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7章 战术撤退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逆鳞、银狐、续南明、盛唐风华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xbiquge.to】,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八月四日,兵团接收超过五千名难民,经过难民的供述,兵团对利尔楚奇城里的德军情况也有了非常清晰的了解。
接下来,兵团下一步何去何从的大问题就摆在科夫帕克面前。
如果严格按照将军的命令,部队必须继续向城市展开进攻。战局发展之快超乎他的想象,诚然申请进攻的是他,面前现在的情况,贸然进攻无疑风险巨大。
那五个中年人离开后,科夫帕克直接询问起大家的意见。
他尤其问到巴尔岑:“同志,敌人的兵力有四千人,就算其中有许多乌合之众,一个整编的德军步兵团,我们贸然进攻定将遭遇其顽强阻击。所以我的意思是,我们不要再攻城了。”
“您……您的态度变化的也太快了。”
本来,巴尔岑已经做好了进攻的准备。尤其是部队接收了平民,同时获悉城里只剩下敌人。如此一来接下来的攻城战,部队没有了一切顾虑。
当然平民的供述也必须考虑一下,无论士兵素质,仅就兵力而言德军伪军兵力更胜一筹。据说城里还有几辆半履带装甲车,这更增强了其守城的力度。
巴尔岑犹豫了一下,接着问:“长官,您是下定决定要撤走吗?我们之前制定的攻城计划……”
“不必再执行了!我们的兵力太少,贸然进攻纯属找死。德国人把平民驱逐,就是要加强防守!这些敌人倒是有良心,知道战斗中平民会大规模死伤。”
“好吧。既然您如此的坚持,我们理应向指挥部说明这一情况。”
科夫帕克是兵团司令,巴尔岑对其命令理应言听计从。再说,其决定撤退也很有道理。巴尔岑估摸着,将军得知这里的详情,也会同意他的撤退。
八月四日傍晚,一份电报紧急打到铁匠村的指挥部。
就在这天下午,杨明志于指挥部内,正式面见了“红色十月”和“茨冈人”两个游击大队的最高指挥官一行。
他们都是些劳苦功高的老战士,每个人脸上写满了沧桑,因为长久的战斗根本没时间洗澡,他们的衣服满是破损,身上也散发着难闻的汗臭味。
异味并不令杨明志难受,它反而像是一种功勋的证明。
杨明志因了解一些苏联老邮票,故而对科夫帕克有着最基本的了解。然这两个游击大队,它们也是东线游击运动的翘楚,只是其名气远不如科夫帕克大,兵力与战斗力也弱一些。
两支游击大队,他们的精锐部队在战斗中伤亡惨重,最新发展的游击队员又严重缺乏军事训练,许多人才刚刚学会瞄准射击,甚至无法驾驭毛瑟步枪的后坐力。
如此他们不得不迅速撤退也就合情理了。
红十月大队的队长巴甫洛夫斯基和布马日科夫见到了他们的拯救者,中将别列科夫,即苏联英雄杨明志。
相对于红十月大队的指挥体系的完整,茨冈人的情况就糟糕透了。他们的大队长死于轰炸,副队长又在撤离时伤势严重死于感染。不得已,大队的众多中队长开会选出了一个名为卡尔马诺夫的中年人,暂代大队长的职务。之所以选择这个人,是因为其在战争之前担任过地方官员,至少其懂得如何凝聚人心。
截止到八月四日早晨,所有在第聂伯河右岸的撤退苏军,全部渡过了大河。作为指挥官的他们过了河,又在河左岸督促其余部队快速行动。直到这天下午,他们才乘坐缴获自德国人的吉普,来到了铁匠村的指挥部。
他们震惊于游击共和国的富庶和人口庞大,更注意到撤到这里的难民不但吃的不错,更恢复了生产。乘车的旅途中,他们就看到很多农民在泥地中挖掘土豆,甚至还看到农民扛着刚捕捞的大鱼走在向南的泥路上。
