的已经尝到了对外贸易的好处,也是知道了在对外贸易当中,他们这些资本家急需一个强大的大明来做支撑。
这个强大的大明,不仅仅是国力强盛,更重要的是武力强盛,能够将一切阻挡他们这些资本家发家致富的阻碍给扫荡干净。
举个很简单的例子来说,现在前往朝鲜倭国的商船就受到了海盗倭寇的影响和骚扰,以前一个月可以去一趟,可是因为海盗倭寇的影响,大家都变的小心翼翼,担惊受怕,有点不敢出海。
本来按理说应该是大明的水师出动,剿灭掉沿途的倭寇和海盗来,方便商船的往来,可是大明的水师能够剿灭倭寇和海盗?
恐怕连倭寇和海盗在哪里都找不到,即便是找到了,以大明水师现在的情况,根本就不可能剿灭海盗和倭寇。
另外刘晋所说的那个倭国的大银矿,他们也是已经派人找到,就在倭国石见,储量非常的庞大,让人眼红无比。
张懋这些新兴的资本家很想吃下这口肥肉,可是这银矿在倭国,想要吃下这个银矿,倭国人能轻易答应?
说到底其实最后还是要拳头来解决,只有将倭国人给打怕了,他们自然而然会拱手将银矿送上来。
但靠大明现在的军队能征服倭国?
这还晋级只是朝鲜和倭国,未来还要去南洋、去吕宋,黄金洲、澳洲、南亚、非洲和欧洲等等,这些地方,都有无穷的财富,但想要安安全全的去经商,那就必须要有一支强大的大明军队保驾护航。
很显然,现在的大明军队是无法完成这个使命和任务的,那就必须要该军制。
指望这些文官集团掌控的大明军队是不现实的,必须要将军权收回来,然后对大明的军队进行彻底的改制,建立一支强大的大明军队,为大明的扩张和资本发展保驾护航。
“陛下,臣以为我大明军队军备废弛、战力低下、弊病丛生,已不能保家卫国,鞑子屡屡南下,年年入我神州烧杀抢掠,我大明空有百万大军却是拿他们没有丝毫办法。”
“确实是已经到不得不改制的时候,臣以为陛下改制之法高瞻远瞩,深谋远虑,乃是为我大明千秋万代,为我华夏万万子民的长远考虑。”
张懋对着弘治皇帝的马屁就是一顿乱拍,这让弘治皇帝露出来满意的笑容。
“陛下,张公所言有理,我大明军队已经积重难返,到了下重药的时候,必须要改制,而且要深入改制,打造一支强军出来,让我大明再无边患。”
有了张懋开头,成国公朱辅也是跟着表示了支持。
成国公、定国公、英国公几乎都是武将勋贵集团的代表,也都是穿一条裤子的,张懋和朱辅表示了支持,武将勋贵集团们也是跟着纷纷发言表示支持。
这事情,对他们而言,那是绝对有利的,岂能不支持。
“刘爱卿,你怎么看呐?”
弘治皇帝脸上挂满了笑容,接着将目光看向刘健,他是内阁首辅,是百官之首,也是文官之首,他的意见非常重要。
“臣…臣以为大明军队确实是到了必须要改制的地步了,只是如何改,还是需要拿出一个详细的章程来。”
刘健沉吟一番,想了想缓缓的开口说道。
他很清楚,这一次弘治皇帝为什么要打开杀戒,也清楚的知道,如果弘治皇帝不能达成自己收回兵权的目的,那么还会有更多的大臣被牵连进去,菜市口这里还会更多的人头搬家。
弘治皇帝手中可是已经抓住了很多人的小辫子。
就他刘健,那也是一样的,刘宇和他是老乡,还是他一手举荐的,而且每年他也没有少收刘宇的孝敬,单单是这一条就足以让刘健没有好日子过。
说实话,这朝堂上下就没几个屁股是干净的,随便一查就能够查出来,以前是弘治皇帝傻乎乎的,不知道利用厂卫的力量,现在有厂卫在。
再加上这官仓失窃案、李广案还有现在这个案子,弘治皇帝手里面到底握了多少小辫子谁都不知道。
作为一个聪明人,同时也是一个合格的政客,他知道这个时候,该妥协了。
这军权就让弘治皇帝给收回去,不收回去,还会死更多人,最后弘治皇帝还是可以强行推行新的军改,将军权收回去。
现在进行政治妥协,让弘治皇帝收回军权就可以抱住很多人的脑袋,保住文官集团的利益,不然损失只会更大。
听到刘健的话,弘治皇帝满意的点点头,只要支持改制就好,这兵权收到自己的手中,至于怎么改,那是下面这些人的事情了,他弘治皇帝并不需要去操心太多。
弘治皇帝这边是满意的笑了,朝中的文官们却是一个个都傻眼了,纷纷看向刘健,意思很明显了,刘健你是不是脑子发烧了。
在这个时候竟然支持弘治皇帝去改军制,这军制一改,这权力可就到了弘治皇帝的手中,以后想要再回到文官集团手中就不可能了。
大明不可能出现第二次土木堡之变,也不可能出现第二个于谦,他们是没有机会再从皇帝的手中抢走兵权的。
“臣也觉得军制已经到了不得不改的时候了,我大明这些年来边患日重,边境百姓深受其苦,我大明空有百万大军,却是拿小小草原鞑子没有任何的办法,这一切的根源还是处在了军制上面。”
李东阳也是聪明人和明白人,他早就已经看出来,弘治皇帝是要找这个机会收回兵权,所以刘健表态之后,他也是聪明的站出来表示支持弘治皇帝。
谢迁看了看刘健和李东阳,顿时也就明白了,所以也是站出来表示支持。
【看书福利】关注公众..号【书友大本营】,每天看书抽现金/点币!
