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四三章:儒门错了?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逆鳞、银狐、续南明、盛唐风华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xbiquge.to】,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找于志宁,对于朝廷来说,难度并不大。
特别是在知道于志宁是去会友的消息之后,只需要通过监视儒门的暗卫,就可以知道于志宁在哪里。
况且,于志宁在儒门的地位本就不低,能让于志宁前去拜访的,也仅仅只有那几个人。
命令发出去的第三天,马周等人便得到了于志宁的消息。
此时此刻,于志宁正在洛州拜访闲赋在家的当代大儒孔颖达。
孔颖达何许人也?
孔子第三十一世孙,生于北齐后主武平五年,八岁就学,曾从刘焯问学,隋大业初年,选为‘明经’,授河内郡博士,补太学助教,隋末大乱,入唐,任国子监祭酒。
国子监,也就是太学,全国最高学府,上至皇族太子,下至达官贵人的子弟,都会来这里学习。
简单点解释,就是来了这里上学的,只要自己不是特别差劲,将来以后,都能混个一官半职,脑袋灵活点的,办事灵性一些的,封爵拜相也不是什么问题。
祭酒,就是直接授课的老师,同时也是国子监的负责人,相当于后世大学的校长级别的。
李元吉登基后,孔颖达无法接受李元吉对儒门的打压,故而告官离去,但也没有回自己的衡水老家,而是在洛州定居了下来。
或许是早已看到他还有东山再起的机会,或许是无意识的。
但是现在,机会真的来了。
再简单点说,孔颖达就是现在儒门的领袖,不管实际上怎样,精神上是这样的。
一个孔子三十一世孙的身份,就足够了。
况且孔颖达在国子监这么多年,所积累的人脉,也更不是某一支能够抗衡的。
……
儒家真的就一无是处吗?
当然不是。
如果真觉得儒家是一无是处,那么早在最开始的时候,李元吉做出的就不是打压这一举动,而是跟秦始皇那样,直接来个焚书坑儒。
打压,只是不想看见他们一家独大,毫无竞争的样子,而焚书坑儒,则是彻彻底底的毁灭。
而秦始皇与汉武帝,采取的完全是两个不同的极端,而最终的结果,表面上看,有很大的差别,实际上来看,两者并没有什么差别。
秦朝之后是亡了,汉朝虽然继续延续了几百年,但却始终未能恢复到往日的盛世,甚至到了汉武帝死后的几十年内,便出现了严重的人才断层。
凡事没有绝对,出现即合理。
这就是李元吉对世间万物的感触,合理的,未必是好事,坏事未必不能变成好事。
封杀了大量的儒家思想,但也保留了一部分。
所以,李元吉选择的是秦始皇与汉武帝两者中间的那条路,不坑杀,也不推崇。
但是李元吉的这种态度,却给下面的官员们带来了比较大的困惑。
虽不说是谈儒变色,至少大多数官员在谈到儒门这个话题的时候,都会选择避开,同为官员,在一起讨论的时候,没人会主动提起这个话题。
而在施政中,一些带着浓郁儒家思想的东西,也被刻意的忽略掉。
虽然有些东西根本就是抹不掉的,但现在却出现了这么一副怪相,所有人都在努力的抹掉儒家在这近数百年的时间内,在华夏大地上留下的痕迹。
“宣!”李元吉没有拒绝,对于孔颖达和于志宁二人的求见,他是直接答应了。
他倒是要看看,这两个人到底在搞什么鬼?憎恶谈不上,在他们身上,能够看到一些让自己欣慰的东西,也能够让自己看到反感的东西,简单点说就是集爱恨于一身的结合体。
“草民孔颖达、于志宁拜见陛下~~~”两人的姿态放的很低,与之前那种当代大儒相比较起来,完全就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根本让人找不到两者间一丝丝相似的地方。
“二位爱卿有何要事急于见朕?”谈不上的感觉,李元吉还是给了二人最大的礼遇。
并未因为他们辞官回乡,便以对待普通百姓的方式去对待他们,而是依旧将他们看作是官员。
或许,李元吉是从那封告全体同胞书中看出了点什么。
这次,不是李元吉,也不是马周等人将他们召入长安的,而是他们自行前往长安的。
暗卫刚将消息传回来,马周还未做出抉择,便接到了二人踏上开往长安的列车的消息,后面的,自然也就不用他去做决定了,人都已经来了,还能咋滴?
