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1章 苦逼的皇太极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逆鳞、银狐、续南明、盛唐风华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xbiquge.to】,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想明白这一点之后,所以皇太极大恨多尔衮实在是太愚蠢,愚蠢到了透顶的程度,可是这话说着容易,办起来却恐怕不容易,换做是他的话,带着十万大军入关,折腾了小半年的工夫,带着人马直入大明腹地两千里,费劲巴拉的攻破了几十座城镇。
好不容易才虏获了这么多人口财货,一句话说丢就丢了,恐怕就算是他也不容易下定这个决心,另外多尔衮肯定也受到了下面部将的影响,他就算是舍得掉这些人口财货,恐怕那些蒙古诸部也舍不得,包括各旗的诸将恐怕也舍不掉。
所以皇太极虽然想得明白,可是当真要是让他在当时就壮士断腕下这样的决心和命令,恐怕也会非常困难。
而且他通过逃回来的溃兵们所说,也意识到了于家军的厉害,于家军使用了一种他们完全不熟悉的战术以及一些他们完全不熟悉的武器,取得了在野外战场上压倒性的优势,获取到了一种令人难以望其项背的战力。
这样的于家军几乎是无敌的,别说是当时多尔衮麾下的那些兵马,就算是把他手下这三旗精锐一起加上去,恐怕都不见得是于家军的对手。
这一下他们后金算是有难了,而这个于孝天据传还是跟他们做生意的福建的海狼集团的当家人,皇太极开始有点想不通为何于孝天会和他们后金为难,突然间对他们发难。
但是仔细考虑了一下之后,发现这一次他们后金军算是为于孝天充当了一块绝好的垫脚石,于孝天充分的利用了大明上下以及民众们对他们建奴的痛恨,先是大败他们建奴大军,获得了民心民意,然后再和大明朝廷反目,便不会招致大明上下人等的一致指责。
所以他们后金这一次算是被于孝天利用到了死,皇太极想明白这一点之后,气的浑身直哆嗦,大骂于孝天阴险。
果不其然,就在他获知他的入关大军覆灭的消息之后不久,就有听闻关内传出了消息,说大明朝廷在于家军大败他们后金军之后,没几天时间就派兵开始和于家军大打出手。
可是令所有人意外的是,于孝天非但没有因为刚刚和他们后金军激战一场,而就此败北,反倒是又把两路大明官军都打了个落花流水,并且还阵斩了关宁大将吴襄。
随后于孝天便打出了清君侧的大旗,要大张旗鼓的杀入大明京师。
这一下便印证了所有皇太极的猜想,证实了于孝天这一次率兵北上,确实是利用了他们后金,把他们充当了垫脚石,皇太极哀叹一声,猜测这一下恐怕是连大明朝廷也要有难了,弄不好于孝天这一次就要改换大明的旗号,谋朝篡位成功了。
但是不管他猜的多准,现在他们建奴都面临着大-麻烦了,得知消息之后,原来还在关锦一带作势虎视眈眈,大有要对关锦一带大打出手的皇太极,大哭了一场之后,连屁都没有放,利马就率部返回了盛京沈阳,因为他知道这一下他们麻烦大了。
从现在开始,不是他们到处找人家麻烦的时候了,而是随时都会有人来找他们的麻烦,特别是蒙古诸部,估摸着这一次别想让他们继续给后金当狗腿子了。
