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三国从忽悠刘备开始 > 第802章 邺城落

第802章 邺城落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夜的命名术天机之神局梦醒细无声神级幸运星我的大明星家族大国重工孤岛求生之重生狂蟒位面因果系统都市狐仙养成记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xbiquge.to】,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章武四年,十一月初四。

    距离当初幽州州治蓟县易手,已经过去了整整两个月零二十天。邺城的局势已经岌岌可危,随时有可能被攻破,但至少今天还在袁尚手中。

    不得不承认,当初刘备军高层将领们,对于邺城的城防强度和曹军攻城实力的评估,还是比较精准的。

    说邺城至少能比蓟县多撑两个多月,如今果然是撑了那么久。

    刘备军一直打出了始终对袁、曹同时开战的强硬姿态,不和任何国贼勾结妥协。

    也没有投入更多资源,都是有枣没枣打一杆,完全按照自己的节奏在积蓄力量,避免入冬后大规模用兵。

    在这段时间里,刘备军也确实如预期地轻松拿下了河内郡最东北角那几个黑山山区的县,以及魏郡那几个位于邺城以西、控制壶关陉的县城。

    在南线战场上,沙摩柯也趁着秋收之后的时间,趁着曹军在豫州的主力都被郭嘉带领在颍川跟昆阳的刘备军对峙的机会,在南边汝南郡边缘多占了几个大别山区的县城。

    虽然蚕食的土地面积和人口数量不多,却是把外围险要彻底占干净了,花费成本也很低。整个过程没有任何意外,也没有有组织有威胁的抵抗,过程自然不值赘述。

    ……

    这天,上个月才刚刚当到三公的审配,已经意识到邺城时日无多了。绝望中的他,甚至都不想再给袁尚添乱添堵。

    反而只想着“给咱和主公都来个轰轰烈烈吧,好歹史书上看起来死前没有怎么受辱,不太窝囊”。

    审配产生这种心态并不奇怪,因为人一旦坚持一件事情坚持得太久,你想让他意识到之前的坚持都是错的,至少是没有价值的,那太难了。很多人接受不了,宁可在拐点之前死掉。

    更何况,审配心里清楚,袁尚也已经彻底心气颓了,之所以还没投降,完全是因为知道投降了也活不了。

    已经打了那么久了,双方血仇结那么深,曹操也犯不着留他。

    曹操只要有一个袁谭作为招牌坚持立着,就可以标榜他“只是反袁尚,不是反袁家”,所以不可能也没必要给挟君反贼袁尚留活路。

    袁尚最后一次问起审配外事,还是三四天前,刚刚十一月初的时候。

    那天傍晚,袁尚也是在酩酊大醉的凄惨绝望状态下,借着酒劲召见审配,询问战况和外部环境。

    袁尚清醒状态下是不会对刘备抱有期望的,但是喝醉了之后没那么在乎面子,酒后吐真言,就请审配说说看法,觉得刘备是否有可能放过袁尚一脉,以拉拢袁家旧部对付曹操。

    显然,袁尚这是觉得刘备也有那么一丝可能性,做一个功利主义者,玩“离岸平衡手”、“联弱锄强”。

    但审配手上有最新的外部情报,他的回答打消了袁尚最后的妄想。

    “我军有细作、斥候送回了西边的军情,是壶关陉口的营寨被攻破时,逃归的俘虏带来的。

    据说刘备表态了,为人君者应有信,当族则族,岂可虚与委蛇。”

    关东伪朝也是袁绍首立的,而且也确实是有挟伪帝进而篡汉之谋,有什么好多说的?

    哪怕如今他们的势力已经衰弱至极,不再是关东最强的诸侯,刘备也不会去跟那些人联手的!

    要打,你们一块儿上!

    刘备不想干那种先饶恕对方将来再清算的事情。更不会干历史上曹家对张绣家族干的那种秋后算账的事情。刘备喜欢先说清楚,现在有这个实力有这个条件,为了减少损失而欺骗弱者,何必呢。

    听说了这样的表态,袁尚还有什么好期待的?

