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返回太原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逆鳞、银狐、续南明、盛唐风华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xbiquge.to】,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船队离开蒲津渡口,一路北上,在汾口镇进入了汾水,此时船只是逆流而行,两岸需要拉纤,数百人畜拉动着两千石的楼船缓缓向北而行,这一次杨元庆并没有走陆路,而是走水路,他是要亲自考察汾水的航运价值。
杨元庆一直有一种想法,通过水路将丰州和太原联系起来,现在的做法是将粮食运到离石郡黄河渡口,再利用畜力运到太原,为此,在离石郡渡口旁建立了巨大的物资仓库群,包括粮仓,派重兵把守,他在丰州积攒的数十万石粮食,到现在还没有运完。
他也曾经考虑开凿一条人工运河,从离石郡到西河郡,将黄河和汾水联系起来,但中间吕梁山山势连绵,雄伟陡峻,使他的想法无法实现,上个月,丰州河道转运使孟著元尝试着运一万石粮食从丰州运到河津,又从河津沿汾水溯流北上,最终顺利抵达了太原。
这件事轰动一时,虽然多走了千余里路程,但也是一种大胆的尝试,不过这个方案也有繁琐之处,原因是龙门壶口需要旱地行舟,要重新卸货装船,但比起畜力翻越吕梁山,行走数百里运到太原却要便利得多,只是路程绕远,时间上多耗大半个月。
这个方案需要多次运输,待条件完全成熟后,才能批准,不过这个方案却给了杨元庆一个巨大的启示,那就是汾水也能行舟,那么将来他的军队及物资进军中原。便可以走汾水到黄河,不用再耗费千万畜力艰难运输。
隋唐时的汾水水面宽阔,水量充足,和今天的汉水相仿,是一条贯穿河东南北的水路大动脉,春秋晋国便是因它而兴盛,今天杨元庆刻意走汾水北上。就是想亲自尝试这条晋中黄金水道,古谚云,‘汾水清。晋中兴”说的就是水路运输的兴盛,可以将整个河东经济带动起来。
数日后。船队进入了昭余泽,这里又叫九泽,是平遥、介休、文水、祁县之间的一片大湖,这一带湖面刮起西南风,船只纷纷挂上风帆,船帆鼓起,船只在湖面中航行。
杨芳馨孤身站在船头,长长的睫毛下,如深潭般的双眸凝视着波光浩淼的湖面,经过近十天的航行。她的情绪已经完全平静了,渐渐接受了现实,虽然北隋并不是完全意义上的隋朝,但毕竟要比任何一个政权都要接近隋朝。
她就像一只独孤的天鹅,总喜欢一个人独处。思索,有时一整天也不说一句话。
“在想什么?”不知什么时候,杨元庆出现在她身边,也同样望着湖面,脸上带着柔和的笑容。
在前些天,当杨元庆出现在她身旁时。她会默默地转身离去,给他冷淡和漠视,但今天她没有离去,双眸在竹笠的阴影中显得格外的朦胧,表情令人难以揣测,今天她破天荒地没有戴薄纱覆面。
杨元庆也是第一次看见了她的真实容颜,他从侧面看到的是一张精致绝伦的脸庞,肌肤晶莹如玉,长长的睫毛轻轻合拢,如深潭般的大眼睛里有一种梦幻般的神情,挺直而小巧的鼻梁,圆润的红唇描出一道精美的弧线,这个一个美奂绝伦的少女,尽管还略有一点青涩,但她已经长成了绝世的美貌。
“我在想,这面湖水千百年后会变成什么样?是否还会和今天一样的清澈湛蓝?”
杨芳馨声音很平静,平静得仿佛不带一丝人间烟火,没有任何情绪,她在尽力给自己披上一层保护衣,不让任何人看透她的心思,她已经渐渐从保护容貌变成了保护心灵。
“我知道,千年后,这面湖水已经消失,变成了桑田。”
杨元庆微微笑了笑,回头注视着她,正好杨芳馨也回头望来,她终于没有掩饰住内心的惊讶,从她美丽的眼睛里流露出来,仿佛在问杨元庆,你怎么会知道?