还有朝-鲜,估摸着得知这个消息之后,肯定也会变得不像以前那样安分恭顺,而是会想办法重新回去找他们以前的主子大明去了。
所以皇太极决定先下手为强,趁着各方还没有反应过来,回到盛京之后,便立即派兵先入朝-鲜,逼着朝-鲜国王又给他们出了一批粮食,勒逼了朝-鲜国王十几万两银子,把朝-鲜国王逼的差点上吊,然后纵兵又在朝-鲜西部各州大掠了一番,抢了数万朝-鲜人带回了辽东。
至于蒙古诸部那边,皇太极也没闲着,派人去蒙古诸部一边联络,一边进行挑唆,挑唆他们之间的关系,使得蒙古诸部自己先狗咬狗的打了起来,一时之间暂时无法对他们后金下手。
另外皇太极也从关内获知消息,于孝天果不其然攻入了大明京师,最终控制了大明的朝政,把大明的崇祯皇帝给软禁在了皇宫之中,并且血洗了大明朝廷官场,抓杀流放了一大批大明的朝官,成功的上位,当上了大明的监国。
这一点和皇太极最初的预料有些出入,原本他以为于孝天入京之后,可能会谋朝篡位,把大明颠覆另起炉灶,但是现在看来,于孝天要比他原来预计的还要毒辣一些。
于孝天现如今还是在隐忍不发,而是要用软刀子把大明给彻底肢解,然后一步步的把大明慢慢的吃下肚中,他现在要借着崇祯皇帝的名义,来先对大明内部进行清洗,逐步的将大明各地都掌控在手中,等他把大明内部彻底平靖下来的时候,恐怕才是于孝天把崇祯一脚踢开,到时候宣布登临天下的时候。
虽然皇太极很聪明,把于孝天肚子里面的小九九看的透透的,可是现在不管他如何聪明,也已经无法挽回眼下的困境了。
于是皇太极也赶紧放低了姿态,多次修书派人送往关内,投给于孝天,声称他们后金愿意从此之后,奉关内朝廷为主,甘愿充当关内朝廷的藩属国,对关内的朝廷称臣纳贡,永不谋叛。
皇太极只提他愿意当关内朝廷的藩王,却从来没提大明朝廷,就是想要示好于孝天,告诉于孝天他不管于孝天以后当不当皇帝,就算是于孝天当了皇帝,他也愿意给于孝天称臣纳贡,而不是单单只针对大明朝廷来说。
但是他多次派人投入入关,给于孝天投书,但是却都如同石沉大海一般,没有得到任何回复,于孝天完全无视了他的这些提议,仿佛根本就没有听到他的这些诉求一般。
渐渐的皇太极意识到事情恐怕很麻烦,多放刺探有关于孝天的事情,后来从多方花重金打探到的消息之中,发现一个令他感到异常恐怖的事情,那就是传言于孝天平生最为痛恨的就是他们建奴,似乎天生就带有一种对他们建奴的强烈敌视感,曾经屡次在人前说过,也灭掉他们建奴,并且称他们建奴为华夏最大的敌人,不除不足以绝后患。
这么一来,皇太极便知道为何他屡屡投书给于孝天,放低姿态表示愿意俯首称臣,却得不到对方任何的回应。
另外通过一些渠道,他还打听到现如今占据旅顺堡的那伙海盗,其实背后就是于孝天的势力,而是于孝天打下的一枚钉子。
皇太极闻听消息,顿时勃然大怒,下令捕杀那些在辽东和他们做生意的福建人,另外调集重兵,去攻打旅顺堡,将这个钉子从辽东彻底拔除以绝后患。
但是当派去抓人的人回来之后,他才知道,其实那些和他们做生意的福建人,早就提前溜之大吉了,在他们的商栈之中,留下的基本上都是雇请的辽东当地的人,完全跟他们没有什么关系,皇太极气急败坏之下,还是下旨把这些人全部都杀掉以泄私愤。
