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九十七章 给面子的老天爷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逆鳞、银狐、续南明、盛唐风华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xbiquge.to】,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宣平十六年的汛期如期而至,不过按照皇家理工学院方面的天气报告,今年全国各地的降雨量倒还算是比较正常,没有出现去年那样的极端天气。
去年的时候,在河南、江北以及皖北地区,其实全年的降雨量也是属于正常水准,问题就是在于,大部分的降雨量都是集中在了五月份,这才是导致了洪涝。
而今年的话,总降雨量和去年其实整体持平,然而却是分散了开来,从四月份就开始降小雨,五月份和六月份,一直到七月份都是有雨水。
如此虽然导致连续好几个月的天气都不怎么样,但是没有短时间的密集暴雨,却是极大的减轻了防洪的压力。
紧急施工的黄河开封段大堤,洪泽湖大堤都是承受住了考验,没有出现决堤的情况!
其余没有进行大规模施工的河段,虽然也是出现了几次的小险情,但是规模都是不大,属于可控情况,全部的受灾区域,也就是几个县而已,而涉及的受灾人数,大约是在十万人左右,而伤亡不会超过百人。
这种情况对于过往几乎年年决堤的黄河以及淮河流域而言,已经是一场巨大的胜利了。
时间进入到九月份的时候,基本上也就可以宣告,帝国已经是顺利度过了今年的汛期!
这也是让李轩大松了一口气。
其实虽然说去年到今年,各地都是进行了众多的水利工程设施的施工,但是完工的也就那么几个工程而已,大部分的抗洪还是依赖原来的旧有设施,如果老天不给面前,再来一场去年那样的大洪水,百分百是扛不住的。
幸运的,老天爷还是比较给面子的!
而全国范围内,其他地方也是没有遭到大规模的洪水和旱灾。
如此,帝国今年将会是一个丰收之年,而这,也将会极大的缓解帝国的粮食储备压力。
要知道去年因为洪涝,千万受灾民众之所以没有出现大规模的流民,骚乱,是和帝国的全力救灾分不开的,为了救灾,帝国投入了无数的物资,而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粮食了。
有粮食就能够稳定受灾民众,没有粮食,那是要出大乱子的。
为了救灾,帝国通过大唐粮食总公司,从全国各地的粮食储备仓库里搬运了大量的粮食,并运输到受灾地区。
而这一举动,也是导致了帝国在众多地区的粮食储备下降到了非常危险的境地。
帝国的粮食储备,那可都是来之不易的,而是一粒一粒收集并储备起来的。
因为每一年的粮食,首先要养活民众,多余的粮食才能够通过大唐粮食公司储备起来,因为帝国人口众多,而粮食产量又是比较有限,因此也是造成帝国的粮食储备一直都是不算多。
其中全帝国范围内规模最大的粮仓,也就是设立在金陵城内的粮食仓库,其内储备的粮食也只够五十万人吃一年而已。
而其他地区的粮食储备仓库所储备的粮食就更少了。
去年为了救灾,把不少粮食仓库都是搬空了,如果今年又是出现什么大规模的天灾,那真的是一点办法都没有了,这都不是李轩愿不愿意救灾的问题,而是想要救灾都没有足够的粮食的问题了。
今年的丰收,将会极大的缓解粮食储备问题。
同时因为有大唐粮食总公司在,也不用担心丰收了,粮价大幅度下跌伤农。
大唐帝国通过粮食总公司,对粮食这种至关重要的战略物资的价格,是实施非常严格的价格控制的,其规定了价格的区间,粮食减产导致价格过高,大唐粮食总公司就会抛售储备粮食,以平抑粮价。
粮食丰收导致价格下跌的时候,大唐粮食总公司就会大规模的收购粮食,拉高粮食价格。
总之大唐帝国就是要把粮食的价格稳定在一个固定的区间,不允许其出现太大的波动。
而一些粮商如果想要打破这个粮价体系,除了会遭到大唐粮食总公司的应对措施外,还会惹上巨大的麻烦。
一旦发现奸商操控粮食价格,那么就会毫不客气的以各种罪名抓人。
这也正是因为这种强硬的措施,才是确保了大唐帝国范围内,多年的粮价都是维持在一个比较平衡的水平,没有出现大起大落等情况。
粮价稳定,农民们种田就可以获得稳定的收入,而城市居民也能够购买到市价的粮食维持生活,如果粮价的稳定被打破了,那么麻烦可就大了。
今年风调雨顺了,不过在李轩看来还是不够!
