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曹操的离间是单发的,李素的离间是群发的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夜的命名术、天机之神局、梦醒细无声、神级幸运星、我的大明星家族、大国重工、孤岛求生之重生狂蟒、位面因果系统、都市狐仙养成记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xbiquge.to】,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张举提出的议和条件,刘备和李素当然不会答应——哪怕张举把所有钱财都给了,刘备也不能落下私自议和纵敌的把柄。
这种事儿首先政治上就不正确,要被政敌揪住攻击的。
要钱可以,把张举的部队打得仓皇逃窜、来不及带走的沉重车仗物资,最终照样可以拿到。
就好比奎爷要太阳神之弓,从来都是驾着地狱犬一口喷死、杀人夺宝的;哪有跟宝物持有人谈判、允许对方以宝换命的?
不过,既然来了使者,还是要好好利用——李素这人的种族天赋,就是只要有外交使者,他就能占到便宜,就能诈骗到利益。
无论是他当使者去别人那儿,还是别人派使者到他这儿来,都行。
“逢使必诈李伯雅”的大号,岂能浪得虚名?
张举的使者很快就进来了,让刘备和李素都颇感意外的是,居然还是个乌桓人。
这种文职工作,不都该是汉人比较擅长吗?
李素稍微想了想,很快琢磨过来,对刘备附耳说道:“可能是张举也知道汉人背叛朝廷,不好意思为使,所以派个乌桓人。”
刘备点点头,表示理解。
这就好比近代外国入侵,双方要谈判,来个外国人肯定比来个汉奸要好一点。汉奸还怕被母国清算,而外国人可以援引“两国交战不斩来使”。
但既然使者的民族身份可以被利用,李素当然也不会浪费——他脑子里,对于各种使者身份可以被如何利用,早就有一套本能反应了,都不用临时想。
所以李素瞬间就演了一出戏。
他假装还没认出来使是乌桓族,立刻拍案呵斥:“来人呐!把这个汉奸推出帐外斩首!让天下人知道联胡杀汉的下场!”
刘备微微懵逼:怎么搞的?刚才不是你劝我不要杀使么?怎么好不容易放进来了,又变卦了?
到底尼玛是杀还是不杀!
幸好,刘备对于李素的外交谈判智谋早已无条件信任,所以哪怕再懵逼,他也没有开口质疑。
帐下的护卫见刘备不反对,立刻就按李素之令把那使者拖翻在地。
使者显然并不专业,也不想白白死在这里:“冤枉啊!我是乌桓人,都不是汉人,怎么能算汉奸!”
李素就等着他这句话呢:“哦?你是乌桓人?看起来不像嘛,跟我们汉人一样白净。罢了,既然不是汉奸,倒是不便斩杀来使,快快松绑——
你叫什么名字?你记好了,我乃幽州别驾李素,此番可代表刘使君与你家大人相谈。你是辽西大人丘力居的下属吧?来人,远来不易,给他杯酒。”
不管后面谈什么,先有枣没枣打一杆子,给张举和乌桓人之间丢一个离间计过去。
反正挑拨张举和胡人的团结程度,任何时候都是不会错的,这是无本买卖。
遍观史书,强间弱以伪书,弱间强以诈降,此自然之理也。
比如从黄盖到周舫,为什么一次次东吴诈降曹魏成功的那么多?就是因为魏强而吴弱,在没有用计的时候,吴人正常主动投降曹魏的太多了。
十次真降里夹带一次诈降,往往就成功了。但那九次真降因为没有造成严重后果,不配被历史书记载,就形成了幸存者效应的认知偏差。
同理,曹操给韩遂用过一次抹书离间,后来魏吴对峙那几十年里也一次次伪书诬陷吴军将帅要投魏,也都导致了吴人的自相猜疑、甚至真的逼反。