杨明志为首的游击共和国指挥中枢,和这些人相谈甚欢。
话是不可能一两个小时就说完了,再者他们也颇为疲惫,杨明志便邀请他们先去休息。
“你们都是部队的指挥官,你们劳苦功高,更是胜利带回了一万多战士!你们都是英雄,所以我们为诸位准备很好的房间,请千万不要介意。在看完房间后,卫兵会带着你们去澡堂。我想诸位也该好好放松一下。”
杨明志希望在他们养精蓄锐后,直接召开一次会议,来总结一下一个多月以来的战斗。
会议也不是说召开就召开的,很多资料要整理。再者所有部队还需要进一步的休整,至少在当前八月份,游击共和国不宜进行任何的军事行动。喜闻乐见的炸铁路行动,则不在其中。
他们乐呵呵的离开后,指挥部内的气氛一派祥和。
耶夫洛夫乐观的说:“他们带回来的人虽然战斗力薄弱,经过整训后,还算是不错的士兵。现在,我们还要等待科夫帕克同志的捷报。搞不好他们已经横扫利尔楚奇镇了。”
“但愿如此吧,希望别出茬子。”
平心而论,杨明志对攻略利尔楚奇有着怀疑。柳得巴廖夫声称那个城镇已经算是小城市了,如果能顺利攻陷最好,即便无法破城,也并非不能接受的。
杨明志就在指挥部里等待,约莫一个小时后,他终于收到了来自科夫帕克本人的电报。
这份电报是所有人期待的,其内容果不其然的令人始料未及。
政委福明最关心的是行动拯救了多少人,毕竟在科夫帕克之前的电报中,他阐述作战目标之一就是尽力救人。
“我们真是太幸运了。德国人居然把全城的平民驱逐,他们不要这些人,我们不费吹灰之力就全部争取到了!我们一下子拯救了五千人!”
“也就是说,我们没有全面攻城就取得这一战术目标,接下来我们的进攻什么都不用顾虑。”耶夫洛夫也是主张继续战斗的,不过在电报的后续文字中,科夫帕克分明打了退堂鼓。
耶夫洛夫勃然大怒:“真是不可思议,他不是身经百战吗?手头还有数千士兵。怎么?退缩了!小小的利尔楚奇就不敢打了?那里肯定有粮仓、肯定有军火仓库,他为什么不敢打!”
“副司令!请您冷静!”杨明志厉声呵斥。
“是!冷静。我倒要看看这个乌克兰人有何理由。”
和一个暴躁的家伙共事必须忍耐,杨明志渴望他的亲密战友都是沉稳睿智的,像是耶夫洛夫这种人,他最合适的位置就是前线指挥官,而非后方的指挥中枢肩负要职。
杨明志审视着科夫帕克的理由,确实都是合情合理的。
“耶夫洛夫,德国人增兵到四千人。而科夫帕克手头里能战斗的只有三千二百人。倒是他们控制的平民经过粗略统计,竟有五千六百人!另有四百多名伤病员需要照顾!一部分士兵要招呼伤病员和平民,能投入作战的也就一个整编团的规模。他们的炮弹几乎耗尽,武器方面大部分是步枪。你说,这仗该怎么打?”
“这……”耶夫洛夫好战不假,他绝不是单纯的莽夫。“如果……如果情况是这样,我们贸然进攻会吃大亏。”
“对!所以科夫帕克萌生了撤退的想法,他们继续进攻利尔楚奇,已经没那么必要了。”
“您的意思是,您支持他的决定?”耶夫洛夫问。
“对,我就明确告诉你这一点。我想,如果萨林奇金同志在这里,他肯定会把我批判一番,什么兵临城下却不去讨伐侵略者之类的。科夫帕克毕竟不是正规军,按照游击战的打筏,这种情况选择放弃才是合情合理的。可能会有人认为这是怂,根本不是这回事。
他们控制的平民近六千人,如果他们伤亡很大,谁有能力把平民送到我们这里?
比起敌人,他们还面临一个重大威胁——粮食。看看科夫帕克的报告,今天他们接受了五千个一无所有的平民,部队不得不把口粮分给这些人。这使得他们的粮食只够吃三天的了!任何的拖延对其行动都是致命的,我们还需要研究一下他们的粮食问题。如果有人饿死在撤退途中,我们也有责任要负!”
耶夫洛夫无话可说,听了司令的论述,似乎攻城就是个败笔!
