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9章 石油困境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逆鳞、银狐、续南明、盛唐风华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xbiquge.to】,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李森科非常认真将杨明志的叙述记录下来,他非常相信别列科夫将军的这番构思怕是酝酿了许久。
这个来自中国的别列科夫着实是个猛人,如若此人不是个军人,其人一旦掌握农业方面的权力,怕是要威胁到自己的地位。
好在,此人是“业余农业学家”,李森科扪心自问,怕是此人的能力比自己是高的。
而今,别列科夫不是自己的竞争者,反而是一位合作者。
记录完毕的李森科猛地抬起头:“别列科夫同志,您是不是在白俄罗斯的沼泽就开始构思这些了。”
“哦?”杨明志笑着问,“看来您觉得它很有前途?”
“是啊!列宁同志鼓励我们在苏维埃的道路上努力探索,要充分发掘人民的生产力。我觉得我们必须使用各种手段,增强土地的生产力。您看,广袤的西伯利亚已经开始被积雪覆盖,整整半年时间,那些农田的生产力几乎是零,这是一种可耻的浪费。我想您的构思将能带来巨大改变。”
“所以您是非常支持的?”
“是的!其实科学院足够有能力制造一个面积达一百平方米的玻璃大温室,我们也有技术将其保持在二十度左右的温度,就是这里的成本太高了。您提出的是一种全新的温室模式,我们似乎可以用更少的成本制造更大面积的温室。因为面积大了,我们就可以种植麦子。”
“您……”杨明志无力吐槽,合着这个李森科满脑子都是种麦子?当然,李森科有对麦子产能的急迫需求,他这么想不足为奇。
杨明志摇摇头:“您还是不要奢望麦子了。”
“什么?那么我们种蔬菜?”
“对!就是蔬菜。”说到了蔬菜,杨明志的话匣子又打开了,“似乎我离开的日子里,上级开始对我们科学院供应甜菜根了?我懂得,它是难得的新鲜蔬菜,即便如此恐怕很快我们又只能吃腌制酸菜。
我们冬季作战的战士们,他也在吃各种酸菜。
苏联的大部分土地冬季非常寒冷,冬季没有新鲜蔬菜吃是一种常识,大家也都能理解。但是如果有新鲜蔬菜不是很好么?
人需要足够的糖分和蛋白质,也需要维生素。战士缺乏维生素将是另一种灾难。
所以我们既然要搭建大量的脸颊温室,就该种植那些可以生长周期短的蔬菜,例如番茄。”
“还有黄瓜、卷心菜、胡萝卜……”李森科拖着下巴又列举了一些。
杨明志想了想说:“我觉得还是那种可以向上生长的农作物最好,尤其是番茄,从而达到产能最大化。”
李森科旋即又在笔记本上记下这些,杨明志的话亦是给予他更多的提醒。
要让斯大林认同自己的农业能力,以及同行佩服自己,需要的可能不仅仅是对春小麦产能的增益,还有针对“冬季农业”的积极探索。
很显然,别列科夫提出了一大堆建议,他并不打算在这方面捞取什么成就。
当然,李森科并不觉得这个精明的东方人真的就如其表面的谦恭那般,是单纯的“国际主义”。
别列科夫定是需要其他方面的好处。
李森科沉默了一下,突然又问道:“别列科夫同志,我已经决定了,我将把您的意见成立为新的课题。我会组织人手,按照您提出的这些基本原理和所需的材料,先搭建面积达一公顷的新式温室。我将首先种植番茄,您觉得如何?”
一公顷的面积,它不大但也不小。杨明志估摸着,李森科的温室应该是多个,其总面积达到一公顷。
如果仅从实验性质的角度来说,这个温室也太大了。
不!恐怕李森科打一开始就没打算先搞一个小规模实验,从一开始就是奔着建成即投产的目的。怕是李森科觉得“泥土墙塑料薄膜大棚”就不是困难的,换言之,科学院内有一票搞农业的人才,那些人只怕都是李森科的拥趸,李森科声称他们有搞过玻璃温室的经验,而今不过是把搭建温室的材料换一下而已。
似乎一切都是这么简单,不过是换成更廉价的材料,使得成本暴跌之后,规划化的温室农业生产不再是个梦?!
