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要造反书信?来人呐,咱给他写一张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夜的命名术、天机之神局、梦醒细无声、神级幸运星、我的大明星家族、大国重工、孤岛求生之重生狂蟒、位面因果系统、都市狐仙养成记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xbiquge.to】,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又过了五日,六月二十四,雒阳城南。
李素仅仅带了赵云等十几骑,又弄了两辆马车,先隐姓埋名假装商旅偷偷来打探消息。所有人都在铠甲外面另外穿了罩袍,兵器也都没有拿在手上。
典韦和五百卫兵还在伊阙关外的南阳地界,假装李素生病不能行,暂时滞留不前。
“这里便是先帝让百官交了四年‘修宫钱’才完全建成的毕圭苑么?真是宏伟壮丽,天意弄人。完全修好不到两年,先帝就驾崩了,唉,劳民伤财。”
赵云等人是第一次从南边伊阙而来抵达雒阳,所以路过毕圭苑的时候忍不住责备。他生性俭朴,历史上刘备入川后大肆分赃他都看不惯,所以对灵帝的所作所为也颇敢吐槽。
李素掀开车帘,低声提醒:“子龙慎言,已近畿内,我们又不能表露身份,要处处小心才是。”
赵云连忙道歉:“是我不慎了。”
一行人缓缓渡过洛水,从城南开阳门进城,因为没有持节,守城官兵自然是拷问严密,看了符传后问道:
“益州人?来雒阳干什么?不是说米贼作乱蜀道不得通么?”
符传上的那些士兵身份当然是真的,就是刘备那个太守发放的,所以籍贯没有破绽。
赵云按排练好的话术答道:“是蜀地商人,听闻张鲁覆灭,想来蜀道隔绝数年、雒阳茶价定然腾贵,贩蜀山野茶至此。”
守城士兵眼神发亮:“运的是蜀山茶叶?那税可不轻,来呐,细细核查分量,足额缴税!”
赵云倒是忘了这事儿,毕竟原先都是跟随大军行动,谁敢收税啊,顿时有些恼怒。
但李素在车窗里拉了他一把,赵云立刻冷静,交了点钱打掩护。
反正也没多少货,后续大部分的贡品还在典韦军中呢,李素这次带来的这点量,就是先私下里跟自己人打点关系送送礼的。
守城门吏足额收到了税金,大喜过望,不再严密盘查车内客人身份,直接放行了。
……
入城之后,赵云附到车窗边轻声问:“中郎,还是按计划先去蔡御史家?如今天色尚早,会不会暴露我们身份?”
李素:“当然,到时候你持我信物亲自进去通报,很隐秘的。”
赵云:“喏”
他俩聊的“蔡御史”当然是蔡邕了,他们也是到了南阳之后,初步打探朝中如今变动,尤其是重点问了蔡邕动向,知道蔡邕在今年年初,大约三月份的时候,终于是被朝廷第二次征辟。
这次是单独征辟,而不是跟去年那样的“十五鸿儒批发征辟”,所以也就不存在“郑玄、陈纪他们拒绝征辟后,蔡邕单独应征太没面子”的问题。
于是乎,蔡邕在灵帝死前一个半月,终于重新入朝,被任命为侍御史——说句题外话,虽然因为蝴蝶效应,导致蔡邕的被征辟为官提前了半年,但起步官位倒是没变。
这并不是巧合或者历史惯性,而是汉朝官场惯例潜规则如此,对于曾经被罢黜下野的官员,再次征辟召回朝中,一开始授予的官位是跟当初离职时石数差不多的。
蔡邕十二年前罢官时是正六百石的议郎,现在回来自然也是正六百石的侍御史,无非前者时光禄勋系统下的属官,而后者是少府系统下的属官。(光禄勋和少府都是九卿)
但是蔡邕这种人,毕竟在野这十二年里积累了不少学问、声望,这一世更是跟李素共著了《驳灾异论》和《殿兴有福论》,所以做了侍御史之后,肯定也会快速升官,以赶上这十二年里积累的资历阀阅。
虽不一定有另一世董卓手上那般火箭速度,想来也不会差太多。
一刻钟后,他们就寻访到了蔡府门前。也正是到了这一刻,李素才隐约意识到,似乎他们在南阳时打听到的“蔡邕被征辟为侍御史”的消息,果然也已经过期了。
蔡邕这门庭若市的样子,怎么也不该是个侍御史,肯定是最近两三个月又升过了,外地人不知道罢了。
赵云拿着李素给的信物和一块礼金,让蔡府仆人进去通传,门口的客人有些还对这个试图插队的不速之客非常不满,但不一会儿之后,事情的变化就让他们大吃一惊。
蔡邕亲自跑到门口,掀开窗帘跟李素低语几句,然后就亲手扶李素下车,还遮掩在李素和其他排队的客人之间,不让他们看见李素形貌。
因为天气正热,李素也正好打了折扇遮脸,就更加神不知鬼不觉了——
折扇是他去年秋天的时候发明的,当时因为天冷,所以久久没有传开。但发明之后半年,赶上今年初夏开始炎热起来,雒阳贵公子们发现折扇这玩意儿是个装逼神器,渐渐开始求购。
以甄家为首的豪商们也开始贩卖、仿制。因为刚刚才出现,价钱有点畸高,随便一把折扇能卖好几千钱。如今雒阳城里起码有上千柄折扇,看扇子也就认不出李素来了。
拐进蔡府二门后,蔡邕才急切问道:
“贤婿不是跟随镇西将军在平定张鲁、勘合蜀道断绝之案的内幕么?怎地忽然秘密来京?莫非是张鲁已经讨平?若如此,为何不先向陛下与大将军报捷?”
