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9章 能见证水产养殖巨头的诞生吗(2/2)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夜的命名术、天机之神局、梦醒细无声、神级幸运星、我的大明星家族、大国重工、孤岛求生之重生狂蟒、位面因果系统、都市狐仙养成记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xbiquge.to】,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嘉谷要在海水养殖上进行扩军了?”在嘉谷渔场内,中科院海洋所的周院士听齐政一说,诧异地问道。
“对,毕竟,这么好的项目,没有人舍得放弃吧。”齐政给予了肯定的答复。
“是啊,嘉谷这个渔场,简直就是一个黄金般的渔场!”周院士感叹不已。
齐政笑道:“事实上,这个渔场已经出产‘黄金’了……”
按照目前的情况来看,嘉谷渔场每年能出产大黄鱼4500吨,牙鲆2100吨,黑鲪800吨……从第一次渔获的售价来看,单单是一个嘉谷渔场,每年就能产生超过100亿元的营收,说它是一个金矿,一点都不为过。
周院士自然不知道渔场产生的具体效益,但可以肯定的是,嘉谷渔场是一个不择不扣的“富矿”——都不用投喂饵料,就能源源不断有产出,这不是“富矿”,什么才算“富矿”?
而他之所以了解得这么清楚,是因为,邳山岛以及附属25平方公里海域的开发项目,既是江南省无居民海岛开发利用的一个试点,又是中科院海洋所的一个海上试验场。
每隔几周,海洋所就会派技术人员到此处监测“海洋牧场”生态环境,既为嘉谷提供技术上的支持,也在此开展海洋基础科学方面的研究。
譬如此时,周院士率队携带自容式温盐探头和溶氧探头等设备,由潜水员布放到嘉谷渔场海底,可以自动采集温度、盐度和溶解氧等数据。
“一个月后我们来回收探头,获取的数据可以更加科学化、精确化地了解海区的变化,比如海水何时升温、持续多少天、昼夜变化是怎样的……从而逐步构建海洋牧场生态模型,保障海洋牧场的环境生态安全。”周院士介绍道。
建设海洋牧场是一项复杂和系统的工程,单单是作为渔场基础的海藻养殖,要考虑水流、风浪因素,还要检查透明度和营养盐情况……
“不得不说,嘉谷渔场的海藻密度估计是全世界海域中最合理的了,不至于多到要发生赤潮之类的情形,但又提供了充沛的氧气和食物,为我们构建海洋牧场生态模型提供了一个最佳参考样本……”说着说着,周院士情绪高昂起来。
齐政回以一个谦虚的微笑——灵阵在手,最佳渔场,你值得拥有。
“不过……”
所谓谈话最怕转折,齐政的笑容微微一顿。
“嘉谷是打算将这个渔场的养殖模式复制到其他海域吗?”周院士问道。
齐政认真想了想,反问道:“难道,不可以吗?”
“呃……”周院士欲言又止。
其实,过去两年,他越是对嘉谷渔场的研究越深,就越觉得这个渔场简直是一个奇迹。
周院士去过很多海洋,也考察过不少渔场,他发现各地相继消亡的传统渔场,不光是因为遭遇滥捕,更严重的是“海底荒漠化”。
“海底荒漠”是海洋生态中最可怕的环境,光秃秃的海底无法为海洋生物提供食物,无法为海洋生物的生存提供躲藏地方,无法为海洋生物的繁殖提供足够的栖息场所,那海洋生物怎么会在这里生长呢?
不像嘉谷渔场,海底几乎可以称为“草原”或“森林”了。
但这是因为嘉谷渔场所处的环境优越——邳山岛和上下琅珰岛构成了一个小小的港湾,而内海和外海的海水交汇,又带来了流动性。
如果对世界上的优质渔场有了解,就会知道,那些著名渔场,要么在寒暖流交汇或有冷海水上涌的地方,要么在有入海河流的地方,带来了丰富的营养盐类,这样浮游生物才会旺盛繁衍,鱼类饵料才会充足。
另一方面,嘉谷也做出最正确的选择,没有大力建设养殖网箱,而是倾力构建海底珊瑚礁和海藻林——这很关键,海藻光合作用产生大量氧气、腐烂分解又养育了大量浮游生物,最终构成了嘉谷渔场的基础。
【领现金红包】看书即可领现金!关注微信.公众号【书友大本营】,现金/点币等你拿!
这也是周院士最佩服嘉谷的地方,他们真的是以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发展事业的。
但正是因为如此,他才觉得为难——嘉谷渔场能复制吗?
他不知道眼前这家伙满身是挂,而是将嘉谷渔场的异状归功于“得天独厚”。
那么问题来了,嘉谷还能到哪找一个同样得天独厚的海域“复制”嘉谷渔场?
