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8章 春秋笔法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逆鳞、银狐、续南明、盛唐风华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xbiquge.to】,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拜见王爷。”
赵力,尉迟妍,还有上百号人,全都单膝点地,王宁安连忙让他们起来,又看了一眼人群后面的三郎王宁宣,抬起来就是一脚。
“你个混小子,是不是想折我的寿?”
王宁宣满脸委屈道:“二哥,你现在贵为王爷,小弟不能不懂礼,让外人笑话!”
“哼,外人?这里有外人吗?你觉得尉迟一脉,是外人?”
“不不不,当然不是!”
王宁宣连忙摆手。
赵力和尉迟妍听到这话,脸上都露出了笑容。
“王爷,我们这次进京贺寿,有些事情,还想请教王爷。”
王宁安笑道:“是并入大宋的事情吗?”
“嗯!”赵力感慨道:“我于阗一脉,已经是老弱妇孺,死伤殆尽,若非大宋天恩,断然没有存活的可能。如今打通西域,我于阗终于能和大宋连为一体,祖上便仰慕大宋,尊崇上国……我尉迟一脉,能成为彻彻底底的宋人,族里上下,都会欢喜的。”
王宁安道:“于阗是一国,如果并入了大宋,到时候就是普通的百姓,其中的差别,你们可要想清楚。”
“我们想清楚了。”赵力大声道:“我等族人愿意为上国一百姓,只有欢喜,没有半点私心杂念。”
王宁安看了一眼老三,王宁宣也忙说道:“二哥,尉迟一脉,忠心大宋,天日可鉴……这两年来,于阗的遗孤有不少和大宋将士通婚,如今两家已经是姻亲之好,宛如一家人,小弟一位,将于阗并入大宋,也是顺理成章。”
尉迟妍拿出了一个白玉的盒子,里面放着于阗国所有人的名册。
“这是我们献给陛下的礼物之一,请求陛下,接受于阗归附。”
他们可不是说假话,于阗上下,忠心大宋,不用怀疑。而且之前他们损失人口太多,尤其是男丁缺乏,这两年在蒲昌海周围定居。
大宋一边是两万个光棍,于阗这边,是一大堆妇孺,根据统计,双方结亲,已经多达6000对,随着孩子们陆续出生,于阗的人口结构就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双方早就密不可分,还保留一个空的于阗国号,实在是没有必要了。
王宁安敬佩于阗的忠诚,也惊讶他们能如此审时度势,这份礼物算起来,也真够重的……“我大宋经略西域,初衷之一,就是解救于阗国于危难,如今于阗愿意归附大宋,本王乐见其成。大宋和于阗,并非谁吞并谁,而是自愿融合,此乃千古典范,万世佳话……陛下一定不会辜负你们的忠诚,到时候,会有一份厚礼还给你们。”
尉迟妍很好奇,就想张口询问,王宁宣连忙替媳妇问了,“二哥,到底是什么礼物,能不能透露个口风?”
王宁安淡淡一笑,“别瞎打听,到时候就知道了……你们这次进京,是第一批的使团,要多带礼物,把势头弄得大一点,争取民心,等到其他各国聚集京城的时候,还有你们露脸的机会。”
交代之后,王宁安就让他们退下去了。
其实还真不是王宁安故作神秘,而是他也没有把握,赵祯能不能答应,故此只能暂时保密。不过到了书房之后,王宁安前思后想,越发觉得于阗内附,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说不定往后整个对外扩张的历史,都要以于阗作为表率。
树立一个标杆,非常重要!
王宁安思前想后,立刻动笔,写了一份奏折,让人立刻送进京城……与此同时,于阗的使团也开动了。
果然按照王宁安交代,他们是拿出了最好的礼物。
光是和田玉,就献上了两万块,表示每一个于阗人献美玉一块……另外还有白牦牛一百对,骏马两千匹,白骆驼二百头……金银珠宝无算,各种礼物,足足装了200车……
西域都护府派出两千骑兵保护,浩浩荡荡,直奔西京而来。
于阗国浴血奋战一百多年,忠心耿耿,无人不知,早就在大宋境内传开了……他们每到一处,都会得到当地的热烈欢迎。
各地衙门安排人员接待,制作当地美食,欢迎他们。
于阗使团也会拿出礼物,回赠地方。
到了夜晚,大宋百姓,和于阗使团,举行篝火晚会,两边都拿出歌舞杂耍,各种表演,吸引了无数人观看,有人更是不惜跑到几十里外,来参加盛会。
就这样,每到一处,就点燃一处的热情。
等到了西京的时候,整个气氛达到了顶点。
为了欢迎于阗使团,首相包拯,负责圣寿事宜的贾昌朝,率领文武官员,出城十里迎接。贾相公是春风满面,年轻了十岁不止。
这一次他可是处心积虑,要让所有人知道,他贾昌朝又回来了!