“这就像大地上的一颗眼泪,它总有干涸的一天。”杨元庆淡淡道。
‘大地上的一颗眼泪”杨芳馨低低念了两遍,双眸更加朦胧,这句话让她感到了一种凄凉之美。
“回太原后,你愿意住在晋阳宫,还是想住我府上?”杨元庆又柔声问她。
“我也不知道!”
杨芳馨低低叹息一声,她不想再住深宫,但也不想住杨元庆府上,但她很聪明,她知道杨元庆虽是来问她,但实际上他已经决定好了。
“我身不由己,由你决定吧!”
杨元庆点点头,“那就住我府上,由你的阿姊来照顾你。”
“我的阿姊?”
杨芳馨愣住了,她疑惑地望着杨元庆,“你说的是谁?”
“从前的义成公主,你还记得吗?”
杨芳馨浑身一震,一双大眼睛瞪圆了,不可思议地望着杨元庆,“父皇不是说她。。。。死了吗?”
“义成公主是死了,但杨佩华没有死,她已改名为江佩华,回太原你就会见到她。”
杨元庆笑了笑,又关切地对她道:“湖面风很大,回船舱去吧!”
他转身向自己船舱走去,杨芳馨回头注视着杨元庆的背影走远,她忽然发现,他的心中并不是只有铁血,也有温情和泪水。
。。。。。。。。
又过了三天,船队终于抵达了太原,太原城外新修的汾水码头上早已是人山人海,除了杜如晦还在河东郡安排接收将士家属外,其余四名相国全部来到码头上迎接。除了官员,还有出征将士的家人,他们全部都赶到码头迎接自己亲人的归来。
“来了!来了!”
有人看见了远方驶来的黑瞳瞳的船队,大声叫喊。人群顿时激动起来,早已准备好的鼓声手开始敲锣打鼓,锣鼓声声,载歌载舞。
在热闹欢快的锣鼓声中,第一艘楼船缓缓靠岸,绳索捆上铁桩,舷板搭上了码头。两队士兵先走下大船,在码头上列队清障,杨元庆在数百名亲兵的护卫下。也走下了大船,这时裴矩、苏威、崔君素和王绪四名相国一起迎了上来。
“欢迎总管凯旋归来!”
“总管一路辛苦了。”
杨元庆也拱手向四名相国回礼笑道:“前方作战,还需要后方稳定。各位相国稳定朝局,支援后勤,前方将士才能取胜,这是所有人的功劳。”
苏威捋须笑道:“朝廷中也积下了不少重要的军国政务等总管回来批准,我们天天盼,终于回来了。”
杨元庆呵呵一笑,“我明白苏相国的意思,就是不准我休息,明天就要上朝干活。”
众人皆大笑起来,裴矩道:“怎么能不给总管休息。但也不能太长,最多三天,我们都算好了,总管一路坐船回来,本来就是休息。在船上十天,加上休息三天,一共十天,足够了。”
“裴相国什么时候改行做商人了?”
杨元庆的幽默再次引来一阵笑声,杨元庆又问:“秋试准备得如何了?”
这是他一路最关心的事情,朝廷和地方官府的官员普遍不足。急需补充新鲜血液,本来准备明年春天举行的科举,杨元庆准备提前到今年秋天,在太原举行。
这次秋试由吏部和礼部共同举行,吏部尚书崔君素连忙上前道:“秋试各项准备都已完成,就等总管回来开锣考试。”
杨元庆点点头,“那就三天后举行。”
这时,丹阳公主杨芳馨从船上走下来,裴矩和苏威都认识她,他们激动得老泪纵横,一起上前跪下,“老臣裴矩、苏威参见公主殿下!”
杨芳馨见到了从前父皇所信赖的旧臣,她的泪水也涌了出来,她向大家回礼,哽咽着声音道:“各位大臣请起,丹阳承受不起大家的重礼。”
“圣上已经仙去,请公主殿下保重凤体,太原就是公主殿下的家,这里依然是大隋,请公主殿下安心在这里住下,有我们老臣在,没有人能伤害到公主殿下。”
“丹阳多谢各位大臣的爱护!”