他继续犟了一句:“既然他们粮食匮乏,只要打下城市不就好了吗?敌人驻扎了四千人,这群人的粮食供应必须有个大粮仓……”
杨明志一拍大腿站起来,语气略有嘲讽是说:“是啊!科夫帕克怎么就没想到呢?巴尔岑怎么就没想到呢?如果能打,他们还会申请立刻撤退吗?本来科夫帕克就是执意要打的。现在的问题是,我们就靠这点兵力,根本不能迅速拿下城镇!除非,他们有一百发鲶鱼火箭炮,能第一时间把城镇炸得稀巴烂!”
“好吧!我……我无话可说。”
“哦对不起,耶夫洛夫同志,请原谅我的失态。”杨明志叹了一口气,走到地图桌前伏案叹道:“他们面临的最大困难是粮食。同志们,我们应该派人去增援他们。”
“增援?!”耶夫洛夫的眼神又烁烁放光:“哈哈,我就知道您还是想打下利尔楚奇。是不是要把兵工厂最新生产的鲶鱼火箭炮运过去?让我来吧,我亲自带队。”
“你!”这个家伙明明还闷闷不乐,这会儿又兴奋的摇起尾巴。杨明志扭过脑袋,遗憾的说:“您省省心吧!火箭炮我们还要继续囤积,那东西可是我们应对未来的战略性武器。我们必须派遣士兵带着粮食西进,沿着我们五月份撤退的道路和他们接头。听着,我们必须保证每一个难民不会饿死。
不要再有疑虑了,利尔楚奇的攻势取消!即便是萨林奇金在这里,即便是波诺马连科在这里我也这样说!”
毕竟杨明志是中将司令,他的决定就是军令,所有人必须服从。
遂在晚餐之前,杨明志突击写了一份文件交给通讯室,令通讯兵原封不动的发给等到消息的科夫帕克。
……
回传电报来了,在看到司令的确切回复后,他长处一口气。
他兴奋的对临时指挥部里的几个军官宣读司令的命令,除却指挥部取消了利尔楚奇攻势,有勒令兵团立刻护送平民开始东撤。
巴尔岑亦是长出一口气:“我早就知道将军会是这样的决断。我们的别列科夫将军始终在避免无谓的伤亡,围绕着列奇察的战役,我们63集团军损失惨重。本来他也是力排众议不想猛攻,以及死命防守的。奈何那是上级下达的死命令,他们必须执行。
现在游击运动指挥部没有给您(科夫帕克兵团)下达强攻利尔楚奇的命令,那就必须听从别列科夫将军的命令撤退咯。”
“我听得出,您真的非常崇拜别列科夫将军。”科夫帕克其实对巴尔岑的这番马屁有些难受,一路之上这家伙总是说“如果别列科夫将军指挥会怎样”,固然那个中国人是个天才,巴尔岑老这么絮叨自己也是耳朵长茧子。
巴尔岑丝毫不领情:“没错,他成就了我!”
“还是说说现实吧!别列科夫将军确实考虑的周到,他下令一个团的兵力,带着大量的粮食来增援我们。他特别提起了您,巴尔岑同志。”
“我?!”
“对!将军提到了五月处的‘回家之路’,他说这条路您是明白的。”
“我当然明白!”巴尔岑兴奋的站起来。
“您还是坐下来吧,既然您了解,我们的撤退之路就完全不用担心。虽然利尔楚奇不大了,我们能把所有的难民护送回去,这也是巨大的功勋。”
“当然,我们这里距离城镇只有六公里,部队依旧危险。我军应该继续启程,最好能在夜幕之前过河。我们在河右岸扎营,休息一晚后继续行军。”
科夫帕克点点头,“现在我也该把侦察队找回来了。”
所有昏睡的难民被唤醒,他们收到继续行动的命令。因为未来的路线要走过原始森林、沼泽区和溪流浅滩,他们的手推车都失去了用处。衣服被褥和各种劳动工具,难民们背在身上,因这些负重影响,行动有些磨磨蹭蹭。
科夫帕克估摸着,平民们的步行速度也就一小时三公里,对于军人来说这简直是蜗牛爬。他更悲观的认为,由于粮食的进一步消耗,配给给每个人的粮食更少,他们的行动速度只会更慢。
还能怎么办呢?只能寄希望于大家行动快一点了。