    然后他就彻底放弃治疗了。

    审配已经很清楚这些,所以他也想减少痛苦。为了实现他的轰轰烈烈计划,审配选择了这天晚上请大鸿胪杨修到他府上喝酒。

    ……

    杨修来得很准时,看得出他,脸上时时刻刻洋溢着天妒英才的不甘与悲愤。

    这几年,杨修其实混得很成功,但现在全完了。

    他虽然在四年前放弃了刘备朝廷的大行令官职,被迫跟着太尉父亲一起转投联姻的袁家。

    姻亲身份让杨家人地位很稳固,加上当年杨修那个“袁绍刘备联手对付袁术、曹操。拥护汉帝为边地诸侯牟利、压缩中原没有继续发展空间的诸侯”的外交布局,事实上是对袁绍和刘备都有利的。

    所以杨修来了袁绍这儿,绝对会跟留在刘备那儿一样官居高位,甚至升得更快。

    仅仅两年半,杨修就做到了大鸿胪,位列九卿,当时袁绍还只是刚刚第一轮中风偏瘫,都还没死呢。

    所以杨修这个大鸿胪真的是自己拼出来的,毫无水分,是袁绍清醒状态下任命的。

    要不是袁绍势力衰落了,当初没人怀疑杨修能比他的太尉父亲更年轻就位列三公。

    他虚岁二十在刘备处出仕,二十一岁促成袁刘默契,官居大行令。二十二岁投袁绍,二十四周岁为大鸿胪,今天,也才堪堪二十六岁。

    当年杨修在刘备手下,被李素指挥着执行外交工作,那时拍杨修马屁的人,也不过是奉承他“三十岁前必然位居九卿”。

    现在看来,这些奉承算得了什么?人家二十四就九卿了!何须三十!

    可惜,朝廷整体都要大厦将倾,他做到九卿了又如何呢?天妒英才啊!

    杨修心里很清楚,邺城朝廷每一个人都是有可能投靠曹操的,唯独他们杨家不可以。

    杨修的母亲就是袁家的,杨修被打上了袁氏铁杆党羽的烙印,他再屈辱释放善意,也没有用。

    而且,杨修当年那套“利于一切边缘地区诸侯,不利于中原腹心之地诸侯”的连横合纵策略,坑的就是曹操、袁术。

    当年正是杨修的外交斡旋奏效后,袁绍甩开膀子跟曹操打了一场“新.官渡之战”,逼得曹操认怂表态,当袁绍的小弟,还割地给袁绍。

    这一切,在袁家掌权时,是功劳,到曹家掌权时,就是被清算的黑材料。

    这一点,既然杨修本人这么门清,审配当然也清楚。

    所以审配知道,谁都会背叛袁尚,唯有杨修不行,大家是铁杆战友,一条绳上的蚂蚱。

    今天,审配生出了绝望之心,又想把邺城易主时的不必要损失降低,就想到了找杨修来商议。

    两人落座之后,审配什么都没说,先跟杨修干了三杯,有点酒意打底之后,他开门见山:

    “德祖,邺城没几天了,就算我们死守,也不会有变化。真到了城破巷战,只怕双方至少还要死伤过万士卒,更会给曹操借机屠戮城中百官、河北世家的借口。”

    杨修下意识还要说几句场面话,唯恐审配是在诈他:“正南公何出此言?有正南公这样的朝廷股肱、忠义之臣主持城防……”

    审配抬手制止了杨修的申辩:“行了,是我变得太快,德祖不愿信我真心,也不能怪你。谁让我这几个月里,杀了那么多人呢。

    八月份,九月份的时候,那么多朝廷官员军中将佐想过动摇投敌、献门都被我明察秋毫找出来了。连南部尉苏由的脑袋,如今都还挂在城楼上呢,德祖不信我,该。

    不过,今日我确是真心,我与主公,都不可能得免。到时候主公肯放在大将军府放火自殉,免得落入曹贼之手受辱,那是最好。

    至于我,德祖拿着我的首级去献给曹操,多保住一些百官便是。否则以曹操之多疑,恐怕城破后会大肆屠戮如今还坚持拥护袁氏的官员,诛锄异己。

    这种事情,若非我深知太尉一家是老主公姻亲,忠义坚贞,怎会以此相托?人之将死其言也善,还请德祖勿疑。”

    审配的智商还算可以,对邺城城破之后曹操可能的清洗看得很清楚。

    而且,这也不算黑曹操,因为历史上建安九年曹操攻破邺城时,也是搞了一次屠杀,毕竟围城太久攻城部队损失也比较惨重,不屠不抢如何宣泄压力安抚部队。

    只能说,历史上的曹操,到了后期,大规模对整个州的屠杀已经没有了,也就徐州的时候干过。

    但如果是敌对诸侯的政治中心,那还是要屠一下的,一般以一城为限。杀人不是目的,抢东西和灭掉敌人的核心官僚集团才是目的。

    比如张邈(雍丘)、吕布(彭城)、袁氏(邺城)的政治中心,都是被曹操屠过的。

    审配太清楚曹操的为人,怎能不预做提防?