杨明志先是比李森科的话吓到,接着淡定的说:“既然您觉得建成一公顷面积的温室立刻投产,为什么不建造更大的呢?您一定非常信任我,既然如此,您完全有权力制造更大的。”
“好的,那就建设十公顷的温室大棚。如果……”李森科切着手指估摸道:“如果第一个大棚在十一月中旬完工,明年春季一到,番茄就成熟了。只要我们能保证足够的光照、湿度和温度这三个基本点,我不觉得冬季生产是禁地。别列科夫同志,我就知道,我今天来您这里是非常明智的。”
“嘿嘿,您太客气了。”杨明志尴尬的笑笑。
“可能您还有别的建议?”
杨明志耸耸肩,既然李森科干瘦的老脸明显绽放出青春活力,说不定这个老家伙又要从“春化处理育种站”,跑去监督新式温室大棚的建设,以及密切关注番茄幼苗最初的生长,还要任命一票人员,全天候的监督那些幼苗的生长。
“如果有些建议,还是那些聚乙烯薄膜。您要施行非常大胆的计划,我觉得最总要的就是这些薄膜。它是石油化工的产物,我们应该就近利用本地的油田,要求冶炼厂加紧生产那些薄膜。”
李森科点点头:“这倒是,我国的石油产量一直很不错,很可惜的是,我们这里没有油田。”
“没有油田,这怎么可能?!”杨明志突然加大声音看着李森科费解的脸,突然就意识到自己的失语。
杨明志的脑子可谓嗡的一下意识到,如今的时代是1942年。
对啊,这个时代秋明油库区还不存在。他们直到1965年才在西部西伯利亚挖到石油。
石油,它是工业的血液呀。
李森科非常肯定的说:“至少新西伯利亚州是缺乏石油的,我们所用的石油都是从伊尔库茨克和更东边的地方原来。”说到此,李森科不禁摇摇头:“那些都是小型油田,它们的产出基本供应新西伯利亚、伊尔库茨克、鄂木斯克还有其他几个大城市。据我所知,伊尔库茨克的北方有一个小油田,东方还有几个,它们单体的规模都不大。”
“这……油田的产能有多少?”
“整个西伯利亚地区,全年仅有三百万吨。”李森科耸耸肩一脸无奈,“即便如此,它们现在也变得非常重要。您知道吗?自从我们失去了顿巴斯盆地的煤矿,我们就更加依赖这些石油了。包括供应整个科学院的暖气,它的能量来源是什么?”
“嗯?不是煤炭难道还是石油?!”杨明志惊讶的问。
“不错,就是石油!我们现在需要石油,也更加需要煤炭。别列科夫同志,您在白俄罗斯的沼泽用那里的劣质煤炭生产氨水,继而生产硝铵,显然您非常清楚化肥对于农业的重要作用。给予农业增产的另一个工具就是化肥,可惜我们失去了主要的煤矿,我们当然也可以用石油来做化肥。但是现在的石油几乎都用于工业和军事,我们不能指望化肥带来多大的利好改变。”
说来说去,本该是自然资源财大气粗的苏联,现在就如李森科所言,资源也相对匮乏了。
那些资源都是存在着的,尤其是巨大的油气资源,它们都深埋在广袤西伯利亚的地下。
它们的问题都只有一个——埋得太深了。
杨明志试探性的说:“如果,我们可以有更兼顾的钻头,就能找到藏匿的油田?”
“哈哈,我们有那样的钻探技术吗?或许有一些大油田,因为我们的技术达不到而不能找到他们。您觉得我们的巴库油田的钻井钻了多深?”
“是多少?有一千米?”