两人都在朝中有一些自己的人脉,加上近期又在外面搞了这么大的动静,就算他们不主动出面,早晚有一天,皇帝也是要见他们的。
所以,当二人找到房玄龄,请求拜见李元吉的时候,房玄龄便直接来通报了。
“小民此行是来向陛下道歉的……”孔颖达努了努嘴,低着头,身体微微颤抖着,挣脱了内心的拒绝,放下了高傲的头颅,艰难的说出了这句话。
而这句话对于他来说,无异于难于上青天。
这不是一个简单的道歉,而是放下了作为当代大儒的尊严,地位,放下了儒门的尊严,傲气与骄傲。
这不是他一个人在低头,而是相当于整个儒门在低头。
这不是在为他做出的某一件事而道歉,而是为千百年来,儒门所有的作为而道歉。
为千百年来,数以万计,十万计,百万计的儒门中人的所作所为而道歉,这又需要多大的勇气才能做出这个决定?
难道他们真的就做错了吗?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一辈子谁都不可能没有一丝的过错,难道就这样否定了他们这么多代人,毕生为这个民族所付出的贡献了吗?
孔颖达自身来说,他是不愿意来道歉的,也不愿意做出这样的妥协,他否定的不是自己,而是整个儒门,而是整个儒门的先辈们。
以儒门的思想来看,这大概也就算得上是欺师灭祖了吧?
可不这么做又能怎样?
人都是自私的,孔颖达也并不例外。
于志宁是个很好的说客,他将整件事情的来龙去脉,以及未来的大势,包括他们自身的问题以及优势全部说了一遍。
如果不作出这个妥协,儒门至少在百年内,将会是极其黑暗的。
而百年的时间,足够让儒门从当代第一大派系变成一个不入流的小门小派。
而到了那时候,儒门想要崛起,又谈何容易?
况且,谁能保证,即使百年以后,朝廷对儒门的态度就会发生改变?
在这一切都是未知的前提下,他们唯一能做的,就是放弃那不切实际的梦想,丢掉过去的辉煌,忘掉那些所谓的理想,脚踏实地的,一步一个脚印的走下去。
焚书坑儒没有让儒门倒下,儒门能够从百家争鸣之中脱颖而出,成为数百年来华夏大地的统治学派。
现在,他们也有信心重新站起来。
最终,孔颖达被说服了,或者说,孔颖达只被说服了一半。
他会出面道歉,但道歉过后的事情,他不会在管了,而且此事过后,他便会返回衡水老家颐养天年,再也不问世事。
“陛下,儒门之错,错在于目光短浅,错在于狂傲自大,错在于无法真正的认清自己的位置,一个找不到自身位置的人,走到今日这一步,也在预料之中。陛下对儒门的厚爱,小民万分感激,倘若不是陛下给儒门破了这盆冷水,怕是到现在,儒门还无法认清自己的位置。
而陛下继位以来,便多次提起能者居之这句话,而在之前,儒门在没有那个能力的前提下,依旧幻想着往日的辉煌,忘记了本该属于他们的位置。
小民要待天下儒生为陛下道一声谢,若不是陛下挽救儒门于水深火热之中,此刻的儒门,怕是早已不复存在。
可陛下为了儒门,却无意间引发了另一个问题,为此,儒门深感愧疚,而对于此事,其实正是儒门最擅长的地方。
所以,小民恳请陛下能够授权于儒门来辅佐朝廷解决这件事情!”于志宁站了出来,孔颖达已经做了他答应的事情,剩下的就是于志宁的事情了。
于志宁不是个喜欢阿谀奉承的人,但是在这一刻,他又不得不奉承几句。
虽然说的有些让人脸红,但若是仔细去想一想的话,又会发现这些话其实并不是单纯的奉承,而是确确实实的存在的。
李元吉也在考虑,事实上早在几天前见到那封告全体同胞书的时候,他就在思考着一个问题。
自己是不是真的错了?
然而,现在李元吉有了答案。
自己并没有错,打压儒门这一行为,并没有错,即便是放在现在,自己依旧还是要打压儒门。
问题并没有出现在打压儒门这件事情上,而是在于自己对保留儒学的选择上。
中庸,是一门好学问,但是用来辅佐治国,这门学问就不合适了,甚至还会反其道而行之。
自己不是儒生,对儒门的了解也并不多。
但自己也知道,儒门最大的优势,在于对思想的引导和控制。
于志宁没有明说,但是前面的那封告同胞书,加上现在的这一番话,让李元吉明白了一个道理。
大唐之所以有现在这种问题,原因就是出在自己对儒门的打压上了。
找于志宁,对于朝廷来说,难度并不大。
特别是在知道于志宁是去会友的消息之后,只需要通过监视儒门的暗卫,就可以知道于志宁在哪里。
况且,于志宁在儒门的地位本就不低,能让于志宁前去拜访的,也仅仅只有那几个人。
命令发出去的第三天,马周等人便得到了于志宁的消息。
此时此刻,于志宁正在洛州拜访闲赋在家的当代大儒孔颖达。
孔颖达何许人也?
