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1章 绝望的坚守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逆鳞、银狐、续南明、盛唐风华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xbiquge.to】,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大量篝火给予德军巨大惊吓,士兵们见此情况完全没有了击退敌人的喜悦,他们都在担忧自己的未来,很多人议论纷纷,所谓活不过下一个黑夜。
德军指挥官将现有的情报整理一下,直接向师部打去电报。
本来,611师师长已经就寝了,卫兵不得不唤醒他,告知远方城镇守军的重大发现。
师长根本是穿着睡衣接听这通电话的,他刚将电话凑到自己耳朵,就听到对方惊恐的咆哮。
“师长!城镇的东方到处是游击队!他们的兵力非常惊人,点燃的篝火如同天上的繁星!他们很可能展开夜袭,也可能……”
“什么?你说敌人的篝火如繁星?”
“千真万确!我们战斗之后已经丧失了四分之一战斗力,敌人的兵力却非常庞大!我请求增援,请您一定要派兵增援!”
这番警报着实让睡眼惺忪的师长清醒过来。
情况完全变了!他知道自己的部下没有理由说谎,游击队兵临城下就是不争的事实。
611师在晚上十点半紧急召开军事会议,研究的重点正是斯洛韦奇纳镇的困局。
对于该师官兵来说,他们真是受够了安稳的日子,真是太希望杀敌立功,哪怕是干掉真正的游击队!
该师长期负责基辅西北方向的防御工作,官兵多少都知晓,SS在基辅城市西北处处决了至少十万犹太人。很多国防军士兵不耻于这种滥杀平民的做法,不过当游击队开始频繁,他们在清缴时也大规模的展开报复。
许多平民被绞死,他们被指控资助游击队,即便这些都是编造的理由,杀人的唯一目的就是震慑游击队。
经过一年的努力,其防区内的游击队销声匿迹,所以当新的游击队流窜而来,将其歼灭岂不是大功一件。
“敌人必然来自普里佩特沼泽,那里是一个毒瘤!非常遗憾,我军没有攻击其核心的权限,我们只能守好自己的防区。他们有意把我们最靠北的城镇攻破,我们必须增援!”
师长的态度是坚决的,其余人等无一人反对,只有在如何增援的细节上存在一些异议。
直到现在,德军依旧误解了攻击城镇的苏军的所属。
利尔楚奇镇和八月六日斯洛韦奇纳镇的战事,都通报到了驻基辅的德军集团军。在这个节骨眼上,游击队的行动似乎威胁到了基辅交通线的安危。
卫戍基辅北方的六个师,全面进入一级战备,就仿佛有一支庞大苏军即将南下似的。
德军依然决定被动防御,他们也想过主动出击以获得主动权。考虑到白罗斯持续一个多月的会战,北方友军的惨重损失,乌克兰的德军,尤其是基辅附近的驻军,合情合理的继续加固防御工事。
德军不希望失去自己控制下的任何据点,一来是态度问题,如果放任城镇被游击队占领,分明会助长游击队的“嚣张气焰”,二来,部队于白罗斯的几个控制据点,现在的战略价值已经很重要了。
这些据点,因为白罗斯驻军在戈梅利地区的重大损失,实实在在成了突出部。白罗斯的南部沼泽水网弥补,森林连成一片,还有比这样的环境更适合游击队的发展么?