裴矩将杨元庆悄悄拉到一旁,低声问:“公主殿下也住晋阳宫吗?”
杨元庆摇摇头,“晋阳宫太冷清了,她会很难过,我准备把她收养在我府上,交给王妃和江侧妃照顾,我会视她为妹,这样对她更好。”
其实裴矩也知道杨元庆的侧妃就是从前的义成公主,几个相国也知晓,只是大家都装糊涂,这也好,江侧妃是丹阳公主之姊,由她来照顾,最为合适。
“那她几时去见圣上?”
“我先带她去我府上安顿下来,明天一早,我亲自带她去见圣上。”
“好吧!我去其他相国说一声,公主今天就暂时不去晋阳宫了。”
。。。。。。。
码头上和官员们的见面足足耗去了半个时辰,随着众臣们离去,杨元庆才终于有机会见到自己家人,在码头一角停了几辆马车,也被亲兵护卫着,一辆宽大的马车里坐着楚王妃裴敏秋和侧妃江佩华,杨元庆事先已写了信,裴敏秋特地安排江佩华和她同来。
杨元庆虽然被封为楚王,但他的妻妾却是按照东宫的仪礼封内官,裴敏秋被封为太子正妃,侧妃两人,张出尘和江佩华被封为正三品良娣,阿史那思朵被封为正四品良媛,其余几人则被封为五品承徽,长子杨宁被封为马邑郡王,长女杨冰被封为西河郡主,其余子女都被封为郡王和郡主。
杨元庆带着杨芳馨来到马车前,杨芳馨呆呆地望着江佩华,她终于认出,这就是从前的义成公主,她最后一次见到她时,只有六岁,依稀还有一点印象,她眼睛红了起来,嘴唇动了动,唤道:“阿姊!”
江佩华的眼睛也红了起来,向她伸出了双臂,杨芳馨再也抑制不住内心的感情,泪水夺眶而出,“阿姊!”她大喊一声,扑进她怀中,姐妹二人抱头痛哭起来。
船队离开蒲津渡口,一路北上,在汾口镇进入了汾水,此时船只是逆流而行,两岸需要拉纤,数百人畜拉动着两千石的楼船缓缓向北而行,这一次杨元庆并没有走陆路,而是走水路,他是要亲自考察汾水的航运价值。
杨元庆一直有一种想法,通过水路将丰州和太原联系起来,现在的做法是将粮食运到离石郡黄河渡口,再利用畜力运到太原,为此,在离石郡渡口旁建立了巨大的物资仓库群,包括粮仓,派重兵把守,他在丰州积攒的数十万石粮食,到现在还没有运完。
他也曾经考虑开凿一条人工运河,从离石郡到西河郡,将黄河和汾水联系起来,但中间吕梁山山势连绵,雄伟陡峻,使他的想法无法实现,上个月,丰州河道转运使孟著元尝试着运一万石粮食从丰州运到河津,又从河津沿汾水溯流北上,最终顺利抵达了太原。
这件事轰动一时,虽然多走了千余里路程,但也是一种大胆的尝试,不过这个方案也有繁琐之处,原因是龙门壶口需要旱地行舟,要重新卸货装船,但比起畜力翻越吕梁山,行走数百里运到太原却要便利得多,只是路程绕远,时间上多耗大半个月。
这个方案需要多次运输,待条件完全成熟后,才能批准,不过这个方案却给了杨元庆一个巨大的启示,那就是汾水也能行舟,那么将来他的军队及物资进军中原。便可以走汾水到黄河,不用再耗费千万畜力艰难运输。
隋唐时的汾水水面宽阔,水量充足,和今天的汉水相仿,是一条贯穿河东南北的水路大动脉,春秋晋国便是因它而兴盛,今天杨元庆刻意走汾水北上。就是想亲自尝试这条晋中黄金水道,古谚云,‘汾水清。晋中兴”说的就是水路运输的兴盛,可以将整个河东经济带动起来。
数日后。船队进入了昭余泽,这里又叫九泽,是平遥、介休、文水、祁县之间的一片大湖,这一带湖面刮起西南风,船只纷纷挂上风帆,船帆鼓起,船只在湖面中航行。
