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4章 筹备中秋文会
推荐阅读:宇宙职业选手、斗罗大陆V重生唐三、万相之王、星门、剑道第一仙、雪中悍刀行、剑来、一剑独尊、全职艺术家、牧龙师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xbiquge.to】,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在方运与颜域空传书的时候,丁县大部分百姓涌出城门,看着象州人从未见过的一幕。
除却进士或更高文位的读书人,宣武军集体半跪,向丁县被劫掠的百姓道歉,并且拿出一部分宝物作为赔偿。
州牧董文丛与都督方守业亲自接受宣武军的歉意,并表示会安置好被劫掠的百姓。
道歉之后,宣武军头也不回匆匆离开,极为狼狈。
丁县人无比兴奋,就在前些日子,他们因为遭到劫掠大骂丁县县令、州牧和方运,甚至连国君和太后都一起骂上,认定象州还不如归庆国,起码不会被庆国大军抢劫。
但今天,眼前发生的一切震惊了他们,让他们发现,庆国好像已经不是当年的庆国,而景国也不是当年的景国。
随后,董文丛与方守业等人返回巴陵城。
回到巴陵城时,已经是夜里,董文丛独自来到方运的书房外,敲门进入。
“下官董文丛,见过总督大人。”董文丛微笑着进入书房。
“坐吧。”方运随口道。
“下官不敢。”董文丛道。
“丁县的事怎么样,倒是有人在论榜提起。”方运道。
“宣武军拖延了很久,但庆国始终无人来,他们放弃幻想,半跪道歉。唉,那些象州人说,当了这么多年的象州人,第一次知道什么叫扬眉吐气。”董文丛颇为感慨,明明是一个中年人,却像是老人在回首往事。
“嗯,那便好。从今日开始,放下一切杂物,开始筹备八月十五的中秋文会,到时候,会有各国政要与读书人前来,不可马虎。”方运道。
董文丛一愣,问:“在下有些不明白。中秋文会虽然是人族每年最重要的文会之一,但一般只有孔城会邀请各国要员,格外盛大。巴陵城在人族地位平平,每年的中秋文会与其他节日文会毫无区别。您这是想要举办一场盛大的中秋文会?”
方运轻轻点头,道:“我准备在中秋文会上解决一些事,象州人不是一直嚷嚷着要让岳阳楼的名气压过黄鹤楼吗?今年就是最好的机会。”
董文丛道:“下官领命,这就调动所有力量准备,不过……您能透露具体规模吗?是大儒层次的,还是国君层次的,或是半圣层次的?”
方运没有立即回答,思索片刻,道:“国君以上。”
董文丛面露喜色,本以为只是有普通大儒参与,现在既然是国君层次,那意味着,这次文会恐怕能邀请到各国国君、世家家主、文宗文豪或虚圣层次的大人物,而且不再少数。
“这在巴陵城的历史上前所未有,下官一定尽心准备,绝不让文会有一丝纰漏。”
方运却摇摇头,道:“你阻止不了纰漏,你要做的,就是思考出现纰漏后如何修补。”
董文丛立刻听清方运的弦外之音,低声问:“莫非那天有大事发生?”
方运没有回答,董文丛正犹豫是否准问,方运从书桌上拿出一张纸,递向董文丛,道:“这是明天的《民报》头版头条。”
董文丛一直在等头条,汗毛几乎全部竖起,身体内每一缕才气都仿佛做好准备,急忙伸出双手。
董文丛接过那页纸一看,双眼瞪大,呼吸急促。
足足看了三遍,董文丛抬起头望着方运,又惊又喜道:“大人,这是真的?”