李素也出于礼法,给蔡邕简单行了礼,解释道:“说来惭愧,我本月早些时候,还在秦岭上庸道中奔波平叛、追击张鲁余孽,十日前才出秦岭、至襄阳,这才得知陛下竟然早在两个多月前就……
我所带的镇西将军叙功奏表,还是写给先帝的,我怕直接这样递上去有些违碍,所以把从人留在伊阙关外,先私行入雒打探消息,看看有没有什么该预先处置的。”
蔡邕点点头,把李素引入内堂,然后屏退左右,屋里不再留任何外人,只是去了一下女儿的闺房,把蔡琰叫出来跟李素相见叙旧。
李素也拿出一些炒茶,摆在案头,算是原来的见面礼。
这些茶叶都是蜀地商人贩售的野茶,并非种植。李素拿到手时就已经是炮制好了的,如同抹茶,所以他也没办法重新把茶叶复活成炒茶。
但他好歹可以改良一下喝茶工艺,不再加盐和花椒大料,只喝纯苦味的绿色冲泡抹茶。
为了教京城雅士新的喝茶方法,李素也不用跟蔡邕客气,送完礼后当面就拆开,然后泡了三杯一人一杯。
蔡琰闻讯像小鹿一样飞快冲出来,看到李素在泡茶之后,反而有些胆怯不好意思,恢复了点淑女慢慢走过来:“师兄别来无恙,一路辛苦。”
订婚的事情至今还是秘密的,蔡琰习惯继续喊师兄也没什么问题。
李素跟她稍微温言几句,以示抚慰,然后蔡琰就乖乖坐在一旁喝茶,暂时不打扰大人聊正事。
蔡邕这才有机会开口,跟李素说了一些“如何解释弥补奏章上的称谓是写给先帝的”的注意事项,随后就问起张鲁讨伐的结果、是否有查到真的跟刘焉指使有关的证据。
李素正要说这事儿,顺水推舟就接上:“我们查了一些人证和书证。多有俘虏说刘焉自去年年底,就迫不及待在益州诛锄异己。
他擅自杀害了犍为郡守任歧,而前任巴郡太守被当地豪贼甘宁击杀一案,当时给朝廷上报的是甘宁自行为罪,但后来我们俘虏了甘宁,查到这其中也有刘焉的纵容。
另外,还有多名被俘的附逆官员作证、形成供词,说刘焉去年年底就已经在蜀郡造天子銮舆、用六辇金根车。
我们还缴获了张鲁与刘焉的一些书信,里面有更多逆语,并且活捉了张鲁的亲弟张卫,此番正想请泰山以中立公允的身份、向宗正景升公谏言,到时候也好教景升公如何辨别笔迹真伪。”
蔡邕一愣:“让我教刘景升如何辨别书证笔迹真伪?什么意思?”
