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三四章:乱世祸根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逆鳞、银狐、续南明、盛唐风华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xbiquge.to】,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这个问题必须要解决,绝对不能耽搁!”房玄龄深深的皱着眉头,继续道:“必要的时候,可以让发展省停下来缓一缓!”
群臣之间一片的寂静,没有人出声响应,也没有人出声拒绝。
问题的确已经很严重了,严重到他们所有人都没有意识到,问题就已经悄然的来临了。
皇权,最怕的就是影响力下降。
如果一个皇帝自身都失去了号召力的话,那么这个帝国又还有什么希望?
哪怕现在一切都是朝着好的一面在发展,可若是如此持续下去的话,谁又敢保证,将来有一天,他们会做出比这些更出格的事情?
问题,并不是他们这些大臣们发现的。
而是上官仪最早发现了,之后他又联络了周边的几座临县,询问了他们那边的情况,整体上是比泾阳县好一些,但也好不到哪去。
如果说第一天无人响应,是这不是一件小事,需要回家商议的话,那么情有可原,可第二天,第三天,甚至到了现在的第五天,依旧没有一个本地土著响应号召,这就足够说明问题了。
反之,迁徙而来的百姓报名人数已经达到了二十五户,三百余人的规模。
人数不多,但是考虑到这次是全国性质的招募令,而且只招募十五万人左右,甚至可以确定,这二十五户甚至有一部分都无法离开。
不管是迁徙的,还是本地的土著,有人报名,这就是好事。
如果上官仪不去提这个事情,一时半会儿的,也没人会发现其中的问题,对于上官仪而言,无论是政绩还是思想,都足够让他明年再上一个台阶了。
可他并不想这么糊弄过去,这样的话,最终只会害了大唐。
而且,李元吉也并不是那种听不进去建议的人,前提是你说的要有理有据,不是道听途说来的。
等了五天的时间,上官仪在调查,在思考,在总结,然后写了一份请罪书与初步调查方案,一并将其上报给了雍州牧李道宗,李道宗在看过以后,似乎也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
虽然他这个官职并没有直接求见皇帝的资格,但他自身却是皇族,求见皇帝对于他来说,并不是一件难事。
然后,朝廷又用了两天的时间,对关中地区的二十个情况不一的县进行了抽查,结果发现百分之八十以上,都与上官仪的调查方案相同或者极度相似,而且上官仪的猜测,也正是事实。
于是,在招募令发出去的第八天,朝廷才有了这个会议,临时加开的内阁会议。
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推翻李元吉的皇位是不可能的,他在军中的影响力是无人能及的,所以,他们只能规规矩矩的去考虑,去想办法。
“一个人得到了太多太多本不属于他的东西,于是就开始自我膨胀了,甚至不会去思考一下,到底是什么原因,让他得到了这些东西。”马周点了点头,这是他第一次认为,发展省的步子要停下来歇一歇了。
或者说,发展省的策略要开始转变了。
思路是好的,做法也是正确的,可他们却忽略了最关键的一点,而这一点,主要当初他们能多想一下,就有可能会避免掉。
以往的时候,地主家的人是不会去服兵役,劳役的。
朝廷有规定,他们也有钱,所以他们愿意出钱去购买自己本该承担这些义务的时间来获取自由。
普通百姓没钱,也舍不得,所以他们不得不去义务劳动。
时间久了,大家也就习惯了,不会有人觉得这样并不公平。
现在也是这样,他们已经习惯了这种好日子,不再甘愿去付出,去奉献,去牺牲。
如果一个国家所有人都是这种想法,那么后果将会是极为可怕的。
从发达的地区移民出去,这不是朝廷的初衷,就算真的有很多人报名,最终也不会让他们去的太多,更多的,还是从那些贫穷的地区抽人离开。
这些人的离开,有了新的生计,也为留下来的人挪出了一定的生存空间,这是一个双赢的局面。
敢不敢做是一回事,敢不敢站出来是另一回事。
可是现在,没有人响应,他们不会考虑更深层次的东西,他们甚至连表面功夫都不愿意去做了。
上官仪的请罪书,犹如一记耳光狠狠的打在了这些内阁成员的脸上,这不仅仅只是上官仪一个人的失误,同样也是整个朝廷的失误,是皇帝的失误。