    如今动摇的、拥曹的都已经被他杀了,要是城破后拥袁的再被曹操屠,那岂不是等于拥曹拥袁的全死光了?朝廷还能剩下几个官员?

    审配之所以支持袁绍,后来支持袁尚,最主要的理由就是审配是河北世家大族的利益代言人,是冀州官员士人的希望。

    审配自己可以死,但他不能给曹操借口狂杀河北派九品中正制利益集团。

    花了很久的时间劝说,审配终于让杨修相信了他是彻底真心的,托付完这些话之后,审配便打算拔出佩剑自刎,让杨修假装是杨家设宴杀了审配、然后开门投降的。

    拔剑在手,审配忽然想起一些可笑的事情,情不自禁笑了:

    “德祖祖上,乃至这整个弘农杨氏一脉,听说是高祖时抢了项羽一条腿,福泽四百载,余荫至今?

    当年项羽末战击杀数百人,气竭无望,以首赠故人吕马童,为赤泉侯分得一腿,共有五人封侯。

    不意我区区审配,今日亦有模仿项王的机会,着实惭愧。但愿我的首级尸身,也能护住五家忠义之后。

    德祖还是想想名单吧,看看与哪四家合谋杀我献城,曹操必不会为难这些忠义之士。不过人数别太多,太多就被曹操看出破绽了,自古内谋之事,人多必败,曹操也不会信的。”

    审配只是随口一说,但别说他看得还挺准,自古内部谋诛权臣这种事情,一般四五家也就是保密工作的极限了,人再多会有人告密的——

    历史上董承自称的衣带诏谋曹事件,最后泄露时不也就五六家参与者,可见到了这个规模就开始泄密了。人多就太假了。

    杨修被审配的无心之言这么一激,反而有些坐不住。

    这成何体统?咱弘农杨氏祖上就是抢项羽大腿得的富贵,现在还要抢个审配的人头去保住富贵?那传出去多丢人啊。

    而且他想到一个问题,便抬手制止审配:

    “正南公且慢!我已知你心迹。然你求死,不过是为身后清名,图个轰轰烈烈。但若如此便死,不怕曹操以大公子之名,污你为袁氏逆臣么?公至于泉下,有何面目见大将军?”

    审配一听,也愣住了,发现确实不能直接就这么死,因为袁谭还在曹操那儿,有曹操威逼,如果用袁谭的名义说审配不忠于袁氏,只是跟袁氏少子勾结、为谋己利,那就死得不明不白,身后名也未必光彩。

    审配改变了主意:“那就有劳德祖费心了,还是把我绑缚,假装挟我得手,以太尉余威迫开城门献城。

    我死前自然要当着两军将士,请大公子出面斩我,剖白是非曲直。曹操虽然残暴,但我知他还是佩服忠义之士的,喜欢给忠义之士开口的机会。

    只要我能当着两军将士的面,与大公子对质,纵然最后一死,好歹能期望天下人有史官记下我的心迹。

    唉,事到如今,就算是刘备来攻城,咱也一样开门就是,过眼云烟一场空而已。”

    ……

    杨修再三确认,见审配不是玩虚的,就带审配回太尉府,然后让太尉府的侍卫把审配绑了。又匆匆凑了四家要保护的重臣名单,跟他们商量了一起谋审投曹。

    那些忠于袁家的大臣,一开始也是震惊,但很快就意识到了这是保命的机会,而且有杨修杨彪出面主持了,他们就是跟着捡便宜,便全部答应了。

    几个家主还把口供对了一下,至于下面的人,没必要知道,以免泄密。

    当日半夜,杨修派人用吊篮坠出城外,去跟袁谭商议请降。至此杨修还非常把握分寸,他降的是袁谭而非曹操。

    但袁谭已经形同傀儡,得到消息只能再去转达曹操,曹操闻言后说不上大喜,却也是松了口气,组织先头部队准备抢门抢城楼。

    凌晨五更天,杨修按照约定好的火把信号示意城外的曹军准备入城,随后打开城门。

    为了防止曹军顺势攻打屠城,杨修还把审配绑到了城头,好喊话证明邺城是主动和平投降的,不是被攻破的。曹军进城时杨家已经控制了城内局面。

    这样,曹操应该不好意思搞大规模的屠杀了,毕竟主动投降而非攻破的城市,怎么能屠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