所以611师的增援请求,迅速得到了所属上级的批准,奇迹般的没有拖泥带水。
“根据利尔楚奇镇的经验,一个步兵团的驻军即可迫使匪徒不敢袭扰。你部亦可增兵一支步兵团,坚决守卫斯洛韦奇纳镇,确保城镇和从属铁路线和所有桥梁的安全。”
基辅方面的电报传到611师指挥部已经是晚上十一点半了,亲自等待电报的师长旋即连夜调兵遣将。
和许多后方的德军守军一样,611师一万多人,负责很大一片区域的防卫。该师的官兵中真正可战斗的是四个步兵团,其余人等有一半是招募的乌克兰人组成的志愿者。
毕竟这里是乌克兰,和白罗斯的情况有些不同。
在战争的第一年,德军在乌克兰征召了许多本地人,他们大部分居然是抱着混饭吃的态度,成为德军的后勤人员。一开始德军高层是反感基层部队擅自招募当地人,作为“炮弹搬运工”“担架手”之类的杂役。随着战局的发展,德军渐渐发现,自己离开了这些志愿者,后勤将迅速恶化。
所以在611师的序列中,愣是将四千多个志愿者编为后勤部队。如此该师真正的后勤兵,经过短暂的加强训练,已经被当做正规作战部队使用。
该师的兵力分散在防区内各个城镇,大的据点驻扎一个营,小的有一个连。个别的村庄只有一个排驻扎。德军并不完全相信“乌克兰民族委员会”的带袖章的警察,这群人在抓捕犹太人的行动中,奇迹般的非常卖力,真到了清缴游击队,其战斗力之窳劣立马暴露。
要将分散各地的部队派驻斯洛韦奇纳镇,首先需令其迅速于师部驻地奥夫里赤集结。
在地图上,奥夫里赤到斯洛韦奇纳镇的直线距离有四十一公里,实际的路程却有长达五十公里。即便是摩托化的部队,一天推进五十公里问题不大。对于611师,一天行进五十公里抵达目的地,真是一个艰巨的任务。
麻烦还不仅仅于此!被召集的部队都是从各地抽掉,为了避免驻防的据点兵力空虚,师下属每个团各抽一个营,最后编为临时的增援步兵团。这番操作有些复杂,也需要一些时间,何况发布命令的时间还是凌晨。
611师的参谋部做出一番分析,部队的卡车早就被抽掉前线了,己方能用的只有数量不多的马车。部队增援,只有重装备可以有少量马车运输,其余人员只能靠双腿。
这就更加限制了增援的速度,参谋部悲观的认为,八月七日,增援部队能在奥夫里赤市完成集结,最快可在八月八日夜幕之前抵达斯洛韦奇纳镇。
兵贵神速的道理有谁完全一窍不通呢?德军恨不得瞬间飞过去,可惜部队只能硬着头皮赶路。
奔袭增援的两昼一夜,无疑是给了苏军时间。未来四十个小时,真的只能靠守军自己了?!
师长也权衡一下,想到请求620师于利尔楚奇镇的驻军,分兵增援。参谋们短暂商讨后,认为这不可行,最大的理由莫过于游击队再打一个时间差转道袭击利尔楚奇。
终究,援军北上的命令下达了,援军也会在天亮后行动。
师长无可奈何的主动和斯洛韦奇纳镇守军联络:“集团军方面已经下达增兵许可,我已派遣步兵团增援。你部必须坚持防守,在八月八日傍晚,援军即可进城。”
这通电话直白的是说明了,611师不可能在未来的两个白天派遣一兵一卒增援。同时也是给了守军死命令,即活着守到援兵抵达。
继续坚守到八月八日傍晚,这可能吗?游击队难道不会再八月七日猛攻吗?
守军指挥官没有任何办法,他和部下都是军人,必须坚决执行上级任务!即便最终的结果是全体阵亡!
没有人愿意主动做畏敌如鼠的孬种!
整整两天的时间,科夫帕克兵团挪动了五十公里。在这过程中,他们又占领了三个微型村庄,加上在森林中找到的隐居者,他们又收拢了一百多个平民。
队伍规模变大,人员成分更加的复杂,长时间的行军,士兵的双脚膝盖酸痛不已,平民的情况更为糟糕。
科夫帕克对部队的表现非常不满,他却没有丝毫的解决办法。
“或许,今天晚上,友军已经把那个城镇占领了?”科夫帕克幻想着,结果得到进攻受挫的情报。
一个好消息能振奋人心,现在,情况真是恶心坏了!
又是一个寂静的夜,军民又在森林中点燃大量篝火。他们在随处可见的小溪中舀水入陶盆,熬着土豆、蘑菇、野菜组成的菜汤,大部分平民以此充饥。唯有军人吃的好一些,平均十个人有一个罐头。
临时的指挥部,科夫帕克围着篝火,有些悲观的抱怨:“粮食很快就吃完了。如果我们的友军不能攻下那个城镇,我们就无法会和。其实断粮一天,情况还不会太糟。一旦断粮两天,我们就岌岌可危了。”
“您说的对!”兵团政委鲁德涅夫说:“我们需要采取一些措施。”
“措施?有何措施?”