这是个很严重的问题,以提升经济,提升百姓生活水平为目的,却是以皇帝,官府的影响力为牺牲的代价。
这个代价太过惨重了,惨重到有可能将要拉上整个大唐作为陪葬。
是他们一手将大唐送上开启巅峰之路的,他们不希望同样是他们,为大唐的没落留下了巨大的隐患。
李元吉很头疼,特别头疼。
此时此刻,他终于明白了后世为什么会不断的树立典型,树立正能量,甚至作为一个平民,李元吉都觉得上面有些丧心病狂了。
因为国家需要,因为民族需要,一旦连这些正能量都没有了,整个社会满满的全都是负能量,那么这个国家将会失去活力,失去希望。
现在的问题并没有后世那么严重,但也同样不小,已经到了不得不重视的程度,不得不认真对待的程度。
“发展省不用停止,只是策略需要改变一下,将资源拆分,在足以改变现状的前提下,尽可能的去多发展几个县,朕不希望再出现这样的情况,朕不希望看到有人一夜暴富,从而迷失了自我,迷失了民族的尊严与责任。朕也不希望看到那些本该好好活着的百姓,却被生计而逼的无路可走,手心手背都是朕的肉,朕不会再去厚非彼此。”李元吉有些淡定的说着,他也在反省。
可不论他怎么去反省,这个问题都是无解的,除非他能放下现在的一切,让大唐重新回到以前,将问题留给子孙后代去解决,而他,只安安静静的当一个无聊的皇帝。
时代要发展,社会要进步,经济要发达,百姓的腰包要有钱,按照现在的发展路子,最多二十年,便可做到百姓食肉而无不舍,百姓探亲而无不舍。
意思就是,百姓不会在舍不得去买肉吃,也不会舍不得去买一张车票去探亲,因为手里都有钱了,就算穷,也不会比现在更穷。
那时候工业化基本已经初步铺开了,工作岗位会越来越多,能赚钱的地方也越来越多。
就算现在想出了个办法暂时解决掉了这个问题,那么以后呢?
如果此次不能去根,不能彻底的唤醒大唐的百姓,让他们重新树立危机意识,重新真正的认识自我,几十年后,如今的这一幕依旧还会重现。
一个王朝的覆灭,从来都不是因为外敌的侵略,而是因为自身内部的崩溃,外敌那只是附加因素,并不能成为真正的原因。
“此事朕已有决定,散了吧,该干啥干啥去,做好手中的事情,不要考虑的太多。”李元吉叹了口气。
很无奈,乱世当用重典。
现在不是乱世,却为将来的乱世埋下了伏笔,李元吉没有那么多的思想束缚,也不会像其他的皇帝那样自持清高。
作为一个从平民中来的皇帝,很多贵族们无法接受的事情,李元吉却不觉得自己不能接受。
虽然这个决定会被很多人制止,否定,但他还是要做。
他要用重典去处置这件事情,他要彻底的唤醒那些被美好的生活而侵略攻占的黎民百姓,要让他们重新产生一种危机意识,重新燃起心中那团报国的热血。
李元吉的决定让很多人都有些摸不着头脑,难道他所谓的决定,就是拆分资源,将发展一个县的资源用于发展两个县,以此来拖延一个地区的发展速度,给他们留下足够的时间去缓冲,去适应,去跟其他县竞争吗?
这的确是个办法,但却并非上策。
但是具体的办法李元吉却没有说,甚至没有丝毫的透漏,所有人都不知道接下来他要怎么做,就连马周也同样不知道。
马周只是觉得,这件事情远远不会如此简单,一定会有更严重,更恶略的后果。
……
“内府今年还有多少盈余?”离开了内阁,李元吉朝着身后的宋忠问道。
“陛下,大约还有五万贯左右。”宋忠直接回应。
这些钱是这几年来积累下来的,是商业集团上缴的部分,扣除皇室当年的必须,以及一些额外预支之后剩下的钱,一年年的攒着,现在就到了五万贯这个数字。
如果加上之前洛州太平坊的两万贯,那就是七万贯,当政五年,平均每年1.4万贯的积累,这个速度不快,但也不慢。
“朕记得商业集团那边今年好像有大动作吧?”李元吉想起了这么件事,当初罗尘好像说过这回事,只不过自己有点忘了。
“是有这么回事,商业集团去年盈利不少,按照规矩,应当上缴内府六万余贯的,而当时罗尘说出了计划与请求,陛下同意了罗尘的请求,只上缴一万贯作为陛下今年所需,余下的留在商业集团用于发展。”
“你去告诉罗尘,已经开始的计划,用今年的盈利去解决,没有开始的计划,全部暂停,另外,在不影响集团正常运转的情况下,将余下的钱全部交给内府……”李元吉点了点头,两边加起来,十万贯是有了,在挤一挤的话,十二三万贯还是没问题的,虽说有点不足,但前期的话,还是足够的。
“这个问题必须要解决,绝对不能耽搁!”房玄龄深深的皱着眉头,继续道:“必要的时候,可以让发展省停下来缓一缓!”