同时,科夫帕克在给撤退的韦尔希戈拉侦察队的命令中,也督促他们进入森林后留意大树根本,将双孢菇之类的食用菌挖掘,以此尽可能缓解粮食压力。
八月四日,兵团接收超过五千名难民,经过难民的供述,兵团对利尔楚奇城里的德军情况也有了非常清晰的了解。
接下来,兵团下一步何去何从的大问题就摆在科夫帕克面前。
如果严格按照将军的命令,部队必须继续向城市展开进攻。战局发展之快超乎他的想象,诚然申请进攻的是他,面前现在的情况,贸然进攻无疑风险巨大。
那五个中年人离开后,科夫帕克直接询问起大家的意见。
他尤其问到巴尔岑:“同志,敌人的兵力有四千人,就算其中有许多乌合之众,一个整编的德军步兵团,我们贸然进攻定将遭遇其顽强阻击。所以我的意思是,我们不要再攻城了。”
“您……您的态度变化的也太快了。”
本来,巴尔岑已经做好了进攻的准备。尤其是部队接收了平民,同时获悉城里只剩下敌人。如此一来接下来的攻城战,部队没有了一切顾虑。
当然平民的供述也必须考虑一下,无论士兵素质,仅就兵力而言德军伪军兵力更胜一筹。据说城里还有几辆半履带装甲车,这更增强了其守城的力度。
巴尔岑犹豫了一下,接着问:“长官,您是下定决定要撤走吗?我们之前制定的攻城计划……”
“不必再执行了!我们的兵力太少,贸然进攻纯属找死。德国人把平民驱逐,就是要加强防守!这些敌人倒是有良心,知道战斗中平民会大规模死伤。”
“好吧。既然您如此的坚持,我们理应向指挥部说明这一情况。”
科夫帕克是兵团司令,巴尔岑对其命令理应言听计从。再说,其决定撤退也很有道理。巴尔岑估摸着,将军得知这里的详情,也会同意他的撤退。
八月四日傍晚,一份电报紧急打到铁匠村的指挥部。
就在这天下午,杨明志于指挥部内,正式面见了“红色十月”和“茨冈人”两个游击大队的最高指挥官一行。
他们都是些劳苦功高的老战士,每个人脸上写满了沧桑,因为长久的战斗根本没时间洗澡,他们的衣服满是破损,身上也散发着难闻的汗臭味。
异味并不令杨明志难受,它反而像是一种功勋的证明。
杨明志因了解一些苏联老邮票,故而对科夫帕克有着最基本的了解。然这两个游击大队,它们也是东线游击运动的翘楚,只是其名气远不如科夫帕克大,兵力与战斗力也弱一些。
两支游击大队,他们的精锐部队在战斗中伤亡惨重,最新发展的游击队员又严重缺乏军事训练,许多人才刚刚学会瞄准射击,甚至无法驾驭毛瑟步枪的后坐力。
如此他们不得不迅速撤退也就合情理了。
红十月大队的队长巴甫洛夫斯基和布马日科夫见到了他们的拯救者,中将别列科夫,即苏联英雄杨明志。
相对于红十月大队的指挥体系的完整,茨冈人的情况就糟糕透了。他们的大队长死于轰炸,副队长又在撤离时伤势严重死于感染。不得已,大队的众多中队长开会选出了一个名为卡尔马诺夫的中年人,暂代大队长的职务。之所以选择这个人,是因为其在战争之前担任过地方官员,至少其懂得如何凝聚人心。
截止到八月四日早晨,所有在第聂伯河右岸的撤退苏军,全部渡过了大河。作为指挥官的他们过了河,又在河左岸督促其余部队快速行动。直到这天下午,他们才乘坐缴获自德国人的吉普,来到了铁匠村的指挥部。
他们震惊于游击共和国的富庶和人口庞大,更注意到撤到这里的难民不但吃的不错,更恢复了生产。乘车的旅途中,他们就看到很多农民在泥地中挖掘土豆,甚至还看到农民扛着刚捕捞的大鱼走在向南的泥路上。
杨明志为首的游击共和国指挥中枢,和这些人相谈甚欢。
话是不可能一两个小时就说完了,再者他们也颇为疲惫,杨明志便邀请他们先去休息。