杨芳馨孤身站在船头,长长的睫毛下,如深潭般的双眸凝视着波光浩淼的湖面,经过近十天的航行。她的情绪已经完全平静了,渐渐接受了现实,虽然北隋并不是完全意义上的隋朝,但毕竟要比任何一个政权都要接近隋朝。
她就像一只独孤的天鹅,总喜欢一个人独处。思索,有时一整天也不说一句话。
“在想什么?”不知什么时候,杨元庆出现在她身边,也同样望着湖面,脸上带着柔和的笑容。
在前些天,当杨元庆出现在她身旁时。她会默默地转身离去,给他冷淡和漠视,但今天她没有离去,双眸在竹笠的阴影中显得格外的朦胧,表情令人难以揣测,今天她破天荒地没有戴薄纱覆面。
杨元庆也是第一次看见了她的真实容颜,他从侧面看到的是一张精致绝伦的脸庞,肌肤晶莹如玉,长长的睫毛轻轻合拢,如深潭般的大眼睛里有一种梦幻般的神情,挺直而小巧的鼻梁,圆润的红唇描出一道精美的弧线,这个一个美奂绝伦的少女,尽管还略有一点青涩,但她已经长成了绝世的美貌。
“我在想,这面湖水千百年后会变成什么样?是否还会和今天一样的清澈湛蓝?”
杨芳馨声音很平静,平静得仿佛不带一丝人间烟火,没有任何情绪,她在尽力给自己披上一层保护衣,不让任何人看透她的心思,她已经渐渐从保护容貌变成了保护心灵。
“我知道,千年后,这面湖水已经消失,变成了桑田。”
杨元庆微微笑了笑,回头注视着她,正好杨芳馨也回头望来,她终于没有掩饰住内心的惊讶,从她美丽的眼睛里流露出来,仿佛在问杨元庆,你怎么会知道?
“这就像大地上的一颗眼泪,它总有干涸的一天。”杨元庆淡淡道。
‘大地上的一颗眼泪”杨芳馨低低念了两遍,双眸更加朦胧,这句话让她感到了一种凄凉之美。
“回太原后,你愿意住在晋阳宫,还是想住我府上?”杨元庆又柔声问她。
“我也不知道!”
杨芳馨低低叹息一声,她不想再住深宫,但也不想住杨元庆府上,但她很聪明,她知道杨元庆虽是来问她,但实际上他已经决定好了。
“我身不由己,由你决定吧!”
杨元庆点点头,“那就住我府上,由你的阿姊来照顾你。”
“我的阿姊?”
杨芳馨愣住了,她疑惑地望着杨元庆,“你说的是谁?”
“从前的义成公主,你还记得吗?”
杨芳馨浑身一震,一双大眼睛瞪圆了,不可思议地望着杨元庆,“父皇不是说她。。。。死了吗?”
“义成公主是死了,但杨佩华没有死,她已改名为江佩华,回太原你就会见到她。”
杨元庆笑了笑,又关切地对她道:“湖面风很大,回船舱去吧!”
他转身向自己船舱走去,杨芳馨回头注视着杨元庆的背影走远,她忽然发现,他的心中并不是只有铁血,也有温情和泪水。
。。。。。。。。
又过了三天,船队终于抵达了太原,太原城外新修的汾水码头上早已是人山人海,除了杜如晦还在河东郡安排接收将士家属外,其余四名相国全部来到码头上迎接。除了官员,还有出征将士的家人,他们全部都赶到码头迎接自己亲人的归来。
“来了!来了!”
有人看见了远方驶来的黑瞳瞳的船队,大声叫喊。人群顿时激动起来,早已准备好的鼓声手开始敲锣打鼓,锣鼓声声,载歌载舞。
在热闹欢快的锣鼓声中,第一艘楼船缓缓靠岸,绳索捆上铁桩,舷板搭上了码头。两队士兵先走下大船,在码头上列队清障,杨元庆在数百名亲兵的护卫下。也走下了大船,这时裴矩、苏威、崔君素和王绪四名相国一起迎了上来。
“欢迎总管凯旋归来!”