群臣之间一片的寂静,没有人出声响应,也没有人出声拒绝。
问题的确已经很严重了,严重到他们所有人都没有意识到,问题就已经悄然的来临了。
皇权,最怕的就是影响力下降。
如果一个皇帝自身都失去了号召力的话,那么这个帝国又还有什么希望?
哪怕现在一切都是朝着好的一面在发展,可若是如此持续下去的话,谁又敢保证,将来有一天,他们会做出比这些更出格的事情?
问题,并不是他们这些大臣们发现的。
而是上官仪最早发现了,之后他又联络了周边的几座临县,询问了他们那边的情况,整体上是比泾阳县好一些,但也好不到哪去。
如果说第一天无人响应,是这不是一件小事,需要回家商议的话,那么情有可原,可第二天,第三天,甚至到了现在的第五天,依旧没有一个本地土著响应号召,这就足够说明问题了。
反之,迁徙而来的百姓报名人数已经达到了二十五户,三百余人的规模。
人数不多,但是考虑到这次是全国性质的招募令,而且只招募十五万人左右,甚至可以确定,这二十五户甚至有一部分都无法离开。
不管是迁徙的,还是本地的土著,有人报名,这就是好事。
如果上官仪不去提这个事情,一时半会儿的,也没人会发现其中的问题,对于上官仪而言,无论是政绩还是思想,都足够让他明年再上一个台阶了。
可他并不想这么糊弄过去,这样的话,最终只会害了大唐。
而且,李元吉也并不是那种听不进去建议的人,前提是你说的要有理有据,不是道听途说来的。
等了五天的时间,上官仪在调查,在思考,在总结,然后写了一份请罪书与初步调查方案,一并将其上报给了雍州牧李道宗,李道宗在看过以后,似乎也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
虽然他这个官职并没有直接求见皇帝的资格,但他自身却是皇族,求见皇帝对于他来说,并不是一件难事。
然后,朝廷又用了两天的时间,对关中地区的二十个情况不一的县进行了抽查,结果发现百分之八十以上,都与上官仪的调查方案相同或者极度相似,而且上官仪的猜测,也正是事实。
于是,在招募令发出去的第八天,朝廷才有了这个会议,临时加开的内阁会议。
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推翻李元吉的皇位是不可能的,他在军中的影响力是无人能及的,所以,他们只能规规矩矩的去考虑,去想办法。
“一个人得到了太多太多本不属于他的东西,于是就开始自我膨胀了,甚至不会去思考一下,到底是什么原因,让他得到了这些东西。”马周点了点头,这是他第一次认为,发展省的步子要停下来歇一歇了。
或者说,发展省的策略要开始转变了。
思路是好的,做法也是正确的,可他们却忽略了最关键的一点,而这一点,主要当初他们能多想一下,就有可能会避免掉。
以往的时候,地主家的人是不会去服兵役,劳役的。
朝廷有规定,他们也有钱,所以他们愿意出钱去购买自己本该承担这些义务的时间来获取自由。
普通百姓没钱,也舍不得,所以他们不得不去义务劳动。
时间久了,大家也就习惯了,不会有人觉得这样并不公平。
现在也是这样,他们已经习惯了这种好日子,不再甘愿去付出,去奉献,去牺牲。
如果一个国家所有人都是这种想法,那么后果将会是极为可怕的。
从发达的地区移民出去,这不是朝廷的初衷,就算真的有很多人报名,最终也不会让他们去的太多,更多的,还是从那些贫穷的地区抽人离开。
这些人的离开,有了新的生计,也为留下来的人挪出了一定的生存空间,这是一个双赢的局面。
敢不敢做是一回事,敢不敢站出来是另一回事。
可是现在,没有人响应,他们不会考虑更深层次的东西,他们甚至连表面功夫都不愿意去做了。
上官仪的请罪书,犹如一记耳光狠狠的打在了这些内阁成员的脸上,这不仅仅只是上官仪一个人的失误,同样也是整个朝廷的失误,是皇帝的失误。
这是个很严重的问题,以提升经济,提升百姓生活水平为目的,却是以皇帝,官府的影响力为牺牲的代价。
这个代价太过惨重了,惨重到有可能将要拉上整个大唐作为陪葬。
是他们一手将大唐送上开启巅峰之路的,他们不希望同样是他们,为大唐的没落留下了巨大的隐患。
