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七章 磨砺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逆鳞、银狐、续南明、盛唐风华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xbiquge.to】,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这场交战的规模虽然很小,但是却具备了一场真正的机械化攻防战的所有要素,攻击方的装甲矛头和步兵配合,以及远程火力支援,防御方依靠地形巧妙的设立阵地,并且配备平射炮来阻击装甲部队。而在进攻方攻击受挫后再安排机动兵力进行反击。如果把这场战斗的规模放大的话,那将是我们的主力装甲部队所要面对的情况了。”蔡锷正色道。
“不得不说上次俄国人在内蒙古吃了亏之后还是研究了一下,你还别说,大概的思路还是正确的。现阶段,平射炮配上穿甲弹后对装甲车和坦克的杀伤力太强了,75mm速射炮几乎可以摧毁所有类型的装甲车辆,即使是57mm炮对于我们的坦克也是很大的杀伤。在加上前面的地雷的阻碍作用和那些炮兵掩体。这些东西对一门75mm炮的战力会有极大的提升!如果处理不好的话,我们的装甲矛头冲击这些严密设防的阵地恐怕就和步兵冲机枪阵地没啥区别了。”聂士成忧心忡忡的拿着一份资料说道。而这份资料上则是各种口径的火炮对目前华夏陆军的战车防御的穿深记录,即使是防护最好的豹式突击炮的45mm正面装甲也很难在中距离上挡住75mm38l长管加农炮的攻击!至于装备着速射炮的小坦克,好吧,57mm炮近距离都可以打穿!
聂士成的忧虑绝对不是空穴来风。其实在历史上,直到1936年发生西班牙内战的时候。坦克在面对由战防炮的阵地时依然是出于绝对劣势,曾经一门得过产的37mm反坦克炮隐藏在一座教堂废墟之后一天内打掉了12辆苏联援助的各种坦克。即使到了苏德战争期间,没有足够炮兵和航空兵支援的装甲部队面对装备了大量反坦克炮的防线依然十分吃紧。当然了这些防线里面可能还会有像88mm高射炮这样的大杀器来客串!
“情况虽然比较严峻。但是我们依然要从整体上来分析我们所面对的情况,足够的加农炮配上有纵身的阵地和地雷阵,后面再加上一些远程火炮,嗯这是一个很好的陷阱,谁进去谁完蛋,但是战术上的优势并不能解决战略上的问题,比如说。俄国人一共才有多少75mm加农炮?能够配输给一线部队用于反装甲作战的75炮能有多少?作为进攻方,我们可以集中数倍于防御方的火力来对对手进行压制,而且必要的时候我们还可以绕开这些孤零零的要塞。”彭毅倒是很乐观。毕竟这样的防御阵地虽然强大。但是构筑所需要的物资和时间也是相当长的,俄国人因为国力和物资的问题,并不能保证没一处阵地都坚若磐石!
“从战役层面来看,对于防御坚固的永久性要塞并不适合用装甲部队强攻。我们需要的是寻找对方的薄弱点。然后战术和速度来迅速突破这些脆弱点。然后装甲部队继续前进完成迂回和包抄,而后面的步兵则负责扩大突破口承担实际上的占领任务,至于那些要塞,我们完全可以围而不打。不做过多的纠缠。我们将力量集中在一处,以数倍的优势敲开对方一个点,然后在对方还没来得及调整部署和重整之前对敌发动连续不断的突击。装甲矛头的强大不仅仅体现在攻防上,在机动性方面也有无与伦比的优势。”马玉昆说道。
“另外,我们需要强化机动炮兵的战斗力。炮兵的作用并不仅仅是开战前实施压制那样简单的。随着堑壕体系的发展,能够在第一波炮击下生存下来的可能性越来越大。所以炮兵必须可以和进攻部队协调,在战斗中不断为进攻部队提供火力掩护。因为车辆的限制,我们的机动榴弹炮最大不过105mm短管火炮。射程是够了,但是威力恐怕还不行。120mm迫击炮估计也悬,总装备部不是刚刚调过来一批150mm线膛迫击炮吗?如果可以,我希望可以把他们编入装甲部队,随时为前进部队提供火力支援。能抗住150mm线膛迫击炮的掩体怕是不多吧。”彭毅试探性的问了问。
“战斗室里可能装不下那么重的火炮,不过如果改成拖车的话应该可以,前面的车上装有弹药和装填设备,后面是炮车,打的时候虽然需要慢一些,但是勉强可以跟上部队行进。”蔡锷从技术角度分析了一下将后装线膛迫击炮机械化的可能性。