“总管一路辛苦了。”
杨元庆也拱手向四名相国回礼笑道:“前方作战,还需要后方稳定。各位相国稳定朝局,支援后勤,前方将士才能取胜,这是所有人的功劳。”
苏威捋须笑道:“朝廷中也积下了不少重要的军国政务等总管回来批准,我们天天盼,终于回来了。”
杨元庆呵呵一笑,“我明白苏相国的意思,就是不准我休息,明天就要上朝干活。”
众人皆大笑起来,裴矩道:“怎么能不给总管休息。但也不能太长,最多三天,我们都算好了,总管一路坐船回来,本来就是休息。在船上十天,加上休息三天,一共十天,足够了。”
“裴相国什么时候改行做商人了?”
杨元庆的幽默再次引来一阵笑声,杨元庆又问:“秋试准备得如何了?”
这是他一路最关心的事情,朝廷和地方官府的官员普遍不足。急需补充新鲜血液,本来准备明年春天举行的科举,杨元庆准备提前到今年秋天,在太原举行。
这次秋试由吏部和礼部共同举行,吏部尚书崔君素连忙上前道:“秋试各项准备都已完成,就等总管回来开锣考试。”
杨元庆点点头,“那就三天后举行。”
这时,丹阳公主杨芳馨从船上走下来,裴矩和苏威都认识她,他们激动得老泪纵横,一起上前跪下,“老臣裴矩、苏威参见公主殿下!”
杨芳馨见到了从前父皇所信赖的旧臣,她的泪水也涌了出来,她向大家回礼,哽咽着声音道:“各位大臣请起,丹阳承受不起大家的重礼。”
“圣上已经仙去,请公主殿下保重凤体,太原就是公主殿下的家,这里依然是大隋,请公主殿下安心在这里住下,有我们老臣在,没有人能伤害到公主殿下。”
“丹阳多谢各位大臣的爱护!”
裴矩将杨元庆悄悄拉到一旁,低声问:“公主殿下也住晋阳宫吗?”
杨元庆摇摇头,“晋阳宫太冷清了,她会很难过,我准备把她收养在我府上,交给王妃和江侧妃照顾,我会视她为妹,这样对她更好。”
其实裴矩也知道杨元庆的侧妃就是从前的义成公主,几个相国也知晓,只是大家都装糊涂,这也好,江侧妃是丹阳公主之姊,由她来照顾,最为合适。
“那她几时去见圣上?”
“我先带她去我府上安顿下来,明天一早,我亲自带她去见圣上。”
“好吧!我去其他相国说一声,公主今天就暂时不去晋阳宫了。”
。。。。。。。
码头上和官员们的见面足足耗去了半个时辰,随着众臣们离去,杨元庆才终于有机会见到自己家人,在码头一角停了几辆马车,也被亲兵护卫着,一辆宽大的马车里坐着楚王妃裴敏秋和侧妃江佩华,杨元庆事先已写了信,裴敏秋特地安排江佩华和她同来。
杨元庆虽然被封为楚王,但他的妻妾却是按照东宫的仪礼封内官,裴敏秋被封为太子正妃,侧妃两人,张出尘和江佩华被封为正三品良娣,阿史那思朵被封为正四品良媛,其余几人则被封为五品承徽,长子杨宁被封为马邑郡王,长女杨冰被封为西河郡主,其余子女都被封为郡王和郡主。
杨元庆带着杨芳馨来到马车前,杨芳馨呆呆地望着江佩华,她终于认出,这就是从前的义成公主,她最后一次见到她时,只有六岁,依稀还有一点印象,她眼睛红了起来,嘴唇动了动,唤道:“阿姊!”
江佩华的眼睛也红了起来,向她伸出了双臂,杨芳馨再也抑制不住内心的感情,泪水夺眶而出,“阿姊!”她大喊一声,扑进她怀中,姐妹二人抱头痛哭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