“自然。”方运道。
“好!好!好!下官这就去交由《民报》编审堂!”董文丛一撩长袍前摆,一溜小跑出了方运的书房,州衙内的官吏目瞪口呆,堂堂翰林州牧竟然如此,传扬出去定然会被内阁责斥。
八月十二日清晨。
太阳似乎惧怕秋天的凉意,躲在东方的尽头迟迟不肯出来。
天蒙蒙亮,象州各地文院书铺的门口就排着长长的队伍,尤其是巴陵城的州文院书铺外,从昨夜便开始排队,到了清晨五点,门口已经超过三万人,其中有三千多人来自象州之外。
有了上一次的教训,这一次巴陵知府和知县如临大敌,已经早早派遣上千士兵到场维持秩序,同时开辟了五十个销售点。
清晨五点半,州文院书铺门口的人数达到五万。
六点,当文院书铺正式开卖的时候,州文院前的整条大街挤得水泄不通,总人数已经超过十万,有一万多人来自象州之外,其中大多是景国人,甚至有一些外地书贩。
前些天,《民报》的创刊号不再售卖的消息传出后,人族各地读书人纷纷求购《民报》,收购价一路暴涨,现在已经涨到三十两银子一份,而且还在不断升高。
巴陵城的一名熟练工人的年收入也不到十五两现银。
许多人竟然开始倒卖《民报》创刊号,从象州人手中低价收购,然后高价出售。
但是,过半的象州人很珍惜这份《民报》,都留作收藏,只有少数人肯卖。
即便如此,倒卖《民报》也有着上千万白银的市场,吸引了很多人参与其中。
最聪明的一部分人,早就低价囤积了上千份《民报》,正等待时机出手,一旦出手,便能获得上千倍的回报。
“开卖了!”
十余万人顿时激动起来,伸着头向前看,就见一辆辆牛车出来,每辆牛车上都装着小山般的报纸,许多人露出期盼的眼神。
有的人仿佛看到一座座银山向自己走来,有的人仿佛看到一条宽敞的科举之路出现,还有的人仿佛看到自己儿女的未来……
在场的人怀着不同的目的,开始排队买《民报》。
州文院书铺前的人流量,已经超过绝大多数《文报》和《圣道》的贩售场面。
童生杨林站在一支队伍的第一个位置,微笑着看着差役从那车上卸下厚厚的报纸。
在八月初二《民报》发售的当天,他因为想买《文报》和《圣道》最早排队,却阴错阳差买到了人族历史上第一份《民报》,让他成为邻居与好友的名人,在整个巴陵城已经算小有名气。
一些原本不会邀请他的文会,也给他发出请帖,让他在亲友中扬眉吐气。
甚至有人出一千两白银买他手中的第一份《民报》,但都被他拒绝,他曾经半开玩笑对亲友说,这份《民报》会当作传家宝,传给子子孙孙。
今天,他再一次排在最前面,附近的一些人认出他就是购买《民报》的第一人,低声议论,这让杨林心中极为满足。
当《民报》开卖后,他迫不及待付钱抢过第一份《民报》,迅速去看头版头条。
.(未完待续。)
在方运与颜域空传书的时候,丁县大部分百姓涌出城门,看着象州人从未见过的一幕。
除却进士或更高文位的读书人,宣武军集体半跪,向丁县被劫掠的百姓道歉,并且拿出一部分宝物作为赔偿。
州牧董文丛与都督方守业亲自接受宣武军的歉意,并表示会安置好被劫掠的百姓。
道歉之后,宣武军头也不回匆匆离开,极为狼狈。
丁县人无比兴奋,就在前些日子,他们因为遭到劫掠大骂丁县县令、州牧和方运,甚至连国君和太后都一起骂上,认定象州还不如归庆国,起码不会被庆国大军抢劫。
但今天,眼前发生的一切震惊了他们,让他们发现,庆国好像已经不是当年的庆国,而景国也不是当年的景国。
随后,董文丛与方守业等人返回巴陵城。
回到巴陵城时,已经是夜里,董文丛独自来到方运的书房外,敲门进入。
“下官董文丛,见过总督大人。”董文丛微笑着进入书房。
“坐吧。”方运随口道。
“下官不敢。”董文丛道。
“丁县的事怎么样,倒是有人在论榜提起。”方运道。
“宣武军拖延了很久,但庆国始终无人来,他们放弃幻想,半跪道歉。唉,那些象州人说,当了这么多年的象州人,第一次知道什么叫扬眉吐气。”董文丛颇为感慨,明明是一个中年人,却像是老人在回首往事。
“嗯,那便好。从今日开始,放下一切杂物,开始筹备八月十五的中秋文会,到时候,会有各国政要与读书人前来,不可马虎。”方运道。
董文丛一愣,问:“在下有些不明白。中秋文会虽然是人族每年最重要的文会之一,但一般只有孔城会邀请各国要员,格外盛大。巴陵城在人族地位平平,每年的中秋文会与其他节日文会毫无区别。您这是想要举办一场盛大的中秋文会?”