李素:“我这儿有不少张鲁、刘焉的书信,其中一些是事关逆案的,还有一些纯粹只是家常,没有什么证据意义。
但是,到时候宗正查明案情时,定然要辨别书证笔迹真伪。泰山可在宗正不知如何辨别时教他:先把张鲁那些家常书信的内容,用他人笔迹抄写几份,然后把这几份一起给张卫看。
让张卫认出哪些才是张鲁的亲笔,或是刘焉的亲笔,并许诺张卫如果能认出来,就饶他一死,或者让他死个痛快不必车裂弃市——张卫在我军攻破阳平关时就已经被俘,后来与外界隔绝,他至今还不知道其兄有没有死,只能推测我送他进京肯定是张鲁已被大致平定。”
这番“刑侦对照质证”的思路,李素后世在公安大学教书,当然是信手拈来,别看他教的是谈判专家课程,在同一所大学里耳濡目染,刑侦常识他基本都懂。
但蔡邕听了,惊叹于准女婿的破案思维缜密之余,更微微有些不好的预感。
他挥手让女儿也先退下,然后才问李素:“那些信……能给我看一下么?”
李素本来就要求他,当然给看了。
这世上,如今临摹字迹模仿得最像的,第一是钟繇,第二就是蔡邕了——蔡邕的书法其实比钟繇更好,但正因为他字好,不需要去模仿别人,所以模仿技艺略逊一筹,完全是仗着书法基本功深厚。
而钟繇模仿得好,是因为他已经临摹蔡邕的体临摹了十几年了。
蔡邕接过李素那些信之后,稍微快速翻阅,很快就有些冷汗下来了:“贤婿……恕我直言,这些逆信,看内容着实像是真的,但是……它们的字迹,跟那些写家常内容的书信,本来就似是而非!”
李素笑了,把声音压到最低:“那就烦劳泰山抄写一遍,可保蔡氏一门,永世富贵,天下得以更快太平,百姓也会感激您的。”
去找钟繇造假,固然手艺更好,但钟繇跟李素的交情还没到这个程度,李素得担心钟繇是否出卖他。
——
PS:想了想……今天前两章铺垫内容太多,背景解说太多,那就再加一更。
在上次说的加更条件之外,我思之再三,还是再加一条,以后凡是遇到下列情况的,也有可能当天无偿多加一更:
首先,遇到支线剧情、主角连续两天不能出场的。为了尽快过掉这些剧情,那种日子常规状态下就加到三更。
其次,遇到大段没有主角表现机会的战争打斗戏份、战斗场景超过两章的,当天自动加一更。
最后,就是今天这种,有大量时代背景、种田资料不得不铺垫的,也加一更。
就这样。咱不亏待每天追更的读者。确保每天总要推进主线、推进主角剧情。
又过了五日,六月二十四,雒阳城南。
李素仅仅带了赵云等十几骑,又弄了两辆马车,先隐姓埋名假装商旅偷偷来打探消息。所有人都在铠甲外面另外穿了罩袍,兵器也都没有拿在手上。
典韦和五百卫兵还在伊阙关外的南阳地界,假装李素生病不能行,暂时滞留不前。
“这里便是先帝让百官交了四年‘修宫钱’才完全建成的毕圭苑么?真是宏伟壮丽,天意弄人。完全修好不到两年,先帝就驾崩了,唉,劳民伤财。”
赵云等人是第一次从南边伊阙而来抵达雒阳,所以路过毕圭苑的时候忍不住责备。他生性俭朴,历史上刘备入川后大肆分赃他都看不惯,所以对灵帝的所作所为也颇敢吐槽。
李素掀开车帘,低声提醒:“子龙慎言,已近畿内,我们又不能表露身份,要处处小心才是。”
赵云连忙道歉:“是我不慎了。”
一行人缓缓渡过洛水,从城南开阳门进城,因为没有持节,守城官兵自然是拷问严密,看了符传后问道:
“益州人?来雒阳干什么?不是说米贼作乱蜀道不得通么?”
符传上的那些士兵身份当然是真的,就是刘备那个太守发放的,所以籍贯没有破绽。
赵云按排练好的话术答道:“是蜀地商人,听闻张鲁覆灭,想来蜀道隔绝数年、雒阳茶价定然腾贵,贩蜀山野茶至此。”
守城士兵眼神发亮:“运的是蜀山茶叶?那税可不轻,来呐,细细核查分量,足额缴税!”
赵云倒是忘了这事儿,毕竟原先都是跟随大军行动,谁敢收税啊,顿时有些恼怒。
但李素在车窗里拉了他一把,赵云立刻冷静,交了点钱打掩护。
反正也没多少货,后续大部分的贡品还在典韦军中呢,李素这次带来的这点量,就是先私下里跟自己人打点关系送送礼的。
守城门吏足额收到了税金,大喜过望,不再严密盘查车内客人身份,直接放行了。
……
入城之后,赵云附到车窗边轻声问:“中郎,还是按计划先去蔡御史家?如今天色尚早,会不会暴露我们身份?”