鲁德涅夫已经寻思许久了,他直言不讳的回答科夫帕克:“数以千计的平民严重拖累了我们的行军。再者我们沿着河流走,我们一定能抵达目的地,只是这个过程更加漫长。我们现在面临的危局就是断粮,既然友军攻城失利,我们可不能把胜利全指望他们。我认为,我军当派兵增援。”
说着,他又闻讯了一下巴尔岑的态度。
兵团的确切位置究竟在哪里?无人知晓。军官们以自己的感觉,认为部队距离目标城镇越来越近了。
巴尔岑一副分析的姿态,他眉头紧锁叙述:“以我分析,我们继续沿着既定路线走,最多再有三十公里就能抵达目标。实际,也可能只走二十余公里就到了。政委同志认为我们应该派兵增援,我认为这是可以操作的。”
科夫帕克真的希望友军能顺利占领目标,自己的大部队也能瞬间抵达。
他只有有些犹豫,见得战友们态度趋于统一,旋即果断的下定决心。
接下来,便是差遣何人增援。
对此巴尔岑一如既往的毛遂自荐:“让我来吧!我的人都是百战精锐,又有攻城的经验。”
“但是,您的兵力太少了。这样吧,我的侦察队都回来了,我认为韦尔希戈拉也是非常优秀的,让他们跟着您一起前进。”
巴尔岑点点头:“他们的确很好。除了兵力,我还要您麾下的所有重武器。无后坐力炮的发射药毁于一旦,它们暂时是不能用了。你部还有几门迫击炮,我们一路又缴获了三十多发炮弹。这些重武器必须带上。”
“完全可以。您决定何时动身?”
“就明日天一亮吧。我也要对行动的战士们做出挑选,非常疲惫的、有轻微伤或是膝盖小腿酸痛者,他们不适合参与此次行动。”
“您的要求还挺高。”科夫帕克笑着说。
“当然!这次行动相当冒险,为了确保万无一失,我们必须把精锐部队拧成一个拳头,一拳打死敌人!”
巴尔岑从韦尔希戈拉队伍里挑出了三百个得力干将,又在第一、第二大队中挑选出二百人。如此,加上他自己的部队,合计就有五百六十人。
他们是最善于机动作战的士兵,战斗意志顽强,身体素质极其优秀,他们更是不知疲倦。
科夫帕克将最好的装备交给这支特遣队,以求一击制胜。但他显然高估了城镇德军的能力。
对于德军来说,要一直坚守到八月八日夕阳时分,真是个疯狂的任务。游击队的大军兵临城下,因为交通的障碍,己方得不到一兵一卒的增援。
德军士兵在不安中度过了八月七日的凌晨,大清早晨雾弥漫。
此地旺盛的水汽蒸腾,于清早腾起浓雾,能见度居然只有十米。
浓雾完全不在苏德两军的估计内,无疑这武器给了德军巨大的心理压力。作为守军的他们有理由相信,游击队会果断利用雾气的掩护,向城镇发动猛攻。
“兄弟们!聆听一切声响,如果察觉有敌人靠近,立刻开火!”
德军指挥官自己也精神紧绷,他主要要防守城北的桥头堡,以及城内的小型火车站。只要这两个地区安然无事,城镇边缘再损坏一些建筑也犯不着心疼。
德剧因此采取的是重点防守战术,他们瞪大着双眼,一杆杆枪械齐刷刷面相东方。
他们过于紧张了!
因为这武器,着实给了苏军重大麻烦。
晨号唤醒说有的士兵,运输队的所有战士已经做好战斗准备。然而面对武器,所有人都在质问:“我在哪?敌人在哪?哪里是北?”
是的!因为苏军的营地距离德军足足超过三公里,除非德军有75毫米榴弹炮或更高级的火炮,营地不会遭遇任何袭击。如此远的距离,因浓雾的问题,苏军的清晨攻势也不得不向后拖。
雷切夫无奈的抱怨:“该死的大自然!该死的雾!我们丧失了良机。”
“您还是省省心吧!这次我军全面出动,城镇一定能夺下来。”菲奥多洛夫安慰道。
“没有办法,我们只能等雾气散去。”
雷切夫和菲奥多洛夫,已经获悉科夫帕克会派遣一直特遣队增援攻城的友军。不过两人一致认为,特遣队抵达时城镇早就红旗飘扬的。
雷切夫担心的是攻城时的伤亡问题,菲奥多洛夫却不以为意。
“战争总要死人的。我们曾给国家蒙羞,所以我们没有借口退缩,我们会一路猛攻。”
“算了吧!”雷切夫咧着嘴,“你部伤亡巨大对游击共和国是重大损失,现在人力资源这么重要,战士的生命岂能白白浪费。我现在决定了,火箭炮参与到攻城中。就以此作为炮火准备!”