至于被派去攻打旅顺堡的兵马,就更不用说了,旅顺堡在这些年来,早已被海狼经营成了一座坚堡,城墙被加高加固了很多,另外构筑了许多炮垒,还改建了原来的城墙,将其建成了一座形状怪异的有棱有角的堡垒,几乎各个方向都没有死角可言。
另外在旅顺堡之中,驻守了大约八百于家军海兵,装备了各型大炮数十门之多,在旅顺港之中,还有三条常驻的中型炮舰,每一条炮舰上面,还都装备了二十余门各型火炮,基本上一半以上都是二十四磅的重炮,一是可以巡防旅顺口一带的海面,防备建奴乘船从海上偷袭,另一个可以帮助旅顺堡守卫。
结果被派去攻打旅顺堡的建奴军可就悲了催了,五千正蓝旗的兵马派去之后,一天之内就被打成了一锅粥,连派去领兵攻城的主帅阿济格也在堡外中炮直接被碎尸,只收拾回去了一堆烂肉,脑袋都只剩下了半拉,死的简直没法再死了。
五千清兵被当场打死打伤近两千余人,损失过半,剩下的又被堡中的海兵出城突击了一番,结果是卷旗大散,落荒而逃,一直逃出了几十里才算是缓过来气。
皇太极这才又一次领教了于家军的厉害,慌忙之间赶紧下旨,集整个大清国的所有能工巧匠,赶忙大铸红夷大炮,还有想办法打造明军使用的鸟铳,以用来接下来和于家军抗衡。
通过这一次清军关内大败,皇太极意识到了但凭着他们以前那种骑兵和弓箭还有刀枪,已经是不足以再和于孝天麾下的那支新军相对抗了,对方火器犀利,已经超出了他对火器的认知,如果想要与之抗衡,那么就只能用火器克制于家军的火器,否则的话他们满清根本没有再和于家军抗衡的本钱。
这时候建奴通过连连入关大掠,掳回关外的人口之中,不乏一些大明的匠户,这些匠户之中,自然少不了有人懂得铸炮,也有人懂得如何打造鸟铳。
对于红夷大炮,也有人曾经见过如何铸造,对于红夷大炮的形制以及铸造方式有所了解,虽然于孝天以前阻止了孔有德叛投建奴,但是他们还是想尽办法获取到了红夷大炮的铸造技术,当然只是不怎么精通罢了,所铸造成的红夷大炮工艺简陋,笨拙不堪,但是整体上好歹还是红夷大炮,威力倒也不容小觑,只是质量上实在是有些堪忧罢了。
想明白这一点之后,所以皇太极大恨多尔衮实在是太愚蠢,愚蠢到了透顶的程度,可是这话说着容易,办起来却恐怕不容易,换做是他的话,带着十万大军入关,折腾了小半年的工夫,带着人马直入大明腹地两千里,费劲巴拉的攻破了几十座城镇。
好不容易才虏获了这么多人口财货,一句话说丢就丢了,恐怕就算是他也不容易下定这个决心,另外多尔衮肯定也受到了下面部将的影响,他就算是舍得掉这些人口财货,恐怕那些蒙古诸部也舍不得,包括各旗的诸将恐怕也舍不掉。
所以皇太极虽然想得明白,可是当真要是让他在当时就壮士断腕下这样的决心和命令,恐怕也会非常困难。
而且他通过逃回来的溃兵们所说,也意识到了于家军的厉害,于家军使用了一种他们完全不熟悉的战术以及一些他们完全不熟悉的武器,取得了在野外战场上压倒性的优势,获取到了一种令人难以望其项背的战力。
这样的于家军几乎是无敌的,别说是当时多尔衮麾下的那些兵马,就算是把他手下这三旗精锐一起加上去,恐怕都不见得是于家军的对手。
这一下他们后金算是有难了,而这个于孝天据传还是跟他们做生意的福建的海狼集团的当家人,皇太极开始有点想不通为何于孝天会和他们后金为难,突然间对他们发难。
但是仔细考虑了一下之后,发现这一次他们后金军算是为于孝天充当了一块绝好的垫脚石,于孝天充分的利用了大明上下以及民众们对他们建奴的痛恨,先是大败他们建奴大军,获得了民心民意,然后再和大明朝廷反目,便不会招致大明上下人等的一致指责。