李素:“当然,到时候你持我信物亲自进去通报,很隐秘的。”
赵云:“喏”
他俩聊的“蔡御史”当然是蔡邕了,他们也是到了南阳之后,初步打探朝中如今变动,尤其是重点问了蔡邕动向,知道蔡邕在今年年初,大约三月份的时候,终于是被朝廷第二次征辟。
这次是单独征辟,而不是跟去年那样的“十五鸿儒批发征辟”,所以也就不存在“郑玄、陈纪他们拒绝征辟后,蔡邕单独应征太没面子”的问题。
于是乎,蔡邕在灵帝死前一个半月,终于重新入朝,被任命为侍御史——说句题外话,虽然因为蝴蝶效应,导致蔡邕的被征辟为官提前了半年,但起步官位倒是没变。
这并不是巧合或者历史惯性,而是汉朝官场惯例潜规则如此,对于曾经被罢黜下野的官员,再次征辟召回朝中,一开始授予的官位是跟当初离职时石数差不多的。
蔡邕十二年前罢官时是正六百石的议郎,现在回来自然也是正六百石的侍御史,无非前者时光禄勋系统下的属官,而后者是少府系统下的属官。(光禄勋和少府都是九卿)
但是蔡邕这种人,毕竟在野这十二年里积累了不少学问、声望,这一世更是跟李素共著了《驳灾异论》和《殿兴有福论》,所以做了侍御史之后,肯定也会快速升官,以赶上这十二年里积累的资历阀阅。
虽不一定有另一世董卓手上那般火箭速度,想来也不会差太多。
一刻钟后,他们就寻访到了蔡府门前。也正是到了这一刻,李素才隐约意识到,似乎他们在南阳时打听到的“蔡邕被征辟为侍御史”的消息,果然也已经过期了。
蔡邕这门庭若市的样子,怎么也不该是个侍御史,肯定是最近两三个月又升过了,外地人不知道罢了。
赵云拿着李素给的信物和一块礼金,让蔡府仆人进去通传,门口的客人有些还对这个试图插队的不速之客非常不满,但不一会儿之后,事情的变化就让他们大吃一惊。
蔡邕亲自跑到门口,掀开窗帘跟李素低语几句,然后就亲手扶李素下车,还遮掩在李素和其他排队的客人之间,不让他们看见李素形貌。
因为天气正热,李素也正好打了折扇遮脸,就更加神不知鬼不觉了——
折扇是他去年秋天的时候发明的,当时因为天冷,所以久久没有传开。但发明之后半年,赶上今年初夏开始炎热起来,雒阳贵公子们发现折扇这玩意儿是个装逼神器,渐渐开始求购。
以甄家为首的豪商们也开始贩卖、仿制。因为刚刚才出现,价钱有点畸高,随便一把折扇能卖好几千钱。如今雒阳城里起码有上千柄折扇,看扇子也就认不出李素来了。
拐进蔡府二门后,蔡邕才急切问道:
“贤婿不是跟随镇西将军在平定张鲁、勘合蜀道断绝之案的内幕么?怎地忽然秘密来京?莫非是张鲁已经讨平?若如此,为何不先向陛下与大将军报捷?”
