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8章 放榜的正确打开方式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逆鳞、银狐、续南明、盛唐风华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xbiquge.to】,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孙享福本以为监考的日子会很无聊的,谁曾想他很快就迎来了与考生斗智斗勇的日子,为了能够拿到高分,各种作弊的手法都被考生们想了出来,尤其是进士科的考生。
因为,通过最初的两场之后,他们发现,每天的题目都是一个套路,其中第一大题填空题,第二大题默写,基本都是出自四书五经,可不是谁都像虞世南有博闻强记的超能力,随手就能默写出七卷《烈女传》,大多数人,是背不全四书五经的,更加别说默写,所以,在这种有标准答案的题目上,大家都不想丢分,于是,第二天开始,便有一百多个被抓了现行的考生,被取消了参考资格,而且,搜捡也越发严格了起来,连衣服都要脱下来,看里子。
那么,就无可避免的,让搜捡人员与考生发生了很多冲突,李世民得报之后,直接来了一道圣旨,凡企图夹带进考场的考生,直接取消当年参考资格,凡在考场行剽窃抄袭之举的考生,永远取消参考资格,然之后,整个世界清静了很多。
玩夹带抄袭,很可能今生都与做官无缘,一下子就让所有的考生害怕了,他们此前可没有想过,这辈子不能做官还能干什么。
三天时间很快就过去了,本以为考完了之后,孙享福能在家里陪小孩玩几天的,可到了阅卷环节,众多阅卷官又吵了起来,尤其是进士科的阅卷官,原因无它,各个阅卷官对于四书五经的理解,都不一样,打分差异较大,你指责我不对,我指责你不对。
拿一个简单的‘君子远庖厨’来说,有人的认为,这是说,君子应该少做粗贱鄙夷的事,多做读书明理这样高雅的事。
有的人则是认为,君子远庖厨,是因为君子要保持仁心,不要看到杀生。
更有无学者认为,君子远庖厨,就是告诉我们,读书人就不能做厨子,而且,不光是考生这么解读答题的很多,考官认同这个答案,并且给高分的,也大有人在。
这就让人尴尬了,并且尴尬的不止这一处,几乎所有经义作文,都有各种问题,这就证明这个时期儒家内部,对于先贤所留下来的知识,认知并不统一,这种情况,让孔颖达非常之慌张,直接破灭了他想要改变儒家性质,迎合新时期统治者的心思,因为,你内部的思想都还没有统一呢!怎么去迎合皇帝的心思。
“正明以为,此事何解?”
萧瑀不知道从何时开始,自己感觉不好解决的事情,就会习惯性的问孙享福,反正从孙享福这里,他总是能得到一个合理的解决办法,搞的孙享福像一个问题专家似的。
基本不用怎么想,孙享福便道,“既然早已设定了规矩,便按规矩来,阅卷的官员,对于非标准答案的题目,都有打分权,去掉一个最低分,去掉一个最高分,剩余的分数,算平均分。”
“不可,理解完全错误的也给分,这不公平。”
今天孙享福算是又见着一个和尉迟恭一样耳朵灵的老头了,孔颖达突然之间从背后插话,让他吓了一跳。
“这种时候,按照事先设定的制度来,就是公平的,对错,反而不重要,要是把每个考生对经义的理解,都用一个标准的答案来限定,那请问孔祭酒,标准的答案在哪里?”
从以四书五经为主的儒家思想形成以来,在传承的过程中,就不断的有人在给他作出新的解释,汉朝的董仲舒,甚至将其杂以阴阳五行说,把神权,君权,父权,夫权,贯穿在一起,形成帝制神学体系,可以说,将最初的儒学,改的面目全非。
你自己的学派,这么没有立场,后人自然是学成什么样子,就是什么样子,按照对自己有利的方式解读了,经过五胡乱华的文学断层之后之后,即便孔颖达是孔子后人,也未必能将当下这些杂七杂八的思想统一定论。
听了孙享福的话,孔颖达哑然。
他其实一早就察觉到了这样的问题,但苦于没有办法解决。
历史上,也是因为贞观朝的科举爆发出了这样的问题,李世民才下旨,让孔颖达将《五经正义》重新编撰,注解出来,为的,就是根治唐初儒学内部宗派林立,各承师说,互诘不休,一派混乱的局面。
不过,这本鸿篇巨制,是贞观十六年才初步成书,又经过一些增减,最终的版本,在孔颖达死后的高宗时期才正式颁行,而且,它是这个民族教育史上的一个大悲剧。
因为他被官方定义为统一教材之后,变成了经院式教条,让儒家,从兼容众家的思想库,变成了禁锢思想的枷锁,严重影响了后世整个文学教育的发展,宋,明,甚至清,都是受禁锢思想毒害较深的朝代。
这肯定不是李世民和孔颖达的本意,不过,现在即便是他们再把这个《五经正义》弄出来,也是很难禁锢禁锢这个民族的思想的了。
因为孙享福这个穿越者出现了,儒家思想,将不再会成为教育主流,甚至只能沦为配菜,从今科参考的人数比例就可以看出,其它各科,参考的学子,高达五千多人,进士科,只有三千人左右,勉强超过三分之一的人数而已。
而下一届的参考人数,估计连三分之一都没有,因为,百姓们会参考取中科目的难易程度,去决定自己该读什么书,学什么技能。
现在,朝廷在工科,商科,明算,明法,甚至医科方面,缺员量都巨大,取士的幅度也将最大,那么,大家下一届,报考这些科目的人就会最多,因为参加科考的人,目的都是想做官,学什么,对他们来说并不重要,有好走的晋升道路不去走,为什么要走一个更艰难的道路呢?