毕竟做过好几年的首相,无论朝野,一呼百应。
贾昌朝接下筹备圣寿的事宜之后,首先就征用了京中的大小会馆,又租下了不少客栈,同时还兴建了马场,球场,靶场,同时在场地周围,又安排了选手村,按照计算,至少要能住两万人。
不得不说,这次圣寿,光是从规模来讲,就是历代之最!
想想吧,某吃糠喝稀的盛世,也只敢办千叟宴,比起盛唐的大开大合,差之万里,比起这次的圣寿,那更是一个在天上,一个在地下。
贾相公当然不知道后世的事情,他只是要打一个漂亮的翻身仗。
于阗国作为大宋最特殊的一个属国,又是作为第一个来到京城贺寿的使团,欢迎的规模空前,不但有朝廷官吏,还有许多的皇家书院学生,以及京中普通百姓。
在欢迎人群中间,有歌舞,有舞龙舞狮,鞭炮齐鸣,旗帜飞扬,弄得喜庆无比。
于阗上下,感激涕零。
哪怕对于阗感情再深的人,此刻也丝毫没有抵触情绪,能融入大宋,真是无上荣耀。
大宋的百姓,也开了眼界,于阗的各种礼物,从面前经过,大家数着数着,居然都数糊涂了,东西太多了。
小小的于阗,这是送来了倾国之宝啊!
大宋也不会亏待他们,给于阗使团安排的住处,离着太子的东宫不远,给他们划出了整整一个坊。
赵曙就等在了这里。
于阗国在之前并没有拥立国王,而是由赵曙兼任于阗国王,圣意如何,其实早就昭然若揭了。
“师父给孤写信了。”
赵曙笑着说道:“孤和父皇商量了,建议册封尉迟一脉!”
“臣等拜谢圣人洪恩,拜谢太子隆恩。”
“别忙。”赵曙拉住了赵力的胳膊,笑道:“听我说完,按照孤和师父的想法,令祖上李圣天,统帅大军,力战不屈,护佑中华,功在寰宇……我们希望能册封令祖上为大圣天子!”
“啊!”
于阗的使团都吓傻了。
按理说天子只有一个,那就是大宋的皇帝!
其他的属国再大,也就是国王而已。
于阗何德何能,居然能被册封为天子,和大宋并驾齐驱!大家激动不已,纷纷磕头拜谢。
赵曙连忙解释道:“父皇也是有心如此,只是国朝从没有过册封天子的仪式……现在贾相公,还有礼部那边正在商议,等到父皇圣寿,一定会拿出个结果,请你们暂时等待,不要着急。”
赵力和尉迟妍立刻点头,“我等明白!”
他们激动地手舞足蹈,这才明白,难怪王宁安不愿意告诉大家呢,他竟然不声不响,干了这么大的一件事,大宋真是够意思,王爷够意思!
于阗上下,心满意足,他们可以不用任何负担,融入大宋了。
……
“此事一定要大肆宣扬,我大宋开疆拓土,以理服人,万邦归附,岂非天心仁义乎!”宋庠摇头晃脑,非常高兴。
他也借着这次的机会,返回了京城。
想想吧,人生际遇还真是有趣。
离京的时候,他是可怜兮兮的犯官,连性命都可能随时不保,可是回来的时候,却成为了一代学宗,俨然圣贤一般!
妙的是人们甚至不再提之前发配的事情。
反而说宋庠是行万里路,体察民情,感悟至理,和当年老子西出函谷关是一个道理,不同的是,宋相公行至凉州,彻底悟道,建立百家学院。
此次回京,更是弘扬百家之学,重现春秋战国,争鸣盛况,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吕诲连忙点头,“弟子明白……那弟子斗胆请教,我大宋在西域究竟如何开疆,如何拓土呢?”
宋庠抬起头,沉吟了半晌,摇头叹道:“春秋笔法,不可说,不可说啊!”
他的耳边却响起了无数的呼喊求救之声,哀哀泣血,耳不忍闻。
大宋从西域,到河西走廊,整个工程已经开始了,要修建的大城不下十几座,城市之间,还有驿站,城堡,烽火台,连结西域的直道……哪怕有了水泥作为建材,也是艰难无比,每一里路都要耗费人命,说句不客气的,就是拿白骨堆出来的。
但是好在这些苦力不是大宋的子民!
西域百族,若干年后,还会剩下多少人?