大量篝火给予德军巨大惊吓,士兵们见此情况完全没有了击退敌人的喜悦,他们都在担忧自己的未来,很多人议论纷纷,所谓活不过下一个黑夜。
德军指挥官将现有的情报整理一下,直接向师部打去电报。
本来,611师师长已经就寝了,卫兵不得不唤醒他,告知远方城镇守军的重大发现。
师长根本是穿着睡衣接听这通电话的,他刚将电话凑到自己耳朵,就听到对方惊恐的咆哮。
“师长!城镇的东方到处是游击队!他们的兵力非常惊人,点燃的篝火如同天上的繁星!他们很可能展开夜袭,也可能……”
“什么?你说敌人的篝火如繁星?”
“千真万确!我们战斗之后已经丧失了四分之一战斗力,敌人的兵力却非常庞大!我请求增援,请您一定要派兵增援!”
这番警报着实让睡眼惺忪的师长清醒过来。
情况完全变了!他知道自己的部下没有理由说谎,游击队兵临城下就是不争的事实。
611师在晚上十点半紧急召开军事会议,研究的重点正是斯洛韦奇纳镇的困局。
对于该师官兵来说,他们真是受够了安稳的日子,真是太希望杀敌立功,哪怕是干掉真正的游击队!
该师长期负责基辅西北方向的防御工作,官兵多少都知晓,SS在基辅城市西北处处决了至少十万犹太人。很多国防军士兵不耻于这种滥杀平民的做法,不过当游击队开始频繁,他们在清缴时也大规模的展开报复。
许多平民被绞死,他们被指控资助游击队,即便这些都是编造的理由,杀人的唯一目的就是震慑游击队。
经过一年的努力,其防区内的游击队销声匿迹,所以当新的游击队流窜而来,将其歼灭岂不是大功一件。
“敌人必然来自普里佩特沼泽,那里是一个毒瘤!非常遗憾,我军没有攻击其核心的权限,我们只能守好自己的防区。他们有意把我们最靠北的城镇攻破,我们必须增援!”
师长的态度是坚决的,其余人等无一人反对,只有在如何增援的细节上存在一些异议。
直到现在,德军依旧误解了攻击城镇的苏军的所属。
利尔楚奇镇和八月六日斯洛韦奇纳镇的战事,都通报到了驻基辅的德军集团军。在这个节骨眼上,游击队的行动似乎威胁到了基辅交通线的安危。
卫戍基辅北方的六个师,全面进入一级战备,就仿佛有一支庞大苏军即将南下似的。
德军依然决定被动防御,他们也想过主动出击以获得主动权。考虑到白罗斯持续一个多月的会战,北方友军的惨重损失,乌克兰的德军,尤其是基辅附近的驻军,合情合理的继续加固防御工事。
德军不希望失去自己控制下的任何据点,一来是态度问题,如果放任城镇被游击队占领,分明会助长游击队的“嚣张气焰”,二来,部队于白罗斯的几个控制据点,现在的战略价值已经很重要了。
这些据点,因为白罗斯驻军在戈梅利地区的重大损失,实实在在成了突出部。白罗斯的南部沼泽水网弥补,森林连成一片,还有比这样的环境更适合游击队的发展么?