李素也出于礼法,给蔡邕简单行了礼,解释道:“说来惭愧,我本月早些时候,还在秦岭上庸道中奔波平叛、追击张鲁余孽,十日前才出秦岭、至襄阳,这才得知陛下竟然早在两个多月前就……
我所带的镇西将军叙功奏表,还是写给先帝的,我怕直接这样递上去有些违碍,所以把从人留在伊阙关外,先私行入雒打探消息,看看有没有什么该预先处置的。”
蔡邕点点头,把李素引入内堂,然后屏退左右,屋里不再留任何外人,只是去了一下女儿的闺房,把蔡琰叫出来跟李素相见叙旧。
李素也拿出一些炒茶,摆在案头,算是原来的见面礼。
这些茶叶都是蜀地商人贩售的野茶,并非种植。李素拿到手时就已经是炮制好了的,如同抹茶,所以他也没办法重新把茶叶复活成炒茶。
但他好歹可以改良一下喝茶工艺,不再加盐和花椒大料,只喝纯苦味的绿色冲泡抹茶。
为了教京城雅士新的喝茶方法,李素也不用跟蔡邕客气,送完礼后当面就拆开,然后泡了三杯一人一杯。
蔡琰闻讯像小鹿一样飞快冲出来,看到李素在泡茶之后,反而有些胆怯不好意思,恢复了点淑女慢慢走过来:“师兄别来无恙,一路辛苦。”
订婚的事情至今还是秘密的,蔡琰习惯继续喊师兄也没什么问题。
李素跟她稍微温言几句,以示抚慰,然后蔡琰就乖乖坐在一旁喝茶,暂时不打扰大人聊正事。
蔡邕这才有机会开口,跟李素说了一些“如何解释弥补奏章上的称谓是写给先帝的”的注意事项,随后就问起张鲁讨伐的结果、是否有查到真的跟刘焉指使有关的证据。
李素正要说这事儿,顺水推舟就接上:“我们查了一些人证和书证。多有俘虏说刘焉自去年年底,就迫不及待在益州诛锄异己。
他擅自杀害了犍为郡守任歧,而前任巴郡太守被当地豪贼甘宁击杀一案,当时给朝廷上报的是甘宁自行为罪,但后来我们俘虏了甘宁,查到这其中也有刘焉的纵容。
另外,还有多名被俘的附逆官员作证、形成供词,说刘焉去年年底就已经在蜀郡造天子銮舆、用六辇金根车。
我们还缴获了张鲁与刘焉的一些书信,里面有更多逆语,并且活捉了张鲁的亲弟张卫,此番正想请泰山以中立公允的身份、向宗正景升公谏言,到时候也好教景升公如何辨别笔迹真伪。”
蔡邕一愣:“让我教刘景升如何辨别书证笔迹真伪?什么意思?”
李素:“我这儿有不少张鲁、刘焉的书信,其中一些是事关逆案的,还有一些纯粹只是家常,没有什么证据意义。
但是,到时候宗正查明案情时,定然要辨别书证笔迹真伪。泰山可在宗正不知如何辨别时教他:先把张鲁那些家常书信的内容,用他人笔迹抄写几份,然后把这几份一起给张卫看。
让张卫认出哪些才是张鲁的亲笔,或是刘焉的亲笔,并许诺张卫如果能认出来,就饶他一死,或者让他死个痛快不必车裂弃市——张卫在我军攻破阳平关时就已经被俘,后来与外界隔绝,他至今还不知道其兄有没有死,只能推测我送他进京肯定是张鲁已被大致平定。”
这番“刑侦对照质证”的思路,李素后世在公安大学教书,当然是信手拈来,别看他教的是谈判专家课程,在同一所大学里耳濡目染,刑侦常识他基本都懂。
但蔡邕听了,惊叹于准女婿的破案思维缜密之余,更微微有些不好的预感。
他挥手让女儿也先退下,然后才问李素:“那些信……能给我看一下么?”
李素本来就要求他,当然给看了。
这世上,如今临摹字迹模仿得最像的,第一是钟繇,第二就是蔡邕了——蔡邕的书法其实比钟繇更好,但正因为他字好,不需要去模仿别人,所以模仿技艺略逊一筹,完全是仗着书法基本功深厚。
而钟繇模仿得好,是因为他已经临摹蔡邕的体临摹了十几年了。
蔡邕接过李素那些信之后,稍微快速翻阅,很快就有些冷汗下来了:“贤婿……恕我直言,这些逆信,看内容着实像是真的,但是……它们的字迹,跟那些写家常内容的书信,本来就似是而非!”
李素笑了,把声音压到最低:“那就烦劳泰山抄写一遍,可保蔡氏一门,永世富贵,天下得以更快太平,百姓也会感激您的。”
去找钟繇造假,固然手艺更好,但钟繇跟李素的交情还没到这个程度,李素得担心钟繇是否出卖他。
——
PS:想了想……今天前两章铺垫内容太多,背景解说太多,那就再加一更。
在上次说的加更条件之外,我思之再三,还是再加一条,以后凡是遇到下列情况的,也有可能当天无偿多加一更:
首先,遇到支线剧情、主角连续两天不能出场的。为了尽快过掉这些剧情,那种日子常规状态下就加到三更。
其次,遇到大段没有主角表现机会的战争打斗戏份、战斗场景超过两章的,当天自动加一更。
最后,就是今天这种,有大量时代背景、种田资料不得不铺垫的,也加一更。
就这样。咱不亏待每天追更的读者。确保每天总要推进主线、推进主角剧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