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九十七章 更符合国情的皇权集中制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逆鳞、银狐、续南明、盛唐风华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xbiquge.to】,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前些时候天津友邦公司为了争夺北方煤炭公司的矿区蒸汽机订单,不惜是找到了河北巡抚衙门的相关官员,让他们给北方煤炭公司施加压力,不要让北方煤炭公司采用肇庆机械公司的订单,转而订购他们友邦公司的订单。
河北巡抚衙门的官员们,态度自然是倾向于自家辖区的企业的,如今天津友邦公司,可是北方数省里,唯一一家能够拿得出手的大型高科技企业了,而且每年都是为当地官府贡献了大量的税收,所以也是积极帮友邦公司奔走。
北方煤炭公司虽然是国企部所属企业,业务范围也不是只局限于在河北地区,基本上北方数省内都是他们的业务范围,不过呢河北地方的面子还是要给,但是这个给面子,也只是给一个公平竞争的机会而已。
你的蒸汽机性能高,价格低,他就买,不然的话,河北巡抚找上门来都没卵用!
要说关系,人家肇庆机械公司也不差,人家都是直接找到了国企部的高官传话,因为人家肇庆机械公司,可是国企部全资控股企业,和北方煤炭公司,那是兄弟公司,可比天津友邦公司强多了。
虽然目前竞标的结果还没有出来,但是从这也是看得出来,现在这两家公司的竞争是有多大。
天津友邦公司能够在这几年里迅速发展起来,也是和他们极端重视技术有着极大的关系,他们一方面是大力和皇家理工学院合作,购买他们的技术专利授权,当然了,这种事,现在但凡是有点脑子的企业都会这么干。
而皇家理工学院的技术授权,除了极少数敏感产品外,其他大部分产品的授权,大多都是不限制名额的,不高什么独家授权,只要你这企业资质达标了,也能够拿的出钱了,那么就可以获得皇家理工学院的技术授权。
但还是那句话,人家皇家理工学院的技术授权,绝大部分都是偏向于技术授权,很多甚至都是理论性质的,这买回去了技术授权,你想要造出来也是不简单的。
所以大部分企业,大多还会自行设置技术部门,但是大部分企业研究的技术,只是怎么把技术授权变成产品而已,而自行研发新产品就比较少了。
天津友邦公司不一样,他们是两条腿走路,一方面是把能够买的专利授权都给买了,另外一方面,则是自行建立庞大的研发机构,同时也是和国内的众多大学展开联合研发,这是为了研发自己的专属技术。
从皇家理工学院购买来的技术专利,都是非独家专利,这也就意味着国内市场上有第二家,甚至几十家同类产品,但是如果是自行研发的新产品,那么在帝国严厉的专利保护之下,这种新产品就只有你一家能够生产,这可是垄断啊,你爱买多少钱就买多少钱。
如今国内的很多中小企业,他们的规模其实并不大,资本也不雄厚,但是有一部分却是活的相当滋润,利润让那些大公司看了都眼红。
而这些中小企业,基本上大多数都是有着自己的技术专利,能够生产一种或者两种独家产品的。
广州有一家铅笔公司就是典型的例子,建国早期的时候,帝国开始推广的是炭笔,当时李轩本来还想着搞个铅笔出来,但是没有想到竟然是被人捷足先登了,广州的一个姓陈的年轻秀才觉得炭笔不够好用,然后经过自己琢磨,竟然是被他搞出来了铅笔,然后直接申报了专利,然后搞了个小作坊生产
结果呢,就连皇家理工学院的人都是只能眼睁睁的看着自己的铅笔专利申请被打回,因为那个陈秀才比他们早了一个月进行申请。
最后,广州的陈秀才建立的铅笔公司,依靠着铅笔专利一步一步从小作坊变成了大公司,如今市面上所能够看见,公开售卖的铅笔,基本都是他的公司生产的,陈秀才也是因此成为了大富翁。
当然了,如今这个铅笔专利也就只剩下四五年里,不少公司都是算着日子呢,就等着他的专利到期后一窝蜂冲上去仿制生产。
国内严苛的专利保护制度,确保了个人或者公司投资研发出来的新技术能够得到保护,并获取丰厚的利润,这也是为什么国内众多企业,都是如此重视技术研发的缘故。
只是,重视技术研发到天津友邦公司这样,把每年公司的营业额的百分之十以上,都是投入研发的公司,还真没几个。
这个百分之十,说的可不是利润呢,而是营业额呢。
天津友邦公司的发展,和徐州钢铁公司的发展,虽然行业不一样,但是发展的路子基本都差不多,都是通过极端重视技术研发,依靠技术来抢夺市场。
这两个典型例子,反应的是整个帝国工商业,尤其是实业制造行业里的竞争残酷性!