另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风险了。
周院士不想说,但他觉得,嘉谷渔场是太顺了,以至于让嘉谷集团可能有种错觉——搞海水养殖是很容易的。
但事实并不是这样的。
纵观在全球水产界举足轻重的水产强国,能做大的水产企业,几乎都跟水产饲料有关。
譬如在美国,最重要的水产企业之一,居然是嘉吉,因为嘉吉是当之无愧的水产饲料巨头;又譬如在岛国,在北海道等地经营着大型水产饲料工厂的丸红商社,同样是世界级水产巨头……
回到国内,情况同样差不多。国内上市水产企业主要有三类:捕捞为主的企业、养殖和加工为主的企业、饲料为主业的企业。但主营业务收入突破百亿的,只有两家以饲料为主业的企业;以养殖为主的水产企业,营收最高的也不到三十亿。
——以养殖为主的水产企业中,为首的还有为A股贡献了“扇贝跑路……扇贝又饿死了”的笑话的某岛公司这样的货色。
简而言之,就是在水产养殖界,一个能打的都没有!
这是因为,在水产养殖的过程中,饲料成本占到整个养殖成本的70%,饲料企业是与水产养殖户联系最为紧密的企业,所以水产饲料企业能够安安稳稳地做大,风险不高。
但水产养殖业面临的风险太高了。
你计划得再好、考虑得再周全,要是老天爷不给脸,还是会吃大亏。一场高温,可能鱼苗就都翻白肚了;一场暴雨,可能鱼儿就从鱼塘逃之夭夭了;甚至人类社会发生一场疫情,都能给几乎整个海鲜产业惨重打击……
淡水养殖还好说,好歹“死可见尸”吧;海水养殖风险更大!像嘉谷渔场这样放养式圈海养殖,对环境是很友好,但鲨鱼来了,台风来了,投放的鱼种可能就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周院士很好心地给齐政分析了一通,齐政很……哭笑不得。
他总不能给周院士说,其实吧,我真的能随时复制“得天独厚”的渔场;而且,除了大环境的影响,大多数天灾于我而言,都是“免疫”的。
齐政最后只能摆摆手道:“没关系的,如今的嘉谷也算家大业大了,在海洋牧场上的探索,哪怕最后失败,也算是为科研做贡献了。”
“……”这种土豪(败家子)思维,让周院士无言以对。
但想想,居然觉得齐政说得还挺有道理!
与嘉谷体系庞大的蒸蒸日上的现有业务相比,新开的海水养殖业务可能连一个小指头上的指甲都不到,因而齐政可以有足够的自信说——失败?不足挂齿!
而且,有句话咋说来着?成功的人总是自负的。
往好的一面想,没准嘉谷能延续一贯的成功,让他见证一个真正的水产养殖巨头的诞生呢!
……
“嘉谷要在海水养殖上进行扩军了?”在嘉谷渔场内,中科院海洋所的周院士听齐政一说,诧异地问道。
“对,毕竟,这么好的项目,没有人舍得放弃吧。”齐政给予了肯定的答复。
“是啊,嘉谷这个渔场,简直就是一个黄金般的渔场!”周院士感叹不已。
齐政笑道:“事实上,这个渔场已经出产‘黄金’了……”
按照目前的情况来看,嘉谷渔场每年能出产大黄鱼4500吨,牙鲆2100吨,黑鲪800吨……从第一次渔获的售价来看,单单是一个嘉谷渔场,每年就能产生超过100亿元的营收,说它是一个金矿,一点都不为过。
周院士自然不知道渔场产生的具体效益,但可以肯定的是,嘉谷渔场是一个不择不扣的“富矿”——都不用投喂饵料,就能源源不断有产出,这不是“富矿”,什么才算“富矿”?
而他之所以了解得这么清楚,是因为,邳山岛以及附属25平方公里海域的开发项目,既是江南省无居民海岛开发利用的一个试点,又是中科院海洋所的一个海上试验场。
每隔几周,海洋所就会派技术人员到此处监测“海洋牧场”生态环境,既为嘉谷提供技术上的支持,也在此开展海洋基础科学方面的研究。
譬如此时,周院士率队携带自容式温盐探头和溶氧探头等设备,由潜水员布放到嘉谷渔场海底,可以自动采集温度、盐度和溶解氧等数据。
“一个月后我们来回收探头,获取的数据可以更加科学化、精确化地了解海区的变化,比如海水何时升温、持续多少天、昼夜变化是怎样的……从而逐步构建海洋牧场生态模型,保障海洋牧场的环境生态安全。”周院士介绍道。
建设海洋牧场是一项复杂和系统的工程,单单是作为渔场基础的海藻养殖,要考虑水流、风浪因素,还要检查透明度和营养盐情况……
“不得不说,嘉谷渔场的海藻密度估计是全世界海域中最合理的了,不至于多到要发生赤潮之类的情形,但又提供了充沛的氧气和食物,为我们构建海洋牧场生态模型提供了一个最佳参考样本……”说着说着,周院士情绪高昂起来。
齐政回以一个谦虚的微笑——灵阵在手,最佳渔场,你值得拥有。
“不过……”
所谓谈话最怕转折,齐政的笑容微微一顿。
“嘉谷是打算将这个渔场的养殖模式复制到其他海域吗?”周院士问道。
齐政认真想了想,反问道:“难道,不可以吗?”