所以他们后金这一次算是被于孝天利用到了死,皇太极想明白这一点之后,气的浑身直哆嗦,大骂于孝天阴险。
果不其然,就在他获知他的入关大军覆灭的消息之后不久,就有听闻关内传出了消息,说大明朝廷在于家军大败他们后金军之后,没几天时间就派兵开始和于家军大打出手。
可是令所有人意外的是,于孝天非但没有因为刚刚和他们后金军激战一场,而就此败北,反倒是又把两路大明官军都打了个落花流水,并且还阵斩了关宁大将吴襄。
随后于孝天便打出了清君侧的大旗,要大张旗鼓的杀入大明京师。
这一下便印证了所有皇太极的猜想,证实了于孝天这一次率兵北上,确实是利用了他们后金,把他们充当了垫脚石,皇太极哀叹一声,猜测这一下恐怕是连大明朝廷也要有难了,弄不好于孝天这一次就要改换大明的旗号,谋朝篡位成功了。
但是不管他猜的多准,现在他们建奴都面临着大-麻烦了,得知消息之后,原来还在关锦一带作势虎视眈眈,大有要对关锦一带大打出手的皇太极,大哭了一场之后,连屁都没有放,利马就率部返回了盛京沈阳,因为他知道这一下他们麻烦大了。
从现在开始,不是他们到处找人家麻烦的时候了,而是随时都会有人来找他们的麻烦,特别是蒙古诸部,估摸着这一次别想让他们继续给后金当狗腿子了。
还有朝-鲜,估摸着得知这个消息之后,肯定也会变得不像以前那样安分恭顺,而是会想办法重新回去找他们以前的主子大明去了。
所以皇太极决定先下手为强,趁着各方还没有反应过来,回到盛京之后,便立即派兵先入朝-鲜,逼着朝-鲜国王又给他们出了一批粮食,勒逼了朝-鲜国王十几万两银子,把朝-鲜国王逼的差点上吊,然后纵兵又在朝-鲜西部各州大掠了一番,抢了数万朝-鲜人带回了辽东。
至于蒙古诸部那边,皇太极也没闲着,派人去蒙古诸部一边联络,一边进行挑唆,挑唆他们之间的关系,使得蒙古诸部自己先狗咬狗的打了起来,一时之间暂时无法对他们后金下手。
另外皇太极也从关内获知消息,于孝天果不其然攻入了大明京师,最终控制了大明的朝政,把大明的崇祯皇帝给软禁在了皇宫之中,并且血洗了大明朝廷官场,抓杀流放了一大批大明的朝官,成功的上位,当上了大明的监国。
这一点和皇太极最初的预料有些出入,原本他以为于孝天入京之后,可能会谋朝篡位,把大明颠覆另起炉灶,但是现在看来,于孝天要比他原来预计的还要毒辣一些。
于孝天现如今还是在隐忍不发,而是要用软刀子把大明给彻底肢解,然后一步步的把大明慢慢的吃下肚中,他现在要借着崇祯皇帝的名义,来先对大明内部进行清洗,逐步的将大明各地都掌控在手中,等他把大明内部彻底平靖下来的时候,恐怕才是于孝天把崇祯一脚踢开,到时候宣布登临天下的时候。
虽然皇太极很聪明,把于孝天肚子里面的小九九看的透透的,可是现在不管他如何聪明,也已经无法挽回眼下的困境了。
于是皇太极也赶紧放低了姿态,多次修书派人送往关内,投给于孝天,声称他们后金愿意从此之后,奉关内朝廷为主,甘愿充当关内朝廷的藩属国,对关内的朝廷称臣纳贡,永不谋叛。
皇太极只提他愿意当关内朝廷的藩王,却从来没提大明朝廷,就是想要示好于孝天,告诉于孝天他不管于孝天以后当不当皇帝,就算是于孝天当了皇帝,他也愿意给于孝天称臣纳贡,而不是单单只针对大明朝廷来说。