“老夫要上奏陛下,编著四书五经的注解正义,规范儒学子弟的学说,这些错误答案,还请暂且停止评分。”孔颖达想了良久之后,想到了一个或许行的通的办法道。
孙享福却是笑着摇了摇头道,“孔祭酒,您的正义,要多长时间才能编著好?难道让所有的学子,等您十年八年?”
“这······”
孔颖达顽固的气势,随着孙享福这一句话,为之一泄,那玩意可不是一天两天能编好的,即便是有皇帝的支持,也要召集一大帮大儒来,通过无数的辩证,才能逐字逐句的将其定义下来,孙享福说十年八年,那还算是快的,可考生们那里有这么多年光阴来等待一个结果。
“行了,就先按正明说的办吧!此事稍后老夫与孔祭酒一同向陛下上奏,相信陛下定然能有个睿智的决断,只是这算平均分的事情,只怕······”
“很简单,咱们先将明算科的考卷,对照标准答案批改出来,然后,让他们以新科举子的身份,来参与算分,人多了,算起来就简单了。”
“倒是个好办法,就依正明之法行事吧!明算科的考生不多,有标准答案,咱们一天就能将考卷阅完,明日就张榜,让取中的举子,后日到国子监计算各种非标准答案考卷的平均分。”
对于数学人才,朝廷是奇缺的,尤其是在税务改革之后,户部,财部,还有像善阳,渭南,这样逐渐开始工业化的城市,当孙享福得知报考明算科的人数只有不到五百人的时候,他甚至想将其全部取中,只要能写会算,其实就已经能够去很多部门任职了,
当然,为了防止下一届科举大家都扎堆到明算科去,一些专业知识,还是要考一考的,也不能真的全部取中,比如有一些浑水摸鱼的无学之辈跑来碰运气的,就要剔除掉。
黄昏以前,几百个明算科学子的考分就全部被统计了出来,按照分数排位,孙享福建议将头名李耀定为状元,第二名的文季定为榜眼,第三名的钱通定为探花。
并且赐三人锦缎红袍,高头大马,让他们享受打马进入皇城,吃一次皇帝御赐,宰相亲临的高规格宴席。
意思就是给予他们无上的荣耀,用以刺激后学,使其读书进学的时候更加有动力。
这个建议,马上就得到了李世民的同意,他甚至要求亲临酒宴现场,与大唐各个方面的顶尖人才,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孙享福觉得也无不可,反正你有时间,又是在酒场上拉拢人心的高手,你去肯定能起到更好的效果。
于是,当这个被取名“琼林宴”的宴席被定下来之后,长安城当晚的铜锣声,响彻了各处坊市街道,李耀,文季,钱通三人的名号在长安城内一夜尽知,这倒是让所有考生都没有想到的,以往并不是主科目的明算科,朝廷现在竟然也如此重视了。
而当次日众多学子来到务本坊拥挤着看榜的时候,萧瑀特意将他们三人请了上来,当众赐给他们锦缎红袍,高头大马,双翅文士帽,还有一个成亲的时候,新郎官才会扎在胸前的大红花,并且当众宣布,他们三人在各科榜单公布完之后,便能和其余各科的状元,榜眼,探花,一起打马进皇城,享受御赐酒宴,到时候左右仆射会亲自招待他们,甚至皇帝也有可能亲临酒宴现场与他们见面,倒是叫他们三个人险些幸福的晕了过去。
而当看到那些围观的百姓,尤其是学子们眼神中那种羡慕嫉妒的火焰的时候,萧瑀很舒服,因为他知道,下一届要是再考,不光是考生的人数,考生的水平也一定会有一个大大的提高,孙享福只用几件衣服,几匹马,几桌酒席,就大大的刺激了所有学子的学习热情,这对整个国家的文化教育发展,是有重大意义的。
孙享福本以为监考的日子会很无聊的,谁曾想他很快就迎来了与考生斗智斗勇的日子,为了能够拿到高分,各种作弊的手法都被考生们想了出来,尤其是进士科的考生。
因为,通过最初的两场之后,他们发现,每天的题目都是一个套路,其中第一大题填空题,第二大题默写,基本都是出自四书五经,可不是谁都像虞世南有博闻强记的超能力,随手就能默写出七卷《烈女传》,大多数人,是背不全四书五经的,更加别说默写,所以,在这种有标准答案的题目上,大家都不想丢分,于是,第二天开始,便有一百多个被抓了现行的考生,被取消了参考资格,而且,搜捡也越发严格了起来,连衣服都要脱下来,看里子。