那也是因为弱势一方在没有被用计的正常情况下,就已经见多了自己手下人给魏国暗通款曲,所以惊弓之鸟了。
可怜的乌桓使者,还一句话都没开口呢,就先被离间计劈头盖脸灌溉了一波。
如果说曹操用伪书离间计都是临时起意、现编现写。
那李素的伪书就像是已经形成了工业化作业流程、先拿爬虫网络把整个通讯录爬下来、然后鸟枪法群发诈骗短信。
听李素对乌桓人那么客气,而且似乎刘使君对丘力居相对友好,这位使者也不敢立刻指出“我不是丘力居部落的,其实是乌延部落的”,免得额外受到皮肉之苦。
就暂时假装冒认丘力居部署吧:
“多谢别驾礼遇,小人名叫苏楼,确是丘力居大人部署。我们大人在管子城拥兵十万,只想与常年残虐我们乌桓各部的公孙瓒算账,实在没想跟刘幽州为敌。
只要贵军放我们过河,我们就如约献出从渤海劫掠到的三成财物。等公孙瓒灭亡后,只要明年草原开春,我家大人情愿退出关外。”
既然是冒充,使者也非常巧妙地编了一套骗李素的话术——至少已经是以乌桓人的智商所能想到的编得最好的谎言了。
李素听了差点儿没笑出来,但还是得陪对方玩:“哦?你不觉得你承诺得太过了么。财物好歹还可以现收,至于你们明年开春是否退回草原,我怎么确定你们能兑现?而且,等你们过了河,要是你们立刻挥师反杀,我们也防不住吧。”
苏楼一听,顿时精神一振:这个李别驾肯跟他讨价还价!那就是有戏了!
谈判最怕的是对方根本都懒得跟你还价,直接拒绝,肯还价就有机会,有操作空间。
“别驾要我们如何取信?”苏楼也没遇到过这种情况,他当使者一共都没两三次,还都是乌桓部落跟乌桓部落之间打交道,哪懂汉人那么多门道啊。
只好让李素开价,他看看合不合适了。
李素假装想了想:“你们大人能透露哪些关于贵军的军机秘事给我们,以示诚意呢——放心,我家使君不是想攻打你们,只是想抓住一些让你们不得不履约的把柄。”
苏楼顿时为难:“这……这从何说起。”
李素:“那至少也要透露些你们大人的密辛丑闻把柄,就是那种只要我们说出去,天下人就会信的、还会让你们大人威望扫地、部众离心。若是没有足够分量的质押作为担保,我们如何能放心?”
苏楼没办法,权衡再三,憋出了一些丑闻。
李素假装是真的很在乎这些丑闻、军事机密,一一记下,表示如果到时候乌桓人履约那就当没发生过,如果不履约就透露出去。
但实际上李素当然只是把这作为一个备胎,另有妙用罢了,明面上的用途都是说给苏楼听的,能打听到最好,打听不到也无所谓,当真你就歇菜了。
不过乌桓人当然会当真。
拷问完之后,李素又提出一个要求:“那么,我们就来聊聊财物吧——你家大人许诺的是三成,我就算现在开价要五成,相信你也没有权限答应,最后还得回去请示。
不如这样吧,我派人跟你一起回去看看,为防你通风报信,你的从人暂时都要扣押在我这儿,确保你和我派去的护送之人、同时抵达张纯大营。我的人要亲眼验看你们掠夺到了多少财物,免得你们交付的时候再做假账、少分钱。”
苏楼没想到李素要求得这么细,但仔细一想,又觉得李素非常有诚意,也很合理。
你说给我三成财物,那三成是多少呢?如果不赶紧查封归档一次,到事后具体数字还不是你随口说?
“这……如此说来,李别驾是答应了?”苏楼没想到幸福降临得这么快,李素居然直接跳到查账环节了。
唉,都怪胡人劫掠者没有做账的思维,自己都没算过到底劫掠了多少。否则直接给李素报个数、比如给你一亿钱还是两亿钱,这事儿不就结了么!哪用再跑那么多趟!
【送红包】阅读福利来啦!你有最高888现金红包待抽取!关注weixin公众号【书友大本营】抽红包!
还是汉人账目清晰啊!