现在的粮食的产量还是太低了,想要养活已经是超过一亿五千万的百姓,难度太大,更别说有多余的粮食进行战略储备了。
所以他是把目光投向了其他方向!
要想解决粮食产量问题,一个则是提高国内的可耕地面积,然后是加大进口量,再次是提高粮食亩产量,
想要提高耕地面积,这个难度不小,而且也是帝国一直在做的事情,湖广、珠三角等地区的开发就是为了提高可耕地的面积。
为此帝国是通过国内移民、屯垦令等多种方式来进行,目前来说效果还不错,湖广地区的粮食产量大幅度提高,有望成为帝国新的粮仓。
但是国内的可耕地的面积是有限的,现在是有湖广等地区进行开发,但是人口也是在持续增长啊,在没有大规模战争的情况下,帝国也是不对生育加以控制的情况下,人口的大量增长成为了必然。
目前来说,人口的增长速度还要超过可耕地面积的增长速度,因此单单靠开发、屯垦来解决粮食问题,只能短时间内的解决方案,不能长久。
其次是加大粮食的进口量,这一点帝国也是在做,并针对性的施展了部分政策,比如说对粮食进口采取免关税,其次则是鼓励国内民众向海外移民,并从事农业,开垦种植园。
最后则是对部分地区,尤其是南洋地区进行掠夺式的粮食进口,官方控股的南洋贸易公司,每年都会从南洋地区进口大量的粮食。
其实南洋地区的土著人口也多,当地人也要吃饭,被大唐帝国进口了大量粮食之后,他们自身也会遭到粮食危机,不过这就不关帝国的事了,有时候为了进口粮食,帝国都会指定只能用粮食来换取军械以及其他的工业产品。
除了上述两种方式外,在李轩的指示下,还进行了第三种方式来解决粮食问题,那就是通过技术手段来提高亩产量。
比如采用化肥、比如说采用杂交水稻,比如说引入番薯和玉米等高产量农作物。
只是化肥这东西一时半会的解决不了,因为这东西的基础是化工产业,虽然说皇家理工学院的化学专家已经是在实验室里搞出来了尿素、磷肥,但是想要大规模工业生产,需要大量的硫酸等化学原材料。
很不辛,以大唐帝国目前的技术能力,硫酸等基础化学原料的产量还是比较有限,用以重点工业生产、国防生产都还不够用,那里能够搞出大批量的化学原料合成化肥,然后用于农业生产啊。
化肥的大规模普及应用,受限于工业基础无法实现,所以帝国农部也只能是鼓励农民们尽可能的使用农家肥了,但是农家肥这东西吧,华夏的农民们早就开始用了,不用帝国官方的引导。
化肥不行,李轩就是把目光投向了杂交水稻以及新作物了。
杂交水稻,这玩意其实也是一直在搞,皇家理工学院有专门的研究小组负责此事,他们在琼州岛上建立了一个大型的杂交水稻试验基地,试图对各种水稻进行杂交培育。
其效果也不是没有,只是不大而已,其中最为明显的效果就是,对从南洋地区引入的水稻进行了针对性的改良培育,使得南洋的水稻能够适合帝国南方省份种植。
如今两广地区已经是率先开始大规模的种植这种水稻。
这种水稻有什么特点呢?
那就是两季稻,并且在两季稻的前提下维持单位产量。
当然了,这种两季稻对稻田的要求也是非常高,需要充足的阳光、适合的气温、降雨量以及肥料,因此导致能够种植这些两季稻的水田还是不太多。
李轩的目标,并不仅仅是这些两季稻,而是希望能够改良出适应性更强,产量更高的水稻。
不过在李轩看来,这个目标很难短时间实现,至少没有个几十年是搞不出来的,因为这需要对杂交水稻进行一代又一代的培育,需要漫长的时间。
而新农作物的引进,其实也同样存在着适应性的问题,来自美洲的诸多新农作物,其实大唐帝国早就通过葡萄牙人、西班牙获得了,其中关键的番薯以及玉米更是早就有了。
但问题是,这些来自美洲的农作物还有些水土不服,即便是在部分地区可以种植,但是产量也没有李轩预料的高,所以这些农作物还是需要进行专门的适应性培育,短时间内是指望不上了。
宣平十六年的汛期如期而至,不过按照皇家理工学院方面的天气报告,今年全国各地的降雨量倒还算是比较正常,没有出现去年那样的极端天气。
去年的时候,在河南、江北以及皖北地区,其实全年的降雨量也是属于正常水准,问题就是在于,大部分的降雨量都是集中在了五月份,这才是导致了洪涝。
而今年的话,总降雨量和去年其实整体持平,然而却是分散了开来,从四月份就开始降小雨,五月份和六月份,一直到七月份都是有雨水。
如此虽然导致连续好几个月的天气都不怎么样,但是没有短时间的密集暴雨,却是极大的减轻了防洪的压力。
紧急施工的黄河开封段大堤,洪泽湖大堤都是承受住了考验,没有出现决堤的情况!