宋相公是真的不清楚……他也没心思多想,随着于阗使团到来,其他各国的使团也会相继赶到,宋相公要抓紧时间,完善理论,好教化蛮夷,让他们看看上国风采……89
“拜见王爷。”
赵力,尉迟妍,还有上百号人,全都单膝点地,王宁安连忙让他们起来,又看了一眼人群后面的三郎王宁宣,抬起来就是一脚。
“你个混小子,是不是想折我的寿?”
王宁宣满脸委屈道:“二哥,你现在贵为王爷,小弟不能不懂礼,让外人笑话!”
“哼,外人?这里有外人吗?你觉得尉迟一脉,是外人?”
“不不不,当然不是!”
王宁宣连忙摆手。
赵力和尉迟妍听到这话,脸上都露出了笑容。
“王爷,我们这次进京贺寿,有些事情,还想请教王爷。”
王宁安笑道:“是并入大宋的事情吗?”
“嗯!”赵力感慨道:“我于阗一脉,已经是老弱妇孺,死伤殆尽,若非大宋天恩,断然没有存活的可能。如今打通西域,我于阗终于能和大宋连为一体,祖上便仰慕大宋,尊崇上国……我尉迟一脉,能成为彻彻底底的宋人,族里上下,都会欢喜的。”
王宁安道:“于阗是一国,如果并入了大宋,到时候就是普通的百姓,其中的差别,你们可要想清楚。”
“我们想清楚了。”赵力大声道:“我等族人愿意为上国一百姓,只有欢喜,没有半点私心杂念。”
王宁安看了一眼老三,王宁宣也忙说道:“二哥,尉迟一脉,忠心大宋,天日可鉴……这两年来,于阗的遗孤有不少和大宋将士通婚,如今两家已经是姻亲之好,宛如一家人,小弟一位,将于阗并入大宋,也是顺理成章。”
尉迟妍拿出了一个白玉的盒子,里面放着于阗国所有人的名册。
“这是我们献给陛下的礼物之一,请求陛下,接受于阗归附。”
他们可不是说假话,于阗上下,忠心大宋,不用怀疑。而且之前他们损失人口太多,尤其是男丁缺乏,这两年在蒲昌海周围定居。
大宋一边是两万个光棍,于阗这边,是一大堆妇孺,根据统计,双方结亲,已经多达6000对,随着孩子们陆续出生,于阗的人口结构就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双方早就密不可分,还保留一个空的于阗国号,实在是没有必要了。
王宁安敬佩于阗的忠诚,也惊讶他们能如此审时度势,这份礼物算起来,也真够重的……“我大宋经略西域,初衷之一,就是解救于阗国于危难,如今于阗愿意归附大宋,本王乐见其成。大宋和于阗,并非谁吞并谁,而是自愿融合,此乃千古典范,万世佳话……陛下一定不会辜负你们的忠诚,到时候,会有一份厚礼还给你们。”
尉迟妍很好奇,就想张口询问,王宁宣连忙替媳妇问了,“二哥,到底是什么礼物,能不能透露个口风?”
王宁安淡淡一笑,“别瞎打听,到时候就知道了……你们这次进京,是第一批的使团,要多带礼物,把势头弄得大一点,争取民心,等到其他各国聚集京城的时候,还有你们露脸的机会。”
交代之后,王宁安就让他们退下去了。
其实还真不是王宁安故作神秘,而是他也没有把握,赵祯能不能答应,故此只能暂时保密。不过到了书房之后,王宁安前思后想,越发觉得于阗内附,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说不定往后整个对外扩张的历史,都要以于阗作为表率。
树立一个标杆,非常重要!
王宁安思前想后,立刻动笔,写了一份奏折,让人立刻送进京城……与此同时,于阗的使团也开动了。
果然按照王宁安交代,他们是拿出了最好的礼物。
光是和田玉,就献上了两万块,表示每一个于阗人献美玉一块……另外还有白牦牛一百对,骏马两千匹,白骆驼二百头……金银珠宝无算,各种礼物,足足装了200车……
西域都护府派出两千骑兵保护,浩浩荡荡,直奔西京而来。
于阗国浴血奋战一百多年,忠心耿耿,无人不知,早就在大宋境内传开了……他们每到一处,都会得到当地的热烈欢迎。
各地衙门安排人员接待,制作当地美食,欢迎他们。
于阗使团也会拿出礼物,回赠地方。
到了夜晚,大宋百姓,和于阗使团,举行篝火晚会,两边都拿出歌舞杂耍,各种表演,吸引了无数人观看,有人更是不惜跑到几十里外,来参加盛会。
就这样,每到一处,就点燃一处的热情。
等到了西京的时候,整个气氛达到了顶点。
为了欢迎于阗使团,首相包拯,负责圣寿事宜的贾昌朝,率领文武官员,出城十里迎接。贾相公是春风满面,年轻了十岁不止。
这一次他可是处心积虑,要让所有人知道,他贾昌朝又回来了!