李素敲打道:“答应不答应不好说,得看到那三成财物究竟有多少了。如果数目可观,我自然会上报使君定夺。”
“那就去看看吧。”苏楼立刻答应。
很快,李素就叫来了刘备身边一个保镖亲兵、至今依然只是乌桓突骑队率的刘顿,低声吩咐:
“一会儿我写个查验清单给你,到了之后,把掠夺到了多少财物规模统统记下。数量其实并不关键,主要是查明有没有什么标志性的值钱宝物、看到了之后还要尽量不动声色问明是在哪一战中劫掠来的。敌人如果刁难,你就往‘谈判需要先核验清楚财物价值’上推,做好了,回来就升你做曲军侯。”
“属下明白!”刘顿早年不识字,这半年来因为觉得前途有望,也略略多学习了百来个生字。而且他身为乌桓族,小时候对抢劫财物这种事情也比较熟悉,去查赃算是专业对口。
刘顿就带着二十个骑兵跟苏楼回去了,装模作样拜见了乌延部的乌延大人(苏楼没敢说自己直接受命于张举,也怕汉人抵触)
乌延又背地里偷偷请示了张举,张举也觉得汉军的要求挺合理的,就让他们清点造册财物的大致规模、品类。
两个时辰后,刘顿带队回来,一份粗略的账册就到了李素手上。
苏楼还想讨要回信,李素把脸一板:“如此大事,我一个别驾如何做得了主?我当然要把这份财物清单上报使君、由使君亲自定夺了,你们先回去吧,五天后来讨回音。”
苏楼被李素的打官腔折腾得没脾气,只好先回去了。
苏楼走后,李素立刻喊来两个心腹文书:“来,把这份清单里那些知名的宝物全部摘抄出来,然后想办法去冀州散播谣言,就说张举如今只剩……三四千骑兵残兵,被我们堵在灅水河口北上不得。
以至于张举已经兵穷力竭、想献出全部在渤海掠夺到的财物买路。为了增加可信度,你们要说得有鼻子有眼一些,比如这个南皮第一大户崔家的纯金博山炉、那个先帝在河间王潜邸的三尺龙纹玉盘,凡是被抢到的著名宝物,都要指名道姓说出来。然后,就把这个谣言往河间、南皮的冀州官军驻地散播。”
李素相信,冀州刺史贾琮也有守土之责。
渤海郡全境、以及其他郡与渤海相邻的一些县,被乌桓人这样洗劫,贾琮不可能毫无反应。
如今张举在回程上被堵了将近十天,冀州官军的援兵肯定也已经集结过来了,只是冀州人也想保存实力、以邻为壑,不想当跟贼军打消耗战的主力,只想把贼军赶回幽州。
所以,那些冀州援军应该还在按兵不动观望,只驱赶堵截而不主动厮杀。
这很符合贾琮那个老官僚的风格,谁让刘备和李素当年在中山郡刚起家时,就是贾琮的下属呢,他们可是亲自帮贾琮跟陶谦打过甩锅之战的。
只不过现在刘李跟了刘虞,要站在刘虞的立场上。
李素就要给他们一个错觉:张举已经被拦截得很弱了,他手上却有几个亿的战利品……要是最终一战不过来摘桃子,这些战利品可就全被幽州将士拿走了。
来不来围剿你们冀州军自己看着办吧。
……
短短两三天之后,驻扎在河间的魏郡都尉潘凤、司马张郃,以及驻扎在南皮的清河都尉麹义,外加本来就在当地的渤海都尉、河间都尉,就分别收到了刺史贾琮的密令:
赶快进攻张举叛军!别磨蹭了!张举已经是强弩之末,战斗力没剩多少,钱却有很多!
四名都尉都有些好奇情报的真实性,但他们很快从本郡大户的被抢劫损失清单上得到了核实——
这些小道消息太精确了!连南皮、河间最富裕的那十几户豪族、家中有什么宝物被抢劫走了都知道!这肯定不是瞎编的!而是张举真的在跟李素谈判想要买路!
卧槽!此时不抢功劳还待何时?