孔子第三十一世孙,生于北齐后主武平五年,八岁就学,曾从刘焯问学,隋大业初年,选为‘明经’,授河内郡博士,补太学助教,隋末大乱,入唐,任国子监祭酒。
国子监,也就是太学,全国最高学府,上至皇族太子,下至达官贵人的子弟,都会来这里学习。
简单点解释,就是来了这里上学的,只要自己不是特别差劲,将来以后,都能混个一官半职,脑袋灵活点的,办事灵性一些的,封爵拜相也不是什么问题。
祭酒,就是直接授课的老师,同时也是国子监的负责人,相当于后世大学的校长级别的。
李元吉登基后,孔颖达无法接受李元吉对儒门的打压,故而告官离去,但也没有回自己的衡水老家,而是在洛州定居了下来。
或许是早已看到他还有东山再起的机会,或许是无意识的。
但是现在,机会真的来了。
再简单点说,孔颖达就是现在儒门的领袖,不管实际上怎样,精神上是这样的。
一个孔子三十一世孙的身份,就足够了。
况且孔颖达在国子监这么多年,所积累的人脉,也更不是某一支能够抗衡的。
……
儒家真的就一无是处吗?
当然不是。
如果真觉得儒家是一无是处,那么早在最开始的时候,李元吉做出的就不是打压这一举动,而是跟秦始皇那样,直接来个焚书坑儒。
打压,只是不想看见他们一家独大,毫无竞争的样子,而焚书坑儒,则是彻彻底底的毁灭。
而秦始皇与汉武帝,采取的完全是两个不同的极端,而最终的结果,表面上看,有很大的差别,实际上来看,两者并没有什么差别。
秦朝之后是亡了,汉朝虽然继续延续了几百年,但却始终未能恢复到往日的盛世,甚至到了汉武帝死后的几十年内,便出现了严重的人才断层。
凡事没有绝对,出现即合理。
这就是李元吉对世间万物的感触,合理的,未必是好事,坏事未必不能变成好事。
封杀了大量的儒家思想,但也保留了一部分。
所以,李元吉选择的是秦始皇与汉武帝两者中间的那条路,不坑杀,也不推崇。
但是李元吉的这种态度,却给下面的官员们带来了比较大的困惑。
虽不说是谈儒变色,至少大多数官员在谈到儒门这个话题的时候,都会选择避开,同为官员,在一起讨论的时候,没人会主动提起这个话题。
而在施政中,一些带着浓郁儒家思想的东西,也被刻意的忽略掉。
虽然有些东西根本就是抹不掉的,但现在却出现了这么一副怪相,所有人都在努力的抹掉儒家在这近数百年的时间内,在华夏大地上留下的痕迹。
“宣!”李元吉没有拒绝,对于孔颖达和于志宁二人的求见,他是直接答应了。
他倒是要看看,这两个人到底在搞什么鬼?憎恶谈不上,在他们身上,能够看到一些让自己欣慰的东西,也能够让自己看到反感的东西,简单点说就是集爱恨于一身的结合体。
“草民孔颖达、于志宁拜见陛下~~~”两人的姿态放的很低,与之前那种当代大儒相比较起来,完全就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根本让人找不到两者间一丝丝相似的地方。
“二位爱卿有何要事急于见朕?”谈不上的感觉,李元吉还是给了二人最大的礼遇。
并未因为他们辞官回乡,便以对待普通百姓的方式去对待他们,而是依旧将他们看作是官员。
或许,李元吉是从那封告全体同胞书中看出了点什么。
这次,不是李元吉,也不是马周等人将他们召入长安的,而是他们自行前往长安的。
暗卫刚将消息传回来,马周还未做出抉择,便接到了二人踏上开往长安的列车的消息,后面的,自然也就不用他去做决定了,人都已经来了,还能咋滴?