其余没有进行大规模施工的河段,虽然也是出现了几次的小险情,但是规模都是不大,属于可控情况,全部的受灾区域,也就是几个县而已,而涉及的受灾人数,大约是在十万人左右,而伤亡不会超过百人。
这种情况对于过往几乎年年决堤的黄河以及淮河流域而言,已经是一场巨大的胜利了。
时间进入到九月份的时候,基本上也就可以宣告,帝国已经是顺利度过了今年的汛期!
这也是让李轩大松了一口气。
其实虽然说去年到今年,各地都是进行了众多的水利工程设施的施工,但是完工的也就那么几个工程而已,大部分的抗洪还是依赖原来的旧有设施,如果老天不给面前,再来一场去年那样的大洪水,百分百是扛不住的。
幸运的,老天爷还是比较给面子的!
而全国范围内,其他地方也是没有遭到大规模的洪水和旱灾。
如此,帝国今年将会是一个丰收之年,而这,也将会极大的缓解帝国的粮食储备压力。
要知道去年因为洪涝,千万受灾民众之所以没有出现大规模的流民,骚乱,是和帝国的全力救灾分不开的,为了救灾,帝国投入了无数的物资,而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粮食了。
有粮食就能够稳定受灾民众,没有粮食,那是要出大乱子的。
为了救灾,帝国通过大唐粮食总公司,从全国各地的粮食储备仓库里搬运了大量的粮食,并运输到受灾地区。
而这一举动,也是导致了帝国在众多地区的粮食储备下降到了非常危险的境地。
帝国的粮食储备,那可都是来之不易的,而是一粒一粒收集并储备起来的。
因为每一年的粮食,首先要养活民众,多余的粮食才能够通过大唐粮食公司储备起来,因为帝国人口众多,而粮食产量又是比较有限,因此也是造成帝国的粮食储备一直都是不算多。
其中全帝国范围内规模最大的粮仓,也就是设立在金陵城内的粮食仓库,其内储备的粮食也只够五十万人吃一年而已。
而其他地区的粮食储备仓库所储备的粮食就更少了。
去年为了救灾,把不少粮食仓库都是搬空了,如果今年又是出现什么大规模的天灾,那真的是一点办法都没有了,这都不是李轩愿不愿意救灾的问题,而是想要救灾都没有足够的粮食的问题了。
今年的丰收,将会极大的缓解粮食储备问题。
同时因为有大唐粮食总公司在,也不用担心丰收了,粮价大幅度下跌伤农。
大唐帝国通过粮食总公司,对粮食这种至关重要的战略物资的价格,是实施非常严格的价格控制的,其规定了价格的区间,粮食减产导致价格过高,大唐粮食总公司就会抛售储备粮食,以平抑粮价。
粮食丰收导致价格下跌的时候,大唐粮食总公司就会大规模的收购粮食,拉高粮食价格。
总之大唐帝国就是要把粮食的价格稳定在一个固定的区间,不允许其出现太大的波动。
而一些粮商如果想要打破这个粮价体系,除了会遭到大唐粮食总公司的应对措施外,还会惹上巨大的麻烦。
一旦发现奸商操控粮食价格,那么就会毫不客气的以各种罪名抓人。
这也正是因为这种强硬的措施,才是确保了大唐帝国范围内,多年的粮价都是维持在一个比较平衡的水平,没有出现大起大落等情况。
粮价稳定,农民们种田就可以获得稳定的收入,而城市居民也能够购买到市价的粮食维持生活,如果粮价的稳定被打破了,那么麻烦可就大了。
今年风调雨顺了,不过在李轩看来还是不够!