但是他多次派人投入入关,给于孝天投书,但是却都如同石沉大海一般,没有得到任何回复,于孝天完全无视了他的这些提议,仿佛根本就没有听到他的这些诉求一般。
渐渐的皇太极意识到事情恐怕很麻烦,多放刺探有关于孝天的事情,后来从多方花重金打探到的消息之中,发现一个令他感到异常恐怖的事情,那就是传言于孝天平生最为痛恨的就是他们建奴,似乎天生就带有一种对他们建奴的强烈敌视感,曾经屡次在人前说过,也灭掉他们建奴,并且称他们建奴为华夏最大的敌人,不除不足以绝后患。
这么一来,皇太极便知道为何他屡屡投书给于孝天,放低姿态表示愿意俯首称臣,却得不到对方任何的回应。
另外通过一些渠道,他还打听到现如今占据旅顺堡的那伙海盗,其实背后就是于孝天的势力,而是于孝天打下的一枚钉子。
皇太极闻听消息,顿时勃然大怒,下令捕杀那些在辽东和他们做生意的福建人,另外调集重兵,去攻打旅顺堡,将这个钉子从辽东彻底拔除以绝后患。
但是当派去抓人的人回来之后,他才知道,其实那些和他们做生意的福建人,早就提前溜之大吉了,在他们的商栈之中,留下的基本上都是雇请的辽东当地的人,完全跟他们没有什么关系,皇太极气急败坏之下,还是下旨把这些人全部都杀掉以泄私愤。
至于被派去攻打旅顺堡的兵马,就更不用说了,旅顺堡在这些年来,早已被海狼经营成了一座坚堡,城墙被加高加固了很多,另外构筑了许多炮垒,还改建了原来的城墙,将其建成了一座形状怪异的有棱有角的堡垒,几乎各个方向都没有死角可言。
另外在旅顺堡之中,驻守了大约八百于家军海兵,装备了各型大炮数十门之多,在旅顺港之中,还有三条常驻的中型炮舰,每一条炮舰上面,还都装备了二十余门各型火炮,基本上一半以上都是二十四磅的重炮,一是可以巡防旅顺口一带的海面,防备建奴乘船从海上偷袭,另一个可以帮助旅顺堡守卫。
结果被派去攻打旅顺堡的建奴军可就悲了催了,五千正蓝旗的兵马派去之后,一天之内就被打成了一锅粥,连派去领兵攻城的主帅阿济格也在堡外中炮直接被碎尸,只收拾回去了一堆烂肉,脑袋都只剩下了半拉,死的简直没法再死了。
五千清兵被当场打死打伤近两千余人,损失过半,剩下的又被堡中的海兵出城突击了一番,结果是卷旗大散,落荒而逃,一直逃出了几十里才算是缓过来气。
皇太极这才又一次领教了于家军的厉害,慌忙之间赶紧下旨,集整个大清国的所有能工巧匠,赶忙大铸红夷大炮,还有想办法打造明军使用的鸟铳,以用来接下来和于家军抗衡。
通过这一次清军关内大败,皇太极意识到了但凭着他们以前那种骑兵和弓箭还有刀枪,已经是不足以再和于孝天麾下的那支新军相对抗了,对方火器犀利,已经超出了他对火器的认知,如果想要与之抗衡,那么就只能用火器克制于家军的火器,否则的话他们满清根本没有再和于家军抗衡的本钱。
这时候建奴通过连连入关大掠,掳回关外的人口之中,不乏一些大明的匠户,这些匠户之中,自然少不了有人懂得铸炮,也有人懂得如何打造鸟铳。
对于红夷大炮,也有人曾经见过如何铸造,对于红夷大炮的形制以及铸造方式有所了解,虽然于孝天以前阻止了孔有德叛投建奴,但是他们还是想尽办法获取到了红夷大炮的铸造技术,当然只是不怎么精通罢了,所铸造成的红夷大炮工艺简陋,笨拙不堪,但是整体上好歹还是红夷大炮,威力倒也不容小觑,只是质量上实在是有些堪忧罢了。