没点技术的公司,根本就不可能做大做强,甚至连生存都是问题。
过去十多年里的那种随便办个工厂,随便生产点东西都能够一夜暴富的日子,已经是一去不复返了。
李轩对于国内市场的这种竞争,是保持了鼓励的态度的。
保持良性的竞争,才能够获得更好的发展,毕竟庞大的大唐帝国,不可能是只依靠国企部控股的部分企业而已。
国企部控股的企业,其根本目的,都不是为了发展经济之类的,而是为了发展国防,稳定民生这些,至于普通的市场经济,其实国企部并没有参与的太多。
你看看国企部投资的行业就是看的出来,大多都集中在清一色的重工业,轻工业的非常少,即便是有,大多也都是早年投资的,又或者是最近几年投资建立,但是属于那种高新技术,有一定的需求,民营企业不愿意投资,或者是不能投资的行业。
如今国企部所属的企业,大多是集中在武器、能源、造船、航运、化工这几个行业为主,而大多都是和国防工业相关,三大武器公司就不用说了,而能源则是包括三大煤炭公司,航运有长江航运、海外贸易有南洋、东洋、西洋贸易公司,造船有江南造船厂、广州造船厂、天津造船厂,化工有大唐化工公司。
而上述的几乎每一家公司,基本上都是和国防有着关系的。
因此,国企部所属的企业虽然大多实力强悍,而且在国民经济里所占据的比重也是非常大的,但是却是依旧无法包揽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
那怕是造船、航运、煤炭、化工等行业,虽然说站在这些行业的顶级企业,大部分都是国企部所属企业,但实际上,更多的还是民营企业。
国内有造船厂数以千计,但是国企部所属的造船厂,加起来也就十来家而已。
国内的大小煤炭公司也是有数百家之多,而国企部所属的煤炭公司,也就三家而已。
航运也是一样,国企部控股的航运公司,就一家,也就是长江航运公司,至于剩下的,清一色的都是民营航运公司。
就连海外贸易公司也是这样,虽然国企部控股的几大贸易公司,以及皇室资产科控股的太平洋贸易公司,加起来占据了海外贸易的半壁江山,但是剩下的一般还是被民营资本给瓜分了呢。
更不要说,其实这些国企部公司的公司,除了一些比较敏感的公司外,其实很多都是上市公司,这也就意味着,国企部基本只是能够做到依靠多数股权控股而已,没能做到全资控股。
民营资本,在大唐的工商业经济发展里,占据的地位是非常重要的,而且是越来越重要。
不过也不会重要到威胁帝国政权稳定的程度,因为李轩不允许。
在李轩的规划里,以后大唐帝国的经济发展模式,将会是国企部控股的企业主导国防、民生等至关重要以及比较敏感的行业,而民营资本,则是充当其他普通行业的主要角色。
民间资本赚钱,给帝国提供税收就可以了。
至于造枪造炮,稳定民生等,这些并不是他们的任务,而是国家资本的任务。
两者分开来,各自发展,互不干涉。
也许等上百年甚至数十年后,民间资本的力量将会发展的更大,民间企业的技术将会发展的更好,到时候免不了国家资本和民间资本进行合作,不过那个时候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李轩就不关心了,反正他也活不到那个时候。
因此当李轩看到宣平二十年的国内工商业发展,尤其是民营经济的发展报告时,心里还是比较欣慰的。
虽然大唐帝国的政治体系,乃是整个民间的风气都还是浓郁的传统封建帝国,但是这似乎并没有影响到工商业的高速发展。
政治体系方面,是因为李轩做了一系列的改良,虽然本质上依旧是皇权集中制,不过具体的表现形式却是和后世近代的一些政权比较类似了,而且还吸收了一定后世现代国家的好处以及坏处。
两者结合起来,就是形成了一个很特殊的大唐帝国!