杨明志的话差一点让李森科笑掉大牙。
“哈哈哈!别列科夫同志,您太高看我们的钻井技术了!我虽然是农业上的专家,对于石油化工业也有一点了解。您需要知晓一件事,向地下钻探是困难,因为土壤层其实很薄,往往钻上一百米,钻头就要面对坚硬的花岗岩,这一过程中,钻头磨损会非常强烈,随着深度的增加,它随时都可能断裂在钻洞中。钻头一旦有了坏损还拔不出来,钻探队的所有努力都是前功尽弃。据我所知,我们最深的钻探深度刚刚突破六百米,也仅此而已了。”
现在杨明志算是听明白了,李森科的意思是苏联当前的钻井行业,不具备太深的挖掘能力。
李森科继续说:“您知道我们的巴库油田,在那里我们往往只要钻探一百米就能挖到石油,那个钻探六百米的记录就是在巴库创造的。当钻头被拉出来时当场就发生井喷,有工人甚至当场牺牲。”
李森科的数据着实让杨明志吓了一跳,也令他想到了那些中东的产油国。
那些到处是沙漠的国家,黄沙之下埋藏着数量惊人的黑金。那里有着世界上最佳的轻质原油,因为杂质最少,故而往往要7.2个标准桶才能够一吨重。在俄国,因为油品多发粘,即其中的杂质更多,往往6.8桶就有一吨重。
更令人羡慕的是,那些地方被形容为,只要用力挥舞锄头,在抛出的坑里就会喷出原油。
当然这是一种调侃性说法,实际上,那些地方确实只需要很浅的钻探即可挖出最好的石油,其开采成本仅是苏联的十分之一。
其实大油田往往埋藏得更深,曾经被称呼为著名贫油国的中国,因为使用了新式钻头和新式钻探技术,在大庆地区,钻头足足钻了一千五百米,石油喷涌而出。那是一个大油田,以至于人们继续钻探七千米,在同一个位置发现了更深的一个大油田。
这一情况也出现在西伯利亚地区,技术达不到,就是推测那里有石油,暂时也不能得到。
李森科继续说:“我个人非常相信如果我们继续钻下去,是可以发现更多石油的。我们……唉……”
李森科深深叹了一口气,他也立刻说明了自己叹气的原因。
一切,都是源于当前的战局。
李森科需要苏联的存在来保证自己的地位,增加农业上的产出则是保持个人地位的手段。
今天的李森科非常高兴于得到了另一种增加农业产出的方法,就是这个方法归根结底,非常依赖石油工业。
当前的苏联石油化工又是怎样一种场景呢?
可以说,因为德军的攻势,毫不夸张的说,就是给予苏联石油化工的一记重拳。
当前的十月中旬,曼施坦因麾下的一支山地步兵师已经打穿了苏军的高加索方面军于高加索山口的防线,战斗甚至发生在三千米多的冰川上,终究苏军的部分防线失守。
德军那些由阿尔卑斯山的山民组成的部队,他们的山地作战经验很是丰富,不过受困于高加索地区的环境过于复杂,德军引以为傲的装甲部队几乎不能发挥效能,更令曼施坦因愤慨的,由于斯大林格勒久攻不下,其麾下的空军部队几乎都都调走。
所以只有少数部队打穿了高加索山脉进入亚洲,他们能有多大作用呢?
恐怕就是政治上的作用吧。
德军在白雪皑皑的山顶升起了德国的旗帜,德国媒体夸张的将其形容为“帝国的伟大胜利”以及“征服亚洲的开始”。
这番操作着实振奋了德国军民的士气,也给了苏联当头一棒。
因为打穿了高加索山脉,德军的先头部队距离巴库油田就仅剩五百公里了。
五百公里,它不是很遥远的距离么?
不!如此距离已经给予苏联巨大的心理压力。
早在德军开始蓝色方案时,巴库油田就开始战略转移了。尤其是当德军大有打穿山脉之势,油田开始减产。
到了十月份,巴库油田已经被人为性关闭了三千座油井,即减少了其接近一半的产能。
那么苏联为什么要这么做?即便德军已经达到高加索山脉,明明还有五百公里,为何就一定要检查呢?难道他们是畏惧德军?
这一切都要说到八月份下旬,随着保卢斯的德军开始发起针对斯大林格勒城市的进攻,苏联的石油运输线开始遭遇致命的打击!