毕竟做过好几年的首相,无论朝野,一呼百应。
贾昌朝接下筹备圣寿的事宜之后,首先就征用了京中的大小会馆,又租下了不少客栈,同时还兴建了马场,球场,靶场,同时在场地周围,又安排了选手村,按照计算,至少要能住两万人。
不得不说,这次圣寿,光是从规模来讲,就是历代之最!
想想吧,某吃糠喝稀的盛世,也只敢办千叟宴,比起盛唐的大开大合,差之万里,比起这次的圣寿,那更是一个在天上,一个在地下。
贾相公当然不知道后世的事情,他只是要打一个漂亮的翻身仗。
于阗国作为大宋最特殊的一个属国,又是作为第一个来到京城贺寿的使团,欢迎的规模空前,不但有朝廷官吏,还有许多的皇家书院学生,以及京中普通百姓。
在欢迎人群中间,有歌舞,有舞龙舞狮,鞭炮齐鸣,旗帜飞扬,弄得喜庆无比。
于阗上下,感激涕零。
哪怕对于阗感情再深的人,此刻也丝毫没有抵触情绪,能融入大宋,真是无上荣耀。
大宋的百姓,也开了眼界,于阗的各种礼物,从面前经过,大家数着数着,居然都数糊涂了,东西太多了。
小小的于阗,这是送来了倾国之宝啊!
大宋也不会亏待他们,给于阗使团安排的住处,离着太子的东宫不远,给他们划出了整整一个坊。
赵曙就等在了这里。
于阗国在之前并没有拥立国王,而是由赵曙兼任于阗国王,圣意如何,其实早就昭然若揭了。
“师父给孤写信了。”
赵曙笑着说道:“孤和父皇商量了,建议册封尉迟一脉!”
“臣等拜谢圣人洪恩,拜谢太子隆恩。”
“别忙。”赵曙拉住了赵力的胳膊,笑道:“听我说完,按照孤和师父的想法,令祖上李圣天,统帅大军,力战不屈,护佑中华,功在寰宇……我们希望能册封令祖上为大圣天子!”
“啊!”
于阗的使团都吓傻了。
按理说天子只有一个,那就是大宋的皇帝!
其他的属国再大,也就是国王而已。
于阗何德何能,居然能被册封为天子,和大宋并驾齐驱!大家激动不已,纷纷磕头拜谢。
赵曙连忙解释道:“父皇也是有心如此,只是国朝从没有过册封天子的仪式……现在贾相公,还有礼部那边正在商议,等到父皇圣寿,一定会拿出个结果,请你们暂时等待,不要着急。”
赵力和尉迟妍立刻点头,“我等明白!”
他们激动地手舞足蹈,这才明白,难怪王宁安不愿意告诉大家呢,他竟然不声不响,干了这么大的一件事,大宋真是够意思,王爷够意思!
于阗上下,心满意足,他们可以不用任何负担,融入大宋了。
……
“此事一定要大肆宣扬,我大宋开疆拓土,以理服人,万邦归附,岂非天心仁义乎!”宋庠摇头晃脑,非常高兴。
他也借着这次的机会,返回了京城。
想想吧,人生际遇还真是有趣。
离京的时候,他是可怜兮兮的犯官,连性命都可能随时不保,可是回来的时候,却成为了一代学宗,俨然圣贤一般!
妙的是人们甚至不再提之前发配的事情。
反而说宋庠是行万里路,体察民情,感悟至理,和当年老子西出函谷关是一个道理,不同的是,宋相公行至凉州,彻底悟道,建立百家学院。
此次回京,更是弘扬百家之学,重现春秋战国,争鸣盛况,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吕诲连忙点头,“弟子明白……那弟子斗胆请教,我大宋在西域究竟如何开疆,如何拓土呢?”
宋庠抬起头,沉吟了半晌,摇头叹道:“春秋笔法,不可说,不可说啊!”
他的耳边却响起了无数的呼喊求救之声,哀哀泣血,耳不忍闻。
大宋从西域,到河西走廊,整个工程已经开始了,要修建的大城不下十几座,城市之间,还有驿站,城堡,烽火台,连结西域的直道……哪怕有了水泥作为建材,也是艰难无比,每一里路都要耗费人命,说句不客气的,就是拿白骨堆出来的。
但是好在这些苦力不是大宋的子民!
西域百族,若干年后,还会剩下多少人?
宋相公是真的不清楚……他也没心思多想,随着于阗使团到来,其他各国的使团也会相继赶到,宋相公要抓紧时间,完善理论,好教化蛮夷,让他们看看上国风采……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