“那就这么定了,反正150mm线膛迫击炮打的远,即使位置靠后一些关系也不大。精度问题虽然无法和榴弹炮相比,但是总比迫击炮强多了,就这样定了,回头我们写个调令你就去准备一下吧。”聂士成也表示了赞同。
“我们的攻击队形是不是也需要调整一下了?以坦克为首突击炮在后组成的楔型攻击阵型并不适合当前的情况。原本如果对方缺乏反装甲武器,主要以步兵为主的话,坦克上的37炮对付步兵比后面的75mm短管火炮更好。但是如果对方配属大量反坦克炮的话,坦克防御过低,在前面容易被毁,后面的突击炮因为视野问题,本身就小的火炮调整角度更加没法发挥作用。所以我认为将突击炮放在前面,后面安排坦克会不会更好?75mm短管炮可以第一时间解决绝大部分问题。”彭毅边说边在纸上画着。
“另外楔形阵型换成倒v型阵如何?两翼先接敌,这样的话,对方如果实中央而空两翼的话可以为我们提供包抄的机会。中间的车辆比较靠后,即使对方有预设的反坦克阵地,因为距离的原因,对中央主力的杀伤力也会下降。同时我们还需要加强通讯,部分指挥车宁可不要火炮,也需要弄一部电台。光靠信号旗实在是不怎么靠谱。”彭毅接着说道。
“后勤也需要加强,我们的工兵部队和抢修部队恐怕也要扩大规模了,俄国人已经知道用雷场来阻碍我们的进攻,可能还会有壕沟或者其它什么玩意,坦克的损失率会比价高。当然这些损失可能是暂时的受损,如果能经过一番抢修就继续投入战斗的话我想我们的战力保持会上一个新的台阶。”蔡锷说道。
“步兵,在装甲部队突破后,整个阵地还需要步兵来战略和扩大战果。这要求步兵的跟进速度必须跟上装甲部队,但是我们的车辆有限不可能携带足够数量的步兵,如果让骑兵跟随的话,先不说我们能否有足够的骑兵,单纯供给骑兵的粮草就是个大问题,一匹马吃的能顶10个人,我们不是游牧骑兵,对后勤的压力太大了。”马玉昆提出了另外一个关键问题。
“步兵数量多但是速度慢跟不上,骑兵能跟上但是数量不够,这个真是一个大问题啊。”聂士成说道。“对了,上一次有人建议搞一个自行车部队,各位感觉怎么样?那些人还捣鼓了一下,弄了一个重载的自行车,负重120公斤以上,采用了充气轮胎,在建议公路上也可以行进,带上自身的装备和补给后,每小时行进15公里左右,这速度已经很不错了。”
“我想起来了,后来有些人还搞了一个三轮车专门拉货的,他们甚至把82mm迫击炮也拆了然后扔到车上。一辆车除了带一门82mm迫击炮外还能带上半个基数的弹药。这样的话短时间内,这支自行车部队的机动性和火力就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保证,反正他们的任务也是占领和掩护装甲部队,缺乏重武器的话,有装甲部队提供直接的火力支持。问题也不大。至于车辆问题,完全可以通过在民间征集和拿工厂存货来解决你们看如何。”蔡锷眼睛一亮说道。
自行车部队这个还真有,当年的瑞士就有一支靠自行车为主要机动手段的山地部队。而在2战时期,数千日本自行车骑兵更是成为了日军进攻东南亚的急先锋,因为不用选择道路,速度也挺快,更重要的是不依赖燃油,只要有饭团自行车部队就可以上路,所以这种机动性在特殊情况下那是相当强的。作为穿越者的徐杰没有理由不搞出这种科技含量极低但是效果奇好的东东。尤其是在机动性明显不足的20世纪初。而这支部队开始还没有能入各位将军的法眼,而现在这支奇特的“快速”部队终于引起了彭毅等人的关注。
“最后一个问题,俄国人也有一些装甲车辆,为了对付这些装甲车,我们是不是把一部分37mm坦克炮替换成47mm长管炮会更好一些?37mm炮的炮弹只有1磅重,而47mm炮则有3磅。37炮的威力略显不足,47炮或者德国的50炮可能会更好一些。另外在开战前我们也已经预先制造了一些,将其混编一下的话任务弹性会更好。”彭毅说道。
就这样,在充分研究了追猎者部队的经验和教训后,华夏陆军的高级将领重新制定了机械化作战的原则和战术。而经过充实和锤炼的机械化作战体系自然比原先的更要成熟和高效,现在剩下的事情就是集中精力做好攻击前的最后的准备,用俄国人的防线来检验华夏陆军的机械化兵锋是否真的锋利和致命!