李森科非常认真将杨明志的叙述记录下来,他非常相信别列科夫将军的这番构思怕是酝酿了许久。
这个来自中国的别列科夫着实是个猛人,如若此人不是个军人,其人一旦掌握农业方面的权力,怕是要威胁到自己的地位。
好在,此人是“业余农业学家”,李森科扪心自问,怕是此人的能力比自己是高的。
而今,别列科夫不是自己的竞争者,反而是一位合作者。
记录完毕的李森科猛地抬起头:“别列科夫同志,您是不是在白俄罗斯的沼泽就开始构思这些了。”
“哦?”杨明志笑着问,“看来您觉得它很有前途?”
“是啊!列宁同志鼓励我们在苏维埃的道路上努力探索,要充分发掘人民的生产力。我觉得我们必须使用各种手段,增强土地的生产力。您看,广袤的西伯利亚已经开始被积雪覆盖,整整半年时间,那些农田的生产力几乎是零,这是一种可耻的浪费。我想您的构思将能带来巨大改变。”
“所以您是非常支持的?”
“是的!其实科学院足够有能力制造一个面积达一百平方米的玻璃大温室,我们也有技术将其保持在二十度左右的温度,就是这里的成本太高了。您提出的是一种全新的温室模式,我们似乎可以用更少的成本制造更大面积的温室。因为面积大了,我们就可以种植麦子。”
“您……”杨明志无力吐槽,合着这个李森科满脑子都是种麦子?当然,李森科有对麦子产能的急迫需求,他这么想不足为奇。
杨明志摇摇头:“您还是不要奢望麦子了。”
“什么?那么我们种蔬菜?”
“对!就是蔬菜。”说到了蔬菜,杨明志的话匣子又打开了,“似乎我离开的日子里,上级开始对我们科学院供应甜菜根了?我懂得,它是难得的新鲜蔬菜,即便如此恐怕很快我们又只能吃腌制酸菜。
我们冬季作战的战士们,他也在吃各种酸菜。
苏联的大部分土地冬季非常寒冷,冬季没有新鲜蔬菜吃是一种常识,大家也都能理解。但是如果有新鲜蔬菜不是很好么?
人需要足够的糖分和蛋白质,也需要维生素。战士缺乏维生素将是另一种灾难。
所以我们既然要搭建大量的脸颊温室,就该种植那些可以生长周期短的蔬菜,例如番茄。”
“还有黄瓜、卷心菜、胡萝卜……”李森科拖着下巴又列举了一些。
杨明志想了想说:“我觉得还是那种可以向上生长的农作物最好,尤其是番茄,从而达到产能最大化。”
李森科旋即又在笔记本上记下这些,杨明志的话亦是给予他更多的提醒。
要让斯大林认同自己的农业能力,以及同行佩服自己,需要的可能不仅仅是对春小麦产能的增益,还有针对“冬季农业”的积极探索。
很显然,别列科夫提出了一大堆建议,他并不打算在这方面捞取什么成就。
当然,李森科并不觉得这个精明的东方人真的就如其表面的谦恭那般,是单纯的“国际主义”。
别列科夫定是需要其他方面的好处。
李森科沉默了一下,突然又问道:“别列科夫同志,我已经决定了,我将把您的意见成立为新的课题。我会组织人手,按照您提出的这些基本原理和所需的材料,先搭建面积达一公顷的新式温室。我将首先种植番茄,您觉得如何?”
一公顷的面积,它不大但也不小。杨明志估摸着,李森科的温室应该是多个,其总面积达到一公顷。
如果仅从实验性质的角度来说,这个温室也太大了。
不!恐怕李森科打一开始就没打算先搞一个小规模实验,从一开始就是奔着建成即投产的目的。怕是李森科觉得“泥土墙塑料薄膜大棚”就不是困难的,换言之,科学院内有一票搞农业的人才,那些人只怕都是李森科的拥趸,李森科声称他们有搞过玻璃温室的经验,而今不过是把搭建温室的材料换一下而已。
似乎一切都是这么简单,不过是换成更廉价的材料,使得成本暴跌之后,规划化的温室农业生产不再是个梦?!