那么,就无可避免的,让搜捡人员与考生发生了很多冲突,李世民得报之后,直接来了一道圣旨,凡企图夹带进考场的考生,直接取消当年参考资格,凡在考场行剽窃抄袭之举的考生,永远取消参考资格,然之后,整个世界清静了很多。
玩夹带抄袭,很可能今生都与做官无缘,一下子就让所有的考生害怕了,他们此前可没有想过,这辈子不能做官还能干什么。
三天时间很快就过去了,本以为考完了之后,孙享福能在家里陪小孩玩几天的,可到了阅卷环节,众多阅卷官又吵了起来,尤其是进士科的阅卷官,原因无它,各个阅卷官对于四书五经的理解,都不一样,打分差异较大,你指责我不对,我指责你不对。
拿一个简单的‘君子远庖厨’来说,有人的认为,这是说,君子应该少做粗贱鄙夷的事,多做读书明理这样高雅的事。
有的人则是认为,君子远庖厨,是因为君子要保持仁心,不要看到杀生。
更有无学者认为,君子远庖厨,就是告诉我们,读书人就不能做厨子,而且,不光是考生这么解读答题的很多,考官认同这个答案,并且给高分的,也大有人在。
这就让人尴尬了,并且尴尬的不止这一处,几乎所有经义作文,都有各种问题,这就证明这个时期儒家内部,对于先贤所留下来的知识,认知并不统一,这种情况,让孔颖达非常之慌张,直接破灭了他想要改变儒家性质,迎合新时期统治者的心思,因为,你内部的思想都还没有统一呢!怎么去迎合皇帝的心思。
“正明以为,此事何解?”
萧瑀不知道从何时开始,自己感觉不好解决的事情,就会习惯性的问孙享福,反正从孙享福这里,他总是能得到一个合理的解决办法,搞的孙享福像一个问题专家似的。
基本不用怎么想,孙享福便道,“既然早已设定了规矩,便按规矩来,阅卷的官员,对于非标准答案的题目,都有打分权,去掉一个最低分,去掉一个最高分,剩余的分数,算平均分。”
“不可,理解完全错误的也给分,这不公平。”
今天孙享福算是又见着一个和尉迟恭一样耳朵灵的老头了,孔颖达突然之间从背后插话,让他吓了一跳。
“这种时候,按照事先设定的制度来,就是公平的,对错,反而不重要,要是把每个考生对经义的理解,都用一个标准的答案来限定,那请问孔祭酒,标准的答案在哪里?”
从以四书五经为主的儒家思想形成以来,在传承的过程中,就不断的有人在给他作出新的解释,汉朝的董仲舒,甚至将其杂以阴阳五行说,把神权,君权,父权,夫权,贯穿在一起,形成帝制神学体系,可以说,将最初的儒学,改的面目全非。
你自己的学派,这么没有立场,后人自然是学成什么样子,就是什么样子,按照对自己有利的方式解读了,经过五胡乱华的文学断层之后之后,即便孔颖达是孔子后人,也未必能将当下这些杂七杂八的思想统一定论。
听了孙享福的话,孔颖达哑然。
他其实一早就察觉到了这样的问题,但苦于没有办法解决。
历史上,也是因为贞观朝的科举爆发出了这样的问题,李世民才下旨,让孔颖达将《五经正义》重新编撰,注解出来,为的,就是根治唐初儒学内部宗派林立,各承师说,互诘不休,一派混乱的局面。
不过,这本鸿篇巨制,是贞观十六年才初步成书,又经过一些增减,最终的版本,在孔颖达死后的高宗时期才正式颁行,而且,它是这个民族教育史上的一个大悲剧。
因为他被官方定义为统一教材之后,变成了经院式教条,让儒家,从兼容众家的思想库,变成了禁锢思想的枷锁,严重影响了后世整个文学教育的发展,宋,明,甚至清,都是受禁锢思想毒害较深的朝代。
这肯定不是李世民和孔颖达的本意,不过,现在即便是他们再把这个《五经正义》弄出来,也是很难禁锢禁锢这个民族的思想的了。
因为孙享福这个穿越者出现了,儒家思想,将不再会成为教育主流,甚至只能沦为配菜,从今科参考的人数比例就可以看出,其它各科,参考的学子,高达五千多人,进士科,只有三千人左右,勉强超过三分之一的人数而已。
而下一届的参考人数,估计连三分之一都没有,因为,百姓们会参考取中科目的难易程度,去决定自己该读什么书,学什么技能。
现在,朝廷在工科,商科,明算,明法,甚至医科方面,缺员量都巨大,取士的幅度也将最大,那么,大家下一届,报考这些科目的人就会最多,因为参加科考的人,目的都是想做官,学什么,对他们来说并不重要,有好走的晋升道路不去走,为什么要走一个更艰难的道路呢?