感谢书友共和国之泪的月票和推荐票~~。以及书友flay007的月票支持~~~。
〖
“这场交战的规模虽然很小,但是却具备了一场真正的机械化攻防战的所有要素,攻击方的装甲矛头和步兵配合,以及远程火力支援,防御方依靠地形巧妙的设立阵地,并且配备平射炮来阻击装甲部队。而在进攻方攻击受挫后再安排机动兵力进行反击。如果把这场战斗的规模放大的话,那将是我们的主力装甲部队所要面对的情况了。”蔡锷正色道。
“不得不说上次俄国人在内蒙古吃了亏之后还是研究了一下,你还别说,大概的思路还是正确的。现阶段,平射炮配上穿甲弹后对装甲车和坦克的杀伤力太强了,75mm速射炮几乎可以摧毁所有类型的装甲车辆,即使是57mm炮对于我们的坦克也是很大的杀伤。在加上前面的地雷的阻碍作用和那些炮兵掩体。这些东西对一门75mm炮的战力会有极大的提升!如果处理不好的话,我们的装甲矛头冲击这些严密设防的阵地恐怕就和步兵冲机枪阵地没啥区别了。”聂士成忧心忡忡的拿着一份资料说道。而这份资料上则是各种口径的火炮对目前华夏陆军的战车防御的穿深记录,即使是防护最好的豹式突击炮的45mm正面装甲也很难在中距离上挡住75mm38l长管加农炮的攻击!至于装备着速射炮的小坦克,好吧,57mm炮近距离都可以打穿!
聂士成的忧虑绝对不是空穴来风。其实在历史上,直到1936年发生西班牙内战的时候。坦克在面对由战防炮的阵地时依然是出于绝对劣势,曾经一门得过产的37mm反坦克炮隐藏在一座教堂废墟之后一天内打掉了12辆苏联援助的各种坦克。即使到了苏德战争期间,没有足够炮兵和航空兵支援的装甲部队面对装备了大量反坦克炮的防线依然十分吃紧。当然了这些防线里面可能还会有像88mm高射炮这样的大杀器来客串!
“情况虽然比较严峻。但是我们依然要从整体上来分析我们所面对的情况,足够的加农炮配上有纵身的阵地和地雷阵,后面再加上一些远程火炮,嗯这是一个很好的陷阱,谁进去谁完蛋,但是战术上的优势并不能解决战略上的问题,比如说。俄国人一共才有多少75mm加农炮?能够配输给一线部队用于反装甲作战的75炮能有多少?作为进攻方,我们可以集中数倍于防御方的火力来对对手进行压制,而且必要的时候我们还可以绕开这些孤零零的要塞。”彭毅倒是很乐观。毕竟这样的防御阵地虽然强大。但是构筑所需要的物资和时间也是相当长的,俄国人因为国力和物资的问题,并不能保证没一处阵地都坚若磐石!
“从战役层面来看,对于防御坚固的永久性要塞并不适合用装甲部队强攻。我们需要的是寻找对方的薄弱点。然后战术和速度来迅速突破这些脆弱点。然后装甲部队继续前进完成迂回和包抄,而后面的步兵则负责扩大突破口承担实际上的占领任务,至于那些要塞,我们完全可以围而不打。不做过多的纠缠。我们将力量集中在一处,以数倍的优势敲开对方一个点,然后在对方还没来得及调整部署和重整之前对敌发动连续不断的突击。装甲矛头的强大不仅仅体现在攻防上,在机动性方面也有无与伦比的优势。”马玉昆说道。
“另外,我们需要强化机动炮兵的战斗力。炮兵的作用并不仅仅是开战前实施压制那样简单的。随着堑壕体系的发展,能够在第一波炮击下生存下来的可能性越来越大。所以炮兵必须可以和进攻部队协调,在战斗中不断为进攻部队提供火力掩护。因为车辆的限制,我们的机动榴弹炮最大不过105mm短管火炮。射程是够了,但是威力恐怕还不行。120mm迫击炮估计也悬,总装备部不是刚刚调过来一批150mm线膛迫击炮吗?如果可以,我希望可以把他们编入装甲部队,随时为前进部队提供火力支援。能抗住150mm线膛迫击炮的掩体怕是不多吧。”彭毅试探性的问了问。
“战斗室里可能装不下那么重的火炮,不过如果改成拖车的话应该可以,前面的车上装有弹药和装填设备,后面是炮车,打的时候虽然需要慢一些,但是勉强可以跟上部队行进。”蔡锷从技术角度分析了一下将后装线膛迫击炮机械化的可能性。
“那就这么定了,反正150mm线膛迫击炮打的远,即使位置靠后一些关系也不大。精度问题虽然无法和榴弹炮相比,但是总比迫击炮强多了,就这样定了,回头我们写个调令你就去准备一下吧。”聂士成也表示了赞同。