你非要给这种政治体系给一个定位,应该是一种改良后,更符合大唐国情以及当代发展的皇权集中制!
前些时候天津友邦公司为了争夺北方煤炭公司的矿区蒸汽机订单,不惜是找到了河北巡抚衙门的相关官员,让他们给北方煤炭公司施加压力,不要让北方煤炭公司采用肇庆机械公司的订单,转而订购他们友邦公司的订单。
河北巡抚衙门的官员们,态度自然是倾向于自家辖区的企业的,如今天津友邦公司,可是北方数省里,唯一一家能够拿得出手的大型高科技企业了,而且每年都是为当地官府贡献了大量的税收,所以也是积极帮友邦公司奔走。
北方煤炭公司虽然是国企部所属企业,业务范围也不是只局限于在河北地区,基本上北方数省内都是他们的业务范围,不过呢河北地方的面子还是要给,但是这个给面子,也只是给一个公平竞争的机会而已。
你的蒸汽机性能高,价格低,他就买,不然的话,河北巡抚找上门来都没卵用!
要说关系,人家肇庆机械公司也不差,人家都是直接找到了国企部的高官传话,因为人家肇庆机械公司,可是国企部全资控股企业,和北方煤炭公司,那是兄弟公司,可比天津友邦公司强多了。
虽然目前竞标的结果还没有出来,但是从这也是看得出来,现在这两家公司的竞争是有多大。
天津友邦公司能够在这几年里迅速发展起来,也是和他们极端重视技术有着极大的关系,他们一方面是大力和皇家理工学院合作,购买他们的技术专利授权,当然了,这种事,现在但凡是有点脑子的企业都会这么干。
而皇家理工学院的技术授权,除了极少数敏感产品外,其他大部分产品的授权,大多都是不限制名额的,不高什么独家授权,只要你这企业资质达标了,也能够拿的出钱了,那么就可以获得皇家理工学院的技术授权。
但还是那句话,人家皇家理工学院的技术授权,绝大部分都是偏向于技术授权,很多甚至都是理论性质的,这买回去了技术授权,你想要造出来也是不简单的。
所以大部分企业,大多还会自行设置技术部门,但是大部分企业研究的技术,只是怎么把技术授权变成产品而已,而自行研发新产品就比较少了。
天津友邦公司不一样,他们是两条腿走路,一方面是把能够买的专利授权都给买了,另外一方面,则是自行建立庞大的研发机构,同时也是和国内的众多大学展开联合研发,这是为了研发自己的专属技术。
从皇家理工学院购买来的技术专利,都是非独家专利,这也就意味着国内市场上有第二家,甚至几十家同类产品,但是如果是自行研发的新产品,那么在帝国严厉的专利保护之下,这种新产品就只有你一家能够生产,这可是垄断啊,你爱买多少钱就买多少钱。
如今国内的很多中小企业,他们的规模其实并不大,资本也不雄厚,但是有一部分却是活的相当滋润,利润让那些大公司看了都眼红。
而这些中小企业,基本上大多数都是有着自己的技术专利,能够生产一种或者两种独家产品的。
广州有一家铅笔公司就是典型的例子,建国早期的时候,帝国开始推广的是炭笔,当时李轩本来还想着搞个铅笔出来,但是没有想到竟然是被人捷足先登了,广州的一个姓陈的年轻秀才觉得炭笔不够好用,然后经过自己琢磨,竟然是被他搞出来了铅笔,然后直接申报了专利,然后搞了个小作坊生产
结果呢,就连皇家理工学院的人都是只能眼睁睁的看着自己的铅笔专利申请被打回,因为那个陈秀才比他们早了一个月进行申请。
最后,广州的陈秀才建立的铅笔公司,依靠着铅笔专利一步一步从小作坊变成了大公司,如今市面上所能够看见,公开售卖的铅笔,基本都是他的公司生产的,陈秀才也是因此成为了大富翁。
当然了,如今这个铅笔专利也就只剩下四五年里,不少公司都是算着日子呢,就等着他的专利到期后一窝蜂冲上去仿制生产。
国内严苛的专利保护制度,确保了个人或者公司投资研发出来的新技术能够得到保护,并获取丰厚的利润,这也是为什么国内众多企业,都是如此重视技术研发的缘故。
只是,重视技术研发到天津友邦公司这样,把每年公司的营业额的百分之十以上,都是投入研发的公司,还真没几个。
这个百分之十,说的可不是利润呢,而是营业额呢。
天津友邦公司的发展,和徐州钢铁公司的发展,虽然行业不一样,但是发展的路子基本都差不多,都是通过极端重视技术研发,依靠技术来抢夺市场。
这两个典型例子,反应的是整个帝国工商业,尤其是实业制造行业里的竞争残酷性!