“你们都是部队的指挥官,你们劳苦功高,更是胜利带回了一万多战士!你们都是英雄,所以我们为诸位准备很好的房间,请千万不要介意。在看完房间后,卫兵会带着你们去澡堂。我想诸位也该好好放松一下。”
杨明志希望在他们养精蓄锐后,直接召开一次会议,来总结一下一个多月以来的战斗。
会议也不是说召开就召开的,很多资料要整理。再者所有部队还需要进一步的休整,至少在当前八月份,游击共和国不宜进行任何的军事行动。喜闻乐见的炸铁路行动,则不在其中。
他们乐呵呵的离开后,指挥部内的气氛一派祥和。
耶夫洛夫乐观的说:“他们带回来的人虽然战斗力薄弱,经过整训后,还算是不错的士兵。现在,我们还要等待科夫帕克同志的捷报。搞不好他们已经横扫利尔楚奇镇了。”
“但愿如此吧,希望别出茬子。”
平心而论,杨明志对攻略利尔楚奇有着怀疑。柳得巴廖夫声称那个城镇已经算是小城市了,如果能顺利攻陷最好,即便无法破城,也并非不能接受的。
杨明志就在指挥部里等待,约莫一个小时后,他终于收到了来自科夫帕克本人的电报。
这份电报是所有人期待的,其内容果不其然的令人始料未及。
政委福明最关心的是行动拯救了多少人,毕竟在科夫帕克之前的电报中,他阐述作战目标之一就是尽力救人。
“我们真是太幸运了。德国人居然把全城的平民驱逐,他们不要这些人,我们不费吹灰之力就全部争取到了!我们一下子拯救了五千人!”
“也就是说,我们没有全面攻城就取得这一战术目标,接下来我们的进攻什么都不用顾虑。”耶夫洛夫也是主张继续战斗的,不过在电报的后续文字中,科夫帕克分明打了退堂鼓。
耶夫洛夫勃然大怒:“真是不可思议,他不是身经百战吗?手头还有数千士兵。怎么?退缩了!小小的利尔楚奇就不敢打了?那里肯定有粮仓、肯定有军火仓库,他为什么不敢打!”
“副司令!请您冷静!”杨明志厉声呵斥。
“是!冷静。我倒要看看这个乌克兰人有何理由。”
和一个暴躁的家伙共事必须忍耐,杨明志渴望他的亲密战友都是沉稳睿智的,像是耶夫洛夫这种人,他最合适的位置就是前线指挥官,而非后方的指挥中枢肩负要职。
杨明志审视着科夫帕克的理由,确实都是合情合理的。
“耶夫洛夫,德国人增兵到四千人。而科夫帕克手头里能战斗的只有三千二百人。倒是他们控制的平民经过粗略统计,竟有五千六百人!另有四百多名伤病员需要照顾!一部分士兵要招呼伤病员和平民,能投入作战的也就一个整编团的规模。他们的炮弹几乎耗尽,武器方面大部分是步枪。你说,这仗该怎么打?”
“这……”耶夫洛夫好战不假,他绝不是单纯的莽夫。“如果……如果情况是这样,我们贸然进攻会吃大亏。”
“对!所以科夫帕克萌生了撤退的想法,他们继续进攻利尔楚奇,已经没那么必要了。”
“您的意思是,您支持他的决定?”耶夫洛夫问。
“对,我就明确告诉你这一点。我想,如果萨林奇金同志在这里,他肯定会把我批判一番,什么兵临城下却不去讨伐侵略者之类的。科夫帕克毕竟不是正规军,按照游击战的打筏,这种情况选择放弃才是合情合理的。可能会有人认为这是怂,根本不是这回事。
他们控制的平民近六千人,如果他们伤亡很大,谁有能力把平民送到我们这里?
比起敌人,他们还面临一个重大威胁——粮食。看看科夫帕克的报告,今天他们接受了五千个一无所有的平民,部队不得不把口粮分给这些人。这使得他们的粮食只够吃三天的了!任何的拖延对其行动都是致命的,我们还需要研究一下他们的粮食问题。如果有人饿死在撤退途中,我们也有责任要负!”
耶夫洛夫无话可说,听了司令的论述,似乎攻城就是个败笔!