“我们的攻击队形是不是也需要调整一下了?以坦克为首突击炮在后组成的楔型攻击阵型并不适合当前的情况。原本如果对方缺乏反装甲武器,主要以步兵为主的话,坦克上的37炮对付步兵比后面的75mm短管火炮更好。但是如果对方配属大量反坦克炮的话,坦克防御过低,在前面容易被毁,后面的突击炮因为视野问题,本身就小的火炮调整角度更加没法发挥作用。所以我认为将突击炮放在前面,后面安排坦克会不会更好?75mm短管炮可以第一时间解决绝大部分问题。”彭毅边说边在纸上画着。
“另外楔形阵型换成倒v型阵如何?两翼先接敌,这样的话,对方如果实中央而空两翼的话可以为我们提供包抄的机会。中间的车辆比较靠后,即使对方有预设的反坦克阵地,因为距离的原因,对中央主力的杀伤力也会下降。同时我们还需要加强通讯,部分指挥车宁可不要火炮,也需要弄一部电台。光靠信号旗实在是不怎么靠谱。”彭毅接着说道。
“后勤也需要加强,我们的工兵部队和抢修部队恐怕也要扩大规模了,俄国人已经知道用雷场来阻碍我们的进攻,可能还会有壕沟或者其它什么玩意,坦克的损失率会比价高。当然这些损失可能是暂时的受损,如果能经过一番抢修就继续投入战斗的话我想我们的战力保持会上一个新的台阶。”蔡锷说道。
“步兵,在装甲部队突破后,整个阵地还需要步兵来战略和扩大战果。这要求步兵的跟进速度必须跟上装甲部队,但是我们的车辆有限不可能携带足够数量的步兵,如果让骑兵跟随的话,先不说我们能否有足够的骑兵,单纯供给骑兵的粮草就是个大问题,一匹马吃的能顶10个人,我们不是游牧骑兵,对后勤的压力太大了。”马玉昆提出了另外一个关键问题。
“步兵数量多但是速度慢跟不上,骑兵能跟上但是数量不够,这个真是一个大问题啊。”聂士成说道。“对了,上一次有人建议搞一个自行车部队,各位感觉怎么样?那些人还捣鼓了一下,弄了一个重载的自行车,负重120公斤以上,采用了充气轮胎,在建议公路上也可以行进,带上自身的装备和补给后,每小时行进15公里左右,这速度已经很不错了。”
“我想起来了,后来有些人还搞了一个三轮车专门拉货的,他们甚至把82mm迫击炮也拆了然后扔到车上。一辆车除了带一门82mm迫击炮外还能带上半个基数的弹药。这样的话短时间内,这支自行车部队的机动性和火力就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保证,反正他们的任务也是占领和掩护装甲部队,缺乏重武器的话,有装甲部队提供直接的火力支持。问题也不大。至于车辆问题,完全可以通过在民间征集和拿工厂存货来解决你们看如何。”蔡锷眼睛一亮说道。
自行车部队这个还真有,当年的瑞士就有一支靠自行车为主要机动手段的山地部队。而在2战时期,数千日本自行车骑兵更是成为了日军进攻东南亚的急先锋,因为不用选择道路,速度也挺快,更重要的是不依赖燃油,只要有饭团自行车部队就可以上路,所以这种机动性在特殊情况下那是相当强的。作为穿越者的徐杰没有理由不搞出这种科技含量极低但是效果奇好的东东。尤其是在机动性明显不足的20世纪初。而这支部队开始还没有能入各位将军的法眼,而现在这支奇特的“快速”部队终于引起了彭毅等人的关注。
“最后一个问题,俄国人也有一些装甲车辆,为了对付这些装甲车,我们是不是把一部分37mm坦克炮替换成47mm长管炮会更好一些?37mm炮的炮弹只有1磅重,而47mm炮则有3磅。37炮的威力略显不足,47炮或者德国的50炮可能会更好一些。另外在开战前我们也已经预先制造了一些,将其混编一下的话任务弹性会更好。”彭毅说道。
就这样,在充分研究了追猎者部队的经验和教训后,华夏陆军的高级将领重新制定了机械化作战的原则和战术。而经过充实和锤炼的机械化作战体系自然比原先的更要成熟和高效,现在剩下的事情就是集中精力做好攻击前的最后的准备,用俄国人的防线来检验华夏陆军的机械化兵锋是否真的锋利和致命!
感谢书友共和国之泪的月票和推荐票~~。以及书友flay007的月票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