“呃……”周院士欲言又止。
其实,过去两年,他越是对嘉谷渔场的研究越深,就越觉得这个渔场简直是一个奇迹。
周院士去过很多海洋,也考察过不少渔场,他发现各地相继消亡的传统渔场,不光是因为遭遇滥捕,更严重的是“海底荒漠化”。
“海底荒漠”是海洋生态中最可怕的环境,光秃秃的海底无法为海洋生物提供食物,无法为海洋生物的生存提供躲藏地方,无法为海洋生物的繁殖提供足够的栖息场所,那海洋生物怎么会在这里生长呢?
不像嘉谷渔场,海底几乎可以称为“草原”或“森林”了。
但这是因为嘉谷渔场所处的环境优越——邳山岛和上下琅珰岛构成了一个小小的港湾,而内海和外海的海水交汇,又带来了流动性。
如果对世界上的优质渔场有了解,就会知道,那些著名渔场,要么在寒暖流交汇或有冷海水上涌的地方,要么在有入海河流的地方,带来了丰富的营养盐类,这样浮游生物才会旺盛繁衍,鱼类饵料才会充足。
另一方面,嘉谷也做出最正确的选择,没有大力建设养殖网箱,而是倾力构建海底珊瑚礁和海藻林——这很关键,海藻光合作用产生大量氧气、腐烂分解又养育了大量浮游生物,最终构成了嘉谷渔场的基础。
【领现金红包】看书即可领现金!关注微信.公众号【书友大本营】,现金/点币等你拿!
这也是周院士最佩服嘉谷的地方,他们真的是以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发展事业的。
但正是因为如此,他才觉得为难——嘉谷渔场能复制吗?
他不知道眼前这家伙满身是挂,而是将嘉谷渔场的异状归功于“得天独厚”。
那么问题来了,嘉谷还能到哪找一个同样得天独厚的海域“复制”嘉谷渔场?
另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风险了。
周院士不想说,但他觉得,嘉谷渔场是太顺了,以至于让嘉谷集团可能有种错觉——搞海水养殖是很容易的。
但事实并不是这样的。
纵观在全球水产界举足轻重的水产强国,能做大的水产企业,几乎都跟水产饲料有关。
譬如在美国,最重要的水产企业之一,居然是嘉吉,因为嘉吉是当之无愧的水产饲料巨头;又譬如在岛国,在北海道等地经营着大型水产饲料工厂的丸红商社,同样是世界级水产巨头……
回到国内,情况同样差不多。国内上市水产企业主要有三类:捕捞为主的企业、养殖和加工为主的企业、饲料为主业的企业。但主营业务收入突破百亿的,只有两家以饲料为主业的企业;以养殖为主的水产企业,营收最高的也不到三十亿。
——以养殖为主的水产企业中,为首的还有为A股贡献了“扇贝跑路……扇贝又饿死了”的笑话的某岛公司这样的货色。
简而言之,就是在水产养殖界,一个能打的都没有!
这是因为,在水产养殖的过程中,饲料成本占到整个养殖成本的70%,饲料企业是与水产养殖户联系最为紧密的企业,所以水产饲料企业能够安安稳稳地做大,风险不高。
但水产养殖业面临的风险太高了。
你计划得再好、考虑得再周全,要是老天爷不给脸,还是会吃大亏。一场高温,可能鱼苗就都翻白肚了;一场暴雨,可能鱼儿就从鱼塘逃之夭夭了;甚至人类社会发生一场疫情,都能给几乎整个海鲜产业惨重打击……
淡水养殖还好说,好歹“死可见尸”吧;海水养殖风险更大!像嘉谷渔场这样放养式圈海养殖,对环境是很友好,但鲨鱼来了,台风来了,投放的鱼种可能就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周院士很好心地给齐政分析了一通,齐政很……哭笑不得。
他总不能给周院士说,其实吧,我真的能随时复制“得天独厚”的渔场;而且,除了大环境的影响,大多数天灾于我而言,都是“免疫”的。
齐政最后只能摆摆手道:“没关系的,如今的嘉谷也算家大业大了,在海洋牧场上的探索,哪怕最后失败,也算是为科研做贡献了。”
“……”这种土豪(败家子)思维,让周院士无言以对。
但想想,居然觉得齐政说得还挺有道理!
与嘉谷体系庞大的蒸蒸日上的现有业务相比,新开的海水养殖业务可能连一个小指头上的指甲都不到,因而齐政可以有足够的自信说——失败?不足挂齿!
而且,有句话咋说来着?成功的人总是自负的。
往好的一面想,没准嘉谷能延续一贯的成功,让他见证一个真正的水产养殖巨头的诞生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