杨明志先是比李森科的话吓到,接着淡定的说:“既然您觉得建成一公顷面积的温室立刻投产,为什么不建造更大的呢?您一定非常信任我,既然如此,您完全有权力制造更大的。”
“好的,那就建设十公顷的温室大棚。如果……”李森科切着手指估摸道:“如果第一个大棚在十一月中旬完工,明年春季一到,番茄就成熟了。只要我们能保证足够的光照、湿度和温度这三个基本点,我不觉得冬季生产是禁地。别列科夫同志,我就知道,我今天来您这里是非常明智的。”
“嘿嘿,您太客气了。”杨明志尴尬的笑笑。
“可能您还有别的建议?”
杨明志耸耸肩,既然李森科干瘦的老脸明显绽放出青春活力,说不定这个老家伙又要从“春化处理育种站”,跑去监督新式温室大棚的建设,以及密切关注番茄幼苗最初的生长,还要任命一票人员,全天候的监督那些幼苗的生长。
“如果有些建议,还是那些聚乙烯薄膜。您要施行非常大胆的计划,我觉得最总要的就是这些薄膜。它是石油化工的产物,我们应该就近利用本地的油田,要求冶炼厂加紧生产那些薄膜。”
李森科点点头:“这倒是,我国的石油产量一直很不错,很可惜的是,我们这里没有油田。”
“没有油田,这怎么可能?!”杨明志突然加大声音看着李森科费解的脸,突然就意识到自己的失语。
杨明志的脑子可谓嗡的一下意识到,如今的时代是1942年。
对啊,这个时代秋明油库区还不存在。他们直到1965年才在西部西伯利亚挖到石油。
石油,它是工业的血液呀。
李森科非常肯定的说:“至少新西伯利亚州是缺乏石油的,我们所用的石油都是从伊尔库茨克和更东边的地方原来。”说到此,李森科不禁摇摇头:“那些都是小型油田,它们的产出基本供应新西伯利亚、伊尔库茨克、鄂木斯克还有其他几个大城市。据我所知,伊尔库茨克的北方有一个小油田,东方还有几个,它们单体的规模都不大。”
“这……油田的产能有多少?”
“整个西伯利亚地区,全年仅有三百万吨。”李森科耸耸肩一脸无奈,“即便如此,它们现在也变得非常重要。您知道吗?自从我们失去了顿巴斯盆地的煤矿,我们就更加依赖这些石油了。包括供应整个科学院的暖气,它的能量来源是什么?”
“嗯?不是煤炭难道还是石油?!”杨明志惊讶的问。
“不错,就是石油!我们现在需要石油,也更加需要煤炭。别列科夫同志,您在白俄罗斯的沼泽用那里的劣质煤炭生产氨水,继而生产硝铵,显然您非常清楚化肥对于农业的重要作用。给予农业增产的另一个工具就是化肥,可惜我们失去了主要的煤矿,我们当然也可以用石油来做化肥。但是现在的石油几乎都用于工业和军事,我们不能指望化肥带来多大的利好改变。”
说来说去,本该是自然资源财大气粗的苏联,现在就如李森科所言,资源也相对匮乏了。
那些资源都是存在着的,尤其是巨大的油气资源,它们都深埋在广袤西伯利亚的地下。
它们的问题都只有一个——埋得太深了。
杨明志试探性的说:“如果,我们可以有更兼顾的钻头,就能找到藏匿的油田?”
“哈哈,我们有那样的钻探技术吗?或许有一些大油田,因为我们的技术达不到而不能找到他们。您觉得我们的巴库油田的钻井钻了多深?”
“是多少?有一千米?”