所以611师的增援请求,迅速得到了所属上级的批准,奇迹般的没有拖泥带水。
“根据利尔楚奇镇的经验,一个步兵团的驻军即可迫使匪徒不敢袭扰。你部亦可增兵一支步兵团,坚决守卫斯洛韦奇纳镇,确保城镇和从属铁路线和所有桥梁的安全。”
基辅方面的电报传到611师指挥部已经是晚上十一点半了,亲自等待电报的师长旋即连夜调兵遣将。
和许多后方的德军守军一样,611师一万多人,负责很大一片区域的防卫。该师的官兵中真正可战斗的是四个步兵团,其余人等有一半是招募的乌克兰人组成的志愿者。
毕竟这里是乌克兰,和白罗斯的情况有些不同。
在战争的第一年,德军在乌克兰征召了许多本地人,他们大部分居然是抱着混饭吃的态度,成为德军的后勤人员。一开始德军高层是反感基层部队擅自招募当地人,作为“炮弹搬运工”“担架手”之类的杂役。随着战局的发展,德军渐渐发现,自己离开了这些志愿者,后勤将迅速恶化。
所以在611师的序列中,愣是将四千多个志愿者编为后勤部队。如此该师真正的后勤兵,经过短暂的加强训练,已经被当做正规作战部队使用。
该师的兵力分散在防区内各个城镇,大的据点驻扎一个营,小的有一个连。个别的村庄只有一个排驻扎。德军并不完全相信“乌克兰民族委员会”的带袖章的警察,这群人在抓捕犹太人的行动中,奇迹般的非常卖力,真到了清缴游击队,其战斗力之窳劣立马暴露。
要将分散各地的部队派驻斯洛韦奇纳镇,首先需令其迅速于师部驻地奥夫里赤集结。
在地图上,奥夫里赤到斯洛韦奇纳镇的直线距离有四十一公里,实际的路程却有长达五十公里。即便是摩托化的部队,一天推进五十公里问题不大。对于611师,一天行进五十公里抵达目的地,真是一个艰巨的任务。
麻烦还不仅仅于此!被召集的部队都是从各地抽掉,为了避免驻防的据点兵力空虚,师下属每个团各抽一个营,最后编为临时的增援步兵团。这番操作有些复杂,也需要一些时间,何况发布命令的时间还是凌晨。
611师的参谋部做出一番分析,部队的卡车早就被抽掉前线了,己方能用的只有数量不多的马车。部队增援,只有重装备可以有少量马车运输,其余人员只能靠双腿。
这就更加限制了增援的速度,参谋部悲观的认为,八月七日,增援部队能在奥夫里赤市完成集结,最快可在八月八日夜幕之前抵达斯洛韦奇纳镇。
兵贵神速的道理有谁完全一窍不通呢?德军恨不得瞬间飞过去,可惜部队只能硬着头皮赶路。
奔袭增援的两昼一夜,无疑是给了苏军时间。未来四十个小时,真的只能靠守军自己了?!
师长也权衡一下,想到请求620师于利尔楚奇镇的驻军,分兵增援。参谋们短暂商讨后,认为这不可行,最大的理由莫过于游击队再打一个时间差转道袭击利尔楚奇。
终究,援军北上的命令下达了,援军也会在天亮后行动。
师长无可奈何的主动和斯洛韦奇纳镇守军联络:“集团军方面已经下达增兵许可,我已派遣步兵团增援。你部必须坚持防守,在八月八日傍晚,援军即可进城。”
这通电话直白的是说明了,611师不可能在未来的两个白天派遣一兵一卒增援。同时也是给了守军死命令,即活着守到援兵抵达。
继续坚守到八月八日傍晚,这可能吗?游击队难道不会再八月七日猛攻吗?
守军指挥官没有任何办法,他和部下都是军人,必须坚决执行上级任务!即便最终的结果是全体阵亡!
没有人愿意主动做畏敌如鼠的孬种!
整整两天的时间,科夫帕克兵团挪动了五十公里。在这过程中,他们又占领了三个微型村庄,加上在森林中找到的隐居者,他们又收拢了一百多个平民。
队伍规模变大,人员成分更加的复杂,长时间的行军,士兵的双脚膝盖酸痛不已,平民的情况更为糟糕。
科夫帕克对部队的表现非常不满,他却没有丝毫的解决办法。
“或许,今天晚上,友军已经把那个城镇占领了?”科夫帕克幻想着,结果得到进攻受挫的情报。
一个好消息能振奋人心,现在,情况真是恶心坏了!
又是一个寂静的夜,军民又在森林中点燃大量篝火。他们在随处可见的小溪中舀水入陶盆,熬着土豆、蘑菇、野菜组成的菜汤,大部分平民以此充饥。唯有军人吃的好一些,平均十个人有一个罐头。
临时的指挥部,科夫帕克围着篝火,有些悲观的抱怨:“粮食很快就吃完了。如果我们的友军不能攻下那个城镇,我们就无法会和。其实断粮一天,情况还不会太糟。一旦断粮两天,我们就岌岌可危了。”
“您说的对!”兵团政委鲁德涅夫说:“我们需要采取一些措施。”
“措施?有何措施?”