没点技术的公司,根本就不可能做大做强,甚至连生存都是问题。
过去十多年里的那种随便办个工厂,随便生产点东西都能够一夜暴富的日子,已经是一去不复返了。
李轩对于国内市场的这种竞争,是保持了鼓励的态度的。
保持良性的竞争,才能够获得更好的发展,毕竟庞大的大唐帝国,不可能是只依靠国企部控股的部分企业而已。
国企部控股的企业,其根本目的,都不是为了发展经济之类的,而是为了发展国防,稳定民生这些,至于普通的市场经济,其实国企部并没有参与的太多。
你看看国企部投资的行业就是看的出来,大多都集中在清一色的重工业,轻工业的非常少,即便是有,大多也都是早年投资的,又或者是最近几年投资建立,但是属于那种高新技术,有一定的需求,民营企业不愿意投资,或者是不能投资的行业。
如今国企部所属的企业,大多是集中在武器、能源、造船、航运、化工这几个行业为主,而大多都是和国防工业相关,三大武器公司就不用说了,而能源则是包括三大煤炭公司,航运有长江航运、海外贸易有南洋、东洋、西洋贸易公司,造船有江南造船厂、广州造船厂、天津造船厂,化工有大唐化工公司。
而上述的几乎每一家公司,基本上都是和国防有着关系的。
因此,国企部所属的企业虽然大多实力强悍,而且在国民经济里所占据的比重也是非常大的,但是却是依旧无法包揽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
那怕是造船、航运、煤炭、化工等行业,虽然说站在这些行业的顶级企业,大部分都是国企部所属企业,但实际上,更多的还是民营企业。
国内有造船厂数以千计,但是国企部所属的造船厂,加起来也就十来家而已。
国内的大小煤炭公司也是有数百家之多,而国企部所属的煤炭公司,也就三家而已。
航运也是一样,国企部控股的航运公司,就一家,也就是长江航运公司,至于剩下的,清一色的都是民营航运公司。
就连海外贸易公司也是这样,虽然国企部控股的几大贸易公司,以及皇室资产科控股的太平洋贸易公司,加起来占据了海外贸易的半壁江山,但是剩下的一般还是被民营资本给瓜分了呢。
更不要说,其实这些国企部公司的公司,除了一些比较敏感的公司外,其实很多都是上市公司,这也就意味着,国企部基本只是能够做到依靠多数股权控股而已,没能做到全资控股。
民营资本,在大唐的工商业经济发展里,占据的地位是非常重要的,而且是越来越重要。
不过也不会重要到威胁帝国政权稳定的程度,因为李轩不允许。
在李轩的规划里,以后大唐帝国的经济发展模式,将会是国企部控股的企业主导国防、民生等至关重要以及比较敏感的行业,而民营资本,则是充当其他普通行业的主要角色。
民间资本赚钱,给帝国提供税收就可以了。
至于造枪造炮,稳定民生等,这些并不是他们的任务,而是国家资本的任务。
两者分开来,各自发展,互不干涉。
也许等上百年甚至数十年后,民间资本的力量将会发展的更大,民间企业的技术将会发展的更好,到时候免不了国家资本和民间资本进行合作,不过那个时候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李轩就不关心了,反正他也活不到那个时候。
因此当李轩看到宣平二十年的国内工商业发展,尤其是民营经济的发展报告时,心里还是比较欣慰的。
虽然大唐帝国的政治体系,乃是整个民间的风气都还是浓郁的传统封建帝国,但是这似乎并没有影响到工商业的高速发展。
政治体系方面,是因为李轩做了一系列的改良,虽然本质上依旧是皇权集中制,不过具体的表现形式却是和后世近代的一些政权比较类似了,而且还吸收了一定后世现代国家的好处以及坏处。
两者结合起来,就是形成了一个很特殊的大唐帝国!
你非要给这种政治体系给一个定位,应该是一种改良后,更符合大唐国情以及当代发展的皇权集中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