杨明志的话差一点让李森科笑掉大牙。
“哈哈哈!别列科夫同志,您太高看我们的钻井技术了!我虽然是农业上的专家,对于石油化工业也有一点了解。您需要知晓一件事,向地下钻探是困难,因为土壤层其实很薄,往往钻上一百米,钻头就要面对坚硬的花岗岩,这一过程中,钻头磨损会非常强烈,随着深度的增加,它随时都可能断裂在钻洞中。钻头一旦有了坏损还拔不出来,钻探队的所有努力都是前功尽弃。据我所知,我们最深的钻探深度刚刚突破六百米,也仅此而已了。”
现在杨明志算是听明白了,李森科的意思是苏联当前的钻井行业,不具备太深的挖掘能力。
李森科继续说:“您知道我们的巴库油田,在那里我们往往只要钻探一百米就能挖到石油,那个钻探六百米的记录就是在巴库创造的。当钻头被拉出来时当场就发生井喷,有工人甚至当场牺牲。”
李森科的数据着实让杨明志吓了一跳,也令他想到了那些中东的产油国。
那些到处是沙漠的国家,黄沙之下埋藏着数量惊人的黑金。那里有着世界上最佳的轻质原油,因为杂质最少,故而往往要7.2个标准桶才能够一吨重。在俄国,因为油品多发粘,即其中的杂质更多,往往6.8桶就有一吨重。
更令人羡慕的是,那些地方被形容为,只要用力挥舞锄头,在抛出的坑里就会喷出原油。
当然这是一种调侃性说法,实际上,那些地方确实只需要很浅的钻探即可挖出最好的石油,其开采成本仅是苏联的十分之一。
其实大油田往往埋藏得更深,曾经被称呼为著名贫油国的中国,因为使用了新式钻头和新式钻探技术,在大庆地区,钻头足足钻了一千五百米,石油喷涌而出。那是一个大油田,以至于人们继续钻探七千米,在同一个位置发现了更深的一个大油田。
这一情况也出现在西伯利亚地区,技术达不到,就是推测那里有石油,暂时也不能得到。
李森科继续说:“我个人非常相信如果我们继续钻下去,是可以发现更多石油的。我们……唉……”
李森科深深叹了一口气,他也立刻说明了自己叹气的原因。
一切,都是源于当前的战局。
李森科需要苏联的存在来保证自己的地位,增加农业上的产出则是保持个人地位的手段。
今天的李森科非常高兴于得到了另一种增加农业产出的方法,就是这个方法归根结底,非常依赖石油工业。
当前的苏联石油化工又是怎样一种场景呢?
可以说,因为德军的攻势,毫不夸张的说,就是给予苏联石油化工的一记重拳。
当前的十月中旬,曼施坦因麾下的一支山地步兵师已经打穿了苏军的高加索方面军于高加索山口的防线,战斗甚至发生在三千米多的冰川上,终究苏军的部分防线失守。
德军那些由阿尔卑斯山的山民组成的部队,他们的山地作战经验很是丰富,不过受困于高加索地区的环境过于复杂,德军引以为傲的装甲部队几乎不能发挥效能,更令曼施坦因愤慨的,由于斯大林格勒久攻不下,其麾下的空军部队几乎都都调走。
所以只有少数部队打穿了高加索山脉进入亚洲,他们能有多大作用呢?
恐怕就是政治上的作用吧。
德军在白雪皑皑的山顶升起了德国的旗帜,德国媒体夸张的将其形容为“帝国的伟大胜利”以及“征服亚洲的开始”。
这番操作着实振奋了德国军民的士气,也给了苏联当头一棒。
因为打穿了高加索山脉,德军的先头部队距离巴库油田就仅剩五百公里了。
五百公里,它不是很遥远的距离么?
不!如此距离已经给予苏联巨大的心理压力。
早在德军开始蓝色方案时,巴库油田就开始战略转移了。尤其是当德军大有打穿山脉之势,油田开始减产。
到了十月份,巴库油田已经被人为性关闭了三千座油井,即减少了其接近一半的产能。
那么苏联为什么要这么做?即便德军已经达到高加索山脉,明明还有五百公里,为何就一定要检查呢?难道他们是畏惧德军?
这一切都要说到八月份下旬,随着保卢斯的德军开始发起针对斯大林格勒城市的进攻,苏联的石油运输线开始遭遇致命的打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