“陛下,臣反对,臣要弹劾内阁首付刘健,弹劾内阁李东阳和谢迁,身为内阁重臣,碌碌无为,尸位素餐。”
这时董御史再次站出来,犹如疯狗一般一口就直接咬上了内阁的三阁老,直接给他们三个戴上了尸位素餐的帽子。
以小制大,这也是明朝政治的一个特点,御史的品级很低,但却是可以直接弹劾内阁重臣,而且他们弹劾,根本就不需要什么证据,只需要嘴巴一张就可以了。
“陛下,军制乃是祖制,乃是国本,不能轻易动摇啊,这军部掌兵,以文御武,那也是为了大明的千秋万代,防止武将篡权夺位啊。”
弹劾完内阁三位阁老之后,他又痛心疾首的说道,在他看来,这军制一改,大明的江山社稷就要动摇了,同时以后极有可能会出现赵匡胤这种黄袍加身的武将。
当然这些都是借口,真正的原因还是为了怕文官集团失去军权,这弘治皇帝今天可以收回兵权,明天就还可以收回更多的权力。
同样的一旦改军制,这好不容易打压下去的武将勋贵集团必然死灰复燃,从此以后这大明就不再是他们这些文官们说了算。
这才是他们这些文官集团反对的根本原因,说到底其实还是利益阶层决定了各自的立场。
“祖制?”
弘治皇帝冷冷的看了看董御史,接着冷笑说道:“朕历史学的并不是很好,麻烦爱卿你给朕说说,在太祖、成祖时期,这军制又是如何的?”
“陛下,太祖、成祖时期的军制和现在并无二致,现有的军制正是太祖陛下定下的,是大明千秋万代的根基啊。”
董御史一听,想了想说道。
“并无二致?”
弘治皇帝笑了,总算是看到这些文官集团无耻的地方了。
你竟然跟我说并无二致,老祖宗朱元璋调兵遣将需要经过你们这些文官集团同意?
听到弘治皇帝的反问,再看看弘治皇帝冷冷的眼神,董御史顿时身上冒出了冷汗,这才想起来这段时间已经有几千人掉了脑袋。
想到这里,顿时就觉得自己脖子一寒,接着一下子就犹如泄气的气球一般。
谁都怕死,他也一样。
至于说青史留名,直谏而死,这也要看情况的,遇到好脾气的皇帝,比如以前的弘治皇帝,大家都是很乐于喷弘治皇帝一脸唾沫的。
但,现在的弘治皇帝,这摆明了要收回军权,如果和弘治皇帝硬刚的话,这死了都可能会白死,弘治皇帝已经杀了几千人,估计也不会在乎再多杀自己一个。
想清楚了这些,再看看朝中那些重要的大臣,每一个人都非常聪明的和刘健、李东阳他们一样,纵然是心里面有一千个不同意、不支持,但至少不会和自己一样傻乎乎站出来反对,甚至于聪明的还会表示支持。
董御史一下子就明白了,接着无奈的叹口气,说到底这大明还是他们老朱家的。
整个大殿一片沉默,聪明人很多,也都纷纷发表了自己的意见,表示支持弘治皇帝进行改制,觉得弘治皇帝深谋远虑、高瞻远瞩。
至于头铁的傻瓜,面对如此大势,也是无能为力,根本就没有办法阻拦弘治皇帝收回军权。
“既然,大家都表示支持的话,那这个事情就这样定了,刘健、李东阳、张懋你们三个尽管拿出一个改制的方案出来。”
弘治皇帝很是满意这个结果,尽管有人反对,但大部分都是聪明人,所以最后他也将改制的事情交给刘健、李东阳、张懋三人来办,也算是给文官集团留点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