现在的粮食的产量还是太低了,想要养活已经是超过一亿五千万的百姓,难度太大,更别说有多余的粮食进行战略储备了。
所以他是把目光投向了其他方向!
要想解决粮食产量问题,一个则是提高国内的可耕地面积,然后是加大进口量,再次是提高粮食亩产量,
想要提高耕地面积,这个难度不小,而且也是帝国一直在做的事情,湖广、珠三角等地区的开发就是为了提高可耕地的面积。
为此帝国是通过国内移民、屯垦令等多种方式来进行,目前来说效果还不错,湖广地区的粮食产量大幅度提高,有望成为帝国新的粮仓。
但是国内的可耕地的面积是有限的,现在是有湖广等地区进行开发,但是人口也是在持续增长啊,在没有大规模战争的情况下,帝国也是不对生育加以控制的情况下,人口的大量增长成为了必然。
目前来说,人口的增长速度还要超过可耕地面积的增长速度,因此单单靠开发、屯垦来解决粮食问题,只能短时间内的解决方案,不能长久。
其次是加大粮食的进口量,这一点帝国也是在做,并针对性的施展了部分政策,比如说对粮食进口采取免关税,其次则是鼓励国内民众向海外移民,并从事农业,开垦种植园。
最后则是对部分地区,尤其是南洋地区进行掠夺式的粮食进口,官方控股的南洋贸易公司,每年都会从南洋地区进口大量的粮食。
其实南洋地区的土著人口也多,当地人也要吃饭,被大唐帝国进口了大量粮食之后,他们自身也会遭到粮食危机,不过这就不关帝国的事了,有时候为了进口粮食,帝国都会指定只能用粮食来换取军械以及其他的工业产品。
除了上述两种方式外,在李轩的指示下,还进行了第三种方式来解决粮食问题,那就是通过技术手段来提高亩产量。
比如采用化肥、比如说采用杂交水稻,比如说引入番薯和玉米等高产量农作物。
只是化肥这东西一时半会的解决不了,因为这东西的基础是化工产业,虽然说皇家理工学院的化学专家已经是在实验室里搞出来了尿素、磷肥,但是想要大规模工业生产,需要大量的硫酸等化学原材料。
很不辛,以大唐帝国目前的技术能力,硫酸等基础化学原料的产量还是比较有限,用以重点工业生产、国防生产都还不够用,那里能够搞出大批量的化学原料合成化肥,然后用于农业生产啊。
化肥的大规模普及应用,受限于工业基础无法实现,所以帝国农部也只能是鼓励农民们尽可能的使用农家肥了,但是农家肥这东西吧,华夏的农民们早就开始用了,不用帝国官方的引导。
化肥不行,李轩就是把目光投向了杂交水稻以及新作物了。
杂交水稻,这玩意其实也是一直在搞,皇家理工学院有专门的研究小组负责此事,他们在琼州岛上建立了一个大型的杂交水稻试验基地,试图对各种水稻进行杂交培育。
其效果也不是没有,只是不大而已,其中最为明显的效果就是,对从南洋地区引入的水稻进行了针对性的改良培育,使得南洋的水稻能够适合帝国南方省份种植。
如今两广地区已经是率先开始大规模的种植这种水稻。
这种水稻有什么特点呢?
那就是两季稻,并且在两季稻的前提下维持单位产量。
当然了,这种两季稻对稻田的要求也是非常高,需要充足的阳光、适合的气温、降雨量以及肥料,因此导致能够种植这些两季稻的水田还是不太多。
李轩的目标,并不仅仅是这些两季稻,而是希望能够改良出适应性更强,产量更高的水稻。
不过在李轩看来,这个目标很难短时间实现,至少没有个几十年是搞不出来的,因为这需要对杂交水稻进行一代又一代的培育,需要漫长的时间。
而新农作物的引进,其实也同样存在着适应性的问题,来自美洲的诸多新农作物,其实大唐帝国早就通过葡萄牙人、西班牙获得了,其中关键的番薯以及玉米更是早就有了。
但问题是,这些来自美洲的农作物还有些水土不服,即便是在部分地区可以种植,但是产量也没有李轩预料的高,所以这些农作物还是需要进行专门的适应性培育,短时间内是指望不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