潘凤、张郃、麹义,全都打了鸡血一样催促本部兵马北上夹击张举的菊花。
——
PS:正式明确一下,周日开始强推,下周五也就是9月25号上架。
然后,这一章还是四千字的,多白送大家一千字,我是一个计策写完揭开谜底才收,不做断章狗了。求大家9月25号午后及时捧场。
最后,可能是前天的章节里,对于别驾职位的解读,说李素之于刘虞、等于张松之于刘璋,结果引来了一些不必要的猜测,很多人以为将来根据地就在幽州了。
这里我澄清一下,但不剧透:
历史上,曹操跟袁绍聊过一段话,相信读三国的都很熟:
初,绍与公共起兵,绍问公曰:“若事不辑,则方面何所可据?”公曰:“足下意以为何如?”绍曰:“吾南据河,北阻燕、代,兼戎狄之众,南向以争天下,庶可以济乎?”公曰:“吾任天下之智力,以道御之,无所不可。”
这段话,易中天也解读过,认为曹操见识远胜袁绍,因为袁绍想来想去都是在纠结根据地,而曹操才想到了要得人和、以道御之。
所以,我也想写出有境界的三国文,写出一本真正体现“灵帝死前天下是官场思维,灵帝死后天下才切换到争霸思维”思想转变的三国文。
所以我不想纠结于根据地,而是秉持一个原则:大义名分比地盘更重要。
首先,对于真正投奔过的主公、直属领导,书中刘备和李素都不会下克上,也不会鸠占鹊巢,而是会始终保持天下义士的名声,损及“义名”的事情不会做。(当然,对于那些暗中相互利用帮助过、但明面上从未有主从关系的,就可以闹掰,这个不算在内。大家也别乱猜我这句辟谣具体针对谁)
其次,直到汉灵帝死的那一刻,刘备和李素都是最铁骨铮铮的大汉忠臣,我是朝廷一块砖,哪里需要往哪搬。只要朝廷遇到了新的反贼,哪怕要刘备放弃目前做太守的根据地,千里迢迢去平叛,刘备也会毫无割据私心地去上任,这一点上,最终的“忠名”也会成为天下楷模。
我说这么多,绝对不想剧透,而是看你们猜得太多了。
所以就留一条线索:灵帝死的时候,主角最后一场为国锄贼锄到哪儿,未来正式根据地就到哪儿。在找到那块根据地之前,不会进行任何不便于移植保密的攀科技种田。
我就说到这儿。
张举提出的议和条件,刘备和李素当然不会答应——哪怕张举把所有钱财都给了,刘备也不能落下私自议和纵敌的把柄。
这种事儿首先政治上就不正确,要被政敌揪住攻击的。
要钱可以,把张举的部队打得仓皇逃窜、来不及带走的沉重车仗物资,最终照样可以拿到。
就好比奎爷要太阳神之弓,从来都是驾着地狱犬一口喷死、杀人夺宝的;哪有跟宝物持有人谈判、允许对方以宝换命的?
不过,既然来了使者,还是要好好利用——李素这人的种族天赋,就是只要有外交使者,他就能占到便宜,就能诈骗到利益。
无论是他当使者去别人那儿,还是别人派使者到他这儿来,都行。
“逢使必诈李伯雅”的大号,岂能浪得虚名?
张举的使者很快就进来了,让刘备和李素都颇感意外的是,居然还是个乌桓人。
这种文职工作,不都该是汉人比较擅长吗?
李素稍微想了想,很快琢磨过来,对刘备附耳说道:“可能是张举也知道汉人背叛朝廷,不好意思为使,所以派个乌桓人。”
刘备点点头,表示理解。
这就好比近代外国入侵,双方要谈判,来个外国人肯定比来个汉奸要好一点。汉奸还怕被母国清算,而外国人可以援引“两国交战不斩来使”。
但既然使者的民族身份可以被利用,李素当然也不会浪费——他脑子里,对于各种使者身份可以被如何利用,早就有一套本能反应了,都不用临时想。
所以李素瞬间就演了一出戏。
他假装还没认出来使是乌桓族,立刻拍案呵斥:“来人呐!把这个汉奸推出帐外斩首!让天下人知道联胡杀汉的下场!”
刘备微微懵逼:怎么搞的?刚才不是你劝我不要杀使么?怎么好不容易放进来了,又变卦了?
到底尼玛是杀还是不杀!