李元吉很头疼,特别头疼。
此时此刻,他终于明白了后世为什么会不断的树立典型,树立正能量,甚至作为一个平民,李元吉都觉得上面有些丧心病狂了。
因为国家需要,因为民族需要,一旦连这些正能量都没有了,整个社会满满的全都是负能量,那么这个国家将会失去活力,失去希望。
现在的问题并没有后世那么严重,但也同样不小,已经到了不得不重视的程度,不得不认真对待的程度。
“发展省不用停止,只是策略需要改变一下,将资源拆分,在足以改变现状的前提下,尽可能的去多发展几个县,朕不希望再出现这样的情况,朕不希望看到有人一夜暴富,从而迷失了自我,迷失了民族的尊严与责任。朕也不希望看到那些本该好好活着的百姓,却被生计而逼的无路可走,手心手背都是朕的肉,朕不会再去厚非彼此。”李元吉有些淡定的说着,他也在反省。
可不论他怎么去反省,这个问题都是无解的,除非他能放下现在的一切,让大唐重新回到以前,将问题留给子孙后代去解决,而他,只安安静静的当一个无聊的皇帝。
时代要发展,社会要进步,经济要发达,百姓的腰包要有钱,按照现在的发展路子,最多二十年,便可做到百姓食肉而无不舍,百姓探亲而无不舍。
意思就是,百姓不会在舍不得去买肉吃,也不会舍不得去买一张车票去探亲,因为手里都有钱了,就算穷,也不会比现在更穷。
那时候工业化基本已经初步铺开了,工作岗位会越来越多,能赚钱的地方也越来越多。
就算现在想出了个办法暂时解决掉了这个问题,那么以后呢?
如果此次不能去根,不能彻底的唤醒大唐的百姓,让他们重新树立危机意识,重新真正的认识自我,几十年后,如今的这一幕依旧还会重现。
一个王朝的覆灭,从来都不是因为外敌的侵略,而是因为自身内部的崩溃,外敌那只是附加因素,并不能成为真正的原因。
“此事朕已有决定,散了吧,该干啥干啥去,做好手中的事情,不要考虑的太多。”李元吉叹了口气。
很无奈,乱世当用重典。
现在不是乱世,却为将来的乱世埋下了伏笔,李元吉没有那么多的思想束缚,也不会像其他的皇帝那样自持清高。
作为一个从平民中来的皇帝,很多贵族们无法接受的事情,李元吉却不觉得自己不能接受。
虽然这个决定会被很多人制止,否定,但他还是要做。
他要用重典去处置这件事情,他要彻底的唤醒那些被美好的生活而侵略攻占的黎民百姓,要让他们重新产生一种危机意识,重新燃起心中那团报国的热血。
李元吉的决定让很多人都有些摸不着头脑,难道他所谓的决定,就是拆分资源,将发展一个县的资源用于发展两个县,以此来拖延一个地区的发展速度,给他们留下足够的时间去缓冲,去适应,去跟其他县竞争吗?
这的确是个办法,但却并非上策。
但是具体的办法李元吉却没有说,甚至没有丝毫的透漏,所有人都不知道接下来他要怎么做,就连马周也同样不知道。
马周只是觉得,这件事情远远不会如此简单,一定会有更严重,更恶略的后果。
……
“内府今年还有多少盈余?”离开了内阁,李元吉朝着身后的宋忠问道。
“陛下,大约还有五万贯左右。”宋忠直接回应。
这些钱是这几年来积累下来的,是商业集团上缴的部分,扣除皇室当年的必须,以及一些额外预支之后剩下的钱,一年年的攒着,现在就到了五万贯这个数字。
如果加上之前洛州太平坊的两万贯,那就是七万贯,当政五年,平均每年1.4万贯的积累,这个速度不快,但也不慢。
“朕记得商业集团那边今年好像有大动作吧?”李元吉想起了这么件事,当初罗尘好像说过这回事,只不过自己有点忘了。
“是有这么回事,商业集团去年盈利不少,按照规矩,应当上缴内府六万余贯的,而当时罗尘说出了计划与请求,陛下同意了罗尘的请求,只上缴一万贯作为陛下今年所需,余下的留在商业集团用于发展。”
“你去告诉罗尘,已经开始的计划,用今年的盈利去解决,没有开始的计划,全部暂停,另外,在不影响集团正常运转的情况下,将余下的钱全部交给内府……”李元吉点了点头,两边加起来,十万贯是有了,在挤一挤的话,十二三万贯还是没问题的,虽说有点不足,但前期的话,还是足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