他继续犟了一句:“既然他们粮食匮乏,只要打下城市不就好了吗?敌人驻扎了四千人,这群人的粮食供应必须有个大粮仓……”
杨明志一拍大腿站起来,语气略有嘲讽是说:“是啊!科夫帕克怎么就没想到呢?巴尔岑怎么就没想到呢?如果能打,他们还会申请立刻撤退吗?本来科夫帕克就是执意要打的。现在的问题是,我们就靠这点兵力,根本不能迅速拿下城镇!除非,他们有一百发鲶鱼火箭炮,能第一时间把城镇炸得稀巴烂!”
“好吧!我……我无话可说。”
“哦对不起,耶夫洛夫同志,请原谅我的失态。”杨明志叹了一口气,走到地图桌前伏案叹道:“他们面临的最大困难是粮食。同志们,我们应该派人去增援他们。”
“增援?!”耶夫洛夫的眼神又烁烁放光:“哈哈,我就知道您还是想打下利尔楚奇。是不是要把兵工厂最新生产的鲶鱼火箭炮运过去?让我来吧,我亲自带队。”
“你!”这个家伙明明还闷闷不乐,这会儿又兴奋的摇起尾巴。杨明志扭过脑袋,遗憾的说:“您省省心吧!火箭炮我们还要继续囤积,那东西可是我们应对未来的战略性武器。我们必须派遣士兵带着粮食西进,沿着我们五月份撤退的道路和他们接头。听着,我们必须保证每一个难民不会饿死。
不要再有疑虑了,利尔楚奇的攻势取消!即便是萨林奇金在这里,即便是波诺马连科在这里我也这样说!”
毕竟杨明志是中将司令,他的决定就是军令,所有人必须服从。
遂在晚餐之前,杨明志突击写了一份文件交给通讯室,令通讯兵原封不动的发给等到消息的科夫帕克。
……
回传电报来了,在看到司令的确切回复后,他长处一口气。
他兴奋的对临时指挥部里的几个军官宣读司令的命令,除却指挥部取消了利尔楚奇攻势,有勒令兵团立刻护送平民开始东撤。
巴尔岑亦是长出一口气:“我早就知道将军会是这样的决断。我们的别列科夫将军始终在避免无谓的伤亡,围绕着列奇察的战役,我们63集团军损失惨重。本来他也是力排众议不想猛攻,以及死命防守的。奈何那是上级下达的死命令,他们必须执行。
现在游击运动指挥部没有给您(科夫帕克兵团)下达强攻利尔楚奇的命令,那就必须听从别列科夫将军的命令撤退咯。”
“我听得出,您真的非常崇拜别列科夫将军。”科夫帕克其实对巴尔岑的这番马屁有些难受,一路之上这家伙总是说“如果别列科夫将军指挥会怎样”,固然那个中国人是个天才,巴尔岑老这么絮叨自己也是耳朵长茧子。
巴尔岑丝毫不领情:“没错,他成就了我!”
“还是说说现实吧!别列科夫将军确实考虑的周到,他下令一个团的兵力,带着大量的粮食来增援我们。他特别提起了您,巴尔岑同志。”
“我?!”
“对!将军提到了五月处的‘回家之路’,他说这条路您是明白的。”
“我当然明白!”巴尔岑兴奋的站起来。
“您还是坐下来吧,既然您了解,我们的撤退之路就完全不用担心。虽然利尔楚奇不大了,我们能把所有的难民护送回去,这也是巨大的功勋。”
“当然,我们这里距离城镇只有六公里,部队依旧危险。我军应该继续启程,最好能在夜幕之前过河。我们在河右岸扎营,休息一晚后继续行军。”
科夫帕克点点头,“现在我也该把侦察队找回来了。”
所有昏睡的难民被唤醒,他们收到继续行动的命令。因为未来的路线要走过原始森林、沼泽区和溪流浅滩,他们的手推车都失去了用处。衣服被褥和各种劳动工具,难民们背在身上,因这些负重影响,行动有些磨磨蹭蹭。
科夫帕克估摸着,平民们的步行速度也就一小时三公里,对于军人来说这简直是蜗牛爬。他更悲观的认为,由于粮食的进一步消耗,配给给每个人的粮食更少,他们的行动速度只会更慢。
还能怎么办呢?只能寄希望于大家行动快一点了。
同时,科夫帕克在给撤退的韦尔希戈拉侦察队的命令中,也督促他们进入森林后留意大树根本,将双孢菇之类的食用菌挖掘,以此尽可能缓解粮食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