幸好,刘备对于李素的外交谈判智谋早已无条件信任,所以哪怕再懵逼,他也没有开口质疑。
帐下的护卫见刘备不反对,立刻就按李素之令把那使者拖翻在地。
使者显然并不专业,也不想白白死在这里:“冤枉啊!我是乌桓人,都不是汉人,怎么能算汉奸!”
李素就等着他这句话呢:“哦?你是乌桓人?看起来不像嘛,跟我们汉人一样白净。罢了,既然不是汉奸,倒是不便斩杀来使,快快松绑——
你叫什么名字?你记好了,我乃幽州别驾李素,此番可代表刘使君与你家大人相谈。你是辽西大人丘力居的下属吧?来人,远来不易,给他杯酒。”
不管后面谈什么,先有枣没枣打一杆子,给张举和乌桓人之间丢一个离间计过去。
反正挑拨张举和胡人的团结程度,任何时候都是不会错的,这是无本买卖。
遍观史书,强间弱以伪书,弱间强以诈降,此自然之理也。
比如从黄盖到周舫,为什么一次次东吴诈降曹魏成功的那么多?就是因为魏强而吴弱,在没有用计的时候,吴人正常主动投降曹魏的太多了。
十次真降里夹带一次诈降,往往就成功了。但那九次真降因为没有造成严重后果,不配被历史书记载,就形成了幸存者效应的认知偏差。
同理,曹操给韩遂用过一次抹书离间,后来魏吴对峙那几十年里也一次次伪书诬陷吴军将帅要投魏,也都导致了吴人的自相猜疑、甚至真的逼反。
那也是因为弱势一方在没有被用计的正常情况下,就已经见多了自己手下人给魏国暗通款曲,所以惊弓之鸟了。
可怜的乌桓使者,还一句话都没开口呢,就先被离间计劈头盖脸灌溉了一波。
如果说曹操用伪书离间计都是临时起意、现编现写。
那李素的伪书就像是已经形成了工业化作业流程、先拿爬虫网络把整个通讯录爬下来、然后鸟枪法群发诈骗短信。
听李素对乌桓人那么客气,而且似乎刘使君对丘力居相对友好,这位使者也不敢立刻指出“我不是丘力居部落的,其实是乌延部落的”,免得额外受到皮肉之苦。
就暂时假装冒认丘力居部署吧:
“多谢别驾礼遇,小人名叫苏楼,确是丘力居大人部署。我们大人在管子城拥兵十万,只想与常年残虐我们乌桓各部的公孙瓒算账,实在没想跟刘幽州为敌。
只要贵军放我们过河,我们就如约献出从渤海劫掠到的三成财物。等公孙瓒灭亡后,只要明年草原开春,我家大人情愿退出关外。”
既然是冒充,使者也非常巧妙地编了一套骗李素的话术——至少已经是以乌桓人的智商所能想到的编得最好的谎言了。
李素听了差点儿没笑出来,但还是得陪对方玩:“哦?你不觉得你承诺得太过了么。财物好歹还可以现收,至于你们明年开春是否退回草原,我怎么确定你们能兑现?而且,等你们过了河,要是你们立刻挥师反杀,我们也防不住吧。”
苏楼一听,顿时精神一振:这个李别驾肯跟他讨价还价!那就是有戏了!
谈判最怕的是对方根本都懒得跟你还价,直接拒绝,肯还价就有机会,有操作空间。
“别驾要我们如何取信?”苏楼也没遇到过这种情况,他当使者一共都没两三次,还都是乌桓部落跟乌桓部落之间打交道,哪懂汉人那么多门道啊。
只好让李素开价,他看看合不合适了。
李素假装想了想:“你们大人能透露哪些关于贵军的军机秘事给我们,以示诚意呢——放心,我家使君不是想攻打你们,只是想抓住一些让你们不得不履约的把柄。”
苏楼顿时为难:“这……这从何说起。”
李素:“那至少也要透露些你们大人的密辛丑闻把柄,就是那种只要我们说出去,天下人就会信的、还会让你们大人威望扫地、部众离心。若是没有足够分量的质押作为担保,我们如何能放心?”