鲁德涅夫已经寻思许久了,他直言不讳的回答科夫帕克:“数以千计的平民严重拖累了我们的行军。再者我们沿着河流走,我们一定能抵达目的地,只是这个过程更加漫长。我们现在面临的危局就是断粮,既然友军攻城失利,我们可不能把胜利全指望他们。我认为,我军当派兵增援。”
说着,他又闻讯了一下巴尔岑的态度。
兵团的确切位置究竟在哪里?无人知晓。军官们以自己的感觉,认为部队距离目标城镇越来越近了。
巴尔岑一副分析的姿态,他眉头紧锁叙述:“以我分析,我们继续沿着既定路线走,最多再有三十公里就能抵达目标。实际,也可能只走二十余公里就到了。政委同志认为我们应该派兵增援,我认为这是可以操作的。”
科夫帕克真的希望友军能顺利占领目标,自己的大部队也能瞬间抵达。
他只有有些犹豫,见得战友们态度趋于统一,旋即果断的下定决心。
接下来,便是差遣何人增援。
对此巴尔岑一如既往的毛遂自荐:“让我来吧!我的人都是百战精锐,又有攻城的经验。”
“但是,您的兵力太少了。这样吧,我的侦察队都回来了,我认为韦尔希戈拉也是非常优秀的,让他们跟着您一起前进。”
巴尔岑点点头:“他们的确很好。除了兵力,我还要您麾下的所有重武器。无后坐力炮的发射药毁于一旦,它们暂时是不能用了。你部还有几门迫击炮,我们一路又缴获了三十多发炮弹。这些重武器必须带上。”
“完全可以。您决定何时动身?”
“就明日天一亮吧。我也要对行动的战士们做出挑选,非常疲惫的、有轻微伤或是膝盖小腿酸痛者,他们不适合参与此次行动。”
“您的要求还挺高。”科夫帕克笑着说。
“当然!这次行动相当冒险,为了确保万无一失,我们必须把精锐部队拧成一个拳头,一拳打死敌人!”
巴尔岑从韦尔希戈拉队伍里挑出了三百个得力干将,又在第一、第二大队中挑选出二百人。如此,加上他自己的部队,合计就有五百六十人。
他们是最善于机动作战的士兵,战斗意志顽强,身体素质极其优秀,他们更是不知疲倦。
科夫帕克将最好的装备交给这支特遣队,以求一击制胜。但他显然高估了城镇德军的能力。
对于德军来说,要一直坚守到八月八日夕阳时分,真是个疯狂的任务。游击队的大军兵临城下,因为交通的障碍,己方得不到一兵一卒的增援。
德军士兵在不安中度过了八月七日的凌晨,大清早晨雾弥漫。
此地旺盛的水汽蒸腾,于清早腾起浓雾,能见度居然只有十米。
浓雾完全不在苏德两军的估计内,无疑这武器给了德军巨大的心理压力。作为守军的他们有理由相信,游击队会果断利用雾气的掩护,向城镇发动猛攻。
“兄弟们!聆听一切声响,如果察觉有敌人靠近,立刻开火!”
德军指挥官自己也精神紧绷,他主要要防守城北的桥头堡,以及城内的小型火车站。只要这两个地区安然无事,城镇边缘再损坏一些建筑也犯不着心疼。
德剧因此采取的是重点防守战术,他们瞪大着双眼,一杆杆枪械齐刷刷面相东方。
他们过于紧张了!
因为这武器,着实给了苏军重大麻烦。
晨号唤醒说有的士兵,运输队的所有战士已经做好战斗准备。然而面对武器,所有人都在质问:“我在哪?敌人在哪?哪里是北?”
是的!因为苏军的营地距离德军足足超过三公里,除非德军有75毫米榴弹炮或更高级的火炮,营地不会遭遇任何袭击。如此远的距离,因浓雾的问题,苏军的清晨攻势也不得不向后拖。
雷切夫无奈的抱怨:“该死的大自然!该死的雾!我们丧失了良机。”
“您还是省省心吧!这次我军全面出动,城镇一定能夺下来。”菲奥多洛夫安慰道。
“没有办法,我们只能等雾气散去。”
雷切夫和菲奥多洛夫,已经获悉科夫帕克会派遣一直特遣队增援攻城的友军。不过两人一致认为,特遣队抵达时城镇早就红旗飘扬的。
雷切夫担心的是攻城时的伤亡问题,菲奥多洛夫却不以为意。
“战争总要死人的。我们曾给国家蒙羞,所以我们没有借口退缩,我们会一路猛攻。”
“算了吧!”雷切夫咧着嘴,“你部伤亡巨大对游击共和国是重大损失,现在人力资源这么重要,战士的生命岂能白白浪费。我现在决定了,火箭炮参与到攻城中。就以此作为炮火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