方运轻轻点头,道:“我准备在中秋文会上解决一些事,象州人不是一直嚷嚷着要让岳阳楼的名气压过黄鹤楼吗?今年就是最好的机会。”
董文丛道:“下官领命,这就调动所有力量准备,不过……您能透露具体规模吗?是大儒层次的,还是国君层次的,或是半圣层次的?”
方运没有立即回答,思索片刻,道:“国君以上。”
董文丛面露喜色,本以为只是有普通大儒参与,现在既然是国君层次,那意味着,这次文会恐怕能邀请到各国国君、世家家主、文宗文豪或虚圣层次的大人物,而且不再少数。
“这在巴陵城的历史上前所未有,下官一定尽心准备,绝不让文会有一丝纰漏。”
方运却摇摇头,道:“你阻止不了纰漏,你要做的,就是思考出现纰漏后如何修补。”
董文丛立刻听清方运的弦外之音,低声问:“莫非那天有大事发生?”
方运没有回答,董文丛正犹豫是否准问,方运从书桌上拿出一张纸,递向董文丛,道:“这是明天的《民报》头版头条。”
董文丛一直在等头条,汗毛几乎全部竖起,身体内每一缕才气都仿佛做好准备,急忙伸出双手。
董文丛接过那页纸一看,双眼瞪大,呼吸急促。
足足看了三遍,董文丛抬起头望着方运,又惊又喜道:“大人,这是真的?”
“自然。”方运道。
“好!好!好!下官这就去交由《民报》编审堂!”董文丛一撩长袍前摆,一溜小跑出了方运的书房,州衙内的官吏目瞪口呆,堂堂翰林州牧竟然如此,传扬出去定然会被内阁责斥。
八月十二日清晨。
太阳似乎惧怕秋天的凉意,躲在东方的尽头迟迟不肯出来。
天蒙蒙亮,象州各地文院书铺的门口就排着长长的队伍,尤其是巴陵城的州文院书铺外,从昨夜便开始排队,到了清晨五点,门口已经超过三万人,其中有三千多人来自象州之外。
有了上一次的教训,这一次巴陵知府和知县如临大敌,已经早早派遣上千士兵到场维持秩序,同时开辟了五十个销售点。
清晨五点半,州文院书铺门口的人数达到五万。
六点,当文院书铺正式开卖的时候,州文院前的整条大街挤得水泄不通,总人数已经超过十万,有一万多人来自象州之外,其中大多是景国人,甚至有一些外地书贩。
前些天,《民报》的创刊号不再售卖的消息传出后,人族各地读书人纷纷求购《民报》,收购价一路暴涨,现在已经涨到三十两银子一份,而且还在不断升高。
巴陵城的一名熟练工人的年收入也不到十五两现银。
许多人竟然开始倒卖《民报》创刊号,从象州人手中低价收购,然后高价出售。
但是,过半的象州人很珍惜这份《民报》,都留作收藏,只有少数人肯卖。
即便如此,倒卖《民报》也有着上千万白银的市场,吸引了很多人参与其中。
最聪明的一部分人,早就低价囤积了上千份《民报》,正等待时机出手,一旦出手,便能获得上千倍的回报。
“开卖了!”
十余万人顿时激动起来,伸着头向前看,就见一辆辆牛车出来,每辆牛车上都装着小山般的报纸,许多人露出期盼的眼神。
有的人仿佛看到一座座银山向自己走来,有的人仿佛看到一条宽敞的科举之路出现,还有的人仿佛看到自己儿女的未来……
在场的人怀着不同的目的,开始排队买《民报》。
州文院书铺前的人流量,已经超过绝大多数《文报》和《圣道》的贩售场面。
童生杨林站在一支队伍的第一个位置,微笑着看着差役从那车上卸下厚厚的报纸。
在八月初二《民报》发售的当天,他因为想买《文报》和《圣道》最早排队,却阴错阳差买到了人族历史上第一份《民报》,让他成为邻居与好友的名人,在整个巴陵城已经算小有名气。
一些原本不会邀请他的文会,也给他发出请帖,让他在亲友中扬眉吐气。
甚至有人出一千两白银买他手中的第一份《民报》,但都被他拒绝,他曾经半开玩笑对亲友说,这份《民报》会当作传家宝,传给子子孙孙。
今天,他再一次排在最前面,附近的一些人认出他就是购买《民报》的第一人,低声议论,这让杨林心中极为满足。
当《民报》开卖后,他迫不及待付钱抢过第一份《民报》,迅速去看头版头条。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