苏楼没办法,权衡再三,憋出了一些丑闻。
李素假装是真的很在乎这些丑闻、军事机密,一一记下,表示如果到时候乌桓人履约那就当没发生过,如果不履约就透露出去。
但实际上李素当然只是把这作为一个备胎,另有妙用罢了,明面上的用途都是说给苏楼听的,能打听到最好,打听不到也无所谓,当真你就歇菜了。
不过乌桓人当然会当真。
拷问完之后,李素又提出一个要求:“那么,我们就来聊聊财物吧——你家大人许诺的是三成,我就算现在开价要五成,相信你也没有权限答应,最后还得回去请示。
不如这样吧,我派人跟你一起回去看看,为防你通风报信,你的从人暂时都要扣押在我这儿,确保你和我派去的护送之人、同时抵达张纯大营。我的人要亲眼验看你们掠夺到了多少财物,免得你们交付的时候再做假账、少分钱。”
苏楼没想到李素要求得这么细,但仔细一想,又觉得李素非常有诚意,也很合理。
你说给我三成财物,那三成是多少呢?如果不赶紧查封归档一次,到事后具体数字还不是你随口说?
“这……如此说来,李别驾是答应了?”苏楼没想到幸福降临得这么快,李素居然直接跳到查账环节了。
唉,都怪胡人劫掠者没有做账的思维,自己都没算过到底劫掠了多少。否则直接给李素报个数、比如给你一亿钱还是两亿钱,这事儿不就结了么!哪用再跑那么多趟!
【送红包】阅读福利来啦!你有最高888现金红包待抽取!关注weixin公众号【书友大本营】抽红包!
还是汉人账目清晰啊!
李素敲打道:“答应不答应不好说,得看到那三成财物究竟有多少了。如果数目可观,我自然会上报使君定夺。”
“那就去看看吧。”苏楼立刻答应。
很快,李素就叫来了刘备身边一个保镖亲兵、至今依然只是乌桓突骑队率的刘顿,低声吩咐:
“一会儿我写个查验清单给你,到了之后,把掠夺到了多少财物规模统统记下。数量其实并不关键,主要是查明有没有什么标志性的值钱宝物、看到了之后还要尽量不动声色问明是在哪一战中劫掠来的。敌人如果刁难,你就往‘谈判需要先核验清楚财物价值’上推,做好了,回来就升你做曲军侯。”
“属下明白!”刘顿早年不识字,这半年来因为觉得前途有望,也略略多学习了百来个生字。而且他身为乌桓族,小时候对抢劫财物这种事情也比较熟悉,去查赃算是专业对口。
刘顿就带着二十个骑兵跟苏楼回去了,装模作样拜见了乌延部的乌延大人(苏楼没敢说自己直接受命于张举,也怕汉人抵触)
乌延又背地里偷偷请示了张举,张举也觉得汉军的要求挺合理的,就让他们清点造册财物的大致规模、品类。
两个时辰后,刘顿带队回来,一份粗略的账册就到了李素手上。
苏楼还想讨要回信,李素把脸一板:“如此大事,我一个别驾如何做得了主?我当然要把这份财物清单上报使君、由使君亲自定夺了,你们先回去吧,五天后来讨回音。”
苏楼被李素的打官腔折腾得没脾气,只好先回去了。
苏楼走后,李素立刻喊来两个心腹文书:“来,把这份清单里那些知名的宝物全部摘抄出来,然后想办法去冀州散播谣言,就说张举如今只剩……三四千骑兵残兵,被我们堵在灅水河口北上不得。
以至于张举已经兵穷力竭、想献出全部在渤海掠夺到的财物买路。为了增加可信度,你们要说得有鼻子有眼一些,比如这个南皮第一大户崔家的纯金博山炉、那个先帝在河间王潜邸的三尺龙纹玉盘,凡是被抢到的著名宝物,都要指名道姓说出来。然后,就把这个谣言往河间、南皮的冀州官军驻地散播。”
李素相信,冀州刺史贾琮也有守土之责。
渤海郡全境、以及其他郡与渤海相邻的一些县,被乌桓人这样洗劫,贾琮不可能毫无反应。