“老夫要上奏陛下,编著四书五经的注解正义,规范儒学子弟的学说,这些错误答案,还请暂且停止评分。”孔颖达想了良久之后,想到了一个或许行的通的办法道。
孙享福却是笑着摇了摇头道,“孔祭酒,您的正义,要多长时间才能编著好?难道让所有的学子,等您十年八年?”
“这······”
孔颖达顽固的气势,随着孙享福这一句话,为之一泄,那玩意可不是一天两天能编好的,即便是有皇帝的支持,也要召集一大帮大儒来,通过无数的辩证,才能逐字逐句的将其定义下来,孙享福说十年八年,那还算是快的,可考生们那里有这么多年光阴来等待一个结果。
“行了,就先按正明说的办吧!此事稍后老夫与孔祭酒一同向陛下上奏,相信陛下定然能有个睿智的决断,只是这算平均分的事情,只怕······”
“很简单,咱们先将明算科的考卷,对照标准答案批改出来,然后,让他们以新科举子的身份,来参与算分,人多了,算起来就简单了。”
“倒是个好办法,就依正明之法行事吧!明算科的考生不多,有标准答案,咱们一天就能将考卷阅完,明日就张榜,让取中的举子,后日到国子监计算各种非标准答案考卷的平均分。”
对于数学人才,朝廷是奇缺的,尤其是在税务改革之后,户部,财部,还有像善阳,渭南,这样逐渐开始工业化的城市,当孙享福得知报考明算科的人数只有不到五百人的时候,他甚至想将其全部取中,只要能写会算,其实就已经能够去很多部门任职了,
当然,为了防止下一届科举大家都扎堆到明算科去,一些专业知识,还是要考一考的,也不能真的全部取中,比如有一些浑水摸鱼的无学之辈跑来碰运气的,就要剔除掉。
黄昏以前,几百个明算科学子的考分就全部被统计了出来,按照分数排位,孙享福建议将头名李耀定为状元,第二名的文季定为榜眼,第三名的钱通定为探花。
并且赐三人锦缎红袍,高头大马,让他们享受打马进入皇城,吃一次皇帝御赐,宰相亲临的高规格宴席。
意思就是给予他们无上的荣耀,用以刺激后学,使其读书进学的时候更加有动力。
这个建议,马上就得到了李世民的同意,他甚至要求亲临酒宴现场,与大唐各个方面的顶尖人才,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孙享福觉得也无不可,反正你有时间,又是在酒场上拉拢人心的高手,你去肯定能起到更好的效果。
于是,当这个被取名“琼林宴”的宴席被定下来之后,长安城当晚的铜锣声,响彻了各处坊市街道,李耀,文季,钱通三人的名号在长安城内一夜尽知,这倒是让所有考生都没有想到的,以往并不是主科目的明算科,朝廷现在竟然也如此重视了。
而当次日众多学子来到务本坊拥挤着看榜的时候,萧瑀特意将他们三人请了上来,当众赐给他们锦缎红袍,高头大马,双翅文士帽,还有一个成亲的时候,新郎官才会扎在胸前的大红花,并且当众宣布,他们三人在各科榜单公布完之后,便能和其余各科的状元,榜眼,探花,一起打马进皇城,享受御赐酒宴,到时候左右仆射会亲自招待他们,甚至皇帝也有可能亲临酒宴现场与他们见面,倒是叫他们三个人险些幸福的晕了过去。
而当看到那些围观的百姓,尤其是学子们眼神中那种羡慕嫉妒的火焰的时候,萧瑀很舒服,因为他知道,下一届要是再考,不光是考生的人数,考生的水平也一定会有一个大大的提高,孙享福只用几件衣服,几匹马,几桌酒席,就大大的刺激了所有学子的学习热情,这对整个国家的文化教育发展,是有重大意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