两人都在朝中有一些自己的人脉,加上近期又在外面搞了这么大的动静,就算他们不主动出面,早晚有一天,皇帝也是要见他们的。
所以,当二人找到房玄龄,请求拜见李元吉的时候,房玄龄便直接来通报了。
“小民此行是来向陛下道歉的……”孔颖达努了努嘴,低着头,身体微微颤抖着,挣脱了内心的拒绝,放下了高傲的头颅,艰难的说出了这句话。
而这句话对于他来说,无异于难于上青天。
这不是一个简单的道歉,而是放下了作为当代大儒的尊严,地位,放下了儒门的尊严,傲气与骄傲。
这不是他一个人在低头,而是相当于整个儒门在低头。
这不是在为他做出的某一件事而道歉,而是为千百年来,儒门所有的作为而道歉。
为千百年来,数以万计,十万计,百万计的儒门中人的所作所为而道歉,这又需要多大的勇气才能做出这个决定?
难道他们真的就做错了吗?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一辈子谁都不可能没有一丝的过错,难道就这样否定了他们这么多代人,毕生为这个民族所付出的贡献了吗?
孔颖达自身来说,他是不愿意来道歉的,也不愿意做出这样的妥协,他否定的不是自己,而是整个儒门,而是整个儒门的先辈们。
以儒门的思想来看,这大概也就算得上是欺师灭祖了吧?
可不这么做又能怎样?
人都是自私的,孔颖达也并不例外。
于志宁是个很好的说客,他将整件事情的来龙去脉,以及未来的大势,包括他们自身的问题以及优势全部说了一遍。
如果不作出这个妥协,儒门至少在百年内,将会是极其黑暗的。
而百年的时间,足够让儒门从当代第一大派系变成一个不入流的小门小派。
而到了那时候,儒门想要崛起,又谈何容易?
况且,谁能保证,即使百年以后,朝廷对儒门的态度就会发生改变?
在这一切都是未知的前提下,他们唯一能做的,就是放弃那不切实际的梦想,丢掉过去的辉煌,忘掉那些所谓的理想,脚踏实地的,一步一个脚印的走下去。
焚书坑儒没有让儒门倒下,儒门能够从百家争鸣之中脱颖而出,成为数百年来华夏大地的统治学派。
现在,他们也有信心重新站起来。
最终,孔颖达被说服了,或者说,孔颖达只被说服了一半。
他会出面道歉,但道歉过后的事情,他不会在管了,而且此事过后,他便会返回衡水老家颐养天年,再也不问世事。
“陛下,儒门之错,错在于目光短浅,错在于狂傲自大,错在于无法真正的认清自己的位置,一个找不到自身位置的人,走到今日这一步,也在预料之中。陛下对儒门的厚爱,小民万分感激,倘若不是陛下给儒门破了这盆冷水,怕是到现在,儒门还无法认清自己的位置。
而陛下继位以来,便多次提起能者居之这句话,而在之前,儒门在没有那个能力的前提下,依旧幻想着往日的辉煌,忘记了本该属于他们的位置。
小民要待天下儒生为陛下道一声谢,若不是陛下挽救儒门于水深火热之中,此刻的儒门,怕是早已不复存在。
可陛下为了儒门,却无意间引发了另一个问题,为此,儒门深感愧疚,而对于此事,其实正是儒门最擅长的地方。
所以,小民恳请陛下能够授权于儒门来辅佐朝廷解决这件事情!”于志宁站了出来,孔颖达已经做了他答应的事情,剩下的就是于志宁的事情了。
于志宁不是个喜欢阿谀奉承的人,但是在这一刻,他又不得不奉承几句。
虽然说的有些让人脸红,但若是仔细去想一想的话,又会发现这些话其实并不是单纯的奉承,而是确确实实的存在的。
李元吉也在考虑,事实上早在几天前见到那封告全体同胞书的时候,他就在思考着一个问题。
自己是不是真的错了?
然而,现在李元吉有了答案。
自己并没有错,打压儒门这一行为,并没有错,即便是放在现在,自己依旧还是要打压儒门。
问题并没有出现在打压儒门这件事情上,而是在于自己对保留儒学的选择上。
中庸,是一门好学问,但是用来辅佐治国,这门学问就不合适了,甚至还会反其道而行之。
自己不是儒生,对儒门的了解也并不多。
但自己也知道,儒门最大的优势,在于对思想的引导和控制。
于志宁没有明说,但是前面的那封告同胞书,加上现在的这一番话,让李元吉明白了一个道理。
大唐之所以有现在这种问题,原因就是出在自己对儒门的打压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