如今张举在回程上被堵了将近十天,冀州官军的援兵肯定也已经集结过来了,只是冀州人也想保存实力、以邻为壑,不想当跟贼军打消耗战的主力,只想把贼军赶回幽州。
所以,那些冀州援军应该还在按兵不动观望,只驱赶堵截而不主动厮杀。
这很符合贾琮那个老官僚的风格,谁让刘备和李素当年在中山郡刚起家时,就是贾琮的下属呢,他们可是亲自帮贾琮跟陶谦打过甩锅之战的。
只不过现在刘李跟了刘虞,要站在刘虞的立场上。
李素就要给他们一个错觉:张举已经被拦截得很弱了,他手上却有几个亿的战利品……要是最终一战不过来摘桃子,这些战利品可就全被幽州将士拿走了。
来不来围剿你们冀州军自己看着办吧。
……
短短两三天之后,驻扎在河间的魏郡都尉潘凤、司马张郃,以及驻扎在南皮的清河都尉麹义,外加本来就在当地的渤海都尉、河间都尉,就分别收到了刺史贾琮的密令:
赶快进攻张举叛军!别磨蹭了!张举已经是强弩之末,战斗力没剩多少,钱却有很多!
四名都尉都有些好奇情报的真实性,但他们很快从本郡大户的被抢劫损失清单上得到了核实——
这些小道消息太精确了!连南皮、河间最富裕的那十几户豪族、家中有什么宝物被抢劫走了都知道!这肯定不是瞎编的!而是张举真的在跟李素谈判想要买路!
卧槽!此时不抢功劳还待何时?
潘凤、张郃、麹义,全都打了鸡血一样催促本部兵马北上夹击张举的菊花。
——
PS:正式明确一下,周日开始强推,下周五也就是9月25号上架。
然后,这一章还是四千字的,多白送大家一千字,我是一个计策写完揭开谜底才收,不做断章狗了。求大家9月25号午后及时捧场。
最后,可能是前天的章节里,对于别驾职位的解读,说李素之于刘虞、等于张松之于刘璋,结果引来了一些不必要的猜测,很多人以为将来根据地就在幽州了。
这里我澄清一下,但不剧透:
历史上,曹操跟袁绍聊过一段话,相信读三国的都很熟:
初,绍与公共起兵,绍问公曰:“若事不辑,则方面何所可据?”公曰:“足下意以为何如?”绍曰:“吾南据河,北阻燕、代,兼戎狄之众,南向以争天下,庶可以济乎?”公曰:“吾任天下之智力,以道御之,无所不可。”
这段话,易中天也解读过,认为曹操见识远胜袁绍,因为袁绍想来想去都是在纠结根据地,而曹操才想到了要得人和、以道御之。
所以,我也想写出有境界的三国文,写出一本真正体现“灵帝死前天下是官场思维,灵帝死后天下才切换到争霸思维”思想转变的三国文。
所以我不想纠结于根据地,而是秉持一个原则:大义名分比地盘更重要。
首先,对于真正投奔过的主公、直属领导,书中刘备和李素都不会下克上,也不会鸠占鹊巢,而是会始终保持天下义士的名声,损及“义名”的事情不会做。(当然,对于那些暗中相互利用帮助过、但明面上从未有主从关系的,就可以闹掰,这个不算在内。大家也别乱猜我这句辟谣具体针对谁)
其次,直到汉灵帝死的那一刻,刘备和李素都是最铁骨铮铮的大汉忠臣,我是朝廷一块砖,哪里需要往哪搬。只要朝廷遇到了新的反贼,哪怕要刘备放弃目前做太守的根据地,千里迢迢去平叛,刘备也会毫无割据私心地去上任,这一点上,最终的“忠名”也会成为天下楷模。
我说这么多,绝对不想剧透,而是看你们猜得太多了。
所以就留一条线索:灵帝死的时候,主角最后一场为国锄贼锄到哪儿,未来正式根据地就到哪儿。在找到那块根据地之前,不会进行任何不便于移植保密的攀科技种田。
我就说到这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